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教育管理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教育管理综述
一、教育管理的内涵
教育工作本身也是一种服务导向的工作,是由教育者来协助引导身心未成熟的青少年,使其身心趋向成熟的活动过程。所以,服务是管理者在组织活动中自身价值的重要体现,也是实现教育管理公共价值与使命的重要形式。谢文全指出:“从事教育工作的人员,应以‘服务’的态度来处理教育,而不应以‘谋利’的观点来办教育。现在有些学校只顾谋私利,而不知服务学子,实有违背学校办教育之本质。”管理者必须清楚地表达和培育超越个人利益的愿望,这不是以自我为中心的,而是应把自身及其愿望与他人整合在一起。这就要求管理者要把自己的身心投放到教育管理的公共使命之中,而不是只关注个体自身的私利;要求管理者必须以下属为中心,在工作中把他人利益置于首位,并通过多种方式使他人获利。这种服务式的管理有助于管理主体在烦琐但有意义的管理活动中以符合伦理规范的方式引领师生员工实现教育的公共使命及各自的价值目标。从职业性质看教育管理:教育管理并不是抽象的东西,作为社会分工下的一种职业类型,很多人都在终身从事这种工作。
作为一种职业,既需要个人的经验和体验,更需要有专业的训练,以便于从经验管理走向科学管理。正如孔茨(HaroldKoontz)等学者所言:“人们往往不理解,从经验中学到的能应用到新情况中去的东西,只能是一些基本知识。有许多主管人员所过分依赖的经验,其实只不过是过去曾经存在而将来不会原样地重复出现的一堆问题及其解决办法的大杂烩而已。两种管理在各方面都是一模一样的情况是罕见的。作为一个主管人员,不能假定在一种情况下适应的恰当方法在另一种情况下也必然行得通。然而,要是主管人员能从过去的经验中取其精华,找出并认清在不同环境下的各种基本的因果关系,那么他们就能够应用这些知识去解决新问题。换言之,如果按照基本原理解决问题,那么问题的解决就容易了。理论和科学能够解决在变化无常的环境中提出的未来的问题。”无疑,仅有经验是难以完成教育管理的责任与使命的,还须具备相应的科学理论知识和专业基础,因为“无论是哪一种职业,实际工作者都依据习而不察的理论和标准化的程序,或科学机具与方法来完成任务。”正是这种科学理论知识及专业基础的获得与建构,使得教育管理专业化程度更高并更好地体现其服务的内涵。从教育制度看教育管理: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构成的总体及其运行所需的各种规范、规则的体系。教育制度也是一个社会赖以传授知识和文化遗产以及影响个人社会活动和智力增长的正式机构和组织的总格局。教育制度不管是对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还是对教育管理中人的良好发展,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为制度是社会生活的基础,它代表和反映其制定者的资源和权力,同时反过来又影响社会资源的分配与权力的配置。制度一旦被创造出来,就会成为外在于人们的强大力量。我国实行的是“中央集中统一管理、地方分级负责”的教育管理制度。
在这种教育制度下,中央和地方有各自的职责范围,维持着一种领导与被领导的隶属关系及其相对独立的事权关系。这既有利于国家合理地调配各种教育资源,实现地区间教育的均衡发展;也有利于调动地方办教育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体现教育发展的多样化与特色化。既有利于教育管理主体民主集中、集思广益,合理地规划教育发展的蓝图,也有利于教育管理客体合理地进行自我角色定位,更好地认识和理解教育管理的意义所在。由此看来,教育制度之于教育管理既意味着教育资源可能得到有效的配置,更体现着其可能具有的服务教育、服务于人的发展的价值。从政策法规看教育管理:教育管理是管理者在国家教育政策法规影响下所开展的领导与管理教育的行为。教育管理既包括国家教育行政机关所开展的各种教育管理活动,也包括国家权力机关、政府机关其他职能部门对教育事业进行的指导和管理活动,还包括各级各类学校所进行的学校教育管理行为。
作为领导和管理国家教育事务的教育管理活动,可以认为是国家意志在教育领域中的执行与实现。因为政策是国家政权机关、政党组织和其他社会政治集团为了实现自己所代表的阶级、阶层的利益与意志,以权威形式标准化地规定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应该达到的目标、遵循的原则及采取的具体措施。而法规则是指国家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文件,是政策的具体化和条文化。因此,国家制定的各项方针、政策和法规,是开展教育管理工作所必须遵循的指导思想和依据,任何违反或背离教育政策、法规的所有教育管理行为都是不允许的。所以,政策法规所隐含的国家意志是所有政府在管理教育时所必须体现的,政策法规所具有的公正与平等的内涵也是教育管理所要追求的,更是实现教育管理合法性的重要价值体现。对此,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MaxWeber)曾经指出,构建一个官僚系统和一批行政人员的法律控制是合法控制的一种最现代的、富有希望的形式。“教育法的膨胀可被视为解决教育系统合法性危机的答案。”
