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案例教学课程应用(5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
试验设计与分析课程是园艺类专业重要的基础课,学好这门课程,可以提高大学生设计研究课题试验方案的能力。通过阐述案例教学在试验设计与分析课程上应用的重要性和案例教学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提出自己的体会,为农业院校园艺类专业试验设计与分析课程教学提供经验参考。
[关键词]
案例教学;园艺;试验设计与分析
试验设计与分析课程是园艺类专业的基础课,是研究园艺植物生长发育相关性、农药、肥料使用效果、作物新品种比较、生产新技术效果等众多农业基本生产技术试验设计及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的一门课程,其现实生产的应用性很强。通过试验设计与分析的教学,学生能掌握农业科学的试验设计与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提高设计研究课题试验方案的能力。课程能为学生从事农业科研、农业技术推广等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当前在试验设计与分析的教学过程中,高职院校的学生普遍存在学习吃力、理解困难的问题。相对于其他专业课程,学生普遍对数理统计理论知识缺少兴趣,感觉知识比较抽象,难学难懂,传统的教学方式让课堂变得沉闷。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充分掌握试验设计与分析的应用方式和分析方法,笔者在试验设计与分析中积极开展案例教学,通过具体园艺生产试验案例分析来加深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和应用,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思维方式,这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案例教学在试验研究与分析课程中应用的重要性
案例教学是把案例作为一种教学工具,把学生引导到实际问题中去,通过分析与互相讨论,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提出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和途径的一种教学方法,是连接理论与实践的桥梁。[1]园艺类专业试验研究与分析课程是应用概率论及数理统计原理和方法研究园艺植物试验设计及数据分析的课程,属于应用数学范畴。农学类学生数学基础薄弱,加上课程概念多、原理抽象、计算公式复杂,学生学习难度大。通过案例教学法,把理论、原理放在生动具体的案例中讲解,可以让学生深刻理解和吸收,辨别出案例中的基本原理和准则。[2]在试验研究与分析中尽可能多地用案例教学,不仅可以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接触到大量的实际问题,便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加深学生的记忆,而且对提高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大有帮助,能培养学生的科研素质和逻辑思维能力。[3]而且通过案例教学,可以让学生将一个案例中的知识运用到其他的案例中,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达到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
二、案例教学法在试验设计与分析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一)利用身边材料设计案例,进行体验式案例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中案例应用得好,就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参与性。首先,应尽量选取与专业相关的材料,这种材料既可以体现出专业的特色性,又可以让学生体验到真实性。试验设计与分析是在高职园艺专业类学生中开设的课程,作为大学生,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阅历,将现实的生活现象跟教学结合在一起,会让他们印象深刻。例如,在讲授课程中的准确性与精确性,试验误差中的偶然误差与系统误差时,可以利用试验室的电子天平、托盘天平两种精确度不同的仪器来测定同一组果实。测定的结果会发现,电子天平测得的数值与托盘天平测得的数值有差异,并且出现一致性的偏差。这既可以说明精确性的不同,又可以说明系统误差的存在。另外,不同的学生用同一游标卡尺来测定同一个果实,获得的数值结果也会略有差异,这说明偶然误差的存在。在讲授资料分类章节时,可以利用班级成员的性别、年龄、民族等信息来讲解数量性状、质量性状资料;在讲授正态分布的参数时,可以利用全年级学生们的考试成绩来分析。与学生相关的资料设计案例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探究的兴致比较高。同时,这些案例也可以成为教材案例外的良好补充。
(二)利用真实的生产情境进行案例教学,破解理解难题
园艺类试验研究与分析课程中数据的分析至关重要。在课程教学中,涉及顺序排列试验设计和随机排列试验设计。后者包含完全随机试验设计、随机区组试验设计、正交试验设计等,尤其在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还是随机区组试验设计中,学生容易出现差错。为了让学生充分掌握这两种试验设计安排的情境,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分组,特意安排学生到实训基地的田间。先在一片种植条件相对一致的露地中,让大家选择种植区域,各组学生都会随机地选择划分的小区。当重新划分种植小区,让学生选择是在温室大棚种植还是在露地种植时,各组之间就会有不同的意见。这说明学生意识到种同样的作物,收获的时候效果会不一样。从这样一个现实的案例就可以引出两种试验设计实施的不同条件,学生也从这样真实的环境中体验到要正确的选择试验设计。
(三)利用科研成果资料进行案例分析,加深专业理解
园艺类试验设计与分析课程的开设,主要是为了让学生将来在园艺植物生产和科研中会应用相关知识。根据课程的这个特点,教师在案例教学中应利用自身的专业相关科研数据,把科研项目中适宜进行分析的研究项目拿出来,整理编写成为案例应用到课堂中,这样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笔者利用学院课题“薄皮甜瓜产业技术改进”中不同配方施肥对甜瓜品质的影响,从中抽选出“不同配方施肥对薄皮甜瓜可溶性固性物的影响”作为完全随机试验设计方法的教学案例,让学生体验方案的设计,并进行多重比较分析。这种做法项目和数据真实,与学习内容相关,效果很好。教学中教师不仅可以利用自身和专业相关的科研成果进行案例的编写,还可以充分利用文献资料中的科研成果和数据,尤其是已经成功推广的农业生产技术,例如双季葡萄夏果与冬果果实品质的差异比较。这种资料贴近农业生产和科研实际,配以直观的图片佐证,学生感觉真实可见,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这样的方法,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和专业技能,促进学生将知识向实际生产应用能力转化,强化其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四)利用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多案例练习强化教学效果
试验结果的分析是试验设计与分析课程中较难的部分。顺序排列设计试验的分析相对比较简单,一般采用百分比的方法进行比较;而随机试验设计的数据分析涉及方差分析的内容,如果采用传统的计算器方法处理比较繁琐,而应用现代电脑技术中的软件处理,就快捷简单。高职教育对于方差分析的理论要求不高,但需要学生会应用软件,能掌握分析出的相关数据代表什么含义。充分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借助现在常用的SPSS软件分析功能、Excel统计分析功能等,可以让学生迅速处理相关数据,达到以点带面,扩大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4]现代软件的应用,也为案例教学提供了便利。在教学中,除了剖解分析一个案例之外,还可以配合有几个以上的相关练习,让学生能在细微的差异中选择正确的试验方案和分析方法。例如,笔者在教学中,利用课题获得的甜瓜品种果实可溶性固性物相同的一组数据,编制成完全随机试验和随机区组试验两个数据分析案例,让学生对比软件分析后的结果。同样的数据,方法分析不同,得到的结果不一样,这样的案例可以促使学生对具体的应用情境进行仔细地思考分析,让学生认识到试验设计和结果分析的灵活性与对应性,不可张冠李戴。
三、案例教学的体会
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较,案例教学法有其特有的优势,它可以提升学生应用理论知识和创新性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试验设计与分析课程也不是一门纯理论课程,而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和方法论课程。因此,应在试验设计与分析案例教学过程中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既要充分利用专业特点,利用专业科研试验材料、专业科技文献,又要利用现有的学生信息资源,现代计算机技术,更要结合其他教学方法,在案例教学中增加体验性、实践性,调动学生的参与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在案例教学的实施过程中,任课教师要做好教学设计,处理好计划、动员、讨论与点评这四个密切关联的阶段,这样才能让案例教学发挥其良好的教学效果。[5]
作者:孙奇 单位: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高秀香.统计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4):88-89.
