青少年诚信教育反思(5篇)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青少年诚信教育反思(5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第一篇:关于青少年诚信教育的思考

摘要: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的要求,是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中共中央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其中把“明礼诚信”作为最基本的道德规范之一来要求全体公民。在全社会都在倡导“诚信”的今天,作为接受文明教育最充分的青少年,更应该身体力行,领文明之先风,不做有损个人名誉和国家利益的事情,然而现在青少年诚信缺失问题已经很严重。因此,加强青少年的诚信教育刻不容缓。要不断拓宽诚信教育的内涵,促进诚信意识和创新意识的紧密结合,把诚信教育与校风建设、基础文明建设、社会实践和校园文化建设联系在一起。充分利用和挖掘各种教育资源,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努力培育营造诚实守信的校园氛围,共同表彰诚信行为,谴责失信行为,促使青少年树立正确的诚信观念。

关键词:青少年;诚信缺失;诚信教育

诚信是一种美德,千百年来源远流长,亘古不变。但一个时期以来,在我国社会生活中诚实守信越来越成为一种稀缺资源,商业中的欺诈行为,各种考试中的舞弊现象,“狼来了”的故事频频发生,假货充斥,谎言盛行,骗人的把戏屡屡得手,扰乱了市场秩序,降低了道德水平,违背了做人的基本准则,有识之士无不为之痛心疾首,忧心如焚。党和国家更是重拳出击,整顿经济秩序,规范市场行为,打击假冒伪劣,倡导文明新风,继承和弘扬我国优秀道德传统,重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体系,而这一道德体系的重中之重是诚实和守信。当前,青少年的诚信问题一定程度出现了危机,受到倍加关注,必须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措施,加强教育和引导。

1加强青少年诚信教育的必要性

青少年是国家的栋梁和民族的希望,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肩负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因此,加强青少年的诚信教育刻不容缓。

1.1诚信是公民道德规范的基本要求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从最基础、最重要的方面出发,提出了包括“诚信”在内的20字基本道德规范,内涵丰富、意义深远。诚信是对他人和社会的一种承诺、保证。是否诚实守信,不仅反映一个人的思想品质和道德觉悟,更重要的是它将影响一个人的发展前途。当代青少年应注重自身诚信意识的培养,否则,在社会上将难有立足之地,更谈不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事业。

1.2诚信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道德要求

诚信是一种道德规范,同时也是市场经济领域中的一项基础性行为规范。没有诚信,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社会生活就会失去基本的维系和支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就会缺少前进的动力和可靠的保证。我国仍处在市场经济初期,诚信观念淡薄,经济交往中背信、违约、坑蒙拐骗等不法行为司空见惯,这不仅使国家和经济组织信誉受损,而且严重破坏了我国的市场经济秩序,给社会风气带来不利影响。青少年作为未来市场经济的主力军,应不断增强诚信意识,努力提高自身的“免疫力”。

1.3诚信是青少年必须具备的基本道德素质

高等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和造就合乎社会发展、社会进步的青少年,只有具备真才实学并诚实守信的毕业生才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合格人才。

