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法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建筑法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建筑法

建筑法律法规对建筑工程质量的作用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脚步也在逐渐推进。建筑工程数量的增加对房屋质量及人身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相关法律法规对建筑活动进行具体规范。依法治国理念的渗透加深了人们对法规法规的重视,特别是在建筑行业中,其作为如今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与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本文从目前建筑市场的现状入手,通过对建筑市场秩序混乱的表现加以总结分析,探究建筑法律法规对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的作用与影响,并针对其提出科学可行的具体措施,规范建筑市场秩序。

关键词:建筑行业;法律法规;建筑工程;工程质量;作用探讨

近年来,我国建筑行业正在随着整个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现状,呈现不断发展态势。由于建筑市场的发育尚未完善,市场主体的法制意识较为薄弱,工程各方人员的履约意识较为欠缺,市场违规现象屡见不鲜,安全质量事故也偶尔发生,这些不良现象都严重影响了建筑行业的发展。为了维护建筑市场的稳定运行,促进建筑事业的不断发展,我们应建立健全相关法律制度,保证建筑工程的顺利施工,营造健康公平的建筑市场。

一、我国的建筑市场现状

现阶段我国建筑市场大多实行主体准入制度,这就需要建筑企业根据自身的实际发展情况与现有注册资本,并注册与之实力向匹配的资质等级公司证明。但是在实际的建筑市场中,多数建筑企业在开展资质申报环节,都会使用一些虚假文件。部分建筑单位与注册方合作开展资本注册,这种注册方式不仅缺乏正规的办公场地及相关工作人员,也缺少相关的建筑施工设备及机械技术等,这些关键因素的缺失严重威胁参建人员的工作安全,从而导致建筑工程质量难以保障。基于目前的建筑工程管理体制而言,与发达国家的建筑行业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尤其是工程咨询方面,其质量水平的低下严重影响着其内部结构的完整性,造成管理粗放的现象发生。目前我国建筑行咨询的相关设备及政策很难实现与国家化市场接轨,这也在极大程度上阻碍了我国建筑市场的进步。同时,建筑市场的监督不力也是建筑工程质量无法得以保证的关键因素之一。从我国政府角度来讲,其对建筑市场的监管力度不足、执法情况不严,导致建筑工程在没有取得相关施工资质的基础上,违法相关施工程序、盲目开展工程的现象时有发生。在建筑工程竣工后的工程验收环节中,监理对验收工作的不重视,导致部们未经验收合格的工程直接投入使用,这就为建筑质量及住户的人生安全造成极大威胁。部分建筑监管部分通过程序化的监督方式对建筑工程开展验收工作,导致验收工作无法落实都实处,细节的忽视也为建筑质量安全埋下了巨大隐患。近年来,各种建筑房屋倒塌的事故屡见不鲜,不仅为住户的人身安全造成影响,也为国家与人们带来了无法挽回的损失。因此,政府应该加强建筑立法,通过法律途径,提高建筑工程质量。

二、目前我国建筑市场秩序混乱表现

(一)工程的违法承包及转包

阅读全文

建筑工程质量法律监管问题浅谈

摘要:建筑工程质量问题是关乎民生的重大问题,每一起建筑工程质量安全事故都会给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损害,近年来频发的事故让这一问题逐渐进入了社会焦点的视线之中。本文就近二十余年来我国的建筑工程质量法律监管的发展历程进行陈述,并对这期间出现的种种问题深入剖析,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法律法规完善策略,以期能够为加强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的法律监管提供些有效建议。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法律监管;现状

在即将全面完成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我国的建筑工程在这期间取得了长足进步,无数高楼大厦拔地而起,这也彰显着我国向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的决心。但量的巨大变化却并不意味着质的飞跃,在这期间也发生了诸多建筑工程质量安全事故,从西安地铁三号线的电缆事件到无锡高架桥侧翻事故等等建筑工程质量问题事件,无不体现出建筑工程质量问题给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的威胁,除此之外国内的一些房地产企业也频繁出现建筑工程质量问题,这种“定时炸弹”急需国家加大法律监管力度进行“拆除”。

