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研讨论文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教学研讨论文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教学研讨论文

现代数字通信课程研讨式教学实践

摘  要:研讨式教学方法能够从文献检索、PPT制作、学术交流讨论等多方面培养学生独立科研能力。我们在研究生课程《现代数字通信》课堂教学中对研讨式教学方法进行实践,本文主要从教师讲授、研讨内容确立、专题研讨、成绩评定等方面对我们的课堂实践进行介绍,总结实践过程中的体会与不足。

关键词:研讨式教学;科研能力;现代数字通信;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是研究生从事后续毕业论文工作的基础,是研究生实现从本科学习到研究生学习的重要转折阶段。研究生尤其是学术性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不同于本科生,主要体现在:搭建合理的知识结构,了解学科前沿;具有创新精神并掌握创新方法;通晓本学科的常识与规范;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归纳、总结和表达能力,具有较强的论文和技术报告的撰写能力,具有合作交流能力;具有自主学习与终身学习的能力,具有较强的独立工作能力【1】。探讨新的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揭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培养学生独立从事科研的能力,对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研讨式教学方法,是与传统的“传授知识-接受知识”教学方法不同的新的教学模式,它的教学主体包括老师、学生等所有具有认识和判断能力的课程参与者,他们就某一主题的认识,最大限度地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认识互动,共同讨论与交流【2-4】。我们就近年来在研究生课程《现代数字通信》课堂教学中进行研讨式教学方法实践,在学生文献检索、文献综述、专业知识学习、学术报告与科技论文写作等独立科研能力培养方面的粗浅体会与同行交流,期望得到批评指正。

    一、研讨式教学方法实施

    《现代数字通信》课程是我校电子信息工程类研究生的专业基础课,在研究生第二学期开设,每年有较多的学生研修该课程。在课程学习后学生将进入毕业论文工作,部分学生在课程学习时已开始毕业论文工作。我们希望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能够掌握通信与网络的基础理论和技术,了解现代数字通信技术发展现状,并培养学生科研工作的一些能力与规范。我们将从教师讲授、专题研讨、成绩评估三个方面介绍我们在《现代数字通信》课程课堂教学上运用研讨式教学方法的实践。

    1.教师讲授

阅读全文

研讨式课程设计论文

1“研讨式”教学法简介

1.1方案设计阶段

学生在选题之后,指导教师对选择相同课题的学生进行分组,一般3~5人组成一个设计小组。组内学生要分工协作,通过查阅资料和组内讨论交流,完成方案设计工作。之后将选择相同课题的所有学生集中,每组推荐1~2名学生发言,介绍本组的方案,并与其他组的方案进行比较,进行组与组之间的讨论交流。经过讨论,如果方案可行,进入电路设计阶段;反之,重新进行资料查阅和方案设计。

1.2电路设计阶段

在电路设计阶段,组内学生可以分别设计方案中不同的单元电路,在设计过程中,组内学生要注意相互研讨交流;设计完成之后,同样要进行组与组之间的讨论交流,如果设计的电路功能能满足任务要求,可以进入实际电路制作阶段。

1.3实际电路制作阶段

实际电路制作阶段在领取元件和工具后,学生就可以根据设计进行电路的制作与调试。虽然组内每个学生的方案相同,但每人必须完成一整套的电路制作与调试。在制作与调试过程,特别是出现电路故障后,组内学生可以讨论交流,查找原因。电路经过测试,证明实现了设计要求,就可以上交作品,进入总结阶段;反之,修改调整电路,直到达到要求为止。

