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建筑艺术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鼓楼建筑艺术探讨
摘要:我国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受到不同地域环境及文化因素的影响,逐渐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文化体系,而其中依旧保留至今的文化之一就是建筑文化。在这些建筑艺术中,侗族的鼓楼建筑带有着十分丰富的民族艺术形式。本文从侗族鼓楼的装饰题材、图案样式、文化内涵以及审美艺术四个方面深入分析黔东南侗族鼓楼的建筑艺术。
关键词:黔东南;侗族鼓楼;建筑艺术;分析
一、黔东南侗族鼓楼装饰题材分析
1.图腾和吉祥物为题材
侗族人民对于图腾有着相应的信仰,为此,在鼓楼建筑中图腾也会有着一定的应用,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就是龙图腾,在侗族的鼓楼建筑中,会经常性的描绘出一个飞龙腾云的图案。通过夸张、优美等表现手法绘制出不同的龙图腾,并且也会将鱼纹、三角纹等纹样用来装饰龙图腾,通过将流畅轻灵的线条使用在龙图腾的纹样绘制中,使得整体的龙图腾更为灵动且微妙,再加之龙图腾爪子使用刚劲的线条进行勾勒,使得整体的龙图腾的虚实及疏密上得到了完美的结合。而在鼓楼的外檐板上的图案,在绘制的过程中,会使用侗族特有的颜料。通过这种做法,可以很好防止由杉木制成的鼓楼出现腐烂问题,在图案装饰上也是以龙及祥云两大图腾为主,此二者都是侗族的传统吉祥物,也是侗族人民的精神寄托及信仰。
2.现实生活为题材
在侗族的鼓楼内部,存在着数量较多的彩色装饰画,借助色彩的运用可以更好的将湿气及日照等因素对鼓楼建筑的侵蚀程度降至最低,除了建筑保护的作用的之外,也是建筑上的一种美化艺术。侗族鼓楼内壁上的装饰画一般都是以现实生活作为题材,比如,常见的渔猎、男耕女织等生活场景都是鼓楼内部装饰画的主要题材,这也是从人们的日常生活出发绘制出来的文化印记,并且这也是侗族人民丰富多彩生活的一种展示,为整体的鼓楼建筑呈现出一种独特的民族风情。艺术本身就是来源于生活。侗族人民在建筑装饰画中将现实生活作为主要题材,在全面利用现存资源的基础上,很好的表达出了侗族人民对于自然生活的热爱。
建筑艺术设计文化习俗探析
摘要:
文化习俗作为一种特定的社会现象,已经渗入到社会各行业的发展中,尤其是建筑行业。建筑设计人员在进行建筑设计的过程中会广泛的应用到文化习俗,能够极大的增加建筑设计的艺术氛围,同时还能够体现建筑设计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对提升建筑工程的艺术气息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现本文就文化习俗对建筑艺术设计的影响进行探究,仅供交流借鉴。
关键词:
文化习俗;建筑工程;艺术设计;影响
文化习俗是一种特定的文化活动,是一个国家长期发展的产物,具有浓厚的历史文化气息。在建筑行业飞速发展的今天,为了增加建筑工程的人文气息和文化内涵,设计人员在设计建筑工程的过程中,普遍的应用文化习俗这一元素,从而有效的提高了建筑工程的艺术设计的品味,满足现代社会和人们对建筑工程的要求,从而促使建筑企业能够获取较多的社会经济利益。
1文化习俗和建筑设计之间有着密切联系
