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论文3篇,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第一篇
一、案例教学法的内涵及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学中的作用
第一,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记忆和理解能力。记忆在学习中的作用很大,没有记忆,学习、生活就无法进行,英国作家锡德尼曾经说过“记忆是知识的唯一管库人”,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呢?实践表明,单靠纯粹的死记硬背的记忆效果不是很理想。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是以教师授课为主,学生通过被动地听讲获取知识,记忆力不深刻。案例教学法,克服了以往教学方式的弊端和不足,采取理论与现实生活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创设情景,使学生更易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记忆,易懂好记。通过案例分析,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例如,在讲述“国家政权组织形式”时,列举“英国、德国、美国大选”的案例,让学生通过分析可以得出结论,使学生对国家政权组织形式等知识理解得更深刻、更清晰。
第二,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实现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学生在自由讨论和相互交流中,运用所学的知识,各自阐明自己对问题、事物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在观点碰撞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逐渐提高自身的语言组合能力、口头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结合时政信息,提高大家对焦点、热点问题的认识和看法。针对2013年1月14日亚洲开发银行和清华大学共同的《迈向环境可持续的未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分析》报告中揭示的“全球十大污染城市名单中,其中7个是中国城市”,让学生讨论对环境污染危害性的看法,加深雾霾、沙尘暴等恶劣天气对人体健康影响的认识,使学生从内心深处提高保护环境、热爱家园的认识和理解。
第三,有助于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和有效教学的实现。思想政治课教师要有高度的敬业精神,有崇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有较强的学习力,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工作素质和工作能力。案例教学中案例准备和展现的过程能帮助教师提升自身素质、教学水平和能力,实现有效教学。例如,教师在案例准备前要下苦功,不怕耽误时间和浪费精力,多学习时事政治和新闻,多学习历史和人文知识,多关心国家大事,通过电视、广播、网络、报纸、书籍等多种渠道搜集和课程相关的案例,使案例筛选、组合、设计、分析、总结的各个环节有机结合,使案例与政治理论恰到好处地结合到一起。同时,还要注意把握课堂节奏,注意课堂上语言的组合,做到在对案例充分理解的基础上,生动、完美地将案例展现给学生,充分发挥案例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作用和效果。
1.对案例教学法意义和作用的认识不到位。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大部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唯分论”思想严重,把学生成绩结果放在第一位,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成绩忽视过程,忽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忽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学习潜力的挖掘和学习能力的培养,认为案例教学既浪费精力,又得不偿失,费力不讨好,不如把课堂的时间放在对教材的照本宣科上,没有深刻认识和领会案例教学在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理解分析问题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中的重要作用。这种错误的观念和僵化意识,影响了案例教学法的应用和推广。
2.对案例的准备工作不到位。教学案例的准备是个苦差事,许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只讲求速度,不追求效率和质量,在准备教学案例前,没有吃透教材内容和内涵,没有在细节上下功夫,在案例搜集、筛选、组合、设计等环节上,不愿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使准备的案例与教材结合得不紧密,选取的教学案例不具有代表性、典型性,没有感染性和说服力,难以引起学生们心理上的“共鸣”和关注,难于形成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达不到案例教学的应有效果。
