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管理介绍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健康管理介绍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健康管理介绍

AIDET沟通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应用

【摘要】目的研究AIDET沟通模式对家庭签约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深圳市福永人民医院下辖的凤凰山社康、和平社康建立健康档案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共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60)与观察组(n=60),对照组采用传统沟通模式进行健康管理,观察组则采用AIDET沟通模式进行健康管理,对比两组干预后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血糖指标、服药依从性及满意度。结果干预6个月及1年后,两组eGFR、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均较干预前改善(P<0.05),观察组eGFR、血糖达标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FPG、2hPG、HbA1c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服药依从性方面,对照组为75%,观察组为96.67%,观察组服药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满意度方面,对照组为78.33%,观察组为98.33%,观察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AIDET沟通模式对家庭签约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管理能有效延缓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是一种有效的慢性病管理模式,值得在广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推广应用。

【关键词】AIDET沟通模式;家庭医生签约模式;老年糖尿病;健康管理;慢性病管理

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工作压力的增加,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1-2],糖尿病是一种伴随终生的慢性疾病,往往需要长期甚至终身服药以控制病情,对患者的生活、工作、心理均造成了一定的负担,严重危害患者的健康[3-4]。而单纯依赖住院期间的治疗和护理,无法长期控制好血糖,必须配合出院后的居家自我健康管理[5-6],基于此,推行家庭医生签约模式对糖尿病患者进行长期、有效的健康管理对于稳定血糖、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重大意义。然而现在我国家庭医生签约模式尚在探索阶段,家庭医生签约后健康管理效果仍欠理想[7],如何与社区居民进行有效沟通是发挥家庭医生“健康守门人”社会价值的关键一步。本研究拟通过AIDET沟通模式对家庭签约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管理,明确该模式的应用效果,为进一步推广基于AIDET沟通模式在慢性病管理中的应用提供参考借鉴,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3月—2020年3月于深圳市福永人民医院下属的凤凰山社康、和平社康建立健康档案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共12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60)与观察组(n=60)。其中,对照组中男36例,女24例;年龄最小60岁,最大75岁,平均(67.32±5.19)岁;病程最短2年,最长15年,平均病程(9.12±2.48)年;观察组中男32例,女28例;年龄最小60岁,最大76岁,平均(66.72±6.04)岁;病程最短3年,最长16年,平均病程(9.71±2.23)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基线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方法

阅读全文

妇产科住院健康教育应用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妇产科护理单元住院患者1286例。妇科886例,产科400例。年龄18~68岁,文化程度小学至大学本科。均具有接受健康教育的能力。护理单元应用PDCA循环模式,对1286例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现将健康教育具体实施管理总结如下。

1.2方法

PDCA循环包含个阶段8个步骤。①计划:全面评估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明确问题的根本原因。存在问题如下:护理人员宣教时间不足;地点内容局限;内容准备不充分;宣教方法单一;过度使用医学用语;患者接受能力差别大;患者对健康教育的认识不足;缺乏自动自发参加学习的意愿;很难集中患者集体健康教育讲座。问题存在的根本原因是护士对健康教育认识不够,观念不强;宣教时间选择不妥(下午4时);患者文化程度差异大;患者对健康教育的目的、意义认识不足。②明确目标:健康教育率达98%;新住患者100%参加;对自己所患疾病了解并掌握自我干预保健措施。③计划及组织实施:制定健康教育计划表。见附表。具体实施措施:患者入院后,白班(接待患者的)护理人员,热情主动接待患者,亲自送患者到病房,介绍“住院患者管理制度”、“陪护探视制度”;责任护师在24小时内介绍医院住院“物理环境”和“社会环境”,治疗护理工作程序;呼叫仪的使用及贵中物品保管等。72~96小时内介绍相关检查、治疗、用药知识、术前、术后宣教、产前、产后宣教、新生儿护理、消毒隔离、感染控制等;疾病重点:病因,临床症状、诱因等。1周内介绍自我护理知识和干预措施。在出院前12~24小时做好出院指导内容:出院带药后续治疗、适宜锻炼、饮食、休养环境、良好心态、伤口观察及再就诊医生复查、专科指导、个体指导等。检查处理:以问卷调查形式检查健康教育参加率和成效。通过汇总问卷调查表,结果:健康教育覆盖率94%;医院工作制度知晓率90%,陪护探视管理知晓度92%,相关疾病内容及饮食知晓率94%,疾病重点知晓率89%,自我护理知识知晓率90%,出院指导内容知晓94%。整改措施:提高护士对健康教育的重视度,想方设法激发患者自动自发参加健康教育。当日未完成的内容在次完成,不能下床的患者床旁宣教,重点内容重点讲解,可用书面材料的一对一形式宣教;在示教室及每个病房显目位置贴健康教育计划表温馨提示,内容为:宣教内容、时间、地点、参加人、宣教人等。出院患者集中健康教育指导。改进后再评估,将存在的问题进入下一个PDCA循环中,并重新规划健康教育内容和程序。

