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交通地理论文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信息研究论文:国内信息机构研究对比思考
本文作者:张娣 单位:江南大学图书馆
2001—2011年上述信息机构论文产出情况比较
利用InCites平台,选取年代为近11(2001—2011)年,共获得中国大陆发表信息科学和图书馆学598篇论文,其中2011年达到峰值,论文数量为139篇.2001—2011年的信息机构发文量跟傅文奇基于SSCI的2000—2010年我国大陆信息科学和图书馆学论文的计量分析的机构统计[1]有些许差异,他选取的年代是2000—2010年,本文为2001—2011年,排名有了变化,依次为中国科学院、武汉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南京大学。(值得一提的是,表1和下文中的表6、表7中的数据是直接来自于InCites平台的,选取国家为中国大陆,但清华大学的数据有误,傅文奇[1]中的清华的数据2000—2010年30篇也可能有误,没有剔除台湾“国立”清华大学,InCites平台也有可能将“国立”清华大学数据处理为中国大陆的清华大学。)从表1亦可看出国内信息科学和图书馆学发表的被SSCI收录的论文与全球相比,国际化的倾向还不够,学术竞争力还有待提高。
2001—2011年上述信息机构每年论文产出增长情况比较
利用InCites平台,选取年代为2001—2011年(检索日期2012-09-05),获得各信息机构每年论文产出增长情况。整体趋势是一致的,都呈稳步攀升,2001—2005年除了中科院和清华大学及北京大学以外,国内信息机构的发文量都很少,2006年后各信息机构发文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2008年开始都有较大的突破。中科院在2010年也有了一个剧增;清华大学最近3年未有文章被SSCI收录;中科院、武汉大学和北京大学则保持一个较好的上涨趋势。显然,在信息科学和图书馆学领域中中科院、武汉大学、北京大学属于第一方阵,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属于第二方阵,清华大学等其他几个单位属于第三方阵。
上述机构2001—2011年发表的期刊及期刊影响因子比较
表2数据直接来源于WebofScience平台SSCI数据库,年代为2001-2011,地址为各个学校,通过学科类别为信息科学和图书馆学(InformationScience&LibrarySci-ence)学科精炼获得的数据。发表期刊总和因为SSCI是出版年和InCites是入库年导致检索数据有些许差异。总体来说,上述九个信息机构共发表在35种杂志上,目前SSCI收录信息科学和图书馆学期刊87种,国内信息机构对超过一半数量的刊物还缺少关注。各信息机构的期刊种类和平均影响因子见表3。其中发表刊物影响因子最高的刊物为武汉大学学者一篇,刊物MISQUARTERLY,影响因子5.041,在信息科学和图书馆学学科排名第一;其次为北京大学学者一篇,刊物INFOR-MATIONSYSTEMSRESEARCH,影响因子为3.358,在信息科学和图书馆学学科排名第二。由此说明国内学者在某些研究领域已达到国际最高水平,但还需要学者持续努力,有更多的学术成果能在国际行业一流刊物上进行学术交流。每个机构的的期刊平均影响因子是由每种刊物的影响因子乘以篇数的总和,再除以发表总篇数得来的。从的期刊平均影响因子来看,上述机构的排名依次为: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科学院,复旦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大学,武汉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但哈尔滨工业大学的期刊种类比较少,武汉大学、中国科学院的种类比较丰富。总的来看,国内学者发文的刊物相对比较集中,由此说明国内学者比较偏爱这类刊物,如SCIENTOMETRICS(科学计量学)、INTERNA-TIONALJOURNALOFGEOGRAPHICALINFORMA-TIONSCIENCE(国际地理信息科学杂志)、JOURNALOFTHEAMERICANSOCIETYFORINFORMATIONSCI-ENCEANDTECHNOLOGY(美国信息科学与技术学会杂志)、INFORMATIONPROCESSINGMANAGEMENT(信息处理与管理)等。中科院学者最多的刊物为IN-TERNATIONALJOURNALOFGEOGRAPHICALINFOR-MATIONSCIENCE(国际地理信息科学杂志),发文22篇,占其发文总数的40.74%。武汉大学发文最多的刊物为SCI-ENTOMETRICS(科学计量学)11篇和INTERNATIONALJOURNALOFGEOGRAPHICALINFORMATIONSCI-ENCE(国际地理信息科学杂志)10篇,北京大学最多的刊物为INTERNATIONALJOURNALOFGEO-GRAPHICALINFORMATIONSCIENCE(国际地理信息科学杂志),发文10篇,占其发文总数的27.02%,清华大学发文量最多的刊物也是SCIENTOMETRICS(科学计量学),共8篇,占其发文总数的25%。
大数据下地理学研究动向与应用探析
摘要: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引领了地理学的变革与创新。本文对大数据自身特点下,地理学者搜集、提取与利用数据模式的转变,新研究范式产生,宏观、微观研究尺度的结合进行阐述,举例说明不同类型时空大数据对各学科的研究动向。认为挖掘“科研数据”新价值,转变科研思维,利用全方位、高精度的大数据确立新型区域规划管理模式,建立校—政—企的信息共享平台等成为今后大数据于地理学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地理学;大数据;应用前景