3.对案例教学的把控不到位。要“给学生一瓢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思想政治课教师首先自身素质要过硬。许多教师对自身要求不够高,在理论、文化学习上抓得不够紧,在自身语言组合能力、表达能力等锻炼和培养上不够重视,缺乏驾驭案例教学的能力,致使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造成案例表达得不够清晰,创设的情景不够引人入胜,教材与案例的衔接、互动与总结等环节的设置、把控上不到位,出现有时“跑题”后很难回到正题上的现象,使案例教学与理论教学严重脱节,造成“两张皮”现象。
4.没有建立相应的教学案例资料库。“有的高校没有专门的教学案例资料库,做不到对新案例和典型案例的及时整理和存档,有的即使有教学案例资料库,但做不到及时更新,失去了资料库的作用和价值。”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法的实施步骤
1.筛选、设计案例环节。筛选、设计案例是案例教学的第一步,教学案例与教材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教学案例为教材提供线索、背景、论据等,教学案例的选取是否真实可信,教学案例的设计是否科学、合理,形成的教学案例是否具有感染力和说服力,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好坏与否。所以,教师在筛选案例时应把握以下四条原则:
一是选取的案例要符合学生认知能力。搜集、遴选案例应既要紧密结合教材内容,又要符合大学生的思想状况、知识储备能力和年龄特征,注意结合现今社会上存在热点、焦点和难点问题,涉及民生、民意、改革、创新等社会生活中的现实问题,以及当代大学生中存在的理想、信念等思想问题。大学毕业生报考公务员热、支教等问题,对于大学生明辨是非,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和人生定位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可以引导、帮助学生澄清理论是非界线,解决思想认识上的困惑。
二是选取的案例要真实可信。选取的案例要有据可查,案例来源要可靠,案例数据要精准,要注意案例来源渠道的真实性,要甄选网络、报纸、刊物、广播等媒体上的不实案例,切忌空穴来风、捕风捉影、胡编乱造,避免成为谣言的散布者和传播者。案例必须来自权威部门和媒体的国内外时事政治、社会事件或生活中的真实事例,要贴近社会现实,符合学生学习、生活实际,既真实又可信,说服力强,能震撼学生心灵,引起学生共鸣。
三是选取的案例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选取的案例要能反映教材内容指向的问题,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能够通过分析案例,揭示事物或现象的特点、规律和本质。学生能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和理解,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得到深刻的启示,提高认识,取得好的学习效果。
四是选取的案例要新颖,具有吸引力。选取的案例新颖,则对学生的吸引力大。结合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事物、新现象,调动学生参与案例的积极性和热情,当然,历史典故、人文传说等如果选取合理、结合得当、设计巧妙的话,也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选取案例后,要对案例进行科学的设计,与教材紧密地结合到一起,对语言组合、环节衔接、节奏时间安排等做到细致安排、没有疏漏。
2.生动展现案例环节。案例展现得如何关系到是否能引起学生内心上的共鸣。案例展现的形式有很多种,可以是教师单纯依靠语言的优势口述给学生,也可以是教师事先将选取的案例发放给学生,由学生预习,启发学生思考,然后由教师讲解、讨论,形成互动;可以是教师运用多媒体手段制作成幻灯片,采取文字、数字、图片、视频等图文并茂的形式来展现教学案例;也可以是组织学生演小品、讲故事的形式来展现。总之,可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使案例的展现达到生动、形象、感染力强的效果,从而引导学生通过案例去分析、研究理论知识。
3.互动讨论案例环节。这个环节是案例教学的核心部分,也是案例教学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要注意几个问题:一是要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帮助学生克服胆怯、畏惧、不敢发言等心理,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进行独立思考。二是要防止学生讨论方向“走偏”。既要为学生提供自由交流的空间,在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产生互动,思想上碰撞,观点上交流,又要注意学生讨论的主题和方向,防止学生讨论跑偏。当发现学生讨论跑题时,加以引导和启发,让学生走到正题上来。三是要把握讨论的方式、气氛和时间。教师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注意调整讨论的方式和气氛,保证课堂活而不乱,把握案例教学节奏,适时结束讨论环节。
4.归纳总结案例环节。教师对案例教学整个过程进行归纳、总结和评价,对学生的观点进行归纳、分类、分析和总结。包括归纳学生有代表性的发言、观点和意见,对于偏激的观点加以区分和纠正,使学生们对讨论情况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发现自我认知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学生指出今后努力的方向。归纳总结的过程要实现从教学案例到理论的融会贯通,通过精辟的阐述,使学生深刻理解教学案例所体现的思想政治理论的内涵,并最终落脚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本理论上。通过案例教学的全过程,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案例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把握好教师和学生之间角色的关系。