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教学理念论文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教学理念下赏识教育论文
一、赏识教育,有助学生树立自信、体验成功
首先,寸有所长,尺有所短。每个学生都有长处和短处,都是富有思想的个体,教师如果能赏识学生的长处,或某个闪光点,则往往会使学生感觉到教师的信任,于是在心里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感到欢乐与幸福,从而产生追求美好事物的信心,有与困难斗争的勇气。愿意接受教师的指导,扬长避短。其次,在新课程改革中,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考试仍然是少不了的评价方式之一。然而,每次考试,都有或多或少的学生退步了,或成绩不尽如人意,结果受到一定打击,失去自信。特别是学困生,更会产生自卑心理,远离成功。怎么办呢?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首要的任务是消除自卑,树立自信,因为自卑是成功的绊脚石,自信是学习和事业成功的要诀。因此,教师的赏识教育,正如久旱的及时雨,会起到很重要的作用。运用赏识教育,用心地感知发现学生在考试中所反映出来的亮点,并加以表扬、鼓励,如:用心分析学生的答题情况(包括书写)、成绩的进步与否等方面,就能帮学生找出可取之处,帮学生找回自信、树立自信。再次,在课堂活动时,发现学生与众不同的回答,及时给予表扬;在课后的延伸与拓展作业本上写上鼓励性的评价语,如“你的答案独特,富有新意”等;每一次质量分析,从不随意粗暴呵斥、讽刺、挖苦,积极引导学困生、后进生、退不生,多进行曲纵向对比,将自己的现在和过去对比,进步了没有?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做得不够?哪些地方可以做得更好?这样让不同学生真正了解自己,增强学生自信心。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恰如其分地使用表扬这一手段,也可以较准确地为学生提供信息反馈,使学生及时了解自己实践的结果和进步情况,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在不断进步,获得成功体验。失败是成功之母,成功是成功之母。“成功感”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催化剂。“成功感”的增强会对其兴趣而产生和保持起到促进作用。因此,赏识教育有助于促进学生对技能的掌握,更能增强学生对学习的信心,体验成功的快乐。
二、赏识教育,有助于学生激发兴趣、不断进取
据有关调查表明,当前有相当比例的学生“喜欢活动而不喜欢上课”。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究其根源是学生失去学习兴趣。赏识教育有助于学生审视自己身价值,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那么,如何让赏识教育助推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新课程理念认为,教师不是知识的仲裁者、课堂的控制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激励者和合作者,是与学生平等相处的伙伴。本着这样的理念,在课堂教学中,尤其是课堂讨论、学生回答问题的时候,教师要恰如其分地开放,让学生积极主动发言。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九年级第四课第二框《计划生育与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的“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时,在课堂讨论时,先设置情景,即2013年以来,我国中东部地区发生持续大规模灰霾污染事件,波及17个省市自治区的40余个重点城市,影响人口近6亿,网友戏称“十面霾伏”。然后设问:(1)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有哪些?(2)“同呼吸,共担当”,为改善空气质量,青少年能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在回答到原因的时,学生的答案多种多样:人们的环保意识不强,随意向大气中排放工业废气;生活质量提高,汽车越来越多,汽车尾气排放量增加;只注重经济的发展,不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忽略环境的保护;土地荒漠化、建筑工地、道路交通带来的扬尘;有关部门监督管理不力,执法不严;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对学生如此之多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思维活动,教师要认真倾听、积极客观评价,这样就容易激起学生学习的兴奋与乐趣,教学效果自然也就事半功倍。诚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的真理感到惊奇和震惊,学生在学习中会意识和感到自己智慧和意志的伟大,从而产生骄傲。”
