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交通运输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交通运输

交通运输局交通运输工作要点

2020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实现"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是实现"交通强国"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我们要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要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放在首位,持续深化党风廉政建设,把党的全面领导贯穿到党的建设和交通运输工作各领域、全过程。要围绕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和市交通工作会议精神,动员交通运输系统广大干部职工持续解放思想、奋发有为,以决战决胜姿态,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坚决打赢交通扶贫脱贫攻坚战,深入推进交通污染防治攻坚战,坚决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推进交通运输供给侧改革,加快平安交通建设,夯实交通运输领域安全生产基础,认真谋划全区交通运输发展"十四五"规划,全力推进全区"三创四建"活动,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美丽。

一、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今年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计划投资3.23亿元,共6个项目,其中,续建项目2个、新建项目4个。

(一)续建项目

1.新辰路二期建设工程。项目由区财政投资2.25亿元,今年预期完成投资5000万元。工程起于隧道出口1公里处,跨越张石高速公路,终点接开发区兴业路,长2.837公里,设计为城市主干路标准路,建设内容包含路基、路面、桥梁、防护排水、照明、绿化等工程。基宽56米,道路断面布置为左侧5m人行道+5m非机动车道+5m路灯绿化带+12m车行道+2m中央分隔带+(右侧)12m车行道+5m绿化带+5m非机动车道+5m人行道。跨越张石高速公路处采用下穿高速公路方式,在张石高速公路上设置6×16米中桥1座,中桥建设标准按张石高速现状标准建设。工程计划于4月复工,9月底竣工通车。

2.县道后洗线小麻坪至西永丰堡段改造工程。项目总投资6832万元(其中省财政补贴1600万元,区财政配套5232万元),今年预期完成投资3070万元。项目起于北新屯乡小麻坪村,止于与万醋线交汇处西永丰堡村,全长约10.22公里。按二级公路标准设计,建设内容包含路基、路面、桥涵、防护排水、安全设施等工程。路基宽10.5米,路面宽10米,每侧设0.25米硬路肩。路面结构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面层采用4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上面层+5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下面层,基层采用18cm水泥稳定级配碎石,底基层采用2×16cm水泥稳定天然砂砾。工程计划今年4月开工复工,6月底建成通车。

(二)新建项目

阅读全文

交通运输物流研究3篇

交通运输物流篇1

1交通运输业与现代物流业融合发展的理论基础及必要性

1.1协同理论对交通运输业与现代物流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义

协同理论(synergetics)亦称“协同学”或“协和学”,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各种学科不断研究的基础上形成的新兴学科,促进各种理论优化发展的理论。1971年,联邦著名物理学家哈肯(Hermann·Haken)提出协同的概念,协同理论主要研究开放系统在与外界有能量物质交换的合理运用,各个主体内部自发的力量怎样通过自己相互运作,发挥有利于自己最大效用,在有利于自己的时间、空间和功能效益上的满足。协同理论认为,各自为了千差万别目标,运用最低的成本达到最有效的互换互通成果,但在整个市场环境中,各个系统间又存在着相互影响、互相制约有条件的相互合作的关系[1]。

1.2交通运输业与现代物流业融合发展的必要性

交通运输行业是国民经济中从事货物和旅客运输的社会生产部门,是从事经济活动中的所有企业和单位的集合。运输是劳动者在运输线路上通过运输工具和设备实现人与物的空间位移。物流的任务是根据人们需要提高运输、配送、仓储保管、包装、搬运、装卸、流通加工及物流信息处理等流通活动实施的行为,我们把起点是“供应地”,终点是“接收地”,只要是符合这个条件的实体流动过程都可以看成是物流。交通运输业与现代物流业的理论和事实比较。运输是人和物的移动,而物流单指物的移动。运输重点体现的是:劳务、服务、价值、利益;物流重点体现的是:商品、交换、增值、利润。运输物流相互融合一体化发展优势更强,二者相互替代、互相补充各自完善和促进,科学的融合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2现代交通物流融合发展的现状

阅读全文

低碳交通运输的进展

 

