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家长自我总结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赏识教育浅析
一、赏识教育是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基础
“亲其师,信其道。”班级管理中应该是“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每位学生都渴望被赏识,也只有被老师赏识了才能让学生从内心激发进步的愿望与动力,才能使学生变得自信、自强。因而,为师者应该以发展观看学生,处处关注学生的进步与成长,细心地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用心赏识每一位学生。学生在赏识的过程中,就产生愉悦感,也就乐意亲近老师,喜欢老师,并相信老师。每位学生就会乐意做得更好。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注意赏识教育,真正去关心学生成长,那么,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建立就水到渠成了。
二、自我赏识,学生更自信自强
学生每天都要完成很多事情,如果每件事情的完成都能被赏识的话,就会让学生体会到更多的成功快感,从而激励孩子不畏艰难主动做好下一件事。而老师不可能时时事事都能评价赏识每一个孩子的每一个方面。因此,我就试着培养学生学会自我评价、自我赏识。
为了培养学生的自我赏识意识,我给学生布置一项作业,让学生表扬自己今天做好了哪些事情,试着给自己写评语。如,“我真棒,作业完成得真快!”“我真行,自己解决两个难题!”“我真好,今天我帮助同学了。”“我的责任心真强,班级的卫生让我打扫的很干净。“”我很孝顺,……“”我很讲文明……”事后发现对学生进行自我赏识的教育很成功,学生变得自信了,自觉了。不少家长也说孩子懂事了。
另外,在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中,赏识可以让学生体验成功,展示各自的才华,彰显个性。在集体活动中,一定要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快乐。学生才会更加热爱集体活动,有荣誉感。学校的大合唱比赛前,我总是说,我们班唱得就是好,肯定得第一。临上台前,我对学生说“:谁最棒?”学生回答:“我们!“”老师坚信,带着自信上台吧!我的学生就是最棒的!”学生带着这样的自信与信任去比赛,成绩怎么会差呢?当然,赏识绝不是万能的,有时也要对学生进行适时的惩罚。
但惩罚绝对不是体罚,更不是伤害。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惩罚是让学生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的教育。惩罚要及时,要让学生明白被惩罚的理由,甘愿受罚。还可以罚犯错误的孩子为班级做一件好事,让惩罚变得美丽。
角色扮演儿科护理论文
一、“角色扮演法”在儿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一)明确学习内容
选取儿科护理学中“日常护理与传染病预防”为学习项目,内容包含小儿生长各个阶段(新生期、婴儿期、幼儿期、学龄前期、青春期)的护理措施,护理内容包括小儿日常的喂养措施。日常清洁护理措施。小儿大小便的训练、智能训练、预防接种等各项管理内容。
(二)授课前进行分组,明确各组表演内容
进行授课的前两周,老师根据班级的人数根据4个组划分一个小儿护理指导内容,例如:规定第一组表演新生儿的日常的生活护理措施和原则,第二组表演婴儿期生活护理措施,第三组表演幼儿期日常的生活护理措施,第四组学生表演学龄前期日常生活护理措施。必须明确各组学生需要表演的重点内容及其注意事项。
(三)学生自学准备时期
各个小组的学生通过自学、讨论,从有关网络或教育儿童书籍内查找相关的知识扩充学习内容,从学习的内容设定合理的工作场景、编排节目,表现对各自负责的不同年龄段小儿生活护理的内容和措施,设定编排过程中老师要给予最佳的辅导。
新课改下的数学教学浅析
没有正确的引导,没有给学生创造和探索知识的机会,使学生整天埋在作业堆里不能自拔。因此,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教育理念,通过数学教学要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学生才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学生的学习不能由教师包办,要给他们一展身手的空间和时间,给他们创造的自由,把主动权交给学生,没有经过锻炼的孩子永远不会走路。结合以往教学的经验和新的课程改革的观念,在实践教学中我总结了以下经验:
1.三先三后;
2.三结。
一、三先三后
所谓“三先三后”即要培养学生先预习后听课,先复习后写作业,先思考后发问。
