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历史文化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建筑历史文化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建筑历史文化

历史文化街区文旅融合策略研究

摘要:城市历史文化街区有着独特的建筑特征和文化特征。在城市历史文化街区活化过程中,如何保护和开发建筑文化和历史文化显得尤为重要。在文化创意营销的驱动下,通过挖掘福州市仓山区历史文化街区的文化内涵,加强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给予受众独特的文化旅游体验,为城市历史文化街区价值重塑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历史文化街区;文化营销;文旅融合;价值重塑

1福州市仓山区历史文化街区概况

建筑是凝固的历史,是文化的积淀。福州市仓山区历史文化街区见证了近代福州市历史变迁,是福州近代史的缩影。福州市仓山区的老建筑是西方建筑风格的浓缩,其使用功能而各有特色。这些风格多样的近代建筑云集福州市仓山区,因此福州市仓山区历史文化街区被称为“万国建筑博览会”[1]。

2福州市仓山区历史文化街区在保护与开发层面存在的问题

2.1建筑物保护层面存在的问题。福州市仓山区具有“万国建筑博览会”之称,凭借风格多样的老建筑成为福州市最具特色的城区之一。长期以来,由于各种自然和人为的因素,福州市仓山区老建筑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昔日风采已不复存在,保护和修复福州市仓山区老建筑已成为政府和社会刻不容缓的任务[2]。福州市仓山区现存的老建筑仅占原有的一半,而且大多已经残破不堪。目前相关的文物保护法不够系统和全面,对这些非文物保护单位的老建筑还起不到有效的保护作用。

2.2文化开发层面存在的问题。福州市仓山区老建筑的文化价值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和传播,特别是新成长起来的一代福州年轻人和外地游客对于福州市仓山区老建筑了解不多。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通过移动互联网等各种新兴方式让人们了解并参与到福州市仓山区老建筑的历史文化价值和艺术文化挖掘中,并且需要将福州市仓山区老建筑的万国风情和时代风华这些文化价值与受众生活相结合,使受众与其背后的文化价值产生共鸣。

阅读全文

城市历史建筑周边环境设计

摘要:城市历史建筑对城市的历史文化记忆进行了保留,需要得到较好的传承。而建筑周边环境设计对建筑保护体系的构建至关重要,因此本文在分析城市历史建筑周边环境设计意义的基础上,对建筑周边环境的设计要点和方法展开了分析,从而为关注这一话题的人们提供参考。

关键词:历史建筑;周边环境;城市空间

1引言

在城市开发的过程中,给历史建筑周边环境带来了较大破坏,致使城市传统空间格局难以得到保持,最终导致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受到了损害。而想要避免历史建筑被城市开发所吞噬,还要做好建筑周边环境的设计,以保证建筑与现代城市空间保持协调,继而更好地加强对历史文化的保护。因此,还要加强对城市历史建筑周边环境的设计研究,以便使城市得到更好的建设。

2城市历史建筑周边环境的设计意义

2.1维护建筑历史氛围

一直以来,建筑都诞生和存在于相应的社会环境中。而单纯保护城市历史建筑,将导致建筑孤立地存在于陌生环境中,无法得到特定群体和时空的支持。作为城市的一部分,历史建筑为城市集体记忆场所,在现实社会中需要与思想流保持连续。历史建筑所在的旧城区,是经历多年历史形成的,拥有特定的肌理和空间格局,为周围居民归属感和认同感的外化形式,能够使群体回忆得到延续,从而使历史建筑得到认同。在这样的历史氛围中,历史建筑才能得到真正的维护,而并非是被藏匿于城市的某个角落。

阅读全文

历史文化街区城市色彩成因

摘要:城市色彩在某种程度上是表现在外的一个城市的内在文化,所以色彩对于城市建设的意义重大。同时城市色彩是城市景观重要的构成之一,色彩通常依附于建筑以及构筑物存在,因此色彩和城市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伴生关系。城市色彩的重要性甚至超过建筑设施的造型,深深地影响着人们对环境的认识及感知。沈阳作为拥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古城,有金碧辉煌的沈阳故宫,也有典雅的北陵公园,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发展面貌日新月异,还有着现代感十足的中街、发展繁荣的青年大街等。文章以探寻沈阳盛京历史文化街区色彩的历史与演进过程为基础,对周边不同时期建筑色彩倾向进行分析,并通过探索与分析最终形成符合现代城市发展以及盛京文化特色的区域色彩体系。

