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沌管理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混沌管理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混沌管理

混沌粒子群算法神经网络财务管理探析

摘要:财务管理是当代财务管理的重要研究方向,财务管理过程十分复杂,对财务管理进行及时预警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传统预警方法无法刻画财务管理的变化规律,使得财务管理预警结果不可靠,实时性较差。为了获得理想的财务管理预警结果,提出了基于混沌粒子群算法化神经网络的财务管理预警方法。首先对财务管理预警原理进行分析,找到财务管理预警的关键技术,然后收集与财务管理预警相关的数据,采用RBF神经网络对财务管理预警变化规律进行建模和描述,得到财务管理预警的分类器,并引入混沌粒子群算法优化财务管理预警分类器的参数,最后进入了财务管理预警仿真模拟实验。试验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财务管理预警方法,混沌粒子群算法化神经网络的财务管理预警正确率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在有效时间内对财务管理进行预警,解决当前财务管理预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难题,具有较高的实际应用价值。

关键词:企业财务;管理风险;RBF神经网络;预警分类器;模拟实验;混沌粒子群算法

0引言

财务管理是当代财务管理的重要研究方向,财务管理过程十分复杂,对财务管理进行及时预警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1-3]。当前财务管理预警方法可以划分为两大类,一类为线性财务管理预警型,主要有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财务管理预警方法、灰色模型的财务管理预警方法,由于财务管理预警是一个复杂的变化系统,它们财务管理预警误差大[4-6]。另一为非线性的财务管理预警方法,如人工神经网络,其中RBF神经网络的财务管理预警应用范围最广,但是其参数优化问题一直没有解决,影响财务管理预警效果[7-9]。因此传统预警方法无法刻画财务管理的变化规律,使得财务管理预警结果不可靠,实时性很差[10]。为了获得十分理想的财务管理预警结果,本文提出了基于混沌粒子群算法化神经网络的财务管理预警方法。首先收集与财务管理预警相关的数据,采用RBF神经网络对财务管理预警变化规律进行建模和描述,得到财务管理预警的分类器,并引入混沌粒子群算法优化财务管理预警分类器的参数,最后采用python编程实现财务管理预警仿真模拟实验,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财务管理预警方法,混沌粒子群算法化神经网络的财务管理预警效果更优。

1基于混沌粒子群算法化神经网络的财务管理预警方法

1.1RBF神经网络。神经网络是当前一种主要的学习算法,具有很好的非线性分类和预测能力,其中RBF神经网络结构,如图1所示。图1RBF神经网络结构设输入样本数据为X′,Ri(X′)为RBF函数,RBF神经网络输出为式(1)。f(X′)=∑li=1WisRi(X′)(1)式中,i表示第i个神经元节点;l表示神经元节点的数量;Wis表示隐层层的连接权值。RBF函数的具体定义为式(2)。Ri(X′)=exp-12X′-ci2σ()()i(2)式中,ci表示RBF的中心;σi表示中心点宽度;X′-ci为样本与中心的距离。在RBF神经网络的学习过程中,得到不同样本与中心之间的具体根据为式(3)。σi(j)=X′(j)-ci(j-1)(3)样本与最小距离的cmin中心进行不断调整,如式(4)。cmin(j)=cmin(j-1)+α(X′(j)-cmin(j-1))(4)式中,α为学习速率。并对距离范式进行相应的调整,如式(5)。σmin(j)=X′(j)-cmin(j)(5)不断重复上述过程,确定最优的c(j)[11-13]。在RBF神经网络的学习过程中,参数连接权值和聚类中心的数量十分关键,当前主要采用人工方式进行确定,无法保证RBF神经网络的学习最优,因此本文采用混沌粒子群优化算法确定连接权值和聚类中心。

