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管理措施评估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健康管理措施评估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健康管理措施评估

血站质量管理中应用差错管理的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血站质量管理工作中应用差错管理对其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和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1年6月收集的健康血液标本4896例,采供血工作人员54例,献血者108例,用血医院15例作为对照组,2021年7月~2021年12月收集的健康血液标本4896例,采供血工作人员54例,献血者108例,用血医院15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管理方法,观察组给予差错管理方法。比较两组管理后的温湿度控制、设备维护保养、消毒效果评分、献血反应、献血者的满意度、用血医院的满意度、健康教育覆盖率、理论知识、操作技能考核成绩及质量管理水平,管理期间的差错事件及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管理后观察组温湿度控制、设备维护保养、消毒效果评分、理论知识、操作技能考核成绩及质量管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管理期间观察组差错事件总发生率为0.71%,低于照组的1.88%;管理后观察组献血反应发生率为1.85%,低于对照组的11.11%;观察组的献血者的满意度、用血医院的满意度、健康教育覆盖率分别为98.15%、100.00%、100.00%,高于对照组的89.81%、73.33%、90.74%;管理期间观察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为5.98%,低于对照组的17.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站质量管理工作中应用差错管理可有效保证血液样本的安全,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减少差错事件的发生,增强工作人员的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掌握情况,提升献血者及用血医院的满意度,提高健康教育覆盖率和血站管理质量。

关键词:常规管理;差错管理;血站;质量管理;满意度

血站是无偿献血者招募、血液采集与制备、临床用血供应、临床用血业务指导和质量控制工作的公益性卫生机构,血站的管理情况直接关系到献血者的献血意愿、献血反应的预防及血液的质量,因此提升血站的整体管理质量,有利于血站工作过程中减少失误的发生,进而保证血液样本的安全。常用的常规管理方法可通过采取一系列的管理措施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但对于差错事件缺乏针对性的管理措施,不利于血液质量的提升。任何一项工作中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差错,虽然不能完全规避,但可以通过一定的措施和提高防范意识可有效减少差错事件的发生。差错管理是一种对常见差错事件的分析总结,进而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在差错事件发生前进行积极的预防的管理模式。因此,研究旨在探讨血站质量管理工作中应用差错管理对其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和满意度的影响,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21年1月~2021年6月该站收集的健康血液标本4896例,采供血工作人员54例,献血者108例,用血医院15例作为对照组,男3687例,女1209例;年龄21~48岁,平均年龄(32.63±6.22)岁;献血者100例中男56例,女44例;年龄21~45岁,平均(31.78±5.84)岁。2021年7月~2021年12月该站收集的健康血液标本4896例,采供血工作人员54例,献血者108例,用血医院15例作为观察组,男3669例,女1227例;年龄22~50岁,平均年龄(32.75±6.26)岁;献血者100例中男59例,女41例;年龄21~47岁,平均(31.81±5.87)岁。两组一般资料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研究已经院内的医学伦理委员会部门许可,且所有献血者及用血医院均知晓并签订知情同意书。

1.2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管理方法。观察组给予差错管理方法,具体方案如下(1)收集差错信息,分析原因并制定预防措施。主要包括献血环节(献血的资料问题、生理状况、献血间隔期等)、血液保存环节(按照操作程序严格执行,避免出现血液质量问题)、内审环节、管理评审环节、检测血液环节及设备保养维修等环节。(2)对工作人员进行合理管理。将每个环节可能出现差错的地方和常见的差错类型告知相关工作人员,增强防范意识;并参照“一法两规”制定岗位制度,对工作人员进行岗位培训,增强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安全质量意识。(3)对工作流程进行合理设计。根据血站的实际工作情况,对工作流程进行优化、合理设计,制定招募血源、采集血液、检测血液、质量控制等各种流程。(4)对献血者进行加强管理。对献血者讲解献血的相关知识,详细介绍采血设备、采血耗材的安全性及采血过程;在采血过程中与献血者进行沟通交流,安抚紧张情绪,放松肌肉,避免出现献血反应;在献血完成后详细讲解相关注意事项,发放献血证和纪念品,提升献血者的荣誉感。(5)制定全面质量管理措施和奖惩措施。对血站目前的技术水平和环境等进行详细评估,并给予相应的差错管理措施,总结极易出现的差错事件及相关环节,并填写差错报告,然后分析原因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根据出现差错事件的频率及严重程度,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奖罚处理。