首先,在生活中产生艺术。对于建筑物而言,它除了能给人们一个遮风挡雨的住所以外,同时还具备文化价值以及审美价值,并不是一个单纯的,仅限于人们生存的环境,它可以直观的反映出人们的文化习俗。建筑物中无论是外观还是形式,都是人们对生活的切实反映,只有真正经历过、感受过才可以将这种精神以及文化习俗反应在建筑艺术设计中,它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文化。其次,文化习俗可以为建筑艺术带来可观的经济来源。不同的建筑艺术可以体现出不同的文化习俗,它是人们对艺术的欣赏,同时也是精神文明方面的享受。所以,具有不同特色的建筑可以呈现出不同的地域色彩,地方政府可以作为一种旅游资源,不仅能够提升建筑设计的艺术风格,同时还可以增加建筑工程的社会经济效益。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通过文化习俗的应用,对建筑艺术设计的发展和进步得到有效的促进,在建筑艺术设计过程中可以充分的体现地方的文化习俗,两者之间是存在密切的联系,是不能够分离的。
传统村落建筑艺术研究
摘要:文章从泰安二奇楼村民居建筑美学、装饰艺术、文化等方面分析泰安石头房的建筑特色,并为传统村落的保护与村落活化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石头房;建筑美学;装饰艺术;村落活化
二起楼村位于山东省泰安市道朗镇,是省级历史文化名村,村落起源于明清时期,因村中一座二层小楼得名,其名原为“二起楼”,后因散落村中碑刻“盖谓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始祖彦自洪武传之十世,敬祖又迁居肥邑石屋庄建茔��,邑二奇楼��”,而更名为“二奇楼”。二奇楼村目前存在的被使用的民居时期建筑,大多修筑于明清时期,该村最大的特色便是目之所及,皆为石砌,石屋、石碾、石巷、石头铺就的排水系统、石质日常生活所用器皿,都被保留的完好。但是随着现代化建设和发展,越来越多年轻人迁出,传统村落正面临逐渐消亡的风险,为了激发传统村落活力,有必要进行深入的调研和分析。
一、地域环境及空间形态特征
二奇楼村五面环山,山上常年种植柏树,林木覆盖率达到70%以上。村落延北部山坡而建,中部平坦区域种植农作物,盛产小米、核桃、花椒等农作物,保留了原始的民俗。二奇楼的空间选址上也受传统风水观念的控制和影响,“负阴抱阳”与“天人合一”的风水理念在二奇楼选址上也体现的淋漓尽致。村落坐北朝南,背山面水,二奇楼村南部山上有天然泉水,雨水时节,泉水涌入村庄,坐北朝南的格局不仅避免了积水的困扰,还解决了二奇楼村常年缺水的困境。北面民居建筑顺势而建,空间错落有致,为解决吃水问题,二奇楼村自古非常注重排水蓄水,村中还保留着古老的地下排水系统,雨水充沛时,可以集中雨水排向村外,在修建房屋时,预留出排水系统所需空间,保证排水通畅,且每家都有石质蓄水池。
二、建筑地域性特色分析
泰山周边民居以传统石结构民居数量最多,最具特色。二奇楼村位于泰山西麓,石灰岩分布众多,当地居民就地取材造、建房铺路,不仅经济方便,而且经久耐用。保留着原始的村落风貌与建筑形态,研究其建筑特色、建造工艺,可以为后来的保护与开发提供重要的借鉴。
污水厂工业建筑艺术语言研究
摘要:
在工业建筑中,结合应用艺术语言,不仅可以提升工业建筑的设计实用性,同时也可提高工业建筑质量。特别是对于污水厂建设中,应用艺术语言,明确污水厂工业建筑的艺术取向,理性构思艺术语言下的工艺建筑设计,既能改善工艺建筑外观设计水平,又能完善工业建筑内环境设计舒适性。以下本篇以南京马鞍山市东部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为例,浅述工业建筑中的艺术语言。
关键词:
工业建筑;污水厂;艺术语言
引言
对于工业建筑设计中,要优化工业建筑形象与建筑个性,在污水厂设计中,应用艺术语言进行设计,不仅要保证工业建筑的使用功能,还可以利用优化设计建筑外表,丰富污水处理厂建筑形式。以下本篇对此做具体介绍。