三、赏识教育,有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有这样的一个故事:当年陶行知先生任育才学校校长时,一天他看到一名学生用砖头砸同学,遂将其制止,并责令他到校长室等候。陶先生回到办公室,见男生正在等候。陶先生掏出一块糖递给他:“这是奖励你的,因为你比我按时到了。”接着又掏出一块糖递给他:“这也是奖励给你的,我不让你打同学,你立即住手了,说明很尊重我。”男生疑惑地接过糖果。陶先生说:“据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说明你有正义感。”陶先生遂又掏出第三块糖给他。这时男生哭了:“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能采取这种方式。”陶先生又拿出第四块糖说:“你已认错,再奖你一块,我们的谈话也该结束了。”这一事例中,笔者认为,陶行知就是应用赏识教育,从学生的身上找到闪光之处,让学生在老师的赏识中认识错误,改正错误,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例如: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课第一框《我爱我家》,笔者确定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是“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热爱家庭、热爱父母的情感,引导学生继承家庭的良好传统,学习家人的优秀品质,增强对家庭的责任感和自豪感”。当时,设计了三个环节:“家”的遐想、我说我“家”、“家”的情结。在活动中,让学生提供相关具体实例(家贫出孝子、出才子的事例,家长地位不高但品德高尚的事例等),然后,针对具体情况,用赏识教育,予以引导;特别是对学生中相互比家长地位高低、金钱多少的问题予以剖析;注意辩证地看待家境的作用,引导并鼓励学生发挥优势、发扬自强精神,避免消极因素的影响;注意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与平等意识,不能因为家境的差别而自傲或者自卑。在课后的延伸与拓展中,从学生交上来的小论文“心中的爸爸妈妈”才深知,某些学生从欣赏的角度感受父母对他们的爱,写出来与老师共享,这不正是赏识教育所带来的效果吗?
四、结语
数学教学理念下信息技术论文
一、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有效创设问题情境
数学内容与生活生产联系紧密.也可以说,数学是从生活中来,并不断发展推动社会的进步的.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数学特点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快乐学习数学.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单靠教师的一张嘴是不够的,而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具有图文并茂、生动形象的特点,能够为教学创设丰富的情境,教师要利用信息技术的这种优势,促进教学的发展.例如,在讲“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定理”时,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有效学习其中的难点内容.如,在证明“顺次连接四边形四边中点所得到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这个命题时,教师可以利用几何画板进行现场演示,为学生展示不同的四边形,进行相关操作,使学生直观上看到得到的四边形就是平行四边形.在教师进行演示之后,可以具体某一个四边形,利用几何画板再次进行现场演示,引导学生观察在拖着四边形一个顶点在平面内缓慢移动的过程中,四边形的形状与对角线的变化的关系,教师可以利用几何画板的测算长度及角度的功能测出两条对角线的长度关系、两对角线夹角度数对于四边形形状的影响.在情境展示后,教师要鼓励学生根据理解证明此观点(略).
二、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现场演示
在数学教学中,许多知识的抽象性是很强的,因此,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把抽象的内容演示给学生,可以促进学生理解相关内容,提高教学效率.教师要把教学内容与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整合,利用计算机将教学内容加工成文字、图形、影像资料,通过生动的演示,促使学生主动学习.例如,在讲“等腰三角形”时,对于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理解,抽象性很强,学生理解起来有难度,如果教师利用计算机和几何画板中的软件,在大屏幕中作斜三角形ABC及其角A的平分线、BC边的垂直平分线和中线,之后用鼠标在屏幕上随意拖动点A,利用软件功能,此时△ABC和“三线”在保持依存关系的前提下随之发生变化.在移动的过程中,学生会直观地发现存在这样的点A,使得角平分线、垂直平分线和中线三线重合.这样,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演示,学生能够理解有关概念.同时,在演示过程中,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也被调动起来,教学效果显著.
三、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丰富课堂内容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丰富教学内容,给学生多种感官刺激,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丰富知识,开拓视野,提高自己的审美体验,这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例如,在讲“三角形的认识”时,对于三角形的稳定性,学生的理解不是很深刻,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现实生活中多种物体,利用的是三角形的稳定性.教师可以把相关内容制成演示文稿:使画面在舒缓的音乐中徐徐展开,如蓝天中展翅飞翔的飞机、蓝天白云下的埃菲尔铁塔、车水马龙中承载的杨浦大桥等画面.通过画面,学生可以有效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并能够认识到其稳定性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学生在优美的画面中,在动听的音乐中,可以感受到数学学习的快乐与价值,学生学习数学的内在热情也能被调动起来.
