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简要汇报材料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工程教育下食品工艺学创新
摘要:本文探索了模块互动教学在食品工艺学创新实验中的应用,主要包括创新实验模块的建立与内容安排、创新实验的组织与实施、实验报告的撰写、答辩、考核等环节。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很好地完成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中的相关要求。
关键词: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模块互动;食品工艺学;创新实验
食品工艺学课程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专业主干课。该门课程应用食品化学、物理学、食品工程原理、食品微生物学、食品机械与设备以及营养学等各方面的基础知识,研究食品的加工方法、加工原理,新型食品的开发及食品资源的利用,以及加工、保藏、包装、运输等因素对食品质量、营养价值、货架寿命、安全性等方面的影响,是多门基础学科知识的综合应用,是学生今后从事食品科学专业的科学研究与生产实践的基石。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目前在我国已经进入了专业推进阶段,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核心是构建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中心的人才培养体系[1],因而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首要任务。食品工艺学创新实验就是在此背景下设置的,它是食品工艺学理论课程的必要后续,它不同于课程内实验,是单独的实验周,是与食品工艺学并列的。通过理论课的学习和课程内的实验课,学生具备了一定食品工艺学的理论和实践能力,通过独立实验周,从选题、实验设计、实验操作、上交报告到答辩均由学生独立完成,学生可以非常好地将理论课所学知识转为实践,既加强了对理论知识的感性认识,又提高了实践能力。食品工艺学实验不但要有理论支撑,实践性也很强,而且理论和实践所需知识的交叉性和综合性都很高。在绝大多数食品工艺学实验中都会涉及食品添加剂和食品保藏的问题,因而在前期食品工艺学理论课模块式互动改革的基础上,融入食品添加剂、食品保藏原理等内容,运用模块互动教学,开展食品工艺学的实验课。现以食品工艺学(上)的实践课为例进行介绍。
1创新实验模块的建立与内容安排
根据理论课内容,创新实验设为三大方向,即焙烤制品工艺试验、乳制品工艺实验和饮料学工艺实验。每个方向的实验部分分为以下模块:选题背景、实验内容(工艺流程、食品添加剂的确定、保藏方法的确定)、结果与讨论。食品工艺学实验具有较强的知识交叉性[2],食品添加剂和食品保藏是食品工艺学中必然会涉及的部分。以往的实验只考查工艺学部分,食品添加剂和食品保藏部分基本不在考查范围内,而单独的食品添加剂和食品保藏课程由于学时少,是不可能开设实验课的,通过这样的改革,将食品添加剂和食品保藏原理融合到食品工艺学中,使学生在实践中加深了对这两部分内容的认识。
2创新实验的组织和实施
2.1建立团队。2.1.1建立指导教师团队。每个方向的教师团队分别由不同方向的任课教师(1人)、该研究方向的研究生(1人)、实验室管理员(1人)组成,分别负责题目和实验方案的审核、实验过程的监管和实验中问题的处理以及最后课程的考核。2.1.2建立学生团队。每个小组由3~4名学生组成,明确分工。为了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积极性,组队人数不能超过4人,从实验材料、实验仪器、实验方法、实验报告撰写到实验汇报,要求每个环节都有专人负责,防止出现“少数人工作、其他人坐车”现象。
脱贫攻坚专项巡视民主生活会工作方案
根据县纪委、县委组织部《关于认真开好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回头看”整改专题民主生活会的通知》(干组字〔2020〕16号)精神,为开好我局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回头看”整改专题民主生活会(以下简称“专题民主生活会”),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会议主题
专题民主生活会的主题是: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特别是在听取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回头看”和成效考核汇报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从更高层次贯彻落实对江西脱贫攻坚重要要求,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巩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筑牢脱贫攻坚全面排查整改工作战果,坚定信心、乘势而上,一往无前、尽锐出战,以坚实的态度、严实的作风、扎实的举措,对标对表中央反馈意见,从严从实落实整改措施,不折不扣抓好整改工作,以整改的实际成效,确保全省脱贫攻坚质量高、成色足、可持续,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收官之战,确保江西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党中央和全省人民交上满意答卷。
二、会议时间及地点
