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游戏反思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角色游戏反思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角色游戏反思

初中地理教学解析(4篇)

第一篇:初中地理教学角色扮演游戏的应用

摘要:教育改革体制下的初中地理教学要求学生应具备纯熟的地理知识技能、有效的学习技巧及正确的情感价值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角色扮演游戏,能够让学生更加真实地感受到教师营造的地理场景,使学生在游戏过程中逐渐掌握地理知识的运用技巧。本文首先分析目前初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弊端,再通过教学实践对角色扮演游戏应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办法,从而提高角色扮演游戏与地理教学的融合度。

关键词:初中地理;角色扮演游戏;教学对策

我国初中地理教学普遍还沿袭着传统的教学模式,即教师在讲台上讲解地理知识,学生在台下用笔记本摘抄重要考点。在该模式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决定着向学生传输的知识内容和学生主要学习的方向,极大地限制了学生思考地理问题的角度。这也是为什么学生知道地理知识的概念,却不会运用地理知识来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原因。角色扮演游戏通过模拟特定的生活场景,让不同学生饰演该场景下的不同角色,经历该角色的思考活动、心理过程和情感历程,分析最切合角色特点的行为,从而培养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判断能力和决策能力。教师应在角色扮演游戏环节突出地理教学的意义,重视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和学习素养能力。

一、让学生以小组形式参与角色扮演游戏

教师让学生以小组形式参与角色扮演游戏,让角色与角色之间对话,有利于使游戏情景更加真实,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动用一切可利用的地理知识资源解决游戏中的问题,同时还有利于集思广益,通过学生间的讨论体现出不同学生的独特见解,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比如,教师在上《人类的居住地—聚落》这一课时,教师先介绍聚落的定义与分类,分析不同聚落之间的差异。然后将学生以五人为单位进行分组,让每个小组内的学生分别扮演农村、牧村、渔村、林场和城市中的居民,将自己融入角色的生活场景中去,根据教师之前提到的与聚落有关的课堂知识,并从角色的生活环境、接触人群、日常行为、主要职责和情感价值观各方面展开介绍扮演的角色所在聚落的特点,方便学生在尊重客观条件的前提下尽情发挥想象力,生动地描绘不同聚落人群的日常生活,有利于学生通过角色间的对话更直观地发现不同聚落的相似点和不同点。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参与角色扮演游戏,学会利用团体活动形式帮助学生克服畏惧心理。

二、鼓励学生即兴创造角色进行扮演

阅读全文

幼儿园教师指导游戏策略

摘要:幼儿园教师秉承以下几种游戏观念:游戏是幼儿生命的力量源泉,是幼儿接触大自然的捷径,可以促进幼儿身心发展,游戏是幼儿工作的一种方式,它充满了趣味性。游戏对幼儿的综合性发展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但是幼儿教师在把握学习知识和玩游戏的关系时存在一些误区。本文重点阐述幼儿园教师指导游戏的几点策略。

关键词:游戏;策略;参与;幼儿园教师

幼儿园教师普遍认为,幼儿通过游戏表现出自己所学到的东西,在与同伴游戏中,制订游戏规则,发展人际关系,学会与同伴间的合作与交流,接纳别人等;在手工制作游戏中,幼儿通过剪、贴、粘等动作增强了手的精细动作技能技巧;在角色扮演游戏中,体验角色的情绪情感,发展身心的健康和创造性。幼儿园教师秉持以下几种游戏观念:是幼儿生命的力量源泉,是幼儿接触大自然的捷径,游戏可以促进幼儿身心发展,它是幼儿工作的一种方式,充满了趣味性。游戏对幼儿的综合性发展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但是幼儿教师在把握学习知识和玩游戏的关系时存在一些误区。本文重点阐述了幼儿园教师指导游戏的几点策略。

一、充当游戏的支架角色

维果斯基的观点认为,教师在幼儿游戏中充当支架的角色,通过参与能够增进师幼的关系,同时还能够促进幼儿的感知、记忆、思维、言语、注意、想象、创造力,以及各项社会技能、生活技巧的发展。在维果斯基思想的影响下,有的学者提出了游戏中成人和幼儿互动的“拟合”理论,他们把游戏中成人与幼儿的互动分为两大类型:良好拟合与不良拟合。幼儿教师对幼儿游戏的指导先观察、判断需求,思考和决定引导程度,然后介入到幼儿游戏中,并设法使幼儿得到所需要的支持,让游戏顺利地玩下去。之后教师退出,继续观察,幼儿回归到独立的游戏中。幼儿教师在整个过程起到支架的作用。