1大数据定义
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对大数据的各种定义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3V、4V的特征。李德仁和刘经南分别对大数据5V———Volume,Velocity,Variety,Veracity,Value的特征进行同词异译的阐释[1]。时空大数据信息量庞大等特点,使其研究方式较传统的基于数学模型的研究手段有所不同,已故图灵奖得主吉姆·格雷将大数据研究从计算科学(第三范式)中剥离成为一种新的科研范式,即数据密集型科研“第四范式(thefourthparadigm)”。同样,王家耀认为“大数据”的出现为科学研究带来“第四范式”[2],为地理研究所面临的具有本质性的理论、技术和方法挑战带来新的可能,在大数据的推动下,时空大数据产业发生变化,或许会构成以时空大数据科学为中心的理论体系。虽说这样的结论有待进一步考证,但时空大数据已势不可当地运用于地理学、社会学、生物学等诸多领域,对各学科传统研究方式、理论和尺度产生冲击。
2大数据研究领域和尺度
大数据分析是大数据研究领域的核心内容之一,结合应用的方向越来越广:(1)经济方面,以购物网站、Farecast为代表的预测系统,推测用户爱好和未来选择。(2)医疗健康方面,通过大量的搜索记录和疾病搜索频率得到时空传播规律,从而预测有效信息。(3)生态环境方面,研究全球环境变化监测、预测与模拟和不同区域污染治理等方面颇多。(4)教育方面,研究内容主要聚焦在国家、区域和学校层面。阐述教育领域中大数据在实践途径、应用场景和采用模式的意义。除此之外,大数据在地质研究、社会管理、农业创新、竞技体育等以数据为中心的众多学科领域中,都存在极具价值的科学应用。同时,各学科的界限在大数据的影响下逐渐模糊,为今后的交叉研究提供了更多的可能。Thatcher等将大数据定义为关于空间信息的社会技术产物和感知项目,并认为80%的大数据都与空间信息有关,因此国内外地理学者都对“大数据”怀有浓厚兴趣并掀起研究热潮。城市地理、社会地理、行为地理、商业地理、旅游地理、交通地理等基于智慧海岛、生态山区、乡村振兴、城市治理等视角的案例纷纷呈现。以全球、区域为研究空间的宏观尺度,以城市、城镇为研究范围的中观尺度,和社区、建筑为研究范围的微观尺度在地理学实现了由静态空间向动态空间、由土地空间向行为空间的研究转变[3]。
3时空大数据在地理学中的研究动向
历史学家在史语所的特殊之处
严耕望的特殊之处
若换个角度稍加比较,严耕望在这批史语所同仁中,似乎又是比较特殊的成员。
(一)毛遂自荐加入史语所1944年春,严耕望自成都赴任安徽学院,因战事影响滞留重庆。此时的他抑郁不得志,“生活不安,无缘常亲书册,诚恐一切理想均成幻影”卷三227。无奈之下,严氏于1945年7月毛遂自荐,向傅斯年寄交了申请书信及三篇学术论文,欲入史语所读书研究。未想竟不出一个月即得傅氏同意,其回信中云:“大著匆匆拜赞,甚佩。敝所近年亦甚凋零,辱承不弃,何幸如之!……以大著论,自当为助理研究员,然若毕业未满两年,亦只可为助理员,……大著已寄李庄开会审查,当可通过。”此种情况在当时及之前均非常例。
从现存的史语所及傅斯年档案获悉,在此前的1936年,郭绍虞亦曾向傅氏写信自荐欲进史语所,并展示了自己的研究成果,结果却以“不在本所研究范围之内”被回绝。同样,傅氏也拒绝了由罗文干和汪兆铭推荐的吴廷燮加入史语所。另外诸如马衡、钟凤年、王世襄、蔡哲夫、薛砺若等亦被傅氏以“本所限于经费”、“一时无法借重”等托词而拒之门外。而严耕望之所以能入史语所,除了此前武汉大学校长王星拱的推荐,更主要的则是因为严氏论著所反映出的治学路数与风格,包括其运用史料的观点以及其他诸如在工具、方法与治学心态等方面,均与傅斯年所提倡的新学术标准相接近。同样,我们也可从其他受傅氏赏识而被招入史语所的陈述、周一良、王利器等情况看出:“这些他所垂青的学生,无一例外都在史料考证方面显示出相当的功力和才华”,“更确切些说,其所钟情和肯定的乃是科学实证一派的治学路向,顺之者纳,异之者拒。”这一拒一纳之间,体现的正是傅斯年在史语所创立之初定下的用人原则:“当确定旨趣,以为新向,以当工作之径,以吸引同好之人,以敬谢与此项客观的史学、语学不同趣者”。古人所谓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志趣相投,故引为同道;相反,道不同,则不相为谋了。
(二)傅斯年之青睐
严耕望加入史语所之后,亦颇受傅斯年青睐。严氏在第一次与傅斯年见面时即做出了不服从领导安排的选择,素有家长制作风的傅斯年却并不以为忤。1946年史语所复员南京。随这次搬迁的还有大批史语所新旧藏善本书库(包括三万多份的珍贵石刻拓本)。傅斯年对此极为重视,向来指派极可信任的中下级人员去保管这批尚未登记的宝贝。此次即把重任委派给入所仅逾一年,资历尚浅的严耕望。获如此得天独厚的工作机会,对其自身学术功力的增长无疑帮助甚大,同时也意味着对他的信任与栽培。严氏论著特色之一即大量引用石碑刻材料,还曾一度得到傅斯年此方面的指导。严氏大量利用史语所收藏的各种碑刻拓本,作为自己考证制度的重要甚至是关键性的依据,以此解决了制度史上诸多关键问题,取得重大学术成就,发前人未发之覆。故有史语所同事甚至半开玩笑说严氏已成傅斯年面前的红人。
傅斯年对严耕望的关切还体现在其他方面。诸如傅斯年得知严氏家庭经济状况不佳时,即把自己为教育部审查论文的钱送给了他,以解燃眉之急。傅斯年又主动帮助严氏妻子安排工作。1949年史语所迁台时,傅斯年更是亲自通知严氏随所准备,并破例安排其岳母一并同行。来台后,傅斯年仍不时关心严氏生活,对其安贫乐道的人生态度赞赏有加。严耕望对傅斯年此知遇之恩念兹在兹,以实际学术贡献作为他最好的也是最后的回报。