一、我国建筑工程质量法律监管现状

(一)我国建筑工程质量法律监管体系现状。建筑工程质量保证法律体系中,主要的法律规范可以概括为法律、条例、解释以及规章①。其中法律主要指《建筑法》《保险法》和《刑法》三套法律,条例主要指《质量条例》《设计条例》《安全条例》以及《招标条例》四项条例,而解释主要指《施工合同纠纷法律解释》,“若干规章”指相关建设部门针对质量责任等方面制定的行政规章②。我国建筑工程质量法律监管体系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的法律效力,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无疑是像《建筑法》这样的法律,既是原则性的规定也是其他法律法规立法的基础,其次是行政和地方法规,代表着国务院以及各地方政府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的相关法规,除此之外还有司法解释层面的建筑工程法律法规。

(二)我国建筑工程质量法律监管制度现状。我国早从《建筑法》颁布后就开始就陆续推出了一些建筑工程质量相关的法律制度,像施工许可制度主要对建筑商的施工资格进行审核,工程质量检测制度则是在施工阶段对质量进行把关,当然近几年来还推出了一些新的建筑工程质量监管制度。五方主体终身责任制来源于住建部颁发的《五方负责人终身责任追究办法》。该办法中对建筑工程质量作出了明确要求,除了建筑工程必须有项目负责人外该负责人还需要对建筑使用年限内担负责任。建筑工程质量法律监管的主体可以分为自监管和外监管,自监管指的是参与建设的建设方,后者指的是进行质量监控的外方力量,既有中间监管单位也有政府监管部门等。

二、我国建筑工程质量法律监管存在的问题分析

阅读全文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现状

摘要:质量管理是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事关建筑工程的使用寿命和使用安全,历来都是消费者极为敏感的焦点问题。建筑工程质量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其中有人为因素、材料因素、管理因素等等。尤其是在近些年来,在我国城乡基本建设突飞猛进的强劲势头下,工程质量在施工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越发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因此,保证工程质量,保证建筑工程的使用寿命和使用安全是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每个建筑施工企业都必须要直面的现实问题。

关键词:建筑法;质量;因素

由于建筑工程质量问题而引发的安全事故近年来经常见诸媒体,媒体报道在引起社会各界广泛热议的同时,工程质量问题也招致了广大消费者的一致诟病。在这种形势下,如何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工作,提高建筑工程质量,引来了业界人士的广为探讨。从科技层面看,新材料、新工艺的发展应用,为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水平奠定了技术基础,从企业管理层面看,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水平的提高,有助于企业施工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提升企业工程建设的安全系数,使企业在赢得经济效益的前提下,也同时可以赢得相应的社会效益。

1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现状、内涵

针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不达标、工程安全事故屡有发生的现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的决定》(以下简称《建筑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0次会议于2011年4月22日通过,并于2011年7月1日起施行。《建筑法》的颁布、完善和实施,从法律层面上对于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震慑了一些投机取巧、偷工减料、玩忽职守、置群众安全和国家财产于不顾的不法之徒。但是就目前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来看,《建筑法》仍有一些不足和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比如在针对具体实际进行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时参考性不足,目前的《建筑法》尚无法对具体的施工争议与质量纠纷进行妥善处理,从这点来看,要有效的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工作,还需要辅助以相应的规章制度建设。并且从《建筑法》颁布实施后的这一段时期的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工作情况来看,虽然法律与制度的制约对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水平发挥了作用,但离全面的贯彻落实还有一定的距离,还需要进一步加大《建筑法》的实际落实力度。比如,有些建设单位至今尚未高度认识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性,对《建筑法》内容的认识存在误区,或者存在侥幸心理,在质量管理工作中有法不依,不按照法律法规要求进行管理的情况时有发生,加大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工作的难度,使工程质量中潜在的安全隐患无法测底排除。因此,要全面贯彻落实《建筑法》的法律精神,保证建筑工程质量不被侵害,还需要建筑领域同仁们的不懈努力。所谓“建筑工程质量”,一般是指“在国家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设计文件和合同中,对工程的安全、适用、经济、环保、美观等特性的综合要求。”就建筑工程质量的性质而言,其具有单件性、建成的一次性和寿命的长期性。就建筑工程质量的特性来看,它的实用性是非常重要,能够满足人们对很多方面要求,比如对住房的要求,对交通的要求等等。能够与建筑工程的实用性相提并论的是工程的安全性,因为无论是什么样的建筑工程,安全性都是必要的条件,如果一个建筑工程失去了它的安全性,那么自然也就失去了它的实用性。除了建筑工程的实用性和安全性之外,设计理念对于建筑工程质量也是非常重要,设计理念除了要满足人们对于感官美的追求,还要与周边的建筑物相协调,更要充分考虑对周边生态环境的保护,只有把这些因素都考虑进去了,那么这样的建筑工程质量才堪称是符合时代要求的合格工程。

