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业价值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教师职业价值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教师职业价值

教师职业文化建设论文

一、教师职业文化建设现状

1.教师心理压力过大。

学生发展的个体主动性、差异性,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对教师职业文化建设形成也具有影响。可是,由于家庭对教育的期望过大,社会上普遍追求升学,因此,教育过程中任何毛病和问题全让教师来承担。教师难以获得成就感,从而给教师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在教学实际中,教师必须用爱心、耐心对待每一个学生。尽管现在班级学生众多,且每个学生的要求不同,但教师必须热情对待,尽力教学,而不能有懈怠、烦躁的情绪。因此,相对于其他职业来说,教师承受的心理压力会比较大。不规范、不科学的管理形成的许多人为的人际关系的心理压力,更困扰着教师的工作,阻碍了教师职业文化的发展。

2.教师产生职业倦怠。

古时候有师道尊严,教师甘为孺子牛,照亮别人,牺牲自己。但现如今,市场意识,拜金主义,改变了人们的价值观念。人们用金钱来衡量职业的社会价值。社会价值观的改变,使许多教师的价值观也发生变化。有些教师认为,教师职业价值低,无名无利,感受不到受尊重的自豪和骄傲,所以失去对工作的兴趣,产生职业倦怠。

3.教师缺乏创新意识。

教师作为一种职业,有史以来,一直以“师道尊严”、“一日为师,终生为父”来维护,这种约定俗成的传统理念已经成为教师职业的“护身符”,视为社会对教师职业的固有形象。这种形象严重妨碍了教师职业文化等内在精神的发展,应当引起反思。人们认为,教师不过是帮助社会需求的代言人,只需刻板的授课,达到社会的期望,维护社会公民的素质保持稳定并有所提高。于是,教师成为只是“传道”、“授业”,不需具备创新意识的工具,成为了古板的代名词。这严重阻碍了教师职业文化的发展。

阅读全文

教培的教师职业道德课程思政实施

[摘要]教师作为履行教育教学工作职责的专业人员,是优化学校育人蓝图的实践者和行动者,是人类文明的传递者和学校教育的主导者。因此,培养德高、学高、技高的卓越教师是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任务。“教师职业道德课程”作为培养师范生职业理念信念和职业道德行为修养的必修课,在课程建设过程中,应使课程目标具有育人性、课程理念具有时代性、课程内容具有思政性、课程实施具有创新性,由此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课程的育人与育才功能,从而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关键词]卓越教师;教师职业道德;课程思政

教育改革的关键要素在于教师,而卓越教师队伍能够有效推动教育改革的进程。卓越教师是指教师中的“卓越者”与“佼佼者”,也是教师队伍的组成部分。从教师专业发展的角度来看,卓越教师是那些“具备高尚师德、较强的创新能力和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同时具有良好个性、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专业人员”[1]卓越教师具备三大特征,即德高、学高和技高。德高是指教师要有坚定的教育信仰和高尚的师德,这是卓越教师的显著特征之一;学高是指教师要有广博的学识和开阔的知识视野,这是卓越教师的基本特征;技高是指教师要有较强的自我学习能力、反思和研究能力及过硬的教育实践能力,这是成就卓越教师的核心要素。[2]教育部于2014年和2018年先后印发了《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的意见》。其中,全面开展师德养成教育是培养卓越教师的首要改革任务。[3]教师职业道德作为我国《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中设置的重要学习模块,是培养新时代“四有好老师”和“卓越教师”的关键课程。教师职业道德课程对提高教师个体道德修养和教师队伍整体形象、完成“立德树人”教育的根本任务、促进师范生师德养成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教师职业道德课程的目的是提高师范生的师德素养,培养一批教育情怀深厚、专业基础扎实、勇于创新教学、善于综合育人和具有终身学习发展能力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卓越中小学教师。本研究以教师职业道德课程为切入点,尝试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方面对教师职业道德课程思政建设进行探索,为提升该课程的时代性、实践性和综合性,使其充分发挥课程的育人价值,增强师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供借鉴。