[2]杨吉霞,杜木英.案例教学法在《食品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2):172-175.
[3]黄治国,熊俐.《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在生物类专业大学生科研素质培养中的作用[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2):128-129.
[4]章元明.生物统计学在农科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高等农业教育,2002(12):68-69.
[5]郭忠兴.案例教学过程优化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10(1):59-61.
第二篇:经济管理类课程案例教学探索
摘要:
案例教学作为一种开放式的动态教学方式,其能够使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综合运用所学习到的理论知识,提升自己运用各种理论知识来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在案例的讨论过程中,学生们彼此之间的交流与讨论,还能有效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因此研究探讨如何在经济管理类课程中开展案例教学具有尤为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关键词:
案例教学;理论知识;研究探讨;经济管理类课程
长久以来,我国大部分高校经济管理类课程所采用的教学模式都较为单一与滞后,主要采用的是教师课堂讲授的教学方法,并通过期末考试作为主要的检验教学效果的手段。但伴随时代的发展,这种教学方法已经远远无法满足新的教学形势需要,也不利于提高教学质量以及培养创新型人才。因此对于经济管理类课程而言,必须进行教学改革,而案例教学法这种开放式的动态教学方式的应用,正好可以满足经济管理类课程教学改革的需要。
一、经济管理类课程传统教学方法存在的不足
受传统教学观念以及教学条件限制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大部分高校经济管理类课程所采用的教学模式都较为单一,伴随时代的发展其中存在的种种不足也愈发凸显了出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由于经济管理类课程原本就理论性较强,因此当教学方法过于单一,教学内容设计缺乏新意的时候,很容易导致学生丧失了学习的兴趣,当学生缺乏学习兴趣的时候,学习效果自然不高。此外,由于教师教授的理论知识无法与实际很好地结合,这就很容易导致学生产生一种所学课程与现实脱节的认识,进而对所学课程的有效性或有用性产生怀疑,甚至对学科降低了认同感。其次,由于传统教学方法缺乏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双向交流,这无疑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却容易束缚学生,不利于学生创造性的激发。再次,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对于大部分的学生而言,他们对经济社会中存在的各种现实问题普遍缺乏直接、真切的体验与感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较差。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也很少有主动去查询、学习以及研究课堂所学知识相关书籍或资料,自然也就无法对经济类管理课程所要求掌握的概念、理论等产生深入的理解,也就更加谈不上如何灵活运用这些理论知识去对经济社会中存在的各种现实问题予以解释和解决。最后,忽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要想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不仅需要让学生掌握系统的理论知识,更需要让学生多进行创新实践,但现行的教学模式提供给学生的创新实践机会太少,更没有办法在课堂上给学生提供足够的创新实践活动的时间与空间。
二、案例教学法在经济管理类课程中的作用体现
首先,案例教学法有助于提升教师业务能力。要想运用案例教学法,一方面教师需要认真挑选案例和准备案例,一方面又要求教师必须具备启发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以及应对学生提问的随机应变能力。而为了满足上述两点,教师除了要将专业理论知识掌握得更加精深,还需要同时掌握相关学科的知识,这些都需要教师通过不断的学习来持续提升自身业务能力。其次,案例教学法有助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在学习型社会,自主学习是对人们能力的基本要求。在案例教学中,通过教师有意识的引导,学生自行去查询案例相关资料,通过独自探索或小组合作探索的方式对案例展开分析与判断,并积极从中寻找多种答案,当反复进行此过程后,学生自然而然也就学会了自主学习的方法。最后,案例教学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作为一种开放式的动态教学方式,案例教学能够使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综合运用所学习到的理论知识,提升自己运用各种理论知识来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在案例的讨论过程中,学生们彼此之间的交流与讨论,还能有效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案例教学法在经济管理课程中的具体应用
(一)学生是案例教学的中心
在案例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学生应当是案例教学的中心,教师要尤为注意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不能仅出于让课堂讲解更富有趣味性或者生动性而引用案例。案例教学不仅仅是教师在讲台上讲,而学生坐在下面听,应当注意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案例的提问、思考、分析、解决、发散、总结归纳等案例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出来。有时为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案例的理解,教师还可以尝试引导学生参与到案例制作这个过程中来。通过案例教学的多重刺激,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了基本训练,但是提出问题以及总结归纳能力并未能取得较好的提升效果,何况学生对问题的分析能力还要受对案例理解程度的影响。而让学生参与到案例制作中来,亲自经历案例的产生以及发展过程,不仅能够开拓学生的视野,还能够进一步加深学生案例的理解程度。