传统建筑风水文化研究
摘要:在漫长的历史时间里,我国传统建筑风水文化在建筑规划、人居环境等方面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近代中国内忧外患,在西方科学体系的冲击下,传统建筑风水文化一度衰微。改革开放后,国外研究风水的学术思潮开始影响中国,这促使国内学术界从科学、理性的角度重新审视这一古老的文化。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我国当代学者从哲学、自然科学、历史文化、美学等不同领域展开了对建筑风水文化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学术成果,该文对此进行梳理回眸,为进一步的研究做基础。
关键词:建筑;风水;文化;学术史
风水是依据向阳、风向、交通等条件探求建筑的选址、择地、方位、布局从而促进人与社会、自然和谐统一的学问。其范围涵盖天文学、地理学、生态学、景观学、建筑学、哲学和美学等诸多方面,是我国古代的一种综合性、系统性很强的建筑规划设计理论。风水文化是人们通过对自然规律进行总结的同时又按某种需要加入一些想象而形成的,它的出现满足了当时人们的生活和精神需要。风水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就是使自然环境能更好地满足人们在使用功能上和心理上的需求。它与建筑的关系最为密切,其核心理念即在于追求人居环境的最理想状态。传统的建筑风水文化上迄先秦,下至近世,在建筑规划、人居环境等方面对中国乃至汉文化圈的其他东亚国家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并深深植根于社会民俗之中。
1当代国内建筑风水文化研究概览
自近代列强叩关以降,随着西方科学体系的冲击,加之中国内忧外患,国人对各种传统文化一度妄自菲薄,盲目以西学全盘替代本土学术体系。在此背景下,中国学界大多把风水乃至中医等传统文化视为“迷信”“巫术”,完全无视风水在中国传统建筑学、景观学和规划学中特有的地位。20世纪50年代后,工业文明的一些弊病日渐明显,环境污染、生态恶化引起了发达国家有识之士的普遍反思。伴随着量子物理、系统论、耗散结构论、协同学的发展,西方科学开始由近代的机械宇宙观向强调宇宙整体性、联系性的有机自然观转变,中国传统文化与新科学观的相通之处引起了物理学家玻尔、卡普拉等学者的重视[1]。中国传统风水文化追求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文化也开始被一些欧美学者所关注,尹弘基的《韩国堪舆研究———风水的文化与自然之关系》(1976)[2]、利蒲的《中国地理学》(1979)、米切尔的《大地精神》(1975)、罗斯贝奇的《风水:中国的布置艺术》(1984)、斯肯尔的《风水的大地生活方式》(1982)等等都是其中的力作[3]。中国建筑风水文化这种墙里开花墙外香的现象直到上世纪80年代才有所改观。借助改革开放的东风,国内学术界在上世纪80年代兴起了“文化热”,欧美日韩等国研究风水的学术思潮也开始影响中国,这些国内外因素促使我国学者重新审视风水在传统建筑文化中的价值。天津大学的王其亨教授、北京大学的于希贤教授、东南大学的研究生何晓欣等学者首开先河,他们从建筑、历史、地理、生态环保等不同侧面对风水文化进行了初步探索。进入上世纪90年代,建筑风水文化的研究渐趋成熟,分学科的细致研究和多学科的交叉综合研究同时展开。1990年于希贤先生从地理学视角对风水文化的起源和发展作了科学的探究[2]。1994年韩增禄先生从文化心理角度分析了东华门特殊门钉数目的成因是明朝初建紫禁城时出于风水学择吉避凶的考量[4]。1992年王其亨先生主编的论文集《风水理论研究》出版,其学术成果几乎遍及了后来风水文化研究涉及的所有学科。1995年何晓欣、罗隽的《风水史》也从历史、天文、地理、建筑、民俗等多个维度对风水文化的起源和发展作了综合性研究。本世纪的头十年,由于中国加入WTO后迎来了将近十年的经济高速增长期,与之相伴的房地产开发热潮也一波胜过一波,由此引发了全民的“风水热”,与建筑风水文化相关的学术论文和专著如雨后春笋般大量涌现。这一时期的风水文化研究除了在分学科研究方面进一步深化细化外,还出现了比早期探索更为系统的综合性研究,甚至出现理论研究与现实应用相结合的趋势。于希贤先生的专著《人居环境与风水》和《现代住宅风水》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当然,我们还应清醒地认识到这一时期由于风水学的“过热”,一些完全从市场功利出发迎合民众迷信心理的作品将风水研究引向非理性的歧途。最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政策对房地产市场调控力度加大,炒房热日趋降温,建筑风水文化的研究回归科学和理性的学术性探索的趋势也在逐渐增强。尤其是一些研究易学和风水的著名专家响应中央提出的“五位一体”总布局,除肯定建筑风水文化的经济价值外,又从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等不同领域对其做了更深入全面的学术探讨。于希贤先生在《风水的核心价值观》(2016)一文中认为传承城市文脉,建设有中国个性特色的新城市是风水的核心价值观,而《周易》则是风水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基础[5]。唐明邦教授在《风水文化的久远魅力和当今价值》(2016)一文中指出风水文化在和谐社会建设中,不但可以发挥经济效益,更能产生促进社区安定、工作顺利、人际和谐的社会效益[6]。易学专家胡焱照在其论文《易学风水文化与生态文明》(2016)中,从“三才”之道、天人合一、主动作为这三个易学风水文化视角,分别阐发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7]。我国传统的建筑风水文化包罗万象,涉及到当今诸多学科领域,以下试从哲学内涵、科学原理、历史文化、建筑美学四个不同维度对国内建筑风水文化研究的当代学术史作一番梳理和总结。