2结果

通过PDCA循环模式的应用,本妇科护理单元1286例住院患者健康教育覆盖率达95%,患者对健康教育内容的知晓率达91.5%。通过PDCA循环管理的应用,有效提高患者对健康教育的认识和参与率和学习成效,同时也提高了护士对健康教育管理水平和重视度。

阅读全文

路径健康教育对肺炎患儿家长心理状态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肺炎患儿家长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4月−2018年3月收治的156例小儿肺炎患儿家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宣教,观察组采用路径健康教育管理,对比两组家长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和心理状态。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的知识掌握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路径健康教育管理有利于提高肺炎患儿家长健康知识,可有效改善家长的焦虑和抑郁等负性情绪。

关键词:路径健康教育;肺炎;心理状态

小儿肺炎是儿科常见多发症之一,该症病情迁延难愈,易反复发作,且随着病情进展,可诱发多种并发症,影响患儿健康及正常生长发育。有研究表示[1],小儿肺炎康复与患儿家长积极配合关系密切,但由于患儿家长对小儿肺炎认知不足,常出现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继而不利于获得家长的配合和支持。对此,本研究对我院78例小儿肺炎患儿的家长开展路径健康教育管理,取得了满意的干预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4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156例小儿肺炎患儿,均符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八版)》的诊断指标[2],且经X线、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确诊。所有患儿均由父母陪护,家长中男85例,女71例,年龄27~42岁,患儿家长均初中以上学历。排除精神障碍、言语理解功能障碍、智力缺陷、文盲的患儿家长。将156例患儿家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8例。两组家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阅读全文

社会医学理论体系的完善

作者:石学峰 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管理学院

社会医学,是研究社会因素和健康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规律,制定社会保健措施,保护和增进人群的身心健康和社会活动能力,保证人们积极地、全面地发展提高生活质量的一门医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交叉学科。[1]随着社会、经济、文化水平的发展、疾病谱的改变,社会因素在人们健康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社会医学作为一门以传授社会因素与健康关系知识的科学,目前已成为预防医学、卫生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主干课,同时也是临床医学、基础医学等专业的选修课。然而,在中医院校,除了管理类专业外,大部分专业,特别是中医类或中药类专业,均未设置社会医学课程。本文从必要性、授课特征两个方面,提出中医院校开设社会医学课程相关策略与建议。

1中医院校开设社会医学课程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人们对健康问题的认识越来越深刻。现代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已被绝大多数人们认可,即人们认为健康问题或疾病的产生,从根本上讲是生物因素、心理因素与社会因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因此,健康的重新获得、疾病问题的消除,也需要从生物因素、心理因素与社会因素去思考。也就是说,疾病的消除,除了需要药物、技术的作用,生活方式的改变与健康心理、和谐的社会因素影响同样重要。而社会因素、行为生活方式、心理因素等与健康的关系,是社会医学传授的基本理论。因此,笔者认为,不论是西医院校还是中医院校,既然均以维系与促进人类健康为己任,因此均应设置“社会医学”这门课程。另外,就中医院校而言,社会医学与中医院校传授的主流课程也具有一定的相通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1目标的一致性

中医院校的主要培养目标,是培养一批能够运用中医基础理论与知识,进行疾病诊断、治疗、预防、健康维护的健康使者;中医院校开设的主流课程,主要用于培养学生的“望、闻、问、切”能力,培养学生开具“中医药处方”,减轻患者病痛的能力。而社会医学,主要从社会因素、经济因素、政策因素等方面出发,对健康问题进行阐释,提出疾病预防与治疗的“社会处方”。一般情况下,健康问题或病痛的消除,常常需要“医药处方”与“社会处方”共同努力才能起到更好的作用。因此,从根本上讲,社会医学与中医药院校的主流课程并不冲突,反而是相互补充,取长补短的关系。