阅读全文

大学英语课程通识教育探索

一、建构人文通识教育的目标框架

人文通识教育的本质是“人学”教育,旨在通过人文精神引领和熏陶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从能力角度看,理解分析和内省思辨是人文学科所注重的能力素养。通俗地说,人文教育就是教人如何阅读、如何分析、如何思考、如何进行有说服力的论述。这些可迁移能力不仅在学校使用,在商业等职场活动中也无处不在。本文借用马扎诺的新教育目标分类框架,准确深入地理解教育目标的各个层次,以进一步构建人文通识教育的具体教学目标框架。马扎诺认为,人的认知活动是按照人对学习行为的控制情况来排序的。他将学习行为模式分为四个元素:自我系统﹑元认知系统﹑认知系统﹑知识。自我系统具有最高级的内省意识思维,是任务动机的主要决定者,是由个体态度﹑信念和情感组成的相互联系的系统。元认知系统具有较高的认知水平,负责确认与新任务有关的目标,制定为实现目标所需的策略。认知是心智作用的过程,认知系统的核心是心智技能。因此,学习行为模式的流程图是:自我系统先起作用,决定是否从事某一学习任务;接着元认知系统起作用,提出相关的认知目标与认知策略;最后认知系统处理相关信息。需要注意的是,这三个系统的运作都要借助和使用学生已经存储的知识。刘春燕认为,描述教育目标要特别注意动词的使用。同时,刘春燕的跨语言、跨文化交际能力教育目标框架也给予了本文重要启示。这里将分别从知识﹑认知系统或心智技能﹑元认知系统和自我系统四方面对人文通识的素质教育目标进行外化描述,建构人文通识教育目标框架的具体内容。

二、人文通识教育和语言技能训练的融合策略

(一)“以输出为驱动”的教学原则

“以输出为驱动”的教学原则是人文通识教育目标框架所体现的能力目标在课程教学中得以实现的前提和基础,同时也是“工具性”和“人文性”融合并重的唯一可行途径。人文通识教育和语言技能训练并重的大学英语课程主要包含三个学习目标,即语言技能训练、人文知识摄取、分析思辨能力。以输出为驱动的教学策略可以融合学习目标,集三位于一体。具体地说,学习者可以在摄取知识和输出思想的过程中,运用和训练语言技能,贯彻“从做中学”原则。同时,以输出为驱动的原则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积极性,在对新语言点的琢磨运用过程中提高语言学习效果。此外,以输出为驱动的教学原则可以使学生深入领会课程中涉及的人文知识点,并在分析思辨的过程中得以升华。

(二)以“输出为驱动”的思辨研讨型授课模式

从具体的能力目标看,大学英语课程需要培养学生养成自主学习和研究思辨的能力,包括对经典名著的阅读理解﹑问题分析﹑查阅文献﹑主题研究﹑观点思辨﹑撰写或表述﹑团队合作分享等能力。因此,思辨研讨型授课方式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最佳选择。思辨研讨型课堂是以学生在课下进行充足思考研究为前提﹑以互动的观点讨论和分享为主要形式的课堂活动。从过程角度进行解剖,思辨研讨活动的流程图为:阅读→知识摄取→分析→思考→观点形成→观点互动/讨论→思辨→观点再形成。可见,教师精心设计课堂任务的是保障思辨研讨课顺利开展的关键。

阅读全文

污泥处理科学研究实验设计探析

摘要:污泥作为一种特殊固废,因其含水率大、易获得等特点,在脱水、热解处理等科研课题方面被大量研究,在高校科研平台开展广泛实验。如何基于高校对于污泥脱水及热解处理的众多科研平台及人才资源优势,搭建适宜于本科教学实验的创新平台,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对搭建基于污泥处理科研平台的本科教学实验设计思路进行研讨和分析,并提出具体实施路径。

关键词:污泥处理;科学研究;本科教学;实验设计

污泥是一种较为特殊的固废,为废水净化过程产生的、富含水分的、具有流动性或塑性的废物[1]。目前,随着废水处理技术的推广应用与发展,污泥的产生量越来越大,种类和性质也变得愈加复杂[2]。污泥中浓缩了废水中有毒有害物质,所以污泥是影响环境较为严重的固体废弃物[3],污泥的合理化处理和处置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和难点。近年来关于“污泥”主题发表的论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如图1所示,见知网),且对于污泥的研究多集中在污泥脱水。国内实验室对污泥处理进行科学研究的平台大量建立,同时也有一大批研究污泥处理的高校教师及工程师。若能基于目前较大量的关于污泥处理的科研平台和科学研究人员开展与“污泥处理”相关的《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以下简称《固废》)本科教学实验,具有较大优势。