上述分析表明,教育管理作为一种达成教育目标实现的思想性、服务性的管理活动,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教育管理的良性发展离不开管理主体所具有的思想性、服务性的管理行为,教育管理需要克服片面化的经验管理的价值追求,使管理行为通过既定的知识基础和专业化发展予以保证,同时也要求教育管理要逐步适应相关教育制度的规范与引导,体现制度管理的灵活性及其人性内涵,再有就是教育管理必须在既定的教育政策、法规的影响下进行,任何背离这一影响的行为都会使教育管理难以实现其本真的价值使命,也必然会受到政策、法规所赋予的“强制力”的约束。当然,这些因素无疑也是教育管理中关于“教育的内涵”及“管理的价值”充分发展及其二者有机结合的必然体现,对更好地认识和理解教育管理的内涵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二、教育管理的特点
职业教育管理策略
摘要:职业教学管理,需考虑培养目标以及教学活动的定向性、双重性以及实践性等特征。要探索和总结特有规律,使二者进行联合,建立与职业教育特征相符的特殊化管理模式。数年来,我们在教育实践中学会了反思、总结,同时也获取了比较满意的结果。本文基于职业教育管理的基本概况,分析了职业教育的相关原则,对今后的教育管理提出了具体的实施建议与策略。
关键词:职业教育;管理策略
教育事业中,职业技术教育是和经济增长联系最为紧密的部分。在国内,经济建设必须依托于成千上万的专业人才,同时也要数以亿计合格的劳动者。相应地,职业技术教育迫切地需要对自身建设进行创新、对人才培养体制机制作出转变,这些都是发展必然的压力。笔者首先介绍了职业教育管理的相关原则,并表达了个人的观点。
一、我国职业教育管理的现状
职业教育管理,为了达成职业学校预期的教育目标,管理者在某种原则下分配、调用各类因素,涵盖人力、财力或是物力信息等,确保教学工作的长效、安全运行。近些年,职业教育在国内大幅地拓展。不过,也有诸多不同类型的问题。实施职业教育管理,应当要分析其中出现的问题。纵观职业教育历年的发展,除观念或是职校自身外,主管部门在教育管理体制以及模式上也有不小的问题。关于职业教育,主管部门对它的性质存在很大的偏差,这就导致主管部门出现了严重的管理缺位甚至错位情况。概括为如下几点:一是管理主体相当繁琐,学生个人的素养高低不平,没有管理性;二是没有对职业院校进行适当地下放,职校无法自由地发挥,不利于人才建设与培养;三是主管部门尚未引入市场机制,混乱的管理体制带来了各个部门的冗杂。
二、职业教育管理的原则
(一)发展性原则
流动分散党员教育管理探讨
流动分散是当前勘察设计单位、尤其是站前专业年轻党员的一种工作形态。本文通过对铁三院某一生产单位一线党员流动分散的现状分析,提出了加强和改进流动分散党员教育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党员流动分散的特点
作为一个勘察设计企业,其党员的流动分散是必然存在的,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企业的发展,党员的流动分散由过去的人员较为集中、时间相对较长向着流动更频繁、人员更分散的趋势变化。突出表现在:一是在外时间长。这突出表现在从事配合施工、超前地质预报和勘察监理的党员身上,时间短的200天,长的300多天。虽然工作驻地较稳定,但离津时间长。二是频繁外派多。这种情况相对集中在最近几年入职的青年党员中。由于现在的项目多、勘察工期紧,往往是这个项目接近尾声,另一个项目已经启动,需要人员到位。三是项目驻地散。由于配合施工、工程勘察、地质超前预报、勘察监理、监测(冻胀、路基、边坡)等项目多,使得人员更加零散。最多时津外项目驻地多达70个。四是每处人数少。项目的散小和零星的补勘是工点人数少的典型表现,再加上多个建设项目都需要专业人员配合施工,更使人员离散的概率加大。五是工点常更换。这在物探专业表现突出。任务急、时间紧,工作条件困难、探查工点量小分散,这都使得物探人员不得不在“移动中工作”,频繁搬家成为常态。