2青少年诚信教育的一些思考

2.1着力构建诚信社会

(1)加强对全党全民的诚信教育,努力提高全民族的诚信素质,要使国民把讲诚信作为为人处世的基本准则。

诚信在中国自古即为修身立国之根本。孔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诚信”二字具有极其重要的分量。古人云:“言而有信,君子也”。“仁义礼智信”是人们倡导并力求遵循的行为准则。子曰“人而无信,未知其可也。”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中华民族形成了重然诺、守信义的道德传统,留下了不少“千金一诺”、“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之类的美谈佳话。“诚”就是诚实,真诚,说老实话,办老实事,不欺人,不做作,不掩饰。“诚”不仅仅是一个人为人处事的方法和态度,而且是人的道德素质借以体现的重要方面。“信”就是守信,就是一言一行都要遵守自己的诺言,不论对自己和他人,凡是自己承诺的便一定要兑现。世界贸易组织的原则,包括公平交易原则、透明度原则、非歧视性原则、互利互惠原则等无不是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诚信在欧美法律里,被认为是高于一切的“帝王原则”,违背了这一原则,就等于犯了弥天大罪。中国加入WTO,就一定要遵循市场经济的原则。没有诚信,就不可能有良好的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没有诚信,就不可能有良好的群众基础和国际声望;没有诚信,就会在国际竞争中被淘汰。所以必须培育以“诚信”为核心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把诚实守信作为建设现代文明的重要基石,营造良好的诚信环境,使人们认识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建立在以诚信为核心的道德基础上,用诚实守信将人们的道德行为、经济行为、政治行为有机地统一起来,使诚实守信真正成为大多数人所认同与遵循的行为准则。使“诚信就是金质名片,要信仰诚信、践行诚信”深入人心。

(2)立法建制是关键,应抓紧进行信用立法和信用制度建设,尽快把我国建设成为信用社会。

政府要立即着手制定、完善和贯彻执行能充分体现诚实信用体系的法律法规,用以规范政府、企业、个人的行为,以法律形式约束社会的各种行为。在现行的法律中,都应有明确的、要求主体诚实信用的具体条款。对违法者的处置,也要有明确的定性、定量的法律规定。这是因为,在市场经济的初级阶段,仅靠自律不行,诚信本身是不能单打独斗的,没有强有力的法律,不可能建立起诚实信用体系。同时,政府要通过建立监督机制和惩戒机制,从司法和执行环节上严格地把这些法律落到实处,使诚信法律规范成为市场主体诚信经营的实际行动。比如说,对造假、售假之类的欺诈者,除了规定要给予其经济上的重罚之外,还要追究其刑事责任。在完善的竞争机制中,诚实的人比诡诈的人更放松,因为诚实的人没羁绊,也不设防,他们不需要借助更多的辞令、表情,包括身世来解释自己,因而就更有智力和精力来获得成功,而缺少信用的人就会因为信用危机而被淘汰出局。唯有使欲失信者不敢失信,才会促使其不想失信。否则,在一个社会中,如果规则缺失、制度不完善、监督不到位、制裁乏力,势必使失信者和假冒伪劣尝到甜头,结果会在社会上造成一种“诚信者必吃亏,欺诈者能得利”的普遍心态,这是非常可怕的。所以,构筑诚信社会,必须加强制度建设,借助外力的制裁力,使人们从其失信的后果中感受到失去诚信带来的痛苦。

2.2高度重视家庭诚信教育

孩子的心灵本是一张洁白的纸,纯真无邪。童心染黑,孩子缺失诚信,这固然与学校教育的不到位、与社会大环境的污染有一定的关系,但是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家庭教育。家长对儿童的诚信教育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的终身老师,家庭则是孩子受教育的重要课堂。家长乃至家庭成员的一言一行都将对孩子的成长、性格的养成和人生观、价值观的确立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果父母都不讲诚信,孩子就跟着撒谎。作为家长,必须要增强垂范意识,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做孩子的楷模。平时,父母自己应该说到做到,对亲人、对朋友、对同事讲诚信,答应孩子的事就要一定想方设法做到。比如父母向孩子许诺,就要努力兑现,让孩子感到诚信对于我们是客观存在的,是活生生的事实,而不是空洞的教条。

2.3学校诚信教育

2.3.1开展诚信教育,切实提高青少年诚信素质

在校园,诚信教育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是以思想品德修养课等形式进行的,由于学校教育长时期的封闭性,诚信教育显得较为抽象。尽快在学校深入开展诚信教育,把诚实守信构成校园文化的重要特质。对青少年进行诚信教育要求高目标,但要从低起点,从基本行为抓起。要培养青少年的事业心、责任感,平等竞争的意识,独立自主人格和对规则的虔诚态度,让他们在日常的同学交往中、在学习和考试过程中做到言行一致、拒绝作弊、诚实守信,并逐渐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