关键词:盛京历史文化街区;城市色彩;色彩体系

一、盛京历史文化街区色彩的历史沿袭和变革

以东顺城街、南顺城路、西顺城街、北顺城路为界线所围合成的中心区域为盛京历史文化街区。它在沈河区内,是沈阳的老城区,沈阳城市的发源地,现为历史风貌区,又名盛京历史文化街区。盛京历史文化街区色彩的历史沿革大概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阶段:城垣初建期,公元前206年至公元220年的两汉时期,沈阳首次出现了城邑,城墙为叠土造筑,基本建筑色彩倾向为灰色、黄色为主。公元928年的建筑为夯土城,其形状为方形,这一城市格局和规制一直延续到明代,所以此时盛京的建筑色彩倾向依旧以黄、灰色为主。明洪武二十一年(公元1388年)沈阳中卫城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将土城首次改为砖城,这时主要建筑色彩倾向为灰色。都城与陪都时期,公元1631年,皇太极改城名为“盛京”,城廓为方形,城内井字形的街道系统,宫殿居中,宫殿后面街市的两端建有钟鼓楼等等。此时盛京的建筑色彩倾向由原来的以灰色为主,变为了以灰色为主,米黄色、赭色为辅。近代建设时期,沈阳的近代始自1858年,当时沈阳被称为“盛京”,是满清政府的陪都[1]。当时建筑色彩基本由灰色为主,结合原有沈阳故宫古建的色彩,并为日后盛京历史文化街区色彩的形成奠定了一定的基础。现代建设时期,经过一系列现代化城市建设,随着大体量建筑的崛起,一部分具有历史意义的老建筑被拆毁。1949年至1958年,由于具有历史色彩的老建筑被基本拆除,这一区域的城市色彩由原本的以赭色、米黄色为主的色彩倾向转变为以米黄色为主,灰色、赭色、蓝色为辅的色彩倾向。1997年怀远门、抚近门得到复建。2002年对张氏帅府建筑群进行改造并维护。此时,以米黄色为主的城区逐步加入了灰色。2004年在沈阳故宫的建设中虽对方城内传统风貌有所考虑,重新采用红、灰为主的建筑色彩,但程度远远不够。这一连串的演变导致盛京历史文化街区色彩杂乱无章。

二、盛京历史文化街区色彩在不同方面的特点

(一)民俗、服饰方面

盛京历史文化街区是沈阳城最具有满族文化特色的地方。古代沈阳,祭祀活动在满族看来是非常神圣的,其不仅仅是表现对大自然的敬畏、对先祖的崇拜,也是民族意识所产生的表现形式。作为自然事物的代表,色彩在祭祀中也是不可或缺的[2]。祭祀活动上,萨满头顶尖帽,悬五色布条。此时满族的代表性色彩来源于自然,多以蓝、白、红等为主。近代沈阳,结合传统满族的八旗制度进而形成不同的色彩。此时服饰色彩成为盛京历史文化街区别于其他地区的主要特点之一。经过时代变迁,俄国势力侵入沈阳,服饰由古代近代时期的女性旗装、男性马褂为主,现代服饰为辅逐渐变为现代服饰占主导,服饰颜色也由古代近代传统五色,变为符合现代人审美的颜色各异、风格各异的现代服饰。时至今日,服饰色彩已很少体现传统的民俗特征。

阅读全文

建设历史建筑数据中心的项目探析

摘要:一座城市的历史往往由多种形式进行记忆和保存,其中历史建筑经由时光的考量最终得以流传至今,成为一座城市永不磨灭的记忆,展现着一座城市的内涵、品质和特色,保护与挖掘好这些老建筑是城市灵魂的存续之本。因此,要挖掘城建档案信息,结合城市人文历史,切实开展城市老建筑信息调查,对老建筑相关信息进行归档著录,建立起完善的老建筑数据库,这对城市遗产保护意义重大。本文即从项目背景、具体实施办法、效果及影响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城建档案;编研;历史建筑;数据库