四、利用信息技术手段,鼓励学生进行自学
语法教学理念下高中英语论文
一、明确语法知识对句子结构和语义的影响
1.不及物动词与介词的搭配对语义的影响
不及物动词需与介词搭配才能连接宾语,构成一个完整的句子,其中,介词决定着宾语的形态和句子的整体语义。对于不及物动词,其运用规则和表达的语义是由与其搭配的介词决定的,主要包括in\on\to\of等等。其中,to既可以作为介词,也可以作为动词不定式的标志,这需要学生根据句子成分进行分析鉴定和使用。因此,教师在实践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准确分析句子的整体结构,把握核心词汇与语义之间的衔接,抓准关键介词的搭配使用规则和表达含义,避免理解歧义。教师除了指导学生掌握熟悉的语法知识技巧外,对于无规律可循的语法知识需要通过记忆掌握。比如在用both和all作为主语同位语时,其位置的顺序无规律可循,则需要学生记忆掌握运用,即当both和all作为主语同位语时,是置于动词、情态动词、be动词之后,实义动词之前;而在简短的回答中,则位于情态动词和be动词之前。Areyouallhere,today?Yes,weallare.另外,学生需要熟记特殊句型的使用规则,比如同源宾语,即用句子中的动词的名词形式充当其宾语,常见的词有live\die\dream\smile等等。
2.动词doing使用规则与语义
在初级阶段,动词doing形式主要表示正在进行的动作,但是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由于表达语义的复杂化,动词doing的形式也会随着动作发生的时间和状态变化。由简单的一般进行时发展为表示过去时间或将来时间一直进行的动作等等,即过去进行时和将来进行时,而这些时态的变化都有相应的结构形式。对于语句的时态的把握,教师要指导学生准确分析事件发生的时间节点和动作的完成情况。一是以现在的时间点为坐标,分析动作的完成情况;二是以主语为主体,分析动作发生时的状态,即主动还是被动。把握住以上两点,即可以确定动词doing的形式和用法。另外,动词doing形式除了表示动词正在发生的状态,也可以动名词形式充当句子表语成分。
3.从句的使用规则
高中英语句型复杂化的主要原因在于从句替代了原来的简单句,即用引导词将两个句子之间的相同部分进行替代,从而提升了句子层次,深化了句子内涵。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很容易出现句子成分划分不清楚、引导词使用错误等等现象,所以教师在进行专题讲解的时候,要注意从句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指导学生准确把握从句使用规则。比如,whether作为“是否”含义在引导宾语从句时,可以在有些情况下和if进行替换,但是在其他的名词性从句中则不能。学生要认真鉴别从句类型,优化语法知识运用。
课程教学理念下经济法论文
一、用经济学的方法阐释经济法理论
在所有法律学科中,经济法最热门、内容最繁杂,也最恼人:教经济法的教师觉得难教,学生更觉得经济法难学。为此,本人考虑能否换个角度去思考,我认为,法学、政治学、哲学和经济学都是各自拥有自己研究对象的独立学科。但是,许多著名的政治学家、哲学家和经济学家的视野中都比较重视研究与学科有关的法律问题。比如,哲学家总是力图用哲学的观点来阐明法律的定义和性质、法律的目的和价值取向以及法律实用的哲学机理等。而经济学家也总是主张运用相应的法律形式来支撑自己的理论,从而说明他们总刻意遵循一种把哲学、经济学和法学结合起来进行研究问题的方法。因此,经济学的任务是揭示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的规律,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而经济法的任务是使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具有法律形式。为此,借鉴经济学的理论研究成果,无疑有助于我国的经济法理论的完善和推动经济立法。于是本人在经济法教学当中运用经济学的原理,阐明经济法理论与实务问题。经济法学作为一门独立的法律学科,首先应当告诉学生什么是经济法。对于这一基础性的理论问题,各种类型教材对经济法的解释不尽相同,而且随着经济立法的不断完善,颁布一部经济法律,就将纳入经济法教材,导致经济法内容繁杂,学生对此不理解,认为经济法就像是“大杂烩”,况且经济法还面临着行政法和民法学界的指责,学生提出问题:经济法的存在是否必要?面对诸多问题,本人并不急于争辩,而是换个角度从经济学方面去分析经济法得以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背景,让学生从中领悟经济法的真谛。经济法是个历史范畴,它的产生和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经济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上层建筑赖以存在的基础。没有经济就没有人类社会的存在与发展,而人类从事经济活动势必要结成一定的具体的经济关系,这就要求遵守一定的经济活动准则。