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学习材料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家长学习材料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家长学习材料

幼儿家长微信学习平台建设

摘要:幼儿家长学习幼教知识主观愿望强烈却时间不足,互联网学习资源丰富但质量难以保障。针对此状况拟提出:构建由幼儿园推介的、以微信平台为主体的新媒体学习环境,平台分为两个版块:家长学习中心和幼儿素材中心,通过平台的不断优化,为幼儿父母提供省时、高质、科学的手机网络学习资源,满足其学习需求。

关键词:家长学习;幼儿保教;新媒体;微信平台

一项调研显示,幼儿家长学习教育知识的愿望强烈,但学习时间有限;发达的“互联网+”提供的学习资源虽丰富,但质量难以保障,家长们难以在浩瀚无垠的网络信息中选择出适合自己的资源。

一、构建家长微信学习平台的意义

(一)满足家长的学习心态和现实需求

1.家长教育观念转变的需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年轻一代家长对子女的教育有着新的期望和要求,他们的教育理念与学习方式较之祖辈更具科学性[1]。本文前期调查报告数据显示(该调查以扬州市区及郊县5所幼儿园中160名作为幼儿主要教养人的家长为问卷与访谈对象):受调查者中79.8%认为孩子接受幼儿园教育的同时,家长仍负有重要的家庭教育责任;上班族家长还认为,虽然祖辈在大部分时间里接触孩子,但祖辈的角色定位是协助养育子女,起着照顾孩子衣食起居的作用,教育孩子的重任当由自己担负;幼儿父(28%)母(55%)表示,反感祖辈“隔代亲”的溺爱情结,也不认可祖辈的教育方式。时展也令父母主动去寻求科学育儿的知识经验指导,对老人口耳相传经验持不认同、不信任态度,他们希望通过更多渠道去获得育儿知识,学习教育孩子的正确方法[1]。

阅读全文

幼儿园美术教学多向互动策略探究

摘要:在美术教学实践中,多向互动的开展,有利于培养幼儿的美术素养,幼儿园大班美术教学大多采用了多向互动的教学方法。这不仅能挖掘幼儿的潜力,还拓宽了幼儿的视野,达到了理想的教育效果。在艺术教育实践中,多向互动发展有助于提高孩子的艺术能力,可以培养孩子的良好素质,并对发掘其创造潜能具有积极意义。在此基础上,本篇文章介绍了多向互动教学方法在幼儿园美术教育的重要性,并讨论了其具体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多向互动;幼儿园大班;美术教学

多互动是为了充分动员幼儿与老师,同龄人与教育环境之间的互动。多向互动可以充分激发孩子的主观能动性,改变过去的被动教学模式,为孩子学习艺术知识提供良好的条件,对提高孩子学习艺术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多方向的互动式教学方法,可以为孩子们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学习材料和想法,以及更直观的体验和感受。

一、幼儿园美术教育建立多向互动教学的重要性

(一)多向互动是大班幼儿学习与发展的重要举措。在幼儿园里,幼儿通过师生互动,幼幼互动以及儿童生活环境之间互动进行全面发展。通过一系列的多向互动,孩子们彼此互动并成功的相互交流。多向互动通过语言交流有助于幼儿与他人进行互动,幼儿的思维从直觉思维逐步向形象思维发展,幼儿园教育应通过关注孩子的各种活动和反应并对孩子的需求提供适当的回应,以促进幼儿良好的人格发展。

(二)美术教学开展多向互动的重要性。在幼儿园的大型教室学习计划中,教师必须参加儿童的交流计划,以实现师生,子女,父母和子女之间的教育关系。长期以来,幼儿园教育通常采用一种简单而直观的教育方式,仅限于创建无聊状态(例如,学习)的儿童教学模型,幼儿在这种情况下学习,很容易感到无聊。而通过开发多向互动的学习环境,孩子们可以了解各种不同类型的艺术关系,从而在艺术关系中发挥核心作用。因此,有足够的机会发展和锻炼儿童的思想,提高幼儿的创造力。

二、幼儿园大班美术教学多向互动的实施策略

阅读全文

论德育的重要性

一、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联系(指导家长做好家庭教育)