1.2混沌粒子群优化算法。标准粒子群算法的粒子状态更新方式为式(6)、式(7)。vk+1id=ωk×vkid+c1×rand1×pkid-xk(id)+c2×rand2×pkgd-xk(gd)(6)xk+1id=xkid+vkid(7)式中,参数具体含义参见文献[14-15]。由于标准粒子群算法存在一定的不足,如后期收敛速度慢,得到局部最优解的概率大,因此得到的RBF神经网络的连接权值和聚类中心并非全局最优,因此引入混沌理论对标准粒子群算法进行改进。采用Logistic映射产生一个序列,具体为式(8)。zi+1=μzi(1-zi),i=0,1,…,μ∈(2,4](8)粒子群的适应度方差(σ2)定义为式(9)。σ2=∑Nt=1ft-favg()f2(9)式中,f为归一化定标因子,具体为式(10)。f=max1≤i≤Nfi-favg,maxfi-favg>11,maxfi-favg≤{1(10)当粒子群的适应度方差比较小时,表示粒子群的个体多样性比较差,这样就需要采用混沌序列对个体最优位置进行处理,以增加粒子群的个体多样性,找到更优的RBF神经网络的连接权值和聚类中心。

阅读全文

不对称交通信号模糊控制系统设计

摘要:为了改善具有潮汐特性交叉口的交通信号控制,有效降低车辆延误,提出一种混沌算法优化的不对称交通信号模糊控制方法。利用混沌算法的特点优化了模糊控制规则,避免了搜索过程陷入局部最优;为检验该控制方法的性能,采用交叉口车辆平均延误为性能评价指标,并且对控制方法进行了仿真实验。结果表明,经过混沌算法优化的模糊控制器对不对称交通信号的控制能有效减小车辆平均延误,提高路口高峰时段通行能力。

关键词:混沌算法;不对称交通信号;模糊控制;平均延误;潮汐特性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汽车保有量一直连年攀增,有限的道路资源成为城市管理的瓶颈,交通信号灯配时的不合理一定程度上造成绿灯时间的浪费,降低了道路利用率,当前大多工业区的建立,使得居住区的居民需要每天往返于居住区和工业区之间,这样交通流呈现多呈现“潮汐特性”,统的定时配时设置不能很好的控制协调不平衡的交通流量,要缓解潮汐特性路口的交通早晚轮番拥堵的现状,不对称配时被提出,这是一项治理拥堵的简单有效的技术措施。那么如何合理的设置不对称信号配时,才能够降低交叉口通行延误,以达到确确实实能改善具有潮汐特性路口的通行能力呢?很多学者纷纷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文献[1]针对交叉口的交通流量不对称情况,性能指标选为车辆的平均延误时间,利用SAGACIA优化方法优化不对称配时参数,优化产生一组不对称绿灯信号配时,对此类路口的交通状况起到了改善作用。但是,城市交通控制系统是一个具有较大随机性、复杂性的非线性系统,很难建立精确的数学模型,而模糊控制不依赖于被控对象的数学模型,很多学者将模糊控制应用到了交通领域[2],由于模糊控制规则等参数获得要依靠人们的经验,具有主观性和随机性,在交通流量不对称比较严重的交叉口,控制效果不是很理想;本文将模糊控制和混沌优化方法应用到交叉口的信号配时,根据交叉口的交通流量变化,采用借相位设置依次通行的不对称相位,性能指标为车辆的平均延误时间,应用混沌算法优化模糊控制规则,输出各相位不对称的绿灯配时。在优化领域混沌算法优越独特的特性被广泛的应用,对模糊控制器控制规则和隶属度函数等参数进行优化,在优化过程的中对要优化参数用实数进行编码,利用混沌的遍历性使得不易陷入局部最优,得到性能更优的下一个新解,使得逐步向最优解方向靠近。本文通过混沌算法优化不对称配时的模糊控制器的模糊控制参数,并将优化后的不对称模糊控制器用于具有“潮汐特性”的四相位交叉通信号控制。