2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影响因素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影响因素有很多方面,本文着重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首先是人为因素对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影响。人为因素对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影响一方面在于施工人员思想认识的不足,对于工程施工中一些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没有予以应有的重视,对工程质量的重要性缺乏深入的理解,思想觉悟不高;另一方面在于施工人员的流动性较大,在很多建筑工程施工人员队伍中,外来务工人员都占有很大的比重,施工单位对外来务工人员的管理很难全面到位,施工人员流动性的频繁给工程质量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多不利影响;此外还有一个方面就是施工人员职业素养的不足,要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就需要有一大批具有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施工人员来担当工程建设中的重要工作,但是由于我国在早期的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工作中采用的粗放型的管理模式,很多一线施工作业人员并没有接受过专业性较强的教育和培训,他们对于工程质量的把握很多时候还是凭着以往的实际工作经验,但是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他们的这些经验有些已经远远的过时了,已经不适应当前形式对施工质量标准的要求了。因此,施工人员职业素养的不足对于建筑工程质量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其次是材料因素对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影响。从建筑工程施工作业现场以及工程质量管理的实际情况来看,材料因素对于工程质量的影响主要有建筑材料、半成品以及配件等等。为了保证建筑工程能够达到质量标准,符合安全要求,建设施工企业在建筑材料管理中必须要做好这样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建筑材料的采购;二是建筑材料的实验与检验;三是建筑材料的运输;四是建筑材料的使用。这四个方面的工作对于建筑工程质量有着最为直接的影响作用,建筑施工企业及其管理人员对此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此外,半成品及配件对于工程质量的影响也不能忽视,尽管半成品及配件对于工程质量的影响不及建筑材料那样有着直接的危害,但是若是从建筑工程的生命周期来看,或者是从未来工程竣工后交付到消费者手里的使用情况来看,后者的影响力就会逐步显现出来。因此也绝不能将就凑合,也要尽可能的符合标准,不然将来受到伤害的就不仅仅只是消费者,还有施工企业自身的社会信誉。第三是企业管理因素对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影响。企业管理因素对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领导重视程度不够高。企业领导是企业管理的领路人、带头人,发挥着垂范在先的表率作用,只有企业领导从思想上重视工程质量问题,加强监督,强化管理,下属员工才能严格要求自己,严守质量标准。但是在当前的建筑施工企业中仍有一些领导对工程质量的重视程度不够高,往往为了突出的经济效益,在施工管理中轻质量,重进度,甚至将一些劣质品也掺入到合格的建筑材料中混合使用,用低价的劣质材料以次充好,对工程质量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二是质量监管体系不健全。质量监管工作是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的核心,发挥着纠察、纠错、监督、整改的功效。但是在现有的建筑施工企业中,许多企业还没有建立起有效的质量监管体系,甚至有些企业到现在还没有按照国家相关规定的要求建立质量监督管理制度,或者有些企业即使建立了质量监督管理制度,但是却停留在墙面阶段。监管体系的缺失,让工程质量管理人员头上缺少了“尚方宝剑”的威慑。三是质量责任制不完善。责任制是各项工作由专人负责,并明确其责任范围的管理制度。在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工作中,责任制的完善是任何一个施工企业都应该做到,这有助于在质量管理中分工明确,责任到人,防止推搪委过,混淆责任界限。尽管责任制的完善对于分清是非曲直有重要作用,但是当前许多建筑施工企业的工程质量责任制都还不同程度的存在问题,责任划分不明确、督查落实不到位等现象还在很大范围内存在着,因此,还需有关主管部门加大管理力度,依法依规从严管理。

阅读全文

工程合理使用年限在通信工程中运用

摘 要:《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是国家管理建设活动的行政法规,通信建设也应遵循条例的管理要求。但由于条例中建设工程的分类与通信行业的工程分类不同,条例的管理要求和工程门类无法准确匹配,管理上易产生偏差。本文试通过分析法规制定的脉络揭示条例中工程合理使用年限的作用,通过剖析通信行业与土建行业在建设工程分类上的差异,分析产生理解偏差的原因,为正确理解和贯彻法规要求提供思路。

