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教学研究论文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小学英语教学研究论文(10篇)
第一篇:多元智能理论小学英语教学改革应用
一、以开发语言——语言智能开发为教学目标
听、说、读、写是小学英语教学的四大模块,也是发展语言—语言智能的主要途径。在听说训练教学过程中,应当将课内和课外内容结合,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教学和拓展,不但让学生听课文录音、朗读课文、唱英文歌典,还要引导学生根据学习内容用替换词改写对话、角色表演等,引导学生乐于模仿,表现自我。在读写教学训练过程中,采用定期与不定期方式组织学生阅读各种儿童英文杂志、报纸、英文故事,观看英文电影等,获取大量的信息,在阅读基础上,根据学生不同年龄阶段和知识水平布置相应的写作任务,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促进他们的语言—语言智能发展。以阅读训练为例,在讲授Festivals课文后,学生对于西方的节日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笔者在布置学生课外作业时,让学生到网上或者图书馆找Halloween(万圣节)、Christmas(圣诞节)、Father'sDay(父亲节)、Mother'sDay、Easter(复活节)等相关的资料阅读,获得相关知识,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做成PPT,手抄报等形式,在下一节课堂上与同学交流分享。学生通过小组合作都能按要求高质量完成此项课外作业,并在课堂上兴致勃勃地说出自己对西方节日的理解,此次通过课内外相结合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同时开发了学生其他方面的潜能,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
二、以开发数理——逻辑智能开发为教学目标
在多元智能理论中,数理—逻辑智能的核心就是引导学生运用逻辑推理方法来提高发现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数理逻辑思维不仅是数学和科学课程上应用广泛,同样在英语教学中也能得到很好的利用。如英语学科出现数字、分类、排列、推理等数学概念需要学生掌握,只有理解与掌握这些概念,才能更好促进英语学习与习得。在听、说训练中,教师指导学生充分利用语音,语调、语法、词汇以及结合相关的背景知识进行假设、思考、揣摩,从而达到发展思维的目标。如在猜词训练教学中,给出线索为animal,livinginwater,canswim,引导学生猜到答案为afish;又如在涉及基本的数字和数字计算教学时,如让学生用英语计算算式8+7=15,21-6=15等,激发逻辑思维强的学生学习兴趣;在涉及到英语形状单词,triangle、circle、square、line、dot等时,首先展示一些图形,让学生数一数图形里面有几个三角形或长方形,这样能迅速调动起数理—逻辑智能较高的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以视觉——空间智能开发为教学目标
要开发小学生的视觉—空间智能,一般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运用空间表征策略进行开发;二是根据小学生注意力特点进行开发;三是通过颜色记号进行开发。借助现实物理空间,利用真实的空间对学生进行最直观的教学是视觉—空间智能开发的最直接手段,如在学习in、on、behind、beside等方位介词时,直接利用学生书桌的物品进行教学,如Yourpensareinthepencil-case,要求学生模仿造句,以巩固in、on、behind等介词的用法。根据小学生容易被直观形象的事物所吸引的特征,教学时利用电视、电影、图画、玩具、多媒体等形象化的教学辅助工具,将教学与生活结合,从而提高学生的视觉—空间智能。如学习“Myhome”后,引导学生绘画出自己的家,绘家庭树图表来表达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等。颜色记号也是开发小学生的视觉—空间智能实践的很好方法,在英语课堂中引入颜色教学工具,空间感强的学生往往对颜色非常敏感,通过用不同颜色来标记强调或归类学习内容,使得学生轻松掌握和记忆课堂的重点、难点。
高中化学教学研究论文(10篇)
第一篇:高中化学教学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
一、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根据新课改的相关要求,学生是整个课堂的主人翁,教师应该发挥指导作用.在传统的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往往独占课堂的发言权,是整个课堂的中心,主要负责对所学化学知识进行讲述,很少和学生就相关知识展开互动,使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高.这种教学方式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的学习.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应该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就相关知识展开谈论,从而帮助学生理解那些抽象的知识.例如,在讲“洁净安全的生存环境”时,教师应该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由于这部分内容涉及生存环境,教师可以从这部分内容出发,让学生进行讨论.教师对学生进行分组,然后让小组依次对“污染物的种类”、“污染物的来源”、“污染物对生存环境的影响”以及“污染物的治理措施”等方面展开合作学习.小组成员通过查询的资料展开讨论,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经过思维的碰撞之后,学生对所要讨论的模块有了一个整体的把握.之后,小组之间再将自己所讨论的成果进行共享,让其他的小组成员也能够掌握这些知识.所以,小组合作学习这种方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帮助学生解决学习难题.
