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实验安全教育研究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化学实验安全教育研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化学实验安全教育研究

摘要:从化学知识出发,讲解试剂和仪器安全使用方法及其原因,演示防火、防爆、防毒、防化学灼伤等安全防范措施。在实验预习中,要求学生找安全隐患;实验过程中针对具体安全隐患来巩固、强化防范方法;实验后进行安全检查和环保教育。这些做法,将化学实验安全教育专项化、平常化,不仅减少了化学实验中安全事故的发生,也强化了学生细心等基本素质。

关键词:危险化学品;化学实验;防范;安全教育

一些化学品爆炸等安全事故的发生,将化学品的安全工作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2020年2月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无锡市政府也了教育系统危险化学品安全综合治理实施方案要求,市安委会专家组成员来校辅导教师学习了化学品安全知识,不仅在思想上引起足够的重视,更引发了教师对化学实验安全教育的思考和完善。

1化学实验的安全隐患

根据中国化学品安全学会2019年12月的《化学化工实验室安全管理规范》,危险化学品涉及到三方面安全:理化危险、健康危险和环境危险。理化危险包括爆炸物、易燃气、液体、氧化性气、液、固体等16项;健康危险包括急性毒性、皮肤腐蚀性、呼吸或皮肤过敏、致癌性等10项,环境危险指危害水生环境等2项。

1.1危险化学品储存的安全隐患。药学专业设置了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等多门化学课程,这些课程的实验涉及到种类较多的化学品,危险化学品的储存是校园安全的一个部分。例如危险化学品仓库物品是否达到“五距”标准?是否有专库储存?是否有安全标签?安全要求如果不能满足,就存在燃烧、爆炸等安全隐患。作为化学教师,注意向学生宣讲这方面知识,也是化学实验安全教育工作的内容之一。

1.2危险化学品使用的安全隐患。有机化学等化学实验中,经常使用一些易燃液体如酒精、丙酮等:它们具有易挥发,易流动扩散、受热膨胀等危险因素,存在燃烧、爆炸等安全隐患。也用到氧化剂,使用不当也会引起爆炸、燃烧等。师生接触腐蚀性化学品的机会比较多,如浓硫酸等,也会接触毒性化学品如苯等,有化学灼伤、中毒等安全隐患常用试剂如浓盐酸、氨水等挥发出刺激性或毒性气体,某些化学反应过程中释放出氯气、二氧化氮等有毒、刺激性气体,危害健康。另外,使用玻璃仪器、加热仪器以及用电、用火等方面也有安全隐患。明确危险化学品使用等方面的安全隐患,做好防范,学会应急事故的处理等,都是化学实验安全教育的内容。药学专业与化学的密切关系,五年制高职学生的年龄偏低,化学实验经验少,导致割伤、烫伤、化学灼伤等安全问题时有发生。作为化学教师,在无机化学和有机化学的教学实践中,以下做法把化学实验安全教育落到实处,减少了安全隐患。

2化学实验安全专项教育课

化学安全事故大部分是人为因素造成的,所以需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人的因素在化学实验安全中的作用。在无机化学和有机化学等实验课开始之前,都要进行2课时的安全教育。,不仅告诉学生应该怎么做才是安全的,还从化学知识的角度告诉学生为什么这么做。

2.1充分展示安全操作规范与应急事故处理防范。在化学实验安全教育课上,化学老师详细讲解化学实验室那些药品是易燃、易爆和有毒或有腐蚀性的,让学生明白发生爆炸、火灾、中毒、化学灼伤的原理。其次,对药品的使用以及仪器的安全操作,教师提出具体的操作细节要求,比如使用酒精灯加热应该注意哪几点,然后让学生实际操作,教师分别指导,直到每个学生都明白该怎么做才算安全操作。最后,对于经常发生的实验室安全事故,通过示范等,让学生明白第一时间该如何紧急处理,如何正确行动而不是慌张、胡乱行事导致更大损失。明确以下安全防范措施:2.1.1防火及灭火。酒精等易燃、易爆、易挥发的实验药品的使用要远离明火,更不可在明火上直接加热。发生意外燃烧,首先切断电源,移去周围易燃、易爆试剂,再采取适当方法灭火,如:实验台桌面因为打翻酒精灯而着火,立即用灭火毯或湿抹布覆盖,而不是随意用水冲来灭火;电器着火立即切断电源,用干粉灭火器灭火,切忌用水灭火;容器内部着火,用灭火毯、湿抹布覆盖瓶口灭火,也可用泡沫灭火器,将泡沫射向容器内壁。要求学生知道灭火毯的具体放置位置,能熟练、正确使用灭火毯等。2.1.2防爆。常压蒸馏及回流时,整个系统不能密闭,密切观察装置是否堵塞,如有,立即停止加热;易挥发试剂不能置于敞口瓶中加热;减压蒸馏时,应事先检查玻璃仪器是否能承受系统的压力等,注意有些有机物遇氧化剂会发生猛烈的爆炸或燃烧,如乙醚、乙醇遇到高锰酸钾。2.1.3防中毒及应急处理绝大多数实验试剂都有不同程度的毒性。实验中,接触苯酚、氯仿等有毒试剂时应戴手套,绝不可入口,或接触伤口。实验中产生刺激性或有毒气体,该实验在通风橱进行,或及时通风,并配备气体吸收装置。一旦在实验室出现有头晕、头痛等症状,立即转移到空气新处并送医。2.1.4防化学灼伤及应急处理。有毒或有较强腐蚀性的化学品禁止用手直接接触,更要防止进入眼睛等。取用强酸、强碱和溴等化学品戴手套,最好在教师监护下进行。若接触到皮肤,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再进行相应处理:皮肤酸灼伤用5%NaHCO3溶液清洗,皮肤碱灼伤用1%硼酸或醋酸溶液清洗。实验中养成勤洗手的习惯,一旦发现皮肤异常,报告老师,速去医院治疗。2.1.5防割伤和烫伤。化学实验使用大量玻璃仪器,常发生割伤等。实验中,使学生学会每种玻璃仪器正确使用方法,起到一定防范作用。若发生割伤,在止血、包扎前要注意伤口是否有玻璃片。有的严重割伤甚至导致残疾,应及时送医。防范烫伤的安全措施:强调实验中不要触碰加热过未冷却的烧杯、铁圈等,不要触碰水浴箱或油浴中的水等加热的导热液,不要撞翻正在加热的液体等。实验室常备烫伤膏,严重者立即送医。