1、污水厂建筑项目
现代建筑艺术设计对茶道文化的传承
摘要:随着现代建筑设计不断成熟,人们对该活动的开展要求也出现了全新变化,尤其是赋予了设计活动“生命”,所以,选择得当、匹配的文化理念和价值元素,不仅能够提升建筑活动的具体品质,同时在这一过程中,也实现了整个文化属性的有效传承。本文拟从现代建筑艺术设计活动开展实况认知入手,结合传统茶道文化的具体内涵认知,通过融入现代建筑艺术设计活动发展的实际需要,从而探究在现代建筑艺术设计活动开展过程中对传统茶道文化的具体传承机制思路。
关键词:现代建筑;艺术设计;传统茶道文化;传承机制
现代建筑艺术设计已经呈现全新特点,如今,文化属性、生态内涵已经成为建筑设计活动开展过程中所需要的重要内涵。而在人们的价值认知中,其对文化内涵的应用属性不断提升,特别是我国作为有着悠久文化历史的国家,在几千年的文化体系中,有很多值得我们当前应用的历史内涵。传统茶道文化就是其中重要的元素内容。
1现代建筑艺术设计活动开展实况认知
在整个建筑艺术设计活动开展过程中,通过融入传统茶文化元素的价值理念,其在传播茶文化的基础上,为该活动的具体开展与实施,提供了具体、必要的可能,尤其是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具体设计理念的创新发展,提供了理念创新和文化延展的具体空间。但是就现阶段建筑艺术设计活动开展的具体需要和实际特点看,该活动存在诸多欠缺,而只有深层次解决这些内涵不足,才能使得建筑艺术设计活动与人们实际需要相匹配。尤其是文化理念的欠缺,深层次影响了建筑设计活动的品质展现。所以,在目前状况下,想要有效开展建筑艺术设计,就必须深层次探究可融入要素。如果能够将必要的文化理念和价值内涵融入其中,其不仅为该文化元素的具体传承提供了前提和基础,同时也让人们更为直观的感受到了整个茶道文化的价值所在。结合当前建筑艺术设计活动的差异化、消费者自身的多样化需要,以及整个时展过程中所具有的多样化理念,将成为整个建筑行业与茶文化传承过程中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对于整个茶文化体系经营发展来说,完善的传统茶道文化的应用开发,不仅仅是充分发挥茶道文化价值元素的关键所在,同时也是整个茶文化理念成熟发展的必然抉择,因此,做好茶道文化元素功能价值最大化发挥,通过现代建筑艺术设计与客观茶道文化传承全面融入,其将为整个茶道文化文化实现最佳展现和传承效果,提供有效支撑。而对于现代建筑艺术设计活动开展来说,其作为一种综合活动,其中不仅有着文化内涵融入和应用的客观需要,同时也是文化体系诠释和表达的关键所在,尤其是随着当前人们生活品质不断提升,现阶段人们对建筑艺术设计的需求实现了全面提升,因此融入传统茶道文化内涵的过程,不仅是整个茶道文化有效传承和全面发展的关键所在,同时更重要的是在这一过程中,其也能够更好满足人们对现代建筑艺术设计活动开展的客观需要。因此,在该文化体系应用过程中,必须选择合适的传承机制。就现代建筑艺术来说,融入必要的传统茶道文化,其将让整个建筑活动的内涵品质实现全面提升。
2传统茶道文化的具体内涵认知
就茶文化元素的具体内容看,茶道、茶礼都是目前我们直观感知该文化元素内涵的重要内容。而想要对该元素内容形成全面认知和系统化理解,就需要我们充分结合传统茶文化中所具有的内涵来全面了解,茶道文化不仅是一种与茶相关的文化理念,同时其中也融入了丰富而全面的生活元素和价值内涵,如果将该文化内涵的具体元素进行分析,其不仅能够提升茶道文化的具体应用属性,同时,更重要的是能够为当前我们所开展的各项活动提供有效支撑。结合现代建筑艺术设计活动开展的具体特点和应用需求看,融入完善的茶道文化,不仅能够为该文化传承提供基础可能,同时更重要的是在这一过程中,其也为茶道文化元素的传承和应用提供了传承载体和发展空间。