一、基于污泥处理科研平台进行本科教学实验的优势

(一)污泥的处理和处置囊括“固废”课程的多个知识点。污泥的处理包含污泥浓缩、污泥调理、污泥脱水、污泥消化、污泥干化及污泥热解等,同时污泥处置主要包括污泥堆置、卫生填埋等,以上内容已涉及固废的特性分析、预处理、物化处理、生物处理、填埋处置等“固废”课程主要章节内容。污泥的处理与处置明显由多个环节组成,而每个环节又可与实验方法的选择或实验平台的搭建一一对应。以各学校最常开设的“污泥的真空脱水过滤实验”为例,虽实验装置简单,所需购置的耗材数量也较少,但通过该实验的设置使学生系统地掌握污泥特性分析、污泥调理及脱水过程操作及基本原理。

(二)污泥研究科研平台与教学实验平台无缝对接,节约装置购置及人员配置成本。部分学校存在本科实验教学平台严重欠缺的问题,造成实验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存在一定阻碍。而目前在高校较为丰富的污泥处理科研装置及研究人员的配置,为其延伸为本科教学实验平台提供了良好的硬件及人才条件。可通过学院的统筹安排,协调好科研平台及本科教学之间的时间及空间安排,进而实现污泥处理相关科研平台直接用于本科教学实验。

(三)有助于基于污泥处理的创新实验设置及安排。在《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中明确提出,“学校能够提供达成毕业要求所必需的基础设施,包括为学生的实践活动、创新活动提供有效支持”。同时也要求“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很明显,教育部门在加大对创新人才的培养力度,而基于科研平台的本科实验教学而明显更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以前期文献阅读准备、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方案讨论、预实验论证、系统开展实验、结果讨论与分析等环节均可融入学生的创新思维。

阅读全文

高中化学教师培训核心素养

[摘要]

以“核心素养”作为培养目标的新一轮高中化学课程改革的推进和实施,需要高中化学教师对“核心素养”有深刻的理解和认同。中小学教师培训机构有必要基于“核心素养”理解开展高中化学教师培训。阐述了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构建了基于“核心素养”理解的“课题研究”培训模式,并以案例的形式剖析了该培训模式的应用,最后对基于“核心素养”理解的高中化学教师培训进行反思。

[关键词]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课题研究;培训模式

随着高中化学课程改革和高考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下文简称“核心素养”)成为这两年来新闻媒体和教育报刊上出现频率最高的词。广大化学教育研究者和一线高中化学教师不管对“核心素养”了解多少、研究多少,未来“核心素养”都将成为指导高中化学课程改革的方向。作为中小学教师培训机构教师,面对“核心素养”,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一是“核心素养”是什么;二是广大高中化学教师对“核心素养”的理解程度如何;三是广大高中化学教师自身的“核心素养”水平怎么样;四是广大高中化学教师如何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这四个问题的基础就是“核心素养”是什么,广大高中化学教师对“核心素养”是否理解。因此,在以“核心素养”培养作为目标的高中化学课程改革正式推开之前,作为中小学教师培训机构教师,我们认为有必要提前通过培训的方式促进高中化学教师认识、理解和认同“核心素养”,在此基础上评价自身“核心素养”水平的高低,并探寻实践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路径。

一、基于“核心素养”理解的高中化学教师培训模式构建

(一)对于“核心素养”的理解

阅读全文

探索高校图书馆教育培训工作的发展

1加强信息网络时代下高校图书馆馆员科研能力的培训是图书情报工作健康发展的长远之举

现阶段因信息资源的丰富程度加深、各种检索手段的快捷多样等诸要素的影响,各高校对新时期馆员的科研能力均提出了更高要求.高校图书馆作为教育教学和科研服务的职能部门,是全校师生学习和科研的重要基地.更好地为教科研服务,充分发挥图书馆为师生服务的最大潜能的需要,均要求馆员积极加入图书馆资料科学研究的行列.高校图书馆员的科研、服务的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映出其业务素质和个人素质的高低.展开科研能力的培训应遵循如下的原则:首先是以业务培训为先行的原则.业务是从事科研的基础,先夯实业务,才能更好从事科研活动.其次是动手动笔原则,鼓励馆员针对工作的切身感受和见解,能形成书面报告或心得的文本形式.第三是以外部推动提高科研意识的原则.可聘请图书馆领域的专家学者举办讲座,引导馆员提高科研意识.