1具有潮汐特性交叉口的相位设计

在交叉口的安全性和通行能力方面考虑,合理的相位的设计起到很大作用,如果相位顺序不合理,相邻的相位在发生转换时刻容易发生车辆碰撞,特别是具有潮汐特性的交叉路口,在交通高峰时段这种现象更为明显,使得路口通行效率低,时常出现闯红灯现象。1.1设置时段。对于交通流量不对称的交叉口,根据其所具有的潮汐特性,可以设置不对称的绿灯配时方案和合理恰当的相位顺序,根据各进口道在不同配时时段内交通流量的多少,把流量不对称交叉口划分成早晚高峰、平时时段及夜间时段,并且具有不同的绿灯配时和相位顺序。由于篇幅限制,这里以早高峰的绿灯配时及相位顺序设计为例。1.2设置相位。研究对象为流量不对称的干支交叉路口,因为主干路上车流量大,所以设置相对应的不对称绿时配时及相位顺序;而支路上车流量较小,所以设置相对应的对称配时及相位顺序,并且均采用先直行后左转放行方式,避免相邻相位的车流发生冲突。第一相位为干路上南北方向直行通行,第二相位为北向南直行同时可以左转,该相位时直行的车流量大,当直行方向车流的流量平缓之后,直行通行停止,直行车流和左转车流没有交叉,同时放行互不影响,称为借相位放行,节省了时间,减少了北向南直行通行车辆的延误。直行车流无形中多放行了一部分时间,可以看出该相位顺序缓解了车流量大的入口方向的车辆延误;第三相位为南北同时左转,当直行车流停止通行后,南北同时放行左转,此时左转车流实现了不间断的放行时间,也同样增加了左转车道放行的通行时间;第四相位设置在支路上,支路上车流量相对较小,我们把直行左转设置为同时放行。

2模糊控制器设计

2.1系统控制方案设计。模糊控制器的输入分别为当前相位的车流量和下一相位的车流量,模糊控制器的输出为下一个相位的绿灯车辆通行时间。模糊控制的不对称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如图2,其中qi和qj分别为当前相位和下一相位的车流量,构成模糊控制器的精确输入值;t为下一相位的通行绿灯信号时间精确值;QI、QJ、T分别为精确值qi、qj、t的模糊变量值。2.2输入变量定义及模糊化。输入变量为当前相位与下一相位的交通流量,模糊化运算模块的作用是将输入的精确量转化为[0,1]上的模糊量,也就是要知道模糊集的论域,以及所应用的隶属度函数和模糊集的数量。设当前相位qi,下一相位qj,规定模糊化运算的输入变量qi和qj的取值范围为[0,40],将论域划分为11个等级,则11个模糊论域{0,1,2,3,4,5,6,7,8,9,10}.量化因子K1=K2=0.25,凭经验获得。实际值q相对应的模糊论域的Q=[q/4],[x]表示不大于x的最大整数。QI和QJ的模糊语言值设置为{很少,少,较少,中等,较多,多,很多},选取三角形隶属度函数作为输入的模糊子集隶属度函数。2.3输出变量定义及模糊化。输出变量为下一绿灯相位的绿灯时长t,定义输出变量t∈[0,40]s,将论域划分为11个模糊论域{0,1,2,3,4,5,6,7,8,9,10},比例因子K3=0.25,实际值t相对应的模糊论域值T=[t/4].T的模糊语言值{很短,短,较短,中等,较长,长,很长}。选用三角形分布函数作为模糊子集的隶属度函数。

阅读全文

互联网信息安全优化加密算法设计探析

摘要: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安全技术逐渐成为人们重点关注和研究的对象。为了保证在通信的过程中能够增加相应的安全性和保密性,可以利用加密算法的设计进行改善。现阶段互联网信息安全优化过程中加密算法有很多种,例如,量子加密算法和超混沌加密算法是现阶段信息安全优化过程中的常见算法类型,针对量子加密算法进行设计,能够保证通过密码学原理增加通信通道在传输信息过程中的安全性、秘密性及准确性。而使用超混沌加密算法进行设计时,因为其可以呈现出三维现象,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空间的复杂性,但是这也决定了在信息传输的过程中能够提升其加密效能。

关键词:互联网;信息安全;加密算法;设计

当前,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通信过程中的安全性和保密性越发重要,尤其是在军事和国家机密方面,实现互联网通信保密等级的提升,能够保障我国的国家机密及军事机密得到更好的保护。

