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中地理课堂案例教学探究,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
地理案例教学是教师通过描述具体的地理案例场景,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研讨的一种地理教学方法,它很好地契合了高中地理新课标的要求,不仅传授学生地理基础知识,同时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意识。
[关键词]
高中地理;案例教学法;选择案例;插入案例
案例教学法是迎合新课标的要求提出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它将抽象枯燥的书本知识拉进生活,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由对学生基础知识的传授,转变为利用基础知识分析现实问题和解决现实问题的途径上来,使教学更贴近生活,更趋于开放,打破之前的封闭,真正实现学以致用。基于此,本文就如何在高中地理课堂中活用案例教学法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一、合理选择案例,启发学生思考
选择好的案例是进行案例教学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好的案例可以让学生耳目一新,既能巩固地理基础知识,同时还能帮助学生拓展思维、开阔视野,而不恰当的案例则显得不伦不类,而且浪费课堂时间。但案例不是学习的目标,而是手段,是启迪学生思维、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载体。因此,我们教师在进行案例教学的时候一定要注重案例的选择,广泛关注社会,关心学生所想,制定出最适合学生学习的案例。例如在教学《荒漠化防治问题》这一课时,我便准备了几个案例帮助学生思考。首先,我借助多媒体播放了一些关于荒漠化现象的新闻和图片,学生可以从中感知荒漠化给人类文明造成的不良影响。然后我又针对我国西部的荒漠化作具体介绍,以我国西部生态脆弱的一些省区实施了退耕还林还草、植树造林政策作为一个案例,极具启发性。这些案例让学生感到课本知识贴近生活,学而有用,学生也愿意去思考。又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这节课,这节课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理解内外力和表现形式、内外力的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并且要了解地壳物质的循环过程,培养学生运用图表资料分析、表达地理事物的能力。在课上,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感受地表形态的形成与发展,我选择了一个关于喜马拉雅山形成过程的视频材料。通过这个三维的模拟动画,学生能够直观地看到:我们现在看到的地表形态并不是地球诞生初期的面貌,它经历了漫长的变化,数亿年的沧海桑田,最终形成了今天丰富多彩的地貌形态。而这种导致地表形态不断变化的力量,正是本节课要讲解的内容: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学生通过动态感知,对地理概念有了更好的认识。视频材料形象、直观,充满视觉冲击力,为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极大地提升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获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在选编案例的时候切忌“信手拈来”,要结合学生身边的实际情况、热点地理问题以及高中的地理教材,认真学习案例的编写技能,尊重地理客观实际,真正做到精编案例。
二、适时插入案例,启迪学生思维
一个案例,不管做得多么合理、多么精彩,倘若插入的时机不恰当,也会显得不伦不类,难以达到教学的目的。因此,在插入案例时,一定要选准插入的时机,时机正确了,就可以引导学生进入相应的地理情境中去,在很好的氛围中探究新的地理知识。例如《常见天气系统》这节课,其中讲到了冷锋和暖锋的知识。由于根据书本讲解学生可能会感到比较抽象,即使理解了也难以与实际联系起来,只能是死记概念,达不到教学的目的。而这个时候恰逢北方的初冬,冷锋频频,于是我就针对最近几天的天气状况设计了一个案例,尤其是前几日的一次冷锋的形成。通过在合适的时机巧妙插入案例,创设出教学情境,由本质到现象,再由现象到本质,我通过引导学生对近几日天气状况的分析,揭示锋的形成发展规律,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加强了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而且极大地拓展了思维,达到了教学的目的。又如在《城市化》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中,课程的要求是: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这要求学生不仅通过日常的观察去认识城市,还要求他们用理性的思维去思考城市的形成与变迁。于是在讲解之前,我先给学生们播放了南京市的卫星图,让学生从大局的角度感受这个城市的形态,从感知上对城市有个大概印象。接着,我用课件展示了伦敦1801年、1851年和1981年的城市扩展图,并提问:伦敦市的区域范围呈现一种什么趋势?这个问题解决以后我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并提出问题:“推动城市化的动力有哪些?”然后组织学生结合自己身边的事例进行分析讨论,教师在其中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总结学生讨论情况,并给予补充和指导。选择好的时机插入案例,对于一节成功的地理课而言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它不仅帮助学生学习思维,学习理论联系实际,同时活跃了课堂的氛围,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激发出来,教学的进一步展开也就水到渠成了。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通过例子来使学生学到举一反三的本领。因此,我们要活用案例教学法,理论结合实践,减少不必要的重复讲解,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结构与规律性认识,培养问题意识,真正提升高中地理课堂的教学效率。
作者:张兆光 单位:江苏射阳县陈洋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