多组织图书馆业务骨干和科研骨干参加区域性和全国性学术研讨会,进行学术交流,使科研水平上水平能够依托外部的专业权威团队的支持.第四可采取激励机制的原则,对取得学术成果的馆员进行阶段性表奖或给予人财物上的扶持.鼓励有专业特长的馆员积极参与横向科研项目的研究.第五重视学科馆员队伍建设的原则.主动与教学口的立项教师结对子,进行全程课题跟踪服务.第六是坚持计划性原则,每年可制定有重点有针对性的馆年度科研工作计划,力求科研培训的前瞻性和可行性.第七是遵行方便馆员投稿的原则,馆培训部门可负责制作投稿指南,为其提供方便.第八应注重学术交流的原则.每年举办图书学术研讨会.就论文写作展开经验交流,探讨论文写作存在的问题、论文作者写作体会、选派部分馆员参加全国性的学术研讨会和论文交流会.总之,运作科研能力培训工作应循序渐进、扎实推进.

2加强信息网络时代下高校图书馆读者“关于图书馆认知度”的培训仍为图书馆工作的重中之重

提高读者对新时期图书馆认知度确刻不容缓.除对教师读者进行新数据库利用的培训外,应把占多数的学生读者的培训作为重点,侧重现代信息利用能力的培养.首先,应抓住新生入馆教育环节,让其熟悉现代化高校图书馆多媒体和数字资源丰富的特点.应重视针对读者举办的数据库讲座,使其充分了解并使用馆内电子资源益处:使用户以较低成本获得海量图书资源,帮助图书馆扩大馆藏,提高图书馆藏书的保障率,降低藏书的拒借率.让学生读者充分了解大学图书馆与普通上网搜集资料的区别及自身信息利用优势.在书库没借到书,可通过数据库,在网上先睹为快,通过网上多媒体课堂、资料库可实现优质资源共享.这方面的培训可制定图书馆数据资源使用培训计划,并切实进行面对面培训,可通过每周例行答疑分别对馆员和读者及学生培训.

其次,利用文检课教学提高读者的关注度.文检课教学提供了直接面对学生宣传图书馆的契机,在关注信息化的新图书馆的教学中,文检课侧重点离不开以下方面:辅导读者掌握检索信息的基本技能;充分做好馆藏电子资源的宣传工作;侧重计算机检索方法、网络数据库的利用、搜索引擎等现代信息检索能力的培养;理论联系实际,侧重学生的实际文献检索能力和科研及论文写作能力的培养,利用多学时带领学生到多媒体阅览室实习计算机检索等.其中让学生读者熟悉掌握计算机检索常用方法应为培训的重点;授课方式改变传统,以计算机为媒介,把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计算机技术融为一体(如课件),通过讲解、演示、提问、模拟操作等形式,实现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模式.

3结语

阅读全文

关于备课组高中地理论文

一、丰富活动形式,充实集体备课内容

1.集体备课。

(1)制定教学计划。根据学科特点及教学要求,认真研讨教材的知识体系,结合本校本年级组的实际情况,制定详细、具体可行的学科教学计划,认真分析各单元的重点、难点,提出破解方法。

(2)教学案的研讨、编制。教学案是教学内容的重要载体,是对教材内容的重组再现、补充或删减,也是教师上课的重要依据,更是学生学习、复习的重要参考。所以教学案的质量关系到每一个班级学生学习成绩,备课组长尤其要把好教学案的出口关。

(3)备教学流程、教学模式。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教育教学思想和观念都发生了重大变化,课堂教学中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集体备课过程中我们要根据不同的课型,设计不同的教学模式和流程。对于新授课,我们的一般做法是:?→?→?→?→课前检测情境创设提出问题合作学习?→教师点拨课堂检测,以便于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听课、评课。