1引言   2009年是人类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之年。在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中国承诺到2020年实现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比2005年下降40%~45%的目标。中国将把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纳入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总体规划中,通过产业政策和发展规划的支持,实现节能减排目标。交通部部长李盛霖指出,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和服务性行业,转变交通运输发展方式是转变国民经济总体发展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行业之一,交通运输行业进一步集约节约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潜力还很大。在当前中国机动车快速增长的前提下,低碳交通运输是实现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2低碳交通运输的内涵   低碳交通运输是一种以高能效、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特征的交通运输方式。其核心在于提高交通运输的能源效率,改善交通运输的用能结构,目的是使交通基础设施和公共运输系统最终降低以传统化石为代表的高碳能源的高强度消耗。   2.1低碳化   交通运输发展是力求不断“减碳”的过程。由于运输工具必须依赖能耗,除非使用洁净能源(如太阳能等),否则交通运输难以实现无碳化,只能是不断低碳化的发展过程。重视减排,尤其是运输工具的尾气排放。“节能”和“减排”都是交通运输低碳化的重要途径,既要重视“节能”,更要把“减排”上升到应有的高度。   2.2综合性   低碳化的手段是多样的,既包含技术性减碳(如节能环保技术应用),也包括结构性减碳(如通过优化网络结构、运力结构等提高能效),还包括制度性减碳(如市场准入与退出机制)。低碳化的途径是双向的,既包括“供给”或“生产”方面的减碳(如提供一个更低碳的交通运输服务系统),也包括“需求”或“消费”层面的减碳(如鼓励公众乘用公交或骑自行车等)。   2.3系统性   完整的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应包括3个基本的系统。一是节能减排基础支撑系统,这是低碳体系建设的第一步,还需加大推进力度,把传统工作系统化提升;二是清洁能源优化利用系统,积极发展新能汽车是交通运输低碳化的重要途径;三是公众出行社会引导系统,要运用一切法律、经济、技术乃至公德力量,正确引导公众的交通消费。   3交通运输的影响   低碳交通运输管理,有利于促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在我国,传统运输仍然占主导地位。运输活动的各个环节都不可避免地要使用消耗能源和资源,难免会产生一定的环境污染,这些都直接对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负面影响。   3.1运输功能的资源代价   运输是劳动密集型和高资源消耗型的,运输功能中的资源代价包括自然资源、资本资源和人力资源,在此仅对自然资源消耗进行分析。(1)设施对土地资源的占用。我国各种运输方式交通线路和港站建设都要占用大量土地资源。公路和铁路的建设对土地资源的占用量十分巨大,尤其是高等级公路或高速公路平均每公里的占地数量相对更大,沿着铁路或公路布局的货运站也会占用大量的耕地或有经济价值的土地资源。(2)过程中的能源消耗。运输工具的驱动需要很多的能源,没有了能源,一切运输方式都将陷入瘫痪。尽管可利用能源很多,但是由于技术成熟性以及经济性等原因,除了铁路的电力牵引方式外,其他几种运输方式几乎完全依赖石油这种污染性能源作动力。(3)工具对矿产资源的消耗。运输工具的制造需要消耗大量的铁、铜、铝等矿产资源。实际上,矿产资源在运输业中的消耗量会高于其他许多部门,只是由于运输业对矿产资源的需求量远远小于对资源的需求量而被忽视了。   3.2传统运输对环境的影响   交通运输作为主要碳排放源之一,是国际温室气体减排、缓解气候变化的重要领域。据测算,仅航空业对气候变化的影响所应承担的份额,在2000年时已高达9%。而国际海事组织2007年的报告显示,以干散货和集装箱为首的海运业每年排放8.7亿t二氧化碳,占全球排放总量的3%[2]。以我国上海为例,2009年,上海汽车保有量达到146万辆,机动车碳排放已占到全社会碳排放的相当比重。在上海客运行业能源消耗结构中,社会客车占65%、出租汽车占17%、公共汽车占10%、轨道交通占7%、轮渡占1%,个体机动方式作为城市交通运输行业能源消耗的主体,是最大的碳排放源[3]。   (1)大气污染。在我国,汽车尾气排放已成为大中城市污染的来源。汽车等排放的尾气中包含有很多的有害成分,如一氧化碳,它们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有关部门曾对机动车保有量和大气污染物浓度变化进行了相关性统计,结果证明,城区中氮氧化物浓度与汽车保有量呈明显的正相关,系数为0.973,这说明汽车尾气的排放直接导致了城市中大气污染物浓度的增加。