拟于2020年4月29日8:30在水利局四楼会议室召开县水利局党组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回头看”整改专题民主生活会(会期1天)。
三、参会人员
县水利局党组班子成员及其他科级党员领导干部;邀请县督导组成员莅会指导;邀请3至5名党员群众代表列席。
写作文提纲的格式
提纲,是一种概括地叙述纲目、要点的公文。它不把全文的所有内容写出来,只把那些主要内容,提纲挈领式地写出来。 提纲使用于汇报工作、传达会议精神和讲话发言。因为有些情况、材料很繁杂,又很具体,而且本人对它也特别熟悉,这些具体材料都装在脑海里,用不着一一写出来,只需把纲目列出,就可把有关材料串联起来。
如何制定作文提纲呢?作文提纲一般包含三部分内容:
(1)题目。要把题目(或补充完整的题目)写在第一行正中间。
(2)主要内容和中心。要在题目下面,简要地写出这篇作文的主要内容及要表达的中心思想。
(3)结构安排。这是作文提纲最主要的部分,设计时需要注意做到以下五点:
①安排好材料的组织顺序。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全文一共准备分为几大段,每段写什么,要以小标题的形式、按照一定的顺序把材料组织起来。
②确定好重点写的内容。要依据表达中心的需要,确定出哪些内容是主要的,哪些内容是次要的,标明“详”、“次详”、“略”的字样;重点段又打算分几层来写,先写哪层、后写哪层,具体列出准备重点写的步骤、次序。
英语口语四式四环教学形式研究
一、基本教学形式
英语口语教学的基本形式分为四个环节,即背景铺垫(学生听)—布置任务(教师说)—执行任务(学生说)—检查结果(师生说)。
1.教师引导环节,即背景铺垫可以采取不同的形式,学生阅读资料或观看实物与画面,等等。听力材料的选择,教师可朗读文章或讲述故事,也可以是听录音资料或影像资料。其目的是为学生将要执行的任务创设情境和提供背景信息。
2.布置任务环节,这是直接为第三阶段服务的。这个过程极为短暂,其目的就是为学生的“说”确立目标、规划路线、建立组织等。
3.执行任务环节,即学生“说”的阶段,是整个口语教学的重点。教师尽可能地少讲话,不要干预学生的说话。让学生口语练习,重要的是让学生开口说话,而不是评价说对了几句英语。另外,教师也要合理控制好这个阶段的活动时间,最佳的活动时间应占整个教学活动时间的80%左右。
4.教师检查环节,其主要目的是对学生的口语活动进行总结、发表评论并提出必要的建议。对于某些无须检查的口语练习任务来说,就可以省略了。
二、4P教学形式
艺术设计素描色彩考试的创新初探
一、探索目标
为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打下良好的造型基础,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潜能,以考促学,这是笔者所在学院素描、色彩课程考试改革的主要目的。对教学内容以及考试方式的系列调整,使素描、色彩课程考试更加有利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有利于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提升,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二、考试改革创新模式探索
1.教学内容调整
在新模式探索中,我们根据专业特点安排教学内容,将素描、色彩课程教学分为(一)和(二)两个部分,通过造型基础语言研究和造型语言拓展与创意思维训练两个阶段共17个模块展开教学。在造型基础语言研究阶段,调整后的素描(一)课程的具体教学内容是:透视与构图语言研究、形态语言研究、明暗语言研究、线语言研究、材质语言研究5个模块;调整后的色彩(一)课程具体教学内容是:色彩原理研究、色彩的传统技法研究、色彩的材质语言表达研究、色调与情绪传达研究4个模块。在造型语言拓展与创意思维训练阶段,调整后的素描(二)课程教学内容为有机造物研究、局部描绘研究、解构与重构研究、形象联想与创意表达研究4个模块;调整后的色彩(二)课程教学内容为色彩材料语言与空间表达研究、色彩材料语言与视觉(静态、动态)表达研究、色彩的感觉(错觉、幻觉)研究、平面色彩的立体转换综合表达研究4个模块。这两个阶段的素描、色彩课程均重视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鼓励学生认识和采用新工具、新材料,侧重于主观感受与个性挖掘,尽可能地开发培养学生的创作思维和创造潜力,让学生学会独立观察、独立思考,捕捉和培养现代设计意识。
2.考试内容调整
教学内容的调整完成后,考试形式也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素描、色彩课程的考试改革内容体现出分类考核、模块考核和过程考核的特点。分类考核体现为改传统的专业整体考核为专业类别的考核方式,在考核内容及侧重点上根据专业特点区别对待。模块考核是指将该课程的考试分为造型基础语言和造型创意思维拓展两个阶段的各个专题模块分别进行评定。过程考核则是指整个考核是一个分段进行的“过程式”考核,即每个模块专题由任课教师根据模块专题的不同内容而评出成绩。如何划分阶段、采用何种考核方式以及何种考评依据形成不同的模块成绩,则成为改革的重要内容。这种分类考核、模块考核、阶段考核相结合的综合考核方式,既可以体现各专业方向的特色,又可以让学生在课程学习阶段完成技能与能力考核,分散了后期考试压力。评价结果反馈及时,师生互动交流多了,充分调动了学生平时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售电量计划管理水平提高策略
摘要:电量计划制定是否合理规范,其会直接影响到整个供电企业自身的利益和经营情况,而售电量计划管理对提高效益、扩大市场等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四步路”的内容:制定合理的年度计划、分解月度计划、考核、执行情况跟踪。
