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分析论文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教育分析论文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教育分析论文

系统综述与Meta分析继续医学教育论文

1资料与方法

1.1纳入与排除标准

(1)纳入文献标准:纳入研究类型为分组设计的随机对照试验;试验组干预措施为采用WPBL教学,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方法;研究对象为继续医学教育学员;结局指标:理论知识或学习成绩、业务能力和工作表现、参与者满意度。(2)文献排除标准:①剔除重复报告、质量差、报道信息太少及无法利用的文献;②试验组未采用WPBL教学;③未涉及结局指标等的文献;④无法获得WPBL教学效果分析数据的文献。

1.2检索策略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Library、万方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并辅以手工检索和追踪检索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以及向作者索要全文及原始数据。检索方法:(1)中文:“网络环境下基于问题的学习”,“基于问题的学习”,“实践”,“以学习者为中心”,“继续医学教育”;(2)英文:problem-basedlearningonweb,problem-basedlearning,practice-based,self-directed,learner-centered,andactivelearning,combinedwithcontinuingmedicaleducation;(3)语种仅限为中文或英文,检索文献起止时间均从2000年1月建库~2014年12月,限定为随机对照试验。手工和在线查找相关文献的参考文献。

1.3研究方法

筛选所有“网络环境下基于问题的学习”和常规传统教学模式比较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确认试验符合纳入标准,独立记录试验特征及结果,交叉核对结果。纳入研究的方法学采用Jadad量表的质量评价标准进行评定,对纳入研究的文献进行质量评分,包括是否随机分配、随访情况、意向性分析、是否盲法设计、基线可比性,每项满分10分,超过25分为高质量文献,低于25分为低质量文献。统计学分析将文献按Meta分析的要求整理、核对数据,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4.2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若临床试验提供的数据不能进行Meta分析时,则只对其进行描述性分析。

阅读全文

成人教育毕业论文写作问题分析

一、论文写作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生不重视毕业论文

由于在职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毕业论文写作的态度。笔者发现学生对本科毕业论文的认识不足和主观态度不认真。在论文写作过程中,投入的时间极其有限,花费的精力少之又少。在部分学生看来,论文成绩不会影响其毕业,在这种功利之心的支配下,产生一种应付的心态;另外,一些学生认为自己已是成年人,指导老师不会太严格,老师一定会让过关的,只要应付一下就行了,这就导致他们在写作过程中出现消极的情绪,毕业论文问题较多。

2.学生盲目选题

选题缺乏科学性,缺乏现实指导意义。学生在选题时往往会根据自己的一时兴趣来定题,而且学生选题时对课题的了解不够充分,也没有一定的资料积累,只是很表面地根据题目来判断是否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因此这样盲目选题,导致论文写到一半后发现写不下去了,想要更改课题,或者只能勉为其难,硬着头皮往下写。还有个别学生选题时特别被动,没有自己感兴趣的课题,选题时举棋不定,最后甚至要求指导教师直接给他命题。

3.学生缺乏撰写论文的相关知识和能力

由于不少学生对如何撰写毕业论文知之甚少,平时又不注重对相关专业课题的思考、钻研,直到要毕业时才匆匆上阵。既不了解毕业论文写作的意义,也不知晓毕业论文的写作过程和毕业论文的基本格式,更谈不上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盲目地选题、定题,这必然会影响论文的质量。

阅读全文

临床教师论文:临床教育师德创建问题分析

本文作者:张杨乐 单位:南通大学

临床学习阶段的教师,不仅要履行医生“治病救人”的光荣使命,更要履行教师“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不但要在临床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上教育学生,更要从医德修养和思想品行上培养学生;不仅需要转变教育思想,提高教育水平,更重要的是加强自身师德建设,认真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努力提高师德修养,以自己良好的师德形象去影响和培养学生,以教风促学风,以师德促医德,从而为提高医学教育质量夯实基础。临床教师的专业素质与其师德建设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关系,加强师德建设不仅能够促进临床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而且有利于促进其自身发展和自我完善,一名合格的教师不仅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还应具有良好的师德品质,一个优秀的教师也必然经历过专业知识的不断积淀和师德修养的反复锤炼。在现代医学迅速发展的形势下,临床教师承担着医务工作和医学教育的双重使命,作为前者,必须有关爱病人、勇于奉献、坚持操守的品质,作为后者,必须有关心学生、坚守信仰、不断进取的意志,他们必须不断更新知识储备,拓展知识层面,全面提高素质,以满足高等医学教育的需要,而这些是以师德作为核心支撑的。师德决定了教师的职业态度,它以内在驱动力的方式促使临床教师认真履行职责、努力提高技能、恪守职业纪律、完成教育目标。