一、基于育人性的课程目标

教师职业道德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以及《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中设置的重要学习模块,具有较高的育人价值。从知识层面看,教师职业道德课程可帮助师范生了解并掌握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正确理解道德、职业道德以及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与范畴,理解教师和学生的权利与义务。从能力与素质层面看,教师职业道德课程能帮助师范生正确调节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家长、教师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帮助师范生认识到,教师要做到:志存高远、甘为人梯;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平等公平地对待学生;循循善诱、因材施教,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形成善于沟通合作和反思实践的职业素养。基于此,教师职业道德课程要全面挖掘教学内容中的育人元素,在系统的课程学习中展开政治认同、家国情怀、道德修养、法治意识、职业责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以培养积极向上的卓越教师,其课程思政育人目标如下。第一,深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大意义,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有好老师”“四个相统一”“四个引路人”“四个服务”等关于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论述。第二,坚定理想信念、增强职业责任感和道德自律性,树立遵循教师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的意识,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增强以德施教、以德育德的使命感,为成为新时代党和人民满意的“四有”好老师奠基铸魂。第三,弘扬民族精神,厚植爱国情感,在对师德的学、思、践、悟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四,形成遵法守则、依法维权的法治理念,形成对健康的科学认知,保持健康的心理,提高自己的抗压能力,做不怕困难、积极上进的时代新青年。

二、基于时代性的课程理念

(一)全球化新时代的新机遇

阅读全文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师职业认同感分析

摘要:运用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研究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师职业认同感差异性,在一定的程度上揭示了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职业认同感现状,并为体育专业学生的职业发展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体育教育专业;教师职业认同感;差异性分析

目前我国处于经济发展快速时期,对教师职业也有着巨大的影响,尤其是对体育教师这一职业冲击更大。社会环境对体育教师职业存在严重的认识缺陷,对学生上体育课产生了消极影响,家长对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从事体育教师这一职业充满怀疑[1]。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作为体育教师的主要后备力量,学生对教师职业的认同感决定着他们未来从事教师这门专门职业的专业性。研究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职业认同感差异性,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体教学生教师职业认同感,同时培养更好的体育教师,解决学校体育教师短缺的问题[2]。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山西大同大学15级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师职业认同感为研究对象。从大同大学15级体育教育专业6个班级中,每班随机抽取20名同学进行调查。

1.2研究方法

阅读全文

新课改下教师职业认同分析

摘要:教师的职业认同感直接影响着教师的工作态度和工作业绩。因此,我们要对教师职业认同进行分析,特别是在新课程改革后,职业认同感在我国中小学教师中的影响特点及趋势变化。基于此,我们自制量表作为评价教师职业认同的测量工具,通过问卷调查,从多元化的角度出发,对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认同水平进行实证分析。

关键词:职业认同;质量表;问卷调查;效应分析

一、研究方法

(一)自制量表

第一,初步拟定教师职业认同维度。研究设想:教师的职业认同主要体现在精神和物质两个层面。围绕这两点对受访23名一线教师、两位校长进行访谈和开放式问卷调查,结合相关参考资料,初步设定了教师职业认同的四个维度,即生存保障、社会声望、情感价值和职业行为,并分别对这四个维度提出了相应的操作性定义。第二,我们根据教师职业认同的四个维度的定义,参考职业检测量表,经过二级编码、汇总,结合相关理论建构,初步确定调查问卷的内容。然后,采用Delphi技术—专家评价法(包括心理测量学专家和教育学专家),对问题进行分类、精简。第三,我们将初始问卷在767名教师中测试,数据经因子分析,得到教师职业认同的结构模型,根据因子各项目的含义,保留了24个项目,以这24个项目组成正式的调查问卷。问卷采用Likert5点量表,按程度的不同,大小分为5级,5分代表最高,1分代表最低。

(二)问卷项目实测及数据处理

我们由保留下来的24个项目组成正式的调查问卷,在辽宁、吉林两省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进行调查,选取23所中学和小学的在职教师,现场集体发放问卷进行测试和邮寄问卷测试,共计1618份。最后,得到有效问卷1544份。其中,农村学校8所(小学2所、初中2所、高中4所),教师199名,占总调查数的12.89%;城镇教师1345名,占总数的87.11%。我们采用SPSS11.5.Forwindows和AMOS7.0统计分析软件,对搜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和验证性处理分析。