加强诚信教育,学校可以在现有的课程体系中增加诚信教育的有关内容。还应充分发挥互联网在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作用,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开发健康积极的信息资源,使网络成为学校一个新的重要思想文化阵地。

2.3.2建立青少年诚信档案

目前,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已开始建立公民“个人资信制度”,并且开始推出个人“信用身份证”,建立个人电子信用档案。青少年“诚信档案”的主要内容应该客观记载青少年在校期间参加社会实践的主要活动,从而引导青少年完善自身素质,建立对青少年素质拓展的评价和社会认同机制,也为高校的诚信教育配备现实的教材。同时,青少年是未来经济社会中最活跃的消费群体,诚信档案的建立,将为青少年信用形象提供一个社会化的展示平台,与整个社会的“个人资信制度”相衔接。

2.3.3学校更要树立以诚信为本的观念,要进一步加强管理,杜绝种种不诚信现象的发生

对学生的诚信教育不能仅仅停留于口号,停留于课堂灌输,停留于形式,而应从学校管理、教师形象上做起,以学校的诚信、教师的诚信来影响学生,教育学生。教师要注意通过言传身教的教育方式来培养学生的诚信信念。在素质教育的过程中,科学素质教育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事,而包括诚信教育在内的道德素质教育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果教师能够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以诚待人,这种作用渗透到学生生活各个方面,影响巨大而深远,甚至延伸到学生日后所从事的事业中去。因为这种作用下的正向群体动势,会像“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滋润着学生的心田,使他们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趋向群体认同,自觉不自觉地克服和改变不适应健康环境、不符合诚信标准的行为和习惯。

青少年是国家未来各个领域的骨干,如果青少年诚信方面的素质提高了,对整个社会的道德建设必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周菲.农村留守儿童道德发展危机及教育干预[J].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研究),2011(08).

[2]朱云.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J].恩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2005(01).

[3]曹红战.探析当前家庭教育在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中的积极影响[J].文教资料,2009(03).

[4]姚兰.对流动家庭子女道德教育问题的思考[J].文教资料,2010(06).

[5]陈慧英.当代青少年思想状况、原因及对策[J].职大学报,2006(03).

[6]刘真真.阿德勒社会兴趣理论关照下培养青少年社会兴趣之探讨[J].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01).

第二篇:青少年的诚信教育探析

摘要: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加强对青少年的诚信教育尤其重要,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要勇于担当起历史赋予的伟大使命。那么,教师应如何做好对青少年的诚信教育呢?

关键词:青少年;诚信;教育

一、诚信是每个人的立身之本

社会要注重对他们诚信情感的培养,以实现诚信的知行转化。认识到诚信不仅是个体修身立世应有的基石,而且是市场经济所必须遵守的重要准则。我们还要以情育情。情感不能靠灌输产生,要依赖一定的场景熏陶和潜移默化的影响。培养诚信意识,要挖掘历史和现实生活中活生生的素材进行诚信教育。还有,要突出受教育主体的实践性。因为只有在实践中体现诚信,才意味着有了诚信意识。

二、发挥家庭、学校、社会的积极作用

其实我们生活的环境很重要,家庭是诚信教育的第一课堂,家长在青少年的诚信教育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大人们的一些做法,对孩子的成长影响很大。因此,我们做家长的首先应做到言而有信,诚实无欺,不要以哄带骗去说服小孩。还有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要循循善诱,引导其分清什么是诚信,什么是虚假,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学校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地方,应该大力弘扬诚信文化,营造诚信氛围,渗透诚信教育,从小就培养青少年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教师要发挥自己的表率作用,用自己的言谈举止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让诚信等传统美德牢牢地扎根在青少年学生的心灵深处。