二、创设化学问题情境,深化学生的知识理解程度
高中化学知识涉及很多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比较抽象,有很多知识仅从字面上是无法理解的.如何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是教师需要解决的问题.在传统的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只是对化学知识进行笼统的讲述,然后让学生以死记硬背的方式进行记忆,这样不仅不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于所学知识的印象,而且还会在较大程度上削弱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问题情境的创设,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帮助学生掌握化学知识之间的关联性.例如,在讲“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时,教师应该创设化学问题情境.由于这部分内容和海水中的化学物质相关,教师可以设计以下问题:当人们从海水中提取镁时,通常会使用贝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有的人认为直接将贝壳磨成粉投入海水中即可,你怎么看呢?请说出理由.经过测算,我们得知海水中的镁离子浓度是1.8×10-3mol/L,为了让镁离子沉淀,溶液的pH最低应为多少?让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思考,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帮助学生透过现象抓住事物本质.
三、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学生学习知识的最终目的,都是将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理论知识应该和实际相结合,才能够体现其现实意义.在传统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是侧重于讲述理论知识,而忽略了实际内容的讲解,这种舍本逐末的教学方式存在较大的弊端.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进行学习,学生无法真正认识到化学知识和生活实际之间的联系,也不知道如何在以后的生活中应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应该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教学,让学生通过生活实例理解化学知识.例如,在讲“日用化学品的合理使用”时,教师应该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教学.由于该专题的学习内容和日用化学品相关,而日用化学品是我们生活中经常见到的事物.教师可以从报纸或者新闻中挑选一些生活实际内容.比如,其中有一则新闻是这样的:在徐州市,有一位女士为了清除自己家马桶上的污垢,于是先用盐酸清理掉马桶上面的污垢,之后又用消毒液进行消毒.5分钟之后,这位女士出现中毒迹象,被家人发现后送往医院,经检查后发现她吸入过多的氯气.学生肯定会对这则新闻中的生活实例感到好奇,于是对氯气产生的原因展开具体的分析,并最终发现氯气产生的原因所在.
小学美术教学研究论文(10篇)
第一篇:小学美术教学实践文化素养提升
一、陶冶民族文化情愫
艺术来源于生活和民族文化,想要学生培养出艺术气息,需要从民族文化方面着手,在小学的美术课堂教学中,渗透民族文化教育和艺术情感教育是很好的方法。课堂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学习和交流的场所,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情感维系着课堂的纽带,当教师能够以丰富的情感投入美术课堂教学中时,学生才能够从课堂中感受到艺术的熏陶、感染,其创造性的思维才可以得到充分发挥,而不仅仅是学生的简单作画或者手工制作。另外,教师可以在与学生的谈话中设境,在美术作品的欣赏过程中设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鼓励学生大胆表现。
二、教学过程中的文化素养提升
小学生处在幼年,其抽象思维尚未建立,他们理解事物大多是用的形象和图像思维,因此,美术课堂恰恰符合小学生的记忆趋势,适合培养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并进行文化素养的培养。教师应该精心设置别样的美术课堂,充分利用美术的图像感和色彩感,并融入民族文化,使学生更加容易接受并理解授课内容,同时又不乏想象的空间。如此,既可以激发学生民族文化的情趣,也可以积累更多的美术知识和艺术体验。如果能够结合多媒体等数字化信息技术,将图、文、色通过多样性组合构建出理想的美术载体或是作品,可以使得美术课堂更加丰富生动且艺术感和灵活感十足。
三、总结
小学美术的课堂,其重点并不是教授多少的美术专业知识,而是能够培养和激发学生多少的艺术素养、艺术灵感和艺术创新思维。通过美术教学启发小学生的主动学习兴趣;通过加强艺术素质的培养影响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通过对教学目标的分析加强德育方面的发展。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美术教学实践中学生对某些美术文化的情愫,探索他们的本质需求,面对不同的教学对象,根据每个人自身个性的需求分层次发掘他们的艺术素养,进而实现学生全面提升综合素质的理想。
初中化学教学研究论文(10篇)
第一篇:初中化学教学效率提高分析