茶文化体系中所具有的茶道艺术和价值理念,不仅是整个茶文化体系成熟发展的诠释,同时更重要的是从深厚哲理角度出发的文化认知。茶道艺术就是整个茶文化体系中极具代表性的重要内容,可以说,茶道艺术归根结底,就是生活文化与价值理念综合融入的重要产物。因此,想要实现对整个茶道艺术应用和认知的最佳效果,就必须对茶道中所蕴含的具体理念进行品悟,饮茶就是感知茶文化的具体过程。当然,就茶道文化中所具有的具体内涵和价值元素,不难看到茶文化体系的成熟度与完善度,正是因为人们将具体的文化内涵和个人认知融入其中,从而为整个文化机制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必然可能。茶道文化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文化体系的成熟度与完善度,当然,其中所具有的深厚理念,也为现阶段我们开展各项活动提供了无限可能。就茶道文化的标准化、内涵化看,其恰恰是目前现代建筑设计实施过程中的重要前提。而将深邃的茶道理念融入其中,其将为整个建筑设计活动的创新发展提供重要要素支撑。
民族住房建筑艺术内涵论述
作者:罗晓飞 单位: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羌族,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主要生活在四川西北部的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是我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羌族民居作为一种建筑形式经历了五千多年的传承发展至今,在吸收多民族文化的过程中仍然保持其独特的风格特色和浓厚的古风遗韵。在《后汉书•西南夷列传》中就描述了今岷江上游的古羌人“依山居止,垒石为室”的情形。在秦穆公独霸西戎使生活在青海河湟地区、渭水上游草原地带的古羌人四处迁移,不再是“西戎牧羊人”的民族而开始定居下来事农兼牧后,以修房造屋为主的建筑艺术便应运而生。其“用乱石垒成的辉煌”如今依然如梦一般展现在世人面前……和群山相融,与天地相接,似一幅幅壮丽、古朴的画卷让人魂牵梦萦,留恋往返。
建筑是造型艺术,是人类创造的最伟大的奇迹和最古老的艺术之一。它是时代的写照,是艺术、文化、科技高度集中的反映。各个历史时期的建筑,都反映了文化的时代、民族和地域特色。我国当代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说:“建筑是人类一切造型创造中最庞大、最复杂的。所以,它代表的民族思想和艺术更显著,更强烈,也更重要。”羌族民居建筑是羌民族文化的象征,是该民族历史发展无言的史书,是羌族文化艺术重要的组成部分。以最初的“安居”目的的造屋形式到如今的民居建筑艺术,期间,沧海桑田、斗转星移,让世人感慨万千。其民居建筑一般都是由上百户或十几户人家集聚而居,形成“羌寨”,选此修建多在依山傍水的河谷、半山腰和高半山地带。经过几千年的沧桑变化、延续发展已自成体系,并形成独特的造型风格与审美内涵。是这个古老民族生存观、宗教思想以及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真实写照和精神体现,是羌民族形象的代表和文化的纪念碑。
一、羌族民居建筑的造型、结构、存在的空间与作用
羌族民居建筑起源于新石器时代,虽然今天的建筑面貌已远非其原始状态,但在其建筑选址、房屋布局以及空间形式等方面,依然保持了浓厚的古风遗韵,呈现出浓郁的宗教色彩。反映出羌族民居建筑早在几千多年前就已形成的规模和风格特色,并为后来的羌族乃至藏族(嘉绒藏族)等民族的民居建筑打下了深刻烙印。