关键词:工程合理使用年限;设计使用年限;建设工程;保修期

在设计文件中注明工程合理使用年限(简称“使用年限”)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 279 号《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简称《条例》)的要求。而“结构设计使用年限”是建筑设计行业对上述要求的具体化,已经过多年实践,有成熟的应用规则。近年来,通信行业管理部门开始注重落实这一规定,要求各专业制定相应的设计使用年限,并在咨询设计文件中注明。这一要求并不适用于通信建设工程范畴内的所有工程, 本文对《条例》和相关法规进行研究,聚焦分析建筑行业对《条例》的理解和实践。

1  条例溯源分析

《条例》第二十一条规定 :“设计单位应当根据勘察成果文件进行建设工程设计。设计文件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设计深度要求,注明工程合理使用年限。”但《条例》并没有进一步规定哪一类工程需注明、哪一类工程不需注明。而条文中除了关键词“使用年限”,还包含了另外一个关键词“建设工程”, 让人理解为注明“使用年限”,是针对的“建设工程”定义范围内的所有工程。但实际上,在建筑行业普遍遵循的,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准的《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中,仅有部分专业的设计文件要求注明使用年限,而并非对所有专业,这种做法已成为共识。但要以此来说明《条例》并未要求所有专业的设计文件都要求注明“使用年限”,恐怕不能得到非土建行业的认可,为此,有必要首先对“使用年限”这一关键词追本溯源,搞清楚《条例》规定“使用年限”的作用是什么,它的管理对象是谁。“工程合理使用年限”这一要求由《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首次提出,其出台的背景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简称《建筑法》)第六十二条规定 :“建筑工程实行质量保修制度。建筑工程的保修范围应当包括地基基础工程、主体结构工程、屋面防水工程和其他土建工程,以及电气管线、上下水管线的安装工程,供热、供冷系统工程等项目 ;保修的期限应当按照保证建筑物合理寿命年限内正常使用,维护使用者合法权益的原则确定。具体的保修范围和最低保修期限由国务院规定。”基于《建筑法》,2000 年 1 月 30 日,国务院通过第279 号国务院令,颁布《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以行政法规的形式,要求设计文件应“注明工程合理使用年限”。同年 9 月 25 日国务院令第 662 号《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颁布,其中第二十六条规定 :“编制施工图文件,应当……注明建设工程合理使用年限”,至此,有关“使用年限”的要求在设计行业正式落地。从法规制定的脉络上可以看出,“使用年限”的提出是响应《建筑法》有关工程保修制度的要求,为确定工程保修期提供依据,而承担保修期责任的管理对象是施工单位。那么,是否所有门类的建设工程都要根据“使用年限”确定保修期呢?要弄清这一问题,首先要明确什么是建设工程。通常建设工程可按照自然属性分为建筑工程、土木工程和机电工程 3 类。而《条例》做了细化,第一章第二条对建设工程的定义为 :“本条例所称建设工程,是指土木工程、建筑工程、线路管道和设备安装工程及装修工程”。对于“使用年限”用途,列在《条例》第六章“建设工程质量保修”章节中,具体内容如下。其中第三十九条,建设工程实行质量保修制度。建设工程承包单位在向建设单位提交工程竣工验收报告时,应当向建设单位出具质量保修书。质量保修书中应当明确建设工程的保修范围、保修期限和保修责任等。其中第四十条,在正常使用条件下,建设工程的最低保修期限如下。(1) 基础设施工程、房屋建筑的地基基础工程和主体结构工程,为设计文件规定的该工程的合理使用年限。(2) 屋面防水工程、有防水要求的卫生间、房间和外墙面的防渗漏,为 5 年。(3) 供热与供冷系统,为 2 个采暖期、供冷期。(4) 电气管线、给排水管道、设备安装和装修工程,为 2 年。其他项目的保修期限由发包方与承包方约定。建设工程的保修期,自竣工验收合格之日起计算。其中第四十一条,建设工程在保修范围和保修期限内发生质量问题的,施工单位应当履行保修义务,并对造成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条例》明确地规定了保修期的责任主体为施工单位,确定保修期的依据为工程的合理使用年限。同时,并未将“使用年限”与所有门类的建设工程保修期关联,仅与第四十条第一款中的工程有关,即通常所说的“土建工程”;而其它条款直接规定了保修期。可见,“使用年限”在《条例》中的覆盖面有其特殊性,其并不针对所有门类的建设工程。那么,为什么仅有“土建工程”需要通过使用年限确定保修期,而其它类型的工程直接规定保修期呢?这是因为国家针对“土建工程”在耐久性和可靠性方面的要求,划分了 100 年、50 年、25 年、5 年几个不同的层次的年限。按不同年限设计的工程,在设计原则、材料、质量控制方面的要求都不同,需要通过设计落实到工程中,所以这种年限划分称为“设计使用年限”。因此,也可以说,确定设计使用年限是针对土木建筑类工程的专属要求。而不同使用年限对应不同的工程保修期,这与《建筑法》的精神是一致的。  理 解 了 上 述 特 殊 性, 也 就 能 够 理 解《 条 例 》 第四十二条规定的“建设工程在超过合理使用年限后需要继续使用的,产权所有人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勘察、设计单位鉴定,并根据鉴定结果采取加固、维修等措施,重新界定使用期”,也仅是针对“土建工程”,而不是所有门类的建设工程。对于通信建设工程应如何理解和执行《条例》要求,确定哪些通信建设工程需要制定“使用年限”,可以通过分析通信建设工程构成来确定。按照《条例》中建设工程的分类模式,可将通信建设工程分为通信建筑工程、通信线路、管道工程和通信设备安装工程等。基于这种分类,只有通信建筑工程对位“建筑工程”,需制定“使用年限”,在国家标准中建筑工程设计使用年限已有明确规定 ;通信线路和管道工程中的构筑物(如杆、塔、通信隧道等)可对位“土木工程”,必要时可参考有关国标确定设计使用年限 ;而通信建设工程中覆盖面最为广泛的电信类工程均对位于设备安装工程,并不需要制定“使用年限”。