1.3观察指标。(1)相关指标:采用自制的评估量表对两组管理后的温湿度控制、设备维护保养、消毒效果3个方面的情况进行评估,每个方面总分25分,分数越高,表明效果越好。(2)差错事件比较:记录并比较两组在管理期间出现的意外伤害、服务投诉、异常血液报废等差错事件情况,并计算差错事件发生率=(意外伤害+服务投诉+异常血液报废)例数/总例数×100%。(3)调查情况:对献血反应、献血者的满意度、用血医院的满意度、健康教育覆盖率进行调查评估:记录并比较两组在管理期间献血反应的发生情况,出现紧张焦虑情绪、轻微出汗、眩晕、面色苍白或心率加快等症状为轻度,出现呕吐、心悸、血压下降、胸闷等症状为中度,出现抽搐、昏厥、意识模糊、心律不齐等为重度,并计算献血反应发生率=献血例数/总例数×100%;采用自制的调查问卷评估献血者的满意度,80~100分为满意,60~79分为基本满意,<60为不满意,满意度=(满意+基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采用自制的调查问卷评估用血医院的满意度,80~100分为满意,60~79分为基本满意,<60为不满意,满意度=(满意+基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采用自制的调查问卷评估健康教育覆盖情况,包括采血前、采血中、采血后的健康教育及跟踪随访四个方面,分别评为完全覆盖、部分覆盖和无覆盖3个等级,健康教育覆盖率=(完全覆盖+部分覆盖)例数/总例数×100%。(4)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记录并比较两组在管理期间解冻破袋、脂肪血、血液渗漏等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并计算不良事件总发生率=(解冻破袋+脂肪血+血液渗漏)例数/总例数×100%。(5)理论知识、操作技能考核成绩及质量管理水平,于管理后,对两组采供血工作人员的采供血理论知识及相关实践技能进行考试评估,总分分别为50分,评分越高,表明采供血工作人员对采供血理论知识及相关实践技能的掌握情况越好;采用自制的血站质量管理调查表评估两组的质量管理情况,主要包括血液的运输、发放、存贮、制备及采集等各个方面进行评估,该调查表共计100分,评分越高表明血站的质量管理水平越高。

阅读全文

肉鸭健康养殖内涵和保健管理技术

摘要:为使肉鸭健康养殖技术具体化并能够落地落实落细,本文分析了健康养殖的核心体现、内在表现:环境健康、生态友好,机体健康、生理稳态,高品质与高效益,产业链协同全过程安全;指出了制约肉鸭健康养殖发展的因素:健康养殖理念欠缺,养殖设施设备陈旧老化,集约化养殖密度过高,养殖环境遭到破坏,饲料配制不合理,疫病防控与保健体系不完善;提出了肉鸭健康养殖的策略和路径:改善养殖条件、实施生态养殖,健全肉鸭健康养殖的保障制度;从肉鸭健康管理方案的制定、监测管理与安全行为、保健方案的应用等方面简述了围绕健康养殖需实施的保健要求。

关键词:肉鸭;健康养殖;保健管理

肉鸭健康养殖内涵是以优质、高效、安全为目的,利用现代先进的技术,建立数量、质量、生态和效益和谐发展的现代养殖模式。健康养殖涉及环境健康、肉鸭机体健康、产业链健康、产品健康和人类健康5个方面的健康要求[1]。发展肉鸭健康养殖,必须从氛围塑造、技术集成、设施改进、组织协调、保健管理等方面加以完善,为肉鸭的健康发展提供支撑。

1健康养殖的核心体现与内在表现

1.1环境健康、生态友好

对一个养殖主体来说,环境因素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显得突出。环境健康包括适合肉鸭养殖发展的社会氛围环境、便于防疫的周边环境、美丽洁净的场区环境、清新适宜的舍内环境与健康平衡的肠道微环境等内容,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一定生态关系的系统整体称为生态环境。生态养殖是一种实现生态平衡、提高养殖效益的一种养殖方式,生态养殖包括:环境生态维护、养殖生态维护、生理生态维护。

