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建筑工匠论文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中国建筑口述史研究发展综述
摘要:以第四届中国建筑口述史学术研讨会的成功举办为契机,对中国建筑口述史研究近二十年的发展情况进行梳理。基于对文献内容的分析,建构了中心视角下的建筑口述史、乡土建筑口述史和口述史方法应用的论述框架,并简述其发展概况。在此基础上对口述史在两种不同倾向建筑史研究中的发展情况、各自的特点及整体方法应用上的注意事项进行归纳总结,旨在为后续该方法在建筑学中的研究提供思路启发和参考依据。
关键词:中国建筑史;口述史;综述;方法应用
中国建筑历史研究视野,由改革开放后的“二元•比拼”,走向近十余年“交叉•发见”的内省,进而从内需出发对建筑历史与理论进行思考重构,构成了近期建筑历史与理论的学术前沿[1]。2018年是中国当代学人从口述史视角重构城市史、建筑史、园林史的重要时间节点——第一届“中国建筑口述史学术研讨会暨工作坊”在沈阳建筑大学召开。至2021年已是第四届,众多学者借助这一交流平台“把握学术‘要津’,进而不断开辟新的工作‘大场’”①。第四届建筑口述史学术研讨会暨圆桌会议上,学者们的关注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口述者记忆的可靠性与真实性;群体访谈所展现出的更好的约束机制;访谈前及过程中的技巧和注意事项。现代口述史自1948年创立的哥伦比亚大学口述历史研究室开始,经过七十余年的发展,已应用于历史学、人类学、社会学等众多学科。在建筑学领域,虽然国内近年来口述史研究硕果累累,但缺少系统的综述将丰富的研究成果梳理清晰。以第四届研讨会的成功举办为契机,笔者梳理了21世纪以来中国建筑口述史的论文研究情况和发展脉络,以期为后续建筑口述史研究提供一些思路启发和参考依据。
1建筑口述史文献整理与研究框架
在知网、万方和维普围绕“建筑口述史”中拆分的多种关键词组合为语法限定进行论文(2000年1月—2021年10月发表)检索,共检索出285篇研究论文,整合筛选后共提取出与主题紧密相关的110篇文献。结合中国建筑口述史文库四辑(2018—2021年出版)中的103篇论文,通过文献内容分析,将研究方向总体分为中心视角下的建筑口述史、乡土建筑口述史和口述史方法应用三类。中心视角下的建筑史关注中心层面的近现代史研究,包含建筑教育史、建筑师历史及建筑项目或机构历史;乡土建筑史中的研究对象为符合带有“本土建筑”“民间建筑”“自发建筑”等描述性特征的建筑②,藉命名为此方向,其下细分为地方建筑史料挖掘、遗产保护与村落保护、营造技艺与保护传承,以及社区营造。口述史方法应用包含理论探索和应用实践两方面。综述层面聚焦于其方法应用的研究(图1)。
2建筑口述史发展情况综述
2.1研究情况及发展趋势
中医院校学生德育教育路径探究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正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工匠精神”被赋予新的时代价值。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扬好中医药文化,中医药院校学生需要“工匠精神”引领。本文根据中医院校德育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结合“课程思政”,将“工匠精神”融入课堂教学[1],帮助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丰富实践平台,将“工匠精神”融入日常德育教育,夯实德育教育等路径,将“工匠精神”融入中医院校学生德育教育,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1]。
关键词:“工匠精神”;德育教育;价值;路径;中医院校学生
传承和发扬好中医药文化,必须加强中医学生的德育教育。而“工匠精神”的培育,有利于学生领悟“医者仁心”,提升道德品质;有助于学生传承中医身上的优秀品质和医德医风,发展祖国中医药事业。中医院校承担着培养高素质医疗卫生人才的艰巨任务,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成为中医院校的光荣使命。
一、“工匠精神”在德育教育中的价值分析