1量子加密算法设计分析

目前为了保障互联网信息安全能够得到更好的优化,可以使用量子加密算法,并且以量子密码学作为相应的理论基础,对算法进行合理的设计和优化。量子力学的理论基础是通过作出不同的假设,然后使用逻辑推理的方法对假设进行推理和演算,确保其能够验证出假设是否具备准确性[1]。第1个量子力学的假设是,物理状态为空间中的一个态势量,并且对质量进行完全描述,因为在量子力学中根据概率进行诠释和粒子相伴的波函数平方具有一定的概率密度意义,而波函数因为自身不表示任何概率及物理量,所以,其主要表示概率的幅值在量子力学中使用概率幅值。其根本区别是能够优于任何一种经典的传统设计方法,波函数的物理意义是能够准确描述出系统测量的结果概率性的分布情况,同时还可以记录出系统在制备过程中的不同信息,根据不同的态对物理性质做出相应的响应。第2个量子力学的假设是在经典的力学中每一个力学值都可以去写相应的算符的本征值,在描述了一个系统的态势量以后,将本征值和该粒子的力学量进行测量,保证其数值能够相等。第3个量子力学的假设是通过演化和推算,根据时间的顺序利用方程对系统的算符进行演算。第4个量子力学的假设是因为测量力学量F的可能值谱就是算符F的本征值谱,所以可以将系统统一的规划为一个态势量,并且将其所描述的状态利用力学之和算符本征值进行描述,然后通过展开系数进行相应的计算。在使用量子加密算法设计之前,要明确量子态的基本性质,其基本性质体现在以下几点,首先是具有量子态的叠加原理,如果将量子系统中可能出现的态进行叠加,则会形成整个系统的叠加态。在经典的物理学中叠加态主要是指振幅进行叠加,并且其可以呈现出线性的叠加趋势,然后是量子相干性,在任何一个微观世界中,相关性都是量子态的基本属性,量子的相干性能够保证在叠加的过程中可以互相干涉,进而使量子比特,能够携带更多的量子信息。其次是量子态还具有不可克隆的特性,利用量子加密算法在进行加密设计的过程中,通过量子的不可克隆定理,能够保证量子所携带的信息更加具备保密性和安全性,从而避免其他黑客对所携带的信息进行篡改[2]。然后针对以上分析对量子加密算法进行相应的设计,首先要明确量子密钥的分发协议,主要使用了BB84协议,这种协议是现阶段利用量子密码学提出的第1个分发协议,也是现阶段使用最多的协议之一,其主要包含的编码机分别是z基和x基。通过光子的4种不同偏振态,对程序进行相应的编码,其中,z基的偏振态为|00》与|900》,x线的偏振态为|450》与|1350》,然后将在z上的偏振光子与x线上的偏振光子在不同的状态上进行正交,可以明确两个不同线上的偏振光子状态互不相交,其编码的规则如下所示:BB84协议主要有两个通信信道,第1个通信信道为经典信道,利用这个信道接收信息和发送信息的双方能够将一些必要的信息进行交换,然后是量子信道,在传输过程中主要依据量子态进行随机性的信息传输,,并且量子信道的传输具有一定的随机性。其协议的实现流程如下所示,第1步是利用Alice制备长度为(4+δ)n的随机密钥串,然后同样使用Alice,制备长度为(4+δ)n的随机输出串b,然后对比特串的比特进行分析,如果其数值为0,则使用z基编码对密钥串a进行编码,而如果比特币的比特率为1,则应该使用Alice,x基编码对密钥串a进行编码。在编码完成以后需要通过Alice,将量子态发送给Bob,这时Bob则能随机的选择z基和x基,对测量出的比特串进行发送,利用经典信道能够将随机数串b的信息传输给Bob。通过对Bob和Alice的编码及测量机进行相应的对比,并且将其比特值记录下来,如果其编码器和测量的数值不相同则丢弃掉,而如果其数值相同并且都大于2n,则应该将数值进行记录并且传输,如果其长度小于2n,仍然要重新开始以上传输流程,直到其长度大于2n则结束整个协议的实现流程[3]。在正常环境下,BB84协议具有良好的运输效果,但是在噪声环境下,可能会对BB84分配协议产生一定的影响,由于Alice和Bob在错误区分的过程中,导致窃听错误,主要因为噪声,所以在通信的第2个阶段中可能会出现信息的传输错误,目前带有噪声的BB84协议主要由无噪声协议和4个阶段组成,并且其在公共的信道上进行传输。在进行信息传输任务时,a和b主要是从原始的密钥中将错误的位进行剔除,然后保证公共密钥中的数码串能够保持无误,第一步是需要通过Alice,通过公共频道与Bob进行公开性的讨论,然后对奇偶进行校验,如果位的奇偶性出现了错误则应该再一次进行比较,如果仍然出现错误,则将最后一位进行丢弃,然后是可以使用二分法的方式来进行错误的寻找,即将错误的字块分为两个部分,如果两个字块的奇偶性校验一直出现错误,则将不一致的字块进行丢弃,然后删除掉错误的位。因为使用奇偶校验的方法只能够发现奇数位上出现的错误,所以在后期信息传输的过程中,偶数位上也可能会存在小部分错误,所以还需要反复执行上一操作流程,保证重新排列后的原始密钥能够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和安全性。通过以上协议的分析和现实系统的应用,即使没有窃听者,其通信的过程,也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差错,所以为了保证密钥能够具有绝对安全的性质,还应该在合法通信的前提下将所有的差错进行检测,并且估算出Lve中的最大信息量以及泄漏的信息量。