(一)、建筑选址:历史上,在羌人艰难的生存环境,辗转流离的命运中,大自然是他们精神的寄托,灵魂的依托,因此传统羌寨的选址忠实地反映了人们的信仰,对朝向的选择是他们的表达方式:在羌人的风水观中住宅和聚落选址一定要躲开山体的遮蔽,以便透过山间,遥望到远处连绵的雪山。因为远处巍峨的雪山是神的象征。“羌人特别崇敬山神,因为他们认为山神主管着山中的物产,羌区每年举行的祭山会(又称转山会)上,释比(相当于汉族的巫师,是羌民族精神领袖)要假托神的旨意宣布乡规民约,号召羌人严格遵守,通过原始宗教的形式调节羌区人与自然的关系,维护羌区聚落的生态环境。”[1]羌民族至今仍然保持万物有灵、多神崇拜的原始宗教信仰。
(二)、外部形态:羌族民居建筑为石片砌成的平顶房,呈方形,在造型上分内外结构。楼层布局大多分三层:底层为牲畜圈,二层住人,三层为晒台。在羌族民间叙事长诗《木姐珠与斗安珠》就有关于羌人住房的记载:“石砌楼房墙坚根基稳,三块白石供立房顶上,中间一层干净人居住,房屋下面专把禽畜养。”羌族建筑大多为三层楼的格局与羌族的宗教思想有关。因为羌人以为,居楼的结构就象一个人,中间是心脏,顶层就是一个人的头,楼顶上供奉的白石则是人们头顶上的天神化身。所以现在的羌族民居,我们常见在房顶和房四角堆放着白石,这也是羌人“白石崇拜”宗教观在民居建筑中的体现。建筑的房顶一半全敞开、一半全封闭,形成了灵动而富于哲理的造型结构,这种格局是符合羌人尊崇自然、吸纳灵气的宗教思维的。羌族民居建筑整体布局遵循与环境和谐相处的自然法则,依山而建,因势造屋。房屋与房屋之间摩肩接踵,高低错落;建筑技巧上大量运用“挖眼搭木”、“靠墙立柱”和“共用墙壁”,以此节省劳力和财力,同时营造出宏伟的城堡气势。
景观建筑艺术设计的有益探索
作者:艾宏波 郝玲 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日益加速,中央商务区(简称CBD)已成为城市中不可或缺的一道亮丽风景线。CBD往往位于城市的高新开发区,主要为商务人士的办公、居住和文化休闲提供便利条件,是高新技术企业的理想办公场所。因此,如何运用建筑语汇艺术地表达出现代化产业园区建筑的时代感和个性化特征,为城市景观增添建筑艺术的魅力,是建筑师们面临的严峻课题。以此为目标,在西安旗远研发基地的规划设计项目中,从总平面规划组织、空间景观设计和整体立面造型等三方面对景观建筑群的艺术设计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1项目概况
旗远研发基地地处西安高新中央商务区的核心区域,与高档社区、办公区及社会停车场比邻。基地南侧紧临城市主干道,东西两侧紧临区域干道。周边完善的配套服务设施和方便快捷的外部交通环境都为基地创造了良好的开发潜质。同时,基地本身地势平坦,用地呈长方形且东西长,这样便于最大限度地利用南向阳光,有利于规划,提升用地价值。虽然具有明显的优势,但由于区域范围内在建和建成的商务办公地产项目较多,潜在同质化竞争激烈。如何满足开发商建设一个具有国际化、现代化水准的高档商务中心区,充分发挥用地价值,在同类项目中脱颖而出,是规划设计时首要考虑的问题。
2总平面规划设计
经过深入细致的市场调研,发现投资者购买的写字楼产品主要集中在总价100~500万元,户型以中小面积为主。近几年随着创业型企业的日益涌现,小型化办公的需求日益增多,与之相适应的小面积产权式办公楼正成为市场的新宠。鉴于此,将旗远研发基地定位以小面积办公单元为主,专为中小企业或创意产业量身定做,适合私营中小企业、创业公司、SOHO一族、外地企业、驻地机构的办公场所。在总平面设计上追求经济、紧凑而有效。500m2的独栋建筑,每层150m2的独立办公空间,具有良好的灵活性、可变性和适应性,符合网络时代对办公空间的要求,符合个性化办公的SOHO理念,符合自由、无处不在的办公方式,并以最小的代价、最简单的方式实现了对空间的充分利用。