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融合正义与关怀班主任管理探析,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班主任在中职教育中有关键性作用,需要在管理的过程中重点指导学生参与集体生活和课程知识探究,运用科学的理念提高班级管理的质量,并在此过程中融合正义与关怀,确保班级活动的顺利实施。对中职班主任管理融合正义与关怀进行探究,并提出了具体的策略,仅供参考。
[关键词]正义;关怀;班主任;中职;管理;策略
中职班主任不仅是教育工作者,更是教学活动的组织人员,肩负着培养中职学生德育工作的职责。在现代教育理念下,中职班主任的教育管理应该摒弃陈旧的管理理念和方式,重视正义与关怀的作用。在进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对学生进行正义的教育和影响,保证在公平公正的原则下,对学生展开教育指导,使学生感受到来自班主任的关怀与爱护,鼓励中职学生参与班级活动,以此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这样的管理模式不仅可以提高班级管理的先进性,还有利于收获更高层面的班级管理效果。
一、中职班主任德育的现状
(一)中职学生难以管理。中职学生多在17岁左右,处于“三观”以及对社会认知初步成型的阶段,这一阶段的中职学生会根据德育的质量、效果决定“三观”以及对社会的认知是否正确,因此中职院校班主任应重视德育的责任以及重要性。当前,中职学生基本为“00后”,并且现代学生在成长中被家长过于溺爱,这一情况下极大地增加了中职院校班主任进行德育的难度,也造成了中职学生难以管理的现象[1]。
(二)中职院校班主任德育方法过于落后。在以往的中职院校班主任德育过程中,班主任一直以自身为主体的教育观念进行德育,忽视了学生才是德育中的主体,并且在德育过程中班主任常以自身的角度进行教育,严重违反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德育观念,导致德育无法顺利开展。在实际班级管理以及德育过程中,中职院校班主任常常关心成绩好的学生,这种落后的班级管理方法以及德育方法导致学生的自信心大幅下降。
(三)中职院校班主任德育观念落后,重“管”轻“育”。当前,中职院校的学生已经从“90后”逐渐过渡到“00后”,大部分“00后”学生都是在宠爱的家庭环境下成长的,在成长、学习的过程中极少吃苦或受到挫折,并且自控能力、集体观念、集体荣誉感较弱,在学习过程中以及日常生活中以自我为中心,很少顾及他人的感受。具体表现为:第一,自我意识增强,但自控力较弱;第二,自卑感严重,但反抗和逆反心理强烈;第三,兴趣广泛,但不重视学习。中职院校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对学生的日常生活以及日常学习造成过多的干预,并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产生过强的功利性。
二、中职院校班主任正确的德育理念
中职院校班主任在进行德育时的“管”是指在对学生进行管理时班主任需要根据规章制度;中职院校班主任对中职学生进行德育的过程中使用学生接受、认可的方式才是正确的“育”。“管”“育”两者之间是相互促进的关系。进行“育”的前提以及基础是“管”,只有制定完善的班级管理以及德育体系才能有效地展开“管育并重”这一模式[2]。在中职院校设定管理制度时通常会为提高管理效率而忽略学生的感受以及抗压能力,导致学生对中职院校管理制度出现抵触心理,抗压能力较弱、心理较为极端甚至会进行行为上的抗议。因此,在中职院校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以及德育的过程中,应经常与学生进行交流,让学生认知、了解中职院校设定管理制度的初衷,以此促进学生逐渐接受中职院校的管理制度。“育”进行到最后就是为了有效的“管”,中职院校设定的管理制度其目的以及初衷都是约束学生,使学生在管理制度的约束下明确认知自身的日常行为,以此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提高学生的自控能力,达到中职院校德育的最终目的“育人”[3]。
三、融合正义与关怀的中职班主任管理策略
(一)提高学生的集体意识。班级管理效果会影响中职学生的学习状态和班集体的组建质量,而班主任的综合素养会影响学生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应该从这些方面对班级管理制度和模式进行深入研究,并在此过程中融合正义与关怀。1.班主任应该通过多种方式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给班级管理工作提供更好的支持。班主任应通过学习和实践掌握相关理论知识并在班级管理活动中应用,结合实际情况对管理方案和模式进行合理的调整。班主任也需要学习和运用心理领域的知识,分析和解决中职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提高班级管理的最终质量[4]。2.班主任需要建立奖惩制度,通过双向引导强化中职学生的集体意识。根据具体管理情况制定针对性的奖惩制度,对表现优秀且学习态度端正的中职学生进行奖励,对行为欠妥的中职学生进行适当惩罚,以调动中职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推动班级管理工作顺利开展。