二、鼓励幼儿参加更加复杂和具有挑战性、群体性强的游戏

有些幼儿喜欢简单重复游戏,或是单独自己玩游戏。在这种情况下,幼儿教师应当鼓励幼儿参加更加复杂、更具挑战性的游戏,多与群体接触的游戏。当幼儿进行较为复杂,难度大,群体多的游戏时,教师应当为幼儿提供指导,倾听幼儿的建议,让幼儿自己组织游戏、确定游戏主题或内容、协助幼儿解决内部冲突、接纳新的玩伴,促进幼儿之间的合作、学会接纳他人的想法。

阅读全文

幼儿园教学游戏化的实践分析

摘要:幼儿游戏教学法是指将教学内容、教学要求等融入游戏中,运用有趣新颖的游戏实现教学目标,使幼儿能在轻松的氛围中掌握更多的知识,实现幼儿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师需要全面了解幼儿,结合教学内容设计有趣的游戏,逐步活跃幼儿的思维,锻炼幼儿的各项能力,为其日后发展提供必要帮助。

关键词:幼儿园;教学游戏化;重要意义

幼儿教育指的就是学前教育,是幼儿进入生活和学习的重要阶段,也是幼儿身心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该时期的幼儿具有较强的好奇心,无法长时间保持注意力的集中。因此,教师必须要重视游戏的设计和应用,加入生活化、探究性、合作性等游戏,保证幼儿的全面发展和成长。

一、幼儿园教学游戏化的重要意义

(一)保证教学活动符合幼儿需

求如果幼儿园能始终将游戏作为基本活动,倡导游戏精神,那么能保证教学活动更加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儿童观。教师和幼儿园需要正确看待游戏教学法,与幼儿共同参与到游戏的设计和应用中。而这就要求教师和幼儿园能准确把握游戏的内涵与特点,从幼儿身心特点的角度设计游戏,了解和尊重幼儿的自主性,留给幼儿充足的想象空间和创造空间。

(二)引发幼儿对课程的重新思考

阅读全文

儿童教育戏剧在学校教育中价值初探

【摘 要】近年来,儿童教育戏剧在家庭教育界备受关注,但其往往与戏剧教育相混淆,误导教育者的教育倾向。儿童剧从理论上研究了多年,但从未上演过,剧场在现实教育中或多或少是有效的,但大多数仍然是创造课堂和教学模式,并没有普及到幼儿园、小学、高中和大学中,使得儿童和家长对戏剧的了解较少,甚至更多地将其视为一种艺术形式。发展教育戏剧对儿童的成长尤为重要,只有审视儿童戏剧的价值,才能理解戏剧教育对儿童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性。本文通过对儿童教育戏剧的介绍,分析其在学校教育中的价值作用,并且通过相关实践案例说明,提出一些建议,希望对于儿童教育戏剧的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儿童教育;戏剧表演;学校教育

儿童教育戏剧是在学校课程中应用表演和表演技巧的一种方式,它的目标是将学生置于学习主题的上下文中,以便可以探索内容。教育戏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教育方法,一般来说,它被认为更适合综合教育和高等教育,因为它几乎涵盖了所有形式的戏剧艺术,并表现出对生活的高度模仿,能表达出艺术传播“教育”的方法。教育戏剧的教学方法很好地体现了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在1983年出版的《智力的结构》一书中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它允许学生在戏剧脚本的帮助下感知空间和环境,并训练他们进行逻辑推理,通过一起练习学生之间的人际交流,让他们有机会通过反思自己的角色来进行自省。这是一种高质量的教学方法,不仅能提高运动效率,还能提高语言学习能力,充分释放学生的潜能。

一、儿童教育戏剧的含义

儿童教育戏剧不是让儿童看的戏剧艺术,而是对戏剧的用途,因此戏剧教育不是儿童教育活动的目标,教育戏剧的重点是儿童戏剧的体验、表达和创作过程,这对一个人的全面发展非常重要。在教育戏剧的背景下,教育戏剧是即兴的、自愿的和有创造性的戏剧,这些都是儿童教育活动的一部分。通过戏剧技巧、戏剧化、即兴创作、模仿、游戏、分析和表演,孩子们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在互动关系和现实生活中表达自己的想法,可以进一步发展儿童的技能。儿童剧以儿童游戏为主,孩子们只有通过玩耍才能培养共同的精神,对于孩子,尤其是婴儿,正确地遵循计划好的程序是最好的鼓励。本来在育儿游戏中,重要的是要注意一点:“它是否与孩子的成长和人类心理的自然发展相协调。”如今,在儿童教育戏剧的帮助下,育儿活动的探索发展更加具有能动性。

