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呼吸疾病研究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呼吸内科患者优质护理应用
【摘要】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呼吸内科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2月辽宁省鞍山市长大医院收治的60例呼吸内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疾病掌握情况、康复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对疾病的掌握度和康复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呼吸内科实行优质护理既可以提高患者对疾病的掌握度,促使其早日康复,又能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护理质量。
【关键词】
优质护理;呼吸内科;应用价值
随着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医学护理学也在逐步完善,其原则是以患者为中心,护理人员应顾及患者感受,尽可能地满足其需求。实施以患者为中心的优质护理服务,对基础护理工作进行强化改进,落实护理责任制,可明显提高护理质量[1-2]。据资料显示,目前大部分医院均开展了优质护理服务活动,使护理工作真正贴近患者、贴近临床、贴近社会,以提高医院的护理水平[3-4]。优质护理服务具有较高安全性、合理性和科学性,能有效控制不良反应发生[5]。本研究就优质护理在呼吸内科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护理管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影响探析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管理对行机械通气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撤机成功率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3月1日~2020年4月30日收治的108例行机械通气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撤机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撤机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且一次撤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气胸、皮下气肿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行机械通气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采用护理管理,可有效提高撤机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机械通气;护理管理;撤机;并发症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临床较为常见的呼吸道疾病,易造成患者通气功能障碍,且病情呈进行性发展,最终导致机体呼吸衰竭,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影响[1-2]。目前,临床治疗主要以抑制疾病进展、缓解呼吸衰竭症状为主,机械通气是其中最有效的方案[3]。机械通气在一定程度上可缓解机体通气障碍,但患者易对其产生依赖性,导致呼吸肌无力、呼吸动力不足,无法自主呼吸,从而导致后期脱机困难,严重影响患者预后转归[4-5]。因此,临床需采取适当干预措施改变这一现状,在改善患者呼吸功能的同时,避免不良事件发生。护理管理以提高护理质量为主要原则,通过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职能水平,从而为患者提供高效的护理服务质量。鉴于此,本研究探讨护理管理对行机械通气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撤机成功率及并发症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回顾性收集我院2019年3月1日~2020年4月30日收治的108例行机械通气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均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标准[6]者;②临床资料完整者;③均经患者同意翻阅临床资料。排除标准:①合并恶性肿瘤疾病者;②合并精神性疾病者;③其他非呼吸性急性疾病且需机械通气者;④药物摄入、肌肉、神经疾病所致肺泡通气能力障碍者。本研究符合《赫尔辛基宣言》。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8例。对照组男29例、女21例,年龄58~76(67.12±5.47)岁;体质量指数(BMI)20.1~24.5(22.35±1.46)。观察组男36例、女22例,年龄57~78(67.81±5.28)岁;BMI20.3~24.2(22.25±1.38)。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两组均满足脱机指征:病情稳定,意识清醒,未见烦躁、不适之症;呼吸肌功能基本恢复,胸腹运动无矛盾;呼吸机脱离每小时5min,直至自主呼吸1h以上均未出现呼吸困难现象,通气和氧合指标正常。