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寻找写作灵感?中文期刊网用心挑选的保险课程教学中案例教学的实践,希望能为您的阅读和创作带来灵感,欢迎大家阅读并分享。
【摘要】案例教学模式在现阶段保险课程教学工作进行过程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和意义,其能有效结合实际教学情况,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出发,提升理论知识联系实际内容的整体效果。本文主要是从案例教学法的基本情况入手,针对案例教学模式在保险课程教学过程中的良好实践情况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和介绍,为充分提升保险课程教学水平提供良好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保险课程教学;案例教学;实践;应用策略
1.前言
保险学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专业课程内容,同时也是金融学的主要课程,其中包含了较多方面的教学内容,具有较为明显的教学特征,主要是表现在了社会实践性、可操作性等方面。积极开展保险课程教学工作,需要充分结合该项课程的实际特点,采用科学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式,针对各方面教学内容进行综合全面的把控,良好提升教学成果。
2.案例教学法的基本情况
案例教学法,将案例作为重要的基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重要的设计者和激励者,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鼓励学生投入到讨论互动中。现阶段,国内很多高校教学过程中都积极采用了案例教学法模式,其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思维能力方面具有良好的意义和作用。通过案例教学法,积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具备良好的教学效果,并且也取得了良好的教学优势,但是不容忽视的是,想要全面提升教学效果,还需要针对具体教学过程进行良好设计和准备,全面做好理论知识教学和案例教学过程之间的衔接工作,把握整体教学节奏。
3.案例教学模式在保险课程教学过程中的良好实践
将案例教学模式积极应用在现阶段保险课程教学活动中,将能够发挥切实有效的作用。保险课程教学过程中涉及到了较多的方面和内容,其主要是围绕着市场经济条件下风险损失方面的补偿或者给付情况进行充分细致的研究,并针对保险基础理论知识、经营和实务方面的内容开展讲解,引导学生全方位的掌握相应的知识和内容。
3.1做好保险课程的课前准备工作
保险课程涉及到较多方面的内容,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教师积极开展该项课程教学工作,需要针对具体教学环节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提升总体的教学成果。课前准备工作进行的越为到位,就越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推进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首先,教师需要全面开展国内外案例的收集工作,并针对这些案例和内容进行合理选取、编排,将其中和保险内容相关的方面进行重点控制和设计,使其和具体教材内容保持良好的结合效果。其次,教师可以把相关教学案例和背景资料向学生展示,引导学生充分开展相应的研读活动,让学生在全面了解和掌握这些案例情况之后,积极投入到学习活动上。再者,学生在案例学习活动过程中,需要积极进行预习和复习活动,较为充分的了解到相关知识。而教师则以此为重要根据,开展较为均衡的分组活动,促进学生在小组合作和交流活动中,更好掌握相应的知识和内容,实现教学效果[1]。
3.2把握课堂教学过程
教师积极采用案例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投入到相应的保险课程学习活动之中。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知识,列举出一个实际案例,让学生针对投保人、被保险人方面的知识进行学习,并根据案例,提出自身的想法和思路。比如说,教师可以列举一个案例,即投保人和被保险人是同一个人,案例中涉及到了受益人的相关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积极开展保险合同、受益人指定、保险合同解释原则、保险合同当事人以及关系人方面的知识学习活动,让学生明确出各个人物之间的利益关系,明确投保人的权利和义务。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真实案例之后,采用个人表达、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的方式,积极开展讨论活动,在讨论过程中,将能够更为充分的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思维活力,促进学生将所掌握到的各项保险课程知识积极运用到实践之中,这样能够有效锻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2]。
3.3提升归纳总结的良好效果
案例教学模式进行过程中,需要针对具体的教学情况进行全方位的总结和控制,引导学生重新回顾下课堂教学内容,总结好课堂教学的各项知识点,为全面提升学生知识掌握能力提供良好前提条件。在归纳总结环节中,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作用,让不同的小组和学生进行总结[3]。
4.结束语
案例教学模式在保险课程教学过程中的良好实践,需要积极做好保险课程的课前准备工作,把握课堂教学过程,并提升归纳总结的良好效果,将学生放在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充分开展切实有效的教学工作,能够良好提升课堂教学水平,实现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唐芸霞,舒展.案例教学法在意外伤害保险教学中的运用[J].金融理论与教学,2015(2):77-81.
[2]王艳华,魏冠群.案例教学法在保险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12):61-62.
[3]冯锦莹.案例教学法在《汽车保险与理赔》教学中的运用[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版,2016(3):151-152
作者:吴双 单位: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