1.2机体健康、生理稳态

阅读全文

栓塞症护理管理干预实践探讨

摘要:目的:规范院内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防治护理工作,为住院患者提供规范、同质的VTE护理。方法:建立院内VTE防治护理专项小组,完善VTE防治护理程序,构建VTE管理信息化平台,采用多种形式的VTE知识培训,进行VTE防治质量监控。结果:组建VTE防治护理专项小组后,VTE高危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为84.2%,高于组建前48.4%(P<0.05),VTE评估准确率为93.60%,高于组建前89.10%(P<0.05),VTE预防措施执行率为90.40%,高于组建前83.00%(P<0.05)。结论:VTE防治护理专项小组的管理模式,规范了护理行为,提高了院内VTE护理质量。

关键词:静脉血栓栓塞症;护理专项小组;护理管理

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thromboembolism,VTE)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veinthrombosis,DVT)和肺栓塞(pulmonaryembolism,PE)[1],是继冠状动脉综合征及脑卒中后的第三大心血管疾病[2],也是肿瘤患者死亡的第二大原因[3]。VTE的早期识别、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可以有效降低患者死亡风险。《医院内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与管理建议》中指出护士在VTE防治过程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4]。我院于2015年起对住院患者实施规范的筛查和诊治,2019年起组建VTE防治护理专项小组,对VTE防治护理工作进行规范管理。通过一年的运行,取得了一定成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院内VTE防治护理团队构建。1.1.1成立VTE防治护理专项小组专项小组设组长1名(护理部主任)、副组长2名(护理部副主任)及小组成员19名,为VTE高风险科室如骨科、血管外科、胸外科、呼吸科、产科、神经外科、神经内科、康复科、肿瘤科等部门的护士长及骨干成员。1.1.2专项小组职责专项小组组长负责VTE专项工作小组的运行和管理、质量安全管理以及跨部门沟通、协调等工作。副组长督促落实各项工作,收集反馈信息,协同小组成员提出改进建议。小组成员负责VTE实施方案的落实,VTE知识培训、质量检查、敏感指标监测以及疑难病例的多学科查房讨论。

1.2完善VTE防治护理程序。1.2.1VTE风险评估我院根据内、外科病情的特异性,依据2018版中国《肺血栓栓塞症诊治与预防指南》[1]推荐,外科手术患者采用Caprini风险评估模型,内科患者采用Padua评分表进行VTE风险评估。将风险评估表纳入医护电子病历系统中,患者入院、术前、术后返回病房、出院时完成风险评估,病情变化及时复评。建立VTE健康宣教和预防措施书写模板,规范记录。1.2.2落实VTE预防分层干预依据2018版中国《肺血栓栓塞症诊治与预防指南》建议,根据风险程度确立VTE预防等级。Caprini风险评估量表评分0~2分,危险等级为低危,机械预防;评分3~4分为中危,药物预防或机械预防;评分≥5分为高危,药物预防或药物预防联合机械预防。Padua风险评估量表评分<4分为低危,早期活动;评分≥4分为高危,药物预防或机械预防。

1.3构建VTE管理信息化平台。建立医护合作VTE管理信息化平台,以网络信息化为中心,呈现护理入院评估直接关联风险评估→评估结果推送至医疗平台→医护界面同时提示预警→医生下达医嘱→护理平台选择预防措施并实施→护士再评估的循环反馈的医护合作过程,促进医护沟通,共同推进VTE防治工作的开展。

阅读全文

有限空间安全管理分析思考

有限空间又被称为受限空间、密闭空间、封闭空间等。有限空间作业安全不但在我国是安全生产管理的难点和痛点,在国外也面临同样的问题。上个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英国的有限空间作业事故多发高发,为使有限空间作业人员免受中毒窒息等事故的伤害,英国先后制定发布了有限空间作业相关安全法规和标准。1997年,英国依据《工作场所健康安全法案》出台了《有限空间条例》(以下简称《条例》)。2014年,英国职业安全健康局制定发布了《经批准的行为准则: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第三版)》,对《条例》内容进行了细化,提出了具体建议和作业指南,帮助相关单位和人员更好地落实《条例》具体要求。本文介绍了英国有限空间作业的管理要点,探讨预防有限空间作业事故发生的路径,可为国内企业预防有限空间作业事故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有限空间的特征