2超混沌加密算法设计分析与优化

当前超混沌加密算法也是现阶段改善计算机信息传输过程中安全性的主要算法之一,在超混沌算法之前,常见的混沌系统为三维现象,其最为明显的特征是主要包含了李雅普诺夫指数,因为其运行的轨迹较为固定,而且不具有相应的稳定性,所以,超混沌系统和一般混沌系统的区别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相应的运动轨迹,并且保证运动轨迹不会局限在同一个方向上,但是因为这些应用优势也决定了,超混沌的系统在实际设计过程中空间更为复杂,所以使用超混沌加密算法保证系统不会轻易被入侵者和黑客进行破译和篡改[4]。目前主要是用了Rossler系统和Lorenz系统对超混沌加密算法进行相应的设计及计算,公式如下所示。加密端的方程为:解密端的方程为:如果保证两个方程的参数及初始状态值都能够相同,则在信息传输的过程中不会出现较大的失误,因此密文则会准确地转变为明文。在进行实践的过程中,首先要在计算机页面上打开加密设置,然后将所有的数据设置为标准的加密强度。在加密、解密的过程中,同时还要选择加密和解密功能,并且对加密级别的参数进行设置,在口令输入完成以后,点击开始处理进行加密操作。目前为了保证信息能够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隐秘性,主要对音频和视频文件进行加密处理,在加密处理后无法观看或者听到原始的文件信息,并且文件信息主要有噪音或者乱码取代,只有通过解密完成以后,才可以获取原始的准确信息,因此对一些相对较为重要的视频文件或者音频文件进行保密时,利用超混沌加密算法具有重要的意义。

阅读全文

工程造价数据处理与应用

摘要:为了解决目前工程造价面临的工程数据量大、工程数据种类繁杂以及稳定性差等特点,在工程数据采集的基础上,以某市城区生活用水改造工程为依托通过混沌人工鱼群算法从工程概况、工程量、造价费用等方面构建项目级造价数据体系,进一步提出工程造价大数据应用流程,为工程造价数据采集提供借鉴意义,并提出将造价大数据技术与BIM技术、云平台相结合的模式,进一步降低大规模数据存储成本,最大限度实现无纸化办公、减少社会资源消耗、提高造价工作效率。

关键词:工程造价;大数据;BIM技术

0引言

工程造价管理是科学运用相关技术,有效调配人力、物力和财力,从而实现工程建设投资利益最大化的管理活动[1-3]。其目的在于控制对项目的投资不超过批准的造价限额,对项目做到少的人力、物力资源投入,高的经济、社会效益,是项目投资的重要环节[4]。工程造价管理在项目的生命周期中主要分为决策立项、工程实施(设计、施工)及运行管理三个阶段。对于造价数据的精确处理通常在项目结算完成后才可进行,但大多项目一旦结算完成数据将会归档封存,本企业以及企业之间无法做到共享,导致其他参建单位对项目的进程无法做到精准判别,从而使人力、物力得不到充分的利用[5-7]。目前我国工程造价管理存在较大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造价区域的差异性造成造价数据难以形成规模;企业间竞争关系的存在造成造价数据难以得到共享;造价人员的差异以及运用计算方法、计算软件的不同,使得造价数据存在差异,造价数据过于离散,参考性差;造价管理上受传统观念的影响,造价管理人员只对某时间段、特定项目负责,造成造价数据无法在整体时间轴上、整体项目上做到大数据分析。而大数据技术作为一种不采用随机处理的方式,而是分析所有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从而使新的处理模式有更强的说服力与洞察力,使得各个企业得到更加清晰的数据,进行可行性分析及趋势预测,使人力、物力充分利用,使利益达到最大化[8,9]。