其中50%的铅排放物与运输有关;50%的氧化氮排放物是由运输产生的;运输产生的CO2几乎占了CO2总排放量的40%,其中有98%是公路运输造成的(其中80%是由货车运输引起的)[4]。   (2)噪声污染。交通噪声的来源是多方面的,如发动机、轮胎摩擦、喇叭、空调、排气等等。另外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中,施工机械也会对附近的学校、医院、村镇居民的工作生活环境带来噪声污染。由于“低碳运输”强调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发展理念,发展“低碳运输”,将更好地保护自然环境,使交通运输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协调,带来更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利于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低碳交通运输发展对策  #p#分页标题#e# 转变交通运输发展方式,必须站在交通发展的全局和战略高度,从交通发展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系出发。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战略上着眼、全局上统筹,要组织开展低碳交通运输体系研究,注重把节能减排意识贯彻到交通运输行业的各个领域。   4.1完善城市轨道交通   与道路交通相比,轨道交通具有运量大、速度快、时间准、污染少和安全舒适,且与城市道路无平面交叉等优势。此外,噪音和空气污染等环境方面的损失仅为道路交通工具的6%~10%,所以城市轨道交通是满足人文和城市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最佳方式,今后对轨道交通的不断完善将会在更大程度上推动低碳交通运输的发展。据有关资料分析,我国单位运量能耗,公路是铁路的13~16倍;公路运输产生的废气对环境的污染,比铁路高30倍;在同样的运量条件下,修筑公路所占用的土地面积是修建铁路的4倍[5]。特别是随着铁路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铁路运输在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方面的优势,显得更加突出。   4.2加大运输节能监督管理力度   全面实施《道路运输车辆燃料消耗量检测和监督管理办法》,建立健全燃料消耗量检测、车型动态管理、车辆配置及相关参数核查等配套监管制度,建立《道路运输证》配发与车辆燃油消耗量监测紧密结合的工作机制;进一步规范汽车美容装潢市场,提升服务水平,推广节能减排设备、工艺,开展汽车美容装潢企业星级评定工作,实施驾驶培训经营性教练场标准,推动经营性教练场发展,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完善交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与审查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严格执行船舶强制报废规定,强制淘汰单壳油轮,加速淘汰耗能高、排放超标的老旧船舶。   4.3培育低碳交通运输相关技术与产业   (1)试点应用蓄电池汽车驾驶模拟器,推广应用超声波清洗、无尘干磨、洗车中水循环等新技术、新设备。积极推荐双燃料车型,鼓励使用天然气,使节能减排与经济效益“双赢”。以城市公交、出租汽车、短途客运为重点,积极推动LNG、CNG等清洁能源车辆,加快出租汽车油改气步伐,提高清洁能源为动力的营运车辆、船舶市场比重。(2)在公路工程施工中采用新方法,减少原材料的消耗。例如路基换填施工中采用废弃的钢渣,在新建道路时加强对老路老桥的合理利用,减少资源浪费;在路网改造工程中大力推广沥青路面再生技术和旧水泥路面改造等新技术,加快高等级公路建设,实现单位能耗的有效下降。(3)加快“油改电”、地面电源替代船舶和飞机发动机辅助发电以及车船节能减排等技术成果的推广应用。   4.4推进节能减排专项行动   组织开展“车、船、路、港”千家企业低碳交通专项行动;在渤海湾、长三角等地组织开展甩挂运输试点工作;总结和推广“两型”港口建设的经验和技术;总结京津冀和长三角区域不停车收费系统应用示范工程经验,扩大不停车收费规模;在民航系统加强空域规划研究,优化空域结构、开辟使用临时航路。   4.5建立健全货运信息服务网络   大力推动物联网在交通运输领域的应用,加快公众交通出行信息系统和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等的建设与推广。继续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基础设施之间的衔接,充分提高效率。发展多式联运,多式联运方式由于其运输环节和运输工具能够密切衔接和配合,使得货物在路途停留的时间最小化,保证货物准确、及时运达目的地,因而相应降低了货物库存量和成本,同时又可省去运输包装,减少所运商品因运输保管不当给环境带来的污染。加快发展内河航运,发挥水运节能减排的优势,努力推进综合运输体系发展。