2对建筑风水文化哲学内涵的探讨
早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就有学者展开了对建筑风水文化哲学内涵的探索。王复昆认为“道”、“气”、阴阳、五行、八卦等传统哲学范畴构成了风水理论的基本要素;他肯定了天道人道相通、反映事物的普遍联系这一风水理论的积极因素;同时也指出了传统风水学难以彻底排除迷信的思维局限性[8]89-105。韩增禄先生在1996年发表的《中国建筑的文化内涵》一文中把传统建筑风水文化的哲学内涵归纳为天人合一、师法自然、崇尚和谐、趋吉避凶、唯变所适五个方面,并列举了不少典型实例予以佐证[9]。于希贤在其2010年出版的专著《人居环境与风水》中,从中西学术系统比较的视域,指出风水的理论基础包括易经、五行生克、天人感应、建筑规划的尚中思想和“天、地、生、人系统有机循环观”等多方面的传统哲学思想,与西方建筑文化分属于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学术体系[10]。中国传统建筑风水文化也如其他传统文化一样,蕴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无论是“形势派”还是“理气派”皆是如此。风水中的阴阳观念包含着对立统一思想的萌芽,五行与天人合一观念体现了一种用联系的整体的观点看待世界的朴素辩证思维。与局限于传统话语和思维范式的古代学者议论风水不同,我国当代学者已深受唯物辩证法的熏陶,他们敏锐地发现了传统风水文化中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因素,并以现代哲学话语予以新的阐释和充分肯定。同时他们也清醒地认识到,由于传统农业社会和现代工业社会在生产力水平、科技发展水平上的客观差距,以及在历史传承中流派演变带来的牵强附会,使得传统风水文化在蕴含合理性内核的同时不可避免地披上了一层迷信的外衣。
案例教学在运输经济学中运用
[摘要]目前运输经济学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理论知识讲解占主要地位,而理论知识较少运用到实际交通中;理论抽象与实际运用较少使得学生对于某些知识点不能准确与快速地掌握,教学与学习效率不高。案例教学可以较好地解决运输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于提高课程的教学与学习效率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运输经济学教学;知识点;案例教学;教学与学习效率
一、引言
案例教学是一种开放式、互动式的新型教学方式。通常案例教学要经过事先周密的策划和准备,使用特定的案例并指导学生提前阅读,组织学生开展讨论或争论,结合一定理论达到启示理论和启迪思维的目的。在案例教学中,所使用的案例既不是编出来讲道理的故事,也不是写出来阐明事实的事例,而是为了达成明确的教学目的,基于一定的事实而编写的故事,它在课堂讨论和分析之后会使学生有所收获,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案例教学(CaseMethod)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前院长克里斯托弗·哥伦布·朗代尔(C.C.Langdell)于1870年首创,后经哈佛大学企管研究所所长郑汉姆(W.B.Doham)推广,从美国迅速传播到世界许多地方,被认为是代表未来教育方向的一种成功教育方法。20世纪80年代,案例教学引入我国;案例教学是一种通过模拟或者重现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场景,让学生把自己纳入案例场景,通过讨论或者研讨来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1]。教师在使用案例教学过程中,应重点针对某一(些)知识点来编写案例,提升案例质量,满足学生需要[2-3]。运输经济学是交通运输工程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是一门应用经济学,是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人—车—路—环境复杂系统的基础课程,对于从经济角度解决交通问题如交通拥挤、交通污染与交通事故具有重要的教学意义。目前运输经济学的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理论知识讲解占主要地位,而理论知识较少运用到实际交通中;理论抽象与实际运用较少使得学生对于一些概念不能准确与快速地掌握,教学与学习效率不高。案例教学可以较好地解决运输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这个问题,对于提高该课程的教学与学习效率具有重要作用。
二、运输经济学教学介绍与不足