1.2理念的一致性

阅读全文

骨科病房无缝隙护理管理应用

1临床资料

本科基础护理服务缝隙存在问题:①个别护理人员没有充分认识骨科基础护理工作的意义和重要性,对基础护理的认识只停留在病人住院环境舒适、患者清洁等层面上。②不重视入院介绍,使护理服务沟通不畅。③常规的基础护理未到位,如全麻术后第1天未做口腔护理;留置导尿患者只做1次会阴护理,未按要求每日做2次会阴部护理。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的应用:①加强护理人员对基础护理重要性的认识培训。首先明确基础护理贯穿于患者健康护理的始终,是并发症的预防和症状护理的实践活动,是护理人员践行护理程序的具体活动,其质量是实现减轻患者痛苦、恢复健康、维护健康、促进健康的保障。强化质量意识,加强职业道德的素养,自觉执行质量标准。具体措施:护理人员应备“基础护理工作反思日记本”,将工作中的不足进行记录,每周进行一次基础护理工作交流,从不足中学习提高,避免同一不足重复出现。②优化基础护理服务流程,使各项基础护理工作高效、优质、有序进行。病人生活护理(包括入院介绍、环境舒适、患者清洁)→病情变化的观察(危重、大手术术后、长期卧床病人的并发症,如坠极性肺炎、泌尿系的感染、褥疮、关节僵直、肌肉萎缩等→与病人的沟通交流(了解患者需求,发现并发症发生的迹象)→基本护理操作(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和质量标准)→健康教育(贯穿于健康的全过程)。③加强质量监控。首先做好一级质控,护理人员自律,自己管理自己约束、提升,将质量意识深入心底,慎独精神渗透到患者健康护理的全过程;其次配合护士长做好二级质控,自觉自愿接受护士长的督查指导,对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立即改正,同时借鉴他人基础护理工作中的亮点,在具体工作中学习应用。积极配合三级考核,重视院级考核和督查。④开展“基础护理品管圈”活动,护士长为圈长,其他护理员为圈员,每月活动1次,“头脑风暴”法讨论如何夯实骨科基础护理,内容为人员培训、基础护理并发症评估和识别、制定防范计划和措施、明确控制措施等。

2结果

实施无缝隙基础护理管理后,骨科病房患者基础护理高效优质到位。患者满意度提高。护理人员基础护理工作质量意识增强,对基础护理的认识深入到核心,即基础护理工作是防止和减少并发症发生的保障,是确保患者安全的基石;同时明确基础护理的内涵,优化基础护理程序,从而夯实病房患者的基础护理。

3讨论

无缝隙护理管理增强了护理人员对基础护理内涵的认识,并将基础护理深化到减轻患者痛苦、恢复健康、维护健康、促进健康实践活动中。同时优化基础护理流程,使基础护理高效优质进行。凸显了三级质量控制的重要性,特别是以一级质量自控,体现了质量管理人人有责,每位护理人员均是质量控制的个体,个体每天进步一点点,整体就能保持强有力的质量标准。

作者:郭红蕾 单位:巴彦淖尔市医院体检中心

阅读全文

前列腺电切术健康教育作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2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86例行前列腺电切术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3例;研究组年龄69岁~78岁;病程3年~7年;文化程度:小学及初中24例,高中16例,大学及以上3例。对照组年龄67岁~79岁;病程3年~8年;文化程度:小学及初中23例,高中16例,大学及以上4例。2组患者在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制订健康教育方案

由护士长和高年资护士共同商议和制订健康教育路径告知表,挑选2名业务扎实、沟通能力强的护士担任试验组责任护士,根据告知表内容分阶段向患者讲解治疗目的和配合方法,护士长抽查患者的掌握情况,及时查找原因及时整改。

1.2.2健康教育方法

阅读全文

大数据平台下接触网健康管理探究

摘要:随着数据体量的增加和计算机技术不断发展,研究基于大数据技术的接触网健康管理成为保证铁路安全运行的一个重要突破口。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大数据技术的接触网健康管理方法,结合大数据的基本概念以及接触网大数据的基本特点,阐述了健康管理的主要内容,从数据获取层、数据处理层、AI健康管理体系和可视化表达层出发,介绍了基于大数据平台的接触网健康管理的架构设计流程,并对其中关键技术进行了论述,为提高接触网的安全稳定性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关键词:接触网;健康管理;大数据;机器学习