二、党员流动分散带来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党员的流动分散对基层党组织传统的教育管理模式提出挑战、带来问题,这些问题表现为三方面。一是活动难以开展。流动分散党员频繁或长期远离党组织,无法参加所属基层党组织开展的集体活动;党组织也难以有效地对党员进行统一的教育管理,加大了组织管理的难度,致使党员教育管理的覆盖面和效果受到影响。二是制度难以执行。党员大会、支委会、党小组会、党课,这“”是基层党组织的最基本的制度,但是党员的流动分散给其执行增加了难度,也对基层党组织提出挑战。由于支部成员大多为技术骨干,出差频繁,流动性大,一年到头碰面的时间较少,使得定期组织召开党小组会和党员大会的难度加大。三是作用难以发挥。一方面,流动分散党员“单打独斗”的多,一部分同志存在着只要干好自身技术工作就行了,参加不参加处、所两级组织的党内集体活动无所谓的心态,也没有发挥做群众工作的作用;另一方面,基层支部组织活动的困难,也使得支部在党员教育管理方面的作用弱化,在宣传鼓动、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等方面的作用没有充分体现。对流动分散党员教育管理不力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认识上有偏差。从当前存在的问题看,基层单位生产经营一手硬、党建工作一手软的现象还是较为严重的。重生产经营、轻党建工作,重活动形式、轻活动效果,重次数、轻人数的问题,在不少单位、甚至支部书记身上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大部分基层党组织对党员的教育管理仍停留在组织党员平时“看看书、读读报”、党日“参观游览”、年底“发展党员”的简单循环中,对党员的参与度、教育形式的选取、管理方式的创新不够关注,以行政工作代替思想政治工作,以技术业务代替党务,以自然成长代替党员意识培养,缺少党建工作上的系统性思考。这种认识上的偏差,造成党建工作可有可无的不良影响,降低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也降低了党员的影响力。二是管理上不顺畅。现有的党员教育管理基本上仍是延续传统的管理职能和方式,中层单位党组织对流动党员教育管理这一新情况反映滞后,不能有效地发挥对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协调、指导、服务和监督等作用。这突出表现在长期分散在外从事配合施工党员的教育管理上。这部分同志人事关系、党的关系虽在所属单位,但从事的工作却是受指挥部等的指派,不便参加所属单位的党内活动,与从事工作难以配套,也存在所在单位党组织难以管理的问题。三是机制上欠灵活。目前,党员教育管理从总体上还是一种静态管理机制。而这种静态管理机制已经难以适应以灵活性、多样性为主要特征的流动分散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需要。从组织构架设置上来说,生产单位的党支部及所辖党小组基本上是按科室队所和党员的多少设定,党员的隶属“多年不变”,如果不打破机构设置界线,势必影响对流动分散党员教育管理的效果。从组织关系接转上来讲,没有及时做到随项目而动,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两张皮”。许多常年固定在配合施工现场和借调助勤在各指挥部、项目部的党员,难于参加所在单位党组织的活动,再加上有的现场指挥部、项目部没有及时同步建立党组织,各单位派遣、助勤的党员也缺少接受党内教育管理的“合法身份”。从管理方式方法上来看,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大多数党组织仍习惯于传统的集中统一管理的模式和方法,而这种方式、方法正好与流动分散党员分散、灵活、多变的特点相悖,沿用它来教育管理流动分散党员,效果不好。
三、加强和改进流动分散党员教育管理的对策探讨
党组织要重视流动分散党员教育管理的问题,有针对性地研究探讨,提出可行的解决策略,确保党员“流动不流失、人散心不散”。
初中教育管理分析
摘要:对优化初中教育管理进行探讨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初中教育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果想要有效的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教育部门和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站在“科教兴国”的角度,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从而保证初中教育管理的效果。在实现均衡发展的过程中,要加强对教育的投资力度,紧抓学校的教育基础建设,提升初中学校的资源配置,改进初中的办学条件。这样,才能够保证我国初中教育水平有效的提升,从而推进义务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健康的发展。