(二)讨论是案例教学的重心
在案例教学的开展过程中,教师应当对案例进行研读和拓展,巧妙地将学生所学习到的零散的知识点串联起来,使案例在教学中的承上启下的作用充分体现出来。一个好的案例既是对现实的高度概括和浓缩,同时又在其中加入了合理的理论假设。因此在对案例进行分析讨论的时候,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对知识点进行梳理,然后让学生通过交流讨论尝试解答案例中所提出的问题,再逐步放松案例中的理论假设以便案例更接近现实,然后教师在此基础上继续向学生提出疑问,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从而达到对学生发散思维能力予以训练的目的。比如可以围绕下列问题开展交流讨论:案例中所采用的解决方案是唯一可行的最佳方案吗?其中是否有一些重要的影响因素被忽视了?是否还能够提出更加切实可行的改进对策?在整个交流讨论过程中,教师应当扮演好协调以及控制讨论进程的角色,不轻易给出方向性、结论性的意见。
(三)总结是案例教学的目的
教学总结对于案例教学而言至关重要,是案例教学的决定性环节和最终环节,是案例教学开展的目的。在这个阶段,教师既可以学生进行归纳总结,也可以由教师自己对学生的交流讨论结果进行归纳总结,并一一予以点评,指出这些交流讨论结果的长处和不足之处。这个阶段需要将案例中包含的理论明确揭示出来,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强化所交流讨论的内容,并使他们从中感受到有所收获,这有助于激发学生继续学习本课程的兴趣。
四、结语
综上所述,所谓案例教学法,就是指将经济管理类课程中刻板的内容有效转化为学生分析交流讨论的过程,以启发或引导学生关注某一具体事件,将学生引入经济管理实践的现实情境中,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向互动、交流讨论等形式,提高学生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管理问题的决策能力和行动能力,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文章从学生是案例教学的中心、讨论是案例教学的重心、总结是案例教学的目的等三个方面探究了案例教学法在经济管理课程中的具体应用,希望能借此给予其他教师一定参考借鉴。
作者:陈培泽 单位:广东省电子商务技师学院
参考文献:
[1]万猛,李晓辉.问解案例教学法[J].中国大学教学,2014.
[2]喻问琼.案例教学法在实践运用中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
[3]王少林.案例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创新运用[J].西安欧亚学院学报,2011.
[4]刘建新,卢厚清.案例教学法的起源、特点与应用研究[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
[5]张润莲,张向利,叶进.案例教学法及其运用[J].桂林电子工业学院学报,2004.
第三篇:模块化案例教学数控编程课程研究
针对传统的UG软件教学存在教学和使用环境脱节等问题,采用以模块化案例教学的方式来组织教学,通过选择五个典型产品如心形凹模加工、花形凸模的加工、上盖型腔加工、头盔凸模加工与胶塞模板加工作为案例,实现将课程学习工作任务、知识点和学习要求穿插融合到案例中,可以让学生在理解基本理论和原理的同时,也使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得以快速提升。
1引言
UG是一个交互式CAD/CAM系统,它的功能非常强大,主要包括工业设计、产品设计、CNC加工和模具设计等,可以轻松实现各种复杂实体、造型的建构以及数控加工的编程。UG软件在机械行业使用频率最高的功能模块有CAD模块(产品设计模块)、CAM模块(CNC加工模块)、MoldWizard模块(模具设计模块),各个模块之间独立性很强,每一个模块的功能都非常强大。为了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很多本科院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CAD/CAM课程都选择了UG软件。应用型本科机械专业UG课程应该包含CAD模块、CAM模块和MoldWizard模块。其中CAM模块应该安排在《数控机床与编程》课程之后,安排一门单独的课程《UG数控编程》来进行教学。《UG数控编程》课程的任务是让学生了解机械CAM的基本概念,掌握计算机辅助制造的原理和方法,熟练掌握平面铣、型腔铣、固定轴曲面轮廓铣以及点位加工的编程方法。要求学生具备对各种零件,特别是对模具零件进行数控编程的能力,同时还要求学生能够使用UGCAM对典型零件进行数控编程。
2课程的教学模式
传统的UG软件教学,都是教常用菜单和常用工具的使用,对常用菜单和常用工具的每一种使用方法作详细讲解。这种教学方法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教学和使用环境脱节,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二是每个常用菜单和工具有很多种使用方法,而其中大部分使用方法在实践中是很少用到的,学生不需要掌握,即使课堂上掌握了,实践中不用的话很快就忘记了,所以学习菜单和工具要以够用为度的原则,要求学生掌握UG常用菜单和常用工具的基本使用方法,并且能够熟练灵活应用就可以了。基于此,我们采用了模块化的案例教学,教师把每一个模块的基本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训练,通过精心策划,细分到各个案例中,以案例的学习带动理论知识的学习和运用,在掌握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起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效果。课堂教学的组织方式有两种。第一种方式是以知识点为主线,课堂上教师先讲解模块中常用菜单、工具的功能和使用,先让学生明白菜单、工具的功能和基本使用方法,然后教师再讲解案例,每次课上的案例必须包括前面讲解过的知识点。第二种方式是以案例为主线,将案例操作过程所用到的理论知识,也就是操作过程中所用到的菜单、工具的功能和基本使用方法穿插到案例合适的位置,进行分析、讲解,让学生在理解基本理论和原理的同时,也使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得以快速提升。案例教学是整个教学过程的关键环节,这个环节进行的好坏是整个教学成败的关键。重点是一定要把握好案例教学的宗旨。讲案例的目的是为了明白理论、掌握技能,案例是以理论为依托的,讲解案例的目的是要让学生理解UG软件中常用菜单、工具的功能和基本使用方法,并且能够举一反三,灵活运用。在操作时,教师带着学生做,要求讲解清晰、步骤明确,教练结合,边学边做,以学生为活动主体,使“教、学、做”三位一体,学生在和教师同步做出案例的同时也掌握了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思路,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教学的最后环节,教师拿出新的教学案例,让学生自己做,教师进行指导,让学生做到举一反三,进一步理解相关知识点和操作的思路。
