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教育教学故事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绘本特殊教育思考
[摘要]
近年来,绘本在我国普通教育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但在特殊教育中的应用仍显不足。本文对绘本的发展历史、定义及其特征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对在特殊教育学校中开展绘本阅读与教学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就未来特殊学校开展绘本阅读与教学提供了具体的建议与讨论。
[关键词]
绘本;特殊教育
《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将“提升特殊教育教学质量”与“提高普及水平”和“加强条件保障”并列作为三大重点任务,而提升特殊教育教学质量则重在课程建设。我国自2007年特殊教育课程改革开始至今,经过十余年的实施在相关领域进行了各种探索和尝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和经验。其中对于课程资源的探索,在特殊教育领域具有特别的意义。以绘本为例,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绘本就已逐步成为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儿童的主要读物。但是,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随着部分绘本由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和我国台湾等地区介绍和引进,绘本阅读才逐步进入国内大众的视野。尤其是近几年,在一些民间阅读组织和出版机构的带动下,民间逐渐兴起了一股绘本阅读热潮,这既使得越来越多的国外优秀绘本得以引进和推广,同时也带动了我国原创绘本的创作和出版。伴随着民间绘本阅读的推广热潮,我国中小学和幼儿园对绘本的认知也逐渐加深。目前,国内许多地区的中小学和幼儿园采购了绘本,绘本阅读在我国中小学和幼儿园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普及和推广,教育领域对绘本理论的研究及实践也开始增多。近年来随着全民阅读热潮的兴起和对儿童教育的重视,绘本开始让教育工作者对儿童阅读乃至传统教育有了新的认识,如何利用绘本进行阅读教学成为教育领域中新的研究课题。然而,在特殊教育领域,绘本教学的研究与应用仍然很滞后。各地特殊学校因其差异性发展特点明显、应试教育相对淡化的特征为绘本教学提供了现实的可能。同时,残障学生因其可能的学习困难更需要绘本教学为他们提供生动活泼的学习材料与方式。因此,基于绘本的特点,笔者从适用性和应用形式两个方面对绘本在特殊教育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一、绘本的定义与特征
(一)绘本的定义
幼儿学前教育教学论文
一、故事性教学
在幼儿教育教学阶段,除了游戏幼儿感兴趣意外,就是故事。故事的生动性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带动幼儿跟随故事的发展开展想象思维,感悟相关道理。鉴于这种实际,故事教学成为学前教育中较为常用的教学手段之一。即:结合教学内容和幼儿的喜好,以故事的形式来渗透相关知识,借以让幼儿在品等、互动的环境中实现发展和提升自我技能和素养。笔者借鉴多个幼儿教师故事教学法,在选择故事时注意结合幼儿的实际生活经验,选择对比性较强的故事角色来引导幼儿辨别是非,从而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如:在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学做值日生”时,笔者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在小太阳幼儿园中有这样两个小朋友,其中一个叫小明一个叫小雨,叫小明的小朋友每天都主动的擦桌子、收拾玩具、给小花浇水,自己洗袜子,无论是在家还是在学校总是受表扬,被当作榜样,而小雨每天除了玩什么也不关心,桌子上都厚厚的一层土,玩具满地都是,植物也都干死了,这时候桌子、玩具、植物都开口要求老师不想跟着小雨,想去找小明,从此小雨成为了一个人,孤零零的。如果是你,你愿意做小明还是小雨呢?通过这样强烈角色对比的故事,能够让幼儿了解到什么行为是正确的,进而在潜意识中形成一定良好的行为态度和意识。
二、计算机辅助教学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带动了计算机辅助教学成为教师常用的手段。计算机辅助教学以多媒体的技术,即:图形、文字、声音、视频、动画集一体的现实来吸引教学对象的注意力,进而产生一定的探究兴趣。改变了传统教学的单一、枯燥,以灵活、多变的特点备受教师们的喜爱。幼儿本身年龄较小,对于动画有着强烈的需求,计算机技术能够将静态的知识动态化展示,将生活情境再现出来等等,有效的吸引了幼儿的喜爱,同时,计算机辅助教学能够将知识更直接、直观的让幼儿认知和了解。因此,计算机辅助教学也成为新背景下学前教育教学中常用的手段之一。
如:幼儿数学知识“会变的圆圆”,运用计算机技术能够将圆圆便成为其他各种图形,更直接的展示圆与其他图形之间的关系,笔者在教这节课时,首先,以多媒体播放圆变化的动态过程;其次,引导学生根据动画动手制作圆并根据动画中演示的变化过程来进行实践,感悟其中的内在联系。这样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增强了对知识的运用实践能力。