三、对青少年进行诚信法制教育

现代市场经济中的契约信用是以法律保障为基础的,所以也要对青少年进行诚信法制观教育,强化学生诚信法制观念。诚实信用是我国民法的基本原则,它要求当事人在民事活动中要实事求是,不能弄虚作假、坑蒙诈骗;对自己做出的承诺必须恪守信用,切实履行自己的义务。如果违背了这一系列要求会产生不利后果,而受到处罚和制裁。因此,我们的诚信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道德层面,更应该从法律角度出发,使人们充分认识到违背这一原则不仅要受到道德的谴责,而且要受到法律的严惩这一严重后果,从而起到警戒作用。

总之,要做好对青少年的诚信教育,这是一项长期的任重而道远的工作,也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责无旁贷的。我们只有常抓不懈,才能使社会更和谐,使中华民族的素质得到全面的提高。

第三篇:对青少年进行诚信教育的深刻思考

【摘要】学校教育德育为首,诚信教育更是德育范畴。创建和谐社会,诚信为本。因此,对广大青少年进行诚信教育尤为现实,是时代的迫切要求。

【关键词】德育;诚信;意义;方式

诚信,即诚实守信。“诚”就是诚实,真诚,说老实话,办老实事,不欺人,不做作,不掩饰。“信”就是守信,就是一言一行都要遵守自己的诺言,不论对自己和他人,凡是自己承诺的便一定要兑现。诚信教育是学校德育的基石,是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也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承担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长期以来,对中学生的在信教育主要依赖于学校,我们的许多家长和教师更注重的是孩子的养育和智力的开发,而忽视了对孩子的诚信品质的教育,使有些不良品质在孩提时代就形成了,上学后再进行纠正和教育,结果是事倍功半。因此加强诚信教育是青少年首家德现状的迫切需要。

一、加强青少年诚信教育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对于青少年学生来说,诚信准则意味着刻苦踏实,实事求是,遵守校纪校规及学生行为规范,不做任何不诚实的事情,从而取信于人。青少年学生作为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其道德品质对社会的影响远胜于一般的群体,其诚信品质如何,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决定着一个国家的生死存亡。

当前学校教育把追求升学率当作自己的根本任务,而不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即使是在德育教育上也片面强调受教育者对社会负责,而忽视学生对自己负责,德育方法陈旧,内容空洞,无法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认知情感,又如何让学生形成诚信的品格呢?因此学校教育如何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从而使诚信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得到加强,是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抓好青少年诚信教育是时代要求的必然选择

蔡元培先生曾说过:“欲知明日之社会,须看今日之校园。”学校对青少年进行德育教育是义不容辞的,作为一名思想政治课教师,我真切地知道,我们肩负着诚信教育的重担。今天,我国开展公民道德建设,特别是对中学生在礼节礼貌这些细节方面,养成从小懂礼、讲礼貌的习惯是十分必要的。所以,教师应教育中学生跟他人打交道或者在不同的场合,要讲究起码的礼貌。如升旗仪式这样的场合就必须遵守规定的“礼仪”;平时的穿着打扮,行为举止,都要做到得体、适宜,不能穿奇装异服;在家庭生活中,要讲究“礼仪”和“礼让”,对长辈要尊重孝敬;对同龄人要平等友善;对年幼者要爱护有加等,逐渐让青少年自觉地走上正确的人生轨道上来,使他们成为具有良好品质的新一代。

加强诚信教育是青少年实现自身全面发展的客观需要。青少年阶段是培养诚信品德的关键阶段,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断丰富科学知识,增长社会阅历,积累生活经验,完善思维认识,慢慢地形成了自己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这样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也初步形成。如在这个关键时期,社会、学校和家庭都能够注重培养他们的价值取向,让中小学生从小就按诚实守信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自觉养成良好的习惯。一旦孩子养成诚信的好习惯,那么诚信的品质就会自然形成。