阅读全文

人类生态学公办非编幼儿教师职业认同

摘要:教师职业认同是教师对职业目标、社会价值等其他因素的态度与看法,是教师职业发展内在动力形成的重要维度。非编幼儿教师作为幼儿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职业认同对于促进学前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人类发展生态学的视角分析三位公办非编幼儿教师职业认同的发展变化,从微观系统、中间系统、外系统、宏观系统四个维度,对影响其职业认同发生变化的因素进行分析与解读,以期由个案映射出这一类教师群体的职业认同现状。

关键词:人类生态学;非编幼儿教师;公办幼儿园;职业认同

引言

《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学前教育是终身学习的开端,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办好学前教育、实现幼有所育,是党的十九大的重要决策部署,关系亿万儿童的健康成长、关系社会的和谐稳定,关系党和国家事业的未来。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快速发展,资源迅速扩大,普及水平大幅提高,“入园难”“入园贵”的问题得到了有效缓解[1]。但目前学前教育仍是整个教育体系的短板,最为突出的问题表现在教师队伍建设滞后,具体表现为幼儿园建设数量增长速度远高于幼儿教师编制数量的增长速度,致使幼儿园不得不招收大量的非编教师解决幼儿师资短缺问题。2018年《关于“‘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公共服务供给”情况的调研报告》数据显示,浙江省目前非在编幼儿教师占比约80%,可见,非在编幼儿园教师是幼儿园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报告中还指出在待遇方面,非编教师长期处于与在编教师同工不同酬的境况中,缺乏基本的社会保障,非编幼儿教师对教师职业的认同感较低,进而引发大量的教师流失,严重影响了整体师资队伍的稳定[2]。非编幼儿教师作为幼儿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幼儿教育工作的重要职责,他们的流失严重阻碍了学前教育的发展。已有的关于教师职业认同的研究较多关注了教师职业认同的结构[3],并依据职业认同的结构开展了现状调查[4],另有部分研究探讨了教师职业认同的影响因素,主要从教师的性别、教龄、学历背景、职称、工资水平等人口统计变量和学校背景变量探究影响教师职业认同的因素[5],而相对缺乏对职业认同形成的过程研究。在研究对象方面,已有研究大多关注了中小学教师群体,相对幼儿教师群体的研究非常少,更不必说幼儿非编教师的职业认同形成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了。因此,本研究试图探究公办幼儿园非编幼儿教师职业认同的形成过程及其影响因素,以期增进对非编幼儿教师的理解,为促进幼儿教师队伍稳定、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启示。

一、研究方法

(一)个案的确定

本研究着重对公办非编幼儿教师职业认同的形成过程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为此,研究对象采用“目的性抽样”。首先选择公办园的非编教师,其次研究对象应为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在工作中能进行有效反思的骨干教师。从学历上,应具有大学本科学历。最后,在专业能力方面,工作积极,业务能力强,在教师队伍中能起到引领、示范的作用,同行认可度高。为了找到符合本研究条件的教师,研究者联系当地幼儿园园长帮助遴选,最后共确定三位非编幼儿教师(考虑到研究伦理,本文将三位公办幼儿园非编幼儿教师的姓名均用编号代替,下文简称N教师、W教师、Y教师)作为调查对象,以期个案研究能为提升该教师群体的职业认同提供参考与启示。

阅读全文

高中政治教师职业幸福感建立

摘要:高中教师的职业生涯充斥着紧张与忙碌,他们的职业幸福感问题一直以来都被诸多学者所关注。尤其是高中政治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他们的职业现状令人堪忧。找出高中政治教师职业幸福感缺失的原因并提出有效解决对策,有助于提高高中政治教师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

关键词:高中;政治教师;职业幸福感

追求幸福感是人的天性使然。幸福感是什么?职业幸福感又有哪些?是所谓的工作快乐还是职业声望?亦或是利益追求?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应该来源于他所经历的职业生活方式,即一种通过自我体认与外界刺激的合力形成的感觉。对于政治学科来说,是教学兼德育的一门学科,更加贴近职业与生活的应然一体。