(一)运输经济学教学介绍。1.课程属性:经济学研究的内容是一个社会如何利用稀缺的资源生产有价值的商品,并将它们在不同的人中进行分配[4-5]。运输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属于应用经济学,是运用经济学的思维逻辑和理论方法,研究交通运输系统问题的一门学科[4-5]。它研究如何有效地在交通运输与其他经济活动之间分配资源,以及如何有效地利用已经分配用于运输部门的资源,同时研究与运输经济学有关的各种经济关系,为解决交通问题如交通拥挤、交通污染与交通事故提供经济学上的科学依据。2.课程地位:该课程是交通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等专业为本科生开设的专业课程之一,也是实施研究性教学的专业主干课程。3.教学目的:通过学习本过程,对交通运输经济管理有初步的了解与掌握,如了解交通运输的意义及其产业特征;掌握交通运输需求与供给分析及其供需均衡价格,熟悉运输市场与运输企业,运输政策与运输与可持续发展;掌握交通运输工程项目管理;熟悉与掌握交通需求管理及基本模型,与了解交通出行行为效用分析;可以依据所学知识,分析我国交通运输经济管理发展,交通拥挤、交通污染与交通事故等问题与论证项目可行性,并提出建议与对策。4.主要教材:目前国内比较经典也比较常用的教材是北京交通大学贾顺平教授的《交通运输经济学》与同济大学严作人教授的《运输经济学》,两本书所包含的内容是一致的,区别在于内容的深浅。这两本书都是笔者教授运输经济学课程的指定教材,个人的教学感受与学生的反馈信息来看,贾老师的教材更适合本科生或没有经济知识的学生学习,严老师的教材更适合研究生或已经有较好经济知识的学生学习。当然,两本教材是互有所长,内容深度上是可以相互补充的。5.教学内容及重难点:结合国内外主要教材与期刊论文,运输经济学课程大概包括三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是运输经济学相关经济学知识,主要内容包括交通运输需求如知识点交通运输需求是派生需求与交通运输供给与交通运输市场。这部分知识是学习运输经济学的经济学基础,对于以前没有学过经济学的交通工程专业的学生更是如此。其中需求与供给分析及其均衡过程与状态分析是经济学中的重中之重,对于运输经济学也不例外,运输需求分析与供给分析及供需状态分析是运输经济学的重点。运输市场是由需求方与供给方组成的,双方力量的不同造成了不同的市场,而其中卖方之间的力量强弱以及数目多少,对于市场形态与稳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也决定了运输市场的竞争形式,比如是完全竞争市场、寡头还是垄断市场,对于供给与需求及其均衡分析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因此运输市场的竞争形式和影响是重点也是难点;第二部分是交通需求管理,比如交通需求管理四阶段即出行产生、出行分布、出行方式选择与交通配流,交通需求管理比较典型的方法如交通拥挤收费与停车管理收费等。该部分内容是经济学知识在交通运输工程的具体运用与体现。其中熟悉典型的交通需求管理措施,可以为解决实际交通问题提供理论依据。交通拥挤收费的经济学原理是通过征收交通拥挤收费消除个人出行负外部性,减少高峰时段和繁忙路段的交通运量,促使交通需求向高容量的公交系统转移且减少个人汽车的应用,使得交通供给得到最有效的使用,从而缓解交通拥挤。学习与掌握交通收费理论及其作用机理是重点也是难点;第三部分是交通工程项目管理,比如交通运输基础设施与运载工具供给、交通运输项目投资、融资与运营以及经济评价与交通运输固定资产折旧与设备更新。这部分知识是交通运输工程与经济学中工程管理知识的结合。其中一个项目的建设,在得到有关部门的批准之后,最重要的就是项目筹资的问题,运输基建项目也是如此。选择哪种项目筹资方式才能产生最大的收益以及合适度是重点也是难点。运输项目经济评价是项目开建与建成之后的一个重要的且必需的评价活动,在开建之前,我们必须选择一定指标与方法,对项目进行预期净收益评价;项目建成之后,在运营预定时间后,我们也应该对项目进行评价,从而对项目的进一步管理以及类似项目的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因此运输项目经济评价是重点。道路工程项目可行性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是一个难点,同时项目的建设必须进行可行性分析,且通过之后才能进行建设,因此也是重点。
(二)运输经济学教学存在一些不足。由上文运输经济学教学介绍可知,运输经济学教学理论知识讲解占主要地位,而理论知识较少运用到实际交通中;理论抽象与实际运用较少使得学生对于一些概念不能准确与快速地掌握,教学与学习效率不高。这从该课程的教学组织与方法也可以体现如下:1.以教师讲授法为主,在系统讲述本课程的知识要点的基础上,注重阐明课程的重点和难点,以提高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2.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结合知识应用和能力培养,采用基于问题、研究性教学等方法组织本课程教学。3.研究性教学。本课程为交通工程专业的专业必修课,在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起着理论提升的关键作用。本课程结合教学开展研究性教学,可以有效促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思维的能力。
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探究
