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的路径,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本研究分析了大学生安全教育存在尚未形成浓厚的校园安全教育氛围、尚未形成规范的安全教育课程体系、尚未形成全员参与的大学生安全教育模式、尚未形成大学生安全教育有效的考核机制等4方面的现状,分析了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具有适应社会治安形势变化、构建平安校园、提高大学生自我修养、培养高素质合格人才等4方面的必要性,探求通过构建“以人为本、注重安全、珍惜生命”的安全理念、构建良好的校园安全文化、构建完善的安全教育课程体系、构建全员参与的安全教育模式等4方面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的路径。
关键词:安全教育;校园安全;大学生
安全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才保障的根本教育,是人类社会最必须最基本的要求。安全问题不仅是大学生在校园学习、生活中常碰到的问题,也是毕业生走向社会后要经常面对的问题。面对日益复杂的国际形势、日益严峻的社会治安形势,特别是在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背景下,如何做好大学生安全稳定工作、构建平安和谐的校园、培养国家、地区发展所需要的接班人和建设者,探求对大学生进行全方位安全教育的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大学生安全教育的现状分析
首先,尚未形成浓厚的校园安全教育氛围。目前,高等教育体制有了很大改进,各项事业得到又快又好发展,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也有了相应发展。但与教学、科研等各项工作得到大力推进的现实相比,大学生安全教育重视力度稍显不足。学校一方面努力营造优良教风、学风,另一方面却很少花精力用于安全知识的普及。由于安全教育对预防和制止违法犯罪活动、减少伤害的积极正态效应作用没有得以充分发挥,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往往只是停留在口头上,实践中师资薄弱,经费紧张,未能形成浓厚的校园安全教育气氛,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安全知识的有效传授、积极获取。其次,尚未形成规范的安全教育课程体系。目前,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的开展基本由各高校自主实施,高校内部没有统一、规范的安全教育教材,同时也缺乏统一的授课计划,导致安全教育主题各行其是,内容五花八门却枯燥、乏味,不能充分体现时代性,对学生在关爱生命、关注安全、自防自救、应急逃生以及个人与集体安全等方面缺乏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教育,影响了学生安全意识的养成与防范能力的提高。同时,学生广泛参与校内外的众多事务,需要掌握较多的安全知识,而且在不同的学习阶段所需掌握的安全知识的侧重点有差异,未能形成有针对性的安全教育课程设置。没有形成规范的安全教育课程体系,使得现阶段大学生安全教育缺乏系统性、深入性、针对性。第三,尚未形成全员参与的大学生安全教育模式。部分高校的领导、教职员工,常认为大学生安全教育只是保卫部门的事,非保卫部门、非安全保卫人员无需承担大学生安全教育的职责。从现实角度讲,各高校保卫队伍构成复杂,有退伍军人、聘用的保安、当地招工和轮岗分流人员,只有少数的大学毕业生,学历整体不高,素质参差不齐,很难担负起大学生安全教育的重任。第四,尚未形成大学生安全教育有效的考核机制。对于高校的大学生安全教育开展情况,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并没有制定有效的评价和监督机制。高校内部也没有把大学生安全教育开展成效当作领导干部考核的重要指标。对由于安全教育不到位而发生的责任事故,往往也无法有效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导致大学生安全教育流于形式,收效甚微。
二、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必要性分析
首先,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是适应社会治安形势变化的需要。当前,社会治安形势总体上保持稳定,但形势依然严峻。社会不安全因素仍然存在:经济犯罪案件呈上升趋势。因此,在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时,结合社会治安形势的变化有针对性的开展安全教育,明确安全教育的目标、措施,建立适应社会治安形势变化的安全教育模式。其次,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是构建平安校园的需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校园环境也发生着变化,发生在学生身边的具体事情更是复杂多变。伴随客观环境变化,每个时期、每个季节安全管理各具特点,不安全的因素不仅大量存在,而且在增多,随时有可能会向学生袭来。加强在校生的安全教育,对于维护校园公共安全、保证大学生的正常学习生活和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保护大学生的人身及财产安全,提高学生的安全知识和安全意识,不仅可以减少自身在校期间的安全风险,帮助学生自身在遇到危险时成功自救,把危险和损失降到最低化,同时也能够使学生对可能发生的危害有高度敏感性,依靠法律法规的力量保护自己,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自觉维护校园公共安全,构建平安校园。第三,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是提高大学生自我修养的需要。改革开放30多年来,西方资产阶级腐朽思想和没落生活方式等也对学生产生了巨大冲击。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思想等这些错误价值观的影响,现实中,有的大学生从贪小便宜、小偷小摸而发展到大肆行窃,害人害己、危害社会,堕落成为社会的罪人;有些大学生奉行西方“性解放”思想,及时行乐,甚至为了金钱、利益不惜出卖自己的肉体和灵魂,为社会大众所不齿。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可使大学生提高道德修养,培养自律意识,起到预防犯罪和维护大学生良好形象的作用。第四,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是培养高素质合格人才的需要。大学生涉世不深,缺乏全面的安全教育,特别是对社会的阴暗面缺乏足够的认识和了解,安全意识淡薄。随着社会主义改革的不断深入,人才竞争越来越激烈,大学生应该学会独立面对突如其来的灾害,以及社会纷繁复杂的现象,应该经受住挫折的考验。大学生应该学习并掌握基本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的技能,提高安全防范能力,从而实现职业生涯中的安全与健康,终身受益。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能够弥补中小学教育以及过去高等教育中,安全知识和意识教育的不足,提高大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以及对危机防范意识和处置能力,担当起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将加强对在校大学生的安全教育纳人高等教育的范畴,对于提高大学生的安全意识和综合素质,为实现社会经济发展准备好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合格人才,以及为实现安全生产、经营领域和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安全提供合格的高级人才,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的路径分析