1.先预习后听课。要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数学教学中可以使用导学案,导学案实质上是教师用以帮助学生掌握教材内容、沟通学与教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具有“导读、导听、导思、导做”的作用。教师将预先编写好的导学案,在课前发给学生,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带着问题对课文进行预习。在预习中完成导学案中自己能够解决的问题,能够自己动手做的实验必须自己做,实际操作也尽可能地自己去理解完成。如有部分同学不能正确地完成预习任务,再以小组活动讨论交流展示,同学们的“讨论交流展示”,即是把自己想法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小组内解决,这就是学生的提高。课前预习是自己的独立探索,无需教师以往的“满堂灌”,培养了学生探求知识,渴求知识的欲望,学生有了成功的喜悦。
2.先复习后写作业。这是对学过知识的巩固和提高。以往学生写作业是为完成作业而完成作业,没有什么积极性,作业是在给教师写,给家长写的,而现在让学生先复习在熟悉的基础上去写作业,使他们真正体会到了学习知识的乐趣,完成作业,不是先交给教师而是学生小组内交流,给他们自主改正的机会,然后再由教师批阅,保护了他们的自尊,体现了学生自身的价值。学生的作业都非常认真,而且都想别出心裁,写出自己与众不同的想法。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策略思考
良好心理素质是塑造高质量人才的必要条件,可提高学生的抗压能力,遇到问题时转换视角改变固有思维方式,使学生人格健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从课堂授课、日常交流沟通等方面入手,切实改善小学的校园环境。家长与教师分工协作,引导学生直面挫折与困难,进而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一、切实提升教师的心理教育工作水准
班级是一个融合大集体,学生不仅可以学到理论知识,还能掌握一些基本生活技巧,同学之间还能建立深厚友谊。因此,教师应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讲解课程时协同配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为确保教师的教育水准,学校需对班主任与任课教师开展针对性的培训,如举办座谈会、实操指导、报名培训机构等,在培训过程中为教师答疑解惑、传授经验,教师可获得正确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以实操指导为例,学校聘请教授来校指导教师教育工作,教师可通过专家的实操演示进行自我总结,深刻领悟到心理健康教育需借助心理学,明白解决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改善学生心理状态十分重要的道理。此外,还需要定期举办交流活动,为各位教师提供舞台交流心得,学习成功教师与模范教师的先进经验,有效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水准。
二、教学课程中逐步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教师应明确课堂的意义,课堂不仅是用来传授知识,还要对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疏导,学生的书香气质与道德修养应从小抓起。小学阶段学习基础学科本质是启蒙,其中语文、道德与法治最具有典型意义,不但可以陶冶情操,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保持对生活的热情,更加憧憬未来世界。在讲解数学学科时,应引导学生疏通概念、捋顺思维逻辑,培养学生的探索欲及求真务实的精神。美术与音乐学科可以为学生创造艺术灵感,激发艺术细胞的无限活力,学生对美感的领悟会更进一步,亦可以升华学生的气质。体育课程与学生的身体健康息息相关,运动可以保持学生的身体机能指标正常,同时还能磨砺学生的意志力,使其形成积极向上、力争上游的思想观念。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可使思想教育效果达到最优。
三、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维护学生心理健康
小学生对一切事物都很敏感,教师应铭记职业操守,在教学过程、互动环节和讲解知识点时,公平公正对待每名学生,正面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同时,还应加强维护师生关系,在与活跃学生进行互动的同时,带动性格内向的学生一起参与话题;当同学之间发生摩擦时,教师应持有公平态度,问清事故缘由再作定论,可使学生的心理保持健康。教师以良好的心态对待学生,不仅能给学生起到模范作用,还能使学生感受到教师释放出来的亲切感,更加愿意与教师交流、沟通。
成长记录袋在初中班级管理的运用
摘要:成长记录袋“立足过程,注重发展”,能够真实、深入地展现学生的成长过程。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成长记录袋中的内容做出科学的评价,发掘学生潜能,并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案。教师利用好成长记录袋,可以让班级管理更加规范、科学,也可以使教学评价更客观、更全面,更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成长记录袋;初中班级管理;教学现状
