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建筑赏析论文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建筑文化与建筑课程结合
在10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始终注重培养学生对鞍山地区传统建筑文化及本校校园特定文化内涵与建筑学专业课程的结合与应用上,利用本地特有的得天独厚的自然与人文条件不断向学生输灌建筑学专业的学习应与传统及当地文化特色相结合的理念。学生毕业后在各设计院或其他单位工作后的反馈情况表明,学校毕业学生基础素质较好,创作手法多样,没有当今很多建筑设计师的浮躁之风,能扎下心来做设计,并能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创作源泉。这与学校多年来进行的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将当地建筑文化与建筑课程结合的教育密切相关。
1千山传统建筑文化与建筑课程结合
辽宁科技大学位于辽宁鞍山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紧临千山风景名胜区。千山是集自然、人文、古迹、佛道两教于一体的综合性景区,其历史价值极为丰富,是中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2]。她以其俊秀的身姿和脱俗的气质为鞍山这座历久弥新的老工业基地营造了一个天然的洞天福地。千山不仅有秀丽的自然风光,更有与之完美统一的人文景观;她的宗教文化、建筑石刻、楹联诗词、神话传说等也绽放着夺目的人文盛景。针对当地所具有的得天独厚的自然及人文景观,辽宁科技大学在“建筑美术写生”课程中一直保留着到千山写生这一特色课程。在两周的美术写生实习周中,学生与老师寄住寺庙中,吃斋饭,睡通铺,颇有苦行僧的感觉。这对于从小娇生惯养的学生们是从没有过的生活体验。千山除了具有优美的四季自然景色外,其人文景观,如建筑寺庙、山门、佛教雕塑及纹饰,甚至是楹联、诗词及神话传说都深深吸引着学子们无限向往,并成为写生的元素。到千山进行美术写生实了能给予学生真实的写生素材外,还潜移默化地吸引着他们对千山宗教文化的探索。这对于学生学习后续的专业课程,如中国建筑史和乡土建筑赏析及生态与可持续建筑等课程,都有很好的抛砖引玉的作用。例如,千山的佛寺建筑的山门与建筑专业课程的有机结合。佛寺建筑不同于其他建筑,一楼一阁一砖一瓦都有着自身的价值和内容,就像一种教学道具,启发学生思索。无论进入到哪一座寺院,最先遇到三门。因寺院大都在深山所以三门又俗称山门。三门常常建成殿堂式,因此,又叫三门殿[3]。对于这些在中国建筑史课程中较为晦涩难懂的知识,学生在实地参观后马上豁然开朗。理论联系实际对学生知识的掌握起到了融会贯通作用。从2009年到2011年,建筑系老师将相关课程与学院申报获批的辽宁省社科基金项目———“千山文化的当代价值与未来发展方向研究”课题相结合,使学生们通过千山实地考察和调研将千山文化与建筑设计课程联系起来,达到产学研一体化的效果。产学研结合对于保护及探索千山文化、弘扬传统优秀文化精神、提高本地区文化积淀提供了机遇及成果,是很好的教学实践。在建筑学专业的相关课程讨论中,师生通过围绕千山佛寺建筑及其宗教内涵进行探讨与研究,最终以学术报告的形式对研究成果进行交流,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校园传统文化特色与建筑课程结合
大学历史和文化需要依靠校园作为载体,体现着特定背景下校园所特有的场所精神和历史文化底蕴。当今,高等教育发展迅速,大学传统校园的更新改造势在必行,直接影响到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与产出,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在全国各大学的更新改造建设如火如荼之时,如何使更新改造既能传承和保留传统校园的历史文化印记,又能满足新时代的需求和塑造出充满活力与特色的校园环境;同时使学生能时刻感受到校园文化氛围和创新活力。这既是当前大学改造要亟需解决的问题,也一直是将校园传统文化和特色与建筑课程结合的难点。辽宁科技大学始建于1948年,其前身鞍山钢铁学院是中国较早组建的冶金高校之一。经过60多年的风雨历程,学校已由原来单一的工科院校发展成为多科性综合性大学,并形成了独有的办学特色和校园传统文化。由于办学规模的扩大,原有的校园更新改造势在必行,2000年,学校对校园进行了置换建设。