3教学内容设计和案例的选取
教学内容设计是以案例为主线,选取五个典型产品作为案例,将《UG零件三维建模》课程学习的知识点穿插融合到这五个典型案例中。每个学习案例的工作任务、包含的知识点和学习要求如下。
3.1教学案例:心形凹模的加工
包含知识点:①进入加工模块,设置加工环境;②创建操作、创建面铣操作;③设置加工坐标系;④创建刀具;⑤选择面几何体;⑥设置面几何体参数;⑦选择切削方式和切削用量;⑧设置进给率;⑨设定安全平面;⑩生成刀路轨迹。学习要求:①掌握UG自动编程的基本步骤;②理解UG加工模块的基本应用;③掌握加工模块初始化设置;④掌握面铣的特点和应用;⑤理解面铣生成刀轨的思路;⑥掌握面铣的基本参数设置;⑦掌握平面铣的特点和应用;⑧理解平面铣生成刀轨的思路;⑨掌握平面铣的主要参数设置;⑩掌握平面轮廓铣的应用和参数设置。
3.2教学案例:花形凸模的加工
包含知识点:①刀具参数设置;②操作导航器;③工件几何体的编辑;④毛坯几何体的编辑;⑤编辑坐标系;⑥检查几何体的选择;⑦底平面的设置;⑧进刀、退刀方式的设定;⑨切削参数的设置;⑩切削深度的设置。学习要求:①掌握刀具组的创建;②掌握几何体的创建;③掌握平面铣加工的几何体类型;④掌握平面铣加工几何体的选择;⑤掌握不同平面内多个边界的平面铣加工;⑥掌握操作导航器的使用方法。
3.3教学案例:上盖型腔加工
包含知识点:①工步安排;②创建型腔铣操作;③选择刀具;④螺旋式下刀;⑤切削层的设置;⑥创建等高轮廓铣操作;⑦进退刀的传送方式;⑧圆弧进退刀的设置;⑨公差值的设置;⑩创建区域铣操作;区域铣驱动方式设置。学习要求:①掌握简单零件工艺安排;②掌握型腔铣粗加工的应用;③掌握型腔铣的加工几何体选择;④掌握型腔铣的参数设置;⑤掌握等高轮廓铣的应用;⑥掌握等高轮廓铣的参数设置;⑦掌握区域铣削驱动曲面铣的应用;⑧掌握区域铣削驱动曲面铣的参数设置。
3.4头盔凸模的加工
包含知识点:①岛清理;②底面和侧面的加工余量;③陡角必须的设置;④陡峭包含的设置;⑤圆弧进、退刀的设置;⑥同心圆切削路径的设置;⑦切削区域几何体的选择;⑧径向线切削路径的设置;⑨边界驱动方式的设置;⑩曲线/点驱动方式的设置;后处理器。学习要求:①掌握峭壁等高轮廓铣的应用;②掌握型腔铣加工平面的应用;③掌握固定轴曲面轮廓铣不同切削方式的特点与应用;④掌握固定轴曲面轮廓铣不同驱动方式的几何体与驱动几何体的选择;⑤掌握区域铣削驱动方式曲面铣同心圆加工的应用与参数设置;⑥掌握区域铣削驱动方式曲面铣放射状加工的应用与参数设置;⑦掌握固定轴曲面轮廓铣边界驱动加工的应用与参数设置;⑧掌握固定轴曲面轮廓铣曲线驱动加工的应用与参数设置;⑨掌握清角加工的应用;⑩掌握后处理器的使用方法。
3.5胶塞模板的加工
包含知识点:①创建点位加工操作;②选择加工点;③指定加工表面和工件底面;④标准钻循环控制参数的设置;⑤深孔钻循环控制参数的设置;⑥标准镗循环控制参数的设置;⑦钻孔操作参数的设置。学习要求:①掌握点位加工的操作步骤和和操作要点;②掌握点位加工的点选择;③掌握点位加工的参数组选择;④掌握点位加工的操作参数设置;⑤掌握标准钻加工的应用;⑥掌握深孔钻技术的应用;⑦掌握标准镗、快退镗技术的应用及注意事项。
作者:戴晓琴 单位:天津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软件学院
【参考文献】
[1]余立刚.基于工作过程化的《UG零件三维建模》课程内容设计探讨[J].内江科技,2012,11
[2]连碧华,范世祥,李路娜,等.基于UG的《数控CAD/CAM》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2
[3]刘录护,扈中平.教师教育中的案例教学:理念、案例与研究批判[J].教师教育研究,2015,5
第四篇:高校财经类课程案例教学法应用
【摘要】
多维互动案例法即在教学过程中,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运用不同方式向学生们传递知识,使他们能更好地接收和应用知识,能够在不同的教学方式中思考探索,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本文通过分析高校财经类课程存在的问题,基于教师、学生以及师生之间三个视角研究多维互动案例教学法应用的不足,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多维互动;案例教学;高校财经类课程;教学改革
一、引言
“多维”即多角度、多层次、多方面、多方式;“互动”一词来自于德国社会学家G•齐美尔在1908年所著的《社会学》一书。根据西方教学互动理论,互动即交互,指人与人或者群体与群体之间发生的交互动作或反应的过程。多维互动案例教学法在综合“多维”和“互动”特征的基础之上,在教学过程中,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方面运用不同方式,并且通过典型、新颖、热门、有意义以及贴近生活的例子来向学生们传递知识,使他们能够更好的接受和应用知识,能够在不同的教学方式中思考探索,从而在多维互动的教学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多维互动案例教学法的优势
与传统案例教学法相比较,多维互动案例教学法的优势表现在:第一,重视思维的培养。在传统的案例教学中,只有老师作为授课主体,在讲台上向学生灌输知识,学生作为授课对象只顾着尽可能全面地做笔记。用固有的思维来禁锢学生们的思考,让他们只有一种想法。多维互动案例教学法,重在开放式讨论,通过开放式讨论能更好地打开学生们的思维,让学生将自己的思维发散开来,这样既锻炼了学生们的思维,也让大家在不断思考、不断讨论、不断接近正确答案的过程中,对知识点的记忆更为深刻,同时对易错点也有一个更好的把握,理解这个点为什么容易错,错在哪里。第二,重视以学生为主体。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以往都是以老师授课为主,是一种“填鸭式”教学,大多数学生是一种被动式的学习。而多维互动案例教学法改变以往由老师“唱独角戏”的方式,而是让学生成为真正的主体,把课堂交还给学生,让他们将一种被动式地学习转换成主动式地学习。这不仅增强了学生的自我责任感以及主动学习的兴趣,而且也使学生们能接收到更多不同方面的信息与不同思维的碰撞。由于个体差异,每个人所擅长的领域有所不同,在差异中形成的优势,得到团队认同的同时,增强了自信心,使其在今后的学习中更能专注于对知识点的研究,主动去探索更深层次的知识。第三,重视综合性发展。多维互动案例教学法的另一特点就是,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一员,每个人都具有发言权,有自己的独立思考,而不是仅限于所谓的正确答案,让每个人都变得一样。通过每个人自己设定的目标按照差异化的思维方式去寻找答案,而不是没有区别的固定教育模式。第四,重视过程的体验。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往往都比较偏向于一个标准答案,围绕标准答案来引导学生思考,与此同时我们却忽视了很重要的问题,对于同一个经济教学模型,当假设的条件不同,则会有不同的结果。而这也是多维互动案例教学法特有的效果,它能让学生们看到不同的答案。以宏观经济学为例,在收入决定的模型中,当我们对于几个部门经济假设不同时,模型最终得到的结果也不同。同时,学生通过自行查阅资料、互相交流分享等方式,不仅得到了最后的答案,也收获了这个过程。