青岛素有“万国建筑博览会”的美誉,散布在城区的很多老建筑有着独特的魅力。青岛市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具有“山、海、岛、城”一体的城市特色。1994年国务院公布青岛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青岛建筑遗产保护工作日益受到重视。尊重城市历史,挖掘馆藏档案资料,利用好城建历史档案,开展城市历史建筑信息调查与编研工作显得尤为必要。应切实开展城市老建筑信息调查,根据馆藏城建档案,结合城市人文历史,对老建筑相关信息进行归档著录,并建立完善的老建筑大数据库,这对城市遗产保护意义重大,也是档案编研工作的重要内容。

一、项目背景

一座城市的历史往往由多种形式进行记忆和保存,其中许多历史老建筑经由时光的考量最终得以流传至今,成为一座城市永不磨灭的记忆,展现着一座城市的内涵、品质和特色,保护与挖掘好这些老建筑是城市灵魂的存续之本。在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指出:“要保护好前人留下的文化遗产,包括文物古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历史街区、历史建筑、工业遗产,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青岛市目前共有400余处城市遗产需要进行保护,将历史建筑档案资料与现状信息有机结合,让尘封的历史资料通过历史建筑现状实景呈现在社会公众面前,让青岛独特的“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的城市风貌得以充分展现,并充分挖掘潜在的分析利用价值,从而为历史建筑保护与活化利用提供重要的基础信息资源。国内一些地区已经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历史建筑保护方案,涵盖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历史建筑等,并取得一定成果。国内的历史建筑保护理念重在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深入探索与发展,构建传承与保护同步走的核心空间观念,既传承东方文化的精髓,又营造适合当代人生活的具有东方人文关怀的空间。从城市街区到传统村落,从新建筑到老建筑改造,从老屋老街到名人故居,坚持传统文化和原创结合,创造内涵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2008年制定了《历史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2016年了《传统建筑工程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相关法律法规比较滞后。国外许多国家高度重视保护自己的文化遗产,虽然历史文化背景不同,所采取的措施各有特点,但仍对老建筑保护工作有许多启示。1964年,联合国开始对世界文化遗产进行了一个公约,《威尼斯宪章》里面写明了四条原则:原真性、整体性、可辨识性、可逆性和最小干预。1994年《奈良真实性文件》,它没有成为公约,但是意义非常重大。它重新定义了遗产保护界最基本的概念—真实性。1999年《墨西哥宪章》,世界开始关注乡土建筑。

二、实施办法

(一)挖掘历史建筑档案

阅读全文

古镇文化遗产开发和保护初探

【关键词】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是当代城市建设发展的热门话题,受到学界广泛关注,如何在开发中保护是研究的重点。本文通过阐述我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开发与保护的发展过程,并以合肥市长临河古镇为例,介绍了古镇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提出长临河古镇历史文化遗产开发与保护的问题以及相对应策略,以期为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开发与保护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历史文化遗产;开发与保护;长临河古镇

一、 前言

2014 年 2 月 25 日,总书记在北京视察工作时重点提到 :历史文化是城市灵魂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必须像珍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城市的历史和文化遗产。[1]近年来总书记也多次在公共场合强调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他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历史文化遗产不仅生动述说着过去,也深刻影响着当下和未来 ;不仅属于我们,也属于子孙后代。保护好、传承好历史文化遗产是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我们要加强考古工作和历史研究,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丰富全社会历史文化滋养。”[2]两会期间,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方向的话题也激起了代表们的热烈讨论,很多代表都就此提出了诸多建议。如“文化遗产犹如金山银山,在保护好的前提下合理利用,能够对地方文化传播、旅游业发展、乡村振兴等产生积极影响等。”[3]费孝通在《江村经济》一书中强调:“传统力量与新的力量具有同等的重要性是必要的,因为中国经济生活变迁的真正过程,既不是从西方社会直接转渡的过程,也不仅是传统的平衡受到干扰而已。”[4]随着业界对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开发与保护热度的不断上升,合肥市为打造特色城市,提高城市发展质量,对一些古村落、古镇、城市文化景观节点等文化遗产进行了开发性的保护实践。尤其在“十三五”政府规划中提出长临河古镇适当发展文化、旅游、休闲和养老产业,并在《合肥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 2020 年)》中,将长临河古镇列入合肥市辖区重点发展区域,还将长临河镇定位为特色旅游镇、长三角地区的旅游度假胜地。2018 年长临河镇也成功被评为“第五批安徽省千年古镇”。长临河古镇位于合肥市东,西连接合肥市滨湖新区,北连接肥东撮镇,紧邻环境优美的巢湖风景区,距离合肥南站约 20 公里,距安徽省政府大约 15 公里。它拥有的湖岸线长达 19.8 公里,自然资源、地理位置以及生态环境极佳,符合生态园林城市、国际湿地城市的要求。[5]近年来,长临河镇立足于自身文化资源优势,在古镇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如长临老街、六家畈古名居的修复和保护 ;四顶山、红石咀公园、振湖塔等自然资源文化的开发等。其实,根据《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历史文化遗产具有文化、艺术、科学和技术价值,包括古代遗址、重要的近现代历史遗址、代表性建筑、古代陵墓、古代建筑、寺庙、石雕、壁画、历史文化街区、古村落等。然而,每个城市都有其与众不同的语言和文化,历史文化遗产则是一个城市区别于其他城市的特殊所在,对于文化遗产的保护之路任重而道远,要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好各地的资源与文化,不能生搬硬套,也不能浮于表面进行形式化的保护。