新校区以高新区分校为主体合并周边三所中专重新规划扩建而成[4]。由于是在原基址上改造、扩建部分建筑和新建大部分建筑,必然涉及新旧建筑的协调关系问题。辽宁科技大学新校区对新旧建筑的协调处理得较为恰当,新老建筑结合完美,和谐共生,使新校园既具有完整统一的效果,又充满时代气息;既具有冶金文化特色,又不失清新优美的环境;是大学校园更新改造建设中新旧建筑协调的典范。如何将特有的校园文化和特色融入到课程中使学生们深刻理解和掌握成为教学研究的一个重点课题。在不同课程中,建筑系尝试用不同方法引导学生将二者结合得更加完美,以期使他们能从不同角度理解校园传统文化特色的魅力所在。例如,在“建筑造型”课程中,老师给学生布置了作业:在科大校园中寻找新旧建筑协调的具体运用手法及其达到的实际效果,并要求将其整理成论文提交。学生针对本校历史文脉及环境特色进行深入的探索和研究,对调研能力以及总结归纳和撰写论文能力起到很大的提升作用。“建筑设计原理”课程为使学生掌握建筑色彩运用的多样统一原则,要求学生以校园新旧建筑的色彩协调为题目,对科大的各个主要教学楼及图书馆等进行实地考察,写出校园新旧建筑的色彩是否协调的调研报告。教师对提交的调研报告进行讲评,同时鼓励学生针对自己和别人的调研报告进行总结和评论。通过讲评学生们知道:现有的校园整体建筑色彩之所以以浅灰色调为主,间或有黑白灰黄等调和色组合,是为了体现出工科院校沉稳严谨的性格特征,同时这种主色调也是从科大校园历史文脉和文化底蕴出发来确定的。正如有些历史文化名城,新建建筑色彩要严格受控于传统建筑色彩,才不会破坏历史整体的色彩协调。通过对身边的建筑进行实地考察并总结研究得出结论的做法,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掌握书本上枯燥的专业理论知识,能将其融会贯通地应用到实际的设计工程中。
3钢铁冶金工业文化与建筑课程结合
辽宁科技大学位于钢铁工业名城,祖国钢都———鞍山市。基于工业城市的鲜明特色,学院在高年级开设的“建筑设计”课程中安排了工业厂房建筑设计题目。目的是为大部分学生毕业后到工业设计院承接厂房项目设计打好基础。课程开设有助于学生尽快适应工业设计院的工作,及早独立承担工作任务。课程设计前期调研过程中,安排学生实地参观和考察鞍钢大型厂房的调研活动。通过实地调研考察活动,使学生们对于书本上较难理解的知识点,如钢结构建筑节点设计有了较清晰的感性认识,加深了理解,对于课程设计会有很大的帮助。在“景观设计原理”课程中,为了使学生从校园景观中找到最好的切入点,更好地完成景观设计题目,在校区扩建时特意在科大新校园规划建设中开辟了“工业文明园”景区,鞍钢退役的冶金设备,如铁水罐,切割机,变压器,飞轮,齿轮,电机,火车头等得到了充分的展示。这些工业设备变成了景观、雕塑静静地融入校园环境中,它们既是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的缩影,也是老一辈工人艰苦创业的奋斗精神的见证,使学生们既新奇又兴奋。鼓励同学们奋发向上,学习老一辈人的奋斗精神,在见证历史的同时展望未来,引起学生们向更深层次思索,同时也能呼唤社会对历史建筑和构筑物以及老工业设备的保护和改造意识。当前,全球化进程仍在不断推进,城市面貌千篇一律和建设趋同化已引起各界人士的关注。建设具有地域特色的城市和建筑逐渐取得了人们的共识。犹如一个城市的历史文脉及文化底蕴对城市的发展尤为重要一样,对于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大学校园,其历史文化传统及文化内涵的传承更是对学校未来的发展有着不言而喻的深远影响。辽宁科技大学工业文明园景观的创意和建设正是秉承了辽宁科技大学“立足冶金”的校园文化传统,突出体现了鲜明的冶金文化特色和特色兴校的办学理念。提醒人们对于历史及文化内涵的保留不应只停留在单纯对历史及文化的完整保留及追忆上,而应采取更加积极的思维方式赋予建筑和环境以新的内涵。新旧建筑协调相处,甚至达到同一建筑一样的共生共长。整新如旧,新旧建筑和谐共处的同时延续历史的记忆。
虚拟现实技术在中学美术教学的应用
摘要: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背景下,虚拟现实技术被较为广泛地应用于生产生活和教学中。美术是培养中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课程之一,在教学中应用虚拟现实技术,能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多学科知识的整合,为学生打造全新、立体的教学场景,有利于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该文作者结合多年工作经验,阐述了虚拟现实技术的含义,探析了其在中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并提出了应对教学挑战的措施。