三、多维互动案例教学法在高校财经类课程中的运用现状
(一)多维互动案例教学法的成效
多维互动案例教学法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传统案例教学法的不足,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具体表现如下:第一,增强了学生的应用能力。在财经类课程中,现场模拟教学法通常给学生模拟一个真实的场景,让学生亲身体验。这不仅能够丰富学习的课堂,提起学生的兴趣,而且还能让学生真实感受到书本里的案例具体是什么样子,将抽象化为具体。在模拟前,学生一是要做好知识的储备能力,熟悉并掌握相关的知识点,熟记于心,使自己在整个过程中能够很好地应用;二是要具备综合表达能力,一方面是语言能力,现场模拟不仅要求学生对知识的把握,还要求学生能完整、流畅地将其表达出来,另一方面是随机应变能力。学生要能够面对在模拟过程中发生的异常问题。在现场模拟过程中,观看的同学可以同时整理自己的提纲,将整个情景模拟涉及的知识点以及疑点记录下来。在现场模拟结束后,再将自己的笔记串联起来,并结合书上的知识体系,形成自己的观点。作为观摩同学可以对现场模拟的同学进行提问,通过“一问一答”的形式,来增强学生主动思考问题的能力以及应用知识的能力。再以外汇结算课程为例,通过现场模拟外汇操作,将枯燥的文字转换成实际操作,让学生们能将理论应用到实际中。在这个过程中,既加深了同学们对知识的理解,也让他们更容易的熟练运用这些知识。第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财经类课程内容繁多,很多学生有畏难情绪,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影像放映这种教学手段,来提升学生的兴趣,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影像放映具有画面感、声音感的教学效果,它能形象地把现场生活中的真实场景展现出来。与此同时,影像放映的另一个好处便是影像放映能够避免现场模拟中出现一些突发情况的问题,而且影像放映更加形象生动,案例的呈现更加到位,这样更能将学生带入情境中,使学习效率更高,接受知识更快。以税收管理这门课程为例,通过播放有关税务登记的视频,同学们能够直观地了解到现实生活中关于税务登记的流程。这种观看结合案例的视频,把书本中枯燥的文字生动地表现了出来。在观看之后,学生们进行再总结,归纳知识,不仅使学生们可以更好地掌握知识,而且还提高了学习的速度。第三,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一是让学生课后通读课本,发现几个章节的联系,找寻它们的共通点及差异点,通过不同层次、不同方面的思考,将自己学习的感悟和思考书写成论文,这不仅能让学生对知识点有一个更深层次的把握和理解,形成逻辑,也让老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有一个了解,可以在今后的授课过程中加以改善。通过批阅这些论文不仅能让老师发现学生的问题,也能让学生的知识盲点得到解决。同时,这样的方式也锻炼了学生写作的能力以及撰写学术论文的思维逻辑。二是将数学应用到学生的学习中去,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教授学生数学模型的构建,让学生能从逻辑推理来看经济现象,得出结论。不妨以财政学这门课程为例,当讲到庇古税时,如何构建数学模型来解决“信息问题”,教师就可以通过引入假设条件、构建模型、层层推进的方式,在建模的过程中不断激发学生的思考。三是通过合作学习完成学习目标。通过学生之间相互促进、相互激励的学习方式,不断追问、解决问题,不仅有效促进了学生主动思考问题的意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
(二)多维互动案例教学法在高校财经类课程实际应用中的不足
1、高校财经类课程存在的问题。第一,理论陈旧,未及时更新。财经类课程的部分理论没有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及时更新,以致教师不能向学生们传递出最新的知识。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使学生们认真学习,也无法在实践中应用。不妨以商业银行学这门课程为例,诸多银行实际业务的操作,都是数年前的方式方法,对学生们而言,即使他们掌握了这些操作方法,也无多大的实际意义。对于最新的操作法,书中并没有进行陈述,以致学生们无法了解与掌握最新的技能,易与实际脱轨。第二,实践性弱,拘泥于形式。财经类课程具有理论性强的特征,但是现实生活要求学生们具有能够将理论转换成实际的应用能力。在授课过程中,许多老师都比较重视理论的传授,而没有结合实际的运用,或者有的仅仅只是拘泥于形式主义,让学生们的综合能力没有真正的从理论层面提高到操作应用层面上。与此同时,还有的教师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对于教学,更偏重学生的成绩和应试能力以及本门课的课程安排、教学进度,所以导致许多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忽视了对教学的拓展,而是选择传统的教学模式,忽略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第三,案例不新,离学生太远。几乎所有的财经类课程的教材上的案例、政策、观点都是数年前所编著的,对于当前的社会政策、观点都没有论述。同时,部分案例陈旧且离学生的实际生活遥远,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没有兴趣,被动式学习,学生无法理解案例中的一些事物,以致在学习过程中,有的学生不知老师所云,即使部分同学听懂了老师的意思,但是也无法与当前的实际情况联系起来,因此这样容易造成学生参与度不高,脱离课堂,造成教学质量难以保证。