三、采取各方位的教育形式强化诚信教育

为了让学生未来成为我国社会市场经济条件下德才兼备的人才,我们应该着手抓好青少年的“诚信”教育。

(一)通过教师自身的言行感化学生。

我们中华具有优秀的传统文化,素以“礼仪之邦”、“文明古国”著称于世。孔子说:“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诚信是个人的立身之本,是做人的首要德行。因此在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尤其是思想政治课教师的言行举止将对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思想政治课教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学生会更加注重自己的言行,这就要求教师首先做到敢于面对学生,承认自己并非是十全十美的完人,让学生真正了解老师,相信老师。师生在相互交往的过程中,老师为学生辨明了是非,主持了公道,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敢于发表见解而高兴,老师千万不要因为学生的见解出乎自己预料而火冒三丈。这样,在潜移默化中学生就会以老师为榜样,逐渐形成伸张正义,大胆认错,敢于改错的忠诚老实的好品质。

(二)学校要创新性地为学生提供诚信教育的平台。

1.从思想上让学生确立诚信意识。部分中小学生头脑里并没有诚信意识,他们或忙于学业无暇顾及,或受不良思想的影响而轻视诚信,这就要求教师找准切入点,及时告诉他们如何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在待人接物上讲究诚信。

2.通过多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积极开展“我讲诚信”活动、社会调查、生活事例分析等形式,从正反两方面活生生的材料进一步加深中小学生对诚信的认识。

3.充分利用校内各种传媒,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诚信宣传。观看一些表扬守信的单位和个人的资料;展示一些欺诈、蒙骗行为和现象予以曝光批评的案件等,通过各种宣传,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到诚信的意义和作用,自觉诚实守信。

(三)充分发挥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作用,规范学生日常行为

对中学生进行诚信道德教育,学校责无旁贷,但家庭作为孩子诚信教育的启蒙,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一个家庭及家长在青少年的诚信教育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这种角色不单是经常性的诚信理念教育,更重要的是父母言传身教的示范作用。实际生活中,有些家长帮助学生完成作业,帮助他们开脱或者撒谎,有时甚至还“谆谆教导”孩子,以为老实人吃亏,那样,孩子们必然在心灵上打上不诚信的烙印。家长应该正确引导孩子,担当其对子女进行诚信教育的最佳指导教师的责任,学校教育只有与家庭教育相结合,才能取得应有的教育效果。另外,社会教育也要和学校教育密切结合起来。

(四)通过切身的实践和体验,接受诚信道德教育

把诚信教育融入社会实践中,通过切身的实践和体验,接受诚信道德教育,使之在实践中丰富对诚信的体验,不断积累经验,认识到诚信道德对其他人、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从而自觉和主动地参与诚信实践活动,在参与活动、体验互动中学会诚信做人,恪守诺言。

对中学生的诚信道德教育是一个长期系统工程,决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通过社会、学校和家庭各方面进行扎实有效的工作,才能提高他们的诚信道德素质,使他们自觉地完善自己的人格,做一个受社会欢迎的诚实守信的人。

第四篇:浅析高校青少年的诚信教育

【摘要】当代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状况总体来说,特点很鲜明,总的发展趋势是积极、健康、明朗、向上的,他们对社会上主导的价值观念有较高的认同感,对社会的发展和青少年思想道德的发展充满了信心;在公民基本思想道德观念上有较高的价值认同,并且保持着较高的道德要求和道德理想在个人发展上呈现出多样的目标追求,表现出理性务实、折衷整合、开放宽容、多元自我、多变流动的特点。但也存在着过分重视个人利益,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必要的是非界线,思想道德观念不稳定和多变,思想道德观念和行为并没有随着年龄增长而提升等问题。其中青少年诚信教育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工作的一个主要内容,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加强高校大学生的“以人为本、明礼诚信”的诚信文化教育,对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对全面推进建设和谐社会也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诚信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精神文明建设

