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案例的编写分析

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案例的编写分析,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案例的编写分析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案例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而编写教学案例是进行案例教学的前提和基础,是案例教学的逻辑起点,教学案例的质量直接关系案例教学的成败。为了提高教学案例的编写质量,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从案例素材搜集整合、案例创作设计、案例反思修正三个阶段入手,不断优化教学案例的质量,以更好地发挥教学案例的功能。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案例;编写策略

人们对事物的认识都遵循从个别到特殊再到一般的过程。地理学科具有“微入宏出”的特点,其原理以及规律大多是通过对具体事物的研究、归纳、总结、升华而得到的,其研究方法和视角无不基于具体案例而又高于具体案例,故教学案例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教学案例的起点在于编写教学案例,高质量的教学案例既有助于推动教学的顺利进行,又有助于地理课堂教学的改革。因此,深入研究和探讨编写高质量教学案例的策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学案例的编写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案例素材搜集整合阶段;案例创作设计阶段;案例反思修正阶段。

一、案例素材搜集整合阶段

1.解读课程标准

教学案例是服务于课堂教学的案例,而课程标准不仅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还是课堂教学的落脚点。在进行搜集具体案例之前,教师应对课程标准进行解读,明确教学任务以及教学重难点等。教学案例的编写要基于两个方面:一是本节课要解决什么问题;二是采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例如,教学案例“红土地上的绿色革命”所对应的课程标准是:以某生态脆弱区为例,说明该类地区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以及综合治理措施;行为条件是:以某生态脆弱区为例;行为动词是:说明;主要内容是: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以及综合治理措施。

2.案例素材来源

案例素材的来源广泛,一般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考虑。(1)乡土素材乡土素材往往具有形象、生动和具体的特点,如果将课堂教学延伸到具体生活中,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能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养。因此,开发乡土案例素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例如,教师可以依据本地人口问题、城市化、产业发展等实际情况对应课程标准中的要求,开发相应主题的教学案例。教师搜集案例素材的方法有很多,如从当地电视台、新闻媒体、地方网站等获取资料,此外,电话采访以及实地走访也是获取案例素材的有效手段。(2)时事热点由于纸质教材更新速度慢,另外受教材篇幅限制,许多鲜活的案例没有及时被编排进来。因此,教师可以结合时事热点来编写教学案例,以更贴近学生生活,更易于学生学习。教学案例“红土地上的绿色革命”的素材主要源于“学习强国”APP上的热点推文,教师要结合时事热点来开发素材,让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使学生准确地把握世情、国情。(3)影视材料相对其他素材而言,影视材料更具有吸引力,如《后天》《流浪地球》《冰河时代》等影视作品,教师可以加以开发和利用。以影视材料作为案例素材,其本质是启发学生学会运用地理的思维来认识和把握事物。地理教学为学生提供了一种新的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向。(4)教材资源教师应注意挖掘教材中的资源,无论是哪一版本的地理教材都是由专家、学者基于对课程标准的深度解读而精心选择材料、撰写文本、编排图文资料的,比如,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德国鲁尔区开发等都是较为典型的案例,教师不应随意舍弃,而要对其进行充分挖掘、迁移和升华,使其本土化,以贴近学生生活,更好地服务课堂教学。

3.案例素材整合

为使案例素材发挥出教学作用,教师在开发案例素材时应遵循两个原则:一是主体性原则。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应积极转变观念,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探究兴趣,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技能。二是匹配性原则。案例素材的整合既要与课程标准相匹配,又要与教学内容、学生的认知能力以及核心素养培养目标相匹配,如此才能保证课堂教学紧紧围绕教学主题来开展,切实帮助学生内化知识,促进学生地理能力的养成及提高。

二、案例创作设计阶段

案例创作设计阶段是编写教学案例过程中最重要的阶段。教学案例类型多样,但结构一般包括标题、正文、问题以及附件四个部分。

1.标题

标题要简单明了,要能概括全文中心思想,起到统领全文的作用,要能突显教学案例的主题。每个教学案例都有一个鲜明的主题,因此,标题的编写就要考虑教学案例想要反映的主题。如标题“红土地上的绿色革命”,带有相对完整的情节以及戏剧性的矛盾,突显了由“红”如何转变为“绿”的案例主题。