关键词:中学美术;虚拟现实技术;教学应用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社会各界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升。中学美术教学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构成部分,存在内容抽象、思维性较强等特点,对此,美术教师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通过多媒体技术创设真实情境,促使美术知识形象化,但其教学效果一般。虚拟现实技术利用感知、模拟环境和传感设备等虚拟仿真世界,使人们在虚拟世界中进行人机交互,这引起了美术教育领域的关注。美术教师在教学中应积极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实施虚拟教学,为学生构建系统的知识体系,营造真实、立体的美术教学情境,以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虚拟现实技术相关概述
1.虚拟现实技术含义
虚拟现实技术作为创建与体验虚拟世界的计算机仿真系统,集合计算机图形学、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传感技术和仿真技术等构造模拟环境,三维立体动态视图,通过视觉、触觉等感知的模拟,使人身临其境。虚拟现实思想最早出现在1963年之前,经过长期发展,到20世纪90年代,其理论得到进一步应用。近年来,虚拟现实技术得到推广,并被应用于医学、教育、航空、科研以及工程建筑等行业,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相关行业迅速发展。
2.中学美术实施虚拟教学意义
信息化中学语文分层教学法运用
摘要:
分层教学法是现代教育改革中应用的一种新型教育形式,分层教学法在我国教育教学中的开展,可以充分发挥高中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与现代信息化教育环境的结合应用,促进高中生的全面性发展,本文从高中语文角度,对信息化环境的分层教学法的运行进行分析。
关键词:
信息化环境;中学语文;分层教学法
引言:
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为上层建筑的发展提供了基本动力支持。我国教育实施全面性教育改革,分层教学法是我国教育实施全面改革的新型教育手段,结合现代科技手段,同步应用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可以培养高中生的语言灵活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的自身文化底蕴,是社会主义社会综合性人才培养的创新教育形式。
1分层教学法概述
园林建筑小品人性化设计应用
摘要:
基于国内园林建筑小品发展现状,从设计要素与设计原则两方面,阐述了人性化设计基本理论,并结合Lawgne躺椅这一典型设计案例进行了说明,以期为我国当代园林建筑小品的人性化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
人性化设计,园林建筑小品,躺椅,设计要素
0引言
随着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人性化设计在机械设备、交通工具、建筑设施等多方面领域不断演进与发展,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理论体系,显著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其在进入科研领域后迅速取得广泛关注,成为越来越多设计师所追求的目标,在建筑领域尤为突出。