当前临床教师师德建设困境

近年来,在国家高等教育方针政策的引领下,医学专业教师的师德状况呈积极健康的态势,然而也应清醒地意识到,受市场经济和开放环境的负面影响,部分临床教师的师德建设还存在着很多亟须改善的问题。教师法明确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医学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塑造高素质的医疗专业人才,但当前医学教育实践中却普遍存在“重授课、轻育人”或“只授课,不育人”的现象。[2]有些临床教师对自身的职责认识模糊,理解存在偏差,只满足于教授学生专业技术知识,完成自己的临床教学任务,无视对学生的道德素质和人格的培养,不用职业道德规范去教育学生,甚至对学生课外的违纪违德现象视而不见、无动于衷。在新的社会形势下,有些临床教师过分追求名利,本身并不热爱教师这一职业,把物质利益作为价值追求的目标,把自己所从事的临床带教工作当做副业,仅仅是提高专业职称、谋求社会地位的手段,通常表现为不努力钻研专业知识,不认真进行备课,教学敷衍了事,考试则根据人情关系随意给分,置学校的教育宗旨和学生的自身素质于不顾,缺少责任感、使命感和职业荣誉感。古人云:言高为师,身正为范。临床教师的双重身份决定了他们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医学知识,而且要承担起示范引领的教育职责,在救死扶伤的过程中用自己高尚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和教育学生。[3]但是,有的教师纪律意识淡薄,无视医院的规章制度和学校的教学制度,举止随意;有的教师缺乏团结协作精神,只注重个人发展;有的教师对待病人举止傲慢、态度恶劣;有的教师甚至把对社会现象的不满情绪带到工作中,怨声载道。这些消极言行对学生产生的负面影响,从某种程度上抵消了正面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果。

由困境引起的原因反思

良好的社会环境是高尚师德的孵化器,反之则是滋生不良师德的温床。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趋势的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文化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社会经济的变化使高等医学教育领域更新了办学观念,拓宽了办学渠道。但同时这也是一把双刃剑,外来思想文化的侵蚀和渗透,扰乱了人们的传统思想和道德标准,很多人把追逐金钱和物质享受作为人生理想目标,社会的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和复杂化,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思想随之滋生,各个领域都不同程度存在着道德失范的现象。[4]高校处在思想文化碰撞的最前沿,这些负面现象对教师的思想价值观念及道德评价标准产生了强大冲击,教师的教育责任感不断被弱化,尤其是临床教师,他们的工作环境更具有社会接触性,在道德选择和道德行为上更容易出现偏差。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大,高校在狠抓基础建设的同时,纷纷扩大了招生数量和规模,而由此也引发了一系列教学矛盾。高等医学院校素以培养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临床技能为主要目标,在医学教育尤其是临床医学教育过程中,生师比例的一再提高,加大了临床教师的工作压力和工作负担,在带教病例和个人精力有限的情况下,相对于每个学生的临床实践指导机会就会减少,很多时候教师只能疲于应付带教授课任务,与学生在思想层面进行沟通和交流日益减少。

