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教学情境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政治情境教学
一、创设最佳教学情境要坚持三原则
1.情境要符合生活实际。教师要充分挖掘生活中的教学内容,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生活、思考生活的机会。因此,选择什么样的情境为教学服务一定不能脱离学生的真实生活。例如,我在讲授“人生难免有挫折”一课时,受到《失败就是我》一文的启发,创设了以阅读、感悟“挫折”的四封电子来信,书写电子回信为主要线索的教学情境。课堂上,教师根据四封来信将教学情境分为五个部分,每一封信在出示之前都给学生心理上制造了悬念,从而唤起了学生探寻究竟的求知欲望,当最后让学生给“挫折”写封回信时,学生将自己对挫折的体会、感悟写入信中,激发了学生获得应对挫折的有效方法的渴望。
2.情境的内容要体现时代特点。思想品德课的知识来源于社会生活,具有较强的生活性,用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热点、焦点问题创设情境能够吸引学生,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利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例如,在准备“难报三春晖”一课时,我放弃了先前以四川汶川地震中母爱的感人事迹等为素材创设的教学情境,而是将2012感动中国人物———孟佩杰真实感人的反映坚强内容的鲜活素材创设为不同的情境,力求在时间上接近学生,将大社会引入小课堂,充实了教学内容,激发了学生的听课热情,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3.情境的创设要符合学生特点。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学习过程,是学生主体发展的过程,因此,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位置和作用。如果忽视学生的存在势必会导致教学低效的结果。因此,教师要从综合考虑学生已有认知、知识能力水平、兴趣爱好、实际需要等方面创设教学情境。例如,我在准备“财产属于谁”一课时,财产所有权是一个抽象的法律概念,对于不具备一定法律素养的初中学生来说,接受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为此,在教学中,我从学生身边的生活入手,选择“如何安排过年压岁钱”这一学生经历过的生活资源,通过开放性问题的启发,帮助学生理解这一枯燥的法律概念。
二、创设最佳教学情境要不断尝试新方法
1.运用问题深化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孔子说过“: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正式讲授教学内容之前,提出与教材有关的一些问题,以引起学生的好奇与思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的有效方法和手段,这就是“创设问题情景”。它就是在教材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景的过程。如:在准备《财产属于谁》时,我创设了层层启发推进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开启学生创造性思维。具体如下:师:哪位同学能解释一下“拾金不昧”这个成语的含义?师:现实生活中,对于拾金不昧的人社会会给予怎样的评价?师:正如同学们所说,拾金不昧是社会生活中的一种美德。通常情况下对于这样的人,社会会给予肯定与表扬。但是,前几天我在报纸上看到了这样一篇报道。(展示背景材料:出租车司机李某送旅客王某到火车站。)师:看到这,你会怎样评价这位出租车司机的行为?(展示背景材料:王某根据出租车发票找到了李某。)师:你支持王某的行为吗?为什么?师:让我们看看法院最后作出了怎样的处理。(展示背景材料:法院依据《民法通则》的有关规定,经过调解后,李某自愿返还王某3000元,王某愿意放弃剩余的2000元。)师:对于这个结果,有的同学可能会想:拾金不昧的人为什么还要赔偿?这是否有悖社会公理?法院作出如此处理的依据是什么?要解决大家头脑中的疑问,就需要我们从财产的归属问题说起。因此,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对政治的兴趣,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2.运用生动的语言描绘情境,创设情感氛围。语言是最普遍、最直接、最常用的教学手段,可能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环节。教学语言的随意性与教学语言的技巧性的作用必然会产生两种不同的教学效果。因此,重视语言的能力,重视语言与其他教学手段的配合,是一堂课成功的关键。例如在讲《自觉维护正义》的时候,我给学生讲述了徐洪刚的英勇事迹,学生听了以后很感动,感受到了那惊心动魄的时刻,感受到了徐洪刚的热爱人民见义勇为、不畏牺牲的精神,借助教师的情感淋漓尽致地抒发出来,去吸引学生,达到师生情感的交融,引起学生的共鸣,从而引导学生将感性上的认识逐步上升为理性认识。
化学教学情境创设模式研究
摘要:情境教学是化学课堂教学中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模式,在化学教学中合理安排使用情境创设式教学,可以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化学教学;情境;教学模式