2.2实验安全通识教育。专项教育课上规范了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并列入实验考核。着装方面:如进实验室必须穿实验服、绝不允许穿拖鞋、禁止食品、饮水等带入实验室等;实验准备方面:如必须写好预习报告;实验纪律方面:如必须听从实验教师的指导,未经允许不能擅自使用化学品和仪器,实验课不能随意离开、大声喧哗等;化学品使用方面:如实验药品使用前,应仔细阅读药品标签,严格按实验所需量取用,取完药品后要盖上瓶塞,放回原处等;实验仪器使用方面:实验前需清点、检查玻璃仪器,实验中需按操作规范仪器,实验后洗净并妥善存放仪器等;废弃物排放方面:如各类固体废物和液体废物应分别放入指定的废物收集器中。另外要求学生正确使用水、电等,离开实验室前,应检查水、电等是否安全关闭。

2.3实验安全考试。学生熟悉这些安全措施,仅靠上课听讲、看演示是不够的,这些安全注意事项必须条条过关、人人过关。学生必须通过安全教育考试,甚至是某些安全实际操作,比如灭火毯的使用。不过关的学生实验课只能见习,直到过关才被允许亲手实验操作。由于这样的专项教育、安全考试针对性强,安全意识与课程最终成绩息息相关,所以,学生自身相当重视,且兴趣浓厚,并有强烈的意愿:按照实验安全注意事项进行化学实验操作,少数学生能及时发现同组成员在实验中未注意安全的地方,督促改正。

3化学实验室安全教育的平常化

安全无小事,想把以上种种细节让每一个学生做到位,仅仅通过两节课安全教育和一次安全测试,是远远不够的。化学老师在每一节化学实验的课前、课中、课后,时时、事事把安全教育放在第一位,才能真正避免实验安全隐患,确保师生实验中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3.1实验预习找安全隐患。实验前,化学教师通过课程网络平台实验操作视频,布置实验预习作业,要求写好实验预习报告。在这些视频和作业中,老师通常会强调本次实验用到的化学试剂和玻璃仪器的特点,以及安全注意事项。学生通过完成网络作业和实验预习报告,将这些安全隐患及其防范措施一一明确。实验前,老师检查实验着装等是否符合要求,不符合要求者,当场整改。3.2实验过程强化安全意识教师在演示实验关键操作时,再次强调安全注意事项,提问学生为什么这么做以及如何做,并把具体要求板书在安全注意这一项目中,真正引起每个人重视。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实验,如果发现安全隐患,立即停止其实验操作,并手把手教其正确操作,并向他解释如此行为会引起什么安全问题。比如学生打碎易损耗的玻璃仪器如试管等,立即用手去捡玻璃渣,流血割伤事件屡见不鲜,教师通过一次次地演示如何处理玻璃渣,让学生逐渐将正确处理碎玻璃渣的行为养成习惯。对于有毒或有腐蚀性试剂的使用,通过每节课面向每个学生耐心持之以恒地加以强调或演示,以加强安全意识和巩固防范措施。当出现的问题比较严重时,会要求学生做出书面回答甚至检查,以加强教育。

3.3实验结束检查环保与安全。化学废弃物的处理不仅仅是个环境问题,也是个道德问题,在这方面实验室担负着重要责任,我们应当关心这个问题,对环境保护作出自己的职责。[1]对于废液、废物的处理,在实验结束后,教师指导并监督学生统一倒在指定容器中,并告知学生流入地下水和土壤地危害。在离开实验室前,废液、废物是否正确处理,水、电等是否关闭,仪器是否清洗整理等一一作检查,合格后,学生方可离开实验室,避免了诸如破损仪器不小心扎伤下个使用者等安全隐患。

4结语

综上所述,无论是化学实验专项安全教育课,还是化学实验安全教育的平常化,强调安全意识的同时,把安全防范措施落实在实验细节中,不断地巩固、强化,让学生内化成严谨、认真的实验习惯和作风。不仅降低了化学实验安全事故的发生率,也在实验中对学生进行了素质教育,培养了细心等基本素质,而这些素质恰是药学专业学生以后从事医疗卫生行业的必备职业素养。

参考文献:

[1]王俊香.有机化学实验室安全与节能微细化管理的探索与实践[J].广州化工,2015(13):236-240.

作者:施健 单位:无锡市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