随着经济的繁荣和时代的发展,传统道德观念逐渐走向边缘化,个人主义和功利主义观念的表现日渐明显。和一般专业教师不同的是,临床教师的工作环境主要以教学医院为主,因此,教学医院对临床教师师德建设的认知和重视程度具有重要的影响力。虽然目前各教学医院一再强调用人要德才兼备,但具体到人才引进、教师管理、业绩考核、职称职务等实际操作中,往往过分看中教师的专业知识、学历职称、科研成果等显性条件,忽视了其职业理想、思想素质、师德师风等隐性条件,在无形中也助长了部分临床教师重业务、轻政治,重技能、轻师德的思想,只重视身为医师的业务水平的提高,忽视作为教师的师德素质的培养,平时有限的政治理论学习和师德教育也大多流于形式,师德问题从认识根源上长期被忽视、形同虚设。我国高校普遍存在着重职前教育,轻在职教育的现象,至今没有制定出统一的师德规范和评价标准,更未细化到临床教师这一群体。在传统的师德教育内容中,往往以政治要求代替职业道德要求,枯燥乏味、缺乏时代印记,偏向理想主义和完美主义,过于神圣化、模范化,缺少现实精神和职业特色,使大多数普通教师难以产生认同感和共鸣,削弱了师德教育作用。[5]同时,除简单的岗前培训内容外,师德教育大多采用空对空的集中理论学习等传统形式,方法单一,缺乏道德实践性,从而使得师德教育缺乏实效。

阅读全文

教育质量论文:乡村教育质量及效率协调性分析

本文作者:王安全 单位:宁夏大学教育学院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教育投入不变或减少、教育产出量却在增大,则教育效率就高;教育投入多而产出少,则教育效率就低,教育行政管理的目的是以最小消耗获得最大社会效率[4],追求优质教育是教育主体的普遍目标,农村家长因为城乡二元社会结构造成其社会身份地位低,更渴望其子女能与城市孩子一样享受优质教育,从而实现向上流动,彻底改变其数代人相对卑贱的社会地位。但农村家长因为工作环境和家庭经济基础所限,大部分家长希望孩子就近上学,以减少家庭教育开支,保障孩子安全。对于农村孩子而言,他们也期望就近享受优质教育。就近入学可以体验到受教育的方便舒适和快捷,获取知识、追求更好则是人之本性。农村学生因地缘身份地位所限更渴望获得平等享受优质教育的权利,并希望通过优质教育获得更高、更快和更好发展,以改变个人的前途与命运。公正平等和公正平等发展是现代公共制度价值取向和理性方式,社会契约的根本目的是平等分享社会资源、确保成员共同发展,而平等享受优质教育是受教育者共同发展的前提条件。陕西靖边县宁条梁镇西塘村小学校园基础设施建设得较好,但学生照旧流失到附近学校硬件设施不好的张伙场小学。张伙场小学地理位置偏僻,校舍也一般,由于其教学质量好而学生趋之若鹜,吸引了周边内蒙古自治区、山西等省份的大批学生[5]。

在一个充满竞争意味的社会,在一个教学质量不高的农村学校接受教育,极易出现学业和升学失败的现象。在城乡二元社会体制下,农村孩子升学和学业失败更容易归结为主流社会的排斥,由此导致情绪不良的人格特征。因此,政府和教育部门应平等分配公共教育资源,提高农村教育,特别是农村基层学校教育质量,可能是减少对社会处境不利群体和社会边缘群体的伤害,促使这类人群获得积极健康发展的有效方式。谋取教育效率是农村经济社会及其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政府部门发展农村教育的初始动力与目标[6]。农村地区因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落后、人才匮乏,更需要多出人才、快出人才,以实现与城市地区的平衡发展。政府行政部门也期望尽可能发挥农村教育投资的规模效应和社会效率,以有限财政投入获取最大教育效益和最快发展。在教育财力不足情况下,他们更期望以较低投入获得较高的教育效率,以呈现自己执政的公正与平等。影响教育效率的直接因素是教师、学生、教育场地及设施的数量和质量。如果教师、教育场地及设施数量多而学生数量少,则教育效率就低;如果教师、教育场地设施数量少而学生数量多,教育效率则相应高。没有一定数量的场地设施和学生,就形成不了规模效应,也就不能取得基本教育效率。基础教育阶段,衡量教育效率高低的标准是单位时间产出的人才数量。因此,发展农村教育需要蓄积学生数量,保证班级基本人数,提高学生输出量。