案例教学与传统教学方式最大的不同是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发生了显著变化,由原来的教师以讲为主转变为师生互动、学生互动,不再是单一的灌输式授课方式,学生由“听讲者”转变为“参与者”,由“被动”变为“主动”。案例教学法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注重营造师生、学生间民主、平等、和谐、宽松的课堂气氛。与此同时,教师的主导作用也很重要,案例教学是否可以取得预期效果,离不开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教师要把握好案例的选择、设计、讨论、引导、总结等各个环节,这就要求教师分饰“导演”和“演员”两个角色。在案例教学中要注意学生主体性和教师主导性的有机结合,切实发挥案例教学的作用。
2.注意教学案例和教材内容的有机结合。高校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实施案例教学,可以极大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性,使学生通过对典型案例的讨论和分析,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掌握。要注意案例教学中教材与教学案例的有机结合。一是围绕教材选案例。根据教材内容,确定案例的选择方向。二是案例不能脱离教材。案例是为教材内容服务的,脱离教材相当于失去了理论支撑。三是案例不能取代教材。“教学案例生动、活泼、有感染力,能带动氛围,便于理解,但与教材不能相互代替,案例和教材相辅相成、相得益彰。”④高校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实施案例教学,给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机遇,随着教学改革和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这种教学方法将不断推进,大放异彩,并瘵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
作者:杜改仙 单位: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第二篇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的内涵研究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的内涵主要存在“教学方法说”与“教学模式说”两种,多数学者侧重于“教学方法说”,但在表述上存在一定差别,主要代表性的观点是:戴艳军、杨正德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定义为“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和观点、思想政治教育基本原理和方法,对思想政治教育案例进行分析,以加深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提高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学方法”。也有学者指出,上述这一定义表述不够全面,没有表现出案例教学所必需的情景创设,因此将其定义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根据课程内容的要求,选编典型、适当的案例作为基本教育信息载体,创设问题情景,将理论与实际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讨论,最终达到掌握理论知识、发展综合能力、陶冶思想品德的三维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除此之外,也有少数学者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概括为一种模式,如尹晓敏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就是通过具体案例的呈现,启发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原则进行讨论研究,形成对案例问题的见解与思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同时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一种教学模式。”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的原则研究
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原则研究,主要集中在案例的选择与案例的具体运用过程两个方面。有的学者侧重从案例的选择上进行论述,如廉清认为案例的选择要遵循典型性与普遍性相结合、趣味性与思想性、时代性与历史性相结合的原则。也有学者从案例教学的基本特征出发,将原则的研究横向拓展,以案例教学的具体运用过程为对象加以研究。代表性的观点是,赵平认为案例教学要遵循主体性、探究性、实践性和平等性原则。也有学者将案例教学的选择与运用原则综合起来进行论述,如项福库认为在案例的选择与运用上应遵循典型性、针对性、严密性、科学性、适度性、启发性、导学性、析理性和激励性评价等原则。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的操作和实施
