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混龄教育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混龄体育游戏养成教育研究
混龄体育游戏,为幼儿提供了许多与不同发展水平同伴交往及学习的机会,幼儿在自主结伴游戏的过程中相互影响、共同提高。每个幼儿在游戏中不仅获得锻炼、提高的机会,更好地实现了体育活动的目的,还扩大了幼儿之间的接触与交往的机会,使其语言表达能力、分享合作、相互帮助等良好的品质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应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但同时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如何创设安全、有序的游戏环境,让幼儿形成良好的活动常规,保障活动高效、顺利地进行,从而达到混龄体育游戏的预设目标呢?为此,我们在组织幼儿混龄体育游戏中养成良好常规方面进行了实践与探索。
一、定期开展,形成常态
全园性的混龄体育游戏,已成为我们体育活动课程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周三上午定时开展,保证时间和质量。为确保活动有效,我们力争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不仅提前告知家长混龄游戏的时间,还向家长宣传活动意义、开展方式及做好相关配合工作。如在每周三给孩子带好水壶、穿适合运动的服装、针对孩子的情况部分家长还可以提前夹好汗巾等保育工作。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混龄体育游戏的开展成为常态性的体育活动。
二、建立常规,养成习惯
建立良好的混龄活动常规,不仅可以培养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还可培养幼儿的自律行为和责任感。为此,根据活动需求,可以制定一些体育器械取放常规及使用常规、运动区域活动常规、卫生保健活动常规(如厕、喝水等)、文明礼仪常规等。教师首先通过集体活动帮助幼儿初步明确各个环节的常规要求,然后在每次的活动中与幼儿共同落实常规要求,逐步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常规习惯。
三、巧设标志,规范行为
陶行知先生认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幼儿对事物的认识大部分是通过环境的潜移默化作用和影响获得的。在混龄自主性体育游戏中,我们根据幼儿七大动作技能及场地特点,划分了多个运动区,每个运动区的规则和材料均不同。为确保幼儿能自觉遵守游戏规则,形成良好的游戏秩序,我们设计了三类作用不同的活动标志,通过“让标志会说话”的教育途径,让幼儿在环境中自然习得规则,学会自觉遵守规则。
幼儿园混龄教育问题与发展前景
一、必要性与可能性
1.必要性
自从赫尔巴特正式推行班级授课制以来,同龄编班成为主要的组织形式,然而同龄编班逐渐显露出一些弊端:同龄班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渐暴露出教学单一性和儿童个体发展多样性之间的矛盾,适应个别差异、培养学生独创性和信息反馈等不足的局限性遭到强烈指责。[5]同时,同龄教育容易形成儿童发展的同质化、情绪情感的单维化以及心理结构的简单化倾向。[6]因此,人们越来越多地意识到,需要一种新的教学组织形式来克服同龄编班的局限。
2.可能性
首先是补偿功能。当我国独生子女社会化问题成为一种普遍现象时,幼儿园开始了混龄教育的尝试,一般是以“大带小”的形式在部分时间或局部领域里进行的一些混龄活动,试图补偿独生子女社会化方面的某些缺憾。“完善的个体发展离不开与同龄伙伴和混龄伙伴的交往,各自获得的益处是不同的。没有年长者的交往,将减少知识经验和技能的学习机会;没有与年幼者的交往,社会责任心、自主感和组织能力的补偿难以实现;没有与同龄者的交往,对事物共同的体验就失去了可以比较的机会和协商合作的可能。”[7]混龄教育提供了社会性方面的补偿功能。其次是能促进幼儿认知和语言方面的发展。通过和不同年龄、不同特质幼儿的交往,当发生认知冲突时,年长幼儿充当了“小老师”的角色,给弟弟妹妹讲解他们掌握的知识,这既能帮助年幼幼儿扩展经验,又能使年长幼儿更深入地理解知识。混龄教育还能提高幼儿的语言能力,汉密尔顿和斯图尔特研究证实,年长幼儿为年幼幼儿提供了适当难度的语言,能相互学习词汇;贝茨研究认为,年长儿童对年幼儿童语言清晰性的要求帮助年幼儿童减少自我中心语言[8]。
二、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纵使混龄教育有不少正面价值,但并不是这些价值都能发挥。笔者所观察的一些幼儿园多数属于间断式混龄,以“大带小”活动为主,在观察中发现了不少问题。