从质量与效率演进的历程看,在古代农业生产方式落后,对劳动者文化素质要求不高,人的教育需求低迷的情况下,重复演绎着低质量、低效率的教育方式。近代农业技术化时期开始追寻教育质量与效率。由于还没有形成大规模机械化生产的环境,所以,对低层次、简单操作性人才数量需求剧增,催生了农村地区低层次、低效率的教育发展。而现代农业生产寻求的不仅是人才数量,还要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的数量。现代农村社会的人们在追寻教育数量的同时,也更加重视教育质量。统合质量、效率、数量是现代农村教育发展的合理性方式。统筹教育质量与效率是合乎农村地区各类学生发展目标,合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统一方式,也是合乎农村教育发展规律的基本方式。但是,由于历史、地理,以及人们认识上的局限性,当前农村地区教育质量与效率存在明显的不协调的问题。

从理论层面看,农村教育质量与效率失调问题表现在教育各要素的协调发展方面。但从实践领域看,其主要表现在教师、学生、学校场地的质量数量以及三者之间的适应性上。在教育内容确定的情况下,优秀教师数量是形成农村教育质量的前提,也是形成农村教育效率的关键要素。没有一定数额优秀师资力量作为保障,是不能促进学生更好发展的,也就没有更好的教育质量。而没有一流师资队伍做基础,也不会有高效率的教学,从而影响学生发展的速度和效率。但是,由于农村地区教学环境差,工作生活条件简陋,教师津贴待遇与城镇过于悬殊,教师组织中极少有人主动愿意向该地区流动,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对基层学校普遍存在师资力量薄弱的现状持以维持与无奈的态度,导致越基层的学校其教师人数越缺,非专业性代课教师和老教师越多,结构性教师质量问题越严重。笔者在2010年对宁夏五所村级小学调查中发现,各学校70%以上教师年龄超过了40岁,部分行政村学校只有少数几名数十年没有更换过知识结构的老教师,而非专业性代课教师主要集中在乡村。85%以上乡村学校没有一名专业化的英语教师,也没有一名音、体、美教师。由于专任教师数量不足而又要教三、五门课程,无法精细备课的教师很多,这就大大提高了教师的使用效率,却相应地影响了其教学质量。而越是乡镇级及以上学校教师数量越多,职称、学历水平高的教师越多,代课门类少而专业化高的教师越多,教学质量相应高,但其工作内容少、工作量小、使用效率低。

学生数量和质量是衡量教育质量与效率的核心。但由于农村地区师资数量质量差异明显,由教师质量差距拉动的各学校学生质量数量差距随之显现。因政府部门沿袭了近代工业革命效率至上理念并积极推动了撤并学校运动,不同层级学校间学生数量质量出现了愈来愈明显的差异性。1998~2003年五年间,陕西某地区乡镇学生增加30256人,增加率46.07%;农村学生减少139188人,减少率27.90%。1998~2008年十年间,该地区城镇学生增加52104人,增加率79.33%;农村学生减少334399人,减少率67.02%[7]。部分行政村的优质生源逐渐流动到乡镇中心学校,也有越来越多的农村优秀学生流动到城市学校,从而使部分乡村学校变成了一二十个弱势学生的学习阵地,部分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倾力投资建成的新学校变成了“空巢”学校。在国家教育经费严重不足的情况下,用有限的教育投入换来了教育零质量、零效率,乡镇学校却变成了大班额教学。据了解,近年来西部农村地区乡镇中心学校平均班额都发展到了60人左右,有些学校班额甚至达到八九十人以上,而不少城镇学校70%的学生都源于农村。按照国际班级规模指数发展趋势,正常班级规模一般控制在30人左右。我国中小学班级人数长期执行的标准是45人左右[8]。班级规模低于标准指数将影响教育效率,高于标准数值则会影响教育质量。#p#分页标题#e#