三、总结
幼儿学前教育的建议
一、我国幼儿学前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幼儿教师的科研活动的重要价值未被关注幼儿教师的科研活动是提高自身教学能力和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之一,幼儿教师往往可以借助于一些容易操作、施行方便的科研活动来解决自己在教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惑;另外,科研活动也能够帮助幼儿教师深刻反思自己的教学模式,发现不足,积极创新。但是,在实践中,不少幼儿教师均普遍承认,由于自己的精力和水平有限,一些非常好的想法无法落实。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幼儿园没有在教师原有的教研活动的基础上积极支持和鼓励自己教师完成科研活动而是在走走形式、草草结束,导致教师失去了认真完成科研活动的动因,最终丧失了教师创新教育模式的机会。
二、我国幼儿学前教育教学问题的解决建议
1.幼儿教师应该信任并反思自己的教学风格我们不得不承认的一个事实就是,忽略幼儿教师的个体经验、没有充分尊重他们的教师风格是导致目前富有教学特色和教学个性的幼儿教师数量越来越少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标准化”的教育和培训之下,幼儿教师仿佛成为流水线生产出的产品,缺乏个性和特色。我们必须知道,幼儿教师有着自己的人生经验和专业知识,是一个个独立的、具有思想的个体,幼儿教师能够借助自己的经验和知识来不断优化自己的教学模式。所以,鼓励幼儿教师信任自己的个体经验,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独立思考适合自己的教学风格,唯有如此,教师的实践智慧才能够得到充分地发展。
2.积极采取多元化的智力开发教学方法幼儿阶段的智力开发对于他们的日后成长而言具有重要作用。幼儿学前教育可以采取的智力开发措施主要包括下述几个方面:第一,提高幼儿的日常观察力;第二,有目的的训练和发展幼儿动作;第三,积极丰富幼儿的语言观念和语言意识;第四,高度重视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第五,重视提高幼儿的记忆能力;第六,允许并鼓励幼儿的各种创新意识和行为。幼儿教育专家认为,在幼儿学前教育教学中给予幼儿丰富多彩的生活经验,能够为幼儿日后发展提供有益的生活内容和生活经验。如,在语言意识的培养中,可以让幼儿学习“我爱爸爸,也爱妈妈”等形式,让幼儿在学习语言模式的同时,也感知语言中的情感。
3.重视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一句话道出了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坚持科学的教育方法,对于培养良好行为习惯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幼儿喜欢听有趣味的故事,而充分利用故事教育的载体,对幼儿进行行为习惯的培养可以产生较好的效果。为培养幼儿爱惜粮食,我们向幼儿讲述了《大公鸡和漏嘴巴》的故事,再组织幼儿讨论故事中的不同角色,启发幼儿爱惜粮食。在故事教育之后的进餐中,幼儿扔饭菜的行为明显减少了。
幼儿学前教育的质量主要体现在幼儿学前教育过程的质量水平方面,因此,幼儿教师需要高度重视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教学环节、每一步教学指导,只有充分把握每一个幼儿的实际情况,才能够获得良好的教学成效。当然,幼儿教师的教学实践智慧如何优化、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如何推进、学前教育的质量如何提高,这些还需要广大幼儿教育工作者为之不懈地努力奋斗。
中职教育中传统文化融入信息化课堂
【摘要】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引起了教育教学的变革,信息技术随着课改的不断推进,信息化在课堂中的应用效果越来越明显,尤其在中职教育教学中效果颇佳。报告强调“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中职学生是未来国家中流砥柱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们在青年时代应该担当起时代的重任,因此理想信念的教育在中职时期是最关键的,传统文化融入信息化课堂在中职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以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为例,谈一谈传统文化融入信息化课堂在中职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传统文化;信息化课堂;融入
信息化课堂是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通过现代教育技术等手段,运用信息化资源等方式进行辅助教学的教育教学方式。信息化课堂有助于提升学生信息素养,使课堂立体直观。中职生就业跟踪情况反馈显示,用人单位认为中职生存在的普遍问题是:文化素养有待于提高。报告中指出“文化强、民族强”,中华民族5000年的文明不能丢弃,职业教育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而工匠精神就是追求极致的精神,就是觉醒的精神,这与传统文化的弘扬的自信意识、唤醒自我的精神不谋而合。因此传统文化融入信息化课堂在中职教育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与迫切,让学生在学习专业技能的同时,教学过程中创建情境,润物无声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充分发挥育人的教学效果。