案例教学的操作和实施,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研究的主体与核心内容,直接关系案例教学的成败。因此,该部分论述最为详细和丰富。学者们侧重从案例教学操作和实施的阶段、主要环节、教学模式三个方面进行研究。具体如下:高校思政课案例教学的操作和实施是分阶段进行的,而对于阶段的划分,学者们持不同看法,主要有“两阶段论”与“三阶段论”两种观点。刘永记将案例教学的实施划分两个阶段:一是课前准备(包括案例选择、制订课堂实施计等);二是课堂的组织(包括案例呈现、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总结深化等)。赵平将案例教学的实施划分三个阶段,即课前准备、分析讨论、总结评价。案例教学需要抓好几个重点环节,有学者提出“四环节说”:案例选编、流程设计、课堂实施和课后总结。有学者提出“五环节说”:确立教学目标、精选典型案例、设计教学场景、分析讨论案例、总结点评案例。案例教学如何操作和实施,不同的教师其流程设计不一样,也就形成了不同的模式。关于案例教学模式,学术界也给予较多的关注。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的主要研发地———大连理工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研究中心相继成功推行课堂案例教学、网络案例教学、实践案例教学和“大班授课,小班讨论”式案例教学之后,又推行一种全新的模式,即现场案例教学。
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取得的成就、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的对策研究
20世纪末,案例教学开始被引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学,并逐步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推广和应用,其有助于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功效也得到了广大思政课教师的普遍认同。对于如何编写教学案例、如何开展案例教学等问题,广大学者进行了广泛而深入地研究,且取得了一定成效,主要体现在:不仅出版了课程案例教学的系列教材和相关教学课件,还建立了案例教学网络平台,开发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多媒体教学案例。其成效不仅在社会上引起较大反响,也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充分肯定。
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的研究与实践虽然取得了一定成就,但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正处于起步、探索和发展阶段,实践经验积累不足”,所以仍存在一系列制约其实效性发挥的因素和问题,需要我们加以研究和解决。对于这些问题,有学者从主观认识与实践运用两个角度加以阐述。如沈丽巍等人认为:首先存在对案例教学认识上的误区,包括分不清案例教学与范例教学的区别和联系、对案例教学的特征认识不清。其次是案例教学应用中的偏差,包括案例的选择和使用中的偏差。也有学者从观念、教学环节、管理、评价等诸多方面进行分析,如黄林妹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存在的误区包括:教学观念滞后,对案例教学存在认识偏差;案例选择与运用方式不当,适用性不强;教学环节操作不当,互动效果不佳;缺乏规范的教学管理,案例教学条件受限。
五、总结
综合以上分析可知,制约和影响案例教学实效性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主观认识上的,也有客观物质条件、制度、管理等方面的;既有教师因素,也有学生、各级领导等方面的因素。那么,如何解决以上诸多问题?有学者提出四点意见:各级各类学校领导应该更加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方法改革,增加投入;建立专业化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资源开发中心和数据库以及采编、投稿、使用和管理办法,形成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配套的案例资源管理机构和机制;加强师资培训,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师资队伍;注重学理支撑,提升研究水准。有学者提出五条对策:转变观念和习惯,实现案例教学与理论教学的融合;精选案例,建立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资源库;探索案例教学的实施方式,增强教学互动;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师资培训,提高教师案例教学水平;优化教学条件,建立和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的管理机制。
作者:李敏 孙成娟 单位:宿迁学院基础部
第三篇
一、思政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研究现状概述
(一)关于高校思政理论课案例教学的实施步骤
刘惠、王安平等人认为,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运用案例教学步骤一般由五个环节组成,即精选案例、整理案例、讲解案例、讨论案例、评价案例。杨慧民从教学过程论的角度,提出案例教学的组织实施包括教学内容的提炼、教学案例的选编、思考讨论题的设计、教学案例的呈现、课堂讨论的组织、点评和总结、课后反思等环节。此外,不少学者认为案例教学成功的关键在案例,项福库老师提出案例选取时应遵循典型性、针对性、严密性、科学性、适度性等原则。陈艳飞、陈若松老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进一步指出案例资源的开发和选用,要兼顾循典型性和浅易性、主导性和主体性、时代性和历史性、价值性和科学性、继承性和创新性。
(二)关于高校思政理论课案例教学的模式研究