一、诚信教育的意义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立身处世的基础,是衡量一个人品行优劣的标准之一。诚信是道德的基础。所谓诚信,就是忠诚老实,诚恳待人,以信用取信于人,对他人给予信任,重信用,守承诺,讲信誉。诚信,对于提升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促进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等方面具有重大的意义。在学校,我们要大力推行诚信文化教育。所谓“诚信文化”,是指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在学生长期集体学习、生活和活动中逐步建立的具有一定特色的共同价值观和意识体系道德信仰等物质和精神的总称。以人为本的原则是指诚信文化的主体是人。高校在建设诚信文化中,一定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广大师生都是学校的主人,是诚信的载体和主力军。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教育两个方面,其中思想道德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灵魂,决定着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和方向。青少年的诚信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是紧密结合的,同时也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内涵是一致的,因此要在高校加强和积极开展青少年的诚信教育,弘扬诚信文化,对青少年的全面发展,社会的和谐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青少年诚信缺失的表现

由于社会的发展,中国经济的开放,高校受到了各方面带来的冲击和影响,比如外来文化的影响,传播,大众传媒的影响,网络的影响,社会风气多样化的影响等,造成了高校学生几方面的诚信缺失,表现为:

(一)诚信观念淡薄,缺乏诚信意识

学生上课迟到、旷课现象严重,请假理由多种多样,并且诸多不实的借口。还有一些不良的生活作风,如虚假信息,随意造谣生事,友情淡化,用情不专等,还有的在老师长辈面前一套,在同学们面前又一套,我行我素屡教不改等。

(二)作业抄袭成风,作弊屡禁不止

在高校,学生具有充分时间可以自主把握,用来预习、复习课程以及增长课外知识。但现在有很多学生把这些自主安排时间用到打牌下棋、上网聊天等地方,到要交作业时,借其他人的作业草草抄袭就算完事,更有甚者,出钱雇同学完成作业。到了期末考试,尽管学校有严格的监考制度,但学生的作弊方式还是层出不穷且花样不断翻新,屡禁不止。违纪犯错时,就隐瞒事实,编造谎言。

(三)弄虚作假,背信违约

随着高校扩大招生,大学毕业面临就业压力越来越大。现实社会上又存在许多负面影响,如政治领域中的欺上瞒下、贪污受贿、只搞形象工程不做实际之事等,经济领域的欠债赖账、制假售假、坑蒙拐骗、偷税漏税、虚假包装、虚假物价等,文化领域的虚假广告、盗版侵权等,人际关系中的虚假人情、互不信任等等。社会各种现象,或真或假,都让学生难以分辨,无所适从。造成许多学生跟风,有样学样,有些学生在求职履历上作文章,随意涂改成绩、夸大事实、虚构经历以达到就业目的,而有些毕业生就业后又漠视就业合约,随意违约毁约。

三、青少年诚信缺失的主要原因

(一)社会环境的影响

整个社会处于多元化,各种文化思想不断冲撞,形成了处在社会中的人都非常复杂,人际关系复杂,人心难测,放人之心不可无这些都是现代社会对人的评价。处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青少年经常耳濡目染这些消极的,不良的信息和影响中,难免会影响青少年的诚信观念和行为,许多青年会觉得如果不骗人就会被人骗,吃亏的是自己,要想不吃亏,就不能那么老实守诚信。还有的认为现实社会就是如此,谁守诚信就是傻子,是不适应这个社会的表现,这些都给我们的诚信教育带来了许多不良的影响。

(二)学校教育的影响

在学校中,最贴近学生的是老师们,最能教育青少年学生的也是我们老师和辅导员们,许多教师本身不能做到身体力行,以身作则,却要求学生们要诚信,真是“上梁不正,下梁必歪”。这也造成许多学生干部在为人处事中也有样学样,以领导身份自居而不得人心,对我们开展教育产生了不利的影响。而学校各级领导更要带头守信,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不说空话、不打官腔,信守承诺,言出必行,以身作则,成为全校的表率,为校园的诚信教育氛围影响良好的气氛,学校在具体执行各种规章制度的过程中更要预防出现不公正不诚信,出尔反尔的事情,否则将会对学生的诚信教育产生负面影响,不利于诚信教育活动的开展。