在建筑群体规划中,以景观绿化的中心院落空间为组织核心,主办公楼、独立小办公楼、职工餐厅、商务会所及便利店环绕周围(图1)。同时,将整个办公区整体上抬1.5m,再下挖1.5m,形成半地下停车层,从而减短了坡道长度,减少了地下工程土方量,降低了工程造价。为解决高差问题,充分利用坡道及踏步,使得街道平面与办公院落平面连接方便。在交通流线组织中,安排车行环绕整个基地,并于东西两侧设半地下车库进出口。人行主入口设于东南及西北角,每个独立办公楼设有独立出入口,使每户业主尽享自由与便利。
3空间景观设计
建筑艺术国内外结合思考
联芳楼又名联芳斋,坐落于广东梅县白宫新联村,是由旅印尼华侨丘氏兄弟回国兴建的客家洋楼,取“五叶联芳华”而命名,寓意“兴旺发达,世代联芳”。它是客家地区迄今保存最为完整,且具有较高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并由华侨兴建的以中外文化交融为特色的一座客家民居建筑。该楼从1928年开始规划,1931年动工兴建,1934年竣工,历时3年,耗资24万光洋。联芳楼所有的水泥、钢筋等建筑材料都直接从国外购买经由汕头进口,使用了大量的黄金、珠宝、玉石。联芳楼的建筑平面布局采用以中轴线为主,体现左右对称文化美学特色的空间分布,但立面造型是西洋风格的,洋气十足。正立面在柱头、柱顶处采用了西方的巴洛克、洛可可等风格的浮雕。在装饰内容题材中,既有中国式大鹏展翅、双狮滚绣球之类的题材,又有透露出西方文化气息的内容。联芳楼是一座中西合璧的典型的客家民居建筑,从其建筑的本质特性来分析,它的建筑审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与山水同呼吸的建筑与环境构成和谐的生态系统 建筑的美离不开建筑环境的衬托,在环境的衬托下,建筑的造型才会更为优美,建筑的意境才更易感悟。客家人在建筑选址上非常考究,建筑与山区自然环境相生相息,有机结合。客家民居建筑与山水相融,像是从山间长出来的一样,经过人工的雕琢后成为自然环境的一部分。[1]联芳楼的四周是连绵的丘陵山地,山清水秀,非常符合客家人传统的建宅选址标准。联芳楼的门前有晒谷坪,以矮墙围合,晒谷坪前10多米处有条小溪,溪水潺潺流过。楼前种有松柏,屋后是小山丘,有大片的树林,建筑与青山相连相依。整座建筑掩映在万绿丛中,一年四季鸟语花香,环境优美而静雅。更有相隔几十米的典型的客家围龙屋棣华居,与中西合璧的联芳楼相映成趣。在联芳楼楼内的天井、厅堂等到处都有供人观赏的植物,楼顶天台上有一大片厚厚的草坪,可以美化楼顶环境,使人心情舒畅,又可以起隔热作用,调节楼内的温度。楼顶上还有西洋风格的圆顶凉亭,可供纳凉、游憩,并可以登高望远,眺望四周的村落与绿色的田野及远处的山峦景致,一幅幅天然图画尽收眼底。联芳楼周围充满着诗情画意的田园风光和迷人的景色,令人心旷神怡。这种与山水同呼吸的建筑与环境构成了一个和谐的生态系统。 二、西方建筑文化与中国传统装饰相结合的独特造型 建筑的美体现于其造型,建筑就像是一曲“凝固的音乐”。联芳楼是钢筋水泥结构的二层楼房、局部三层的中西混合式建筑,占地面积约1500多平方米,坐西北面东南。主体建筑长57米、宽28.2米,联芳楼主楼正立面高8.5米,外墙基座高1.8米,采用大分格式的水刷石墙面,建筑风格西洋化,传统的瓦屋顶也改为平屋顶,四周设有出挑的平檐口,檐上四周设瓶式栏杆;正面外墙开有8个窗,门与窗都很宽大,以新式的门窗组合代替传统的小窗,均饰以壁柱、双柱及工艺精巧的禽鸟动物和花草浮雕来极尽装饰,打破了建筑、雕塑的界限。联芳楼的立面造型突破了中国古典建筑的整体轮廓,采用巴洛克的修饰手法,饰以众多不同语言风格的艺术构件,表现出一种开放的品质,将大量的外来建筑形式、要素与中国传统的装饰内容和题材相融合,进行了大胆的吸收与借鉴,这一点在其细部处理上表现尤为突出。 