一、传统文化的解读
传统文化,有别于现代文化,是民族历史的积淀,是先人经过5000年的传承保留下来的精神瑰宝,是中国约5000年历史中延绵不断的政治、经济、思想、艺术等各类物质和非物质文化的总和。传统文化从历史长河的长度上来说,5000年的文明史,年代久远源远流长。从空间的广度来说遍布56个民族,横跨祖国大好河川,他诠释了宇宙自然规律,对道德做了延伸,是中华民族得以发扬光大的内驱力,是中华儿女弘扬民族正气、为荣为傲的根本。
二、在中职教育教学中把传统文化融入信息化课堂的优势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课堂参与程度
多媒体在幼儿园教学运用
一、幼儿园选用多媒体存在的问题
(一)对信息技术教育概念的模糊
不少教师对运用信息技术教育有错误的认识,认为信息技术教育就是一切教学的手段都应利用多媒体,只有这样,才符合现代教育的理念。于是,把多媒体的使用当成了时尚与引领幼教领域的潮流。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何克抗教授在《关于<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一文中也指出:现代教育技术的本质是利用技术手段(特别是信息技术手段)优化教育教学过程,从而达到提高教育教学效果、效益与效率的目标。而信息技术教育则是指利用计算机、教学课件和网络作为相关载体而实施教育的一种教育手段。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职业教育学院赵文平博士指出:现代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关键不在于是否应用了计算机、网络、课件或网络探究等新型教学模式,而在于是否尊重了学生和教师作为生命个体的生命活动,是否真正服务于学生学习,提高他们生命存在的质量,是否解放师生的生存方式。所以,我们不能片面地认为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育教学就是利用信息技术组织活动,而是在了解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其需求的基础上,在关注教师群体以及教育教学活动目的层面上,有效利用计算机以及网络所特有的教学功能,为课堂提供更丰富的教学资源,更广泛的探究视角以及更强大的信息交流渠道,使教学活动生动有趣、效果明显。
(二)过分依赖教学课件
幼儿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因为多媒体教学课件使用方便,教学资源库丰富,几乎任何的教学内容均能从资源库里找到。由此,教师组织教学就完全依赖于多媒体教学课件。如认识特种工具车、认识珍稀动物、学习故事、学习儿歌以及欣赏艺术品、欣赏中国传统文化等等,只要打开相关资源包,以上内容均有多媒体课件,教师只需根据教学需要,逐一点击课件的导航条,就能生动有趣地把教学内容呈现在孩子们眼前。但是,并不是每一个教学活动都适合于采用多媒体课件的,例如:在美术活动中,一些老师采用课件演示折纸,但为什么教师不亲自演示而选择采取课件演示呢。又如体育活动,教师利用课件示范体育动作,屏幕上的示范如何比得上教师的亲自示范更具吸引及有效呢。更有一些教师在科学领域这类需要幼儿动手探究的教学活动中,都只单一使用多媒体课件演示,而替代了幼儿的动手操作环节。这对幼儿的发展是极其不利的,它会导致幼儿感性认识的不足以及动手能力的缺失,无法达到教学的预期目的。此外,在日常活动中,一些等候进餐及放学的环节,教师就采用播放动画片来填充时间,久而久之,对促进孩子全面发展起到阻碍作用的同时,还对孩子的视力造成极大伤害。这也是值得幼儿园领导及幼儿教师所注意的。
(三)摒弃了传统的教学媒体
在传统的教学媒体中,也有不少是当前多媒体课件不可替代的优良媒体,如大自然的现象: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雷电暴雨风雪等等以及自然物质的水、土、空气、花草树木等等,它们直接呈现在我们的生活中,作为教师,应适当地利用它们的本身作为教学的资源而非要通过多媒体课件来向孩子们展示。但信息化教学资源库的出现与使用,让教师们大都把教学活动的材料准备转向了多媒体资源库,这样既省略了制作整理及准备教具的时间,更便于教学的操作和对活动的操控。于是,传统的教学媒体渐渐被信息化多媒体所替代。
学前教育课程数字化资源应用
摘要:随着新时期发展,在学前教育课堂,为了构建更加高效的教学课程体系,应该加强数字化资源的利用效率,在开发数字化教学资源过程,要重视迎合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不断科学的开展数字化资源应用研究,从而进一步提高学前教育教学效率。希望通过实践分析,能够进一步提高学前教育数字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能力。
关键词:学前教育;数字化资源;开发;利用
引言
现阶段,学前教育教学改革深入开展,为了推进学前教育教学工作有效开展,需要进一步开发学前教育课程数字化教育方式,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以为学前儿童日后发展奠定良好基础。本文在实践分析过程,分析了学前教育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内涵,探索了学前教育课程数字化资源库建设措施,希望有效阐述能够进一步提高学前教育教学研究水平。