1.2.1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撤机前注意查看相关检查结果,观察患者临床表现,根据实际情况对呼吸机参数进行调整;对患者进行翻身、叩背、排痰处理,确保其呼吸道畅通,注意操作过程规范;加强机体营养,保证能量供应;对出现感染的患者进行抗感染治疗。撤机时由护士对达到撤机标准的患者进行撤机,取平卧位,将口鼻湿润清洁后,对气道分泌物进行清除,沿气道自然弯曲度于深吸气末将气管导管迅速拔除,并立即对面罩加压给氧。撤机后由护理人员陪床,密切观察其生命体征,若出现血压升高、呼吸困难、心率过高等情况,立即通知医生给予干预措施,必要时可再次进行机械通气,避免引发不良后果。1.2.2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护理管理,具体内容如下。①组建护理管理干预小组:组内成员由护理科室主任、护士长、专科护理人员构成,其中护理人员均为呼吸内科专业,且工作经验>5年,均进行专业性培训,包括呼吸道管理、疾病病理、生理特征、机械性排痰技术、呼吸机参数及模式、气管拔管方法及脱机指征,并通过相关考核。组内成员对影响撤机的因素进行分析,制订护理管理措施。②由主治医生带领组内成员进行查房,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对其进行分析评估,依据实际情况调整护理方案;在机械通气伊始,做好撤机准备,在呼吸衰竭得到控制后,调整机械通气参数,锻炼呼吸肌,提高自主呼吸能力,以便逐渐过渡至自主呼吸。③撤机前向患者讲解撤机的必要性,缓解其不良心理,可通过言语、动作等方式安慰患者,消除其负性情绪;将呼吸机于床边放置,若撤机后无法自主呼吸,可接通呼吸机;与患者家属沟通,提高其积极配合度。④采取静脉营养补充机体微量元素、蛋白质等营养物质,查看血生化指标,依据情况给予肠内营养支持,以高蛋白、高维生素为主,提高机体营养状况。待达到脱机指征后,进行撤机,操作参照对照组,并于撤机后密切关注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出现不良情况立即给予干预,并及时告知医生予以处理。⑤根据每例患者口腔情况给予适合的护理液冲洗口腔,预防感染;将气管插管固定,观察气囊压力;严格按照吸痰操作规范执行,并对其效果进行评估,定时叩背、更换体位,促进分泌物顺利排出;尽早进行下肢功能锻炼,每次15min,3次/d。
1.3观察指标。①撤机效能:比较两组撤机时间,并记录1次撤机成功情况,计算撤机成功率。②并发症:比较两组机械通气期间及撤机后气胸、皮下气肿及呼吸机相关肺炎等并发症发生情况。
高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呼吸护理对策
【摘要】目的: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高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应用效果。方法:方法: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情况。结果结果结果:两组患者的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呼吸质量、满意度进行比较,观察组明显更高,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结论结论:护理干预对高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应用效果显著,症状和生活质量得到改善,提高了呼吸质量和满意度,值得应用。
【关键词】高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呼吸护理;对策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是一种感染性疾病,是指患者采用机械通气后经过48h或拔管后的48h内形成的肺部感染,属于典型的医源性肺部感染性疾病,该疾病的发病率随着患者的年龄升高,有着明显上升的趋势,这是与患者的身体素质有着密切的联系,患病后,患者的肺部功能会受到严重的影响,进而导致患者的呼吸功能降低,同时,易形成各类并发症,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患者的护理质量非常的重要和关键,应给予重视[1]。本文为探讨护理干预对高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应用效果,特选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均分为两组,每组20例,其中,对照组男性12例,女性8例,年龄在68-84岁,平均年龄为(75.21±1.45)岁,合并疾病类型:高血压2例、慢阻肺17例、多脏器衰竭1例;观察组男性13,女性7,年龄在68-86岁,平均年龄为(75.68±1.65)岁,合并疾病类型:高血压3例、慢阻肺15例、多脏器衰竭2例。纳入标准:经临床诊断,确诊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精神疾病患者;②不签署知情同意书者;③全身免疫性疾病患者。
1.2方法