二、儿童教育戏剧在学校教育中的价值

(一)教育戏剧与儿童思维能力的发展

阅读全文

谈学习故事促进幼儿教师观察能力提升

摘要:在新时代背景下,人们对幼儿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明显提升,对幼儿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幼儿教师是推动幼儿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幼儿教师的专业能力水平直接关系着幼儿的高质量成长。幼儿教师在编写学习故事时应对幼儿的交友、学习等行为进行仔细观察,并配合做好相应的记录工作,从客观的角度分析记录结果,再适当改进教学策略,并制定完善的幼儿教育培养计划,促进幼儿教学活动的针对性提高,提升幼儿教学效率。

关键词:学习故事;幼儿教师;观察能力

在幼儿教学过程中,学习故事的运用能引导幼儿教师观察幼儿学习及生活过程中行为变化,同时能使幼儿教师更好地了解幼儿的认知能力及自我意识等,准确地掌握影响因素。幼儿教师可实施合理的引导教学策略,正确引导幼儿学习等行为,帮助幼儿摆脱不良因素的干扰,为幼儿营造积极良好的学习及游戏环境,促使幼儿教育质量提升。

1.幼儿学习故事概述

(1)基本内容

学习故事方式可记录及评价幼儿的行为及学习情况,同时能给教师实施教学策略提供正确指导。幼儿教学中的学习故事主要是依据不同情境中幼儿的日常表现对幼儿的真实行为表现进行评价分析。在幼儿教育教学过程中,学习故事的编写要求教师认真观察幼儿实际操作以及合理评价幼儿行为变化,同时要求采取有效的回应策略。幼儿学习故事的形成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一是观察方面,需完整记录幼儿在自主学习及游戏活动中的行为信息,同时需记录其他同伴及周围环境所带来的影响;二是评价方面,需合理分析及评价记录数据及影像资料中幼儿的行为变化,主要是分析幼儿的学习情况、心理变化、受到表扬或批评后的行为反应;三是回应方面,需结合对幼儿行为的客观分析和理性评价等,为幼儿后续教学制订培养方案及行为引导策略等。

(2)特点

阅读全文

谈角色游戏中促进幼儿深度学习的方法

[摘要]新时代教育背景下,学习能力已成为人才培养的关键要素。幼儿深度学习着眼于幼儿批判理解、知识迁移、问题解决等学习能力的发展,顺应时代要求,与实现幼儿长足发展的需求相契合。角色游戏作为幼儿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一种游戏活动,不失为幼儿深度学习的“一方沃土”。要在角色游戏中有效实现幼儿的深度学习,教师需在明晰角色游戏与幼儿深度学习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探寻利用角色游戏促进幼儿深度学习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角色游戏;深度学习;幼儿教育

随着深度学习研究在教育领域的渗透,学前教育领域对幼儿深度学习的探索也在逐渐深入。幼儿深度学习是指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围绕着富有挑战性的课题,全身心地积极投入,通过与同伴的合作、探究,运用高阶思维,迁移已有经验,最终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角色游戏作为幼儿时期最典型的游戏形式,无疑为幼儿深度学习提供了一个极佳的平台。