1作好课前准备
1.1利用多媒体进行课前准备
大家都知道,初中化学课具有一定的跨越性和复杂性,特别是对于课外知识与化学方面知识储备不足、基础知识薄弱的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课前准备显得格外重要。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做好前期准备工作,针对初中化学课每节课所涉及的重难点知识,作一定的知识扩展。学生也可以根据老师提出的课前预习要求,在课后积极搜索相关的资料,对于自己不了解的化学知识可以重点地去翻阅了解,在有一定的基础上去开始化学的课程学习,否则的话很容易让对初中化学课不感兴趣的学生更加胆怯,对初中化学产生畏惧心理。
1.2引导学生课前预习
教师可以根据自己下节课讲课内容的重难点,给予学生以划分重难点,让学生有针对性地去预习,在全面预习的前提下,把课本知识在自己脑海里过一遍,再根据自己的基础自主预习,把自己薄弱的知识点积极预习搞懂,然后再通过自己的思考,选出自己预习后还是不懂的地方,再带着疑问去听课,这样会事半功倍。与此同时,教师也要加强预习的管理,不能让学生随波逐流,自己想预习就预习,不想预习就不预习,教师要给学生一定的压力和动力,比如在每节课前抽时间和学生讨论下预习中遇到的问题与难题,随机的抽查学生的预习情况。这样一方面可以给学生预习的动力,另一方面可以给老师一个清晰的方向,对学生们普遍认为难的地方进行详细的知识点讲解,给予分析,再多加以实验或者例题让学生能够彻底搞懂。
2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大学物理教学研究论文(3篇)
第一篇:大学物理有效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
一、大学物理有效教学的理论和原则
所谓有效教学,其内涵的理解具有多样性,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分析和总结,可以将有效教学理解为在教学目标的基础上,重视并促进学生对知识的体验、发现和理解,关注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将教学实践有效融入到教学理论中,从而实现结论与过程相统一的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是有效教学的核心内容,也是其重要目的。
1.有效教学的理论基础
(1)认知构建主义理论。
作为传统行为主义以及认知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认知构建主义认为学习是一个过程,即一个不断学习和积累经验来改造并提升自己知识结构和水平的过程。从大学物理的角度来说,认知构建主义要求新物理知识的获得要以之前积累的物理知识为基础,然后在此基础之上对原来的物理知识进行丰富、调整和改造,从而使得新知识得以构建。
(2)社会认知理论。
高中政治教学研究论文(10篇)
第一篇:高中政治教学生活化探析
一、高中政治教学生活化理论
1.高中政治教学生活化的概念
高中政治教学生活化是指教师在课堂的理论知识的讲解过程中,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对于理论知识进行讲解,改变传统的直接传授理论知识的教学方法,把教学的重点放在与生活的实际相结合上,把政治的理论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践结合在一起,用现实的生活实例进行知识的讲解。充分体现了政治的理论知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特点。
2.高中政治教学生活化的理论来源
教学的生活化理论来源于著名教育家杜威的“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的理论,这种教学理论为以后教育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中国的教育家陶行知指出“教育寓于生活之中,必须与生活结合”。这些关于教育的生活化理论为高中地面政治教学指明了发展的方向,为了促进提高学生政治的学习能力,教师应该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上进行一系列的改革。
二、高中政治教育生活化的意义
初中物理教学研究论文(9篇)
第一篇:初中物理教学培养学生兴趣探析
一、对物理实验要重视
物理教学中以实验为传授知识的主要途径,学生在观察、操作实验的过程中获取物理基础知识.并且物理现象存在学生的实际生活中,学生熟知有些物理现象,但是不知这些现象中蕴含怎样的物理知识,有的物理现象是学生不了解的,比如压缩空气来引火实验.不论学生是否了解这些物理现象,物理教师都可以利用物理实验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并且注意举一反三,让学生真正掌握相关物理知识.在实际的物理实验操作中,物理教师必须以物理课本为出发点,选择书本内容来设计实验,根据学校的实验设备来改进实验,确保实验顺利进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所以高效课堂必须以学生具有浓厚兴趣为前提.比如,笔者在教学“惯性知识”时,设计了以下两个实验:先把10位同学的物理课本收集起来,叠放在讲台上,这时笔者给同学提出一个问题:如果把最下面这一本物理书迅速抽出来,上面这9本书会不会掉下来.此时同学们都积极思考踊跃发言,都一致认为最下面一本书被抽掉,其余的这9本也会掉下来.于是笔者猛地把最下面一本书抽掉,其余的9本书稳稳的落在讲台上,此时同学们都目瞪口呆,感觉不可思议.接着笔者把自己的保温杯拿出来,在保温杯下面放上一张白纸,于是马上把白纸抽出来,同学们看见白纸抽出后,保温杯屹立不倒,连连发出惊讶的叫声.此时良好的学习氛围已被营造出来,学生的学习欲望已被激发出来,他们迫不及待地寻求这些现象的答案,于是笔者马上让学生学习课本的内容,给学生传授惯性知识,不仅完成了教学任务,提高了教学质量,并且给学生布置了课后思考题,让他们寻找身边的惯性现象来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初中生由于心智没有完全成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所以物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设计实验来导入教学内容,同时注意实验的趣味性和简单性,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正确看待学生的优点、缺点,鼓励帮助学生