2、多维互动案例教学法在高校财经类课程应用中存在着不足。第一,教师思维模式程序化。一方面在应用多维互动案例教学法的教学过程中,尽管老师不断尝试多维互动的教学方式,但是由于日积月累形成的思维定式和教学习惯,老师很多时候会不由自主地困在自己固有的圈子里,无法打开自己的教学思路;另一方面,老师依旧采用传统教学中的“包办”模式,还是以自己为主体,没有让学生充分思考,没有充分调动起学生独立思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致学生缺少独立思考的空间。总之,教师思维模式的程序化导致了实际教学过程中不能有效实现多维互动案例教学法的初衷,甚至引起学生产生消极情绪。第二,学生掌握知识碎片化。财经类课程涉及的内容广泛,学生不易全面掌握,再加上首次应用新知识时难免紧张,即使课前准备充分,也容易出现一些错误。特别是在现场互动的过程中,面对一些灵活的问题,无法及时做出正确的解答,容易出现间断现象。同时,这种不连续的尴尬互动情况也使得某些同学无心参与,达不到想要的教学效果。除此之外,由于部分同学的主动性较差,对于所学的知识,课后没有认真总结归纳,以致掌握的知识零零散散。对于自己掌握的知识盲点,也没有深入探究,而是将知识盲点留给了自己没有去解决,造成了前面的问题没有解决清楚,后面的问题也不能解决的局面。前后知识不能形成有效的联系,整体性较弱,学生掌握的知识碎片化。第三,师生沟通交流形式化。在这个信息技术、社会快速发展的时代,某些教师掌握新信息技术手段的速度可能没有学生快,以致师生之间没有有效的沟通。与此同时,由于部分教师在激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方面做得不够,学生给予老师的信息反馈较少,这样就造成了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趋于形式化,不够深入。目前,高校财经类课程一般一周只有一次课,再加上教师本来上课的时间比较紧,所以留给教师与学生的单独交流时间很少,以致有的学生跟老师的交流趋于表面,甚至没有沟通,课下也很少找老师请教问题、探讨学术,导致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似懂非懂、不能融会贯通。
四、财经类课程中多维互动案例教学法运用的改进建议
(一)教师加强自身技能,打破思维模式程式化
第一,在财经类课程的授课过程中,老师需要通过不断学习来充实自己的知识、掌握最新的技术和拓宽自己的眼界,跳出自己的固定思维模式,从一个单一的传授者转变为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让学生能够及时掌握到最新的知识和理念,而不是在教学中仍使用一些已经被社会淘汰的内容。同时在授课过程中,可以结合当前社会的一些热点或者是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让学生能够有兴趣去主动学习,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第二,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尝试适时转换自己的身份,给予学生为主体的权利,让学生有敢于质疑、大胆思考的空间,逐步由从前的只知道听和写,不断转变成会听、会写、会说、会思考。第三,为了避免老师的思维模式固化,老师可以邀请其他高校的专家,或是一些从事财经类实际工作的成功经验人士,经常给同学们分享对理论知识的思考以及实际运用的经验。从不同的角度给同学们传授知识,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更深层次认识。除此之外,老师还可以将学生带到企业和用人单位进行实地考察,撰写调研报告,让学生将理论与实际联系,突破固有思维模式,获取新的认识。第四,教师应该反复研读课本,吃透课本,理清教材里面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同时应该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认知水平、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和案例因材施教,不断调整和把握好教学的难度,既要有一定的难度和深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又要与学生的实际知识掌握情况相匹配,让学生更容易接受,促进综合能力的提升,真正实现教学的效果。
(二)学生及时总结归纳,打破知识掌握碎片化
第一,注重教师引导。教师不仅需要引导学生们能在互动中明白该如何操作,还要及时促进学生的主动思考过程,对知识的再思考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概括总结,而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基于多方面的视角去总结反思,不断在思考的过程中激发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另外在互动的时候,教师还要始终把握讨论的中心议题,及时将偏离讨论中心的内容拉回到正题。第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要让学生主动参与进来,将实践中的运用过程与书本的理论知识有效联系,不断梳理归纳,逐步形成一个系统的知识体系,使学生不会觉得知识很散,真正做到融会贯通。另外,在梳理归纳的过程中,要彻底改变过去教师“一言谈”的教学方式,要结合最新的典型案例,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营造一个互动高效的课堂氛围。
(三)教师调动学生情绪,打破师生互动形式化
第一,优化多媒体的教学手段。一是要制作清晰明朗。在高校财经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都会用到多媒体———视频、幻灯片等多种方式的展示,提升学生对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让他们变被动为主动。部分课程的幻灯片就是把书本的文字搬上屏幕,既不简洁,也没能有效反映知识内在的逻辑关系。因此,必要对这种形式化的多媒体应用进行改革,让多媒体的信息技术手段真正发挥实效。二是要内容切合知识点。不能单纯地追求幻灯片的外观而忽视实实在在的内容。在制作幻灯片和视频的时候,不仅要紧密贴合教材的知识点,而且还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不断补充一些比较新颖热点的视频素材。这样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情绪,为师生互动奠定基础,还避免出现老师在上面放视频,学生在下面做其他事情的情况出现,有利于解决师生互动形式化的问题。第二,增强针对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针对不同的学生发挥不同的引导作用,注意因材施教。再继续保持踊跃发言同学积极性的同时,还要不断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调动另一部分上课不太爱发言的学生的积极性。例如:可以通过课下交流、课上分组讨论发言等多种方式,让尽可能多的同学都能融入到课堂中去。第三,形式创新。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兴趣,教师有必要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形式创新。除了视频、幻灯片等多媒体的应用外,教师还可以将亲身讲述、辩论等创新形式引入课堂,通过让学生将课本上的知识点和自己的亲身经历、感悟,或者对热门经济事件的见解联系起来,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