一、为何:角色游戏与幼儿深度学习的内在联系

(一)角色游戏能为幼儿进行深度学习提供契机

1.角色游戏能激起幼儿进入深度学习的积极情绪。幼儿深度学习既是幼儿沉浸式的学习方式,又是幼儿全身心投入的学习过程,需要有浓厚的内在兴趣作为基础。角色游戏中具有丰富的、贴近幼儿生活的游戏主题,并且有丰富的角色类型、多层次的游戏材料,使幼儿能够通过“以人代人,以物代物”,满足心理需求,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进而激发幼儿的学习动机,推动幼儿积极探索。2.角色游戏能为幼儿深度学习创建丰富的问题情境。幼儿深度学习是一个以问题驱动为重要特点的学习过程。角色游戏的前、中、后贯穿着丰富的问题情境。以角色游戏“超市”为例,游戏前,超市的布局、角色分配等是教师和幼儿所要面临的问题情境;游戏中会出现推销商品、买卖交易、买卖纠纷等问题;游戏后幼儿面临着“我们遇到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幼儿在一个个问题的驱动下,运用已有知识经验进行思考、研判,实际上已经逐渐步入深度学习。3.角色游戏使幼儿获得了更多自然的合作契机幼儿园情境中的深度学习活动,是一个充满师幼互动幼幼互动,人际交互影响的社会化过程。角色游戏过程中包含着丰富的人物对应关系,如父母—孩子,医生、护士—患者,买家—卖家,抑或是复杂游戏情节中所包含的多重人物关系。因此,角色游戏中师幼互动幼幼互动形成的群体情境蕴含着丰富的协作良机。

(二)幼儿深度学习能促进角色游戏的深入开展

阅读全文

中职语文角色扮演法运用流程

一、中职语文角色扮演法的研究基础

(一)角色扮演法的训练目标

角色扮演法就是帮助学生为校外的生活和工作实践做准备,通过每一堂课的行动、试验、体验和自我反思,开发学生能力。在扮演过程中,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动手实践能力、掌握重复性工作流程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得到不断提高。

(二)角色扮演法应遵循的原则

在中职语文角色扮演教学中,应遵循以下原则:第一,平等性原则。即学生全部参与角色扮演,可以做扮演者,也可以做观察者。第二,情境性原则。即为学生创设接近现实的游戏内容和游戏环境。第三,趣味性原则。即通过角色表演,创设活跃的课堂气氛,培育学生浓厚的语文学习兴趣。第四,责任性原则。即每一个扮演角色都认识到,他们在完成这一任务的过程中应履行各自所承担的责任。

二、中职语文角色扮演法的实际应用流程

角色扮演法由五个步骤构成,即准备、计划、执行、评估、反馈。本人将此五个步骤与语文教学实际相结合,将其转化为课前准备、授课过程和课后复习三个教学环节。

阅读全文

观察学习与新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研究

摘要:观察学习理论是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的主要内容,是指通过观察环境中他人的行为及其后果而发生的学习。也可以说,是指个体通过观察他人行为而形成新的观念,并运用这些信息指导自己以后的行动。此文重点阐述了通过团队研磨和实际操作,引导新教师使用观察学习方式,及运用“傻瓜流程”进行音乐教学的实践与探究,从而促使新教师在音乐教育技能和教学能力上,快速提高与成长。

关键词:观察学习;获得成长;新教师

观察学习是指一个人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榜样)及其强化结果而习得某些新的反应,或使其已经具有的某种行为反应特征得到矫正。也就是说,人类的大多数行为是在社会交往中,通过对榜样示范行为的观察、模仿而习得的。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所确立的这一理论,根据观察者观察学习的不同水平,把观察学习划分为三种类型:直接的观察学习、抽象性观察学习、创造性观察学习。[1]例如,一位新教师入职仅几年就能对外展课,还随县教体局专项“送培到乡”工作组进行展课,设计出来的活动他人也可使用,且效果都不错。是什么原因促使她成长得这么快呢?观察模仿学习及运用“傻瓜流程”,是让她大步向前迈进的有效方式,由于该方式的使用减少了很多弯路,从而让其获得专业上的快速成长。