化学作为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科学素养为主旨,充分体现学生在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一种探索创新、主动参与的过程,也是一个掌握学习方法、培养学习能力,主动学习、提升思维方式为目标的探究过程,使广大的受教育者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1情境创设是提高学习化学兴趣的途径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之间关系的一门自然学科,主要以物质之间的转化规律、存在环境、反应条件为依据,因此,化学学科离不开社会生活的基础。随着新课程教学理念的不断推进,化学教学理念也发生着重大变化。教学活动是知、情、行等相互交织、相互协调的过程。教学情境可以激发和促进学生的情感活动和认知活动、实践活动和学习兴趣,能够提供丰富的学习素材,有效地改善教与学,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接受式学习为探究式学习。作为化学教师不但要具有广博的知识,也要具备必要的技能和能力,合理组织指导学生的合作学习等各种技能,把握好各项技能的要求和注意事项,重视各种技能的不断提高,促进学生主动、富有成效地进行学习。从化学学科与社会实际、日常生活的结合点入手,利用对各种问题的探究和学生认知上出现的困惑矛盾等去创设教学情境,增强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教学情境可以帮助学生在重温旧经验的同时,获得新的经验,理解组织丰富的学习素材和信息,是学生体验知识的发生和发展的重要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情境教学,使学生体验知识形成的完整过程,改变过去一味地教师讲、学生听很少给学生探索机会的现象。情境创设可不断地维持、强化和调整学习动力,给学生提供生动、丰富的学习内容,促使学生更加主动的学习、探究,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加强学生合作学习、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把课堂内和课堂外紧密联系起来,促进学习任务由课内向课外的迁移。
2利用掌握的知识创设教学情境
2.1加强与生活、社会的联系
小学音乐情境教学探究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发展,音乐、体育等课程在教育体系中的地位与日俱增,其对于培育学生的综合能力,推动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事实上受到传统的音乐教学理念、教学方式等的影响,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活动并不能够达到素质教育背景下的音乐教学活动的新目标新要求。因此实现对小学音乐教学活动形式的创新发展成为当务之急。本文主要是基于情境教学的相关特点和作用,分析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导入情境教学所带来的教学效果,旨在能够提高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质量,实现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音乐;新课堂;情境教学;应用
众所周知,小学音乐教学活动对于培育学生的音乐素养,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实现对小学生情操的陶冶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当下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现状并不容乐观,不论是教学模式还是教学理念或是教学内容都不能够同时代接轨,不能够达到其应有的教育教学目标任务。因此构建一个新的音乐课堂至关重要,在新的小学音乐课堂中,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能够被诱发起来,音乐鉴赏能力能够得到循序渐进的培育,同时音乐素养能力能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得到优化提升。而如何构建音乐新课堂是小学音乐教学当下所关注的重点所在,通过小学过程中新的教学模式、教学方式的实践应用可知,情境教学法不仅仅能够营造一个良好的音乐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还可以实现对音乐曲目中所具有的情感的传达,提高小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
一、情境教学法的内涵和特点
(一)情境教学法的内涵
情境教学法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在情境教学法中要求教师能够发挥主导性作用,根据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创设出形象生动的情境内容,从而再现出文本内容,使得学生能够更好的进入到文本情境中,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因此可以说情境教学法是一种培育学生情感、启迪学生思维,激发学生想象力发展的新的教学形式。
(二)情境教学法的特点
美术教学里的情境应用
情境是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创设情境是优化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美术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美术教学要特别重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要积极为学生创设有利于激发创新精神的学习环境。”因此,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创设融“美”“智”“趣”于一体的学习情境,拨动学生的好奇心,点燃学生创作的火花,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