1学前教育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内涵
科技的发展,对教育有着积极性的影响。在科学技术的大力发展下,教育资源变得更加多元化,比如教学中的很多物质资源,像是技术资源、师资资源等,这些资源的形式逐渐走向了数字化。所谓的数字化资源,是把众多资源以数字的形式加以表现,能在多媒体网络环境中实施良好的运行,同时能促进学前教育教学活动的全面创新,以及幼儿学习的主动性。目前,学前教育的课程,也在应用着数字化的资源,打破了信息传播的多种限制,让整体的传输变得更加方便,更加快捷,以此能够全面提高教学的质量。
2学前教育课程数字化资源库建设
舞蹈教学教育叙事应用
【内容提要】
目前,教育叙事研究已进入国内教育界各个领域,但迄今为止,还未引起舞蹈高等教育者的关注与重视。本文根据笔者近几年的教学体会,试图从课堂气氛、教学效果和教师成长等方面,对教育叙事研究进行论述和探寻,力求为舞蹈高等教育教学及研究做些尝试。
【关键词】
教育叙事;舞蹈高等教育;教学
教育领域引进叙事研究最早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随后,在全球兴起教育叙事研究的热潮。本世纪初,我国教育学者开始将西方教育叙事理论与本土教育实践结合,教育叙事研究才开始在国内植根发芽,引起学界的关注。所谓教育叙事,就是教师以讲故事(叙事)的形式,记录自己在教育教学中发生的各种真实鲜活的教育故事或让人思考的感人故事,表达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亲身经历、内心体验以及对教育教学的真实理解。教育叙事研究是教育学中的重要研究课题,也是目前比较热门的教育教学研究课题,但是在舞蹈高等教育领域中还少有论述。笔者主持的2011年广州大学教育教学课题“教育叙事在舞蹈实践教学中的应用”应算是初步的涉入,结题论文《试论教育叙事在舞蹈实践教学中的应用》首次将教育叙事引入舞蹈教育的范畴。本文将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对教育叙事在舞蹈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作更详细的论述和探讨。
一、利用教育叙事来活跃课堂氛围
目前,我们在舞蹈教学中基本都是采用“口传身授舞蹈教学法”,“口传”就是教师通过口头的叙述来传递教学内容,“身授”就是教师亲身示范舞蹈动作供学生效仿,同时还要手把手纠正学生的动作。高等院校舞蹈专业课程设置一般分为专业技能课和文化理论课,专业技能课包括舞蹈基本功、民间舞、舞蹈编创、剧目排练等课程,该类课程以“身授”为主,一般安排在舞蹈房进行,授课时间大多数为上午或下午;文化理论课包括大学英语、思想道德、历史政治等公共文化课和舞蹈史、舞蹈理论、舞蹈分析等专业理论课,该类课程以“口传”为主,一般安排在文化课教室进行,授课时间一般为下午或晚上。在专业技能课上,教师一般只是通过“口传”来讲解动作的规范、动作的要求,更多的时间用于“身授”,让学生不断地练习,因为“勤能补拙”、“熟中生巧”,一堂课下来“累倒一大片”。然而,在文化理论课上,教师通过“口传”来传递知识,讲解内容,过多的讲解,使劳累一上午的学生懵懵懂懂、毫无兴趣,一堂课下来“睡倒了一大片”。“累倒一大片、睡倒一大片”是笔者近20年在师范院校、专业院校和综合大学从做学生到做教师的真实体会,尽管略带有些夸张,但却是一个普遍存在的事实,也是艺术院校“重技轻艺”的具体表现。面对这样的事实,我们需要在课堂教学中做些调整或者改变。在专业技能课上,我们都知道高超的舞蹈技能来自无数次的埋头苦练,但是学生的体能和专注力在课堂上是有限的。这时,我们需要调节学生的体能和专注力,课堂叙事(讲故事)是一种不错的选择。教师在做教学设计时要对教学过程做合理的安排,利用课堂叙事来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在课堂上处于一种积极放松的状态。课堂教学“故事”扮演了“催化剂”的角色,正是因为浸润在课堂教学故事情境之中,学生乐于学习,思维得到发展,思想不断交流,智慧获得增长[1]。在文化理论课上,如果教师只是简单机械、照本宣科地“口传”教材上的教学内容,“睡倒一大片”也就在所难免,大学生对于这样的教学方式兴趣不大。她们喜欢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促进学习的“口传”。为此,笔者在做教案(教学设计)时,每节课都会安排一段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教育叙事。例如,在讲述藏族民间舞文化时,问学生为什么藏族民间舞的体态是松胯弓腰曲背。有一部分同学认为藏族同胞生活在青藏高原,那里空气稀薄、高原反应呼吸困难所致。笔者告诉她们藏族同胞生活的藏区也有海拔2000多米地势较低的河谷地区,那里氧气充足,没有高原反应,但是她们的舞蹈也是这样的体态。另外,从小“生于斯长于斯”的藏族同胞在藏区会有高原反应吗?这时同学们会互相讨论,课堂气氛开始活跃。然后我继续反问,塔吉克族生活在平均海波4000米以上的帕米尔高原东部,为什么塔吉克族鹰舞却昂头挺胸呢?没有受高原反应呢?这时同学们对教学内容开始好奇,对话题有了兴趣。接着我开始讲述西藏的自然环境、宗教信仰、社会制度以及风俗习惯,也讲述自己在甘南藏族自治州藏区采风时的一些所见所闻,同学们非常喜欢这样的故事。最后我告诉她们,藏族同胞虔诚的宗教(藏传佛教)信仰意识,旧社会农奴制以及繁重的劳动生活都影响着藏族民间舞蹈体态的形成。学生通过故事获取知识,完成了学习任务,达到了课堂教学要求,教师通过这种方式,吸引学生注意力,活跃了课堂气氛,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师生从中感受到教与学的快乐。