1工程造价大数据采集的必要性

大数据技术不仅是统筹各种类型的数据,而且其能从海量数据中提取与相关工程有关的、有价值的信息,大数据技术最初起源于美国,2009年热潮于网络,因其理念得到广泛认可,其技术迅速蔓延至各个行业,如今大数据技术已在建筑行业与市政工程领域广泛应用,其成果是使建筑行业得到信息化,使市政领域更加自动化[10-12]。工程造价大数据采集的必要性如下:1)作为数据共享的基础,建设项目在全国各地开始、提升和建成投产,必将存在大量的数据和档案,其中工程造价信息将形成一个多维特性的特点,通过将这些信息进行采集,并按照规范进行归纳统计,再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存储,从而达到共享的目的。2)为项目决策提供更准确的数据分析,工程造价管理部门由于缺乏有效的技术手段,的信息一般存在滞后的特点,市场价格瞬息万变,地域差异性极大,工程造价管理部门无法对上游产业和下游产业做出准确、高效的分析,对于信息的处理无法及时做到总结与提炼,而工程造价大数据采集可以依托网络平台做到数据实时更新,为企业准确提供项目成本管理、项目决策分析和预测未来发展方向。3)能够提高工程造价的信息集成化,整个工程造价从业人员还是基于传统渠道如预算软件、定额手册等进行信息获取,对于信息的集成化认识程度还不够,不但效率低,而且人员的差异工作质量也不高。由于各个参建单位都会将材料按各自的项目进行归档,资料的收集较为杂乱、繁琐,对日后的参考工作带来巨大工作量。而通过工程造价大数据采集,可以使数据归档到一起,并从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进行分析处理,使得各个参建部门能够很快的查询到参考工程,达到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

2工程造价数据采集与应用

阅读全文

无线传感器网络安全技术思考

无线传感器对当前的社会生产生活是一项不可缺少的关键技术,人类的网络活动得以顺利开展很大一部分都是基于无线传感技术的安全使用。由于无线传感器的网络环境复杂,节点之间的协作能力脆弱,安全问题也更加的突出,迫切的需要得到有效的技术解决。

1无线传感器网络

无线传感器网络是一种分布式的传感网络,它通过把无数的传感器节点进行自由分布,通过这些节点末梢来感知外部世界,并对收集的信息进行检查的传感器。由于无线传感器是通过无线的方式进行通信,传感器设备的设置位置多变,适应能力强,自由度高,还可以随时随地的跟互联网进行连接,从而形成一个多跳自组织式的无线网络。不过,因为传感器的体积小,便于携带等特点,它的能量供应方式大多数都是选择的微型电池构成结构,为传感器提供能量,这就需要以缩减传感器的节点面积增加供应电池的面积。为了保障无线传感器传输的信息完整性,在保证传感器节点面积的前提下,装载电池的面积往往很小,这也是无线传感器能量供应小、通信能力弱的原因。