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进入19世纪末,西方发达国家从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各种矛盾日趋激烈,特别是经济问题日益严重,伴随资本的高度集中,社会分工越来越细,面对这种情况,人们对“自由放任”的经济思想产生了怀疑,新一代经济学巨匠凯恩斯提出:“国家干预”的经济理论,并很快受到重视。在一个法治国家里,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只能依法进行。那么具体又该通过什么法律来“干预”呢?这时传统的民法显然已不能适应,不能担此重任,因为其“契约自由”的精髓与“国家干预”互不相容,而行政法虽然可以实现“干预”,但它所调整的社会关系体现的是一种权力从属关系,是不具有经济内容的行政关系,所以不可取。为了既实现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又遵从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在这种情况下经济法应运而生,为国家干预经济提供了软硬适中的法律手段。至此,学生就已明白经济法是民法和行政法所无法替代的,而且在法律体系中居于独立地位,成为独立的法律部门。为使学生准确理解经济法,应当运用经济学原理,向学生说明“国家干预”并不是直接干预经济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而是在尊重经济主体生产经营自主权的前提下,通过间接手段对其行为加以引导,即“国家干预”只是对经济运行过程中的各种关系加以协调,确保国民经济协调发展。而作为“国家干预经济立法”的经济法,实际上就是国家用以协调经济运行的各种法律、法规的总称。结合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阐明经济要协调发展,必须同时具备四个条件:即独立的主体、有序的市场、宽松的环境和健全的保障机制。与之相适应的要建立市场主体法、市场管理法、宏观调控法和社会保障法,共同构成完整的经济法体系。通过这样讲解,经济法是“大杂烩”之说不攻自破,相反,为学生更好地学习经济法理清了头绪、提供了线索,便于学生用联系的观点和方法学习、理解经济法。经济法的“经济性”决定了它的很多内容无法用纯法学的方法去解释和说明,而需借助相关的经济学知识才能阐明有关经济法律制度的立法依据、立法目的。据此,学习有关的经济学知识,然后将这些经济学知识运用到经济法教学上来,解析具体的经济法律制度。例如:《公司法》规定公司发行债券的总量不超过本公司净资产的40%,而购买其他公司的债券和股票的总量不得超过本公司净资产的50%;《商业银行法》规定银行发放贷款的资产充足率不得低于8%,贷款余额与存款余额之比不得超过75%等。法律为什么要这样限定?以及《商业银行法》为什么规定银行要保持最低限度的流动资产?为什么要缴存法定存款准备金?这些问题必须从经济学的公司负债能力、银行信贷风险以及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等理论上加以解释,结合现代商法确保商业安全的原则进行阐述,使学生认识这些限制性规定的必要性和科学性,从而进一步认识到金融安全与法制建设的关系。同时让学生在学习经济法时不会限于对数字的死记硬背,做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能够理解性地去记忆,学得更轻松、扎实。
二、用案例分析方法讲解经济法的内容
从理论上对经济法律制度的解析是通常使用的教学方法,但是毕竟是用抽象的理论知识去讲解有关规定,学生不易具体适用。因为经济法的实践性较强,比如《专利法》规定发明专利有职务发明和非职务发明,从理论上容易将其界定,职务发明的条件是执行本单位的任务和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条件进行的发明,非职务发明的条件是利用业余时间完成,没有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条件。而实践中具体案例的情况是该发明人是利用业余时间,租赁本单位的实验室进行的发明,那么这一发明是属于职务发明呢?还是属于非职务发明?法律依据是什么?这就需要学生在理论的基础上去理解分析具体的案例,因为通过接触大量的实际案例,学生们会清楚:法律规定是硬性的,具体案例是活性的。由于社会的复杂性,在经济领域中很难找到两个完全相同的案例。那么如何用同一法律规定去适用不同情况的具体案例?这就要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特别的问题要特殊对待。这样使学生从抽象的理性认识向具体的感性认识过渡,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因此在经济法教学中,特别是实用性较强的《公司法》、《商标法》、《专利法》、《反不正当竞争法》、《产品质量法》中均针对疑难问题,常举几个典型案例加以分析,比如讲《反不正当竞争法》时,给学生讲明该法规定哪些行为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依法怎么确认,怎么处理。