关键词:初中教育;管理;优化
在新课改的指导思想下,初中教育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目前,如何让初中教育与高中教育更加和谐的衔接,是初中教育管理工作者面临的重要挑战。我国初中教育正在向高质量、高效能的方向转进,高效、务实、多元等教学理念,一直都是广大初中教育者们的理想目标。深化初中教育的改革,实现初中教育的高质量、规范化,促进初中教育和谐的发展,是我国一项长期的重大任务。
1初中教育管理的目标
1.1确定目标。目标的定位能够让学校对自身的教育管理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并且,对教育管理目标进行确定,也代表着学校的发展方向。由于每个学校的办学特色是不一样的,具体情况也是不同的,千篇一律的办学理念已经不适合学校自身的发展需求。因此,对初中教育管理目标进行准确的定位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在新课程出台以后,我国的教学理念都有所调整,学校要根据时代的发展需求进行制定目标,要合理的发挥出学校的特色,从而有效的提升初中学校的教育管理水平。1.2确定目标的依据。确立初中教育管理的目标,首先要明确初中学校教育的办学理念,在初中阶段,教学的对象年龄大概是在13-16岁之间的学生,处于这个阶段的学生,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都没有形成,因此,他们需要老师、家长的教育与关心,所以,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以孩子为本,并从孩子的角度对管理制度进行定制,从而促进孩子们的健康成长。然后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比如师资力量等,设立明确的发展目标,在制定目标时,要考虑怎样充分的发挥出教师的力量。最后,由于每个学校的硬件设施条件是不同的,因此,为保证学生能够在良好的教学环境中学习,要合理的配置硬件设施以及充分的利用硬件设施进行学习。
2优化初中教育管理的意义
在初中教育管理中,要协调好管理、教学以及学生三方面的关系,并制定出较为明确的管理目标,从而实现对管理信息的收集、整理,使成为具有参考价值的信息。并且要始终以教学管理为主要核心内容,要对执行成果进行考评和分类,实现对整体管理系统的优化作用。只有对初中教育管理进行优化,才能够有效的提升初中的教学水平,更好的规范教学体系。与此同时,能够促使形成教育管理体系,使管理与学校的教学之间有良好的循环,使学生在初中阶段接受更良好的教育,实现教学的目的。因此,对于初中教育而言,优化初中教育管理具有重大的意义。
职校党员教育管理初探
1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现状
1.1实习阶段培养考察工作难以跟进发展党员从递交入党申请书开始,经过党校学习,成为入党积极分子,再经推优成为入党考察对象,经过一年的培养考察,发展成为预备党员,这一过程至少需要一年半,根据高职学制的特点,在高职总的入党学生中,将有较大比例是在实习阶段完成的。而毕业实习阶段的学生一般都在企业参加实习,流动性大,且分布较散。党员教师培养人对培养对象的培养考察工作难以跟进,这一时期的发展对象往往是在实习结束后一并交上若干篇思想汇报,匆匆参加支部党员发展大会,完成“形式上”的入党。
1.2理论学习缺乏,理想信念淡化高职院校毕业生主要去向是民营企业、三资企业、私营个体企业等,这些企业往往党组织机构不够健全,即便少数同学去的是有健全党组织的单位,但在实习阶段,新单位也很难及时将他们纳入党组织,进行相应的教育管理,使得这一阶段的入党积极分子和预备党员理论学习不系统甚至缺失,造成理想信念淡化,不能以党员身份严格要求自己。
1.3毕业生党员模范带头作用不够明显进入企业实习后,面对全新的环境,受社会因素和个人因素的影响,少数学生党员出现理想信念淡化,组织性、纪律性松懈等况,例如对应该参加的组织生活不积极,工作责任感和奉献精神缺失,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党员意识不够强,没有在工作岗位上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2实习环节加强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重要性