一、幸福感与职业幸福感的关系

幸福感作为一种主观感受,是人类基于自身的满足感与安全感而主观产生的一系列喜悦与快乐的情绪。它是持续快乐的体验。职业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目前对其关注度越来越大,职业幸福感研究也引起了巨大反响,对职业幸福感定义的诠释有很多,主要是指主体在从事某一职业时基于需要得到满足、潜能得到发挥、力量得以增长所获得的持续快乐体验。无论怎样界定,始终离不开“持续性快乐”这一体验,这也是幸福感的实质。它区别于短暂的快乐,因为快乐是一时的,是不稳定的,工作快乐是偶然的幸福,是部分而非整体,是偶然性而非必然性。从定义的字面看,幸福感与职业幸福感只是二字只差,但延伸的含义却大不相同。按政治中哲学意义解释,属于普遍性与特殊性之间的关系,即幸福感存在于职业幸福感中,职业幸福感要通过幸福感表现出来。

二、高中政治教师职业幸福感现状

目前,政治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是通过与教师责任相匹配的报酬权的需要得到实现的,教师在工资待遇方面的提高是教师社会地位提升的外在表现,也是教师职业幸福感提升的物质基础。它是一种教师对工作所处的圈子、学校的设施、校领导的管制方法、教师的工作团队、师生关系和个人发展机会等各方面的综合满意感。它是与学生愉快沟通、受到学生的尊敬与喜爱、能从与学生的相处中获得快乐的自我体验。它是对社会关注的知足感,具体说就是教师能够感受到自己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处理好学校、家庭和个人关系并达到一种完美协调的感觉。

阅读全文

高师音乐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一、终身从教的职业道德理想与扎实的教学技能是高师教育人才培养成败的关键

不容否认,在社会经济利益的驱动下,高师音教生的价值观念、就业取向都很现实,对“学师从教”缺乏坚定的信念,致使相当数量的音教生学非所用、“学师弃教”,严重影响了高师音乐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这不仅有社会的原因,更多还是高师院校培养理念没能及时顺应社会发展,以及音教生对师范教育认识的自身原因。因此,高师音教专业人才的培养及课程设置等改革,都要围绕学师从教这个核心目标,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坚持师德为先的教育理念,让音教生明白社会赋予的责任,懂得为什么而学,从而更主动自觉地去学。正是有了理想,学习目标才能明确;明确了目标,学习才能有动力;有了学习的动力,才能挖掘最大的潜在力。所以说,高师音乐教育中教师职业理想与信念的培育,对高师基础音乐教育人才培养、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是环环相扣的,对适应基础音乐教育市场的需求、改变传统师范教育的培养观念,以及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教学策略等,无疑更具有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1.追求教育理想,坚定教育信念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到2020年,要形成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纲要提出的目标,对高师人才培养是一项重大的课题。高师的职业理想教育,是实现纲要提出目标的重要保证。教师职业理想信念教育要成为高师基础课程之一,让学生重视并建立牢固的教师教育理念,树立为教育而学、以教育服务为荣的理念,做能担当社会责任和有教育理想的高师学子。没有崇高的教师职业理想与师德,再好的专业技能也不能保证高师音教生成为未来基础音乐教育的坚守者。高师在音教学生入校时就开设教师职业道德课程,把思想锤炼和学问成长统一起来。引导学生做“有学术的思想”和“有思想的学术”的创新型音教人才。

2.加强师范特色课程教育,让音教生炼就过硬的教育教学技能

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目前还存在近似专业音乐院校的培养模式,师范特色课程严重挤压,专业性过强,学生很少认同自己为音教专业,只知道自己是声乐专业或器乐专业,对自己所学的音教专业概念比较模糊,结果就导致淡化了音乐师资队伍的教育职业意识,形成重技能、轻理论,培养出的音教生专业技能单一,知识面较窄,教师人文素养和教育知识结构失衡等现象,这与音乐教育对教师教学素质全面化的要求是相悖的。因此高师音乐课程改革必须审视定位,明确定向,课程设置凸显师范性,加大音乐教师教育相关课程,有选择地学习世界具有影响的先进音乐教学体系,削减太专业性的音乐课程,抓实即兴伴奏、自弹自唱、合唱指挥、教材教法等基础中小学音乐教育常规教学基本功课程,有效提高音教生教师教育能力。