2.正文

正文的第一部分应介绍背景,包括反映地点、区位地理条件或者时间、人物、事件的起因等。如教学案例“红土地上的绿色革命”背景是:长汀县位于福建省西部,武夷山南麓,气温为7.8~27.2℃,多年降雨量为1171.1~2128.1mm,土地面积为3099平方公里,其中山地面积约占85%,区内沙砾含量较高,土质较为疏松,在夏天阳光直射下,地表温度可达76℃,人称“火焰山”;“山光、水浊、田瘦、人穷”,曾是当地自然生态恶化、群众生活贫困的真实写照。背景介绍不需要面面俱到,但关键是要说明案例发生的原因或条件,将案例置于一定的时空框架之中。正文的第二部分即正文的主体部分,是关于教学案例的情景设计。教学案例的编写要基于真实的情景或者情景模拟,但这种模拟不是虚构的,而是一种重现或重构。情景的设计要有完整的情节、精心设置的悬念,以便引人思考。文本阐述不必过于复杂,但要突出事物的矛盾,彰显教学案例的主题。文本撰写可以采用类似白描的手法,叙述要生动、具体、明确,但不要有个人的主观评价,要避免直接生成结论。如教学案例“红土地上的绿色革命”中的情景设计是:长汀县的“红”何以催生出“绿”?荒山何以盛开“生态之花”?生态奇迹如何造就?长期以来,长汀县坚持综合治理模式,以小流域为单元进行全面规划,对山、水、田、林、路进行综合治理,使林、果、草、畜、牧合理配置……正文的结尾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情景设计叙述结束后戛然而止,这样,可以引人思考,便于进行知识迁移;另一种是用一两句话总结正文,再次明确主题。

3.问题

教学案例中设置问题的最大用处是将正文材料转变为适用教学的案例。教师应注意巧设问题,将教学案例与课堂教学相关联。问题既是教学案例与课堂教学的关联点,又是突破点。每个教学案例一般都会设计三四个问题,问题设计应遵循“教学案例的逻辑顺序与学生认知顺序相统一”这一原则。如教学案例“红土地上的绿色革命”的问题设计是:长汀县曾经出现了什么样的生态问题?生态问题带来哪些危害呢?长汀县为什么会发生如此严重的生态问题?为实现可持续发展,长汀县采用了什么样的治理措施,这对我们有怎样的启示?以上的问题设置遵循了“找问题”—“知危害”—“析原因”—“谋发展”的过程,是普遍的区域分析方法及思维逻辑过程,是从表象到本质、从具象到抽象的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顺序。教师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实现课堂教学的过程。教学案例与课堂教学的统一,有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和教学任务的开展。教学案例重视学生的主动探究,给予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问题设计除了要遵循以上逻辑,还要具有开放性和探究性。问题的开放性意味着答案没有绝对的标准,是不唯一的,更关注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学案例中的问题答案要引而不发,显而不露。如教学案例“红土地上的绿色革命”,其正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山光、水浊、田瘦、人穷”,曾是当地自然生态恶化、群众生活贫困的真实写照。这句话中隐藏着问题的答案:“山光”即生物多样性减少;“水浊”即河流含沙量增加;“田瘦”即土层变薄,土壤肥力下降;“人穷”即人民的生产生活遭受威胁。答案不应该是对材料的照搬,而要引发学生进行思考。

4.附件

附件主要包括表格、插图以及照片等。附件的设置是为了增强教学案例的表现效果,给学生提供更好的分析依据。附件的选择要基于教学案例的实际需要,不可画蛇添足。教师应熟练掌握至少一种绘图软件,这既是编写高质量教学案例的要求,又是顺利开展课堂教学的需要。

三、案例反思

修正阶段前两个阶段的结束并不意味着教学案例编写的完成。教学案例的编写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结果,即要关注教学案例使用的效果,包括学生的意见和教师的感受等。教学案例的编写路径不是单向的、直线式的,而是循环往复的、螺旋式的,教师要基于具体、真实的教学环境来调整和完善。综上所述,一个高质量教学案例的编写应做到:符合课程标准要求,客观真实地描述案例,结构严谨,文字生动,问题适当,答案显而不露。在教学案例编写的过程中(图1),教师要注意细节,细化内容,多学习理论知识,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与创新。

作者:杨扬 张艳萍 单位:云南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