开展幼儿园户外混龄自主游戏活动对策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有效落实,人们对幼儿教育改革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尤其是混龄幼儿教育的开展,满足了当前幼儿教育中不同年龄户外游戏的个性化需求,突破了幼儿教育中的年龄界限,为幼儿构建了趣味性较强的户外自主游戏环境,充分激发了幼儿的创造力,促进了幼儿的智力发展。文中以幼儿园户外自主游戏为探索对象,就混龄幼儿在自主户外游戏中的活动策略进行了详细分析,以期能够对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有所助益。
关键词:幼儿教育;户外游戏;混龄教育
素质教育需要从娃娃抓起,因此幼儿教育也是素质教育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教育改革背景下,幼儿园游戏教育的形式越发多元化,而混龄户外自主游戏活动可以不受时间及年龄的限制,满足不同阶段幼儿的需求,能够促进他们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合作能力等综合能力的提升,这对于幼儿的发展而言具有积极意义。
一、幼儿园户外自主游戏活动的开展现状
虽然目前大多数幼儿园的教学模式已经逐渐以户外游戏活动为主,但是混龄教育模式还不够成熟,教师依然过度关注幼儿的安全问题。所以,幼儿教师开展游戏教学活动的思想会比较片面,活动时间及运动量的安排方面缺乏合理化。另外,有些幼儿园的户外活动设备不够完善,导致教师所设计的活动内容比较单一,再加上部分教师的游戏活动经验有限,致使设计的游戏活动存在较大的局限性。与此同时,还有一些幼儿教师的教学思想比较落后,没有与时俱进,缺乏开发与利用新资源的思想,同时能够在游戏活动中使用的器材种类较少,幼儿每天都在反复运用同样的器材,这容易导致幼儿产生乏味感,逐渐失去参与游戏的兴趣。幼儿教师无法开发新的游戏内容,不但会影响幼儿参与游戏的积极性,还会阻碍幼儿创造性思维的提升。
二、开展幼儿园户外混龄自主游戏活动的优势
( 一 ) 有利于促进幼儿的身心成长
幼儿教育中幼儿爱心情感培养探讨
摘要:近年来,很多幼儿园开始探索多种混龄活动模式,以让不同年龄段幼儿进行交往、互动,真正实现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在开展混龄活动的过程中,实施者发现幼儿之间的爱心行为十分欠缺,混龄活动中以大带小的优势没能充分发挥出来。本文通过分析影响爱心行为的因素、制定开展爱心教育的策略、总结在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在混龄活动中开展爱心教育的实践探索。
关键词:混龄活动;爱心教育;实践探索
就目前幼儿的实际情况来看,现在的孩子都是家中一宝,并且受每个家庭一个孩子的影响,现在的孩子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生长在温室中,无法面对外面的风风雨雨,“自我为中心”比较严重,不懂得如何与他人和谐相处,在做事方面都比较自私,没有团队意识,不会用和善的语言包容、宽待他人,自理能力较差,叛逆情况严重,不懂得协商的概念。因此,幼儿园是改善学生习惯的重要场所,需要幼儿园与家长共同努力改变现状,幼儿园除了要创新教学理念外,还要帮助幼儿树立良好的生活、作息和学习习惯,那么如何在日常活动中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以及针对所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教育呢?幼儿园教师发现,将幼儿大班、中班以及小班的学生放在一起,组织活动,创造机会让幼儿与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相处,交往、互动,教师发现,混和在一起的活动可以潜移默化的影响每一个幼儿,有利于幼儿的发展。近年来,幼儿园一直在探索新的教学方式,通过多种混龄活动可以改变幼儿的交往方式,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此外,在幼儿智力发展方面,幼儿通过模仿和学习年长幼儿的广阔的视野和知识,使自己增加了知识,扩大了视野,同时发展了他们的观察能力、模仿能力和行为能力等。现有三种混龄活动模式:蒙特梭利教学混龄班、户外混龄体育活动、儿童职业体验馆。幼儿园在开展混龄活动时发现了许多问题,不利于幼儿的发展。例如,大班的孩子不愿意与小班的孩子一起玩,在活动中小班的孩子无法上前,而且大版的孩子不会照顾小班孩子的情绪,也不会照顾弟弟妹妹,这样不仅影响了小班孩子的成长,而且小班孩子无法在大班孩子身上学到更多的东西。由此可以发现,幼儿园的爱心活动的开展一刻都不能耽误,必须紧锣密鼓的组织起来。目前,幼儿园进行了幼儿教育中幼儿爱心情感培养的探讨与实践。
1.影响爱心行为的因素