学生成长记录袋是根据教育教学目标,有意识地对学生的自我评价、手工作品、社会实践活动纪录、教师同学家长的评价、考试和测验信息等收集起来,直观、生动地记录学生在某一阶段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成果。成长记录袋一般分为学生基本信息、希望与梦想、奋斗与成长、反思与评价四个部分。它可以让学生看到自己成长的足迹,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增强自信,从而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地发展。教师在班级管理使用成长记录袋,不仅能够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增进师生间的沟通,还能通过对记录袋的分析帮助学生找到优势与不足,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一、成长记录袋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
(一)成长记录袋符合当前新课改的要求
成长记录袋更为全面地反应了初中学生对学习的态度以及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等多方面的情况。它不仅注重学生智力因素的评价,更关注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它是一个动态的、具有发展性的评价,改变了传统教学以及传统评价的片面性。
(二)成长记录袋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农村留守儿童课外阅读现状探究
依据课标中关于小学生课外阅读的要求,笔者调查了固始县农村小学留守儿童课外阅读的有关现状,针对调查中发现的问题,本文联系实际分析思考,提出对策和建议。
一、调查的设计与实施
固始县之前是国家级贫困县,同时也是劳务输出大县,在当地,隔代抚养的留守儿童比例在80%以上。随着近年来乡村小学的撤并,大量农村留守儿童涌入县城学校。笔者选定的样本学校是城区最大的一所小学,在校生近4000人,生源遍及全县各个乡镇,留守儿童1500多人。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73份,回收有效问卷373份。我们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从2~6年级每个年级各抽取2个班的留守儿童作为调查对象。同时,通过访谈的方法调查了20名一年级留守儿童。
二、调查结果分析
(一)课外阅读现状。调查发现:在阅读时间上,有半数以上的农村留守儿童偶尔进行课外阅读,有少数学生几乎从不进行课外阅读;课外阅读的目的,主要是“提高考试成绩”和“消遣”,很多是基于老师规定的被动阅读;读物的来源,大多是在书店购买或同学之间互相借阅;阅读类型,以卡通、漫画为主,其次是作文选,文学名著和科技读物位次相对靠后。课外阅读环境主要指家庭阅读环境和学校阅读环境。家庭方面: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有高达32%从没在家看过书,有38.5%的留守儿童没有自己的书房或书柜。学校方面:93.3%的农村留守儿童所在班级没有图书角,只有6.7%的农村留守儿童现在或曾经的班级设立过图书角;37.5%的教师没有上过专门的阅读课;经常布置课外阅读任务的教师仅占15.8%。调查表明:农村阅读条件参差不齐,很难满足留守儿童的课外阅读需要。
(二)课外阅读存在的主要问题。1.课外阅读时间少。农村留守儿童每天都进行课外阅读的比例较低,课外阅读随意性很大,他们没有形成自觉阅读的习惯,课外阅读总量不达标。2.课外读物匮乏。农村留守儿童课外读物拥有量少,班级很少建立图书角,学校图书室藏书少且很少对外开放,农村书店分布率较低,阅读资源稀缺。3.课外阅读环境差。学校和家庭的阅读环境不能满足农村留守儿童的课外阅读需求。许多教师和家长不重视营造课外阅读的环境和氛围,尚未形成引导和督促农村留守儿童课外阅读的合力。
三、对策和建议
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优化高校教学管理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教育事业发展速度迅猛,对教育工作者的要求也渐渐提升。高校教学管理作为教育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教育质量的高低对高校学生们学习生活的影响不能忽略。因为高校阶段作为整个学生时代成长速度最快的时期,身体上和心理上的变化更是值得重视的一部分。计算机网络技术作为信息时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其应用到教育中,对教育教学的现代化教学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本文就是通过对新时期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建立优化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方式进行讨论,研究应如何在新时代的引领下做好教学管理工作。