摘要:旅游管理专业是综合性很强的应用性学科,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具有许多优势条件。系统构建了基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目标的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包括以实验实践课程为主的基础层面,以校企合作、专业实习为主的提升层面,以创业课程、创新创业大赛和毕业论文为主的综合层面和以校级创新创业平台、校友计划为主的支持层面;并以项目运作为核心探讨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系统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并打造项目运作式实践教学模式,从框架到内容均立足于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以期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
关键词:创新创业;旅游管理;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0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进入转型发展期,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与此相对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驱动引擎也由资源转向创新,创新能力成为转型发展期的主要动力源,成为国家政策强调的重点。在此背景下,高等院校由于在创新能力、知识储备和人才储备等多个方面的优势,无疑会成为创新战略的实施高地;大学生处于人生黄金年龄阶段,有着系统深入的知识储备以及旺盛的求知欲和创新探索能力,成为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生力军,能否有效地培养其创新能力意味着能否为国家创新人才库持续输送新鲜血液、能否在经济升级发展中持续注入创新元素、能否持续激发经济创新活力,是国家创新驱动战略能否有效运行的重要力量[1]。因此,创新能力培养已经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2],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浪潮中,高校需要紧跟时代形势,及时修正人才培养框架,与时俱进,成为国家创新发展的有力依托。目前针对高校创新教育的研究,多是从宏观视角,将其与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相结合,从政府、高校和企业的角色和功能出发,搭建创新平台,构建创新教育模式[3-4];通过分析创新能力构成,探讨高校对创新能力进行培养的具体路径[5-7];或是从课程建设视角,构建包含基础和创业在内的课程体系开展创新教育等[8];从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视角探讨创新能力,也更多强调校企合作和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9]。目前创新教育存在与专业特点的结合不够紧密、不够系统性等问题。旅管专业结合自身特点,通过实践教学体系塑造创新能力优势,基于项目运作打造实践教学模式,推动旅管专业创新人才的培养。
1旅游管理专业创新能力培养的有利条件
1.1有助于其在创新教育方面发挥优势
旅游管理专业具有其独特的学科属性,是应用性很强的一门学科,理论研究门槛相对不高[10],在日常教研过程中可以通过案例分析、专题讨论和实地调研等方式使学生对旅游产业发展保持高熟识度、敏感性和契合度,并从实体产业发展中获得源源不断的创新灵感,具备开展创新教育的良好条件。另外,开展创新教育也有助于学生在实践中应用理论、提升理论,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对自身所学举一反三,真正实现学有所用。旅游管理专业综合性很强[11],涉及到经济、管理、交通、历史文化、地理、景观设计、美学、社会学等多类学科,具有“厚基础”特点,在知识复合和学科交叉学习中获得多样化思维方式,这使得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在创新教育方面通过多学科融合能够发现更多的创新切入点,拥有多维度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视角,创新教育的开展更具有可操作性和必要性。
测绘工程专业专题地图制图教学解析
[摘要]随着互联网+和GIS+的发展,对于专题地图制图的质量和速度的要求日益提高,测绘工程专业开设专题地图制图课程十分必要,并且在课程设置、教学手段、方法和考核方式上都要有专门的考虑。根据积累的教学经验,阐述测绘工程专业开展专题地图制图课程的意义以及一些教学心得,旨在与从事相关教学的同行进行交流,共同提高教学水平,并为今后的课程改革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专题地图制图;测绘工程;互联网+;GIS+
进入21世纪以来,测绘工程专业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注重对于信息技术的要求,以适应以3S技术为特点的测绘生产的需要,适应以GIS+为引导的智慧生活的需要。测绘和GIS技术构成了GIS+的基础支撑,专题地图是GIS+的主要图件形式。在互联网时代,用户可以浏览到政治、军事、经济及社会生活等各行各业的应用成果,而这些成果很多是以专题地图的形式呈现的。专题地图应用面广,表达手段灵活多样,表达内容丰富,感染力强,熟练掌握专题地图的成图方法,掌握专题要素表达方法与技巧,对于测绘工程专业学生适应社会需求,拓宽就业渠道,扩大就业面,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除专题地图制图课程本身外,安徽农业大学测绘工程专业开设的与之相关的课程还有:地理信息系统原理、GIS软件应用与实践、地图学等,这些课程联系密切,相辅相成,构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教学体系。有些院校的测绘工程专业没有专门开设专题地图制图课程,只是在地图学课程内,留有少量的学时介绍专题地图的制作,但是往往学时不多,对于专题地图强调不够,这样教学效果会大打折扣。建议适当增加授课时数,将相关理论、方法全面讲授。