2.1实习环节党员教育管理是高职院校完善校企合作的桥梁和纽带校企合作契合育人、生产与管理效益,旨在实现双方共赢。毕业生实习与就业在校企双方合作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毕业实习期间,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一方面,让企业参与到学校的思想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建设中来,另一方面,也要把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特点延伸到企业中去。从而使得在校企合作模式下能够培养出职业素质过硬、品德素质高尚的优秀人才,实现学校、企业双方共赢。通过毕业实习期间的党建工作,让校企双方指导教师加强交流和沟通,共同参与培养学生党员,使毕业实习期间党建工作成为完善校企合作的桥梁和纽带。
2.2实习环节党员教育管理是入党积极分子、预备党员培养和考察的重要阶段由于在校时间的缩短,毕业实习阶段成为入党积极分子、预备党员培养和考察的重要阶段。由于毕业生在进入企业后可以通过实践锻炼获得其作为党员资格的检验途径,通过实践工作加强他们对于社会主义的认识,认识工人阶级的力量,从而树立他们共产主义理想;通过劳动,认识到责任与义务,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促进实习预备党员在工作岗位上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教育管理中信息技术教育研究
1信息技术教育在教育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
1.1现代教育改革需要引入信息技术
现代教育改革的发展,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运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为我们教育事业服务。所以,运用信息技术手段为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做贡献,是现代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
1.2提高教育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充分利用信息“高速公路”,通过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等廉价的、方便快捷的信息化手段,可以及时的、准确的传输信息,使学生和教师能够通过多种渠道获得所需要的信息,并且能够及时的反馈。
1.3有利于完善教育评价方式
学生可以通过输入自己的学号进入评价系统,对各个科目的教师进行评价,书写评价意见和建议。计算机自动的整合相关信息,并将相应的结果及时反馈给相关教师,这样教师才能够根据学生的要求及时改正自己教学工作中的不足,不仅能够提高教学效率,对师生之间的感情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教育对话本真对教育管理的启示
一、本真、本质与教育存在
本质与现象及本真与异象是四个既相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本真与异象主要是针对事物存在状态的自然性而言的,本质与现象更多是针对于事物的内在属性及其表现而说的。它们都是对事物存在的描述,各自从不同的视角揭示事物的存在方式。本真为本质提供了自在的栖身之所,是考察和探究事物本质的原初依据和最佳路径。本真是本质的透视镜,本质在本真之中自然生长。而且本质也只有在本真之中才真正成为本质,才能澄明;在偏离本真之异象中,本质相应也会发生一定的流变或异化。因此,本质必然且必须存在于本真之中。当然,本真虽然反映和承载本质,却不等同于本质。本真是事物的一种自然存在状态,而本质是事物之间相区别的根本属性和标志。从本真中把握本质仍需人们的理性分析和判别。教育是人之生存、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教育存在是人类存在的重要方式。教育的本质就在于它是人之主体自身的建构活动。教育存在虽依赖于一定的物质基础与载体,但它更多的则主要是一种精神性存在和文化性存在。只有时刻检视和维护教育的本质,才能实现教育应有的价值和目标。而教育只有以本真的方式存在,才能永葆其本质。由于教育置身于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以及日常的生产生活等众多关联与网络之中,加之人本身心理、行为复杂多变,又与现实利益纠葛,使得教育存在大多已是异象之在,教育本真已常常为人们遗忘和忽视。只有弄清教育之本真,牢牢把握教育之本真,才能真正防止教育本质之异化,促进教育存在的健康发展。