2  工程分类对比

通信业的工程分类并不是按《条例》中建设工程思路划分的。一般按通信专业划分可分为有线传输工程、无线通信工程、电信交换工程、数据通信工程、移动通信工程、电信网络工程、通信电源工程、计算机网络工程等。根据目前施行的《建设工程分类标准》(GB/T 50841-2013),标准中涉及通信类的工程包括通信设备工程、计算机信息网络工程、通信机房与通信枢纽工程、通信线路工程等几大类,各类均以设备安装工程为主,如通信设备工程包括通信电源设备安装工程、程控电话交换机设备安装工程、光纤传输系统设备安装工程、移动通信设备安装工程等 ;其中通信机房与通信枢纽工程也是指建筑中的设备安装工程。追溯更早期的文件,如邮电部 1995 年颁布的《通信建设工程类别划分标准》,将通信建设工程分为通信线路工程和电信设备安装工程两大类。通信线路工程包括长途干线、海缆、市话线路、有线电视网、建筑综合布线工程、通信管道工程 ;电信设备安装工程包括市话交换、长途交换、通信干线传输及终端、无线通信及无线寻呼、卫星地球站、无线铁塔、数据网分组交换网非话业务网、电源。通过比较可以发现,《条例》管理的建设工程中,处于首要地位的是土建工程,而通信建设工程主要基于通信线路和设备安装,土建类涉及很少,两类建设工程管理的主要对象有很大不同。《条例》是基于《建筑法》,从建筑工程线条发展而来,条文语境自然以建筑工程和土木工程为核心,管理对象以土建工程为主,以管线及设备安装为辅,管理要求侧重“土建工程”;而通信建设工程无论是从工程重要性还是投资额来考量,都是以线路和设备安装为主,土建工程为辅。那么,当使用具有土建工程基因的《条例》管理通信工程设计时,因管理要求不能与工程类别直接匹配,执行上会产生偏差。所以,当通信行业参照《条例》进行管理,如果仅从条例本身出发,不去追溯《条例》的源头《建筑法》,就看不到《条例》的管理侧重点,看不到《条例》第二十一条中“使用年限”和第四十条中“保修期”之间的联系 ;由于《条例》第四十条中没有明确的针对通信工程分类的保修期要求,此条文会被理解为对特定工程的要求,而与通信工程无关,从而忽视了“使用年限”与“保修期”的配套使用关系。

阅读全文

建筑工程施工项目质量管理

摘要:施工项目质量管理的水平和建筑行业的发展息息相关,同时人们对这项工作引起了密切关注,管理人员必须借助有效措施,不断促进管理技术的提高,把施工项目的监管工作做好,才可以使建筑的使用安全性得到保证。本文主要对建筑工作施工项目质量管理措施进行了探讨,旨在为相关人员提供有效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设备;质量管理