农村地区不同层级学校班额量的变化必然影响其效率变化,更影响其质量变化。农村基层学校因学生人数少、班额小有助于增加个别教学时间,有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却大大降低了其师生比和农村基层学校的教育投资效率。乡镇以上学校因学生人数多、班额扩大大大节约了师资力量、节约了教育成本,教育教学的经济效率也得到了显著提高,却无法保证教育教学质量上的相应提高。班额扩大以后,教师要用更多时间和精力维持教学秩序,用于具体内容和每个学生身上的教学时间相应减少。有关调研发现,班级规模增长与学生成绩呈负相关[9],也有研究表明,撤点并校、扩大班额后,被动移动学生的学业成绩和学校适应性明显降低[10]。因此,学生数量非秩序性增多或减小不仅影响每个学校自身质量效率的协调发展,也推动了不同学校教育效率的失调发展。办学条件和学校基础设施既是学校教育质量与效率形成的前提条件,也是提高学校教育质量与效率的重要手段。而农村各级学校办学条件、基础设施本身存在数量质量、使用效率间的平衡问题,乡镇学校教学设施条件普遍好于村级学校。近年来一些由新农村建设建成的农村基层学校因撤并合校和学生离去,变成了空荡荡的校园和教室,教学设施、场地利用率和教育投资效率降低到了最低,而农村乡镇以上学校因学生不断流入、人满为患和场地设施过度使用,教育投资效率有了充分提高,但因为越来越无法保证每个人更好地享受教育资源,其教学质量下滑也是在所难免。一般而言,有多大场地就应当容纳相应数量学生,有多少学生就应当按比例匹配教师,才能促成教育质量与效率的协调发展。但农村地区层次高、场地大的乡镇学校所容纳的学生人数越来越多,有些超越了其承受能力,造成其教育投资效率提高的同时质量也难免下降。层次低、场地小的村级学校因容留的学生越来越少,以至于远远达不到正常班级和教学规模,造成教育投资效率持续下滑。因此,协调同一学校和不同学校师生数量与质量的关系、师生数量与其场地设施硬件数量与质量的关系是发展农村教育的合理性方式。

阅读全文

教育概念论文:乡村教育目的概念定位分析

本文作者:刘丽娜 李化树 单位:西华师范大学四川省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本文根据研究的内容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并联系实际情况,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参考资料来源为中国期刊网和学校图书馆。时间跨度为2005年至2010年,可以有效保证研究紧贴时代形势和现实需要,进而保证研究的价值性和实用性。整个研究都是建立在对相关研究文献和原始资料的分析、综合的基础上进行的。本文力求做到:全面客观地搜集、引用、分析和综合文献,力求最大可能的保持文献的原有意蕴,避免断章取义。农村教育目的的应然状态是指农村教育目的应该是何种状态。近5年来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农村教育目的的应然状态进行分析,其观点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服务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这类学者认为农村教

育的目的是通过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技能水平,最终为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吴志丽从“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推知“农村教育也应是为了实现农村子弟的自身发展,为了更好满足农村孩子的发展需要,实现农村的经济发展。”[1]欧剑和陈小伟建议将农村教育教育目的定位为“为农服务”,包括推进农村社会的文明进程、提高农村人口的素质和培养各种适用人才、为农村发展服务。[2]这类从经济发展和社会服务的角度来定位农村教育,希望通过教育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村社会服务现状,具有很强的实用性,短期可以起到明显效果,但是也具有很强的局限性,无法满足农村教育全面发展的需要。培养合格公民。这类专家是从农村教育的对象并结合教育本身目的来探讨农村教育目的定位问题。

农村教育的对象天然指向农民群众,而教育最初目的是“育人”,因此农村教育目的就是促进个体发展、培养合格公民。例如粟高燕提出农村教育是为“促进个体自然的、认识的、道德的、心理的、审美的全面发展”。[3]袁宇指出农村教育目的应该由“培养传统的劳动者和传授简单的农业劳动技能,转向培养全面发展的适应现代化农业需要的人,为人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创业能力的形成服务。”[4]教育的本质就是培养完善的“人”,将农村教育目的定位于“培养合格公民”正是基于这种考虑。此举可以有效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对我国和谐社会建设有着重要意义。培养新型农民。庞守兴认为农村教育的首要目的是“培养新型农民”。[5]皮武从文化角度探究农村教育目的,认为“必须突破单纯升学考试的局限,回归教育的本源,培养大批高素质的新型农民作为农村文化的承担者”。[6]这种观点认为农村教育目的主要是为农村服务,具体体现在培养新型农民。农村教育建立在农村实际生活之上,本就应为农村发展服务,培养新型农民;但这具有很大局限,应该以更加广阔的视角来探析农村教育的目的。除此之外,王剑和冯建军认为“城市主导价值预设导致农村教育目的异化”,提出农村教育目的应该是“培养热爱农村的人”,[7]以此促进农村的发展。刘小红和尹清强建议将农村教育目的定位为“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培养人才。”[8]体现出各方学者不同层面认识和解读我国农村教育目的的现状,对于研究农村教育目的有一定启示意义。

