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户外拓展训练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学校引进户外运动课程的意义
作者:朱江华 单位:东华大学
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根据课题研究的目的和内容,通过访问中国期刊网、中国体育信息网,查阅1992年-2010年全国各体育学院学报,关于户外运动课程和素质教育、教学管理等相关的文献资料,从中获取相关信息进行探讨分析,为本研究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
2专家访谈法根据研究需要,走访了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体育学院等体育教育的高等学府,主要访问了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访谈并记录谈话内容,收集对课程设置的意见和建议,与专家进行探讨,取得第一手宝贵的真实体验资料,使得理论研究更有针对性。
3教学实践法东华大学户外运动课程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方面的内容,在为同学讲解充足的理论知识之后,带领同学去校外进行野外生存素质的拓展训练,积累了大量的教学案例,从而将理论与实践更好地结合。
结果与分析
户外运动课程是在户外借助自然的条件,进行野外生存、攀岩、定向、拓展训练等一系列的户外活动教学与实践的总称。活动中结合大自然环境中的各种条件,通过设定活动的任务与规则,让参与者接受各种险阻、艰辛、挫折等困难,以此来提升个人意志力、协作能力、应变能力、团队的沟通能力等为目的的挑战式拓展训练,从而达到激发潜能、熔炼团队的目的。户外运动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新兴体育项目,它不仅在锻炼体魄,而且在培养团队精神,加强人际沟通方面等都起着积极的作用。东华大学户外运动课程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方面的内容:(1)理论教学理论部分教授学生对野外素质拓展训练的相关概念,教授相关的基本知识和技能,野外生存的基本方法(包括野外宿营、饮食、行走、涉水、攀岩、岩降等基本技术),常见运动创伤的处置方法及危险环境中的自我保护和自救方法,培养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兴趣和习惯,教授科学锻炼的方法,增强体能水平的方法,使学生的体能、心理、知识和合作都达到良好状态。(2)实践教学通过课内外一体化的户外训练,对所教授的理论知识进行有针对性的实践。其中,在训练方面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具体为:1、体能训练:科学地进行体能训练,提高各项身体素质;2、野外生存的基本技能训练:野外生存技术的模拟或实战,包括野外宿营、饮食、行走、涉水、攀岩、岩降等;3、野外活动训练:包括定向运动、远足、攀岩、溯溪、岩降等;4、拓展训练:通过各种精心设计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相互信任、自我发现、自我激励、达至自我突破、自我升华。另外在训练的基础上还要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安全急救方法(通过模拟练习了解基本的野外急救和自救的方法)以及野外活动的组织和设计(让学生自己拟订活动计划、活动安排、人员分工等,培养他们的组织能力和团队意识)。通过调查研究和实践学习,户外运动训练课程的开设在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可以起到促进作用。
户外运动生态发展回顾与总结
作者:傅钢强 周红伟 单位:浙江农林大学
自1995年“野外生存生活训练”的字眼首次亮相于我国科普类的文章起,“野外生存”的概念就备受关注,这里的“野外生存”就是户外运动的前身。2002年国家相关部门设立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国家级课题《拓展高校体育课程,促进学生身心健康》,课题组在浙江大明山、湖北神农架和东北冒儿山三地组织开展了大学生参与户外运动野外生存课程的实验研究,此课程的试验开设取得了理想的预期效果[1]。2007年7月开始,户外运动课程在教育部体卫艺司的支持下,作为体育教学的选修课程在全国普通高等院校进行了进一步的推广。可以这么说,自2002年开始试点以来,高校户外运动课程历经了多个春秋,在渐进中寻求突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生态化课程体系、开展形式体系和师资培训体系。
1户外运动课程概述