还记得有一篇作文题目是:“xxx我想对你说”。有一个离异家庭的学生写道:离婚的父母我想对你们说,你们既然生了我们,为什么不负责任,一起把我们养大,你们只为了你们自己的感受,去离婚再选择新的生活,根本不顾及我们的感受,你们太自私了……读完这篇文章我已泪流满面,我没有想到离婚对于六年级的学生会有这样深的伤害。当时我们班有六个学生生活在离异家庭中。我应该为这些失去父爱、母爱的学生做点什么。期中考试后学校召开了家长座谈会,在家长会上我读了学生的作文,我想让学生的心声唤醒一些家长的理智。从学生作文中、日记中我还了解到很多学生的父母经常在学生面前大吵大闹,学生感觉很害怕。在家长会上我不仅读了几个学生的作文,还找来有关家庭争吵给学生成长带来的危害材料供家长学习,引起家长注意,在家庭中应该给予学生怎样的成长环境。就这样,每一次家长座谈会,我都会根据学生反映的情况,找一些相应的指导性学习材料,指导家长如何进行家庭教育。

1.身教胜于言教。学生向我反映家长要求他们写作业时不看电视,但家长却在那里津津有味地欣赏;家长要求学生不说谎话,但家长却在学生面前说谎;家长要求学生不说脏话,自己却在不停地说着……根据以上情况我指导学生家长,为了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一定要从自身做起,以身作则,从小事做起,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家长本人应首先做到;凡是要求学生不能做到的,家长自己坚决不做。

2.良好的氛围和环境可以造就人。每次考试结束,都有学生说挨了家长的批评,有的是高声吼叫,有的甚至大打出手……我听了这些话心里感到很不安。我始终认为,环境也可以对学生的心理产生不同的影响。如果一个学生生活在批评之中,他就学会了谴责;如果一个学生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学生生活在讽刺之中,他就学会了自卑;如果一个学生生活在表扬之中,他就学会了感激;如果一个学生生活在恐惧之中,他就学会了忧虑;如果一个学生生活在认可之中,他就学会了自爱;所以我建议家长换一种教育方法。注重赏识教育,并且教育学生对待他人要宽容,学会发掘他人的闪光点,学会与他人友好相处,营造和谐文明的班级氛围。要求家长用放大镜找学生的优点,进行表扬强化。用缩放镜看待学生的缺点,去包容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做的每一件错事。正确引导,而不是强迫制止。

就这样时间久了,学生与我无话不谈,有一天一个学生突然跟我说:“老师,我求你一件事情,我妈妈跟我爸生气,回姥姥家了,快一周了还不回来,你能不能帮我把她叫回来。”我说:“好,不过你得改掉你不完成家庭作业的坏毛病。”他说行,我说:“说话算术。”私下里我了解了学生父母吵架的原因,便拨通了学生妈妈的电话,把学生的意思进行了转达。又拨通了学生父亲的电话,晓之以理。在我的撮合下学生的妈妈终于回家了。这位学生非常高兴,作业也有了进步。我便经常进行表扬强化,如果哪一天他还没有完成作业,我就说:“真让老师伤心,我不喜欢说话不算数的学生。”他会悄悄把作业补上交给我。他的进步我看在眼里,喜在心上。

二、联系生活实际进行德育教育

我们学校每天早晨都有十分钟晨会时间,在这十分钟里,我不忘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课堂上的德育与社会相差太远,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往往受到的负面教育比较多,我想此时就应该把正面素材进行渲染,让正面素材产生影响。记得当时我怀孕7个月坐公交上班,有一天一个小学生给我让座,让我十分感动,我来到教室的第一件事就是向学生讲解我的感动。学生听得津津有味,我的故事带来了学生的共鸣,学生纷纷说起了自己的经历:让座、推车……学生说,帮助别人快乐自己。看到学生这么积极响应。每天十分钟晨会成了我和学生交流最热烈的时间。

阅读全文

大班数学教育生活化初探

【摘要】数学虽然是一门学科,但与生活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我们可以“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只有关注幼儿的生活经验,注重幼儿学习的兴趣和方式,引导幼儿回归生活,让幼儿感受生活化的数学,又用数学眼光看待周围的生活,融入生动活泼的数学教学,在这样的过程中就能让幼儿感受数学教育的生活化、游戏化.