农村教育滞后很大程度是由于教育目的定位不清,对此国内学者、专家十分关注,也取得了较显著的研究成果。教育目的出现异化。周云峰认为农村教育目的存在着功利性因素,“升学成为农村人读书的最高目的和根本追求”,而不是通过教育提高自身科学文化素质。[9]肖第郁也提出以升学为目的是农村教育目的存在的问题之一。[10]皮武也认为农村教育有“单纯为升学考试”的局限性。[11]这是农村教育目的中存在的最严重问题,认为升学进入更高层次的学校学习可以改变祖祖辈辈的生活轨迹,而忽视对自我的全面完善,导致农村教育目的异化,效果与期望差距甚远。单纯为城市输送人才。吴家庆和杨远来认为以往的农村教育是“向城市送人”,而不是“为农村育人”,“传统的农村教育是一种少数的精英教育,而不是全民教育”,无法起到提高农民素质、服务农业发展的作用。[12]王剑和冯建军认为“城市主导价值预设导致农村教育目的异化”,农村教育主要是为城市培养人才。[13]这是“城市本位”教育目的观上所引发的问题,也是我国农村依附城市的传统观念在教育上的表现。导致农村发展一直跟不上城市发展的步伐,城乡差距不断拉大,农村人民通过教育改变命运的朴素想法一直没能实现。此外段会冬提出农村教育目的存在问题是“将培养目标和人才流动混为一谈”。[14]田夏彪和张琼在分析农村教育价值取向的基础上提出农村教育在目的上存在两种误区,一是“离农化”,即通过逐层考试实现“逃离农村”的梦;二是“为农化”,将农村教育局限在只为农村农民的发展。[15]对农村教育现存问题进行科学分析有着重要意义,但我们必须要结合历史的演变历程来探究问题出现的原因并寻求对策,才能确立科学合理、符合国情的农村教育目的。

建设学习型农村社会。丁燕红和李祖超明确将农村教育目的定位为“形成农村学习型社会”。[16]周洪宇为应该“转变教育观念”,以“建设学习型的农村社会”为目的。[17]这种观点是基于农村教育目的的发展历程和现状而对未来做出的长远规划,为农村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体现出学者对农村未来的美好期望,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科学性。教育目的多元化。余秀兰从文化再生产的角度分析当前农村教育的目的定位在未来仍处于两难的境地。[18]虽然没有提出农村教育目的具体为何,但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教育目的应该多元化的主张。对“教育目的究竟为何”的争论自古就有,未来也不见得就能达成统一,因此农村教育目的定位应该走向多元化。当前我国农村教育面临着新形势,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传统意义上的农民变成失地农民、城镇居民,农村教育作为一个历史概念,未来将可能消失在历史长河中。农村教育要适时接受多种因素影响,使自身目的定位走向“多元化”,而不是局限在培养合格公民或者促进个体发展等某一个方面。总的来看,如何通过预测未来的变化和合理需要来确定农村教育目的,仍然是农村教育必须考虑的关键性问题,对其研究仍然任重而道远。#p#分页标题#e#

阅读全文

探讨农村教育数字化研究近况及趋向

一、文献计量分析

1.研究论文刊发时间及数量

根据论文的发表年代对农村教育信息化主题进行分析,可以了解其研究历史和未来的发展趋势。份及数量,从2000-2011年所刊发的论文数量呈逐年增加趋势。从2000年第一篇由河南财经学院统计学系的赵乐东发表的《信息化教育与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有关农村教育信息化的论文开始,截止到2011年12月31日,发表的相关论文总量达447篇。虽然2000年只有一篇相关论文,但从2008年到2011年相关论文总量皆超过60篇,即使2002年、2009年和2011年这3年较前一年在年总量上有稍许下降,也无法影响其总体的上升趋势,特别是2006年国家了《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文件后,我国农村教育信息化更是得到广大学者的高度关注。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加快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相信在未来几年中,农村教育信息化这一主题仍将继续得到专家学者的关注和研究。