二、长临河古镇历史文化遗产开发与保护现状

长临河老街在鼎盛时期有近百家各式各样的商铺店面,它们分布随机却又均匀,独特的造型下是连成一片的青砖红瓦古建筑群。像“测绘将军故居”“百年邮局”“留真照相馆”“准提寺”“青阳书院”等具有代表性的历史建筑都能展现出古镇独有的魅力。在长临河古镇的恢复性重建及开发的过程中,长临老街沿街店铺中多出了许多现代化功能的商铺,例如婚纱影楼、健康养生馆等。这些店铺的存在不仅破坏了长临老街的历史文化内涵的完整性,而且影响游客游览古镇的连贯性,使之无法体验到长临古镇真正的历史文化内涵,缺少了特色古镇的历史文化氛围。而通过笔者的随访提问,来往游客普遍认为长临河古镇现代化、商业化气息严重、历史文化体验感不够。经过深入分析发现原因有三,首先是当地气候多变,加上人为使用频繁、时间过于久远等因素导致部分历史建筑破损。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为改善生活条件,一些居民自行拆除并重建了部分原有建筑,破坏了历史文化街区原有的风貌。近几十年来,现代化高层建筑不断发展,农村流行建造二层小洋房,从而将古建筑老建筑分割开来,零星散落在新建筑物周围,古民居与周围建筑物不兼容,整体极其不协调、排布混乱。这也导致了六家畈古民居的历史格局以及文物古迹完整性的破坏,六家畈古名居的六大片古建筑现仅存三大片,并且零散地分布在村民居所里。最后再加上当地居民对于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也相对薄弱,他们大多希望是赚钱盖楼过上现代化生活,不同的生活经历跟理念导致了长临古镇文化遗产保护的困难。在随后的深入走访过程中,还发现了长临古镇也存在目前国内古镇的通病即“重申报、轻管理”“重开发、轻保护”。如六家畈古名居的游览线路不明晰,景点很分散,古名居藏在居民住所里,让游客找寻较为困难。景点之中没有导览图,进入景点游客不知所云,需要帮助时也难以找到管理人员。并且对古镇环境的保护也不到位,古镇修缮不够及时。这是由于古镇的旅游忽略了管理与规划的整体性,理念不够新颖、缺乏创新,极少考虑游客存在的需求问题,没能兼顾环境保护与新理念下的旅游开发,这种混乱的管理无助于保护文化遗产,同时低级别的维护取代了高级科学和有效的资源保护方式,可持续发展困难重重。在长临河古镇的随访调查的过程中,通过询问村民、商铺管理人员以及景区的一些工作人员,发现古镇的资源收录不够清晰全面,部分景点古居记载不够详细,存在名称、区域大小、位置、地区、年代等各种材料内容模糊的问题。由于收录信息不够仔细会导致保护措施混乱或者不够细致,因此,在长临河古镇的保护与发展中对于古镇文化遗产进行归档整理是极有必要的。