人性化设计在现代建筑中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拥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园林建筑小品作为园林造景的四大要素之一,具有重要的观赏与实用价值,在当代园林建筑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人性化元素在当代园林建筑小品中的体现却并不显著,一些建筑商一味追求建筑的速度与利益,忽略了建筑小品在细节上的品位,导致其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大打折扣。此外,部分设计师过于在意自身的主观意识,而缺乏对观赏者心理需求的考虑,即缺乏人性化设计,导致建筑小品的功用难以充分发挥。本文从人性化设计基本理论入手探讨如何将人性化理念融入到园林建筑小品的设计中,从而为现代园林建设事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1园林建筑小品概述
学生经验的文学教育探讨
摘要:学生的生活经验、文学经验、文化经验、艺术经验可以形成文学教育的四个维度。《大学语文》是文学的浓缩和基础,其视野开阔,体系完整,涵盖古今中外经典文学作品,是进行文学教育的有效平台。教师应满怀文学教育的热情,充分重视和提升学生的四重经验,创新文学教育路径。
关键词:文学教育;四重经验;生活经验;文学经验;文化经验;艺术经验
文学是喂养灵魂的,有无用之大用。古往今来,任何一个民族都有恰如其分的文学教育。现在校园越来越大,文学与诗意空间却越来越小。锁定大学语文课堂这个平台,建构有情怀、有方略的文学教育是教师的责任。何谓文学教育?其内涵与外延很丰富,也有广义狭义之分。这里的文学教育,指的是通过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和品味,使学生掌握文学语言,提高文学感受力、鉴赏力和表达素养,丰富其心灵世界,提高其人文素养的文学教育。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文学经验、文化经验、艺术经验是文学教育的重要基础,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经验是搞好文学教育的关键。
一、学生经验构成文学教育的维度
人类拥有三种能力,即经验、先验、超验。众所周知,作为代代相传的经验,是人类认识与改造世界最基本而得力的武器。与文学教育相关的经验可以分为四个层次:生活经验、文学经验、文化经验、艺术经验。这四重经验表明:文学即生活,它内在于学生的人生经验中,可以构成文学教育的维度。
(一)生活经验
文学即生活,文学教育只有落实到生活中,才能找到孕育文学素养最坚实的土壤,诗意精神与人文品格也才可能实现。用生活中鲜活的事例与事件引导学生感受审美至关重要,即用生活的文本,启发学生感受生活中的诗意。比如,有以下生活情景:在某一小区附近,每天下午四点钟,总能看到一对温和的老夫妻,80岁左右。老先生坐在轮椅上,老太太推着,他们边走边谈笑,老太太不时还要将耳朵凑到老先生嘴边听他说。虽然旁观者听不到老两口说笑的内容,但都投来羡慕的目光。连续很多年,天天如此。后来老先生能柱拐杖走路了。夕阳下一对白发苍苍的老人牵手相伴,点缀了风景,诠释着爱的真谛。面对老伴生病可能有三种态度:愁眉苦脸,把病视为负担和不幸,想不开甚至嫌弃,这是俗人;麻木漠然,视为不得不伺候,习惯性地尽义务,这是普通人;坦然接受,乐观面对,将病痛视为生活的一部分,进而视为夫妻恩爱的体现和升华之事,这是诗性的人。生活中不缺乏美、善,但缺乏发现的眼睛和感受美、善的能力。这些平常的情景,充满了生活的诗意。文学教育就是要观照生活,指引学生把生活所见与诗意联结起来。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简析(8篇)
第一篇:高中语文文学名著阅读教学分析
【内容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理念也在不断的进行完善,教育部门对于学生的教育也着重放在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上。美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教学内容。高中语文教学不仅要教授学生基本的语文知识,还是对学生情感的熏陶和素质提升的一个过程。对高中学生进行文学名著阅读教学的审美教育,很大程度的提升了学生的文学素养,而且培养了学生的欣赏能力和阅读能力,还能丰富学生自身的写作灵感。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文学名著;教育理念;文学素养
