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课程思政融入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探索,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课程思政是指在课程建设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依据各类课程特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准则,在课程教学、实践、考核过程中融入思政教育元素,实现教学中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本文就如何在《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教育教学过程中实施思政教育,如何将思政育人融入公共基础课程教学进行了研究,通过“课前MOOC+课中理论+课后实践”3个课程教学环节,引导高职院校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提升综合能力和道德素养,从而为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输送高技能、高水平、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并进一步探索在《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教学与实践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课程思政;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建设;高职院校
主席在2016年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高校思政工作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并强调“各门课程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课程思政就是要求学校开设的所有课程都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在“课程思政”大教育背景下,高职院校在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同时,更要将“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全过程,引导帮助高职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推进科教兴国与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
一、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政教育现状
(一)高职院校分类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思政教育形势严峻
高职院校分类招生是指经国家教育管理部门批准,由高职院校自主组织入学考试,制定招考标准的招生模式。广大考生无需参加高考,只需参与各招生院校自主组织的分类招生考试,达到录取标准,即可直接被录取,这为广大学生提供了更多升学渠道和接受教育的机会。经过多年探索和实践,自2016年起,安徽省70多所高职院校按照相关文件规定,将当年50%招生计划用于分类招生。现今,分类招生考试制度已是高职院校主要的招生模式。
(二)高职院校大学生对思政教育认知的局限性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一带一路”倡议等国际合作的不断展开,社会分工日益规范化和专业化,使当代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方面的学习越来越被大学生注重,他们希望通过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技术技能的提升,为日后的就业做好铺垫,然而他们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淡化了《大学生安全教育》等基础课程对于提升大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作用,甚至在大学生传播着“思政课、公共基础课无用论”的流言,以至于对思政教育抱着可有可无的态度。虽然,当前我国高校的思政教育能够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新时代国内外形势,深刻领会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面临的重大机遇和挑战,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但是,大多数的高职院校学生对于思政教育认知具有局限性,大都是在被动地接受思政教育,很多人选择学习,仅仅是因为这是强制要求学习的一门必修课程。在一些学生中,认为思政教育是一种意识形态教育和灌输理论,甚至有部分学生产生了抵触情绪与逆反心理。
二、课程思政融入《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的途径方法
《大学生安全教育》是高职院校开设的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比较强的课程。安全教育关系到师生的生命健康安全,是学校开展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一切工作的前提。大学生虽然已经知晓一些安全常识,但有些知识不太系统、不够全面。《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通过教授必要的安全知识和技能,使大学生能够掌握在日常生活和突发安全事件中正确应对的方法,以培养大学生的社会安全责任感,增强安全意识,提高安全防范能力,从而保障大学生安全健康的成长。《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思政的主要设计思路如下:
(一)优化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队伍是课程教育和课程思政建设的设计者和实施者,只有不断地优化师资队伍,提高公共基础课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转变教师思维方式,才能保障思政教育与《大学生安全教育》等公共基础课程的相互融合取得较高的育人效果。高职院校侧重对学生技能的实践教育,教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也偏重技能的教授,主张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往往忽视了对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因此,必须不断提升各类课程授课教师师德修养和思想政治教育,转变教师的固态思维方式。《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组应组织授课教师认真学习、研讨2019年11月15日教育部等七部门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主席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的精神,把立德树人作为自身教书育人工作的根本标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武装自己的头脑,学习掌握与《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相关的思政元素,鼓励教师不断反思、总结经验,进行课程思政的教育研究与实践探索,提高课程思政教学能力。
(二)提炼课程教学过程中的思政元素