首先,构建“以人为本、注重安全、珍惜生命”的安全理念。“安全工作无小事”、“安全重于泰山、稳定压倒一切”、“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珍爱生命”,是21世纪的安全文化观。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从深层次影响人的安全意识、态度和行为,是促进高校安全教育最具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的根本途径。因此,高校安全教育在目标追求过程中,必须注入强烈的人文内涵。“以人为本”是高校安全教育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师生员工安全的人本观念就是高校安全教育的基本准则。这也正是安全教育能在社会产生影响力,促进安全局面持久的关键力量。其次,构建良好的校园安全文化。校园安全文化是一种新的理念,是安全文化在大学校园中的一种特殊文化现象,营造良好的校园安全文化氛围是做好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的重要保证。“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校园安全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其影响力是深入持久的。校园安全文化以校园的习惯规则、语言形式、行为方式、交流合作等外在媒体表现出来,可以通过学校内部刊物、广播电视、校园网络等各种媒体以及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经常性针对大学生群体进行安全宣传教育,寓教于日常生活中,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安全文化的熏陶。同时,还可以将安全宣传教育与学校的教学、管理、服务等实践活动结合起来,把安全文化融人到学校的发展规划、教学科研、思想政治工作、管理服务工作中,使大学生在实践中逐步形成正确的安全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校园安全文化建设需要全体师生员工的共同参与,努力形成一个人人重视安全、人人关心安全、人人自觉维护校园秩序的优良安全文化,创建有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环境,达到大学生安全教育的预期目的。第三,构建完善的安全教育课程体系。①学校应把大学生安全素质教育作为一门必修课纳入教学计划,确定学分,保证足够的教学课时数,选用规范统一的教材,配备专兼职教师,并在经费上给予保障。②明确安全教育的内容,对学生进行国家安全教育、网络安全教育、消防安全教育、防盗防骗教育、交通安全教育等多方面的安全知识教育,使学生了解和掌握诸如起居安全、用电安全、交通安全、社交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反应以及避灾、逃生等最基本的安全文化知识和自我保护技能。③采用灵活有效的安全教育方法。建立“以课堂教育为主渠道,以各种宣传阵地为载体,以丰富的活动为支撑”的教育方法。课堂教学主要以系统的讲授为主,结合答疑、研讨等方式,具有科学性、思想性、系统性等特点,便于学生掌握系统的安全知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宣传主要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以及橱窗、校刊、校报、张贴安全警示牌、图片展等进行安全教育,特点是形象直观,印象深刻;而丰富多彩的活动,例如:党团组织活动、安全知识讲座、参观、安全演练、主题活动等,寓教于乐,使安全知识和信息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深入学生思想。第四,构建全员参与的安全教育模式。大学生安全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要求全体师生员工的广泛参与。学校的每一个教职员工都有责任和义务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都应在各自的岗位上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保卫处、学生处、宣传部、团委、教务处、物业公司、法律及心理咨询中心等相关部门要互相配合,班主任、辅导员、专兼职教师、行政管理、后勤服务等人员都应参与安全教育工作,全校要形成齐抓共管的氛围,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①通过落实安全责任制,签定安全责任状,明确各部门人员在大学生安全教育中的责任和义务;②将大学生安全教育落实情况纳入各级领导干部的考核范围,有效调动全体师生员工参与大学生安全教育的积极性;③落实问责制,对于安全教育不到位而发生的责任事故,要坚决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④充分发挥学生的自治作用,大学生既是安全教育的对象,也是安全教育的有效实施者,他们可以在日常学习、生活过程中互教互学,传播积累安全知识。高校有关部门可对学生安全自律组织的成员进行强化培训,让他们成为在学生中广泛传播安全知识的中坚力量。
参考文献:
[1]夏君忠,张志男.不容忽视的大学生安全教育[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2):207-209.
[2]蓝锋.试论如何在新形势下做好大学生安全教育[J].福建高教研究,2009(1):63-65.
[3]韦庆辛.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9,19(2):67-71.
[4]韦爱勇,王成端,周小波.试论加强在校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必要性[J].高教研究,2006(3):46-49.
[5]韦爱勇,王成端,周小波.安全教育应成为高校学生的必修课[J].城市与减灾,2007(7):6-9.
[6]张依国.新时期高校安全教育的重要性[J].世纪桥,2007(2):111-113.
作者:简盖瑞 单位:集美大学诚毅学院学工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