《条例》所指“有限空间”是由于空间封闭的性质导致合理可预见特定风险的地点,包括任何舱室、储罐、大桶、筒仓、坑、沟、管道、下水道、烟道、井或其他类似空间。全封闭的有限空间很容易被识别,如下水道和用于储存化学品的密闭储罐。一些不是全封闭的空间则不太容易被识别,如顶部或侧面敞开的船舱、筒仓,空间较大的粮仓,汽车维修中心的喷漆空间等。还有些空间因其内部条件或封闭程度不断变化而演变成有限空间,如进行因为焊接、喷漆或使用化学品清洁等作业,逐步消耗氧气或增加污染物浓度,当氧气浓度和污染物浓度没有达到标准规定的安全水平,则该空间可以定义为有限空间。为此,《条例》规定“有限空间”应具备2个条件:一是必须形成基本封闭的空间(并非全部情况);二是必须存在或合理预见存在一种或多种特定风险。《条例》中“特定风险”指中毒、窒息、火灾、爆炸、淹溺、坍塌等。

二、有限空间作业风险评估

《条例》规定,雇主应当对工人或受有限空间影响的人员所从事的作业活动进行风险评估,评估进入有限空间或者在该空间作业的风险,以及可能受作业活动影响的人员所面临的风险。在开展风险评估时的同时,应当征询员工及其代表的意见。应优先采取措施避免在有限空间作业,如果不得不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则必须建立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制度。如果超过5人,则应将评估结果形成书面记录。有限空间作业风险评估应由有资质的人员实施。评估人员应熟悉相关工艺、厂房和设备,具备必要的技能、知识和经验,知晓相应的风险预防措施。对于比较复杂的情况,应由多人开展特定领域的风险评估,主要评估包括空间状况、内外部作业活动、作业人员能力和应急救援等方面的风险。

1-空间状况

空间状况评估主要包括5个方面:一是空间内过往存储物质可能产生的危害;二是空间内的残留物,包括化学残留物以及污垢、铁锈、淤泥等其他残留物存在的危害,以及污垢、污泥或动物粪便被扰动可能释放出的危险气体、烟雾或蒸气;三是邻近工厂、生产线、气体总管以及周围土地、土壤或地层释放出污染物的风险;四是空间内氧气浓度,如明显偏离正常浓度水平(氧气正常浓度水平即20.9%),应查清原因并评估安全风险;五是空间大小及布局对安全的影响,如偏僻或低洼的隔间等。

阅读全文

循环管理儿科护理效果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儿内科(含神经内科、消化内科及呼吸内科)2013年8月—2014年5月出院患者1242例,通过回访中心调查护理满意度、反馈意见等。入选条件:住院期间有父母陪护,陪护人员至少有小学文化(病历提供),被调查人为陪护人员本人。其中将2013年8月—2013年12月儿内科住院患者630例作为对照组,2014年1月—2014年5月儿内科住院患者612例作为观察组,两组患者住院时间、疾病性质、被调查人年龄和学历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回访中心通过电话回访软件,获取出院患者信息,设立回访项目。回访中心两名专职护士完成回访工作。回访内容:健康教育宣教、服务态度、护理技术、住院环境、基础护理等五方面满意度。每月初对上月儿内科出院患者电话回访的满意度进行统计分析,收集的意见建议汇总、分科、分类并通过OA系统反馈科室。对照组按照常规方法管理护理满意度和反馈意见,观察组应用PDCA循环管理护理满意度和反馈意见。成立护理满意度管理小组,以护理部副主任为组长,病区护士长、回访中心专职护士为组员,负责每月护理满意度的管理。PDCA循环管理包括计划、措施实施、监督和反馈。

1.2.1计划阶段(Plan)

收集实施PDCA循环前5个月儿内科出院患者护理相关意见102条,进行分析、分科,共性问题汇总。分析主要原因:第一,护士静脉穿刺技术有待提高;第二,健康教育知识不够全面;第三,护士不能主动与家属沟通了解其需求;第四,患者生活照顾存在诸多不便。针对以上原因提出具体计划与措施:第一,提高护士静脉穿刺水平;第二,改进健康教育方法;第三,加强生活照顾;第四,强化沟通技巧。每个具体措施实施按PDCA循环管理完成,周期根据具体情况设为1~5个月。