然后举出具体典型案例,让学生分析这些案件中的行为在哪些方面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属于该法规定的哪种禁止行为?确认的依据是什么?处理的具体方法和意见?通过列举的生动案例,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同时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不但能掌握法律知识,而且能学会具体操作。在经济法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的方式是可行的,但关键问题是作为教师如何选择案例的问题。本人认为:案例教学本身只是一种教学手段而不是教学目的,它的基本功能是论证并说明理论,以实例的形式指出法律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并指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为此,教师必须使所选的案例服务于教学,防止为了举例而举例的现象。本人认为:在选案例时应侧重一些社会影响大,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由于典型案例往往反映了当前经济建设与法制建设中出现的新问题或者社会公众普遍关注的法律问题,会引起社会各界的深入思考和讨论,学生们也对此有自己的看法和观点。这类案例的课堂讨论较深入,其特点是涉及的观点多,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对学生观察和思考问题,开拓思路有很大启发。本人认为:如果说正确地选择案例是搞好案例教学的前提和基础,那么科学地评述案例则是案例教学的核心和落脚点。案例本身只是一个具体事件的陈述,只有通过分析讨论,找出其所反映的法律问题以及争论的焦点和核心是什么,运用经济法理论和法律条文对其定性并指出其法律后果。评述案例时应观点明确,条理清晰,语言流畅,富有表现力。这样才能赋予案便以生命力和教学的意义。
三、司法实践教学是经济法课程的核心
(一)课堂讨论是经济法教学中常采用的形式。
经济法在中国出现的时间并不长,但经济法伴随着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而不断完善,从计划体制的经济法到商品经济的经济法,发展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法,其中存在许多有待完善的问题,特别是理论上存在着许多争议大,难以把握的问题。比如老师认为《企业法》中涉及国有企业与政府的关系问题,政企分开,所有权与经营权怎样正确分离问题?在当前形势下增强企业活力采用什么形式分离是必要的和有益的?企业为什么要改制为公司?等等问题均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安排学生讨论,非常热烈,许多学生还为完善这些制度提出了颇有见解的意见和建议。
词汇教学理念下中学英语论文
一、农村家长思想意识薄弱,家校配合不紧密
大部分的家长认为,英语学习十分重要,但很少关注学生对英语单词的掌握情况,以为孩子写完作业就行了。而在校的一两节英语课,不足以满足学生英语学习的需要,语言环境的缺乏,使得学生的语感不强;记忆方法的不得当,使得学生记忆单词的难度加大;发音朗读的不标准,各种媒体的缺乏,就使不会的单词越积越多,学生就越发感到英语学习的困难。词汇教学就成为英语教学的难题。
二、教师在词汇教学中方法单调,使学生丧失了学习兴趣
大多数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为了赶教学进度,教学单词方法单一,例如,听力不播放,使学生语感不强;教师的范读不到位,让学生对词语发音模棱两可;学生自己练读、领读的不足,都会使使学生对单词的理解和记忆产生困难,机械的学习,导致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学生产生了厌烦心理,英语学习就受到阻碍。在当前,中、小学英语脱节,词汇量大的现实情况下,中学生在英语词汇学习中,找不到有效的学习方法,我想,就如何有效地进行英语词汇教学,让学生真正理解掌握英语词汇,应切实做好以下几点。
(一)活动引领,趣味点拨
教师要教给学生学习生词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枯燥的英语单词变得灵活。教师在教完每个单元的单词后,可以根据不同词汇的特点,利用肢体语言和合适的游戏来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效果会大大提高。还可采用猜谜语、歌谣、歌曲、简笔画等形式。例如,在区别inthetree与onthetree短语时,我就画了一棵大树,上面的叶子与果实跟onthetree连线,表示属于树本身的事物;再画一只小鸟,与inthetree连线,表示不属于树本身的事物,这样,知识对比一目了然,学生易于接受,记忆效果好。