(一)有助于引领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匠精神体现了劳动者特别是普通劳动者的价值,启示我们,劳动最光荣,劳动最伟大,劳动人民最伟大。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快速发展,滋生了一些不良社会风气,“流量明星”“网红大咖”、财富精英等成为大学生的偶像,轻视普通劳动者、厌恶劳动、追求享乐、急功近利等消极思想有所抬头。工匠精神有助于纠正社会一些不良风气,培育崇尚劳动、敬业乐业的良好社会风气,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有助于厚植中医院校学生的职业道德。“大医精诚”“医者仁心”是每一个中医学生必备的职业道德,“工匠精神”所蕴含的精益求精、德技双馨与中医职业道德教育高度契合。“精”是工匠的立身之本,也是医者救死扶伤的保障;“诚”是工匠热爱本职、敬业奉献的精神体现,也是医者最基本的道德根本。将工匠精神融入中医院校学生德育教育,可帮助学生掌握工匠立身立业的精湛技术,心怀敬业乐业、敬畏生命的职业精神,培养学生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征程中为人民幸福而搏,为民族复兴而战。
(三)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传承工匠精神在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中十分重要,但传承不是守旧,要坚持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满足新时展的要求。中医院校学生在传承伟大中医药文化的同时,要敢于革新,将现代互联网技术、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应用于中医诊疗、中医保健等,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
徽州三雕在平面设计上的开发
【摘要】徽州三雕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经历时间的沉淀,具有极高的人文价值,木雕的华丽、石雕的粗犷、砖雕的细致,都充分体现着徽州雕刻的艺术特征,民间习俗与传统题材的交融寓意图案的意义,则蕴藉着徽州雕刻的文化内涵。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徽州雕刻经历过几千年的历史,仍然具有非常旺盛的生命力,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艺术价值、教育价值,广泛应用到平面设计中,不仅丰富了平面设计的表达形式,还间接对传统文化进行了传播,尤其是传统文化潜在的再创造价值。本文对徽州三雕在平面设计上的开发与应用进行了探索,希望在推动平面设计的同时,对徽派文化进行宣传,从而使大众对传统文化产生心理归属和文化认同。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徽州三雕;平面设计
一、徽州三雕概述
徽州三雕出自于安徽南部地区,宋、儒家文化和程朱理学、新安画派、徽商都曾影响着徽州雕刻的发展。因徽派建筑中常使用的木、石和砖等材料镶嵌在其中,渐渐有了木雕、石雕和砖雕工艺。后因徽商的繁荣带动了当地经济、教育的发展,徽州雕刻艺人们经历漫长岁月的洗礼并受到各种学派理念的影响,文化素养、精神追求、大众审美、艺术品位也渐渐提高,徽雕的表现技法也迅速成长起来,逐渐形成了现在地域特色鲜明的徽派建筑风格。木雕、砖雕、石雕均为徽州地区明清建筑的装饰性雕刻艺术,具有浓厚的地方文化色彩,是中华民族极为珍贵的遗产之一,能够从构图方式、雕刻题材、雕刻技法等方面清晰体现出徽州人文地域特点。徽州三雕不仅数量众多,而且雕刻题材广泛,遍布花草树木、虫鱼鸟兽,在选材、构思和制作上也处处体现出当时工匠们的高超技艺,创新艺术思维令人叹为观止,雕刻手法巧夺天工,在我国民间艺术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二、徽州三雕特有的风格特征