(三)家庭环境的影响

家长的教育对青少年的发展可以说非常重要,而且根深蒂固,是任何教育都不能取代的。许多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是只注重孩子的智力教育,而不注重孩子的道德教育。由于社会风气的影响,许多家长认为小孩守诚信在社会上会吃亏,因此过早的就把社会上一些不良观点灌输给孩子,甚至把不诚信作为一种生存策略教给孩子。家长们错误的观念,过分的溺爱宠爱自己的孩子,都会使青年的价值观发生偏差,形成自私自利,即使不守诚信,也会用“人不为我,天诛地灭”的借口来给自己开脱,形成以自我为中心,无社会责任感的人,严重阻碍了我们对青少年的诚信教育的有效性。

四、青少年诚信教育的一些有效对策

(一)营造诚信的社会环境

要营造诚信的社会大环境,要求政府讲诚信、公众讲诚信、人人讲诚信。政府职能部门是为人们的学习、生活、教学、科研等提供精神保障和物质技术支持的服务性工作部门,由于具有相互性和交叉性的特点并且服务性工作涉及到的大多是利益关系,诚信也就显得更为敏感和重要。因此,诚信无小事。要充分发挥服务主体自身的榜样示范作用,特别是一些领导干部,更要在服务中进行诚信教育,这些都是对青少年进行诚信教育的极其重要的基本途径。服务的主体只有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做好表率,事事处处守信用、重承诺、践约定,实行优质服务,才会取信于服务对象。要加强宣传力度,充分发挥舆论的导向作用,弘扬诚信这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使诚信观念深入人心。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对服务主体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服务主体也要与时俱进,加强创新,及时调整政策,改变陈旧的工作观念,改变恶劣的工作态度,提高“诚恳待人”的服务精神。要健全诚信制度,建立诚信政府,完善诚信理念,推动全民诚信教育。只有这样,政府的工作才会更得人心,诚信教育才会对青少年更为行之有效。

(二)发挥学校诚信教育主渠道作用

教书育人,是教师工作之本。除了要传授给学生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更要强调“育人”,通过教师本身行为传授给学生基本的道德行为和思想政治观念,能够潜移默化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要对学生引导到位,使学生能够“德才兼备”。诚信是道德修养、成才做事的基础和前提。

(三)发挥家庭诚信教育主阵地作用

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非常深远,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因此家长更要做孩子诚信的表率。对青少年时期容易出现的叛逆反叛要给予耐心,关心和理解,正确的引导青少年处理事情,解决问题。在诚信问题上父母一定要坚持原则,对孩子要严格要求,决不能姑息养奸,但也不能太过严厉苛刻,反而容易引起反效果,只有用自身的言行举止来影响孩子,多鼓励孩子的诚信行为,并且积极配合学校的诚信教育,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结合起来,才能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诚信观,建立正确的社会道德观念。

总之,对青少年进行诚信教育是一项伟大的工程,如何在高校中对青少年进行行之有效的诚信教育有待于更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以及在实践工作中的不断积累和学习,只有这样,才会使青少年的诚信教育得到发展和提高。

参考文献

[1]佘双好.青少年思想道德现状与分析[J].当代青年研究,2007年11期.

[2]陈伟林,漆小萍.推进诚信教育,构建诚信文化[M].中山大学出版社,2005(6).

[3]叶南海.构建地方高校诚信教育体系,培养诚实守信人才[M].中山大学出版社,2005(6).