关键词:“四步路”;售电量;计划管理;策略研究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质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随着电气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各地区的用电量也开始越来越大,而售电量的计划管理工作就变得非常重要了。近些年集体公司对于市公司的售电量完成情况和预测考核变得越来越缜密和严格,各项考核体系越来越详细,而指标体系也变得越来越丰富。所以,提高售电量计划管理水平、完善售电量计划管理自然就成为各公司的首要任务。
1.售电量计划管理的“四步路”简要概述
1.1售电量年度计划的确定
在确定售电量年度计划时,发展部需要根据实际的生产经验情况、历史电量完成情况、国家的政策变化情况、小火电的发展趋势、发电量计划、分公司情况、客户报装情况等因素来展开综合分析,因为只有掌握了这些数据之后才能对本年的售电量情况进行预测,同时制定明年的电量计划。
1.2月度计划的分解
探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创新实验设计
摘要:依托教师科研项目,以典型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双酚A(BisphenolA,BPA)为实验对象,基于高效液相色谱技术设计并开展创新实验,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及实验探索,从分散液液微萃取前处理及高效液相色谱仪器分析两大方面,摸索并优化各项参数条件,建立高效、便捷的检测方法用于定量分析水样中BPA。创新实验设计结合了新颖的科研内容,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兴趣,不仅强化了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而且培养和提升了学生的科研思维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关键词:创新实验;实验教学;高效液相色谱
2016年召开的全国科技创新大会提出,我国要在203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2050年成为创新强国。实验室是高等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重要基地[1],但常规的学生实验教学往往不能充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当前国家大力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背景下,开设创新实验项目是高校培养学生协作能力、科研能力、创新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2]。同时,教学和科研相辅相成,基于科研过程和科研成果的创新实验教学更有助于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探索欲,加深学生对专业学科领域的认识,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3]。促进科研与教学互动,把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验教学内容,使实验教学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转变为“知识、能力、思维、素质”综合素质培养,对推动大学生参与科学研究、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具有深远意义,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1创新实验的设计背景及意义
合适的实验项目是创新实验开展的重要基础,创新实验设计结合新颖的科研内容,教学内容尚未涉及,具有一定的前瞻性,能引起学生主动探索未知的兴趣,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实现学生“高分高能”的培养目标[4]。BPA在工业上常被用来合成环氧树脂和聚碳酸醋等材料,从塑料袋、塑料饭盒、矿泉水瓶等日常用品,到医疗器械、食品包装的内衬等,生活中到处都有BPA的身影。BPA的大量生产和使用使它不断转移至环境,且大量研究已证明即便在极低剂量(ng/L)的存在下,BPA也能干扰人体及动物正常的内分泌系统,从而影响生殖功能,导致恶性肿瘤的产生等一系列严重损害,甚至具有遗传效应[5]。然而,在对环境样品中痕量的BPA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往往由于BPA的浓度较低甚至是微量、基质组成复杂而被干扰,常规检测方法达不到检测要求。因此,高效、灵敏、便捷的检测方法是开展BPA环境行为研究的基础和保障,同时,环境样品中BPA有效分离和富集的前处理至关重要。分散液液微萃取(Dispersiveliquid-liquidmicroextraction,DLLME)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样品前处理手段,自Rezaee等人于2006年首次提出以来迅速成为研究热点[6]。Leong等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上浮溶剂固化分散液液微萃取技术(DLLME-SFO),采取低密度有机萃取剂,并在萃取离心后结合冷冻固化使萃取相凝固以方便移取。DLLME-SFO进一步简化了操作,具有样品需求量小、有机溶剂用量少、操作简便、萃取时间短、环境友好等突出[7]。本创新实验结合分散液液微萃取上浮溶剂固化(DLLME-SFO)的样品前处理方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定量分析技术的联用,指导学生全程参与实验的各个环节,设计并优化样品前处理及HPLC仪器分析的各项参数,建立快捷高效的水样BPA检测方法。教师全程指导,学生全程参与实验设计及开展,全方位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思维、素质”。同时,注重培养学生掌握文献查阅和Word、Excel等文本编辑方法,以及SPSS、ORIGIN等数据统计分析软件的使用,学习科研论文的基本组成和撰写。