(一)艺术特征。1.构图方面。木雕早期艺术刻画多借助于线条,强调对称构图,对称构图即轴对称、中心对称等;而均衡式构图更讲究透视变化,整体造型近大远小,近景造型精巧,远景造型粗略,夸大主体物的造型,凸显画面张力感,装饰趣味十足;对称式构图相较于普通构图而言,整体秩序感较强,以中心或水平垂直线为轴,纹样环绕均匀分布。在徽州三雕中,木雕的构图造型组合形式是最灵活、丰富的,因此它在三雕中居雕艺之首,总体来说需要因材施艺,因当地特殊的地理环境生长着大量的木材,不同种类和质地的木材使得雕刻内容和构图都不尽相同,质地坚硬细密的木材适合雕刻复杂的构图内容,而质地疏松柔软的木材适合粗犷简约的构图内容,在选材上善于巧妙利用各种不同材质,不拘一格,层次丰富,雕工精细,栩栩如生,具有极高的艺术表现力和文化感染力。代表作有绩溪龙川的胡氏宗祠,其为三进七间砖木结构,建筑宏伟,气度非凡。祠堂前进门厅为五峰重檐式高大门楼,就在高门楼额枋木雕中,前眼为“九狮滚球遍地锦”,后一眼则是“九龙戏珠满天星”,均系浅、高浮雕和部分透雕刻成,场面之大,气势磅礴,造型精确,实为木雕艺术之精品。2.造型特征方面。因用料材质不同,雕刻特点也不尽相同。工匠们经常会选择砖雕去刻画人物;石雕雕刻内容则以动植物为主;而把日常见到的花鸟鱼虫、博古山石等作为木雕的主题造型,而这些造型图案通常在生活中被赋予美好、吉祥等意义。在图案方面有各种花的单独纹样、二方连续及四方连续,连续图案或者团式图案的应用,也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延绵祝福[1]。而在砖雕艺术造型中,镂空式的艺术表现以及造型难度是最高的,对工匠而言,不仅要严格筛选造型砖的质地和细密程度,还要求有极其高超的雕刻技法,砖雕构图除了以圆为中心形成视觉中心点以外,自由构图也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构图方式,画面不拘一格,灵活排布,呈现出花卉、植物的动感形象,这种构图方式使得整体造型更加灵动,给人以惊喜、流畅的感觉。
(二)民俗特征。民俗的表现形式是大众共同遵守的标准,既是一种思维习惯,也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行为方式。徽州三雕内容丰富、题材广泛,但在内容上不是随意选择的,而是在注重社会意义的同时表现人伦性,具有一定的象征性和教育性。工匠们经常选择儒家题材进行雕刻,使儒家学说能够在徽雕中代代相传,它又把审美情感和道德伦理结合起来,例如,孔融让梨、苏武牧羊等故事;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自古以来代表着正直、无畏、谦逊和文雅的精神,从未更改。将这些题材元素提炼出来成为一幅幅独立的画卷,一件件完整呈现的艺术品,富有表现力的艺术美,所传达的道德规范足以超越时间与空间,至今仍让孩童们感受到其中教化的意义,并从中得到启蒙。中国各地的民俗差异很大,但在生活中对吉祥、美好的追求是一样的,例如经常见到的花、鸟、鱼、虫以及博古山石等都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主题造型,常见的有花瓶、如意、琴、扇、珠宝、灵芝、坛等。而在动物吉祥纹样中主要是蝙蝠、瑞兽,吉祥寓意也就是福气连连、富贵吉祥、飞黄腾达、辟邪镇宅等。这体现了民俗文化中的整体意识,是集体参与的结果,也决定了徽雕的审美观念和价值取向,徽州三雕不仅向世人展示了徽州人杰地灵,也展示了徽文化的辉煌历程,它是徽州发展的日记,能够展示徽州建筑、徽商文化、徽文学、绘画、版画、风俗民情、名人轶事,在中华文化中独树一帜,熠熠生辉。
新形势下岩土工程领域问题的思考探析
摘要:本文以我国大力提倡工匠精神,供给侧改革和产品质量提升行动的大背景下,岩土工程领域一些问题和现象值得思考和重视。岩土工程的勘察、设计和施工为基础建设的重要环节,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建筑产品的投入与产出效能,合理科学的岩土技术成果能发挥重要社会效益,反之是不安全和浪费(过度方案)。专业人员应有时代使命,下沉一线研究,精细勘察设计,化流水线产品为精神作品。地勘单位完善组织保障,建立市场化用人机制,促进人才的合理配置,形成专业技术人才集群的区域研究能力的市场主体。
关键词:工匠精神;质量提升;问题;思考
1 前言
学习不只限于课堂,广阔的社会实践和行业内交流是工程师提升素养的更有针对性的平台。岩土工程的研究对象是不均质和有差别地质体与拟建工程的契合,是基于工程期望和现实妥协的适度平衡,带有时代性和技术局限性,这些属性反映在行业规范和标准的制定和更新方面。因此,专业人员对文献理论和规范条文的认知,不在于机械记忆,而在于辩识和明理,不脱离应用环境,不简单照抄照搬和本本主义。注册工程师继续教育的制度安排,对工程师的知识结构的更新有重要意义,提供了行业交流学习的重要平台和机会,通过分享重要案例,学习借鉴其中成功经验或失败教训,结合工程实践中规范理解应用,能有效提高个人专业知识储备,有助于工作能力涵盖的升华。