【关键词】幼儿数学;教育生活化;操作;运用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对幼儿园的数学教育活动提出了新的规定和要求:即“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建构初步的数概念,并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的某些简单问题.”依据这一理念,我们对大班幼儿开展了幼儿数学教育生活化、游戏化的探索研究,有效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发展幼儿思维的灵活性、积极性、变通性,促进了幼儿智能的发展,提高了幼儿的数学认知能力.大班幼儿数学教育离不开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大班幼儿的思维和理解能力已经有很大的发展,根据幼小衔接的特殊性,大班数学教育的生活化主要通过在生活中体验数学、学习数学、运用数学等.纲要在数学领域的目标和价值取向中明确指出:“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幼儿是教育活动的积极参与者,不是被动接受者,所以,活动内容必须与幼儿的兴趣、需要及接受能力相吻合,引导幼儿向最近发展区发展.要让幼儿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就必须了解幼儿的生活,寻找最佳的教育内容和教育契机.经过多年大班的数学教学实践,笔者从以下三个方面谈谈生活化的大班数学.

一、大班幼儿数学生活化的必要性

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即教育”,强调寓教育于幼儿的日常生活之中,使生活的过程时时含有教育的意义,即“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现代教育观也指出:数学教学,应从孩子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让孩子亲身经历参与特定的教学活动,获得一些体验,并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进行理解和应用.例如,在数学活动“糖果店的秘密”中,从幼儿的生活出发,把数学学习与社会经验相结合,满足了纲要中数学生活化的要求.活动中从孩子们喜欢的果汁入手,与孩子的生活经验相结合.提供的学习材料牛奶糖、跳跳糖、棒棒糖等也都取自生活中幼儿所熟悉的食物,能够吸引幼儿兴趣的东西开展数量统计.材料是数学活动的载体,它本身的特性及由这些特性所规定的活动方式往往决定着幼儿获得知识的多少.只有选择合适的、幼儿感兴趣的材料,并充分加以利用,才能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让孩子学有所得.例如,数学活动“住高房”中,从“小动物们搬新房”的话题聊起,创设了较好的教学情境,激发了幼儿活动的兴趣.在为小动物们安排房间的过程中,激起了幼儿解决问题的欲望,在探索操作中尝试发现“门牌号码”的表示方法和排列规律.也正是在接近生活的故事教学情境中,使幼儿的经验得到改造.幼儿通过主动学习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积累了相关的生活经验.与生活相关的内容也会为幼儿快乐学习提供了可能,能让幼儿充分感受探索的乐趣、数学的乐趣,会让幼儿自愿、愉悦地走进数学世界.

二、引导孩子在生活中体验数学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是幼儿学习的重要途径.陈鹤琴先生明确指出:游戏是儿童的工作,儿童的工作就是游戏.游戏是儿童的生命,是童年时期的主要活动.因此,要寓教学于游戏之中,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在游戏中,幼儿不仅能体验到学习的乐趣,更能感受数学知识的魅力.因此,我们在大班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坚持运用数学,体验数学.例如,

阅读全文

中职教育转型分析

【摘要】“互联网+”背景下,中职教育应该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的大体系,实现理念和行动的转变,比如高效、便捷、快速的备课转型,翻转、自主、混合的学习转型,全面、互动、正向的评价转型,以此培养大批创新人才。

【关键词】互联网+;中职教育;备课转型;学习转型;评价转型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职业中学的很多教师运用新技术、新平台和新途径进行集体备课、网上教研、网上评课、教学交流、布置作业、在线测试、在线职业测定,等等,极大地促进了教与学、教与教、学与学的全面互动。的确,互联网+、微视频、微信群、网上优质教育资源库、网络学习空间,等等,为中等职业教育转型提供了多种转型可能:高效地教与学、多向地交流互动、快捷地展示自我……中等职业教育转型迫在眉睫,任重而道远。