阅读全文

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探讨

摘要:交通运输作为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因素,在社会生活保证中有着重要意义,对于我国经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如何在原有的交通运输基础上展开完善与优化工作是推进国家经济发展,保证交通运输效率的重要内容。本文从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方面内容展开研究,以通过交通运输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互联网技术应用的角度出发,了解其中有待解决的部分,运用相应的技术展开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问题的控制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做好整理工作,为之后交通运输的发展提供相关经验。

关键词:互联网;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

一、引言

目前,我国在推进交通运输行业的不断发展中,投入了大量精力,国家在推进交通运输治理方面投入了大量精力,以期通过大数据与交通执法等手段达成交通运输规范的目标。因此,在“十四五”规划中着重强调的了此部分内容,意在原本“四个交通”任务的基础上展开探讨工作。其中,“四个交通”主要是指,交通运输部综合分析形势任务相关内容。交通管理工作发展的主要目标中,交通运输部的主要工作为在交通运输发展的目的下,了解该阶段发展的特征,通过相应的手段,推动交通运输行业的科学发展,响应国家的战略目标,深化改革,最终达到“四个交通”下,综合交通、智慧交通、绿色交通以及平安交通的标准,完成现代化交通运输体系的建设,下述内容也是围绕“四个交通展开”。

二、“互联网+”视角下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四个交通”工作展开之中,智慧交通作为交通运输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心主要是在信息化引领交通运输业升级,为现代交通运输业发展提供相应的支撑,自我国“十四五”以来,交通运输信息化工作在各级交通运输管理部门中不断被提起重视,获得了相应的实践应用与发展[1]。信息化交通运输工作的展开之中,所应用的技术包含了云计算技术、数据通信技术、大数据技术、物联网技术等,其中互联网技术作为信息化交通运输工作中重要组成部分,在交通信息存储、应用、交流、传递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价值,在交通运输资源平台显示、交通运行智慧化、交通治理精准化以及服务功能生态化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是在互联网与行业治理的关系之中,服务能力与社会需求难以达成一致,仍旧有提升空间,信息化建设之中存在的问题仍旧需要不断解决,以突破当前信息化发展的障碍,引领信息化交通朝着更高的方向发展。经资料调查可知,我国交通运输部《数字交通“十四五”发展规划》相关内容中,国家完成交通运输服务高质量发展蓝图的制定,以在“十三五发展规划”的基础上,实现交通信息工作的升级与完善[2]。经“十三五”阶段的努力及实践成果看来,我国目前的交通运输在质量效益、组织模式、发展动力、产业形态、服务产品等方面仍旧有待提升。以此,在我国“十四五”交通运输发展规划中可知,交通运输业发展已经处于转型阶段,虽然部分地区仍旧存在交通业务、信息化发展水平有限,各区域发展缺少协调性、相关内容缺少深入性等问题,整体的服务体处于不断完善阶段。

三、目前交通运输信息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阅读全文

交通运输在经济建构中的作用

 