2.研究论文期刊分布

对论文期刊分布的统计可以反应出论文的质量,从而体现出该主题现阶段的研究水平。据统计,共有169种期刊刊登过此类论文,主要集中在教育领域期刊,其中有10种刊物是教育学核心期刊(以CSS-CI2010—2011年收录为准)。发表该主题的论文在6篇及6篇以上的刊物共计12种,共231篇,约占所有论文总量的51.678%;而在教育学核心期刊上刊登的此类主题论文共计80篇,仅占总论文数量的17.897%,所占比例较低,这说明我国对于农村教育信息化问题的研究仍处在初级阶段,研究的层次相对较浅,因此研究水平有待提高。图2为刊载量在6篇及6篇以上的期刊刊载情况。图2刊登论文期刊情况

3.研究论文作者所属单位分布

通过对论文作者所属单位的分析,可以得出哪些群体在关注农村教育信息化问题,也可以了解研究该主题团体的主要力量分布。为在4篇及4篇以上单位机构的直方图,共12所高等院校,除去西北民族大学为一所民族类院校外,其它均为师范类院校或由师范类院校合并的院校,其中有5所为教育部直属的高等院校,分别为西北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和西北大学,且安徽师范大学和河南师范大学也是省属重点大学和省重点建设大学。图3论文作者单位情况西北师范大学关于该主题的论文产量最高,共计26篇,随后的东北师范大学和华中师范大学也有17篇和14篇。之所以这些院校高居榜首,得益于这些院校相关专业的发展优势和人才力量,也说明了在推动该领域的发展中我国高等院校处于主力军的地位。

阅读全文

教育部一级学科投稿期刊建设实践探索

2015年8月18日,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审议通过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同年11月,国务院正式印发了该方案。这一方案是我国继“211”、“985”工程之后,由中央政府直接主导实施的教育发展战略,旨在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推动一批高水平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或前列,实现我国从高等教育大国到高等教育强国的跨越。方案明确提出要通过一流学科的建设带动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一流学科是一流大学建设的基础。2017年1月24日,教育部、财政部和国家发改委三部委又联合印发了双一流建设实施办法,特别强调要以学科为基础,充分利用有影响力的第三方评价,强化学科建设绩效考核。图书馆参与高校的学科服务,采用SCI、ESI、JCR、InCites等多个数据库作为信息源,利用文献计量学和信息分析方法对高校科研成果进行多角度统计分析和数据深度挖掘,为促进学校更多学科加速进入全球前1%、更多学术论文成为高影响力论文,推动学科发展作了大量的情报分析工作。本文整理高校科研成果,根据教育部一级学科对大学学术论文进行标引分析,从角度分析期刊影响力,建设学科投稿期刊目录信息,为高校学术发表期刊选择提供信息支撑;以学科为例进行数据梳理,结合科研工作实践中的一些心得体会,以期为高校教育部一级学科学术影响力发展提供参考。

1设计思路

1.1服务目标

发表学术论文,学者既关心投稿的成功发表,也关注后的被引次数,被引次数涉及个人、学科、学校的学术影响力,同时也是期刊关注的目标,目前期刊影响力的各种量化指标也是由论文的被引次数来计算的。从作者角度要考虑更快速、更适合自己学术水平的期刊,从期刊编辑部角度要考虑哪些论文的内容更切合学术热点,更能提高期刊的影响力。为提高论文影响力,本文投稿期刊主要考虑SCI源期刊、高被引论文的来源期刊,同时考虑期刊出版周期、中国作者的友好程度等因素,根据已发表学术论文对应期刊影响力的主要指标编辑期刊投稿指南,为科研人员提供适应本校的投稿期刊目录信息,利用不同指标标注期刊推荐的级别。