二、教育本真探源:古代教育之对话范本
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2世纪是人类精神发展的重要突变期,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这一时期都大师辈出、学派蜂起。这一时期产生了大批思想巨人,他们的伟大思想成为东西方各自文化的主要来源。为此,雅斯贝尔斯将这一时期称为人类历史的“轴心时代”。古代教育源头上的两位大师———东方的孔子和西方的苏格拉底都产生在这一时代,他们都是这一“轴心时代”的核心人物。他们都在教育中不约而同地采用了对话的方式,创造了古代教育的经典之作。作为我国春秋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除了整理古代文献,就是周游列国,聚众讲学,弟子多达3000多人。孔子对其弟子的教育大多是以“问与答”的对话形式展开的,《论语》正是孔子与其弟子之间对话言论的精粹集成。孔子教育的对话存在方式深刻体现在教育对象、师生关系、教育方法等方面。在教育对象上,孔子提倡和实行“有教无类”,即不分“贵贱”、“庶鄙”,不分善恶,也就是不分阶级、阶层,不分年龄,不分地域,不分个性差异,凡是愿意学习的,统统收为弟子,都给予教育。他说:“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论语•述而》)因此,孔子门徒弟子成分复杂,来自不同地域,如齐、鲁、宋、卫、秦、晋、陈、蔡、吴、楚等诸侯国;出身不同的阶级和阶层,大多出身平民,但皆能兼收并蓄,教之成才。这为孔子对话教育的存在创造了前提条件。
在师生关系上,孔子与弟子之间处于一种相对民主、平等的地位。关于这一点,存在着争论。有人认为在《论语》里,参与谈话者之间是一种等级关系,无论是“提问”,还是“回答”,孔子都以老师的身份出现,谈话者向他请教,有人认为《论语》中的师生关系是民主、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显然,囿于时代局限,孔子与弟子之间存在等级性是必然的、客观的。但是,孔子提倡“有教无类”,能够与三教九流的学生共同对话,自由讨论各种政治、人生、道德问题,其中的等级性已经最大限度地淡化,其中的民主性、平等性已经是主要的、显而易见的。比如,《论语》记载,一次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与孔子伺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论语•先进》)即孔子说,我比你们年长一些,但不要因为我而拘束。随后便是轻松融洽地畅所欲言。这种氛围与关系在孔子的教育中无处不在。这是孔子对话教育的实质性体现。在教育方法上,孔子坚持启发式教育,他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启发式教育的教育家。他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而且,孔子的启发式教育具有明显的相互启发。《论语》记载,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启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论语•八佾》)孔子没有直接回答子夏的问题,只是说:“绘事后素。”子夏于是得到启发说,由此推断,礼且不是居于忠信之后了吗?由此孔子自己也深受启发,并高兴地说,能启发我的就是你卜商啊!这是一种师生间的相互启发,是孔子对话教育的关键和意义所在。而在西方,比孔子晚出生仅几十年的苏格拉底,作为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是采用对话教育的又一典范。苏格拉底生活在对话里,“他经常和手工艺匠、政治家、艺术家、智者与艺妓讨论,他像许多雅典人一样,将生命消磨在街头、集市、运动健身房和餐桌上,这是一种与每一个人对话的生活”。
苏格拉底正是力图通过这种生活中的广阔无边的对话,达到启迪民众的智慧、提高民众道德的目的。我们仍然可以从教育对象、师生关系、教育方法等方面来鉴赏苏格拉底教育的对话之美。在教育对象上,苏格拉底向所有人开放,只要是自愿同他谈话的人,都是他施教的对象,而且不收取报酬。他自称:“我从不自命为任何人的老师,但如果有人,不论是青年人还是老年人,渴望听我谈话,听我讲述我如何履行个人义务,我也绝不使他失望,我不会由于同他交谈而索取报酬,也不会由于没有报酬而拒绝交谈。我愿同样回答富人和穷人提出的问题,任何人只要愿意听我谈话和回答我的问题,我都乐于奉陪。”苏格拉底的教育就是同任何可以触及之人的无限敞开的对话。在师生关系上,苏格拉底与学生及其他谈话者之间是一种完全平等、自由的对话关系,丝毫没有孔子教育中等级性的痕迹。苏格拉底从不以知识拥有者和教师自居,以“无知者”的身份保持着“低姿态”,以一个探索者与学生共同面对茫茫无知的真理世界,正如雅斯贝尔斯所说,“苏格拉底总是将别人和自己置于人格平等的地位”,“教学双方均可自由地思索,没有固定的教学方式,只有通过无止境的追问而感到自己对绝对真理竟一无所知”。