新课标指出了,在教学中要秉承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语文文学名著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对于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将会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在文学名著阅读教学中,正是以名著的语言为载体,让学生从阅读的字里行间分辨真假,善恶,美丑,在这个过程中陶冶自身的情操,教师在教学中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亲自感受文学名著的美感,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发挥创造美的能力。在此,笔者根据语文名著阅读的审美教育谈谈自身的看法。
一、引导学生用审美的眼光来阅读
所谓美,有抽象和具体之分,有天然美和后天形成的美,总之美分布在世界万物,通过不同的形态表现出来。而审美,也是人们通过感官对事物进行一个直观的把握。而作为欣赏的主体,更是要在这个过程中经过美的体验而有一个自身的理解和感知。文学名著的审美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教学目标,不仅要对文章有浅层次的理解,还要有对文章美学更深层次的探究。首先,要用审美的态度去感受文章的美情美意。一大名著的造就蕴藏着诸多的载体,所以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要多方面的品味,解读文章要表达的意图。不管是描写优美的风景还是叙述人物的情感变化,读写都要多角度的感受文章情与意的表达,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品味文章的美。例如《春》,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就可以将其当做抒情文来阅读,不仅要理解文章书面表达的意思,还要深入的去感受文中的意境带来的美的体验,使读写的心灵得以感化。其次,读者要学会欣赏文章的语言美。例如《故都的秋》中写“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在破壁腰中,静对着”蓝色的牵牛花,从寻常景象甚至破败景象中看出、体验出美来。写“北国的槐树”的落蕊,“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写“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这些细腻而独特的感受、忧郁而优美的情怀,恐怕只有郁达夫这样一个具有平民倾向又饱受颠沛流离之苦的读书人才能体验得到,才能表现得细腻而深刻。在阅读过程中,名著极具魅力的独特表达是需要读者去细细品味的,而且这其中对文章语言的感知和理解也正是名著阅读教学中审美教育的重点。
二、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发挥联想
乾隆文学思想研究综述
一、对于乾隆御制诗作的研究
近年来,随着对乾隆研究的深入,对其御制诗作的重视程度也日益增强,具体的研究成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第一,从文献学的角度对其诗作进行整理出版。这些著作或将其诗作纠集成册,或以某一特定专题对其御制诗做专门性的辑录、出版,或对诗歌总集进行刊误、版本考察。如《清高宗御制诗文全集》⑥将乾隆所有的诗文进行辑录,以便查找与研究。选本则有孙丕任、卜维义的《乾隆诗选》⑦,吴景仁的《乾隆蓟州诗集》⑧和石光明、董光和等的《乾隆御制文物鉴赏诗》⑨、《乾隆皇帝咏西苑北海御制诗》⑩等。《乾隆诗选》共选录乾隆御制诗190首,按照写作年代加以编排,并对所选诗作进行了简要的注释和题解,一些字词和典故也作了详细的笺注,有助于读者了解其诗作的概貌;《乾隆御制文物鉴赏诗》将乾隆存世的咏颂古器物诗作选录成册,全书分为《咏绘画》、《咏玉器》、《咏陶瓷》、《咏漆器》、《咏砚》五大类,为读者提供了可资研究和鉴赏的资料;《乾隆皇帝咏西苑北海御制诗》则是从光绪五年(1879)清廷刻印的《高宗纯皇帝御制诗集》中摘录咏西苑北海诗文639题701首,加上高宗御制《白塔山总记》、《塔山四面记》以及《永安寺古井记》、《御制玉瓮歌》一并结集成册,并附以建筑及景物现状照片近百幅,便于作者直观的了解乾隆咏物诗。这一类的论文如《清乾隆皇帝御制南海子诗文辑录》、《清•乾隆皇帝咏香山静宜园御制诗》等。