早期护理干预对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患者焦虑状况的影响效果。方法以就诊的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所有入组患者给予下呼吸道感染的标准治疗方案。观察组在标准治疗基础上给予早期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不进行早期护理干预。研究周期为14d,治疗7d及14d时比较2组患者SAS量表评分、HAD量表评分、平均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结果研究共纳入符合入组标准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0例。与干预前比较,治疗后7d及14d时观察组HAD评分及SA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对照组仅在治疗14d时HAD评分及SAS评分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7d及14d时观察组HAD评分、SAS评分、平均住院天数及平均住院费用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护理比较,早期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焦虑状态,同时明显降低平均住院天数及平均住院费用,是一种值得临床借鉴参考的护理干预手段。
【关键词】早期护理干预;下呼吸道感染;焦虑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空气质量的下降,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发病率呈增多趋势[1-3]。下呼吸道感染包括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及支气管扩张急性加重3种疾病[4]。下呼吸道感染多伴有严重的咳嗽咳痰,甚至伴有发热等全身性症状,而AECOPD及支气管扩张急性加重病程较长且容易复发,这不但影响患者的躯体生理功能,而且可能影响患者的心理情绪,引起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文献报道,患者焦虑情绪可能延缓疾病的康复甚至加重病情[5]。寻找一种行之有效的缓解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焦虑情绪的干预手段是医务人员较为关注的问题。本研究通过对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采用不同的护理方式,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患者焦虑状况的影响效果,以为此类患者的护理方式提供有价值的思路和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为2015年7月1日至2016年6月30日在我院就诊并明确诊断为下呼吸道感染的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年龄>18周岁;符合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诊断标准[4];能够理解并配合护理干预措施。排除标准:合并其他导致焦虑情绪疾病的患者;既往有相关精神疾病病史的患者;合并其他系统及全身感染的患者;预期不能完成随访的患者。
1.2方法
综合评估技术干预对医患关系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综合评估技术干预对呼吸科管理质量与医患关系的影响。方法:医院自2019年1月起,将综合评估技术干预管理模式应用于呼吸科的常规管理中,以管理时间和管理方法为依据,将医院呼吸科的医疗单元和护理单元设为研究对象。2018年为实施前,2019年为实施后,由管理小组随机选取4个时间点进行管理质量的评分。结果:呼吸科管理质量评估体系共包括一级指标3个,二级指标10个。各指标的重要性赋值范围为4.18~4.62,均值均>4.0,可认为各管理质量评估指标可信度较高。实施后管理流程、危重症管理、细节管理、运动干预、营养筛查、服药依从性、自我效能、医患关系等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综合评估技术干预有助于提升呼吸科的综合管理质量。
关键词:综合评估技术干预;呼吸科;医院管理;医患关系
综合评估技术干预是通过对管理质量的综合评估过程,发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有针对性的进行管理,提升各个管理环节和管理目标的管理质量的一种管理模式[1]。综合评估技术干预的重点在于对管理质量的客观综合的评估过程[2]。对此分析了综合评估技术干预在医院科室管理中的作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医院自2019年1月起,将综合评估技术干预管理模式应用于呼吸科的常规管理中,以管理时间和管理方法为依据,将医院呼吸科的医疗单元和护理单元设为研究对象。2018年为实施前,2019年为实施后。研究期间医院呼吸科医务人员无显著变化(P>0.05),结果具有可比性。
1.2方法。(1)科室管理质量评估体系的构建。组建综合评估技术干预管理小组,分配文献收集和数据整理任务,通过收集国内及国外的医学文献查询相关网站,国内外关于呼吸科管理的前沿进展,深入分析目前国内呼吸疾病相关管理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筛选出能够反映国内呼吸疾病管理质量的评价指标。以此为依据拟定呼吸疾病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向目标专家发放函询问卷。采用德尔菲法进行管理评价指标的筛选。各个条目均采用5级评分法进性重要性赋值。采用界值法进行指标的筛选,并计算出各个级别的指标界值。采用百分比权重法,确定指标权重。进行变异系数和权重的统计。保留重要性赋值≥3.5分、变异系数≤0.15的条目(2)将构建的科室管理质量评估体系纳入呼吸科疾病管理的常规流程中。定期采用评价体系进行管理水平的评价,根据评价结果优化管理流程,实施前后由管理小组随机选取4个时间点进行管理质量的评分。