2 工程师的修养
岩土工程的应用场景丰富,工程师面对具体工作时,既要满足对规范和标准的“合规”,也要体现专业工程师对特定岩土问题认识的全面性和解决矛盾方法的多样性,体现“技术先进性,经济合理性,确保工程质量,提高投资效益”。对岩土的认识,有数理量化的计算,也有感性的认知评价,有辩证法的具体应用,岩土工程始终体现着唯物论。岩土问题似乎是“简单”的,其存在于我们生存的大地,是我们日常所见平淡无奇的“山水土石砾砂”等自然形态。但当他作为一门科学和专业,岩土不再是静态的物质,从此有了生命和性格。注册岩土工程师的认知要求是多元的,涉及学科面甚为广泛,岩土专业知识结构的体系性强,不能视“勘察”为其全部,而偏废岩土与宏伟桥梁、华美大厦及高峡平湖的必然内在联系的研究。规范是对岩土工作的一般指导和基本要求,通常是底线,是总领行业的和概括性的文件,故不能视规范为枷锁禁锢思想。在专业工作中,应有主动的研究和探索,特别是工作区域的一些特殊类岩土和地质现象,工程师要表现出浓厚兴趣,积极研究,从项目勘察、项目施工、监测和验证,到项目营运后的表现等做到持久的追踪,并形成认识和心得,自我沉淀或表达于论文。如此,工程师要经年累月用心作为,在实践中学习,向行业案例的经验教训学习,秉持“工匠之心,雕琢上乘之器”。岩土学科有时是模糊的,表现为工作时岩土参数提供设计的建议值,在“160kpa”或“170kpa”或更高值的确定,或建筑基础型式方案建议的多样性时,即使有规范、地质手册等专业文献资料的参考,但终究是工程师权衡各影响因素的结果。如同包子铺里老板娘和面时兑水的过程,虽有坊间流存的水面比例,但却与“面”本身产地、存期、品类有别,小工和大厨的作品也最终影响了食客的口感和小店的声誉。在这个行业,工程师应有积极探究心态和不厌倦工作的持久耐力,不论是基层编录员、操作员还是项目负责人,不论技术员、一般工程师还是注册岩土工程师,持续提高个人业务素养是必要的,术业有专攻,尽心做好本职工作。勘察从业人员群体素质水平问题是制约行业发展的内因,从业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决定了个体在行业群体中的位置,也直接决定了个人的职业前途。因此,工程师不是流水线的组装人员,要顺应时代,服务社会,努力探索技术发展方向。
3 问题探究
新形势下岩土工程领域问题的思考分析
摘要:本文以我国大力提倡工匠精神,供给侧改革和产品质量提升行动的大背景下,岩土工程领域一些问题和现象值得思考和重视。岩土工程的勘察、设计和施工为基础建设的重要环节,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建筑产品的投入与产出效能,合理科学的岩土技术成果能发挥重要社会效益,反之是不安全和浪费(过度方案)。专业人员应有时代使命,下沉一线研究,精细勘察设计,化流水线产品为精神作品。地勘单位完善组织保障,建立市场化用人机制,促进人才的合理配置,形成专业技术人才集群的区域研究能力的市场主体。
关键词:工匠精神;质量提升;问题;思考
1 前言
学习不只限于课堂,广阔的社会实践和行业内交流是工程师提升素养的更有针对性的平台。岩土工程的研究对象是不均质和有差别地质体与拟建工程的契合,是基于工程期望和现实妥协的适度平衡,带有时代性和技术局限性,这些属性反映在行业规范和标准的制定和更新方面。因此,专业人员对文献理论和规范条文的认知,不在于机械记忆,而在于辩识和明理,不脱离应用环境,不简单照抄照搬和本本主义。注册工程师继续教育的制度安排,对工程师的知识结构的更新有重要意义,提供了行业交流学习的重要平台和机会,通过分享重要案例,学习借鉴其中成功经验或失败教训,结合工程实践中规范理解应用,能有效提高个人专业知识储备,有助于工作能力涵盖的升华。
2 工程师的修养