(二)“寻根问祖”找规律
语文学科教学理念下教育学论文
一、定位好师生角色
教师和学生是在学校教学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如何处理好师生之间的角色,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基础,是落实教学效果最大化的有利保障。但是,在传统模式下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主宰课堂教学的现象非常普遍,很多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满堂灌”的问题突出,这样往往会使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容易造成教师的教和学生之间的相互脱节,这样会导致教学效果严重下降,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率。那么,应该怎样来定位好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呢?从现代教育学发展的要求来看,在现代教育中,教师的角色应该是教育者、领导者、组织者的角色,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之所以这样说,是从教育本身的特征来说的,教育最大的特征就是它是培养人的实践活动,教师是主要的培养者,这就决定了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的主导地位。但同时从教育学的指导思想来看,教师虽然是在教学过程中居于主导地位,但其主导作用的发挥,是受诸多条件限制或者制约的,如我们教师自身的基本素质,学生的能力和认知水平等。据此,作为新时期的语文教育工作者,教师自身必须要有不断学习、不断提高的终身学习意识,在时代的需求下不断提高自身的水平,以适应新时期语文教学的需要,切实担负起教学主导者的角色。学生是教学过程中受教育的对象,他们是有思想、有情感且不断发展变化中的个体。这就意味着在语文学科教学过程中不仅仅是简单地知识传递的过程中,而且需要师生间情感的相互交流。从教育学对于学生角色的定位来看,学生既是接受教育的客体,同时也是认识和发展的主体,是教师教学效果最终的呈现者,所以说学生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主体。教育学对于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定位,完全符合当前新课改的理念,那就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所以,语文学科教学过程中应该是师生之间双向互动的过程中,必须要使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通过我们教师对于课堂教学的设计,学生能够主动学习、合作探究,最终在学习的过程中收获知识,并且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语文学科素养。
二、科学的落实教学流程
教学是学校、学科落实教育目的的主要途径,是我们的中心工作。因此,教学过程必须要重视。那么,应该怎样在教学过程中进行设计和安排才能使语文教学更科学、更高效呢?教育学理论在这方面也给了我们语文教师明确的指导。
(一)首先要明确教学的目的
教学共组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双向过程,而不仅仅是教师教,所以我们教师必须要把教和学统一起来,辩证地来看待。教学的目的除了要使学生通过语文学科的学习掌握语文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的技能技巧之外,还要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培养学生良好的品格和心理品质。即要实现教学的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的提升。这样,我们语文教学才会真正突破应试教育思想的牢笼,切实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进而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
(二)坚持科学的教学原则
教学理念下高师数学教育论文
1更新教育理念
教师要真正地把学生视为主角,以学生为主体进行课堂设计,组织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给学生足够的发展空间.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合作者,应该是很好的合作伙伴,使学生不断地发现问题,并协助学生解决相关的问题.教师在课前备课时要有缜密的教学思维,在课堂上开展教师与学生之间或学生之间的学术交流和思想交锋,而不是单单将一些枯燥乏味的结论灌输给学生.