对于乾隆诗作版本进行考察的成果主要是一些论文,晏爱红的《乾隆〈乐善堂全集〉版本改定考》对《乐善堂全集》的版本进行了考察。此外还有单嘉玖的《〈御制乐善堂记〉册页及其修复》、李人俞的《〈高宗御制诗集〉注释中的一处错误》等。这一类论文很少,都是从细微处入手,或对乾隆诗选的某一版本进行源流考订,或对其诗选的注释进行考察。从文献学角度来看,这一部分研究成果对于乾隆诗作的整理与考订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第二,从文艺学的角度对乾隆诗作进行评价或研究。这一类别还未出现专门性的著作,只是在学者撰写的清高宗的传记中附带提及。具有代表性的如钱宗范的《乾隆》,其中第九部分以若干具体诗作为例,较为深入地剖析了清高宗御制诗的艺术水平和历史价值。在思想内容上,他认为:“乾隆的多数诗歌,是紧紧结合了他的政治活动而写的,不仅通俗易懂,而且具有现实主义的色彩。”周远廉的《帝大传》中第十三章第一节也简要论及了乾隆诗作,他认为:“总的来看,乾隆帝之诗,很多是纪实之作,包含了相当丰富的内容和深刻的政治含义,或述某事某制,或言己之政见,或为争取汉族名流学者,或臧否人物评论史事,从政治、历史的角度看,还是颇有价值的。”孙文良、张杰、郑川水所著《乾隆帝》第八章第一节中说:“乾隆留下的诗,技巧虽不足称道,内容却很珍贵”,“简言之,乾隆的诗是他一生政治活动和日常生活的实录,在他执政期间清帝国所发生的所有重大事件都可以从诗中看到”,“水灾之重,人民苦难之深付笔端,使人们对‘康乾盛世’有更全面的了解,可补正史之不足。”郭成康在《乾隆正传》一书中也称论乾隆诗作“不暇锤炼,以整体上来看,被后人评为‘格调不高,佳作不多’”,“从文学艺术的角度审视,这些近于苛刻的评论也许并不错,但乾隆数以万计的诗章中也时见清新自然的篇什。特别应该指出的是,皇帝献给孝贤皇后的上百首诗,堪称最见真情的上乘佳作。”更重要的是,“乾隆诗的价值在它的纪实性,古人有言‘诗以证史’,数以万计的‘御制诗’弥补了《清高宗实录》的不足,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也可以说是18世纪中国的一部诗史。”由此可见,乾隆诗作虽已引起学者的注意,但相对文学性而言,它的历史价值受到的关注更多,大家对其诗作的评价大多集中在史学意义的阐述上。这方面的研究论文并不多,现有的论文或探讨其诗作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等,或通过诗歌来探讨乾隆某一时期或者某一方面的心态。典型的如戴逸的《我国最多产的一位诗人———乾隆帝》,该文第一次全面论述了清高宗御制诗的得与失,归纳其诗风为:“不拘格律,不事雕琢”、“不主张立异,不使用绮词丽句”,“他的诗具有强烈的政治色彩和正襟危坐的道学气味,绝没有儿女情、脂粉气”。作者在深入解析、研究御制诗基础上,从历史的视角发掘出了各类御制诗的价值,并且认为“乾隆的诗,历史的价值大大超过了艺术价值。”。刘庆宇的《试论乾隆少年时代的佛教观—————以〈乐善堂全集〉为中心》从《乐善堂全集》诗文的解读中对乾隆少年时代的佛教观进行了分析。而傅东光的《御笔〈林下戏题卷〉与乾隆晚年的“林下人”心境》则从乾隆御笔《林下戏题卷》入手,籍乾隆不同时期所作的6首《林下》诗,探索其晚年归政过程中内心世界不断变迁的发展轨迹。钱宗范的《乾隆诗歌探析》,史礼心的《“十全老人”“十全”诗———清高宗乾隆的诗歌创作》、曹东方的《乾隆诗简论》等都从内容与艺术特色两个方面对乾隆诗作进行了分析;孙继心的《从避暑山庄的三块诗匾看乾隆皇帝的晚年心绪》、段钟嵘的《从山庄诗文看乾隆对儒道佛的态度》、江滢河的《乾隆御制诗中的西画观》等都通过对其诗作的分析探讨乾隆的心态。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对于乾隆诗作进行简单赏析的文章,如刘宝琴的《乾隆避暑山庄诗注释》、恩淑玲的《乾隆皇帝咏五台诗注释》等,承德师专避暑山庄诗选注小组也进行了一系列的乾隆诗作的选注。近年来,还有一些硕士、博士论文对乾隆诗作进行了专题的研究,如崔岩青的《清高宗御制纪事咏史诗研究》从史学史的角度考察御制纪事咏史诗的史学价值、史学意义,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清高宗的历史观、史学意识与成就。刘冬的《清高宗御制水利诗与乾隆治水》从乾隆御制的水利诗入手,对乾隆年间的水害,以及所采取的一系列治水措施进行了考察。章采烈《论乾隆御制〈四库全书〉诗的史料价值》对乾隆三十九年(1774)至嘉庆二年(1797)期间所写的107首关于《四库全书》编纂的诗歌进行了分类,认为诗作客观而真实地记载了《四库全书》纂修的全过程,是其他史料的补充。可以说,这些论文皆倾向于将乾隆诗作与史实相结合来进行考察,论文的侧重点在史,而不是诗。