3.建立教师职业良好的社会认同度,让教师成为最有尊严的职业

阅读全文

小学教育专业师德教育课程建设困境

摘要:师范院校应注重师范生的师德培育,将师德教育放在突出的位置。但在推进师范生师德教育建设的过程中,无论显性课程还是隐性课程,都遇到了一些困境。为了摆脱这些困境,需要建设多维度师德教育模块化显性课程体系,优化师德教育培育模式,建立基于知识与行为表现相结合的师德教育课程评价范式。

关键词:小学教育专业;师德教育课程;建设困境;优化策略

一、遇到的困境

近年来,党和政府高度关注教师的师德建设,提出了教育要“立德树人”“加强师德建设”等要求。教育部颁发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小学教师专业标准》也将师德作为首要素养提出来。2019年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八大基本理念,首要理念就是“更加注重以德为先”。反映到师范院校层面,各类培养小学师资的院校应当更加以师德为先,将师德教育置于小学教育专业课程建设的重中之重,教师职业道德素养应当成为小学教师的首要核心素养。师德教育课程按其表现形式划分为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在推进师德教育课程建设的过程中,师范院校无论在显性课程的设置与价值取向上,还是隐性课程对师范生的师德行为塑造与养成方面都遇到了一些困境。

(一)师德教育的显性课程存在的困境

1.师德教育课程设置:《教师职业道德》模块课时和学分少,甚至没有。根据《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的规定,小学教育专业课程明确要求设置《教师职业道德》模块。从2016—2019年期间一些学者对师德教育课程建设的调查结果来看,师范院校对于小学教育专业开设《教师职业道德》课程模块的重视程度明显不够。有些学校没有独立的师德教育课程模块,有的分布在通识教育课程中的思想政治课程模块内,易将一般的社会道德与特殊的职业道德相混淆;有的分布在教育学类课程的教师与学生章节中,师德内容散落,难以形成体系。也有不少学校按照要求,独立设置了师德教育模块,但从课程设置的课时、学分看,该模块一般只开设了一门必修课程,每周只有1—2课时,学分仅1—2分,有的学校开设的还是选修或系列讲座。2.师德教育课程目标:重规范的认知,轻德性的养成。师德表现为德性与规范两个方面。德性乃是内在于教师个体的精神品质,具有主体性。规范则是社会对教师职业行为的整体规定,具有社会性。师德教育一直呈现出一种重规范教学而轻德性养成的取向。这种取向完全受“知识论”教育思想的影响。在“知识论”师德观的影响下,师德教育课程目标强调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认知。但“知识论”师德课程观容易造成教学中的唯“知识”倾向,忽视人的情感,造成认知、情感与行为的不统一,规范与德性的疏离,现实教育中诸多教师职业道德失范事件的发生也证实了这一点。3.师德教育课程内容:要求崇高化,脱离教师的实际需求。关于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主要包括2008年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提出的“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六大规范;2012年出台的《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从职业理解与认识、对学生的态度与行为、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个人修养与行为四个领域提出了“专业理念与师德”19项基本要求;2018年教育部印发实施的《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提出的“坚定政治方向、自觉爱国守法、传播优秀文化、潜心教书育人、关心爱护学生、加强安全防范、坚持言行雅正、秉持公平诚信、坚守廉洁自律、规范从教行为”十项行为准则。这些规范、要求或准则体现的是国家、社会、家长、学生对教师一种抽象化的原则性的道德期待,具有理想化的特征。教师相比其他社会职业而言,需要更高规格的道德水平这是毋庸置疑的。但理想化、抽象化的师德内容往往被人为拔高地解读,过于强调崇高性,从而失去了师德教育的现实性,只重视教师的事业需求,忽视了教师的正当合理的生活需求、情感需求,易使大多数教师产生畏难情绪,失去践行的动力。现实生活中,人受认知能力和外界环境的影响,道德认知能力与实践能力会有差异,期待每一名师范生的师德行为都能达到理想化的高标准,显然缺乏现实的教育实践基础。

(二)师德教育的隐性课程存在的困境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