影响幼儿爱心行为的因素有很多,但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1)家长的儿童观。俗话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对孩子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孩子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与家长密切相关,影响着孩子的爱心行为。现在的家长没有将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思想,现在的孩子不再是父母羽翼下的一部分,什么事都要依赖父母,现在的孩子都有着自己的想法,家长要让孩子自己表达自己的想法。此外,由于每家只有一个宝贝,是家长的掌上明珠,是爷爷奶奶眼里的一根独苗,因此,这种过分的溺爱使得孩子都比较自私,这样的教育观念已经无法跟上时代的步伐,也不利于孩子爱心的培养。
(2)同龄的编班模式。在现阶段,大多数幼儿园都采用了同龄编班模式。这种类型的编班模式考虑到孩子之间的差异较小,总是与同龄幼儿互动,很少有机会体验差异化的年龄教育活动。除了表现出服从能力外,一些有幼儿当认识并定位他们的角色时,他们会以竞争方式解决它,他们缺乏相对富有爱心的行为。所有大孩子将成为英雄和老师,小孩子将成为他们的崇拜者。“此外,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不仅可以整合和加深他们的知识,还将意识到他们所做的一切会被年龄较小的幼儿观察、模仿和学习,从而督促自己要为年幼的孩子做出积极的、正确的行为示范。
基于能力培养的幼儿教育论文
一、良好的幼儿教育对新杭州人的重要性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整个民族的希望,他们将会成为挑起历史重任的栋梁,不管是本地的幼儿还是农民工的幼儿,他们都是一个个独立的社会个体,都需要社会、学校、家庭以及其他各个方面的关爱才能够健康的成长。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先生认为:缺乏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与缺乏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一项庞大、细微而又复杂的任务。我们必须要清楚的认识到农民工家长因为工作的原因,常常因为忙于工作而没有时间照顾好孩子,所以常常是对孩子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有的农民工家长则是采用的教育方法不当,经常的采用简单粗暴的方法对孩子进行随意打骂;还有的农民工家长则是没有认识到家长对于教育的重要性。这些情况都会对农民工的幼儿产生一系列的不当影响。有很多的农民工都没有受到过良好的教育,他们都没有正确、科学的“儿童观”,他们往往都会将孩子看作自己的“附属品”、“私有财产”,缺乏对子女基本的尊重,还经常是重生不重养,不注意自身的言行对子女的影响。这些情况,则更是凸显出了幼儿园中良好的幼儿教育的重要性,农民工幼儿园不仅仅需要研究出各种新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幼儿教育的质量,为幼儿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同时还必须要加强对幼儿家长的教育,让他们能够有着正确的幼儿教育观,让他们能够在家中为孩子们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二、让幼儿能够在“玩、做、学”中成长
(一)玩与学不对立,玩中学习才能够更好的让幼儿成长
农名工因为其本身所成长的环境的影响,对自己的孩子抱了很大的期望,总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专心的读书,通过读书出人头地。因此常常出现两种极端,一种是万般宠爱,另一种是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希望孩子能够懂事,施加过大的压力,压制孩子的天性,让孩子拼命学习。作为幼儿教育工作者却不能够被这种思想影响到,我们必须要清楚的认识到作为上幼儿园的小孩,他们对于学习基本就是一无所知,什么都不懂,但是也就是这种空白与陌生,却往往会让他们对上学有着天然浓厚的兴趣。作为教育工作者,为了孩子着想,我们要想方设法的去保护好孩子们这种对于学习的好奇和兴趣,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孩子们能够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加主动,获得更多的知识。新杭州人属于流动性较大的人群,他们的幼儿接受学前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虽然有着很高的入园率,但大都是那种收费低廉、条件一般的民办小规模幼儿园为主,这些家长们将孩子们送到幼儿园中的目的是为了能够让幼儿尽早的学习知识和技能。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也缺乏正确教育孩子的能力与技巧。现在所提倡的趣味教学方法、区域游戏教学、角色游戏、混龄游戏等各种教学方法都是建立在幼儿的玩的基础上的,通过这些教学方法不仅仅能够符合孩子们的天性,还能够让孩子们在无形中学习到新知识。例如通过角色游戏能让幼儿在无形之中认识到相关职业需要具备哪一些技能,也能够激发出他们对相关职业的好奇心,同时还能够满足他们对自己父母所从事职业的好奇心。