户外运动项目进入高校不仅符合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而且满足了当代大学生喜欢追求时尚的心理特点。因此,户外运动的课程内容对于目前我国高校体育课程改革来说既切实可行,也势在必行,而且还可以丰富和完善课程体系,促进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快速发展。一般认为,户外运动课程是一门包涵了野营、负重行军、野炊、野外自救、岩降、定向、漂流涉水、穿越丛林和攀岩等在内的新兴活动项目群,具有一定的系统知识性、生活效用性、社会发展性和兴趣需要性。
2户外运动课程的渐进式发展
2.1户外运动在高校受到广泛重视并组建了课题组开始试点研究
随着野外生存训练在国内的兴起,为了全面开展和组织野外生存训练,国家有关部门开始着手野外生存训练的组织和管理。国家级教育规划课题《拓展高校体育课程,促进学生身心健康》课题组在浙江大明山、湖北神农架和东北冒儿山三地组织开展了把大学生户外运动野外生存作为普通高校体育课程的实验研究,此次试验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为研究和探讨山地户外运动课程作为高校体育课程体系的一部分课程内容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依据。在高校,有些学校已经开始组织学生开展一些户外活动,如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系统的组织学生进行野外生存户外训练,浙江农林大学将此课程作为学校体育必修课程,云南大学也将其列入体育选修课中,当然还有其他许多学校也开设或者即将开设这门课程。对于大学生开展野外生存户外运动课程,教育部体卫司司长杨贵仁谈到:随着社会的城市化,大部分青少年被禁锢在高楼大厦的“丛林”中,生活极度舒适安逸,与野外的接触越来越少,他们在艰苦环境中与大自然抗争的生存能力越来越差。通过山地户外运动的训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还可以有效预防越来越多的心理问题。野外生存户外运动对当代青少年身心健康而言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院校户外运动人才培育研究
作者:张春隆 韩璐 单位:广东体育职业技术学院
招生对象与人才培养模式广东体育职业技术学院主要招生对象是广东、广西、江西、江苏、河南等十余省份的全日制普通高中体育生及对口职中、中专毕业生。我院户外运动专业基本学制3年,采用“2+1”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学生在校学习两年,最后一年到户外相关拓展培训、户外俱乐部、户外产品生产销售企业、旅行社等进行顶岗实习。
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掌握一定的户外运动技能,具有较强的户外技术指导和营销能力,面向各类户外拓展培训公司、户外运动俱乐部、户外用品生产销售企业、户外活动(赛事)经营管理类企业从事基础的户外活动指导、营销和管理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职业岗位需求及技能分析户外专业在拓展培训领域主要工作岗位为户外拓展培训师(助理级)、营销人员,要求具有拓展课程开发、实施及培训方案制定及开拓维护客户关系的能力(见表1)。在户外产品生产销售行业主要是实体店终端销售人员及网络营销人员需要具备店面接待、商品导购及能通过电子商务平台销售户外用品的能力。户外旅游领域主要是户外领队、特种导游及客服人员,所需主要技能为户外活动方案策划、实施及销售客服技能。【见表1】
人才培养规格和要求户外专业人才的培养规格主要从知识、能力、素质三个方面进行要求(见表2),其中知识能力包括文化知识、专业知识、相关知识,能力包括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创新能力三个方面,素质可分为专业素质、社会素质和自然素质三种。【见表2】
资格证书要求本专业毕业生实行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技能证书)“双证书”制,未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技能证书)不得毕业。在校期间必须获得以下证书:
全国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B级证书;
拓展训练对中小学素质教育的促进
【摘要】拓展训练对中小学素质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德育、智育、美育、体育等几个方面,对中小学生来说,经常参加拓展训练不仅能使其获得相对丰富、健康、快乐的学习内容,还能获得必要的生活技能和运动技能。据此,本文针对拓展训练对中小学素质教育的促进作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拓展训练;中小学素质教育;促进作用
本文从拓展训练的特点和作用入手,从德育、智育、美育、体育等几个方面着重分析拓展训练对中小学素质教育的促进作用,并简述拓展训练的发展前景,从而在教育新时代为实现拓展训练的高效、有序、平稳、健康发展提出可供参考的意见和建议,具体如下:
一、拓展训练的特点和作用
(一)训练方式新颖,深受学生喜爱