在教育方法上,苏格拉底独创了一种“助产术”。苏格拉底并不直接向学生讲解各种道理和传授各种具体知识,而是通过回答、交谈或争论来揭露对方认识中的矛盾,因为他认为,哲学家和教师的任务,并不是要臆造和传播真理,而是做一个新生思想的“产婆”,把存在于每个人心灵中的真理引导出来。他一般先向学生提出问题,回答错了,也不直接指出错在什么地方和为什么错,而只是提出暗示性的补充问题,使对方不得不承认答案的荒谬和处于自相矛盾的地步。这样交相争辩,最后迫使对方承认无知,并从苏格拉底的引导和暗示中,得出他认为正确的答案。这就是著名的苏格拉底法或苏格拉底“助产术”。这是一种教师和学生共同讨论、相互激发、共同寻求正确答案的方法。它一般包括“问答—归谬—修正”三个步骤和过程,通过这一过程和方法能够“使自以为知者,知其不知;使自以为无知者,知其所知”,从而使思想的启迪和真理的探索不断在对话中走向深入。在古代近乎原始的教育环境下,在中西方文化与教育的源头上,两位思想家与教育大师都不约而同地采用了对话的教育方式,创造了古典教育的对话范本,这不仅是以原始、质朴的方式对教育本质与规律的趋近,更是以本源和天然的方式体现了教育的原生态和本真存在方式。
素质教育下的中学教育管理
摘要:本文以素质教育背景下的中学教育管理模式为研究对象,首先提出了中学素质教育的目标,包括提高民族素质,以培养综合素质为目标,发挥以人为本理念;紧接着分析了当下中学教育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包括管理僵化死板,教师缺乏和学生的互动,教师缺乏自身特色;最后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提出了中学教育管理应坚持的原则,分别是坚持发挥教师的管理主体作用,坚持课堂教学为管理实践,尝试推进学生管理。
关键词:素质教育;中学教育;管理模式
中学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实施的阶段,学生的个人素质和学习习惯直接关系到整个教育过程的实施效果和后续步骤,加强素质教育理念的渗透和素质教育的实践开展有助于提升管理效率和学生的身心健康,因此这一课题的开展具有巨大的实践意义。在素质教育下推进中学教育管理模式革新,应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教师也要引导学生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要积极参加自我管理,注重发挥自我管理。
一中学素质教育的目标
广义的素质指的是教育学意义上的素质概念,指“人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在后天通过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所获得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身心特征及其基本品质结构,通常又称为素养。主要包括人的道德素质、智力素质、身体素质、审美素质、劳动技能素质等。”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落实素质教育特别是加强基础教育和义务教育中的素质教育建设是符合国家人才战略要求的。教育投资和经济投资相比,具有投资回馈慢、投资周期长、投资成本高等特点,但是教育投资的成效也相当巨大,培养出的人才能够在相当长的一个周期中持续稳定地为社会做出贡献。素质教育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以全体适龄青少年为受众,密切关注其潜能开发和素质拓展,通过增大普及面积和实施广度,从源头提升国民素质。
(一)以培养综合素质为目标
在素质教育中,讲求“德智体美劳”多方面素质全面发展。人的综合素质主要包含人的思想道德素质、智力文化素质、身体健康素质、审美素质,劳动技能素质等。在中学学习期间,这些品质刚刚萌芽或者初步形成,有着较大的空间改变和提升,因此采取恰当的方法是对中学生综合素质的全新塑造。学生的综合素质同学习成绩的培养相比难度更大,并且培养周期也相对较长,其涵盖的内容更加广泛,但是对于学生的个人素质培养以及日后个人发展而言也有着较大的裨益,因此培养综合素质需要着眼于长远,立足于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