一、备课转型——高效、便捷、快速

“依托网络备课,能更好地营造一种资源共享的备课氛围。”事实上,在所有教育教学中,我们随时都可以从自己的空间中调取事先准备好的完整课件,也可以根据教学需要提取教学素材,还可以调用同事空间的教学资源,从而丰富课堂、拓展学生、提升质量。只要有助于教育教学的“锦上添花”或“雪中送炭”,我们都可以大胆拿来一用,更重要的是,教师在“拿来一用”的过程中,并非随意“拿来”,并非完全复制,而是有所选择、有所取舍、有所摈弃。比如,坚决摈弃那种只有“知识教育”而没有“人文滋养”的设计,坚决摈弃那种死守文本而没有创新和拓展的课件,更加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和精神成长的教学设计,力求更具实效性、更具完美性、更具成熟化。这样的“摈弃和创新”,为学生的学习成长助力,也为教师的专业成长助力。在互联网+平台或媒介中,我们可以就各种教育问题进行探讨。这里的讨论不仅仅是本校平行年级以及其他教师的发言,还包括其他学校,其他学科的教师的发言,讨论范围之广,讨论内容之真,都远非面对面坐下来那么“狭窄”和“拘束”。只要你愿意,只要你想,你都可以从多个窗口和路径去表达你的观点,回复你认为有意义的话题,其中的交流、学习讨论、提问和回复可以是“一对一”,也可以是“一对多”,更可以是“多对多”。这样的一个网络平台,让教师倾听到了不同的声音,不仅仅打开了教师的多重视域,而且极大地促进了教师的自我发展、精神发展和专业发展。

二、学习转型——翻转、自主、混合

在“互联网+”背景下,学生在家中可以看视频讲座、听播客、阅读功能强大的电子书,还能在网络上与别的同学讨论,能在任何时候去查阅自己需要的学习材料。这样一来,教师在课堂上就能有更多的时间与每个人互动,有更多的时间进行个性化沟通。这就是所谓的“翻转课堂”。“翻转课堂”最大的特点是“自主”。传统教学中往往是“统一设计、统一提问、统一判断、统一建构”,互联网+恰恰可以打破这种“统一”,因为它把学习的主动权给了学生,真正营造了学生自我学习的环境。这样的自主环境,意味着学习是自由的、有针对性的、自己感兴趣的;还意味着学习的后续发展和探究是多元的,有价值的。“互联网+”背景下,学生的学习方式不再是被动接受,而是一种直接指导和建议式学习的混合模式,其目的为了让学习更加灵活、主动,让学生的参与度更强。教师可以面对面地指导学生,但更多的是建议,因为毕竟每一个学生的“先学”和“自学”情况不一样。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做精做细这样的“翻转、自主和混合”,中职学生将走得更远,收获更多。

阅读全文

资源班特殊教育论文

一、规范运作,科学安置

(一)发现“特需生”。

该项工作由各个教学班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负责。一年级新生入学后,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观察学生日常行为表现、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学业成绩等,列出明显异常的学生名单上报学校教务处。

(二)进行专业测评。

经过1学年的观察,在一年级期末教务处召集疑似“特需生”家长开会,向学生家长说明该生在校学习生活中的异常表现,说明这些异常表现可能给孩子带来的不良影响。以家长自愿为原则,由家长带孩子到专业测评机构进行专业测量评定,确定是否需要接受特殊教育服务。

(三)确定服务类型。

学生经过专业测量评定,在新学期开学前夕,再次召开家长会,向学生家长介绍特殊教育的目的、意义以及对这些孩子的三种服务安置方式:1.进入本市特殊教育学校;2.进入本校的特殊教育班;3.在本校进行随班就读。由家长填写申请表,经教务处审核,按照学生的特殊需要程度,确定其接受哪种特殊教育服务。特殊教育资源班成立之后,每学期举办家长开放日活动,邀请“特需生”家长甚至普通班学生家长来校听课,观看、参与学生活动,用事实阐述我校特殊教育的理念、现状,改变家长的错误观念。

阅读全文

初中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

摘要:讲文明、懂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其养成是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在初中阶段,学生处于形成品德的最佳时期,是社会公德的初步成熟期,在该阶段有效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尤为重要。本文探讨有效开展初中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几点措施,以期改善品德教育效果。

关键词:初中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

随着社会与学校越来越重视文明礼仪教育,很多学校纷纷尝试进行文明礼仪养成教育,只是初中学生的品德还不够稳定、不够成熟,导致文明礼仪教育往往事倍功半,学生对文明礼仪的知晓率较低,行为实践较少,有效开展初中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势在必行。