第三,从文化学的角度对于乾隆诗作进行考察。如郭黛姮的《乾隆御品圆明园》通过乾隆的诗词,结合圆明园所构建的实体,阐述了园林特点,以及圆明园发展、变化缘由等,这属于建筑文化方面的探讨。蔡镇楚、施兆鹏的《乾隆皇帝茶诗与中国茶文化》则是从《御制诗集》中收录的近200首茶诗说起,纵论博大精深的中国茶文化,认为其茶诗开拓了中国茶诗与茶学研究的文化视野,这些诗作亦是诗文化与茶文化结合的产物,是中国文人饮茶之习的生活情趣和审美理想的诗化,是中国茶文化美学的艺术结晶与重要载体。诸如此类的文章还有巩志的《清朝乾隆皇帝诗赞建茶》、童光侠的《乾隆皇帝的陶瓷诗》、杨平的《乾隆御制诗文与圆明园植物特色》等。然这一部分的研究成果仅仅限于文化层面上的考虑,与其诗学思想的探讨也并没有关系。
二、对于乾隆御选书籍的研究
乾隆曾亲自为一些书籍撰写序言,表达对文学的观点,如《御选唐宋文醇序》、《新刻稽古斋文集序》等等。学者们对于这一方面的研究如下:第一,大部分成果集中于《四库全书》及《四库全书总目》等文献的研究。如郭伯恭的《四库全书纂修考》輱訛輨中第一章探求纂修四库全书的目的,其中就乾隆的编书动机做了一番分析,“高宗诏访遗书,编纂《四库》,其政治作用,一言以蔽之,即寓禁于征也。”作者从政治角度对乾隆的编书目的进行考察;而陈晓华的《〈四库全书〉与十八世纪的中国知识分子》中也有涉及乾隆的内容,如第四章《学术与政治之间》中将乾隆朝的政治与当时的学术相联系,对当时一系列的文学现象进行了解读,但对乾隆的文学思想却没有过多的阐述;再如司马朝军的《〈四库全书总目〉编纂考》,其中第四章《清高宗与〈四库全书〉》中,引用了大量乾隆帝颁布的诏令来论证其编纂思想,“《总目》的纲目出自钦定,帝王著作编列出自钦定,体例出自钦定,去取出自钦定,存目根据钦定”,行文中大量引用了乾隆帝的诏令,但作者着力于编纂过程,没有过多论及乾隆的文学思想。研究论文也大多着力于分析乾隆与《四库全书》编纂之间存在的政治因素,如张小芹的《〈四库全书〉乾隆谕旨中的“不收、改、删、销毁”等问题评议》,作者从乾隆在《四库全书》编修过程中下达的二十五道谕旨入手,将它们分为“不收”书籍的谕旨、关于改与删书籍的谕旨、关于销毁书籍的谕旨,从而对于乾隆在编纂过程中所体现的政治倾向做出梳理;此外如党为的《清高宗四库全书谕旨内史学与正统观研究》、张明海《谈编纂〈四库全书〉的目的及其时代特征》等亦从这一角度进行阐述。王作华的硕士论文《乾隆皇帝与〈四库全书〉的纂修》中第四章论述了乾隆学术思想以及满清皇族思想对《四库全书》的影响。这些研究成果集中对于《四库全书》、《四库全书总目》等的考察,通过对编纂过程以及删订标准的考察来解读乾隆的编书思想。第二,对其他御选书籍的研究,这方面的研究成果相对于《四库全书》的系列研究来说要分散得多,但其中也不乏对其文学思想进行探讨的文章。典型的如莫砺锋的《论〈唐宋诗醇〉的编选宗旨与诗学思想》輰訛輩,作者认为《唐宋诗醇》的编选体现了乾隆的编选宗旨———尊唐与尊杜,诗集特别强调诗歌的政治教化功能,对涉及民族斗争的内容相当敏感。
英语文学中的语言艺术探索
摘要:英语文学的出现,鼓舞了大批文学者的艺术创作,作为情感表达工具,记录了各个时代的客观存在,同时促进了信息交流。加强对英语文学中语言艺术的分析,能够了解西方国家历史文化、政治经济等知识,同时能够提高英语文学专业人才的实践与科研能力,对英语实用型人才转型有着积极促进作用。
关键词:英语文学;语言艺术;特征
英语是世界通用语言,在世界文化之林一直占据首位,作为文化承载与情感表现方式,为了传承文明,造就了大批的英语文学作品。通过对英语文学语言艺术的研究,能够多维度的了解西方国家文学理论、思潮,以及文学载体、表现手法等,对我国文学领域拓展有着现实意义。
1语言艺术内涵
文学语言表现作品主体,以及传递情感、塑造文学形象的重要工具,更是信息交流、社会交际的载体。英语文学中,具有丰富的语言艺术,对读者的审美能力、文化底蕴、英语文学素养提升有重要意义,同时能够满足读者的精神世界。作为世界范围内的语言,英语蕴含了西方国家丰富的生活文化与政治经济等方面内容,文学作品背景更加值得是深入研究。英语文学在15世纪左右大量涌现,作为国家文化传承载体,蕴含了丰富的人文精神、智慧知识,激励着各国文学创作者不断前进。语言艺术也是指文学作品的表现手法,将作品情感、内涵充分表达与传递,更涵盖了民族地域文化风俗,将作者主体思想充分展现,文化价值进一步提升[1]。
2英语文学语言艺术特征分析
2.1情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