在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下,紧紧围绕质量为中心的非价格竞争所占据的重要位置越来越显著,工程质量的优劣和企业的发展息息相关。所以,只有科学研究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才可以将和自身施工目的相符的质量管理措施探索出来,促进建设工程质量水平的提高,才可以获得房屋建筑工程项目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全面提高施工人员素质

施工人员的素质和质量意识和工程质量的关系极为密切[1]。施工企业必须将对员工的素质与质量建设工作做好,并增强质量意识教育力度,以此来让施工人员能够建立其正确的质量观念,让其全面的认识到质量管理所具备的重要意义。因此,施工单位需定期对员工进行技术培训,促进其技术能力的增强,同时还应在各施工环节展开安全、质量教育。应加强对质量管理人员的责任保障力度,采取项目经理制的形式,来将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明确到人,以此推动管理者能力与意识的提高,并充分交流与分析具体工程当中会产生的相关质量问题,这样就能够让管理者所具备的业务素养满足建筑工程的相关需求。

2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加大监管力度

《建筑法》构建出了最为基础的建筑法律体系,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建筑法》存在的操作性低以及适应性不强等相关问题逐渐的显现了出现,再加上建筑工程质量在管理方面十分的特殊,因此国家需将长期发展作为基础,积极的借鉴与学习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对《建筑工程质量法》予以制定,并基于此,出台诸多和其相对应的法规细则,以此使箭镞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有坚实的法律为依据。在法制轨道中纳入建筑工程管理是建筑业迈向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就建筑工程管理,应同时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手段,从而将新型的建筑工程监管机制形成。所以,各级执法部门应对建筑部门加大监管力度,唯有如此,才可以使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得到有效保障。

阅读全文

工程项目施工成本管理浅析

1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1.1忽视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

工程项目中的“责”指的是企业成本控制任务是否完成的责任;“权”指的是施工企业的项目领导者在成本管理中被赋予的权力和职责;“利”指的是完成成本控制管理给予相应的奖励,未完成成本控制给予的惩罚措施。工程项目中的责、权、利三条原则,必须结合在一起,协调统一,坚持落实到位。但是,目前施工企业往往忽视这三个原则的结合,要不未遵循这三个原则,要不未把三个原则相结合,这两个问题都使得企业在施工中不能很好的控制成本,成本控制管理制度不能有效的实施,成本管理水平不高。因此企业的项目成本往往居高不下,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济利润。

1.2缺乏有效的奖惩机制

目前我国各大工程企业在项目成本管理中缺乏有效的奖惩机制,员工控制了成本没有得到及时的奖励,员工没有有效的控制成本,也没有明确的处罚措施,这种现状会挫伤控制成本员工的积极性,而成本的上升反而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只有建立有效的成本管理奖惩机制,建立奖罚分明的管理制度,真正把制度落实到实处,才能促进施工企业有效的进行成本管理,最终才会降低企业的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增强竞争力。

2提高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水平的对策

2.1资金集中管理,降低使用成本

阅读全文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探讨

【内容摘要】质量管理与控制始终作为建筑工程的重点和核心,是关系到我国当前时期工程建设发展水平和建筑企业形象的窗口。本文拟从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的重要性出发,对当前建筑工程中质量管理与控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如何做好建筑工程中的质量管理与控制工作,以保证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维护企业形象和信誉。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管理;质量管理;质量控制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房屋建筑数量大大增加,对建筑工程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而标准的建筑工程质量,需要高质高效的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能力予以保障。因此,本文针对建筑工程中的质量管理与控制研究具有至关重要的建筑价值与现实意义。