0引言

随着我国轨道交通事业的快速发展,对于铁路的安全稳定运行提出了更高要求。接触网作为牵引供电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列车提供牵引动力,其稳定的服役状态是铁路安全可靠运营的关键,如何提高运行效率,降低故障发生率、运维成本和工作量,对于铁路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1,2]。目前我国铁路采取“计划预防修为主,事后维修为补充”的检修策略,实际应用中存在维修过度或维修不足等问题[3]。2017年,原中国铁路总公司颁发了《铁路大数据应用实施方案》[4],该方案给予了基于大数据技术的设备状态评估指导意见。接触网是牵引供电系统的重要设备之一,基于其数据的特点,运用大数据及人工智能等技术,可实现其故障诊断、预测、健康状态评估与剩余寿命预测,并提供合理的维修和优化策略以延长接触网的使用寿命,提高使用效率,同时降低运维成本。目前,PHM(故障预测健康管理)技术在航空、智能电网及含有复杂设备的制造业领域应用广泛[5~7],对于接触网的健康管理也有少量研究[8],但基于大数据技术的接触网健康管理的研究和应用较为缺乏。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大数据技术的接触网健康管理平台设计,结合大数据的基本概念以及轨道交通大数据的基本特点,阐述接触网健康管理的主要内容,从数据获取层、数据处理层、AI健康管理体系和表达层出发介绍基于大数据平台的接触网健康管理架构设计流程,并对其实现的关键技术进行论述。

1大数据技术

1.1大数据基本概念。关于大数据的基本概念,英文中至少有3种名称:大数据(BigData)、大尺度数据(BigScaleData)和大规模数据(MassiveData),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的定义。维基百科认为,大数据或称巨量数据、海量数据、大资料,指的是所涉及的数据量规模巨大到无法通过人工在合理时间内达到截取、管理、处理,并整理成为人类所能解读的信息。IDC年度数字宇宙研究报告《从混沌中提取价值》中指出,大数据技术描述了一种新一代技术和构架,采用非常经济的方式,以高速捕获、发现和分析技术,从各种超大规模的数据中提取价值。麦肯锡全球研究院(McKinseyGlobalInstitute,MGI)在《大数据:下一个创新、竞争和生产力的前沿》报告中的描述:大数据是指无法在一定时间内使用传统数据库软件工具对其内容进行抓取、管理和处理的数据集合。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ationalInstituteofStandardsandTechnology,NIST)定义的大数据是,数据大、获取速度快或形态多样的数据,难以采用传统关系型数据分析方法进行有效分析,或者需要大规模的水平扩展才能进行高效处理。随着科技的发展,全球数据呈爆炸式增长,大数据中隐藏着数据潜在的价值信息,可通过大数据挖掘技术对其提取,其中,大数据技术的重点主要是对系统的海量数据进行快速处理、存储和挖掘,最终获得有价值的应用信息。