一、创设生活情境
“生活的边沿就是美术的边沿。”让学生体验到美术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可以使学生亲身感受到美术就在我们身边,从而带给学生心理上的愉悦感。这种基于学生生活世界的学习情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提高他们的创造能力。同时,从现实生活中选取典型的生活素材,使学生感到美术知识生活化,体会到数学与美术的联系,激发学习美术的浓厚兴趣。
教学“我在空中飞”一课时,很多教师采用的导入方法可谓多种多样。其目的就在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对本课的学习内容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一位教师在教学这一课时,为了体现生活化的美术学习,课前精心录制了一段与本课有关的生活画面。课始,教师通过播放这段生活画面,一下子拉近了学生与学习内容之间的心理距离,从而为本节课的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整节课,学生学得高兴,画得有劲,教学效果显著。实践表明,当学生遇到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就会感受到美术与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从而获得学习美术的持久兴趣。
二、创设游戏情境
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游戏是儿童天生喜欢的活动,是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有效策略。为此,教师要努力创设一个与知识背景有关,又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游戏情境,让学生在玩中体验和理解知识的价值。一位教师在教学“吹泡泡”一课时,将学生带到操场上,然后拿出事前准备的肥皂水,向空中吹出了各种形状不同、大小不同、颜色不同的泡泡。阳光下的泡泡显得绚丽多彩。学生们兴奋极了。在教师的组织下,学生们也拿出自备的吹泡泡用具,在美妙的音乐声中玩起了“吹泡泡”游戏。在游戏中,既看到色彩斑斓的泡泡,也看到学生们吹、扇、跳等人物神态。游戏结束后,教师带领学生们回到教室,并趁热打铁提出作业要求,让学生回忆刚才的游戏画面,完成一幅儿童画的创作。
三、创设操作情境
初中思想品德情境教学探析
摘要: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综合性课程,以促进学生品德健康发展为基础。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在道德与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有较强的可塑性特点,思想品德课程的开展为学生的正确发展方向起到指引作用。情境教学法是坚持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生活实际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其在课堂中的有效应用,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使其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并从中接受正确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影响,进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情境教学;运用
一、情境教学法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应用的原则
(一)实践性原则。人的思想品德是在主体实践过程中与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情境的创设应遵循实践性原则。首先要选择与生活实际相关的材料,初中思想品德教材中的内容来源于生活,是与生活紧密相连的。因此在情境创设中,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与目标,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运用生活中的材料,去满足学生的需要。其次,创设的情境应具备目的性和概括性,要以促进学生认知能力、品德发展为目的开展有效教学,将想要向学生说明的要点和判断的要点融入其中,做到理寓其中。
(二)启发性原则。在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应将教学的难重点与情境相结合,利用有启发意义的材料;通过对学生的学情全面掌握,了解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在情境创设的过程中明确学生现有水平,通过教学激发学生的潜能;设置具有启发性和开放性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去发现、分析并解决问题。
(三)德育性原则。思想品德课程的本质决定了情境创设应遵守德育性的原则。将德育教育融入到教学的各个环节当中,发掘教材中的德育资源。教师可以利用反应社会问题的一些实例去创设情境,通过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材料,创设符合德育主题的情境,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将知识内化。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认知冲突中去反思、批判、接受,不断增加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认知,逐渐使其树立正确的道德价值。
二、思想品德课程中情境教学法的运用策略
思想品德教学创设情境策略