2更改教学内容
新一轮课程改革在教学内容方面改变很大,有一些内容被删除掉,可能直接影响高等数学中有关问题的教学;而有些高等数学的内容在高中课程中已经有所涉及,一些基本内容学生已经掌握,讲解时不必象以前那样从最基本的开始,但对于这部分内容,应该在学生掌握知识基础上,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使他们毕业后能够讲明白、讲清楚这些内容.在高中教材中,主要删减了以下内容:参数方程与极坐标、复数(仅了解基本概念和最简单的运算)、部分三角恒等变换公式、不等式的性质及证明等.这些内容的删除有些直接影响高等数学的教学,必须根据学生情况适当改变原来的教学内容.如在讲定积分应用时涉及到求sin2的面积时,学生往往按直角坐标系的想法去思考,认为是以π为最小正周期,结果面积就会丢失一部分;学生不清楚一些常见曲线的参数方程,如数学实验课中画圆、双曲线和旋轮线等时,学生不清楚这些曲线的参数方程是什么;在讲解变量替换积分法时,有些三角变换公式也需要提示学生,因为中学删减部分公式,还有一些仅是了解,不需记忆和理解,所以学生运用三角变换公式时就很困难.为此,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简单补充相关内容,将最基本的内容补充后再讲解高等数学的有关知识,否则直接讲解新知识学生无法理解.同时,在高中教材中增添了一些内容,如导数与定积分的基本概念及其简单运用,向量及其基本运算、概率统计初步和计算方法初步等.讲解这些内容时不必再象以前那样从概念的引入开始逐一进行剖析,可以引导学生简单地复习,让学得扎实的、认识深刻的学生带动已经有些忘记的学生一起回忆,并对学生理解不透彻的地方进行深入讲解.这样不仅使学生快速地巩固高中所学内容,而且对高等数学中相关问题有所了解,在此基础上再进行讲解效果会很好,真正做到温故而知新.除了讲解这些内容时需要结合学生中学所学内容,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教学思维,使之学会如何把这些本来属于高等数学知识的内容对中学生进行讲解,如导数、向量、计算方法、简单的程序语言、算法设计、线性规划和数理统计等,只有学生对这些内容深入学习,掌握其实质,将来作为中学教师时才能给学生讲清楚.
3改变教学模式
一直以来大学数学教育以传授知识为主,很少注重教学模式的研究,新课标的出现需要高校更新教育理念,改变教学模式,这样不仅使中学生能够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更主要的是让学生提前了解新课标.教学模式的转变是课程改革的具体表现,新课标要求高校采用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模式,学生的发展离不开教师的指导,离不开课堂教学的渗透,更离不开好的教学模式.新课标中指出,数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开展数学应用的教学活动符合社会需要,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应用意识,扩展学生的视野.学生自主地探索数学问题是焕发课堂生命活力的源泉.设立数学探究、数学建模等活动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师引导学生进入数学问题,尽情地探索.在讲授教学论课程时,以等差数列求和公式的探究为例,使学生对发现法和探究式教学有所认识.为了适应学生的习惯,同时也是为了使学生将来能够适应社会的需要,必须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主动探求.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特别是要多采用象发现法等有利于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教学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这样才能适应未来数学教育的发展需求.