关键词:高校;新时期;教学管理;计算机网络技术;优化调整
一、前言
在现在教育格局改革的引领下,高校教学活动中,每个学生的素质、才能、知识、个性和兴趣等都具有差异性,这要求我们运营管理要深入学生们的生活之中,对待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来说,绝对不能单纯依靠学生的成绩来选择对待的态度,要以来源平等的现代化方式进行教学管理。虽然作为管理者,我们依然要与学生交朋友,因为高校学生处在一个趋于成熟的阶段,要尊重学生的个性观念,重视学生们的全面发展,注重高校阶段学生们心理和身体发展实践的过程。作为高校正常运行的保障,管理工作在其中起到了举足轻重不可或缺的作用。学习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要落实到教学活动管理的过程中,不能只将重心放在向学生们传授知识,更要抓紧对学生们进行社会技能人格提升的锻炼。我们要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影响学生们认识到集体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学会主人翁意识,怎样做到调动大学生活的积极性和参与度。构建全方位多层面的集体自我管理意识,要想让学生充满活力,管理者要调动整个集体的活力,要尊重学生们的表现欲和表达能力,如何有效引导学生们进行有效的教学活动达到一个适合学生们成长的环境,如何做到达到教学目标的同时了解每个学生们的成长情况是我们今天要考虑的问题。
二、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教育方式的改进和优化
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将奖惩制度量化管理。表扬与批评是每个集体中管理者经常使用的一种教育手段,表扬是对一些表现对集体有积极主动向上的影响行为的一种鼓励和嘉奖制度,这是一种非常正能量的一种教育方式;与此相配合的是批评的方式,批评是指对集体活动中学生们出现的一些不正确的、消极的思想或者行为进行批判打压的一种教育方式[1]。作为高校老师来说,大学生在这个阶段趋于成熟,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和鼓励,希望能够通过计算机网络实现不公开形式的奖惩计分管理。我们明确提倡表扬管理,以春风化雨的方式对高校大学生在校表现进行量化。对他们不好的行为或者思想也要保持一种适合的角度进行思想上的交流,找到问题发生的根源,与学生们交朋友,像朋友们进行思想上的交流一般找出来学生们问题,不打击他们的自信心,跟学生们保持一种良好的关系。这样的方式采用计算机网络形式,可以让学生明确自己的行为正确与否,又能够加强师生管理之间的联系与交流,以一种公平公正的方式进行统一化管理,最终达到教学目的。利用计算机网络优化家校联系平台。家长是学生们的第一个老师,家庭带给孩子们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学生在无意识中不断受到家庭文化的熏陶,学生们从出生到成长,最能影响学生的成长的就是与他们家长。采用网络平台,让家长与教育工作者之间能够以一种配合的姿势,针对孩子们自身的性格或者学习特点上的差异进行适当交流,通过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共同观念的引导,让学生们更加容易接受外界的影响。采用计算机网络平台,使这种管理方式能够更容易实现,在大学期间,学生与家长的联系渐渐变少,关心孩子们现状的家长也希望能够通过网络平台了解学生的现状。记得苏活姆林斯基说过:“只有学校教育而没有家庭教育,或只有家庭教育而无学校教育,都不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艰巨而复杂的任务。”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教师和家长在培养人中起着举组轻重的作用。传统管理模式中教师要经常通过家访、电访等多种途与家长径保持联系。然而通过计算机网络,更加便捷更加实时地让家长了解学生的在校表现。将计算机网络应用到日常教学管理中。利用计算机媒体,让学生进行网上案例研究分析探讨[2]。管理的过程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学课程的安排中研究如何将自我管理方式拓展到学生自我思想中,对学生开发素质,提升学生自我约束能力,为学生将来就业做出合理的管理规划。这样利用计算机网络平台获取资源进行学习,提供平台让学生自我规划自我总结。另外,通过计算机网络平台的应用,在新时期打破师道尊严的传统,真正与学生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并且以真诚的态度对待学生,把自己与学生融为一体,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站在他们的立场上考虑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在优化计算机网络平台管理的过程中,要尊重学生在高校教学管理中的主体作用。通过计算机网络平台制定合理有效的管理方案。在运行及实施过程中,能够真正落实到日常管理中。“严师出高徒”在原则问题上,绝不姑息和纵容,坚持用心做到严而不苛刻、慈而不溺爱、宽而有限度,将责任进行到底[3]。不做传统教学模式中呆板传授知识,惩罚学生们以达到教学目的的方式,而是要随着时代进步要慢慢改变它的模式来改变学生们学习的效率,帮助他们成长,引导他们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做他们人生道路生的引路人。