联芳楼的立面造型可谓洋气十足,整体上以西方建筑风格为主,墙面有8条高6.1米的爱奥尼克“扶墙柱”直通二层,最引人注目的还是直通顶部的3座门楼,其造型极其耀眼。门楼凸出墙面3.8米,底层是罗马塔斯干柱式的门厅。二层阳台顶部是三面都有雕花的罗马拱券式石柱;中间门楼的顶部是文艺复兴式的圆穹顶形式的塔楼,两侧门楼的顶部则是比中间塔楼略显矮小的洛可可风格的装饰性半塔楼,塔楼布局大致相同,左、右、前三面敞开,后面是浮雕装饰的西洋屏风墙,前面由带凹槽装饰的爱奥尼克式圆柱式矮柱和檐口部分构成,中央是半圆拱券,拱形底雕刻精美的浮雕,西洋屏风墙上两个西洋天使手托大五角星,中间大五角星外面有16个小五角星围成一圈。五角星是西方的图形元素,代表着胜利。以上这些都体现出西方建筑的文化气息。联芳楼的立面造型也有许多中国传统的装饰元素点缀其中,主要在细节装饰上体现了中国传统的装饰内容和题材,如主门楼上雕有郭子仪拜寿群像,还有鲜花宝鼎、桃源仙境、三羊开泰,以及描写乡村、城镇景象的浮雕等,工艺都十分精湛。又如两侧门楼的阳台顶端有双龙和宝塔的浮塑,即双龙夺宝;两边是垂挂着透雕的石鸟笼,鸟笼里面的石鸟就像是在引颈歌唱。主门楼的阳台顶端两边各垂一装饰,像石榴花更像南瓜花与蒂的石雕垂饰,垂饰上部为一四面心形装饰,下垂一朵石榴花,石榴是多子多福的象征,这垂饰或许寓意四方同心,多子多福。[2]中间阳台的方柱上是两个被锁链锁住的、头长鹿角的绿眼怪兽,样子凶狠,望之生畏,起镇宅的作用。还有正面塔楼的屏壁上镶嵌着“联芳楼”3个贴金的立体字;“联芳楼”字下是用灰泥雕塑的中国传统吉祥图案双狮滚绣球,双狮滚绣球意为吉祥喜庆、祛灾祈福。 实际上,联芳楼的立面造型是西方建筑文化与中国传统的装饰内容和题材相结合的产物。有些建筑构建是中西方建筑风格的混合体,两者之间既有对比又融合,相互衬托,和谐共处。如阳台上带有罗马柱头的中国式方柱,还有由4根爱奥尼克柱和4根中国式方柱支撑的顶层的主塔楼,塔楼四面置半圆拱券,两侧置饰瓶,塔楼上四角立望柱,爱奥尼克柱与中国式方柱形成方圆对比,爱奥尼克柱粗细的体量变化关系,产生一种节奏感和韵律美。 这座中西合璧的客家民居,集西洋古典风格、巴洛克、洛可可风格以及客家民居建筑风格于一体,其造型独特、显得富丽堂皇且极其气派,并具有浓郁的西洋风韵。[3]它是客家人在外艰苦奋斗的历史反映,也是客家人海纳百川、宽大胸怀的具体表现。 三、典型的传统客家堂屋建筑结构布局 联芳楼采用严谨的中轴对称、左右均衡的“十厅九井三堂四廊”的客家传统堂屋建筑结构布局模式,将重要的房屋如厅堂贯穿在中轴线上,次要房屋如卧室等位于中轴线两侧,东西两边对称,整座宅院错落有序,整齐对称,主次分明,井然有序,展现出联芳楼的对称之美。就连客厅里面家具的摆设都严格遵循左右对称分布的原则,强调封建礼制的中心地位,营造出庄严肃穆的气氛。联芳楼的建筑结构前低后高,这样有利于采光、通风、排水。楼内的厅堂、寝室、浴厕、厨房、谷仓、楼梯、楼道以中轴为基线向左右、上下对称布局,统一标准的开间。联芳楼的厅、堂、房间、走廊、天井的设计都十分巧妙。联芳楼共有52间房和14个厅、堂,8个杂物间,4个楼梯间。中轴线上的上、中、下3个厅堂均为敞厅,具有良好的通风性能。横向是4排住房和过厅,厢房以单元式组合成排,分列两侧对着中心的厅堂或天井,中轴线上的中、下堂之间是横向方形天井,中轴线两侧是纵向狭长的天井,即侧院落,而中堂与上堂之间是横向狭长分3段的天井,主体建筑有3个大门出入,对外封闭,对内开敞,强烈向心。联芳楼在建筑空间布局上层次分明,秩序井然。楼前宽阔的门坪为第一个空间层次,是介于自然环境与建筑之间的过渡空间,它把建筑空间延续到自然之中,起到烘托建筑主体、强化建筑主轴线的作用;进入大门是下堂门厅,则是第二个空间层次,进而是天井、中堂、天井、上堂,层层深入,一闭一敞、一暗一明,层次丰富。