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建筑史论文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高中历史课前导入史料运用
〔摘要〕
史料导入新课,转变了高中历史教学中传统的导入方式,有助于丰富、优化教学内容,突破新课的重难点,培养学生认知历史的能力。高中历史新课导入中运用的史料,有文字型、图片型和实物型等类型。教师在选择导入的史料时,应把握史料宜短不宜长、要精不要广的原则,并在具体教学中跟踪学情,因材施教。
〔关键词〕
史料;高中历史课程;课前导入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课前导入虽然占时短暂,但对于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增强学生对新知识的渴望,都有很重要的促进作用,需要认真琢磨探讨。目前学术界关于课前导入的研究不少,大多是围绕相关科目的导入环节、语言等方面而展开①,微观方面的研究很少,尤其是关于史料导入策略的研究更少。就史料教学而言,其在丰富教师讲课内容,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学界关于史料教学的研究,在方法、设计、对比研究等方面成果较多②,但将史料教学融入教学环节的研究则比较笼统。本文拟探讨史料在高中历史课前导入中的具体运用,以期创新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人文素养。
一、史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重要性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知识的学习只是教学活动的基础,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学会如何学习,进而使智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运用史料进行教学活动改变了过去侧重对历史知识的单向传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学生的思维意识和创新能力。史料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痕迹,并且能够被当前社会人们所认知,它承载着历史信息,能生动真实地反映历史的本来面貌,是了解过去知识的重要媒介。梁启超认为:“史料为史之组织细胞,史料不具或不确,则无复史可言”[1]。因此,历史教学要做到言之有据,须从史料出发。我国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学生应该具有掌握史料的能力,并通过史料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概括和阐释。与此相适应,史料在高中历史教学和考核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尤其在近年的高考中,历史材料解析题分值增多,更加偏重于考察学生对史料的处理、解释及文字表达能力。这种现象和趋势表明史料在历史教学中所起作用日益重要。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使用史料教学,可以达到学为考用等教学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