1交通运输对经济建设起的作用   交通运输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物质生产部门,它能够将社会的生产、交换、分配与消费等诸多环节联系在一起,是我国社会、经济生活各个方面能够正常运行的基础前提。交通运输业成为一个独立的物质生产部门是伴随着铁路、轮船的出现,才从社会大生产中逐渐脱离出来。   随着社会劳动分工向着精细化的方向发展,同时受社会化大生产的影响,交通运输业才以一个独立行业的姿态立足于社会。交通运输行业的根本任务就是最大限度的提高运输行业的质量,加强我国各省、市以及各地区之间的运输联系,为社会服务、为人民群众服务,科学、安全、迅速、合理的实现旅客与货物的空间转移,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国防建设提供运输保证。同时,交通运输还能够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良好的交通运输与通信设施,能够保证各地区潜在的资源得以顺利分配与交换,所以它对推动地区间的经济交流,实施当地经济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社会劳动分工的精细化以及社会生产的专业化,推动了资源、人才、信息的交流与发展,社会分工又导致了地区的劳动分工,而地区的劳动分工又取决于与当地有关的资源、能源以及其他生产资料,这就使每一个地区成为一个独立的交通体系。因此,一个地区的劳动分工及其交通体系的建立,又形成了一个规模不同、作用不同、性质不同的区域中心,这就使社会经济类型的转变都会对交通运输体系造成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同时,交通运输又反作用于社会经济类型的转变,具体表现为加速、或者延缓社会经济类型的转变。   2加强交通运输建设的措施   2.1对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   未来如何加强交通运输体系的建设,在国民经济发展规划中必须进行优先考虑。因为,交通运输体系对国民经济健康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二者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所以,在进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必须要协调好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在抓好交通运输行业发展规划的同时,必须要考虑到国民经济发展的速度,二者的步伐要尽量保持一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交通运输的宏观调控不但不能削弱,相反还要进一步加强。我国的相关职能部门,一定要做好规划、设计工作,在规划的过程中,必须从实际出发,从国情出发,考虑到我国经济发展的前景与客观需求,尽可能在最短的时间内,缩短交通运输与国民经济发展之间的差距,以缓解目前交通运输紧张的局面。同时还有着眼于未来,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制定交通发展战略的同时,还要考虑到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要尽量避免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政策,对交通运输的投资进行严格的审核、管理,保证其能够与经济发展、生态环境、资源利用相互协调,良性发展;采取有效措施,降低与控制交通公害,诸如增加绿化带、对道路铺设进行合理布局、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等等。   2.2建立健全交通运输体系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建立健全交通运输体系,实现交通运输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交通运输行业涉及到了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因此这个系统必然是一个政府调控、科技创新、全民参与的体系。这就要求我国在健全交通运输体系的过程中,必须把铁路、公路、水路、航空以及管道这五种运输方式进行有机的整合,依据运输的具体需求,对各种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从而减轻交通运输网络的整体负担,使利用效率大幅度提高,确保自然资源的消耗不能够过多,能够为社会经济生活提供运输保障的同时,实现交通运输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2.3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不完善,会对我国经济发展构成负面影响,使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出现停滞、徘徊,甚至出现不必要的损耗,从而阻碍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因此,必须在完成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的基础上,全面展开基础设施建设的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够加强各个区域之间的经济合作,加强商品交换与信息交流的频率。除此以外,还要加快对运输企业的深化改革,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对运价也要做出调整,使其不但能够反映出运输企业所创造出的价值,同时能够促进运输企业良性发展,不断满足我国国民经济与资源、信息交流不断增长的实际需求,最终使我国的市场经济进入一个新阶段。   2.4引入科技成果,提升交通运输产业的管理水平   一是要加快交通运输在设备、配置方面的现代化。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知识体系、科学技术更新换代的速度不断加快,运输企业必须要时刻关注运输技术领域的最新变化,坚持高标准、高要求的原则,引入前沿的科技成果,对自身的运输技术进行改进,对运输速度、服务质量进行持续不断的改进,使运输系统的效率、能力都有所提高。二是实现交通运输行业的信息化、网络化,比如采用统合智能交通系统。向综合交通ITS的方向发展,已经成为交通运输行业的必由之路。   3总结   综上所述,交通运输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建设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就目前我国交通运输事业发展的现状来看,还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我们可以从对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建立健全交通运输体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引入科技成果,提升交通运输产业的管理水平;对交通运输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使用;提高环保意识,使交通运输更加节能化、清洁化等方面入手,相信通过共同努力,我国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必然会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阅读全文

交通运输行政管理问题探讨

摘要:随着我国交通运输行业的快速发展,当前交通运输行政管理的重要性也变得越来越凸显。立足于交通运输行政管理的实际现状,文章首先介绍了交通运输行政管理的价值,然后分析了交通运输行政管理活动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最后结合上述内容对于交通运输行政管理的优化策略进行了判断,也希望能够为交通运输行政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创设条件。

关键词:交通运输;行政管理;思考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当前全面深化改革顶层设计以及推进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建设也逐渐成为了党在处理相关事务方面以及执政理念上的新的突破。结合交通运输行政管理活动的现状来看,其优化不但可以提升交通运输的效率,降低交通运输成本,更可以为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以及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积极的贡献。结合上述内容,下文首先介绍交通运输行政管理的价值。

一、交通运输行政管理的价值

交通运输对于地区经济的建设与发展以及人们的生活便利性都具有重要的影响。随着国家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剧,当前交通运输行政管理的价值与优势也显现了出来,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提升交通运输管理的规范化

结合当前我国的交通运输管理现状来看,大多数地区的交通运输管理活动都能够在一定的规则框架内持续开展,这不但为提升道路通畅提供了一定的制度保障,同时也为实现我国的城市化提供了良好的帮助。另外,随着我国整体建设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也越来越高,私家车的保有量也有所提升,这不但增加了道路管理的压力,同时也为交通运输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更多的困难。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解决交通运输行政管理的优化问题,以此来提升交通运输管理的规范化。