《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教育主要以公共安全教育为出发点,注重培养高职大学生的爱岗敬业精神、乐于奉献品格、诚信友善品质、团结互助意识等,可以提炼的思政元素有以下几点:爱国爱党:是对国家对党的忠诚和热爱,内容十分广泛,比如热爱祖国的大好山河,关心祖国的发来与发展,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等,都是爱国爱党的表现。爱岗敬业:“爱岗”与“敬业”,二者相辅相成。就是要立足于自己的本职工作,兢兢业业,勤勤恳恳,用一种恭敬、严肃的态度对待自己所从事的工作。诚信友善:诚信是立身处世之道。人无信不立、国无信不强。友善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桥梁。我们主动按照友善的标准去做事做人,使自己的思想、言语、行为都蕴含着“友善”———存善心、行善事、积善缘、做善人。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广大劳动人民中倡导辛勤劳作、自力更生、不畏艰难、勇于奋斗的精神。团结互助:新时期的大学生们,要努力培养自己的团队精神和互助观念,树立“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的思想,团结互助为人人,一心一意谋发展。社会责任:高职院校应培育具备“工匠精神”的大学生,重视培养大学生正确的忧患意识、担当意识、使命意识,引导大学生树立社会责任感。
(三)《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措施
2017年10月18日,党的报告中55次提到了“安全”。《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教育教学体系的规划和建设,对确保在校大学生生命健康安全、保证高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具有重要意义。在课程思政大环境下,要根据《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特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准则,在课程建设和教学设计中,融入思政教育元素,实现课程教学过程中的立德育人。
1.MOOC网络教学融入《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教学体系
自2012年开始我国教育界开始广泛关注MOOC,从此,MOOC教育在国内教育各个层面和学科中展开。我国各高校纷纷开展了MOOC研究探讨,加入到了这种新的教育教学改革中来。由安徽中澳科技职业学院开发的MOOC《大学生安全教育》已经在安徽省网络课程学习平台—e会学上线,并深受广大师生的喜欢。通过MOOC网络教学,改进了课程教学模式,转变了教师教学理念,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平台随时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而广大学生也有了更多的选择,实现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程目标。MOOC教学授课,不断要求教师提升自身的信息素养与专业素质,通过网络平台给学生做出即时有效的反馈,增强了课程教学互动,有助于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网络MOOC的在线学习和师生互动,可以将国家大的方针政策、思政育人元素贯穿在整个网络课程的教育教学全过程中,从而拓展课程思政的途径。
2.基于“课程思政”理念的《大学生安全教育》教学设计
高职院校应该将课程思政元素与内容纳入各招生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在拟定授课计划与设计课程教案时,也该明确各类课程的思政教学目标,增加素质目标的考查。为此,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背景下,《大学生安全教育》在授课育人的探索实践中,以服务培养高技能、高水平、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的目标,把传统课堂教学转变为“MOOC教学+课堂讨论+社会实践”三者相结合的模式,着力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实现授课过程中全方位、立体化育人。认真细致地梳理《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章节的重要知识点,集合各行业、各专业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结合课程思政元素,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与课时,从而进行特色化教学设计。教师在设计“崇尚科学精神,反对邪教组织;防渗透、防恐怖”等章节教案时,应着重强调爱国爱党、创新精神等思政教育元素;在设计“人身非法侵害及预防”“自觉遵纪守法,预防违法犯罪”“关注内心世界,和谐人际交往”等章节教案时,应强调人际交流礼貌礼节、诚实守信、团结互助等思政育人元素;在设计“财产安全”“网络安全”“公共卫生安全”“意外伤害防范、自然灾害中的安全”等章节教案时,要将团队合作、社会责任等职业素养和能力渗透进教学过程中,循序渐进、潜移默化地完成课程思政教育。将多元化的教学模式运用于课程设计中,如课:前布置MOOC网络课程学习任务;课中进行理论知识讲解,实际案例推进教学,问题导向促进讨论,通过设置各种模拟情境,让学生转换角色参与实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了解学生学习的真实感受,树立正确的三观;课后鼓励广大学生走出校园,积极参与各类社会实践,将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在社会实践中学会做人做事。在教学中,可与团委、保卫处等职能部门合作,以团学活动为依托,开展各种形式的安全教育活动;也可以与公安、消防、医疗、地震等部门建立密切联系,开展多种多样的实践体验活动。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全方位、多角度地开展大学生安全教育,有助于提升高职院校大学生爱国爱党、爱岗敬业、艰苦奋斗等多方面的德育品质。
3.《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考核中增加思政考核模块
将课程思政模块纳入《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考核方案中。首先,在过程性考核中,不仅考核学生对于每一章节知识点理解与掌握,还要加入课程思政模块的考核,将课程中涉及安全的知识和技能模块的考核比例减少,根据课程章节授课内容,建立相应的思政考核标准,将爱国爱党教育、爱岗敬业、诚信友善、艰苦奋斗、团结互助、社会责任、甘于奉献、改革创新等思政元素考核融入过程性考核;其次,《大学生安全教育》期末考试采用团队组合大作业的形式进行考核,主要考核学生对各方面安全教育知识点的掌握和实践技能的应用,观察和记录学生在团队合作过程中的团结互助意识、责任意识、奉献精神、敬业精神等思政元素的考核。
三、结束语
总之,将思政育人元素融入《大学生安全教育》等公共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寻找课程知识点与德育知识体系的共通点,用学生喜爱的形式,循序渐进地开展德育教育,而不是为了进行思政教育而教育。通过思政元素在课程教授过程中的呈现,有助于将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价值取向传递给学生,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德育水平,从而为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输送高技能、高水平、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9-03-19.
[2]曹胜彬,王馨.工科大学生专业课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以《工程科技写作》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9(2).
[3]翟玉英.课程思政融入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课的探索研究———以《前厅客房服务与管理》课程为例[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9(4).
[4]潘凌.课程思政在工科专业课中的实践研究[J].青年与社会,2018(33).
[5]张豪强.民办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考[J].湖北农机化,2018(33).
[6]吕丹丹,何芳,王玮.MOOC时代高校教学改革现状研究[J].新校园(下),2015(11).
作者:徐健 单位:安徽中澳科技职业学院思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