听课是备课组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我们的做法是每周一节公开课,每位教师必须参加,每位教师每周听课至少两节,鼓励教师相互听课,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甚至是跨年级、跨学科,这些对教师的发展都是有益的。开设公开课的教师要精心准备,尽可能运用多媒体教学,提高地理教学的直观性和有效性。评课是对听课的进一步延伸,我们要求每位教师参加评课都要发言,对所听的课进行点评,尤其是年轻教师更要积极参加。我们力争做到评课不流于形式,不走过场,客观公正,实事求是。这样对于上课的老师也是一种促进、提高。

阅读全文

梵学与佛学研讨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梵文研究中心主办的“梵学与佛学研讨会”于2011年10月22-23日在苏州召开,本次会议得到苏州西园寺普仁方丈及诸寺众的大力支持与协助,来自北京、台湾、香港、上海、广州、成都等地区近50名学者参加了会议,与会学者就中国当前梵学与佛学的研究、人才培养及未来发展趋势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与交流。   本次会议共收到36篇论文,其中基于梵汉或梵藏汉对勘的大乘佛教经论与思想研究的论文,就有16篇。在这些经论中,最受关注的是在中土流传甚广的《维摩诘所说经》。黄宝生研究员在其《〈维摩诘所说经〉梵汉对勘导言》中以梵文本与汉译中的什本、奘本《维摩诘所说经》的对勘为基础展开研讨。台湾中央大学中文系万金川教授的《梵汉对勘研究的文化与思想转向》一文,从思想文化传播的角度,对梵汉对勘的价值与意义做了讨论。中山大学哲学系范慕尤博士的论文《〈维摩诘经〉文本对勘的启示》,列举出数则《维摩诘经》梵文写本与汉、藏各种译本间存在的差异,结合僧肇、窥基等人的注释,剖析不同译本中所体现的哲学思想,认为鸠摩罗什有改译经文的行为,很可能源于中观思想和大乘菩萨道实践思想的影响。中国社会科学院梵文中心常蕾博士在其《〈入楞伽经〉梵汉对勘札记》中指出若能充分利用汉译佛经翻译时间早、同本异译多、时间跨度大的特点,对梵文佛经的校勘工作会有相当的帮助。梵文中心葛维钧研究员的《智者大师解经中的问题及其影响》一文以《法华经》梵汉对勘为基础,指出智者大师对《法华经》经文形式与内容两方面的误读。   中观与唯识典籍的整理与研究是深化当前大乘佛教研究的基础性工作。本次会议上发表的许多论文即是基于梵、藏、汉等不同文本的校勘,对中观唯识典籍所做的文献整理或思想探讨。香港大学佛学研究中心麦文彪博士的《早期“般若经”的流变与梵汉对勘的若干问题》一文,以《出三藏记集》所提供的文献讯息为出发点,配合近年有关“般若经”的研究成果,尝试重建早期“般若经”传入汉地的面貌,分析现存“般若经”文字材料的流变,并对若干梵汉对勘时必需注意的方面做出探讨。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萨尔吉副教授在其《〈中观心论颂〉梵藏对勘举隅》中,通过对勘印度大乘中观派论师清辨的《中观心论颂》梵文写本与藏译文本,发现两者之间存在的文句差异,并对致异的原因做出各种推测。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何欢欢博士的《“瓶空”与“虚空”———试论清辩对吠檀多哲学的批判》一文也是基于对清辩《中观心论》的梵、藏对勘,以此论与乔荼波陀《圣教论》中出现的“瓶空喻”为切入点,还原以清辩为代表的佛教中观自立派与吠檀多派的论辩细节。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叶少勇博士宣读了《新发现月称造〈六十正理论释〉梵文残叶》一文。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刘震副研究员的《〈赞法界颂〉与〈地藏菩萨请问法身赞〉》一文,通过比勘在西藏流传颇广的题名为龙树所作《赞法界颂》的梵、藏、汉文本,揭示三种文本间的差异。   中国社会科学院梵文中心周贵华研究员提交的《〈解深密经〉的三时判教》一文指出,《解深密经》是瑜伽行派的根本经典。