一、专题地图制图与相关课程的关系
在上述相关课程中,需要安排好授课顺序并作好内容衔接。地图学是其他课程的理论基础。地图投影理论、地图符号、图形与色彩、注记等的设计思想构成了地图编制的理论依据。地理信息系统原理课程介绍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思想及解决问题的基本理念,也处在基础地位,上述两门基础课程要提前开设。GIS软件应用是多门课程理论的具体实现。GIS软件编制者本人充分考虑了普通地图和专题制图的设计思想,又给用户预留了一定的设计空间,可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体现地图之美。专题制图是普通地图学的延伸,是将普通地图学中没有展开详述的部分内容铺展开来,以更加灵活多样的形式表达与地理关联的信息。在数字化成图时代,专题地图制图离不开地理信息系统这个制图平台,专题制图同时又是GIS的具体应用。GIS软件应用课程和专题地图制可同时开设,找到二者的结合点,让学生既学会GIS制图的技能,又掌握专题地图的表现形式、制作方法,做到应用GIS软件编制专题地图的综合效果。把握这些原则,可以在授课时抓住重点,合理配置时间和精力,优化教学内容,整合好各科的关系,做好内容衔接。在当前学时普遍不足的情况下,这既能够达到各门课程的教学要求,避免无意义的重复,又能将各门课程有机地串联在一起,达到融会贯通的效果。
二、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开展具有特色的专题地图制图教学
(一)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旅游城镇化发展问题及路径
[摘要]
旅游城镇化是民族地区实现城镇化的重要途径和方式。虽然民族地区旅游城镇化具备理论依据和现实条件,但其实施过程还存在诸多问题和挑战,如对当地自然环境和民族传统文化造成一定破坏。此外,旅游参与主体利益分配不均及民族地区旅游业自身发展不成熟带来的一系列问题都阻碍了民族地区旅游城镇化的顺利发展。这就要求在推动民族地区旅游城镇化过程中采取如必须以旅游业为核心,协调三大产业灵活发展;必须充分发挥政府的支持和引导作用;必须坚持低碳、环保的旅游城镇化建设道路,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提升民族地区当地民众的素质等多方措施,以促进民族地区旅游城镇化的稳定、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民族地区;旅游城镇化;路径
我国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长期落后,城镇化水平较低,为促进我国广大民族地区经济和城镇化发展,必须充分发挥民族地区美丽迷人的自然风光、保存完整的生态环境、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的作用,大力发展旅游业,以旅游业为支撑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和城镇化,走旅游城镇化道路是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的最佳选择。笔者认为旅游城镇化是指以旅游业为主导产业和主要动力来推动人口、资本、物质等生产力要素向旅游目的地聚集并进而推动城镇化发展的过程。
一、民族地区旅游城镇化的可行性分析
本文所指的民族地区主要是指少数民族聚集区域,其地域范围主要囊括我国西部和中部少数民族聚居和集中的地方,是中西部地区和民族地区两者重叠、交叉的区域。具体来说,是指我国西部地区的新疆、内蒙古、宁夏、西藏、广西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和云南、贵州、青海、四川、重庆和甘肃6个多民族省市以及吉林、湖南、湖北和海南等地的少数民族聚集地区。这些地区经济发展相比东部地区较为落后,但自然环境优美奇绝,少受工业污染和破坏,民族风情浓郁,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在民族地区推动旅游城镇化具有理论和现实可行性。一方面,从理论上来讲,可以通过培育旅游增长极的方式来促进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增长极的概念最早由法国经济学家佩鲁在20世纪50年代初提出。他认为经济增长不会同时出现在所有地方,它以不同的强度首先出现于一些增长点或增长极上,然后通过不同的途径向外扩散并对整个经济最终产生不同的影响。具体来说,所谓增长极,就是那些主导产业或推进型产业,亦或有创新能力的产业部门,这种产业或产业部门的突出特点是产业关联性强,对区域经济增长有极强的推动作用,但它不是地理空间中的“极”。将“极”的概念引入地理空间源于法国地理学家布德维尔。他指出增长极就是在城镇地区建设工业综合体,并不断推动其进一步扩大,使周边经济活动在其影响下进一步发展。这种增长极化过程必然导致经济活动地理分布上的极化,促进城镇地区进一步发展和扩大。