2无线传感器的安全威胁类型来源

无线传感器网络主要由节点、传感网络和用户这三部分组成,而无线传感器的安全威胁,也基于安全目标的不同分为不同的方法。

2.1物理破坏方法

物理破坏层主要针对现实的传感器节点本身,使用恶意的物理破坏手段破坏节点,就能阻止一定范围内的信息传输和信息交流。

阅读全文

复杂性理论的大学管理创新论文

一、管理创新是大学复杂系统的内在要求

创新是复杂系统的基本特征。正因为复杂系统总是充满着新异性,所以人类总是对此充满吸引力。由于复杂系统常常出现其部分不常具有的整体性质,因此在演变和发展过程中,复杂系统经常出现一些新颖的状态和特征。如元胞自动机,虽然生命规则不复杂,但是只要用3-5个规则进行不同组合,会出现令人惊异的现象和变化;还如蚂蚁群行,会出现各种各样的行动方式;又如计算机中模拟现象,会制造出成千上万种奇异的现象,所以有人说这是“组合爆炸”。这些现象都反映了复杂系统创新性的重要方面。大学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由于其主体多元、影响因素多样、文化选择和适应的多样性等,使得大学本身是充满创新的地方。从大学诞生的那一天起,大学就是创新的重要舞台。有学者对中世纪大学的评价就具有非常积极性的一面,认为大学是黑暗的中世纪留下的唯一被后人称道的光芒。正如涂尔干所说“:很少能找到这样一种机构,既是那么统一,又是那么多样,无论选用什么伪装都可以认出。但是,没有一个地方,它和其他机构完全相同。这种统一性和多样性构成大学是中世纪生活的自发产物的程度的最后证明。因为只有活的东西才能这样尽量充分保持它们的个性,同时使他们自己服从和适应形势和环境的全部变化。”后来,洪堡对大学发展有着非常大的贡献,最大的贡献在于将科学研究引入大学教育和发展过程中,使大学的职能进一步扩大。他认为大学不仅是传授知识的场所,还是研究和发展知识的场所。或者说,大学生存的目的不仅仅是知识的输出和传递,而且还要创造知识。当时德国大学所建立的实验室成为大学内部科学研究的中心,这些实验室在19世纪成为世界性的研究中心,从那里毕业出来的学生遍及世界许多国家,使德国大学的模式得以广泛的传播。因而,19世纪后半期,德国大学赢得了世界大学模式的荣誉。

二战后美国社会的高速发展,跟美国大学的创新也有密切的关系。美国大学在开创初期原本是承袭英国殖民地大学的传统,组织结构简单,规模不大。但是,在美国大学发展史上,最具有历史意义的是1862年的《莫里尔赠地法案》,使得美国公立大学体系正式形成,并且极大地促进美国大学的发展,尤其在课程创新、社会服务创新等方面获得大力发展。“这些赠地学院将美国人的“求实精神”注入高校的办学思想与实践之中,形成了美国高校独特的风格,……康乃尔大学提出“适于所有目的”的课程思想,开出众多的学科课程。威斯康星大学则建立了推广教学中心、实验室社会服务,成了“州的智囊”,大学成为政治、社会和工业立法以及科学与高等教育民主化的试验站”。

美国大学规模、学生人数、课程等不断增加,美国大学的复杂性和创新性也在不断增强。20世纪60年代美国“巨型大学”的产生,更加促使大学复杂性和创新性的发展。这种大学是通过联合、合并的形成产生的,规模非常巨大。这种巨型大学的产生使得美国大学的复杂性日益增强,甚至有些大学校长都明显感觉到管理的难度。1963年哈佛大学校长克拉克•科尔就谈到了这一困境“大学已经成为了一种巨型大学,校长的特性随之发生变化。……在任何巨型的大学中,创新和权力的途径多种多样,学校存在一种‘无法状态’,而且校长的任务就是将这种‘无法状态’控制在一定的限度之内……”。另外美国大学复杂性和创新性还体现在组织结构的创新方面,具体表现为在大学里出现了大量的研究机构、研究中心等,而且大学的类型也非常多,包括专科教育、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还有远程教育、留学生教育等等。巨型大学的产生也使得大学的创新范畴和创新力度得到进一步拓展。从以上我们可以看出,大学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充满创新的组织,对这种组织的管理我们应该要用创新的管理理念来指导。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我们国家对大学的管理是过分保守的,过度行政化导致大学管理体制僵化,使得大学缺乏应有的活力和发展动力。

二、基于复杂性理论的大学管理创新

创新的概念是熊彼特在1912年提出的,他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首先提出了创新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熊彼特认为创新就是指开发一种新的产品、实施一种新的生产方法、开辟一个新的市场、获得一种新的原材料供应来源以及实现一种新的组织。后来,沿着熊彼特的创新理论,逐渐形成了两大研究分支和研究取向,一种倾向于技术变革领域的技术创新研究;一种倾向于制度形成和制度变革的制度创新研究,也有学者称之为管理创新研究。大学管理如何创新?从不同角度,可以得出不同的对策。从复杂性理论的角度来看,创新一般发生在系统的混沌边缘,创新需要远离平衡条件,创新需要一个创新的奇异吸引子的激发等。基于复杂性理论视角的思考,我们认为大学管理的创新主要应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大学管理创新与系统的混沌边缘