[摘要]
情境教学容易被学生所接受。创设教学情境须紧扣教学目标,做到新颖、有趣,贴近学生生活。创设教学情境的方法很多,主要分析生活情境、活动情境、问题情境等方法。
[关键词]
思想品德;情境;生活;活动;问题;多媒体
在创设情境教学方面,德国一位学者曾作出精妙的比喻,教学内容犹如盐,教学情境犹如汤,盐融入汤,才能让人喜爱,被人体吸收。同样的,教学内容要融入具体的情境之中,学生才乐于接受,并得到很好的消化和吸收。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不应是空洞的说教,而应该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具体的事例里接受教育,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
一、创设情境的要求
1.创设思想品德教学情境须紧扣教学目标
俄语情境教学法思考
【摘要】
情境教学法是当前多个领域与学科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手段,在俄语教学中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情境教学法能够适合于教学实践,使之更加具有趣味性。该教学法直接对学生的视听感官产生刺激,从而加深对于知识的印象,达到提高学习成效的目的。本文首先分析情境教学法在俄语教学中的作用,随后探讨其实际应用。
【关键词】
情境教学法;俄语教学;应用
情境教学法是上个世纪发展而来的新型教学模式,也是当前语言类学科教学中的重要发展方向。其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要求在一定的情境环境下教师采取灵活的手段与工具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进而达到传递知识、加深记忆和培养语言运用能力的作用。本文就情境教学法在俄语教学中的价值与应用进行综合分析。
一、情境教学法在俄语教学中产生的价值
(一)激发学生的兴趣
初中历史情境教学探究
一、构建师生关系,和谐教学氛围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顺利开展历史教学的前提,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初中历史教学质量高低与否,关键还是要看学生课堂注意力是否集中,学习兴趣是否浓厚,自学能力是否具备等等,而那些片面的强调学生的智力因素,单纯的以死记硬背的方式,来提高历史成绩的做法是不科学的,也是不可取的。因此,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固定模式,以民主化的情境教学,推进历史教学活动的开展,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打造和谐的教学氛围,在这个过程中,要始终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让他们积极活跃得参与到情境教学中来,并从中获取知识,得到学习的兴趣和动力,这才是初中历史情境教学的真正内涵,例如在讲解“卢沟桥事变”,教师可以事先创设这样的情境,上课之前与学生进行商量,通过多媒体教学,演示日本人嚣张跋扈,残忍杀害中国老百姓的惨烈场面,让学生们深刻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事实,从而引出卢沟桥事变的背景,同时,教师还可以结合当前时事,就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参拜靖国神社的行为进行分析,指出日本领导人带头参拜靖国神社,实质是日本人不能正确认识和深刻反省其军国主义对外侵略和殖民统治的历史,这种行为严重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通过这样讲解,拉近了和学生之间的距离,让他们深刻体会到了历史与现实的紧密联系。
二、利用多媒体,激发学习兴趣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进步,多媒体教学得到了广泛应用,针对中学生好奇心强、思维活跃的特点,教师不妨适时利用多媒体教学生动、形象的优势,突破传统教学中“老师讲—学生听”的固定模式,利用多媒体图文并茂、栩栩如生的现代化手段,作为情境教学的辅助工具,达到还原历史事实,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例如在讲授《五四爱国运动》这一内容时,教师就可以放映事先整理好的相关影片,将五四爱国运动中,那些手举“誓死力争,还我青岛”的青年学生激昂高亢的爱国形象一一展现出来,从而指出在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政策的失败是引发中国民众强烈不满的直接导火索,教师边看,边讲解历史背景,不仅愉悦了学生的心灵,加深了学生理解历史知识,同时更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浓厚兴趣。
三、利用情境教学,培养爱国情操
初中历史课中,有很多战争场面,对于这些影响中国社会发展的战争史实,如果教师只是一味照本宣科地阅读教材,或者带领学生对重要的知识点进行简单的勾画,那么就无法实现当时历史场景的形象再现,无法让学生真正走进历史、了解历史,因此,教师不妨用抑扬顿挫的语言进行情境再现,让学生在不知不觉间走进历史、感受历史。
例如在讲解《飞夺泸定桥》时,教师可以这样讲:“泸定桥其实是铁索桥,桥下是水流湍急的大渡河,两岸则是陡峭的悬崖峭壁,地势非常艰险,然而就是在这么艰险的情况下,红军必须尽快拿下……”学生们听得聚精会神,对红军战士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同样,在讲述黄海大战时,也可以这样描述当时的场景:“邓世昌带领的致远舰经过激烈的海战,遭到了重创,船身严重倾斜,就在即将沉没的危急关头,随从递给邓世昌一个救生圈,但他却摇手拒绝,最后和壮士们一起沉入波涛汹涌的黄海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