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创新体系初探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创新体系初探,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创新体系初探

摘要:在党的报告中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各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也暴露出一些社会矛盾,例如悬殊的贫富差距、日益严峻的恐怖问题等。大学校园作为培养社会人才的基地和社会的缩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上述社会矛盾。加之,现在大学生生活条件优越,安全观念意识淡薄,面对突入而来的安全问题束手无策,因此,高校安全教育对学生的引导和教育作用显得越发关键和重要。同时,高校为了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不断扩大招生规模,建立新校区。然而新校区的选址一般考虑在人员较少的城乡接合部,并形成多校区多层次办学格局,导致了校园及周边环境的复杂化和校园后勤管理社会化的局面。因此,高校学生安全教育工作与维持高校正常生活、学习秩序,及师生人身安全密切相关,是高校发展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亟须着重加强安全教育工作,提高师生的安全防范能力,以预防校园安全事故的发生。

关键词: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创新体系

高校现有的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内容无法及时适应大学生所处的社会和周围环境等各方面的变化,致使大学生安全教育和社会现实严重脱节,学生的安全意识和防范技能不能满足需要。随着对这个问题的深入思考,我们意识到,当前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缺乏创新的根源在于已有的课程内容不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通过中国知网,检索和下载与大学生安全教育相关的文献和资料,为本文提供研究思路。通过与华东理工大学各学院大学生代表举办安全教育座谈会,咨询和整理了大学生安全教育相关的语言资料,了解到不同年级学生对安全教育课程的一些看法和建议。进一步提出对大学生安全教育体系的构思和认识,以供大家相互交流和学习。

一、大学生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讲话中指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2019年,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北京主持召开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在工作报告中提出“要确保教育系统和谐安全稳定。要时刻把师生安全放在第一位,从源头上、根本上维护学校安全稳定,切实把校园建成阳光、安全的地方。”国家历来重视校园安全,教育部相继出台了《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高等学校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关于加强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的实施意见》等有关校园安全的管理规定,分别从食品安全、消防安全、安全教育等方面做出了相关规定和指示,要求学生树立国家安全观,增强国家安全意识。根据教育部文件精神,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在2008年颁布了《上海市大学生安全教育大纲》,2010年又编订了《上海市大学生安全教育读本》,明确了高校开展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的目标、任务和途径,提供了理论学习资料;2016年实施了《上海市大学生安全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年)》,根据计划内容,上海教育委员会组织开展了上海市大学生安全知识竞赛等一系列活动并采取了一些措施,为大学生普及安全知识开辟了新的路径。

二、现阶段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一系列的有关校园安全的管理规定的出台和实施,大学生安全教育已经逐渐被各高校加以重视,成为各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和必修课程。但是,从目前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实际效果来看,不是很乐观,其仍旧处于以安全教育理论为主的课堂教育阶段,学生只是为了完成上课而上课,现实生活中遇到安全问题基本上还是不知道如何应对。大学生安全教育还面临诸多问题,没有形成系统的课程教育体系,归纳总结有以下几点。1.高校对大学生安全教育的重视程度不足。在1992年教育部教学[1992]7号文件《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安全教育及管理暂行规定》第二章第五条明确指出“高等学校应将对学生安全教育作为一项经常性工作,列入学校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领导、学校各部门和有关群众团体或组织要相互配合,积极开展安全教育,普及安全知识,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法制观念,提高防范能力。”而后,教育部又出台了一系列关于校园安全的管理规定和法律法规,从有法可依、依法治校方面开展了大学生安全教育。但是,现实开展的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基本上都是新生入学时集中授课,之后各学院一个学期开展一次安全教育课。所讲授内容也是大体简单地介绍一下各种安全常识或者根据一些安全时间节点、特殊事件临时安排一次课程。此外,目前开设的课程,没有长期进行系统性的讲解,也没有形成完整的课程计划、教学大纲、课程教材等。总体而言,高校对大学生安全教育的重视程度不高。2.大学生安全教育目标定位不够明确。大学生安全教育授课对象主要是学生,其实最终的服务对象是家庭、学校、社会。实施大学生安全教育,从学生视角来说,通过学习安全知识后,不断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识、规范自己的行为举止,最终保护自己;从学校视角来说,是为了维护校园稳定,为师生提供良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建设平安和谐的校园;从社会视角来说,是为了社会和谐发展,创造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然而,目前高校开展的大学生安全教育基本上实行“一锅端”的上课形式,没有按照大学生年级、专业、性别、心理进行针对性的课程设计,存在教学目标定位不明确的问题。3.大学生安全教育具体内容没有统一规范。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涉及政治、道德、交通、治安、心理学、法学、社会学、电子信息等属于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课程。目前高校没有制订统一的教学计划,各高校以自身实际情况设计教学内容。在课程教材的选择上,教学内容不统一,教材质量参差不齐。有的是自己收集资料编写教材,有的甚至都不配发教材,而是印制一些安全常识小册子让学生自学。大部分学生只是随手翻看一下,收效甚微。在课程设置上,学时、学分设置也不一样,没有形成统一规范的教学内容。另外,高校在安全教育方式上重理论轻实践,但是,有些安全知识需要通过亲自体验才能掌握,如灭火器的使用方法、火灾现场自救方法等。因此,大学生安全教育既要重视理论的讲解,也需要亲身实践。只有通过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才能更好地掌握和运用安全知识。4.大学生安全教育体制不健全。目前,大部分高校学生安全教育课程都归属某一职能部门管理运行,没有安排专职的大学生安全教育任课教师,临时拼凑起来的授课教师在专业技术和理论知识方面达不到专业化水平。此外,高校在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大纲、教材选定、师资配置、考评方法等方面没有形成合理的体系,缺乏长效运行的机制。另外,高校没有建立和完善专业大学生安全教育师资培养的建设方案,目前负责安全教育授课的教师自身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有待提高,安全教育科学的研究和理论写作能力存在很大的短板。