学生在学习物理中,必定会遇到诸多难题,物理教师需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全面看待每一位学生,不随意挖苦学生,适时帮助学生,鼓励学生,不让学生丧失学习物理的兴趣.在一次物理课上,笔者让学生用凸透镜来观察教室外景物的变化,以及靠近凸透镜的指纹.笔者请班上学习成绩反差较大的两位学生,小明是班上公认的学霸,小文是班上成绩最差的学生,两位同学分别用凸透镜观察之后,小明认为教室外所有的物体都变小,指纹变大了;而小文在指纹及室外景物观察方面与小明一致的同时,却观察到室外物体呈倒立.笔者被小文心思细腻这一特点所惊讶,并且在全班表扬了他这优点,让全班同学向他学习.此后,小文的物理成绩突飞猛进,对物理学习的兴趣越来越浓厚.由于他的基础较薄弱,在学习中时常遇到难题,笔者也一直鼓励他,帮助他,让他保持学习积极性.可见教师的良好诱导是学生保持学习兴趣的重要保障.教师的鼓励表扬也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外部动机,学生为了获取教师的注意,肯定会激发自身的学习积极性,获取知识,提升自己物理方面的综合素质.物理教师也需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让他们明确自身学习兴趣的激发,必能提高课堂学习效率,获取物理方面的知识,提高物理实验操作技能,为以后的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
三、因材施教,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
初中生的学习习惯及基础知识储备都是有差别的,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在课堂上就能良好地掌握物理知识,物理教师需要在课后为这些学生布置难度较大的作业,甚至让这些学生超前预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在课堂上不能完全消化物理知识,物理教师需要布置课后作业来巩固这些知识.物理教师需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去布置课后作业,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课后作业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矫正学习态度.
新课改教学研究论文(7篇)
第一篇:新课改下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问题
一、师生各有原因,造成问题的形成
(一)教师以自我为主,忽视学生主体
高中教师比初中教师面临更多的压力与辛苦,尤其是高考所带来的压力,有的时候教师比学生更紧张更忐忑。所以造成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问题出现的原因其一教师更多考虑的是如何将学生的成绩提高而不会过多思考课堂形式的多样性以及有趣性。高中的一节历史课堂上很少有欢声笑语,基本上是安静的听课,学生看似参与教学,实则只是尽量配合,并没有真正融入课堂中,以教师的思路为路标,思考课堂问题,与教师进行互动,所以学生难免感动有些枯燥乏味。其二教师注重成绩的涨幅,而忽略学生学习心情的波动,与学生之间并没有进行切实的沟通交流。高二高三的学生已经明确文理科学习目标,不用教师过多提醒也会尽力学习,可高一的学生来讲,各科的教学会影响他们对文理分科的选择,或许也会影响之后人生的选择,而各科的教学任务都比较重要,没有轻重缓急可言。其三高中历史教师自身的教师素质较弱。有的教师自身能力有限,所掌握的知识也并不充足,而且教学懈怠,以至于引起学生的不满与反对。有的教师是因为不堪重压,容易产生焦躁不安的情绪,并将烦躁的情绪带入课堂中,影响教学的整体效果。在高中因为学生罢课而被罢免的教师屡见不鲜,学校尊重并重视学生的意见,尽可能的满足学生的要求,以达到学生安心学习、成绩提高的目的。
(二)学生学习较被动,适应期过长
高中的学生尤其是高一新生,首先是学习情绪波动比较大,这主要是环境影响的。在新的学习环境中,虽然一切事物都是新鲜的,但是刚入学的新生并没有确定明确的学习目标,也正处于青春期情感充沛,精力旺盛时期,容易经不住学习之外的诱惑。有的学生将精力花费在不值得花费的地方,学生们自认为长大了,学习态度也发生了变化。其次是学生心理素质较差,承受不住学习的压力。中考虽然没有高考那么严峻和重要,但也算是学生成长中一个小小的转折点,有的学生觉得结束中考刚刚轻松一下,又陷入重压之中。语数外、史地政、物化生还有计算机、音乐、体育、美术,课程表是满的,似乎没有一点轻松的余地。最后是学生之前的初中学习基本上是轻松愉快地学习,教师会播放幻灯片,会组织学生进行有意义的活动,可是高中的教学过程中,更多的是枯燥的理论知识。高中的教学不是以趣味性来衡量的,而更多的是以学生成绩来衡量的。学生适应期过长,不能尽快融入高中的学习生活中,所以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问题比较突出。
二、师生齐心协力,改变问题的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