三、长临河古镇文化遗产开发与保护策略

阅读全文

区域视角下历史城市保护与传承的思考

摘要:基于区域视角对西安历史文化空间的价值内涵和空间特征进行了理论探讨。结合不同时期西安历史文化保护工作历程的比对思辨,认为西安城市历史保护与文化传承,应当继承和借鉴传统城市营建的区域历史人居思想。针对当下西安城市历史保护过程中,缺乏大尺度的整体保护、“碎片化”和“孤岛化”,以及城乡建设与历史文化保护的有效融合不足等问题,提出建构区域文化空间格局,织补历史文化空间单元,建构历史建筑保护体系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保护与文化传承;区域保护视角;整体性;关联性

0引言

2021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意见》明确提出了,在城乡建设中系统保护、利用、传承好历史文化遗产,对延续历史文脉,推动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1]。至此,中央文件已基本涵盖了文化遗产的几乎所有类型和保护传承体系[2]。自1982年,我国建立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制度始,伴随着40a的技术实践与理论发展,逐步形成了“历史文化名城、镇、村-历史文化街区-文物保护单位”的三级保护体系[3-4],这一保护体系对于我国历史城市的系统性保护和可持续健康发展,起到了至为重要的作用。体系的完善与建设,一方面包括了全国性历史保护的网络系统的构建,通过打破行政边界,加强文化互联,从而实现对历史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与活化,以此达到古为今用、继承创新的文化传承目的[5];另一方面,也需要从历史维度,建立对区域历史文化空间格局的全新理解,将历史遗产的孤立要素,融入到城乡建设的空间整体中。唯有此,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历史保护与文化传承的融合并举。

1区域视角的西安历史文化空间的价值内涵

1.1城市历史文化空间的整体性和关联性

城市历史文化空间格局形成,是经历了长期的动态演进过程[6],这其中既包含了历史演进过程中历史遗产及历史文化空间遗存和分布的空间结构特征,也包括了在各个历史时期古人对区域人居空间的主动营建[7]。厘清城市历史文化空间的格局特征,实现对城市历史文化空间的整体性保护,就是要在对城市历史空间的营建过程和形成过程的深刻理解的基础上,找到历史要素的空间结构联系[8]。这些关联性,体现为区域的时间联系、区域的空间联系、区域的文化联系,以及区域的历史功能联系[9]。因此,对于城市历史文化空间的保护,不仅仅是对个体要素的保存和维护,更重要的是对历史文化空间所形成的结构关系的系统性保护。

阅读全文

运河古镇历史文化特色保护研究

摘要:基于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邵伯镇现状历史文化资源的梳理和特色挖掘,提出全镇域保护、历史文化传承、合理利用以及功能更新和相关政策支撑等方面的保护策略,积极探索历史文化名镇历史文化特色保护的路径,引导历史文化保护与更新。

关键词:京杭大运河,古镇,历史文化遗存,特色保护

扬州市邵伯镇具有1600多年的历史,作为大运河的交通节点,是大运河江苏段中历史真实性、完整性和延续性较高的古镇之一,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和人文景观,先后于2006年年底被江苏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历史文化名镇、2008年年底被公布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邵伯镇地形平坦,水网纵横密集,优越的自然条件和地理位置使其成为因运河而生的城镇,其历史发展也无不与运河及水系密切关联。自东晋谢安建邵伯埭后历代均在此建埭或闸,明初在邵伯增设水驿,清代驿道利用运河堤防,北经清江浦,通往北京,南经扬州,可达南方各省,邵伯的枢纽地位得以显现。自此南北舟车通道,商铺鳞次栉比,邵伯不仅是京杭运河线上文明遐迩的文化古镇,也是商旅流通著名的“大码头”。随着运河地位的衰退,交通方式的转型,邵伯镇在工业经济的带动下,以发展成为京杭大运河沿线生态宜居的水乡工贸型城镇为目标,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先后被公布为全国重点镇、江苏省重点中心镇。其变化与发展一直与运河的荣衰演进密切关联,是运河盛衰涨落变化的最佳见证者和展示者。

1历史文化资源现状

邵伯镇具有1600多年的历史,作为大运河的交通节点,因人流物流的大规模集散而成为地区的经济、文化中心,伴随着大运河涨落演替,不仅留下了因运河而生的历史空间格局、传统街区及建筑、古运河遗址、名人故居、古树名木等物质文化遗产,歌谣、民间传说、传统手工业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外,还留存了沿运河古镇而生的独有的水系、古堤、船闸、码头等古代水利水工设施。邵伯镇历史文化资源主要位于镇域西南,京杭运河东侧的历史镇区内。