三、改进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的创新对策

新时代下,社会飞速发展,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获取外部信息的途径也更加直接、便捷,这改变着大学生的思维和生活方式。因此,安全教育课也要随着社会的前进和学生思想的变化与时俱进,不断推陈出新,更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1.国家职能部门建立统一的课程体系。国家职能部门要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特点,针对校园安全形势和大学生年龄、专业、心理等特点,组织安全教育方面的专家和学者共同制订大学生安全教育统一的课程计划(包括专业培养目标、修业年限、总学时或者是总学分、课程设置、教学形式、教学进程安排等)、教学大纲、教材等纲领性文件。此外,各高校应结合自身特点,依据纲领性文件进行课程的安排和计划,更加合理、有效地展开大学生安全教育。2.针对不同阶段学生制定不同课程内容。课程安排要根据大学生的年龄、年级、专业、心理特点等因素,来制定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安全教育课程内容。新生刚入学时,对校园和大学生活既陌生又好奇,但是在心理上尚不能成熟地面对全新的大学生活。此时,安全教育应以安全实践教学为主,配合安全常识教育方面的理论学习,以培养新生的安全意识。随着年龄和生活经历的增长,大二、大三的大学生在心理上基本成熟,能够理智地看待问题。这个时期的安全教育主要以安全理论为主,再配合相关主题的实践活动。大四学生即将毕业走向社会,心理上已经成熟,有独立思考的能力,这一阶段的安全教育主要以社会安全、就业防骗、人身侵害、金融诈骗等安全内容为主。3.整合大学生安全教育师资资源。大学生安全教育内容广泛,涉及面广,多学科相互交叉,单一专业的教师已经不能满足复杂多样的安全教育内容的传授要求。为了应对这种局面,高校职能部门应发挥高校教育资源优势,整合安全教育师资资源,建立安全教育人才库。如治安、交通、消防安全方面,保卫处的教师可通过开展相关专题讲座、校园安全橱窗、安全公众号等方式开展安全教育活动。日常行为安全方面,辅导员可下发通知或开班会来传达给学生。实验室操作安全方面,由实验课程带教教师进行讲解和示范,让学生来了解注意事项。国家安全知识方面,可通过公安局、国家安全局、消防队、交警队等负责宣传教育的负责人展开教学。相关岗位的教师,发挥各专业优势,相互学习交流,统筹安排,有机结合讲授相关领域的安全知识,不仅有利于创建多种形式的校园安全文化,也有利于整合高校和校外优秀的教育资源。4.加大大学生安全教育经费投入。大学生安全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师资培训、教学设备、宣传活动、实践教育、科学研究等方面的支出。基于教育经费的投入和保障,通过专业的培训学习,来提高授课教师的业务水平;更新和改善教学硬件设备,使学生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更好地操作安全器材,如灭火器的操作使用规范,消防栓、消防水带的操作使用等;举办安全知识竞赛、安全技能运动会等趣味娱乐活动,提高学习效率;组织专家学者研讨教学内容、教育方法,提升理论安全教育的教学水平。5.借助科技力量拓宽大学生的安全教育路径。科学技术的提升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当前社会新媒体的出现和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信息传播带来了巨大的改变,大学生安全教育也要与时俱进。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手机的大面积普及,微信、微博等自媒体App软件的开发和使用,改变了大学生的出行、学习和生活方式。我们可以将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内容与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结合,开发适合大学校园的安全教育平台和安全教育设备。通过微信、微博等自媒体App软件建立官方微信群、公众号,安全理论知识、教学视频和安全提醒等内容。综上所述,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对高校的重要性不容小觑,建立一个科学、系统、有序的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体系是高校更好地开展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先决条件和重要基础。研究和改进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体系的最终目的,是提高教学内容和方法,让大学生更容易学习和掌握安全知识,提升大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能力,从而为个人的成长、家庭的幸福、学校的运行、社会的和谐发展夯实坚定的基础。

作者:王文立 邓晓蓓 单位:华东理工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