(本文系重庆市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实践能力培养的多维互动案例教学法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yjg20163036〉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韩健 董洋 单位:重庆工商大学财政金融学院
参考文献
[1]戴娟萍.多维互动式案例教学范式改革实践与困惑———以“公司财务案例”课程为例[J].财会月刊,2013,(22).
[2]冯文龙,胡世强,王黎,杨平.财务管理案例教学新模式探讨[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2,(05).
[3]方圆.案例教学法在财经类专业课程中的应用[J].求知导刊,2016,(09).
[4]李晟.实践性案例教学法在财经类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13).
[5]李金华.“多维互动”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实践———以德育课教学为例[J].中国成人教育,2013,(13).
[6]马媛,陈景彬.互动式教学在高校财会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时代金融,2014,(09).
[7]宋宝莉.案例教学: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之方向[J].高等教育研究,2011,(02).
第五篇: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案例教学改革
[摘要]
沈阳工业大学《财务报表分析》课程团队多年来着力探索课程改革与创新,教学实践中,完全以案例为中心组织《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教学,通过自编、改编及引用方式建立包括综合案例、节案例和典型小案例的案例库,以案例贯穿教学全部知识点讲授过程。问卷调查表明:“全案例教学模式”实施,显著提升学生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了决策、实践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
教学改革;全案例教学;能力提升;改革;效果
互联网飞速发展、企业经营国际化、国家经济结构调整等诸多因素对会计从业人员提出许多新挑战,也对会计专业教学提出新挑战。如何改变会计教学中重记账轻管理,如何提升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大学生知识、能力、素养协调发展是会计专业教师应思考的问题,也是现阶段会计教育面临的重要任务。课程教学作为大学教育的基本途径,沈阳工业大学《财务报表分析》课程团队在会计专业本科生以及开设该门课程的工商管理专业、金融工程专业的本科和研究生专业学位教学中着力探索实施“全案例教学”模式,教学实践中,结合知识点建立包括综合案例、节案例和典型小案例的案例库,完全以案例为中心来组织课程教学。对145名学生学习过本门课程的调查表明,本门课程显著提升学生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了决策能力、实践能力、创新和创业能力。本文对我校《财务报表分析》教学团队近十年的教学实践和成果进行总结,希望对讲授《财务报表分析》的同行以及可能使用全案例教学模式的《财务管理》、《财务会计》等会计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起到借鉴作用。
一、案例教学方法及文献回顾
案例教学法围绕既定教学目的把实际中真实的情景加以典型化处理,形成供学生思考分析和决断的案例(通常为书面形式),通过独立研究和相互讨论的方式,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一种方法。案例教学法已经是教育领域最有效的教学手段之一,被广泛应用于各个国家和地区的MBA等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基于对案例教学重要性的认识以及案例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国内学者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郎永峰(2016)等介绍了哈佛及其他国外商学院案例教学的经验及其启示。罗照华(2011)、刘华(2015)、胡煜(2016)等从课程角度讨论在从财务会计、管理会计、成本会计等课程中实施案例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已有课程的教学中一般安排3-5个少量案例作为理论概念的补充,各案例之间缺乏联系,较少有教师结合课程特点完全以来自于实践的真实案例贯穿全课程;部分教师引用现有案例库的教学案例,较少通过自编案例并应用自编案例提升教师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二、《财务报表分析》全案例教学的教学改革实践
区别于审计、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等侧重于介绍某一领域专业技术和方法的课程,《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的突出特点是应用性和综合性较强。结合本门课程的特点,课程团队多年来致力于《财务报表分析》课程全案例教学模式改革,具体课程改革特色和创新体现在“全案例教学”的“全”。具体教学实践包括:
(一)选择和设计体现不同层次知识点的教学案例