(二)加强对新杭州人幼儿的社会性适应能力的培养,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
对于幼儿的社会性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但是可以这样来理解:幼儿的社会性是幼儿在社会性交往过程中获得各种人际关系时所表现出来的各种心理趋向性,例如伙伴关系、观点采择、群体适应和亲社会性行为等。新杭州人具有很强的流动性,这就使得跟随他们一起的幼儿们也具有很强的流动性,这就促使了这些幼儿需要具备一定的社会适应性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够让他们在幼年就能够很好的照顾自己。想要提高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有多种途径,而混龄游戏是一种提高幼儿社会适应能力的有效途径。在进行混龄角色游戏时,幼儿们会逐渐的发现冲突以及冲突带来的各种麻烦,例如角色分配的矛盾。此时,教师可以可以进行引导,让幼儿自己去协商、讨论解决问题的办法。同时,混龄角色游戏还能够促使幼儿慢慢的去学会站在他人的角度换位思考。这样有助于让这些新杭州人幼儿理解到他们父母的难处。通过混龄游戏还能满足幼儿的尊重需求等各种高层次的需要。相比而言,因为新杭州人的四处漂泊与长时间在外工作,使得他们的孩子会产生更加强烈的包括社会交往和尊重在内的各种高层次需要。通过混龄游戏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来满足他们的这种高层次的需要。新杭州人的幼儿与杭州本地的幼儿相比会有着更加强烈的“成人观念”,希望自己别人承认自己已经长大成人,能够帮助父母承担一定的负担。在进行混龄游戏的过程中,对那些年龄较大的学生来说,可以通过与那些小龄幼儿的交往,来让他们实现自己的“成人”地位,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而那些年龄较小的幼儿则可以通过与大龄幼儿的接触来体会到,在家中很难享受到的那种伙伴“爸爸妈妈”童话般的温情和照顾。
幼儿园室内区域游戏活动实施探析
摘要:幼儿园室内区域游戏是以幼儿的关键经验、需要和兴趣为主要依据,在室内创设具有开放性、丰富性、挑战性的学习环境,让幼儿自由选择,与环境互动,获得个性化、全面性的发展的活动,能够充分体现“以幼儿为主”的教育理念。特从幼儿园开展区域活动的基础工作、教研制度落实、实施有效教研及创新区域活动模式等方面详细阐述了开展区域游戏活动的策略。
关键词:幼儿园;室内区域游戏;研究实施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幼儿园室内区域游戏活动是幼儿园教师经常采用的教学方式,因此有必要对这一活动的开展策略进行探究。
一、做好基础工作,保障区域游戏活动实施
(一)培养幼儿常规能保证区域活动的顺利开展。在日常的区域游戏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游戏常规,从点滴做起,渗透每个环节,探索基本的区域游戏活动模式,如进区前的区域及区域材料介绍、进区卡的取放、区域的自主选择、游戏中与同伴交流、游戏结束材料收放整理、学会倾听游戏提示音乐等,都需教师和幼儿达成一致的常规和约定,这样才能保证区域游戏的顺利进行。经过前期阶段的培养,幼儿游戏中能够保持良好的秩序,自我服务能力得以强化,游戏氛围轻松愉悦。
(二)班级区域创设是开展区域游戏活动的基础和前提。在班级区域创设过程中,教师的工作是给幼儿提供有准备的活动环境,把发展目标物化到材料中,让幼儿与材料互动,获得认知和发展。一是科学划分,合理利用。依据幼儿年龄特点创设多个区域,主要包括美工区、生活操作区、益智区、建构区、图书区、植物区、娃娃家、小医院、超市等区域,动静结合,科学划分活动空间,合理分配区域活动人数,保证幼儿活动质量。二是固定区域与动态区域相结合。美工区、建构区、图书区等学习性区域位置相对固定,益智区、加油站、热饮吧等社会性区域呈现动态化,活动开展时师生取出摆放,活动结束后及时收回,既能保证幼儿的游戏又不占用过多的空间,同时收放材料给予幼儿更多的选择权,也培养了幼儿良好的游戏常规和良好习惯。三是区域标示清楚,不断内化规则。在日常区域游戏中,教师注重对进区人数、区域规则进行标识,帮助幼儿理解、内化规则;对材料进行标识,让材料与摆放位置一一对应,便于幼儿取放、收拾及检查,养成物品归位的习惯;对学习方法、步骤及流程进行标识,让幼儿根据图示自主学习、操作,促进幼儿在原有水平上获得发展。四是活动内容做到“三结合”。区域活动与主题活动结合,与幼儿生活结合,与幼儿发展兴趣结合。根据主题活动开展情况,把幼儿感兴趣或者需要的内容渗透到如美工区、建构区等活动区中,利用绘画、搭建等多种形式表现人物及内容。还可以创设与生活相结合的操作区,投放与生活技能相适应的操作材料,比如,在洗衣坊区域中提供衣服、鞋袜,让幼儿进行整理、收拾;在编织区域中提供编制材料让幼儿尝试编织,既锻炼手部小肌肉又能掌握生活的基本技能。