1.3统计学方法。选择SPSS.25.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正态计量数据用“Mean±SD”表示,计数资料采用例数或百分比表示,两组独立、正态、方差齐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多组独立、正态、方差齐资料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法,等级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样本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急诊死亡案例浅析
作者:杨燕 单位:北京市第六医院
对抢救室的利用情况患者就诊时间:排除慢性病临终状态入院和发病时间不详的患者,184例患者中有明确发病至就诊时间的163例,患者就诊时间最短5min,最长49h,平均48min。就诊时呼吸、心搏停止者35例。就诊抢救室行心肺复苏失败及放弃抢救者136例占73.9%,从就诊抢救室进入相关科室抢救无效死亡者48例占26.1%。死亡病例在抢救室平均治疗时间由高到低依次为急性呼吸道感染(平均86.2h)、急性脑梗死(平均68.6h)、急性脑出血(平均58.3h)、恶性肿瘤(平均57.3h)、上消化道出血(平均26.4h)、心血管病(平均21.9h)、中毒(平均8.6h)。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在急诊抢救室所需要的时间明显高于恶性肿瘤、上消化道出血、心血管病、中毒(P均<0.05)。另一方面,急性脑出血和急性脑梗死患者在急诊抢救室的时间明显高于上消化道出血、心血管病、中毒(P均<0.05)。
使用呼吸机及胸外按压情况死亡病例中使用呼吸机者156例占63.4%。呼吸机使用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上消化道出血(72.2%)、心血管病(60.9%)、急性呼吸道感染(57.1%)、急性脑出血(53.6%)、急性脑梗死(50.0%)、恶性肿瘤(22.2%)。胸外按压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上消化道出血(61.1%)、心血管病(58.7%)、急性脑梗死(41.7%)、急性脑出血(33.3%)、急性呼吸道感染(25.0%)、恶性肿瘤(11.1%)。恶性肿瘤患者呼吸机使用比例明显低于上消化道出血、心血管病、急性呼吸道感染、急性脑出血、急性脑梗死(P均<0.05)。恶性肿瘤患者胸外按压比例明显低于上消化道出血、心血管病、急性脑梗死、急性脑出血(P均<0.05);与急性呼吸道感染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死亡病例的年龄分布60岁以上组死亡人数较≤60岁组多,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0岁以上心血管疾病、急性脑出血、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脑梗死、恶性肿瘤比例高于<60岁组(P均<0.05)。61~80岁组恶性肿瘤和心血管病比例高于40~60岁组,与>80岁组无显著性差异。>80岁组急性呼吸道感染的比例高于其年龄组(P均<0.05),见表1。
本研究结果显示,急诊抢救室前三位的死因由高到低依次为心血管疾病、急性脑出血、急性呼吸道感染。脑血管意外、呼吸系统疾病、肿瘤等是我院急诊科常见患者死亡原因。近年来,心脑血管意外患者逐年递增,且有年轻化趋势[1]。本研究同时发现不同年龄组死因也有差异,10岁儿童主要死因为先天性疾病等;<40岁人群的主要死因为中毒、呼吸系统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41~60岁主要为呼吸系统疾病和心血管疾病;61岁以上为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和消化系统疾病。因此,如何降低危重患者的病死率是急诊科医生一直关注研究的问题。
加强院前急救本研究结果显示,患者就诊时间最短5min,最长49h。而就诊时呼吸、心搏停止者156例,就诊抢救室行心肺复苏失败及放弃抢救者占73.9%。分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①目前人们的急救意识淡薄,急救知识和技能匮乏,面对突发急诊或意外事件不能正确处理。故应该通过各种途径加大院前急救的宣传力度,提高人们的急救能力。②120急救网络不完善,需进一步加强宣传,提高人们对120急救系统的认识。当发生意外情况时,由家属或身边的人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专业的救护比提供私人运送更为重要。“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大脑”,120接到求救电话时,通过电话指导自救,并迅速出车,到达现场后病情估计与抢救护理应同时进行。③部分患者入院时基本信息及病史不明,从而错过了最佳救治时间。应建立居民急救系统,完善居民档案,将会对急救提供极大的帮助。④院前急救与到达院内后抢救的衔接不充分。医院应开通绿色通道,做好危重患者到达医院的一切急救准备,等待病情稳定后进一步住院治疗[2]。