阅读全文

低碳经济下公共交通运输管理

【摘要】随着社会时代的进步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生产和生活但方式也发生了变化。工业生产企业的兴起,给我国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很大压力,对人们的生活质量也产生一定影响。目前,我国的私家车数量在不断增加,其排放的汽车尾气污染着空气和环境,与低碳经济理念产生一定冲突。因此,本文针对低碳经济下公共交通运输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管理策略。

【关键词】低碳经济;公共交通;运输管理

由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和消费观念都在不断变化,我国私家车的数量连年大幅度增加。不仅造成了的交通堵塞现象,容易出现交通事故,还污染着人们的生活环境和气候。另外,我国工业生产企业的崛起,也严重影响着我国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作为新型经济发展模式,对我国整体的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国要根据社会发展趋势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发展公共交通运输体系,有效减少相关污染,实现我国的低碳经济发展。

1.低碳经济下公共交通运输现状

1.1成本资金投入有限

目前,大部分公交车的到站时间都不准确,导致出现大部分学生和工人迟到现象。公共汽车是当今社会最常见的交通出行方式,近几年,公共汽车的到站时间与规定时间差距越来越大。由于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购买私家车,造成道路的交通堵塞,公共汽车行驶艰难。同时,当地政府缺少对公共交通运输领域的成本资金投入,公共汽车的数量较少。针对意外突发状况无法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解决,比如,一辆公共汽车出现意外状况无法继续行驶时,没有其它公共汽车可以及时替补,不仅耽误了乘客的时间,还造成了一段时间的交通问题,影响其它汽车的出行。另外,由于投入资金有限,许多老化的公交车还不能进行处理,其排放的尾气对社会环境影响较大,还存在一定安全隐患。

1.2不能明确信息技术的重要性

阅读全文

交通运输档案管理问题与优化探析

摘要:交通运输档案管理工作是交通运输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工作。随着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交通运输档案管理工作有了很大的发展。与此同时,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积极研究解决。本文分析了交通运输档案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优化交通运输档案管理的对策。

关键词:档案管理;交通运输;问题;对策

交通运输档案是交通运输行业各部门各单位在其工作过程中形成,记录和反映交通运输事业发展情况的文件材料,是推进交通运输事业的重要基础性条件。与一些行业相比较,交通运输单位所产生的档案的实际内容更为复杂,所涉及的内容也比较广泛。随着经济社会和科技的发展,交通运输档案管理工作遇到了一些困难的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认清交通运输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优化相关档案管理方法,对于交通运输事业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1交通运输档案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1档案管理非科学化。交通运输行业在档案管理意识方面的不科学,是现阶段交通运输档案管理相关问题的主要表现[1]。有的交通运输单位还存在重视交通运输业务,不重视档案管理的现象和思想,认为档案管理的必要性不强,还不如好好做业务。也正是因为这种错误的意识和认知,使得交通运输档案管理工作的地位比较低,投入革命的时间和精力比较小,对交通运输行业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产生了严重影响。

1.2档案管理非制度化。通常,交通运输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保存都应在明确且科学合理的制度和规范约束下进行,但现阶段交通运输行业的实际档案管理工作中,有关档案管理方面的制度和规范都亟需提升,许多单位在实际操作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随意性,并没有形成一个有效且科学的完整流程。部分交通运输单位档案管理工作比较混乱,没有专门的档案管理人员去审核相关交通运输档案的正确性和准确性,尤其是对于一些在年代上比较久远的档案,更是无人问津,也没有进行必要的资料补充和资料更新[2]。

1.3档案管理非专业化。许多交通运输单位档案管理不专业,是制约当前交通运输档案管理工作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非专业化的表现主要有两个方面。1.3.1交通运输档案内容不够专业。相关档案的必要资料收集不全面,部分档案的材料遗漏、流失或者丢失等;也存在着相关档案信息在填写方面不规范、格式不统一等问题。1.3.2相关交通运输档案管理人员专业素养缺失。许多交通运输单位档案管理工作人员是从其他管理岗位转岗过来的,并无档案管理经验,有的兼职多,整体岗位呈现不稳定状态。当交通运输行业建设项目增多和需要整理的档案数量较大时,易出现档案资料收集不及时和档案分类出现偏差或者档案重复整理等方面的问题。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