大学英语教学英美文化与文学的拓展
摘要:在高等教育教学中,大学英语教学属于一个难点内容。文章从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融入的问题出发,分析将英美文化和文学知识融入到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大学英语;英美文化;文学知识
1大学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随着科技和信息传播技术的日益发展,大学英语的教学已经脱离传统的方式手段,寻求容技术和方法为一体的新型教学方法。但是纵观大学英语课堂,仍然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1)重语言技能培训,忽视文化综合素养教育。受到传统英语教学理念的影响,大多数英语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只重视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忽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就大学英语教育来讲,迫于学校的压力和学生自身的需求,部分老师过于强调学生英语四六级考试的能力培养,将大部分课堂时间花在词汇、语法讲解以及阅读能力的提升方面。从长远看,这种应试教育并非良好的教学方法,因为其难以让学生有效的理解英语语言,也不能够在英语学习中发挥自身的想象,从而感受到不英语语言所蕴含的魅力。(2)重视语言文字,忽视语言文化教育。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只重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学习,忽略了讲授语言与文化、语言与文学之间的关系。文学作品的载体是语言,富含着很强的艺术性,代表着一定的历史文化,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社会和民族的文化发展历程。要让学生充分的掌握一门语言,语言背景以及文化的学习是必要也是必须的。文学作品是通过加工的文化历史的体现,可以从中提炼出许多有意思的文化知识。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也应该重视起对学生的语言文化教育。(3)教育教学思想影响了正常的文学文化教育。在社会上,大多数人们认为理科比文科重要,大学生对文化以及文学教学的认识也因此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他们认为好像语文课,哲学课,历史课一样,英美文化与文学知识的教与学并不是非常重要,对自身起不到任何积极作用。大学英语教学也受到了这种思想的影响,教师只是在涉及相关的文化,文学知识的时候对学生做简单的讲解,很少有人会专门设计教学环节来进行你文文化场域以及文学知识的深入教学。就教育教学活动来讲,观念和思想有着非常强大的影响作用,会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它的开展与实施,并且能够让教学内容和手段受到影响,因此,英语老师必须通过更新教育教学理念的方式,才能够有效的提高教学手段。
2英美文化和文学知识融入英语教学的必要性分析
当下,大学英语教学应该将多方面的新内容和新思想融入进来,而将英美文化融入到英语教学中也能够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学科教学中,文化能够起到强而有力的支撑作用,文学在人文学科中也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可以通过课堂教学的设计,将二者融入到英语教学中去。就高等教育而言,人文素养和文化素养可以直接影响着学生的素质培养和价值观念,老师应重视对学生语言和文化素养的培养。而站在学生教育教学的角度去思考,英语教育教学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高中时期的中国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是单一词汇以及语法练习,进入大学之后,老师更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的同时,更需要对学生薄弱的语言文化知识和文学素养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当然,这也需要一定的过程,也需要学生拥有良好的学习基础和学习习惯。在这个过程中,老师需要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为学生创造更多地语言实践应用机会。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不断的深入,而且学校的教学条件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这样一来,便为英语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学生在良好的英语教育下,能有效的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和文学素养,英语教学中也融入了更加丰富的文化知识,促使学生能够在英语学习中取得更大的进步。
3英美文化和文学知识在英语教学中的融合和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