阅读全文

专科护理指标在心力衰竭患者的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专科护理质量指标在心力衰竭患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专科疾病特点及循证为基础,建立了1个一级指标,3个二级指标及11个三级指标。比较专科质量指标建立前(2018年3~4月)与建立一年后(2019年3~4月),护理质量指标中急性左心衰发生率、护士对心功能评估正确率、护理措施落实正确率、患者自我护理知识知晓率。结果:通过建立并监测专科质量指标,急性左心衰发生率低于建立前,护士对心功能评估正确率、护理措施落实正确率、患者自我护理知识知晓率均高于建立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构建专科质量指标能提高心内科优质护理质量,进一步提高护士的业务水平。

【关键词】心力衰竭;专科质量指标;护理质量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选取我科专科质量指标建立前(2018年3~4月)的58例患者为对照组,男30例,女28例。专科质量指标建立一年后(2019年3~4月)的60例患者为观察组,男36例,女24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种、文化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2018年中国心力衰竭指南临床心衰标准[1];排除标准:1.认知障碍患者;2.病情危重无法配合患者。

阅读全文

品管圈妇产科应用

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6月在我院妇产科住院5d~15d的患者496例,年龄23岁~73岁,平均48岁。其中产妇196例,子宫肌瘤74例,妇科炎症52例,异位妊娠56例,子宫内膜异位症11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48例,纳入标准:意识清楚,能与人进行正常的语言交流,自愿参与者。2组患者年龄、病情、文化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方法;观察组采用QCC管理方法,通过圈员间的互相协作,按照PDCA循环([Plan(计划):主题选定、计划拟定、现状把握、目标设定、解析目标、对策拟定,Do(执行):对策实施与检讨,Check(检查):效果确认,Action(处理):相关指标标准化、检讨与改进]的程序实施,预防和干预住院患者跌倒的发生,降低高危患者跌倒率,具体措施如下:

2.1组织培训

2014年1月,护理部选派人员外出参加QCC的相关知识培训后回院对全院护理人员进行了专题培训,本科室组织科内护理人员对QCC知识进行了相应培训。同时对护理人员进行品管圈知识理论考试,对圈长、护士长和骨干护士实施应用能力考核以评价培训效果。

2.2组圈

阅读全文

大型桥梁与隧道工程监测评估系统

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社会建设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而且在实践中工程质量得到全面的提高,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建设的基础,注入了新鲜的活力。但是在具体实践的过程中不得不承认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制约着新时期工程建设的发展,影响了社会的可持续进步。大型桥梁与隧道工程建设也是如此,针对此现象出现了许多应对措施,其中工程健康监测与评估管理系统就是其具体体现。本文主要是对大型桥梁与隧道工程建设现状进行简单分析,并且对工程健康监测与评估管理系统进行简单探究,希望可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大型桥梁与隧道工程建设简介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于道路交通的需求越来越高,在新时期大型桥梁与隧道工程逐渐增多,而且其对于社会发展的作用得到不断的提高。在新时期大型桥梁与隧道工程建设的相关内容在不断的完善和发展,其中健康监测和评估管理系统就是其具体表现。在新时期由于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与其不断进步发展的需要促使其自身不断完善,为其发展保驾护航。这一系统的建立和完善需要相关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使其更好地发挥作用,为工程建设的质量和效率提供制度保障,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大型桥梁与隧道工程建设现状分析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道路交通的需求在不断地增大,其中对于大型桥梁与隧道工程的需求更是如此。新时期大型桥梁与隧道工程建设发展现状可谓是喜忧参半,在调查分析之后,我对大型桥梁与隧道工程建设现状作如下分析:

1.大型桥梁与隧道工程建设朝着健康方向发展

新时期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全面发展,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对于交通的需求在不断地加大,在此过程中国家出台了大量的扶持政策,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支持。尤其是一些自然环境比较差的地区,在交通道路建设的过程中,其对于桥梁与隧道的需求在不断地提高,在发展过程中得到政策和资金支持。同时随着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发展,社会主义教育取得了全面的进步,出现了许多相关专业的人才,为桥梁与隧道建设提供了智力支持和方向保证。总之,在新时期大型桥梁与隧道工程建设朝着健康方向发展,其发展前途光明。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