1明确方向,给予指引

直接的观察学习,即观察学习者对被观察者示范行为的简单模仿。被观察者个人的榜样魅力是吸引观察学习者的一个重要因素。刚入职的新教师都处在困惑、不适应阶段,按照幼儿园新教师培养计划,新教师第一年没有独立带班施教的安排。为了能让一个刚入职的教师快速掌握这些基本的专业能力,为此幼儿园有意安排了一位教学很有优势、家长工作做得非常强的班主任让其进行观察学习。以传帮带的方式让其进行观察学习,一段时间后,幼儿园开始要求新教师每周利用一个下午的时间,进行一个教学活动的尝试,内容不限。一段时间下来,新教师尝试过的教学活动,效果不太理想。优秀课例的组织者不论是课堂语言,还是课堂教育行为都是比较明确的,由于榜样示范行为的魅力是吸引观察学习者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影响观察学习者注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于是幼儿园要求新教师对优秀的音乐教学课例进行模仿教学。第一次教学模仿是中班歌唱《丑小鸭》,因状态不错而获得展示的机会。但是借班和经验不足对新教师来说也是挑战,且有难度。在课前我们告知新教师“观摩主要是看‘傻瓜流程’,并不是看这节课上得好与坏”,这样就打消了新教师的顾虑,没有了心理负担,只是模仿与再现他人的教学,老师的这节模仿课上得很顺,也初步尝到了观察模仿教学带来的喜悦。这份收获是新教师通过观察榜样示范行为而获得的,也是通过观察一个优秀的教学示范课例而初步学习了如何组织一节歌唱教学活动。一般来说,榜样示范行为的显著性、复杂性、普遍性和实用价值等都会影响观察学习者的学习速度和水平。能否用行为的方式表现观察学习的内容,取决于其是否已具备再现榜样行为所必需的一些技能。如果学习者已具备这些技能,则很容易综合起来,产生新的反应模式;相反,则行为的再现就会很困难。新教师在上“过新年”模仿课时就遇到了问题,由于缺乏经验,在时间分配上未能掌握每个环节所需时间,如不懂得合理安排重难点内容的时间,导致模仿活动的时间拖得比较长,幼儿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兴趣不高。活动中出现混乱时,新教师就无法控制,不知该课该怎样进行,这是一节不成功的模仿课。于是,我们让教师进行自我反思,找出问题的症结,与此同时,我们让其将同一内容重新模仿一遍,继续用教学行为的方式表现观察学习的内容,帮助其进行自我调整,掌握教育教学技能。因为我们相信,仅仅通过观察学习,技能是不会完善的。它需要经过一个不断练习和纠错的过程,只有这样才会运用自然。

2团队引领,研究课例

抽象性的观察学习,是学习者从榜样示范行为中获得一定的行为规则或原理。为了将游戏化教学相关理论运用到教学设计与教学实践中,新教师主动加入“幼儿园团体律动游戏之实践”课研究。为此,新教师分别进行了“有趣的歌声”“泥娃娃”等模仿活动。“有趣的歌声”是新教师前后上了几次的模仿课。第一次模仿,教师整个模仿程序没问题,幼儿对活动内容感兴趣,参与度比较高,活动让幼儿获得了结伴的快乐以及创编动作的愉悦。本次模仿课教师最大的进步就是以简洁的语言与渐强的语调,有效地抓住了幼儿的注意力,在教育教学中能很好地运用身体态势加语言方式实施调控,真的令人欣喜。第二次模仿课,教师面对新问题时有担忧但很从容。由于新教师在第一次上课时挑走了班上活跃、能力较强的幼儿,剩下的幼儿属于失控型或沉默型。面对这群幼儿,教师在课后的反思中这样写道:课前很担忧,担心剩下的孩子大部分接受反应较慢,所以在讲解方面,语言较为繁琐、啰唆……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告诉我们:观察学习基本上是认知过程。观察学习者通过观察榜样示范行为就能学到复杂的反应,这种学习无疑具有认知性。观察学习者需要利用内部的行为表象来指导自己的行为,学习活动必然包含内部的认知过程。从新教师的反思中,我们看到了新教师对观察模仿学习的自我认知。于是,我们开始鼓励新教师在模仿的基础上学习新的尝试,这一尝试体现在“有趣的歌声”活动中,将大班的活动放到中班去进行。整个活动教师完成模仿较好,淡定、不紧张、程序清晰,活动中教师的讲解、提问、提示的语言运用得都较好,没有多余的语言。幼儿在活动中获得了能力锻炼的机会,如对整个律动的故事表演感兴趣,随乐动作时能跟随音乐的节奏。但在教学中,我们也看到了存在的一些问题:“有趣的歌声”放到别的班进行,这就需要根据中班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学习规律重新调整,跟随音乐的动作力度表现方面还需要更明确。在这一阶段的观察中,不论新教师本人,还是我们团队组成员,大家都认为新教师的进步与“傻瓜流程”的运用息息相关。这让我们看到了新教师在“傻瓜流程”引导下少走弯路的事实。当然,新教师的进步也与每一次课后的即时反思及团队引导有关。与此同时,我们清晰地认识到:观察学习不等同于模仿。模仿仅指学习者对他人行为的简单复制,而观察学习指的是从榜样示范行为及其后果中获得信息,观察学习既可能包含模仿,也可能不包含模仿。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