所谓拓展训练,即包含户外训练、团队建设等在内的综合训练项目。它的训练方式和常规的体育锻炼存在很大的不同,除却共同拓展训练项目之外,学生可以自行选择喜欢的训练项目,而且还能在相对宽松的训练环境中提升能力、收获友情,因此拓展训练深受学生喜爱。
(二)提升学生的综合学习素养
拓展训练中的体育教育论文
一、高校开展体育拓展训练课程的意义
1、迎合现在教育的发展需要
随着时代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当今社会尤其是高校更加注重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实现教育人性化的基础上也要注重个性化的培养,注重素质教育,力争实现文化和个性的一同发展。拓展训练以体能训练为基础,通过开展独特的极具特点并具有挑战性和趣味性的新型体验式课程,采用具有典型特征的场景和活动方式,使大学生经历各种考验,增强应对困难面对挑战时的勇气和毅力,且能提高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很好的心理素质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最终达到促进大学生身心双向健康发展的课程目的。教学过程不再是上课式的有教师传授学生一味的接受,而是改变了传统的方式完全由学生自己独立完成,学生自己在训练过程中学习并掌握课程内容,从而改变了传统的教师有外向内灌输的教育方式,变成了学生自我教育,自己通过自我实践获取结果,这样就会使开展体育课程由教师单向传导转变成师生共同合作完成学习任务,增加了课程的趣味性,也同时使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更具启发性。这样对于大学生来说,更有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也有助于挖掘学习潜能,突出个性,对于大学生的发展有很大促进意义。
2顺应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本国传统的高校体育课程教学内容比较局限,主要是体能训练,没有和社会需求联系到一起,主要表现就是没有涉及到精神方面,学生心理等方面素质没能得到很好的发展。并且主要是突出个人竞技能力的提高,忽略了集体活动的重要性。即使现在我国的高校已经对集体的体育项目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创新,尤其是随着素质教育的改革浪潮的掀起,比如选择制体育课、俱乐部制体育课、保健类体育课等类型的高校体育课程相继产生,在培养学生运动兴趣、调动积极性、提高学生体能素质、体现终身体育和健康体育等现代体育教育思想观念,效果很明显。但是依旧不能改变体育课程集中在学校教学的现象,难以实现充分利用资源开展体育课程教学的目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突出强调:体育课程建设的有效途径就是充分开发利用各种资源。拓展训练将体育课堂建设和课外体育活动有机结合到了一起,使学校、社会和大自然融为一体,这样就打破了体育课长时间以来所形成的封闭式格局,从而对我国高校体育课程体系起到了丰富和完善作用,顺应现代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3符合现代大学生的体育价值观
现代大学生的体育价值观与传统的体育价值观有很大的不同,从根本上发生了改变,从以强身健体、德智共同发展为重点的价值理念,大学生现在则转变成追求新兴时尚、富有活力的运动项目上来,还有就是注重在运动过程中培养社会交际能力、在社会中竞争等意识以便更好的适应社会生存。拓展训练的内容丰富且实用,形式灵活多样,趣味性浓,它把爱好和体育资源融合到现实的体育课程中,大学生能够从应对困难的过程中提高心理素质,从集体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
高校体育教学拓展训练与改革分析(4篇)
第一篇:高校体育教学实施拓展训练探索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越来越重视健康,也更加重视学生的身体健康,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所需。高校的体育拓展训练与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不同,它比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更能锻炼学生的拼搏精神。高校在体育教学模式上不断创新,打破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为我国的体育事业贡献着力量。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学;拓展训练;健康
一、高校体育教学实施拓展训练的意义
(一)拓展训练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