2实验原理及核心内容
本创新实验的核心内容是从两个方面进行参数优化确定:其一是BPA定量分析的HPLC仪器检测条件;另一方面是样品的DLLME-SFO前处理条件。基于环境介质的复杂性以及环境样品中BPA浓度通常较低的特点,通过样品前处理需要达到分离和富集的目的,将BPA从样品中分离出来并去除基体干扰,同时还要达到一定程度的富集效果以满足后续定量检测方法的检出浓度。在进行样品中BPA检测的DLLME-SFO前处理条件优化时,主要通过富集倍数(ExtractionFactor,EF)和萃取回收率(ExtractionRecovery,ER)两项指标进行萃取效果的考察和比较[8],进而确定优化的萃取条件。EF为上浮萃取相中BPA的浓度与水样中BPA浓度的比值,Cfloated为萃取所得上浮相中BPA的浓度,C0为水样中BPA的浓度。萃取回收率ER(%)为萃取相中BPA的量占水样中BPA量的百分比例,Mfloated为上浮萃取相中BPA的质量,M0为水样中BPA的质量。Vfloated和V0分别为萃取相的体积和水样体积。样品经过DLLME-SFO前处理,其中的BPA分离富集至萃取相,并经由离心冷冻后取出,所得到的萃取相融化后即可进一步结合检测仪器进行定量分析。与气相色谱(GC)和气相色谱/质谱(GC/MS)等相比,高效液相色谱(HPLC)具有操作方便、测定时间短等优势。在确定BPA检测的HPLC色谱条件时,需重点考察并确定流动相的种类及流量、检测波长、柱温、进样量等参数;并建立优化条件下BPA测定的标准曲线,用于BPA的定量分析。最后,还需对实验所建立的DLLME-SFO-HPLC检测方法进行评价。采用逐步稀释法结合高效液相色谱工作站,确定方法的检出限和定量限。结合加标回收实验,分析加标回收率和相对标准偏差。从方法的线性范围、检出限、实际样品加标回收率等方面进行所建检测方法的综合评价。
富媒体下教师教学困境与出路的思考
摘要:大学课堂教学质量既关乎到学生是否获得一定的知识和技能,更关乎到大学教育的成败。根据目前网络便捷、丰富以及慕课等富媒体教学范式流行的形势,分析国内外传统课堂教学的历史厚重感以及“教”与“学”的对立统一关系、富媒体视界下的教师发展与教学困境和大学生的茫然与困惑,并对如何提高高校教学质量进行思考与探索。同时,简要介绍进行课改的专业核心实践课程“生物技术综合实验”的实施情况,最后对使用富媒体资源时的基本原则等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传统的课堂教学;富媒体;大学教育;教学困境;出路
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或坐于庙宇,或坐于高堂,或坐于庭院,既有正襟危坐,也有席地而坐,由此逐渐演变成今天的课堂授课方式。目前,这种方式在运行百年后似乎显得“过时”了,新的教学范式如MOOCs(慕课)、翻转课程等基于现代通讯技术的教学模式层出不穷[1—2],号召力极强,大有挤垮或颠覆“进化”数千年的传统或常规课堂教学模式之势[3—7]。从培养模式看,一些适应综合性、应用性强的培养模式也逐渐被提出并尝试,如CDIO(构思—设计—实现—运作)[8—9]、卓越工程师计划、新工科、新医科、STEM模式(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我国将其发展为STEAM[10],即科学—技术—工程—艺术和数学)等无不在影响甚至改变着传统的育人方式。面对本次汹涌的教学范式改革浪潮,如何反思和发展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如何客观认识MOOCs等新型教学方式并做到有效地消化与吸收?经过思考和研讨,我们认为,目前以及以后的较长时间内,非实践类的课堂教学仍是也应该是大学教育教学的“重中之重”。下面对此进行分析,希望能有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历史厚重感与新教育范式的兴起
(一)传统课堂教学历史既历久弥新又妥协于现实
课堂授课的历史可简单归结为:官学+书院/私塾→课堂教学→小班上课→大班教学,一种迫于现状的考虑,一种夹杂着无奈的平衡[11]。课堂和学校是相伴而生的,在我国,早期的学校可上溯到奴隶社会的老人群体对婴幼儿的喂养、看护,既传授了技能,同时又培养了“人才”[12]。随后在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史中,从诸子百家、云游四方的布道逐渐演变成了书院、私塾和官学相互补充的思想传播模式。随着社会制度的大变革,传统的办学模式被突变成现在的课堂教学模式,但在本质上并未改变思想的传播模式,改变的只是受众的人数和推举制的破灭、所传播思想的质变,所体现的是国家意志。目前,由于就读人数的迅速增加,小班上课改为大班教学,这其实是教室、教师资源有限、受众对象增速过快的现实反映,是一种无奈的选择,这是任何国家在发展中必然遇到的问题,而且是一种历史必然。实际上,中国传统小工商业、中医药等行业的师徒制,以及国外牧师的布道等也无不是传统学堂制的缩影或变态。
(二)新课堂教学范式的兴起及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