1.1物质文化遗存。1.1.1邵伯镇大运河遗产邵伯自建埭以来便是运河河道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历了东晋、隋唐、明清、现代各个历史时期,水利航运设施类型丰富,邵伯镇大运河遗产现有明清运河故道、邵伯码头、大运河淮扬主线江都段、邵伯古堤4处,均位于邵伯古镇西侧,航道、码头、船闸、古堤等见证了中国运河开凿与技术发展的各个重要阶段与运河动态发展的变迁过程,是邵伯段运河成为利用自然与人工改造结合的杰出例证之一。1.1.2历史镇区邵伯镇历史镇区位于邵伯镇西侧,紧邻京杭运河,历史镇区西临京杭运河,历史镇区内有历史文化街区、文物保护单位、较为集中和完整的传统住宅建筑以及大量的生活街巷,具有较为统一的整体风貌,是邵伯镇历史文化的重要体现。邵伯镇历史文化街区街巷空间尺度宜人,较完整的保持了明清时期的街巷空间格局,能完整的体现街道、建筑与运河、码头所形成的关系。自建镇之始,紧邻京杭运河和大码头的条石街就作为重要的集散地,不仅是邵伯水陆交通要冲,而且是当时重要的居住与工商业中心,明清时期随着运河漕运功能的日益发展,邵伯条石街两岸米仓林立,商业发达。“河—堤—河—街”的空间形态逐步形成,体现了运河畔古镇的空间特色及发展脉络。自清末民初,运河水运衰落,邵伯条石街的繁华程度开始降低。建国后邵伯的古运河码头被废,邵伯条石街地位下降,由繁华的商业区逐渐转变为居住区。现状历史镇区保护着重强调文物建筑的保护,而忽视对其周围环境的保护。历史文化街区内除文保单位外,其余建筑从外观到形式都在逐步更新或相对破败,缺乏修缮。现状居住用地比例较高,而且其中老房子较多,居民居住条件较差,没有完整的配套设施,现有的居住环境与日益增长的现代生活需要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这使得部分历史街区内的居民逐渐迁出,现状居民退休人员所占比重较大,人口面临老龄化,成年人外迁现象较为严重,缺少活力。街区内严重缺乏较为完整的文化娱乐设施,文教设施不完善,绿化景观差,尤其是公共绿地比例过低,历史镇区内停车场地严重缺乏。1.1.3文物古迹全国重点文保单位1处,省级文保单位2处,市级文保单位12处,建造年代多为明清时期,现状总体保存完好。第三次文物普查新发现不可移动文物14处:邵伯条石街、邵伯镇徐氏住宅、邵伯镇庙巷口古井、邵伯镇金芝堂药店、邵伯巡检司旧址、露筋碑、邵伯大会堂、邵伯大浴室、盐邵船闸、邵伯镇水塔、邵伯船闸旧址、邵伯张福隆机械厂、邵伯镇渌洋养殖场大会堂、邵伯镇渌洋林场。1.1.4其他物质要素邵伯镇其他历史环境要素有古树4棵,古井2座,门楼、传统地面、门枕石、柱础等散落的历史环境与建筑要素。

1.2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互为补充,共同构筑了邵伯镇的历史文化精髓,是邵伯历史文化名镇保护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现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共有6大类24小类,其中包括国家级民间音乐1项,省级民间音乐1项、省级民间文学1项,民间曲目6项,民间文艺8项,民间传说4项,传统手工艺1项。

阅读全文

地域文化在城市街区环境设计中的体现

摘要:该文从城市街区环境设计的视角研究地域文化在物质环境中的具体表现方式,通过对南京地域文化的深入探究,剖析其形成原因和发展历史,结合不同的街区环境设计案例研究其表现形式,从而探索城市地域文化的传承方式,以期为现代城市建设发展提供良好思路。