岩土工程的应用场景丰富,工程师面对具体工作时,既要满足对规范和标准的“合规”,也要体现专业工程师对特定岩土问题认识的全面性和解决矛盾方法的多样性,体现“技术先进性,经济合理性,确保工程质量,提高投资效益”。对岩土的认识,有数理量化的计算,也有感性的认知评价,有辩证法的具体应用,岩土工程始终体现着唯物论。岩土问题似乎是“简单”的,其存在于我们生存的大地,是我们日常所见平淡无奇的“山水土石砾砂”等自然形态。但当他作为一门科学和专业,岩土不再是静态的物质,从此有了生命和性格。注册岩土工程师的认知要求是多元的,涉及学科面甚为广泛,岩土专业知识结构的体系性强,不能视“勘察”为其全部,而偏废岩土与宏伟桥梁、华美大厦及高峡平湖的必然内在联系的研究。规范是对岩土工作的一般指导和基本要求,通常是底线,是总领行业的和概括性的文件,故不能视规范为枷锁禁锢思想。在专业工作中,应有主动的研究和探索,特别是工作区域的一些特殊类岩土和地质现象,工程师要表现出浓厚兴趣,积极研究,从项目勘察、项目施工、监测和验证,到项目营运后的表现等做到持久的追踪,并形成认识和心得,自我沉淀或表达于论文。如此,工程师要经年累月用心作为,在实践中学习,向行业案例的经验教训学习,秉持“工匠之心,雕琢上乘之器”。岩土学科有时是模糊的,表现为工作时岩土参数提供设计的建议值,在“160kpa”或“170kpa”或更高值的确定,或建筑基础型式方案建议的多样性时,即使有规范、地质手册等专业文献资料的参考,但终究是工程师权衡各影响因素的结果。如同包子铺里老板娘和面时兑水的过程,虽有坊间流存的水面比例,但却与“面”本身产地、存期、品类有别,小工和大厨的作品也最终影响了食客的口感和小店的声誉。在这个行业,工程师应有积极探究心态和不厌倦工作的持久耐力,不论是基层编录员、操作员还是项目负责人,不论技术员、一般工程师还是注册岩土工程师,持续提高个人业务素养是必要的,术业有专攻,尽心做好本职工作。勘察从业人员群体素质水平问题是制约行业发展的内因,从业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决定了个体在行业群体中的位置,也直接决定了个人的职业前途。因此,工程师不是流水线的组装人员,要顺应时代,服务社会,努力探索技术发展方向。
3 问题探究
论土木工程专业课程思政示范项目建设
摘要:为全面贯彻落实教育部《高等学校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精神,按照《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课程思政示范项目建设工作的通知》要求,结合延边大学土木工程专业课程类型的特点和育人要求,注重地方与民族区域高校特色,总体设计课程思政建设项目,从专业课程维度分析“课程思政”,研究与提炼蕴含“思政元素”的“触点”和“融点”,以多媒体和“互联网+”平台为核心的教育技术,入选课程思政示范项目建设,实践成效显著,为类似地方高校课程思政提供借鉴。
关键词:地方高校;土木工程;课程思政
0引言
为实现地方高校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教育学生“五爱”主线,以延边大学土木工程专业为例,通过课程思政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积极探索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方法和路径,提出具有推广价值的经验做法和研究成果,持续提升专业教学质量和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1课程思政建设总体设计情况
土木工程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总体设计如图1所示。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深入实施《高等学校课程思政指导纲要》,基于延边大学“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纲要、“延边大学全面振兴本科教育实施方案”、土木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以及各课程教学大纲,并结合工科“课程思政”的德育功能[1],设计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总体方案。
2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情况
多元民族文化民族关系
[摘要]
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历史。肇始于秦汉的羁縻政策,并演变形成于宋元、完善于明清、终结于民国的中国土司制度,成为中央政府对少数民族地区管理的主要政治制度,延续两千余年,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影响深远。在各土司区内,也存在着不同民族和复杂的民族关系。各土司区的民族关系怎样,土司又是如何处理的,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对制定民族政策、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遗产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云南临沧傣族罕氏土司为案例,对相关问题进行初步研究。