不仅如此,增长极化的过程还将产生经济的“扩散效应”,推动围绕增长极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一般而言,增长极理论是通过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两种方式来对区域经济产生影响。“极化效应”又被瑞典经济学家缪尔达尔称为“回流效应”,他认为增长极的发展能对周边一定区域内有较强的吸引力和向心力,使周边地区的资本、产品、劳动力等经济要素转移到增长中心区。“扩散效应”也被经济学家赫希曼称为“涓滴效应”,也有人称为“波及效应”,是指增长极地区经济发展迅速,与周边地区的资金、技术、信息、产品、劳动力等交流较强,从而推动和促进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1]。从以上分析可以发现,旅游增长极对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具有重大推动作用。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培育旅游产业作为经济增长极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根据民族地区旅游的资源和产业优势,将旅游业培育成民族地区具有经济增长极性质的推进型产业,通过旅游增长极强大的极化效应带动相关产业在民族区域集聚,形成空间地域具有产业集聚中心和城镇集聚中心作用的区域增长中心。二是把民族地区一些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作为区域增长中心,通过发挥区域增长中心对周边区域的辐射作用,带动其他周边地区的发展。由于资源、经济发展水平等要素有限,区域经济和城镇化不可能各地区同时均衡发展,这就要求选择资源、市场等条件优势突出的地区———旅游区,作为重点发展地区,集中资金、人力、物力优先发展这些重点地区,将其培育为区域“区域增长中心区”,然后通过区域增长中心区的辐射作用带动其他地区经济和城镇化发展,以促进区域经济和城镇化共同发展。另一方面,从现实情况来看,民族地区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日益便捷的交通可进入性为旅游城镇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首先,资源富集的民族地区具有将旅游业培育为增长极的产业基础。民族地区资源丰富多样,尤其是旅游资源极其丰富,这是推动民族地区旅游城镇化的基础。我国中西部地区面积广阔,约占我国国土面积的2/3,从北到南、自西向东所跨的纬度、经度都很大,再加上这些地区地形多种多样,从高原到盆地,从山地丘陵到平原,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赋予了这片地区独一无二的自然条件和独具特色的自然景观。而且,我国的少数民族一般都世代聚居这些地方,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些地区的少数民族都继承和发扬着异彩纷呈的少数民族风情和历史悠久的民族文化,使得这些地区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的旅游胜地。这些地区的旅游资源具有原始性、独特性、垄断性、封闭性、和地区分布差异性的特点[2]。从自然风光方面来说,我国广阔的民族地区拥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40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4个,国家森林公园58个以及数百个省级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和旅游度假区,其中中国绝奇美景12处。从人文历史景观来说,民族地区拥有31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及199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外,这一地区还拥有中国最佳旅游胜地12处。这充分展现了民族地区是“旅游资源宝库”的特点。民族地区大多地处一些工商业不发达的地区,原生态的山川、草地、森林、湖泊等自然资源没有受到工业破坏,还较完好地保存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传统民族文化受外来经济文化冲击小,保留了独特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总之,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分布集中、种类多、等级高,自然生态资源旷世奇绝、历史人文资源独特而底蕴深厚,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相辅相成,组合优良,具有较高的旅游开发价值。其次,民族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快速发展,立体交通网络体系逐渐建立起来,交通便捷性和舒适性大大提高,这是推动民族地区旅游发展的重要动力。民族地区的交通、通讯、电力、金融等基础设施也在逐渐完善,为旅游业发展奠定了基础。旅游业是一个关联带动性强,进入门槛低,对产品、人口、资本有强大集聚效应的产业,旅游业发展与城镇化发展也能实现很好的结合。旅游业具有发展为经济增长极和城镇化推进力量的潜力和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