(二)开展主题活动教学。在融合正义与关怀的过程中,中职院校班主任可开展主题活动,我国历史文化、历史文明经过上千年的传承,逐渐形成了完善的道德规范体系,如儒家“五常”。“仁义礼智信”是中国价值体系中的核心因素,中职院校班主任可在中华传统节日前开展德育主题活动,如中秋、端午等传统节日,可有效提高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在与亲人相关的节日前开展德育主题活动,如父亲节、母亲节等与亲人相关的节日,可以使学生懂得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情。中职院校班主任可根据学生的特点,组织一场德育的成人礼,以成人礼的方式使学生明确了解到自身已经成年了,应该有成年人的担当以及责任感,以此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以及集体荣誉感。通过相应的主体教育活动,潜移默化地改变学生的“三观”,达到德育的最终目的。
(三)管理以实践角度出发。中职院校班主任在进行德育以及班级管理时,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职业等意识,并在德育主题活动中,引导学生进行责任意识培养的行为。例如,在角色扮演德育主题活动中,班主任可引导学生通过转化角色,思考角色的行为和思想,以及这么做、这么想的原因,通过班主任有效的引导,使学生与角色的思想产生情感共鸣,以此学习角色扮演德育主题的核心思想。学生在进行德育主题实践活动中未完成实践目标时,班主任可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通过小组合作进行有效的交流、讨论,最后完成实践目标,收获完成时的喜悦感、荣誉感、责任感等,以此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责任意识、社会意识以及职业意识等,实现班主任德育的最终目标。
(四)注重管理差异性。中职院校班主任应根据学生的差异性,使用合理的“管育并重”德育理念。现阶段中职院校的学生都是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下成长的,受快速传播信息的影响崇尚自由,根据学生的这些特点,中职院校班主任应与学生建立平等关系,在班级管理中是师生关系,在课后或是日常生活中则是朋友关系,以此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或是学习过程中遇到难题时,可以与班主任进行交流、沟通,班主任以朋友的身份、角度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这种与学生交朋友的班级管理方法以及德育方法不仅比传统的方法效率更高,同时还可以减弱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年龄、关系带来的差距感[5]。
(五)提高教育认知度。中职学生正处于“三观”以及对社会认知初步成型的阶段,如果中职院校班主任不进行切实有效的德育,就会导致班级内部出现不良班风,班级内学生混日子拿文凭、盲目攀比以及打架斗殴,导致学生的未来发展受到不良的影响。因此,中职院校班主任应以自身为榜样,以言传身教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日常行为规范的重要性。例如,中职院校班主任的日常行为、仪容仪表、授课方式以及讲课时的情绪都可以为学生起到榜样的作用,如果中职院校班主任自身都无法做到遵守管理制度,那么管理学生时学生也只能做到口服心不服;如果中职院校班主任在日常行为上事事都能依照管理制度进行,那么学生也会有最直观的感受,并对班主任的优点进行模仿。
四、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企业在岗位招聘时不只注重人才的专业技术以及专业能力,更注重人才的道德品质。基于此,中职班主任需要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有效融合正义与关怀,在信息技术支持下开展高水准的班级管理,逐渐提高中职学生的能动性,打造优质的班集体。
参考文献:
[1]郑颖梅.论融合正义与关怀的班主任管理[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13(3):176.
[2]耿燕.论融合正义与关怀的班主任管理[J].新校园(学习),2018(3):183.
[3]赵永刚.初探融合正义与关怀的班主任管理[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6(38):119.
[4]李惠咿.人文关怀在新时期中职班主任工作中的意义[J].数码世界,2019(6):171.
[5]黄义敏.人文关怀与初中班主任管理有机整合对策[J].中学教学参考,2019(6):81-82.
作者:王庆云 单位:淄博机电工程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