加强医院急诊科急救设施的完善和管理,同时不断提高医护人员的业务水平本研究结果显示,从就诊抢救室进入相关科室抢救无效死亡者占26.1%。患者病情均极其危重,多罹患多个系统或器官疾病,病情变化迅速,涵盖临床各个科室。本研究中死亡病例在抢救室平均治疗时间由高到低依次为急性呼吸道感染、急性脑梗死、急性脑出血、恶性肿瘤、创伤、上消化道出血、心血管病等。这就要求急诊抢救室必须配备现代化的急救设备,包括心电监护、呼吸监护、脑电监护、除颤仪、呼吸机、洗胃机、床旁X线和B超诊断仪等。尽量配备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监测仪[3]。上消化道出血、心血管病、急性呼吸道感染、急性脑出血、急性脑梗死等患者呼吸机使用比例均较高,且最长使用时间为80h,最低20h,这些患者长时间占用抢救室资源。急诊拥挤,造成诊治延迟、医疗质量降低。针对这种情况,医院应将这些患者按是否需要呼吸机转到普通病房或专科ICU病房。另外,急诊抢救室应配备必要的手术器械,以便及时开展各种创伤的急救手术,提高严重创伤的救治成功率。急诊救治涉及临床各学科,故应配备一支全能型的医护人员,能够掌握各种危重患者的抢救技术,熟练使用各种监护和治疗器械[4]。此外,抢救室必须有严格的管理制度,医务人员应注意学习有关业务知识,并及时更新,以适应现代危重病急救医学发展的要求。
呼吸内科优质护理应用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呼吸内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11月淇县人民医院收治的300例呼吸内科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对照组接受呼吸内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优质护理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在呼吸内科运用优质护理进行临床护理干预安全有效,可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加快康复。
【关键词】优质护理;呼吸内科;应用效果
呼吸系统疾病是一种发生于气管、支气管及肺部的病变,发病率高,病情复杂多样,患者主要有咳嗽、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低氧血症甚至呼吸衰竭[1],最终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对于呼吸系统疾病,不仅要采取有效的治疗方式,还要给予优质的护理干预。优质护理是一种以患者为中心,深化护理责任制,同时结合疾病特点开展的一种具有科学性、整体性、安全性的新型护理模式,可以显著提高护理质量,促进康复,在其他科室疾病护理中应用广泛2-3]。本研究旨在通过对优质护理在呼吸内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价,以期对今后护理工作进行指导,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2015年2月至2016年11月淇县人民医院收治的300例呼吸内科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对照组男82例,女68例,年龄16~73岁,平均(51?3±7?5)岁;观察组男85例,女65例,年龄17~76岁,平均(52?7±6?9)岁。
1.2护理方法
急诊抢救病患病例探索
作者:王宏秋 韩跃辉 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抢救室患者疾病分布情况我院急诊抢救室病种排在前五位的是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和中毒,这五类病种占全部病种的92.60%,具体见图3。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医疗卫生保健事业的巨大改善,老龄化进程逐步加快。老年人机体随年龄的增长,生理状况逐渐衰退,心、脑血管疾病高发,这些疾病的特点是发病急、进展快、病情危重,是造成60岁以上老人急诊人数多的原因[1]。
上述结果显示,我院60岁以上的老年人共占58.16%,笔者之前做过研究,老年患者在抢救室的比例高,并且呈持续增长趋势。随着患者在抢救室留观时间的增加,抢救室的功能改变。因此,加强对老年人专科护理知识及技能的培训,才能不断提高患者的抢救质量和护理质量[2]。
本研究统计了我院2010年8月12日~2011年8月11日笔者所在医院的抢救室患者就诊情况,从统计资料来看,我院抢救室病谱排序中前5位依次为循环系统疾病(33.32%)、呼吸系统疾病(25.09%)、神经系统疾病(16.13%)、消化系统疾病(9.07%)和中毒(8.99%)。我院抢救室病谱的结果与国内有关急诊病谱相类似研究成果不尽相同[3-5],抢救室病谱排列顺序提示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首先,根据本研究,病谱中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以及中毒五种疾病占全部急诊的92.60%,常见病、多发病仍是当前的主要疾病,与国内外报道基本一致[4]。
因此,在急诊科医务人员配备和技术建设上,既要注重培养全科人才,又要参考疾病构成梯次,做到一专多能。要突出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及消化系统疾病的研究,将其作为急诊科学科建设的重点,不断完善这些疾病的诊断和救治,以推动急诊整体医疗、护理质量和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
在上述结果中,有76例次来院已经心跳呼吸骤停患者,占0.96%,平均年龄63.62岁。此类病例中,有12例次青年患者(44岁以下的人被列为青年),可见猝死呈现年轻化趋势。亦有研究表明,在1h内猝死的80%~90%为心源性猝死[4]。所以,除了急诊科医务人员要熟练掌握正确的心肺复苏(CPR)技术,此外也要通过各种媒体宣传普及正确的急救基本知识。特别是要对有关人员,如警察、消防员、驾驶员以及各种从事服务的从业人员进行定期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