[关键词]
云南临沧;罕氏土司;民族关系;文化
本文所称的云南临沧傣族罕氏土司,主要指1397年耿马建城到1950年中国共产党建立人民政权期间,先后在今临沧地区存在的罕氏家族统治的几个傣族封建领主制政权,主要为孟定土司、耿马土司和勐角董土司、勐勐土司。20世纪三四十年代,史学大师方国瑜、民族学家江应樑、人类学家芮逸夫等曾实地考察过,留下了《摆夷地琐记》等珍贵的图片和文字记录。此后,一些学者对罕氏土司作了实地考察和研究,整理出版了与罕氏土司相关的一批书籍,发表了一些论文,推动了有关研究的进展。本文在查阅大量档案文献资料和开展田野调查工作的基础上,对罕氏土司区的民族关系和民族文化遗产进行初步的研究和梳理,旨在抛砖引玉,就教于各位同仁。
一、民族关系
罕氏土司的历史是一部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繁荣进步的历史。由于历史的局限,存在着民族压迫和阶级剥削。各民族之间也有矛盾冲突,但形成冲突的主要原因是统治者企图利用一方削弱另一方、或使双方相互削弱的反动政策所致。20世纪初,英帝国主义频繁在阿佤山区开展情报收集、收买、颠覆活动,英国传教士在阿佤山区进行传教、收集情报等活动,使这种矛盾冲突又掺杂了帝国主义侵略的成分。尽管如此,回顾几百年罕氏土司史,各民族之间交流学习、帮助支持、和睦共处是民族关系的主流,“丧共悲,喜同乐”①,政治上共命运,经济上互为依存,文化上相互交流和促进,交往密切。各兄弟民族在祖国西南这块土地上,共同抒写建设边疆、保卫边疆的历史,体现了高度的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意识。罕氏土司辖区“境内男耕女织,鲜习文字。九种杂居”[1]。傣、佤、汉、拉祜、布朗、德昂、景颇、傈僳、彝、回等各民族交错杂居,关系复杂。1938年,耿马地区人口1万余户、4万余人,傣族仅占十分之二。傣族人民把自己和佤、汉、拉祜等各民族之间的关系视为兄弟关系,这种亲密关系不仅有许多传说故事,还写在傣文史籍中。自古以来,耿马、孟定傣族民间有“尚过法,腊过勐”传说,意为混尚神开辟天,佤族人民开辟地,即便傣族在占据统治地位后,仍然承认腊人(佤、布朗族)是当地的先民。傣族居住在坝区、河谷,稻作农业发达,谷物等农产品丰富;山区民族则自然条件较差,出产有限,粮食缺乏,各民族之间天然形成了互通有无的经济联系,互相交流生产经验和技术。傣族使用的铁制生产工具大多由保山、祥云等地的汉族供给或各族匠人打造,傣族妇女喜爱的各种金银首饰的制作技术也是汉族工匠传授给傣族工匠的。佛寺的龙狮鸟兽花木等雕刻多半是汉族工匠制作,铸钟、水碾、墓碑石刻碑文等均出自汉族匠人之手。傣族对白族“剑川木匠”非常欢迎。各民族还互相学习对方的语言和文化,佤、拉祜等民族会说傣语和汉语,傣族同胞也会说汉、佤等语言。傣族舞蹈深受当地各族人民喜爱。罕氏土司袭职,德宏、镇康、孟连等地的土司和班洪、绍兴等地的佤王也来庆贺,互赠礼物。形成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繁荣进步、友好相处的局面,与罕氏土司采取的一些措施密切相关。
“结构抗震设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摘要: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高等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是提高学生培养质量的重要任务。通过对目前专业课课程思政存在专业教师认识不够和能力不强、课程学时不足及考核操作性不强等问题的分析,文章以“结构抗震设计”课程为例,对专业课程中思政元素的挖掘、思政目标与课程目标的对标设计、思政内容的融入模式以及思政网络第二课堂的构建等进行了理论研究,为进一步落实课程思政实践提供依据。
关键词:结构抗震设计;土木工程;课程思政;专业课程