关键词:南京;地域文化;街区环境设计

南京地域文化主要是指南京地区在数千年的城市发展中沉淀积累下来的、具有本土特色的文化传统和文明表现。这些地域文化不仅在历史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传承作用,而且对现今的城市发展、文化传播等方面仍产生着积极的影响,成为区别于其他城市的地方特色。在中国大力推进城市化进程的时代背景下,部分城市大兴土木,导致“千城一面”的事件不断上演。人们在享受城市发展所带来的物质文明的同时,也承受着地域文化不断丧失、城市情感归属逐渐消亡等负面影响。近年来,许多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开始重视城市发展过程中历史文脉保护和地域文化传承等方面的研究。南京作为国内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在城市建设发展中积累了许多关于地域文化保护、应用、传承的经验。因此,研究南京地域文化和城市街区环境设计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南京地域文化的形成

南京作为六朝古都,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充分体现了其特有的地位和优势。南京城东临钟山、西据石头城、南向秦淮河、北朝玄武湖,在地理位置上处于我国长江下游中部地区,环境优越,经济发达。历史上,南京城作为长江流域的重要城镇,文化上南北交汇、兼容并蓄、开放包容,在中原文化与南方文化交融的基础上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金陵文化。金陵文化主要包括六朝文化、明文化、民国文化、革命文化、秦淮文化等。这些出现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相互交融,共同反映在这座饱经沧桑的都市中,也因此形成了许多历史人文景点,如玄武湖、明孝陵、南京总统府、雨花台风景区、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夫子庙等。这些充满地域文化色彩的景点使南京形成了自然和人文、历史和现代、传统与创新相互协调的城市风貌。南京历史悠久,既经历过“南朝四百八十寺”的繁荣昌盛,也经历过“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衰败无奈;秦淮河畔有过灯红酒绿,金陵城中也曾经意气风发;总统府内传过先进之识,抗日战争时也受过屠城之苦。南京城具有的地域文化是经过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传承下来的非物质文化结晶。城市街区环境作为其重要的物质载体,在建筑风格、环境景观、公共设施等方面表现得淋漓尽致。

二、南京地域文化在城市街区环境设计中的体现

南京的城市设计结合了地理条件和环境风貌特征,充分利用了龙盘虎踞、山水环抱的自然条件,形成了山水城林的城市格局,是人文景观和自然风貌有机结合的优秀范例。深厚的历史文化基础奠定了南京的古城风貌,城市的发展和建设汲取了各种形式的地域文化内容,在街区环境设计中体现出不同风貌和特征。如,玄武湖一带受城墙文化与沿线历史古迹的影响,周边的建筑以低矮型为主,建筑风貌相对较为古朴,色彩也较为沉稳。位于大行宫的总统府是南京的重要城市节点,周围的1912街区和梅园新村受民国文化的影响,在建筑风格和街巷布局上具有明显的民国特色。夫子庙地区作为南京重要的风景名胜区,也是南京秦淮文化的重要发源地,整个街区的风貌以仿古为主,建筑新旧融合,水系和街巷相互穿插,亭台楼阁交相呼应,完整展现了秦淮文化。刚刚经过老城改造的太平南路街区面貌一新,从原来的老旧杂乱,变成风格统一的民国风情街区,不仅展现了南京历史文化特色,而且提升了旧城区环境系统机能。以上是在宏观层面分析南京地域文化在城市街区环境设计中的体现。从微观层面上说,南京地域文化也在城市街区环境设计的细节中呈现。桥梁设计、建筑物上的雕刻和装饰品都淋漓尽致地体现出南京的地域文化符号。南京博物院采用了古代建筑中的飞檐建筑形式。秦淮河夫子庙风景区渲染出桨声灯影、烟雨霏霏等意境。在色彩的运用上,秦淮河夫子庙地区的建筑主要采用冷色调,以黑白灰为主,营造出秦淮河作为历史见证者的冷静、平和的氛围。南京的城市街区环境设计不仅实现了将商业街区与传统历史文化街区有机结合,还实现了对传统历史文化元素的现代化利用。如,将具有一定历史文化底蕴的建筑物作为如今的办公大楼等。另外,南京城市街区环境设计主要采用现代风格,对南京市的不同街区实现多种功能的规划,实现不同街区在不同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地理文化特点上共同发展。同时,南京作为文化历史古都和现代特大城市,其在街区环境设计中要求将两者统筹兼顾、协调统一。当今的南京城市规划设计正是本着这一设计理念展开的。如,1912街区在作为历史文化集聚地的同时也是商业场所。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