杨慧民等人结合大连理工大学思政理论课案例教学的实践探索,在此领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在多篇论文中分别论述了现场案例教学、网络案例教学、实践案例教学、小组讨论式案例教学等模式,这些模式的特点和组织实施教学的步骤和要求。他还对案例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模式的建构进行了探微,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共建共享平台”(大连理工、高等教育出版社合作共建)为载体,对该平台建设的现状和不足,及未来发展的构想提出了充实完善的建议,
(三)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的测评机制
学界对这个问题的探讨目前还处在刚刚起步阶段,成果相对较少,韩美群对思政理论课案例教学的测评机制建构和测评原则的确立进行了探索。他认为可以运用测量、统计、归纳、演绎等方式,对案例教学的目标、教学内容和方法、教学过程、教学效果进行监测,达到改进案例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四)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引入案例教学的具体应用研究
目前我国高校开设的思政政治理论课有四门,因为这些教材书名比较长,一般取其后两字称呼,分别简称《基础》、《概论》、《原理》、《纲要》。因为它们的教材体系和内容各有特点,思政课在引入案例教学之初,学界就开始针对每门课的特点进行单独研究,出版了数部专著和教学指导用书。蔡文钦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专题案例教学精编》、邓复群《思想道德修养案例教学》等以《基础》课教学大纲和教材内容为依据,设计若干个专题,试图将案例教学理念真正引入思政课教学实践中去。范传鸿于2009年出版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案例教学法研究与实践》,是第一部针对《原理》进行案例教学的研究专著。杨慧民于2012年先后出版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课例研究》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适用性研究》,前者收录了四门课程13个教学案例,展示了案例教学从开始到结束的全过程,对扎实推进思政课的案例教学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后者书中对每门课程哪些内容适宜开展案例教学进行了探讨,是大连理工大学多年来案例教学的经验之谈。
(五)关于高校思政理论课案例教学面临的问题和局限性
案例教学在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固然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它也面临一些认识上的误区和实际运用中的限制性因素。比如,有些教师将案例教学理解为讲解案例,视为教师课堂讲授方法的一种,仍然是教师说教为主,没有脱离传授-接受的传统教学模式,学生的主体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案例教学法有其独特的优点,但是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学界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基本是一致的,这些问题有以下几个:一是案例的搜集、整理和选择使用耗时费力,有时候研究和编制一个好的案例,甚至需要两三个月的时间,加重教师的负担。二是案例的时空差距及学生的不同学科背景,可能导致案例教学结果的多元化。三是组织案例教学对教师的挑战较大,教学效果与教师自身理论基础和学科背景有很大关系,也考验着教师的工作态度和责任心。四是为了保证学生充分参与,对教学资源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的要求更大。刘惠、王安平老师认为案例教学法还存在着具有效用边界,无助于学生系统知识的掌握,也并非“万能”可以适用于每个章节的内容。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研究存在的问题
综上所述,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法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现实可行性。初步形成了比较成熟的思政课案例教学的方法论体系,学界和广大教师对开展案例教学的必要性、基本程序和步骤基本达成共识。北师大、大连理工、哈工大等高校先后在思政课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受到广大学生的好评。昔日学生认为枯燥无聊的思政课变得妙趣横生引人遐思,北师大每年学生选出的“十佳教师”中,思政课教师总是榜上有名,而这种现象在之前是不可想象的。省内外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尝试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案例教学。但是,我们也应看到思政课的案例教学无论实践还是理论研究都处在起步探索阶段,存在着不少问题与不足之处。
首先,以上研究的问题大多集中在大学本科阶段思政理论课案例教学实践和理论探索,而对高职院校思政课案例教学的关注则为数极少,发表的文章无论是质量还是数量上都远不及前者。思政课案例教学的实践范围和研究层面有待进一步拓宽。其次,思政课实践教学研究的宏观理论层面较多,大多是对四门公共课概而论之,专注某个课程某个章节的案例教学个案研究不多,具体实施起来缺乏可供借鉴的范例。如对《概论》和《原理》课的案例教学研究的论著需要学界的更多努力。最后,思政课案例教学研究还不够全面,实施环节、模式尚需深入的研究,案例教学和其他教学法相结合的研究,或者跨学科领域的研究,仍属空白。而且,研究案例教学的效果因为缺少系统的测评指标而无法进行科学评估。加上案例教学本身的局限性,造成案例教学在思政课中的推广和普及受到一定的限制。
作者:尚慧霞 单位:亳州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