而中堂空间最为高大宽敞,面积近40平米,显得富丽堂皇,成为整个空间序列中的高潮。进而是与传统客家民居建筑一样供奉祖先的上堂,使敬祖、思祖之情油然而生。最后以上堂背后的后院作为空间的结束。体现三堂四廊的客家传统民居建筑模式,空间布局主次分明,错落有致,表现出家族强烈的内聚力,使生活其间的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言行以服从礼教和严格的宗族秩序,这是中国传统尊卑亲疏伦理秩序的生动写照。#p#分页标题#e# 四、务实世俗的装饰表现 建筑装饰作为建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建筑人文内涵的一种重要表现,旨在提升建筑的文化底蕴,强化建筑的精神功能。如果说联芳楼的外观“洋气十足”的话,那么联芳楼的室内就是“中气十足”了。外面是给人看的,豪华气派比较重要;里面是给自己住的,舒适方便更为贴心。这也充分反映了楼主人虽受到西洋建筑文化的影响,而骨子里却有深厚的客家情结。 联芳楼在装饰方面也很考究,内部装修极其精美,具有很高的工艺水平;其装饰大都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或有在百姓中广为流传的通俗故事、民间传说、历史人物等装饰,或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所喜闻乐见的自然山水、花鸟树木等普通事物为题材的装饰,还有博古杂宝、文字装饰均反映着普通百姓的理想追求与生活情趣。[4]一进入联芳楼的大门,就有浓郁客家围屋的感觉,正厅几案上摆着“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的镜框对联,屏风上挂着大大的“寿”字。立柱、房梁刻有牡丹、凤凰等吉祥图,墙裙亦有花纹修饰。以水泥地面为主,在主要厅、堂和公共活动场所用水磨石地面,或带有花纹图案的红色混凝土地面。地面图案是精美的客家传统的吉祥图案福寿浮雕装饰,有中国结、凤凰、仙鹤、蝙蝠、回纹、五叶花、麒麟等为主题的浮雕装饰,让人叹为观止。 联芳楼的家具以中式传统的形式为主,厅内所摆放的都是中式的几案及太师椅;特别是清式桌椅,全是精雕细刻的木浮雕和镂空木雕,图案主要有双狮滚绣球、莲花和五叶花等,并在靠背镶有白色或黑色大理石,做工精巧,构思精良。甚至每间房都在壁橱和壁柜上雕刻有美丽的花纹图案。 室内的厅与厅之间用雕有各种精美图案的中式屏风分隔,镶金的屏风则精雕细镂着花鸟虫鱼等,另外在偏厅还有四季屏风、刻花挂落、横披腰窗等,除了传统四季花卉,“莲(连)升三戟(级)”“平安宝贵”“榴生百子”等寓意吉祥的传统花卉雕饰,还有牡丹、凤凰、麒麟等民族传统图案为主题的装饰,在底子上皆用极其精美的细纹,而且全部贴上金箔,显得金碧辉煌,古色古香,十分壮观、气派。[5] 联芳楼是中西合璧的混合式钢筋混凝土客家民居建筑,是我国近代客家侨乡民居建筑形式的一种特殊风格——客家传统的房屋结构结合西方的建筑艺术的典型民居建筑,体现了中西建筑文化的交融和碰撞。联芳楼的建筑装饰风格多元化,中式、欧式风格相融合,形象生动地表达了楼主人对美好生活的展望,从自然环境,建筑的造型、布局、装饰、家具到绿色植物的点缀,再从题字、绘画到工整的对联,都提升着居住环境的文化内涵,深刻地表现着联芳楼的建筑之美,充分地体现着客家侨乡最深刻的哲学与美学思想,是近代客家侨乡生活模式、生活水平和生活情趣以及精神追求的真实写照。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沧桑,联芳楼仍然风采依旧,可见当时施工的考究和精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