一、开展文明礼仪活动,养成文明礼仪习惯

生活即教育,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是在各种日常活动中慢慢养成的。学生在学校的一日生活就是上课学习、课间休息、排队、吃饭等,所以教师要把握初中学生的生活细节,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会文明礼仪,养成良好习惯,做到知行合一。例如,可在升旗仪式、国旗下讲话、学生签名以及校园广播等环节开展文明礼仪养成教育活动,发动学生积极参与建设学校文明;开展主题班会活动,大力宣传优秀传统文化,深化初中学生对文明礼仪的认知,使学生认同文明礼仪;开展文明休息、文明排队、文明用餐等周活动、月活动,让学生在生活中不断提升文明礼仪修养。文明休息包括上下楼梯不推搡、靠右走,不在校园里打闹追逐,营造文明的休息氛围;文明排队包括午餐时整齐有序地到达学校食堂,养成后来让先到、男生让女生等良好习惯;文明用餐包括用餐时细嚼慢咽、不讲话,落实“光盘行动”等。通过在初中学生的生活中开展一系列文明礼仪活动,基于生活细节反复抓,才能把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真正落实到学生的行动上。

二、采取激励手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激励手段在初中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中有积极作用。虽然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趋于成熟,但他们依旧热衷于精神鼓励,哪怕是教师的一句口头表扬,特别是当众认可,就能使他们兴奋不已。精神鼓励不但能肯定被奖励的学生,还能激发未被奖励学生的奋斗热情,只要采取有效的激励手段引导初中学生,就能全面调动他们养成文明礼仪的积极性,优化养成教育效果。例如,针对刚上初中的学生,教师可开展课堂文明礼仪养成教育,要求学生在敲响上课铃时端坐在教室里,把当堂课所需的学习材料准备好,恭候教师上课。教师宣布上课时全班学生要快速肃立,集体向教师问好,教师答谢并允许之后才能安静就座。学生如果上课迟到,要征得教师许可之后才能进入教室。如果学生在教室端坐,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口头表扬,利用精神鼓励激励学生。如果某个小组的全部成员均表现出良好的课堂礼仪,教师要给予小组物质奖励,奖品可以是学习用具,也可以是奖状等。通过采取精神鼓励与物质奖励双管齐下的做法,教师能成功激发学生参与文明礼仪养成教育活动的兴趣与积极性,每一个小组、每一名学生都想获得奖励。当然,教师在采取激励手段引导学生形成文明礼仪时应考虑对象的典型性,行为习惯养成对应奖项设定,循序渐进开展养成教育,让学生在目标的激励下逐渐养成文明礼仪。

阅读全文

小学科学探究活动探析

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学习是十分重要的。。当前的小学科学教学,抛弃了以前陈旧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亲自参与到探究活动中去操作和体验,这样增加了学生动手的机会。伴随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可以感到这样的教学方式非常新颖,而且课堂气氛特别活跃,不过缺点是课堂结构不够集中,学生的学习效率很低,因此,慢慢地受到了人们的怀疑。笔者在进行了长久的科学课堂教学探索之后,发现原因是教师在开展科学探究活动时并未将学生当成主角,没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落实。因此,接下来要探讨,应该怎样让学生,在科学课中的主体地位得以彰显的问题。

一、优选探究材料,为科学探究奠定基础

小学生开展科学探究学习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材料的好坏。高质量的探究材料是顺利开展探究活动的前提。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对探究材料进行优化才能让学生的科学探究充满活力。

(一)引导学生准备探究材料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在课前准备一些材料。这样就能够激发他们科学探究学习的活力,以《电磁铁的磁力》一课的教学为例。本课教学为了介绍电磁铁的磁力,为了对磁力的大小和什么因素有关进行研究,必须要控制好变量和不变量,所以在材料准备方面需要严格要求,准备的材料要有层次性与结构性。但是,如果教师安排所有学生都准备材料,就会出现很多材料准备不当的情况,这对实验的进行和实现现象的观察是不利的。一位教师所教班级里面有一名学生家长开五金店,于是教师就让他准备材料,结果取得了非常好的实验效果。对于这样的材料,教师要对其进行保存,方便以后进行使用,一次准备、方便多次。

(二)选择生活性探究材料

新课标指出,科学课要和生活贴近。因此,教师要基于生活选择探究性学习材料。以《磁铁的磁性》一课的教学为例。一位教师准备了很多材料:粉笔、小铁珠、棉线、笔帽、硬币、小铁钉、夹子、回形针等。教师准备的材料都是学生所熟悉的,这对学生的猜测形成是非常有利的。学生完成猜测之后,便开始实验。学生在猜测中,产生的设想,使他们的求知欲得到激发。通过实验,能够让学生的思维变得敏捷,进而对问题的理解更加深入。可见,教师选的材料在生活中越常见,越方便学生进行探究,让科学不再那么神秘。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随处都存在科学。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