一、建筑工程中质量管理与控制的重要性

(一)质量管理与控制是保证人们安居乐业、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前提。通过电视、网络等传播媒体,经常会看到因为各种建筑房屋发生意外事故而导致的人员伤亡与经济损失,这就与对建筑质量的疏忽有很大关系。因此,这就要求各个建筑企业高度重视建筑工程的质量问题,严格把控一切与工程相关的人、气候、环境因素,在探究建筑工程质量问题时应尽可能将这些会对建筑工程产生或大或小影响的因素综合考虑进去,对可预见的危险因素做好防范工作,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1]只有这样,才能彻底消除建筑工程质量通病、减少工程质量事故,才能保证人们生活质量得以提高。因此,建筑工程中的质量管理与控制是保证人们安居乐业的首要前提,也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石。(二)质量管理与控制是促进国民经济健康长远发展的根本保证。质量是建筑企业的生命,是企业长远发展的根本前提。当今社会,建筑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如何做好建筑工程中的质量管理与控制工作是每一位企业管理者必须思考的重大问题。建筑工程的管理就是应对建筑质量进行严格把关,实现全过程、全方位、科学合理的质量管理与控制,保证建筑工程项目的各个阶段都能够运行顺畅,顺利达成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合格目标。如果能够保证我国建筑工程质量水平持续平稳地提升,那么国家建设就能够更好地体现一个国家的发展程度和经济实力。[2]在实际的建筑工程中必须充分认识到质量管理与控制的重要性,科学把控,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全方位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服务,为社会建造出优质的精品工程,才能更好地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促进我国整个建筑行业的兴旺。

二、建筑工程中质量管理与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建筑从业者的质量意识相对薄弱。我国建筑法对建筑企业的方方面面都作出了明确的规定,有着清晰的操作程序。但由于一些建筑企业和技术施工人员质量意识薄弱,不按操作和规范程序进行施工,缺乏科学合理的技术措施,偷工减料,使得建筑工程质量低劣,导致质量事故频出;部分开发商没有将质量管理与控制摆放在应有的高度上,在规划时不重视质量问题,施工时出现质量问题没有给予及时的纠正,更有甚者不惜以降低质量标准来谋取更大的利润,这些做法严重影响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威胁到了相关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3]因此,建筑工程的所有从业者都应该高度重视质量管理与控制,提高质量意识,以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得到有效保证。(二)盲目施工,质量隐患严重。在具体的建筑工程中,建设单位与监督单位没有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对施工企业资质进行审查,使得一些没有资质或者资质不达标的企业参与到建筑工程项目中,这些企业没有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缺乏严格的市场准入资格,在进行具体的建筑施工过程中,盲目施工,随性而为,很容易出现这样或那样的质量问题。有的建筑工程项目是多次转包,很难有效把控这些企业是否符合施工资质;有些施工单位人员流动性较大,缺乏一定的稳定性,出现以包代管、以包拒管的非正常现象。[4]同时,部分企业在管理水平上存在很大不足,内部员工技术操作能力差,缺乏应有的责任心,这些因素都不利于施工的顺利开展。另外,施工过程中的偷工减料、以次充好不良现象,容易引起建筑工程质量通病的频繁出现,给工程项目留下很大的质量安全隐患。(三)缺乏高效的管理方法,导致问题失控。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与控制旨在保证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不断得到提升,要严格遵守国家建筑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从设计环节进行严格把关,综合当地区域发展特点和实践经验,保证所建造出来的建筑能够达到预期目的。但是,由于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工程中,使用的材料种类繁多、质量参差不齐,施工单位不能严格按照标准工序进行筛选,在设计、勘测、建设、装饰、监理等过程中缺乏高效的管理方法,导致建筑施工过程中问题的失控,产生了许多影响建筑质量的不良现象。

阅读全文

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建议

1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现状

1.1建筑工程大量开展,管理水平层次不齐

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人口数量不断增多,进城务工人员增多,各地建筑工程不断开展,但是各个建筑工程管理水平层次不齐,大多数企业疏于加强安全管理,存在不同程度上的安全隐患,加强企业安全管理所面临的形势较为严峻。

1.2建筑安全事故频发,引起全社会广泛关注

近些年来,由于建筑工程质量不达标,我国建筑安全事故频发,如火灾、坍塌等事故的发生威胁个人生命,给家庭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严重威胁社会稳定,人民极度呼吁要加强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国家对《建筑法》《安全生产法》做出了完善,并取得一定成效。

1.3企业缺少安全管理意识和安全管理机制

一些企业往往只重视经济效益,忽视安全生产,不重视建筑设计的安全性与合理性,在管理机制上出现严重漏洞。企业将工程全权承包给个人,承包商在施工过程中不注意对工人加强安全意识培训,罔顾工人安全,非法生产,偷工减料,使工程在设计与完工后存在巨大安全隐患,加之企业没有完善的监管力度,不能及时发现工程的安全隐患。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