因此经的梵本不存,目前只能根据汉译、藏译的“三时判教”几段译文,进行对比分析,以显示两者思想的异同,由此可更好地体会《解深密经》的判教意趣。台湾政治大学宗教研究所耿晴助理教授在《检讨〈金刚般若论释〉与〈摄大乘论释〉的关联》一文指出,世亲在《摄大乘论释》以prabhāvita描述成佛时法身从遮蔽状态变成被显露状态的转换,这个词在《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论》的散文注释中亦有类似的用法,足以说明《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论》与《摄大乘论释》皆出自世亲之手。台湾法鼓佛学院释惠敏法师发表的《梵本〈大乘庄严经论〉之研究百年简史》,利用Zotero书目管理系统,展示近百年来梵本《大乘庄严经论》研究的历史,介绍相关的研究成果,并从时段、研究者、成果类型等多个维度,揭示出《大乘庄严经论》百年研究史的细节。   有三位学者分别从密教的成就师、经典与本尊三个角度,探讨了秘密佛教或曰金刚乘佛教的相关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所薛克翘研究员的《印度佛教金刚乘成就师坎诃巴》、梵文中心李南研究员的《略论〈喜金刚本续〉》、台湾佛光大学佛教学系刘国威副教授的《佛教密续独特女性本尊Kurukullā(咕噜咕咧佛母,作明佛母)相关梵藏文献的初步研究》均做了此方面探索和研究。   梵汉对勘是深化当前中国佛教学研究的基础性工作,也是推进汉语史尤其是佛教汉语研究无法回避的瓶颈。香港教育学院中文系主任朱庆之教授的《汉梵佛典双语标注语料库的构建》,介绍了他目前主持的“汉译佛经梵汉对比分析语料库建设及汉语历史语言学研究”项目。梵文研究中心姜南博士的《汉译佛经中标记分明的时体表达式》重点讨论有显性标记的动词形式,揭示出汉译佛经表现动词时体范畴的特点。北京外国语大学中文学院王继红副教授的《论部汉译佛典篇章标示成分考察》意在考察《俱舍论》梵语原典以及真谛、玄奘两种汉译本中的篇章标示成分。。   有论文对名号、词语做了精细考察。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陈明教授的《须大拏太子诸名号考源》、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惟善副教授的《鲁波与阿鲁波的梵语区别》、西南科技大学陈秀兰教授的《“五体投地”语源考》即是如此。   梵语声明学或曰梵语文法研究一直是中国梵学与佛学研究中的弱项,因此,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罗鸿副研究员的《关于〈依缘月光疏〉梵藏蒙校勘的初步报告》、北京大学博士生张雪杉的《西藏自治区存梵文语法写本初步调查》、北大硕士生王臣邑的(DiegoLoukota)《波你尼〈八篇章〉中的变位被动动词形式:历史比较角度下的形态与语义分析》等值得推荐。   台湾法鼓佛学院邓伟仁博士的《中国古代僧人的梵语知识:方法论探讨》意在通过汉文藏经中所保存的梵语知识,讨论中国古代僧侣文人对梵语声明学的认知方法与接受情形,探求中国古人对梵语的学习与认知。梵文中心周广荣副研究员的《真言与王权》,以最能体现梵语神圣属性的真言与王权之关系为题,分别探求婆罗门教、印度佛教、汉传佛教传统中,真言与世俗王权之间的不同关系,揭示不同社会文化传统中蕴含的政教关系。医方明在佛教僧团的形成和发展中发挥过积极作用。中国藏医院的刘英华医师的《〈八支心要集〉传承与传译》一文正是基于他对印度古代医方明典籍《八支心要集》在南印度传承状况的实地考察而撰写的。#p#分页标题#e#   在这次会议上,把研究对象限定在正统梵学范围之内或其背景之中的文章只有两篇。梵文中心副主任孙晶研究员的论文《筏罗婆的Anubhasya研究》,对吠檀多重要哲学家筏罗婆的哲学思想及其注释《梵经》的《小注》(Anubhasya)做了论述,意在揭示其“纯粹不二一元论”思想内涵。台湾政治大学黄柏棋教授的《马鸣〈佛所行赞〉及佛教之转型》一文从梵语文学史上宫廷诗与赞咏诗的兴起,考察了马鸣《佛所行传》与佛教“梵语化”转型之间的关系。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