大学阶段是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学生的心理还不够稳定,具体体现在认知不成熟、容易受外界环境影响、自我调节能力差等。如何正确引导学生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与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贡献力量以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联系起来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任务。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会议召开,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1]”2020年,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通知,指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课程思政建设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任务[2]。因此,高等学校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三全育人的新格局,应该实现整个高等教育过程中所有课程的思政建设,这是所有任课教师的职责,而不能仅依靠思想政治理论课任课教师[3]。“结构抗震设计”与“结构力学”“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设计”“钢结构设计”“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等专业课程联系密切,开课学期为第7学期,是一门重要的综合性课程。它主要讲述地震的基本知识、地震反应分析和地震作用计算、各种结构抗震设计等知识点,综合性较强又囊括社会文明进步、人类安居乐业的重要知识,非常适合开展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融合的教学改革。本文以“结构抗震设计”课程为例,结合课程内容找准切入点渗透思政教育,明确专业知识目标、思政目标和思政对标设计,并在挖掘思政元素,完善融入思政内容的知识体系、创新教学方法等方面,对该课程思政建设进行改革与实践探索。
一、土木工程专业课程思政教育存在的问题
根据目前查阅到的相关资料来看,国内高校土木工程专业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均处于起步阶段。土木工程专业课程众多,课程之间联系紧密,但也存在差异。近几年,苏州科技大学、郑州大学和东北电力大学等高校教师分别针对“土建工程基础”“路基路面工程”“土木工程概论”等课程思政展开了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4],存在的问题如下。
(一)专业课教师对课程思政认识不够,能力有待加强
华南理工大学教务处处长项聪博士在“课程思政的三重境界”中指出,“课程是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也是实现国家育人目标的重要载体”[5]。因此高校课程思政是正确引导大学生的价值观、全面提高学生培养质量的必然要求和唯一捷径。要想圆满完成课程思政建设,高校专业课教师必须深刻理解什么是课程思政、为什么要进行课程思政、如何进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等问题,有了理论基础才能指导实践,才能在专业课的教学中自觉寻找思政元素,让思政内容和专业知识无缝衔接,完成课程的思政目标,达到润物细无声的育人目标。目前国内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课程思政依赖于思政课教师所讲授的内容,学校在晋职称和人才选拔等方面偏重考查教师是否申请了国家级项目、是否发表了高水平论文等科研能力的提升,而忽略教师思政素质的培养,导致专业课教师的课程思政认识不够。教师的思政能力是提升课程思政教学质量的决定性要素,要想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新格局,专业课教师就必须具备一定的思政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