(三)丰富的区域环境为幼儿游戏活动提供资源。园所环境体现幼儿园的文化理念,幼儿园应为幼儿创设宽松愉悦的教育环境,特别是在区域环境的创设方面要下功夫。区域游戏环境情景化、立体化。教师可充分利用大小纸箱、墙纸、干树枝等废旧材料,精工巧做,变废为宝,小医院、超市、理发店等栩栩如生,再现了生活场景;将幼儿喜欢的卡通形象在墙面上张贴、顶部悬挂幼儿作品,橱面上呈现图片及方法步骤标示等,尽可能有效利用区域空间,发挥其教育价值,既美观又富有童趣,营造了浓厚的区域氛围。
蒙台梭利教育法在幼儿教育改革的应用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幼儿教育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但是幼儿教育在发展阶段存在较多问题,如教学目的过于形式化、教学内容过于单一、存在极端化的情况,以及教师与幼儿和家长之间的关系较为不清晰。因此,学校需要对幼儿教育进行改革创新,并在改革领域中运用蒙台梭利教育法,与实际教育情况紧密联系,实现幼儿教育的改革创新。
关键词:蒙台梭利教育法;幼儿教育;教育改革
蒙台梭利教育法主要以对儿童人格以及身心平衡发展为目的,充分激发儿童潜能,遵守儿童敏感期,为幼儿今后成长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目前,我国幼儿教育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幼儿教育改革领域需要借助蒙台梭利教育法。基于目前我国幼儿教育具体情形,幼儿教育对蒙台梭利教育的实际经验以及教育方法加以参考借鉴,使蒙台梭利教育法能够慢慢渗透到我国教育领域,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
一、蒙台梭利教育简介
蒙台梭利是一名优秀的教育理论家,是一位优秀的教育实践家,是一位具备理论实践经验的优秀教育家。蒙台梭利通过把自身丰富的知识基础用于创新实践,创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蒙台梭利教育法。蒙台梭利教育法由著名意大利教育家玛莉亚•蒙台梭利博士所开创,其倾注毕生经历编写了有关幼儿教育的书籍,并被翻译成各种语言,使其理论得到广泛流传。蒙台梭利教育法在世界幼儿教育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世界各国幼儿教育改革以及发展产生非常巨大的影响,并逐渐引起我国幼儿教育领域有关人士的重视。随着我国教育事业改革的持续深入以及素质教育的推广施行,我国的幼儿教育开展了有关应用蒙台梭利教育法的实践探究。于1994年至今,蒙台梭利幼儿园以及蒙台梭利教师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并仍有不断扩大的趋势。与此同时,人们对应用蒙台梭利教育法的问题也越来越重视。在我国幼儿教育改革的浪潮中,蒙台梭利教育法已成为我国主要的幼儿教育模式,对我国幼儿教育改革以及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与影响。本文对蒙台梭利教育法在幼儿教育改革领域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二、蒙台梭利教育法在幼儿教育改革领域中的应用
1.参考蒙台梭利教育法,全面提升幼儿素质教育
幼儿园混龄区域活动组织与指导策略
摘要:幼儿园混龄区域活动的组织与指导是值得关注的话题。环境创设是混龄区域活动有效开展的基础,策略支持是混龄区域活动顺利实施的保障。混龄区域活动的环境创设包括创设支持幼儿自主活动的环境、创设支持幼儿主动参与的环境。教师应采用循序渐进的推进方式,把握混龄区域活动频率,做好混龄区域活动指导,为混龄区域活动提供策略支持。
关键词:混龄区域活动;环境创设;策略支持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出,“幼儿园组织活动时,可以经常打破班级的界限,让幼儿有更多机会参加不同群体的活动。”如果教师在开展区域活动时,将打破班级的界限从同龄扩大到异龄,这样的区域活动形式就称为混龄区域活动。混龄区域活动因其可以给幼儿提供更丰富的活动内容以及更具挑战性的交往与学习的机会,日益成为幼儿教师关注的话题。近年来,笔者所在的泉州市丰泽区宝秀幼儿园对混龄区域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进行了积极探索,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环境创设:混龄区域活动有效开展的基础
区域活动空间的科学规划与布置是开展活动的基础,创设有效的混龄区域活动环境,应着重做好创设支持幼儿自主活动的环境、创设支持幼儿主动参与的环境两个方面工作。
(一)创设支持幼儿自主活动的环境
1.规划合理的活动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