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财务管理案例教学论文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职院校财务管理案例教学论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高职院校财务管理案例教学论文

一、财务管理课程的特点

1.课程综合性强,涉及的知识面广。

财务管理是属于会计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其内容涉及了经济管理、金融与证券、会计、税法、经济法规、数学、统计等相关学科的知识。因此其开设大多院校是在大二下学期,要求学生先修完基础会计、经济学基础、企业管理、税法、成本会计等相关课程。

2.信息量大、系统性强。

财务管理的对象是企业的资金运动,企业资金运动过程涵盖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主要包括资金的筹集、资金的营运和利润的分配。财务管理的内容每项都是环环相扣,后一个环节的学习要以前一个环节作为铺垫,系统性强。

3.与现实经济联系紧密、实践性强。

在实务中,财务活动的开展离不开现实的外部经济环境、法律环境、金融环境以及企业自身环境,财务管理课程的内容既是来源于现实经济、也是服务于现实经济,课程的学习培养的是学生利用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因此,基于高职院校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财务管理课堂教学中应提倡基于社会实践的案例教学,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与决策能力,增强教学的有效性。

二、财务管理案例教学的实施现状及存在问题

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引入案例教学法,主要应用于临床医学和法学等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在财务管理教学中真正采用案例教学的并不多。目前,高职院校中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传统的理论教学,一种是在教学中插入案例进行讲解,但仍以理论教学为主。在案例教学中,案例的选择和使用是基础,是影响最终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但财务管理案例的选择和使用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财务管理案例的局限性。

在财务管理案例教学中,案例的选取是保证案例教学效果的首要条件。但目前财务管理案例在选取时往往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案例内容单调,仅为练习公式和得出决策结果而设计,通过套用公式计算、根据决策判断标准得出相关结论;二是教学案例大多采用大型集团公司或上市公司的财务管理案例,涉及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极少,但中小企业却是高职院校学生毕业的主要去向,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也有自身独特的特点,这就使得学习和运用相脱节,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2.案例教学模式不合理。

现有财务管理案例教学中,案例方案设计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理论介绍——案例分析——总结”的模式,另一种是“案例介绍——要点分析——教师点评”的模式。第一种模式完全是教师讲解,学生基本不参与。虽然采取这种模式教学的教师较多,但这种模式教学仍以理论教学为主,案例分析充其量算是举例,教师在整个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因此这种模式严格来说不属于案例教学。第二种模式比第一种模式的状况有所改善,以学生分析为主,教师为辅,特别在要点分析阶段学生参与程度较高,但仅限于成绩较好的个别同学,其他成绩一般或比较内向的同学基本不会参与讨论。同时第二种模式容易忽略理论,大多数学生分析时不能与理论结合,往往就按自己的感觉来说。可见,这两种案例教学模式都不利于全体学生分析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养。

3.学生参与积极性较一般。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财务管理教学效果。财务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的管理工作,涉及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方面,是会计专业中较难的一门专业核心课,课程涉及的公式多、指标多、计算繁琐,而高职学生本来数学功底较差,容易望而生畏;另外,由于长期以来接受“填鸭式”教育,学生习惯接收信息而不愿意在课堂上主动发言,导致师生互动不理想,甚至冷场,影响案例教学效果。

4.案例教学的考核方式存在缺陷。

一门课的考核方式虽然在最后才体现出来,但却影响着这门课的前期授课效果。传统理论教学大多采用期末考试的考核方式,总成绩包括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两部分,平时成绩一般不超过40%,期末考试成绩为至少占60%。这种考核方式优点是要求比较严格,大多数学生会认真复习和应考。缺点是平时成绩所占比例较低,期末考试题型较为死板,不利于学生的创新和发挥,也容易造成个别学生平时不好好学,考前突击死记硬背,考完全部忘记的状况。现有的案例教学大多采用期末小组撰写案例分析报告的考核方式,这种考核方式的优点是比较宽松,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分析问题能力。缺点是不能很好的反映每一个学生的水平,个别学生会“搭便车”,蒙混过关,案例分析报告也经常出现网上复制拷贝版。两种考核方式都不太理想,如何设计科学的考核方式是案例教学的难题之一。

三、财务管理案例教学法的设计实施对策分析

为进一步提高财务管理案例教学效果,针对上述案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财务管理课程教学经验,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财务管理案例教学效果。

1.选取恰当的案例,不断更新财务管理案例库。

选择恰当的案例是案例教学法有效实施的前提条件。案例的选取必须具有理论性、实用性、典型性,且必须与我国经济环境相适应。案例的选取应符合教学目标的要求,既能融合相关知识点,又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财务管理案例可以从专业期刊、财经网站、企业的网站、相关书籍以及社会调研等各方面来收集。只有有了丰富的案例库,才能有效实施案例教学,真正提高案例教学的效果。

2.优化案例教学模式,提高案例教学效果。

基于高职院校课程设置中对学时的限制,财务管理案例教学需融合到财务管理课程当中,与理论教学同步进行,其中案例教学所占课时至少应为课程总学时的1/3。在案例教学实施过程当中,分“课前准备——课堂讨论——课后总结”三个主要环节,教师要在案例教学的前一周选择、设计、布置好案例,要告知学生案例分析的时间、要求、要解决的问题等,让学生提前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并要求和指导学生课后提前查阅和搜集与案例相关的资料。在课堂讨论当中,可以采用小组讨论、辩论等形式,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使用图像、文字、表格、数据等方式对案例进行分析讨论。讨论完每个小组要撰写案例分析报告,并派一至两个代表上台对案例进行分析,并需要接受其他小组及老师提问。最后教师对学生表现进行恰当、准确的点评,如学生讨论发言是否积极、争论气氛是否热烈、分析与讨论问题是否深入透彻、使用的理论知识是否恰当充分等。教师的点评尤其是要和之前所学的财务管理理论知识结合起来,否则案例讨论的结果只能是学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同时,学生也不能很好地将理论知识用于将来的财务工作实践中。

3.完善案例教学考核方式,提高学生学习参与度。

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既有理论部分,又有案例部分,因此只采用传统的期末考试形式对学生进行考核并不恰当。笔者认为课程的总成绩至少应包括个人平时课堂表现(占30%)、各专题的案例分析成绩(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40%)。在案例分析这一部分,至少应考核学生课前作了哪些准备?小组及个人表现如何?案例分析报告撰写情况?这样的考核既看小组的整体表现、也看小组内个人的表现,既锻炼了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也提高了每个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四、结语

不可否认,当前高职院校的很多毕业生分析和应用能力不高,不能满足社会用人单位对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求,如何改变这种现状,是众多高校教师及企业管理者关注的问题。财务管理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因此财务管理的教学必须注重与实践相结合,倡导采用案例教学法是提高学生的分析应用能力。而在案例教学中,要拓宽财务管理案例的来源、优化现有的案例教学模式及考核方式,切实提高学生应用理论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真正适应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要。

作者:叶文源 单位:广州华夏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