本课程使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张新民和钱爱民两位教授编写的《财务报表分析》教材,该教材建立了“经营环境分析———经营战略选择———经营活动开展———财务状况质量评价———管理质量与静音该战略实施透视———发展前景预测”一体化的财务发表分析路径,强调项目质量分析方法的运用,教材共分为9章44节。课程团队根据教学目标以及教材内容将44节教材内容按知识模块划分为32个知识点。根据各知识点课程团队设计体现各章主要知识点的综合案例,根据知识点设计体现具体知识点的节案例,为每一知识点下的二级知识点配备典型小案例。课程包括1个综合案例,20余个节案例,以及40余个典型小案例。
1.体现课程绝大多数知识点的综合案例。课程团队依托教材附录中提供的格力电器财务报表及报表附注等资料,收集了格力电器其他年份的年度报告、以及海信科龙同年度的财务报告等资料,编写了《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综合案例分析》教学案例和案例指导书。根据各知识点的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选择综合案例中的对应资料进行分析,在绝大多数知识点的课件及讲授过程中都有涉及。综合案例的使用使课程各知识点的讲授形成内在关联。在具体知识点讲授后教师结合课上知识点讲授与分析情况布置各知识点作业。学生可以选择某家上市公司年度报告为分析对象,完成具体知识点作业。全部课程结束后,将各知识点作业进行汇总加以修改就形成了“某公司综合案例分析报告”,可作为平时成绩评定依据。
2.体现节知识点的节案例。节案例设计应体现各节知识点,例如第3章“利润结构质量分析”这一知识点,课程团队开发了《广东华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债务重组案例》,在阅读案例资料后让学生分析四个方面的问题:1)该公司2005-2008年所有者权益合计为负数,简要分析原因。2)该公司2007年、2008年扭亏为盈的实质性举措是什么,对该举措进行评价。3)预测该公司2009年的营业利润、利润总额是否会出现大幅增长,阐述理由。结合“营业外收入”会计科目特点,对预测结果进行评价。4)该公司2006年被出具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分析可能的原因。对于第3章“所有者权益项目构成及质量分析”这一知识点,课程团队开发了《海润光伏高派现股利分配方案》,通过案例正文提供资料,让学生思考:1)公司确定股利分配政策会考虑哪些因素?2)为什么海润光伏会在业绩不佳的情况下选择高派现?3)该公司选择不同股利分配方式对所有者权益及其他报表项目的影响是什么?等问题。节案例可以作为独立的案例课,按照案例教学的程序展开。
3.体现节知识点下二级知识点的典型小案例。典型小案例根据各节知识点下的二级知识点设计。例如在讲授“应收票据和应收账款项目质量分析”知识点的二级知识点“应收账款债权人的稳定程度分析”时使用“ST达尔曼三年前五大赊销客户变更频繁”这一典型小案例;在讲授“长期股权投资项目质量分析”知识点下的“盈利性分析”二级知识点时使用“方正证券变更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核算方法”典型小案例,加深对二级知识点的理解。典型小案例一般在课堂讲授过程中使用。
(二)引用案例为辅、自编案例为主的案例资源库建设
课程团队多年来从事MBA和MPAcc教学,课程团队所在学校采取多种措施鼓励教师进行教学案例开发,包括资助教师参加MBA和MPAcc的案例教学研讨会,对自编案例给予经费支持,对于入选全国MPAcc教学案例库的案例给予奖励等。课程团队教师在《财务报表分析》的全案例教学实践中历经引用案例为主、引用案例与自编案例并重、以自编教学案例为主的过程。目前课程团队已开发教学案例11个,每个案例有案例正文和案例说明书。其中《万福生科创业板造假上市第一案》等案例入选2013年全国MPAcc案例库。自编案例的开发使教师持续关注企业实践获取好的素材,使教学更接地气,同时提升了教学团队整体实践能力和研究能力。
三、《财务报表分析》全案例教学改革实施效果
经过多年的教学改革,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团队学习以及师生双向交流学习模式,教师教学水平显著提升,教学成果显著,全案例教学某事培养了教师的学习能力,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显著提升。由学校教务处统一组织,每年对学校教师进行网上学生评教,评价结果表明学生认为《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教学效果优秀。通过组织部分学生进行小型座谈、个别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学生对课程改革的态度。2016年8月来自145名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82%的学生认为案例教学非常重要,18%的学生认为很重要,没有学生选择一般重要和不重要。70%以上的学生普遍认为本门课程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更多地了解实务,利用案例分析辅助知识点的学习,不但可以更好地领会知识点,还可以有效地提高自身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表列示了学生对《财务报表分析》各层次教学案例的教学效果评价。对于综合案例、节案例、典型小案例的教学效果评价分别为4.5分、4.49分和4.36分,介于很好和非常好之间。
四、促进全案例教学模式实施建议
《财务报表分析》全案例教学模式可以推广到《财务管理》、《财务会计》、《成本会计》、《审计》和《税法与税收筹划》等会计核心课程的教学中,也可推广到管理学、市场营销等管理类、投资学等经济类以及其他与实务联系紧密的课程中。目前本门课程部分自编案例被《财务管理》、《财务会计》、《审计》和《公司治理》等课程的老师使用,促进了校内其他本科课程案例教学方法的运用。案例教学占用大量课上时间,建议课程团队可以借助公开免费使用的国家及各省的精品课、精品资源共享课、幕课等网络资源,以及中国专业学位案例中心的教学案例在本科层次教学中引入全案例教学模式,能减少课程建设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全案例教学改革。
作者:蒋亚朋 单位:沈阳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郎永峰,孙文远.研究生案例教学:美国商学院的经验及其启示[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6(1):9-11
[2]罗照华.中级财务会计教学案例选择探讨[J].财会月刊,2011(24):98-100
[3]胡煜.浅谈对《成本会计》案例式教学的思考[J].财会通讯,2016(11):127-128
[4]王艳林.本科财务管理案例教学模式及其创新[J].财会通讯(综合),2013(6上):3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