拓展训练更能锻炼学生。拓展训练比传统的体育教学有趣得多。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只是简单地锻炼学生的身体,如果训练量小,学生一般可以轻松地完成,没有难度,如果训练量过大,就会给学生带来压力,使其产生心理负担,结果适得其反。然而,拓展训练就不同了。拓展训练更加注重户外运动,不仅能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能更好地训练学生的整体体育素质。在拓展训练中,有许多有趣的游戏,不但能锻炼学生的身体,强健学生的体魄,还能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使我国的体育事业后继有人。
(二)拓展训练能够丰富并完善高校体育的教学内容
拓展训练在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应用
摘要:文章首先阐述了拓展训练的内涵及拓展训练对中小学素质教育的作用,然后探究了拓展训练在中小学素质教育中的应用,包括加强安全意识的培养、加强团队意识的培养、加强拓展训练教师队伍的建设,最后提出了拓展训练在中小学素质教育中应用的注意事项。
关键词:拓展训练;中小学;素质教育
目前,提升素质教育水平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就是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地开展拓展训练。拓展训练具有功能全面、成效显著等优势,备受学校和家长的重视,在丰富教学内容、提升教学质量的同时,能够有效提高中小学生的素质教育水平。
一、拓展训练的内涵
拓展训练是近年来才兴起的一种教育手段,尽管其发展时间较短,但由于其独特、新颖的训练方式,可以更好地提升中小学生的素质教育,因此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发展极其迅速。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与教育体制的不断变革,拓展训练也在不断创新,如今产生了越来越多的训练方式,逐渐改变了传统单一的体能训练教学模式,转变为对中小学生综合素养全面提升的模式。
二、拓展训练在中小学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一)弥补传统体育教学中的不足
户外运动实施状况及措施
作者:孟想 单位:吉林大学体育学院
扩展学生的知识大学生拥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却缺乏相应的实践经验。一方面,大学生利用自己丰富的人文、历史、地理知识,能够增强运动的趣味性。单纯的攀爬和穿越只能带来身体的愉悦,而大学生将自己储备的知识充分的利用起来,不但能够提高运动效率,还能在运动中获得满足感。另一方面,户外运动能够将知识运用于实践,让知识接受实践的检验的同时拓展相应的知识。例如,在穿越丛林中遇到危险时,大学生可能能够将从小学过的防御知识及时的运用起来,并且还能够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多变的应对,增强实践能力。有些知识,例如攀岩技巧也只能在实际运动中才能学会。
感受美丽的自然风光在钢筋混凝土的环境中生活久了,就会有一种无形的压力,好像整个世界都是僵硬的,都在要求你每时每刻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要求你像钢筋混凝土一样没有感情只有功能。在世界淡化自我的同时,我们就有种欲望要冲出牢笼重返世界,我们渴望回归,渴望自然。而户外运动恰好能够满足人们的这种心理。户外运动虽然是一种运动,但是一种特殊的运动。运动中人可以随意调节节奏,甚至驻足观赏周围的美丽风景,这样能够有效的舒缓压力,放松心情,陶冶情操。
我国高校户外运动面临的困扰
安全问题众所周知,户外运动有一定的危险性。由于户外运动在野外进行,场地因素无法控制,因此存在一定的危险。加上,户外运动本身就崇尚冒险精神,因此,当户外运动外在运动中一次次涉嫌成功的,获得满足感的时候,很可能会不断加大运动的危险性,这是一种错误的极端偏向。最终过度的追寻刺激可能会导致生命危险。那些大学生在登山运动中丧失生命的例子不胜枚举。这也导致学校及社会对大学生进行户外运动产生偏见,造成学校不支持的态度。
资金问题户外运动需要高昂的费用,这对于没有经济能力的大学生来说是个难题。据调查,户外运动需要的帐篷、睡袋、防潮垫、背包等设备就要花费至少千元,加上沿途的车费、旅游门票及食物花费,是一笔不小的花销。大学生没有经济能力,动不动就要向父母要钱,这对于他们来说是个难题。而户外运动组织也是只靠队员入队时教的几十元钱勉强维持活动,所以也是举步维艰。
师资问题在我国高校户外运动兴起不久,很多方面还不够成熟,特别是专业教师比较缺乏。只有专业的教师才能够给户外运动提供专业的指导。目前,我国高校的户外运动都是由其他专业的体育教师指导进行的,这些教师由于也没有受到专业的训练,因此只能在体能训练方面给予指导,对于户外运动的实际操作也是无能为力的。现在,大多数所谓专业的户外运动教师,都是从户外运动爱好者发展而来的,属于中途转行型,因此又缺少相应的教育基础。所以,目前我国高校还是十分缺乏专业的户外运动教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