三、结语
班务工作养成教育论文
【摘要】班务工作的主导者是班主任,其主要职责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班主任老师如果能在平时的工作中重视养成教育,将对学生以后甚至将来的学习、发展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班主任工作就是要有爱心、耐心、细心,帮助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关键词】班主任;养成教育;行为习惯;爱心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有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在二十九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深深地懂得小学阶段是人的成长的起步阶段,也是人的基础素质形成的开始阶段,而良好的班风是各种行为习惯养成的基础,低年级则是良好习惯养成的关键期。在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学生的养成教育也不容忽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班主任工作的主要职责。这些行为习惯都必需从小抓起、从小事抓起,特别是小学生,他们年龄小、可塑性强。班主任老师如果能在平时的工作中重视养成教育,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对学生以后甚至将来的学习、发展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对班务工作大有裨益。
一、养成教育要抓好学生的行为习惯训练
班主任工作是一个既繁琐而又需要爱心的工作。在班务工作中,抓好养成教育,就要重视学生的行为训练,使学生形成习惯,这样班级管理就变得轻松许多。但是没有训练就没有好习惯,所以要抓好学生行为习惯的训练,首先强调持之以恒。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非一日之功,需要长期抓,持之以恒,要渗透到每一个学科每一堂课,贯穿于班主任工作的始末和每一个环节,切不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因为“习惯成自然”是需要时间的,要持之以恒,要有耐性。其次做到严而有爱。有位教育家曾经说过:“爱是教育的前提,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一个优秀的班主任除了有爱心、信心和耐心,还必须具备高尚的品德、强烈的责任心和事业心,要善于发现和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训练要强调一个“严”字,突出一个“爱”字。习惯养成固然要严,但也要注意激发学生接受训练的兴趣,在训练中注重“趣味”二字,增强其灵活性、游戏性,让训练成为一种愉快的活动过程。如在训练学生坐端正时,我说“一、二、三”刚数到“三”时,学生就会一边坐端正,一边说着“看谁坐得端又端”,反反复复,学生们便在活动中得以训练,在训练中养成习惯。
二、养成教育要注重从小事抓起
对于学生而言,教师是具体的道德概念的化身。班主任老师的一言一行,不管有无进行教育的自觉性,都会成为学生仿效的样板。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他们的模仿性强,可塑性大,热切地关注着周围的人和事,尤其敬佩自己的班主任。因此,班主任老师的一言一行,对于规范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至关重要。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他们对班主任老师想象得几近神圣和完美,他们对班主任老师特有的期望和依赖,往往是他们在观察老师时会产生一种“放大效应”和“模仿效应”。我们要规范学生行为,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就要充分注意这种“放大”和“模仿”效应。在与学生、家长、他人的交往中,班主任老师要特别重视语言内在和外显的教育、引导作用,要求教师无论在什么场合下都要讲普通话、用文明语,都要注意语言的感染力和亲和力,成为学生仿效的榜样。如:老师在使用“谢谢”、“对不起”、“没关系”等文明用语时,要发之于内心,出之于真诚,避免流于形式或应付。家长来访时,热情的招呼,亲切的问候,都有引导学生自我改进的功效。在日常生活、工作中,老师注意了语言的引导作用,学生会在自觉不自觉中受到影响,模仿老师的语气、表情与人交往,他们会在迁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文明用语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