第五篇:青少年儿童诚信教育问题探析

内容摘要:本文以精致化管理理论为视角,将从社会系统中学校因素、家庭因素和社会因素三个维度对外部环境对青少年儿童的诚信影响和作用进行全面系统的阐述,在内外因的相互作用下,提出影响青少年儿童的诚信教育的原因并进行分析,提出相应建设性指导意见。

关健词:精致化管理;青少年儿童;诚信;学校;家庭;社会;诚信教育

一.精致化管理理念

精致化管理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互交融的管理,是追求卓越、精益求精、周到细致、精雕细刻的管理,是既注重细节、过程,又重视结果的管理,是质量与效益同步提高,教育投入与教育产出均衡的管理。

二.社会、学校和家庭三重维度视角下环境对青少年儿童诚信教育的影响

1.社会维度

我国的基础教育历经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纵观其历史不难发现,其重视学校和家庭教育轻视社会教育的诟病一直存在。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这社会成员在青少年儿童教育上的思维和观念。近年来,我们通过一系列案例和现象中清晰地发现,青少年儿童的教育已经有传统的二维因素广泛延展。特别是《穹顶之下》的发表,让整个社会对诚信和道德产生了巨大的争论,从经济领域的造假,到社会层面的不诚信,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社会生活,毫不夸张的说,假冒伪劣、诚信缺失、以及欺诈等相关问题已经覆盖我们生活的多个方面。

2.家庭维度

教育学著名理论“5+2=0”理论成功诠释了家庭教育对青少年儿童成长的重要性。家庭这一载体,是青少年儿童成长发展中最早接触的教育阵地,其对青少年儿童成长和发展的影响贯穿始终切根深蒂固。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孩子作为模仿能力超强的群体,两者之间的社会关系作用必然摩擦出鲜亮的火花。

3.学校维度

现阶段,社会不良风气对学校的影响日益深远,青少年儿童诚信意识的培养,作为教育大基地的学校责无旁贷,而不良风气的盛行和熏染正一步步冲击着诚信体系的构建,学生说谎话、抄作业、考试作弊、金钱交易等行为屡见不鲜,表面上看问题在学生,究其根源,学校和教育本身的隐忧不无责任。

三.青少年儿童不诚信(说谎)的心理原因探析

卢梭曾说,一旦青少年儿童进入成人的道德世界,就等于向他们打开了罪恶的大门,欺骗和撒谎的行为将随着社会习俗和义务而同时产生。青少年儿童说谎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由想象因素引发的青少年儿童说谎问题;二是由担心害怕(害怕被指责、嘲笑、训斥和打骂等)等引发的青少年儿童说谎问题;三是由逃避责任和惩罚或满足自身虚荣心引发的青少年儿童说谎问题;四是因自我掩饰引发的青少年儿童说谎问题;五是因模仿他人引发的青少年儿童说谎问题。

四.精致化管理视角下青少年儿童诚信问题(说谎行为)的矫正

1.充分发挥教育主体的榜样作用

青少年儿童的诚信教育,首先也是教育主体即教师和家长自身的诚信熏陶和教育,教育主体应该注重自身的影响作用,从肢体语言到心理反应都养树立良好的榜样作用。作为家长,在青少年儿童思想和意识并未成形之时,从细节上入手,为其树立良好的模范带头作用。作为教师,可以针对性的通过书籍、网络、大众传媒等传播工具多方位多角度对学生进行相关素质教育和引导,培养学生相关认知能力和思维意识。

2.注重教育过程中教育客体的心理反应

一方面,给青少年儿童足够的自尊和自信。据相关调查显示,在家庭中,受到尊重和鼓励的孩子,易于得到相关的发泄和派遣,这样更容易表现出诚信的品质,反之亦然。因此,注重教育的方式,给孩子以相关的自尊和自信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其养成诚信的内在品质。

另一方面,坚持进行鼓励性教育。作为教育主体,改正错误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让孩子主动承认错误,认识错误,反思错误,进而改正错误。这方面,家长和教师应该多给孩子一些理性的鼓励,用细心、耐心和诚心去进行精致化的教育管理行为,助其成长,实现梦想。

参考文献

[1]曹瑞.试论信用型社会环境下如何深化高校大学生的诚信教育[J].中国科技信息,2010(14);

[2]于雪仕.兰素霞加强诚信教育促进学生品德形成[J].剑南文学,2010(6).

[3]胡钦太.重构大学生诚信教育机制[J].道德与文明,2013-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