1.2接触网大数据的基本概念。相对于大数据的技术定义,接触网大数据则是一个更为广义的概念,并没有一个严格的标准限定多大规模的数据集合才能构成接触网大数据集合。接触网数据是大数据理念、技术和方法在弓网系统的实践,接触网大数据涉及接触线状态、接触网支持装置技术参数、列车运行方式、外部环境等各因素,涉及跨单位、跨专业的数据分析与挖掘。接触网大数据不仅在于包含多大规模的数据,还在于包含哪些方面的数据,是“涵盖接触网系统全寿命周期各个环节所产生的数据,包括可在线监测的运行数据、人工记录数据、设计数据、设备出厂数据、操作记录等列车运行相关的常规数据,也包括各种动态检测监测数据及数据分析。”接触网数据具有如下特点:(1)数据动态性强;(2)由于数据来源较广,其异构性更为广泛;(3)数据具有一定规律性;(4)鉴于其行业的特殊性,对其保密性要求较高;(5)由于其分布广泛,数据具有明显的时空特性。接触网大数据建模是利用接触网系统全寿命周期产生的各种类型数据,采用大数据技术建立数学模型的过程。开展接触网大数据建模方法的研究是接触网大数据研究与发展的重点之一。2PHM技术故障预测健康管理(PrognosticsandHealthManagement,PHM)是通过安装多种传感器和其他监测设备来获取设备的状态参数,借助先进算法模型,达到对系统状态维护及管理的目的[9~11]。PHM技术一般应具有故障监测隔离、故障诊断与健康管理等功能。PHM技术将设备当前状态作为起点,根据设备的历史运行数据,结合系统的功能结构、系数参数、工作环境因素对设备的健康状态进行判断和预测,从而制定合理的设备维修与运维计划,其基本体系如图1所示。(1)数据采集。数据采集主要实现设备运行状态参数的采集,以便能够对系统状态进行准确评价,在此之中需要注意3个问题:a.需要保证静态监测点设置的合理性;b.参数传输的准确和快速性,需要借助先进信息传输技术;c.接触网动态检测数据格式的统一性,基础信息定位的准确性。(2)故障诊断。故障诊断作为PHM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设备故障分析,提取故障特征,实现根据状态参数完成故障定位、识别和隔离。该环节需要借助先进的数据挖掘技术,基于获得接触网状态监测信息,通过接触网故障分析确定接触网故障参数的阈值,实现接触网的故障诊断,运用支持向量机、神经网络以及接触网数学故障模型,实现接触网故障类型的识别。(3)故障预测。故障预测作为PHM技术的核心,主要实现设备性能退化状态的评估以及剩余寿命的预测,目前主要包含基于模型、基于数据驱动和基于统计可靠性3类故障预测技术。其中,基于数据驱动的健康管理技术无需构建表征系统退化和剩余寿命的数学物理模型,具有较低难度成本和较好的适应性,受到科研机构和企业的热捧。(4)健康管理。通过构建健康评估模型,实现对设备健康的估计以及健康预警,基于大数据分析技术,提供维修计划的决策和剩余寿命的预测。

阅读全文

谈医学院校公共事业管理课程思政案例

摘要:在医学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推进课程思政工作的过程中,将思政内容与专业特色相结合,融于专业知识的讲述,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政治思想、专业思想和心理健康。以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为例,展示课程思政案例设计的3个主要方面:课程主旋律思政设计,历史发展思政设计和时事政治思政设计。经过课堂实践探索发现,课程思政工作有利于提升医学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教学效果,提升教学格局,增强学习动力和促进教学良性互动。

关键词:公共事业管理;课程思政;案例设计

当代高等医学院校的医学教育在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过程中不能只讲知识和技能,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与思政修养也同样重要。2020年,教育部颁布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全国各类院校要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该“纲要”明确指出不同专业的课程思政需要突出本专业特色。其中,经济管理类专业在课程教学中需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帮助学生了解相关专业和行业领域的国家战略、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因此,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教学也要围绕本专业特点开展思政建设。社会公共事业关系到居民生活的质量与社会的福祉[1],应以需求为导向提供相应的服务。因此,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应当了解公共事业的公益性,具备为居民服务的基本思想观念。而医学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与健康、医学息息相关,医疗保健服务的管理与供给需要时时遵照健康领域服务的核心原则,如确保医疗服务的公益性、维护居民的健康权、平衡资源分配的公平与效率等[2-4]。这些思想观念有助于学生树立职业道德,并且有助于明确自己的职业规划。因此,除入学阶段的专业介绍、专业思想稳定工作之外,大量专业特点和专业思想的渗透应当融合在专业课程中,通过理论课堂和实践课堂向学生展示医学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特点和个性化的职业特征[5]。在我校课程思政推进的过程中,本专业课程目标设计为增强医学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的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本教学团队围绕医学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特点,结合“三全育人”要求,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中,规划了课程思政的框架与内容。以期通过教学团队全员参与课程思政,将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并贯穿全课程,从政治思想、专业思想和个体心理健康多维度推进本专业的育人工作[6]。

1医学院校公共事业管理课程思政设计思路

在课程设计思路方面,围绕培养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的总体目标,将课程思政划分为:树立政治情操、引导家国情怀、增进人文修养和培养各类美学意识的思政内容。专业课程思政内容需包含但不限于以下3个方面:(1)奠定本课程主旋律的思政设计;(2)基于历史唯物主义介绍某内容的历史发展;(3)立足于时事政治引导学生理解知识点。课程思政的形式包括:知识介绍、问题引导、先讲后问。这3种形式结合以上3个方面的思政设计思路,灵活安排于各个章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促进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2卫生事业管理专业课程思政的设计案例

以卫生事业管理学为例,介绍课程思政案例的设计。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