1.2期刊界定

学术投稿通常会选取具有高影响力的高水平期刊。期刊影响因子是期刊影响力的主要量化指标。由于期刊的影响因子每年都有变动,不同学科期刊的影响因子不具有可比性。JCR根据影响因子的大小,按学科将期刊平均分为四个区,如Q1处于前1/4区域,Q4处于后1/4区域。本文高水平期刊通常界定在Q1、Q2区域,但由于高校有大量的硕博士,本文对Q3和Q4期刊选择指标进行信息补充,以满足不同层次期刊投稿需求。期刊的论文被引百分比反映该期刊论文被引的几率,论文被引百分比越高,期刊的零被引率就越低,由于高校学科有习惯性投稿期刊,从期刊的论文被引百分比可以分析高校投稿的合理程度,引导科研人员向被引较高期刊进行投稿,以提高学校论文的被引率。在分析期刊被引过程中,本文对Q3或Q4期刊,若本校论文被引百分比高于同学科Q2期刊均值,该期刊也纳入推荐期刊。ESI数据库提供有学科被引前50%的期刊,这部分期刊在分析过程中与本校的高被引论文所属期刊略有不同,本校发表的高被引论文,发表期刊覆盖JCR的四个分区期刊内,由于期刊是跨学科收录,需具体考虑该高引论文收录期刊所属学科,在期刊信息中备注高被引论文期刊,以增加期刊的推荐程度。学科论文在期刊中的百分比,录用多学科论文的期刊,如“PLOSONE”主要收录医学生物,但也少量收录电气学科论文,这类期刊在目录中备注信息不作推荐。SCI异常期刊,部分期刊为了提升影响因子,大量引用自己期刊的论文,使自引率超过20%,这类期刊往往会被镇压,镇压(suppressed)不等于剔除(dropped),论文依旧被收录,如果不改正,很可能会有被剔除的风险。还有一种情况是SCI互引,如2016年KoreanJournalofMetalsandMaterials引用JournalofCeramicProcessingResearch的论文达21%,这种互引情况会导致期刊的镇压,这类镇压期刊将不出现在投稿推荐目录中。

2教育部学科类别标引

阅读全文

高校药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探析

在当前高等院校的教育教学中,撰写毕业论文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是考查学生运用基本知识、基础理论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学生进行初步科研训练的有效形式。然而就目前药学专业学生撰写的毕业论文情况来看,普遍存在质量不高这一问题。所以,分析导致毕业论文质量不理想的原因,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一套科学、完善的整改体系至关重要,需要民办高校对其给予高度重视。

一、药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不理想的原因分析

1学生方面的原因

从学生角度思考,论文质量不理想的原因有3个方面:①思想上对论文质量缺乏重视。一些高校毕业生未意识到毕业论文的重要性,在写作论文时存在剽窃和造假现象。据统计,国内重点院校和普通院校本科毕业生论文抄袭和造假率高达10%和30%以上,而且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1]。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学生对论文质量的重视不够。这不但违背了高校要求大学生撰写论文的初衷,而且与高校教育精神相悖。②缺少获取知识信息的途径。毕业论文从选题到写作,需要学生查阅大量文献,尤其是药学专业的毕业论文对真实性和准确性均具有较高要求,因此学生写作论文中的每一部分内容都要有足够的理论作为支撑。但当前部分学生缺少获取知识信息的途径,在查阅文献时,仅仅依靠百度、谷歌等大众搜索工具,而忽视了查阅专业文献数据库[2]。由于理论支撑不够,最终导致论文质量差强人意。③实习、就业等事情分散了学生写作论文的精力。目前,民办高校的论文写作大多安排在最后一个学期。在这段时间里,学生大部分精力都集中在择业、就业或考研准备上,无暇顾及论文质量,大多数学生都是抱着应付了事的心态,并没有认真对待论文写作,影响到论文的写作质量。

2教师方面的原因

从教师角度思考,论文质量不理想的原因有以下两个。①一些论文指导教师本身科研能力不高,且没有指导本科学生写作论文的经验,加之对学生论文选题所涉及的范围领域不熟悉。这样一来,在指导学生写作时就力不从心,甚至有些教师会出现应付了事的情况。②有些教师对论文指导工作不够重视,在指导时缺乏责任心,经常以工作忙为理由避免回答学生在写作论文方面提出的问题,对待学生上交的论文没有进行仔细批改就通过。

二、提高药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策略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