作者:张水胜 丁永胜 单位:齐齐哈尔大学理学院
大学英语教学理念下通识教育论文
1.深化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开通外语通识教育
大学英语通识教育中,应该包括通用外语、通识教育外语、专门用途英语、学术外语等教学内容,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具有获取信息、达到交流目的、拥有丰富人文性的特点,因此大学英语课程应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和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使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如何利用英语跨文化交流,让学生在英语交流中有话可说,在学习英语中不知不觉的忘记英语学习的痛苦。由此,现阶段的大学英语教学中,急需深化改革,转变教学观念,不在仅仅重视对学生英语语言技能的传授,要重视英语教学课程结构的变化,培养学生思辨性意识,提高学生的全方位素质。目前,我国有些高校英语教学中已经开展了外语通识教育,如北京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等知名学校,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为了让广大高校深层次了解中国西方文化价值观的精髓,实现中西文化顺利传播的目标,各大高校都应积极深化英语教学改革,开通外语通识教育。
2.调整大学英语课程结构
目前,我国高等学校中,大一和大二,英语课程还是所有学生学习的必修课,但是到了大三,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学习英语纯粹靠自觉,不考研的学生基本中断了对英语的学习,而作为一门外国语言,长期不接触,学生的英语能力就会慢慢退化,这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很不利的。笔者认为在大三、大四,对于非英语专业的学生,仍旧需要开设英语课程,可以以选修课的形式开设,主要以拓宽学生眼界和知识面为目的,同时还应该设置专门用途英语课程,使英语教学逐渐走向实用化、综合化。例如,中山大学在外语通识教育课程建设方面,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建设了十二门双语或者外语类的通识教育课程,为了落实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仍在不断的优化大学英语通识教育课程结构,其在课程标准与实施方案制定方面,在遵循国际规范的基础上,参照世界前100所大学人才培养与课程设置方案;在课程建设过程中,邀请名校相关专家或者著名的学者参与建设或者参与教学工作;在英语通识教育教材的选择上,优先选择国内外一流的出版社出版的著名学者研发的教材,并支持学生利用网络信息环境进行自主个性化的学习。在大学英语通识教育实践中,学生利用网络信息环境自主学生的课时占二分之一,学分占三分之一。现以中山大学《北美社会与文化》为例,这门课属于中山大学大学英语通识教育课程之一,这门课程主要是向学生介绍北美的历史、社会文化,在课程建设中,邀请了北美高校以及国内重点高校中相关的知名专家或者学者参与建设,其教材属于国家级规范教材,同时还有相关配套的网络课程。再如,北京大学大学英语课程也设置了英语通识教育。北京大学通识教育课程内容主要有两个部分组成,一是大类平台课,是指与学生所学专业相关的公共基础课程。大类平台课又分为基础平台课程和开放性平台课程,其中的基础平台课程主要包括东方文学和西方文化两门课;开放性平台课程主要包括英语史、英语词汇、英语结构、英诗选读、圣经释读、短篇小说选读、大众文化间接与批评、当代文学批评简论、莎士比亚与马洛戏剧、认知语言学、社会语言学、语言与文化。二是通选课。北京大学的通选课程设置每一学期都不同,以传授各国社会与文化知识为主,根据选修课的开设情况,为同一大类学生提供的通选选修课有16门,面向全校所有学生开设的通选选修课程有几十门,而且每一个学期的通选课重复率极低,学生在大学选修课中选择机会较多,这样也有利于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与目标选择自己习惯的选修课,从而促进学生综合文化素质的提高。为了促进学生多方位的选择,北京大学规定,所有学生毕业后通选课的学分不得少于16个,其中每一个领域的通选课学分不得少于2个,在E领域选修的通选课学分不得少于4个;人文社会科学类的学生在A领域选修的通选课学分不得少于4个,通选课的教师基本是由学校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担任,教学内容重点是启发学生的思想,教授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思辨的能力。每一门课每周两个课时,一个学期内完成。综上,中山大学和北京大学,在设置大学英语通识教育课程中,都予以了高度重视,积极向学生传授国外的社会与文化知识,促进跨文化的大学英语教学,这样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
3.加强大学英语教学的隐性课程
隐性课程是相对显性课程来说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统称为显性课程,而隐性课程是指在课堂之外进行的英语教学。高校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实施通俗教育,可以邀请国外高校相关学科的知名专家或者学者来校开展教学活动,为学生进行短期讲学或者开展英语讲座,也可以请国内相关著名学者来校教学活动,有的高校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聘请外国各国学者来校开展教学活动,可能难度较大,但是可以在本校定期开展英语和外国文化的交流活动,还可以举办英语电影节,组织各种有关英语文化知识方面的娱乐活动,使学生在隐性课程中更多的了解与丰富世界各国的基础文化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例如,中山大学从2009年开始,每年都会聘请外国相关专家来校开展合作,为学生进行短期的讲学。
4.加强大学英语通识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