阅读全文

电子电路预测技术分析

摘要:阐述几种常见的电子电路故障诊断技术,包括直观法、监测测量法、红外成像检测技术,并对电子电路故障的预测技术进行了详细的探讨,从而降低发生电子产品故障的概率。

关键词:电子电路,故障诊断,预测技术,电子产品。

0引言

电子设备作为信息时代的必备产品,广泛应用在社会生产和人们日常生活中。随着电子产品集成化程度越来越高,电子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受到自然因素、运行环境以及内部系统缺陷等影响出现设备故障,电子设备的故障检修费用不断增长,增加了企业运行的成本。因此,为了确保电子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可靠性,降低故障发生概率,需要检修人员需要对电子设备进行监测,并对电子设备的可能出现的故障进行预测,及时采取预防措施。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技术逐渐受到企业的重视,与传统的设备检修技术相比,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技术,可以根据电子系统的工作原理、状态,预测系统未来的健康状态以及剩余使用寿命,并做出相应的设备维护计划,延长设备的使用时间。

1电子电路故障诊断技术

电子产品结构复杂,电子电路作为电子产品重要的组成部分,一旦电子电路出现故障,则需要对电子电路故障进行准确的检测与判断,及时找到电子电路故障位置,并采取有效的措施。

1.1直观法。直观法是不需要借助其他的设备进行检测,而是利用人的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等感官对电子电路的故障进行判断分析,从而确定电子电路故障,并采取有效的措施。直观法分为通电前观察和通电后观察,通电前,需要观察电子电路是否接线准确,电子元件安装位置是否准确,电子电路是否存在松动等现象,确定电子电路的元件安装正确后,需要通电观察,检查电子设备的断路器是否熔断、电子元件的外部是否存在烧焦发黑、现场是否存在难闻的烧焦味等,通过这些感官上的判断,可以有助于电子设备维修人员快速判断电子电路存在的故障原因。直观法操作简单,不需要借助其他测量仪器,可以快速判断电子电路的故障位置,可以将其用于复杂电路故障的基础环节,有助于提高电子电路故障排查的效率[1]。但是直观法对电子电路故障检修人员的要求比较高,检修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工作经验,可以根据机械设备和电气系统的异常现象,判断故障发生的原因和位置。

阅读全文

流域初始水权分配研讨

 

0引言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恶化等一系列水问题愈发严重,成为制约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瓶颈。而节水型社会建设是解决水资源短缺等问题最根本、最有效的战略措施之一,其本质特征是建立以水权交易制度为基础的水资源权属管理体系[1]。建立可交易的水权制度,发挥市场在水资源配置中的调节作用,刺激用水主体节水和减排,是提高用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的重要保障[2]。而流域初始水权分配是建立水权交易制度的前提条件和重要内容,是流域水资源高效开发利用和水资源统一管理的基础[3-4]。因此,开展流域初始水权分配工作,推进水权制度建设,对促进节水型社会建设,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缓解中国水资源供需矛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然而,由于流域初始水权分配的复杂性和特殊性,目前的研究大部分集中在初始水权的定义、制度、经济学解释等理论方面,对实际可操作性方面的研究较少,主要是对初始水权分配原则以及分配方法的研究还不是很成熟,至今没有统一的分配原则和分配方法。对于分配原则,国外一般通过立法对初始水权进行分配,国外的初始水权分配原则主要是河岸权原则、优先占有权原收稿日期:2011-10-21修订日期:2012-05-16基金项目: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201001003,201001079);国家教育部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20100141120029);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201120602020009)作者简介:肖淳(1986-),男,湖北洪湖人,博士生,主要从事水资源高效利用及环境保护研究。武汉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430072。Email:xiaochunwhu@163.com则、水源地优先原则等。在中国,关于初始水权分配原则的研究起步较晚,国内不少学者提出了不同见解,如裴源生[5]和吴凤平[6]提出了公平性、有效性和可持续性三大基本原则;李海红、赵建世等[7]此基础上提出了基本用水保障原则、生态用水保障原则、尊重历史与现状原则、公平性原则、高效性原则五大原则;王忠静[8]提出了粮食安全保障原则、生态用水保障原则、公平性原则和高效性原则。事实上,不同学者提出的水权分配原则基本上可以概括为三大类,就是指导思想类、具体实施类和补充类。不同原则各有侧重点,考虑所有原则既不科学也不现实,结合中国国情以及实际需要,基于前人的研究,本文提出了粮食安全保障原则、生态用水保障原则、尊重历史与现状原则、公平性原则、高效性原则以及环境保护原则等六大原则,其中粮食安全保障原则、生态用水保障原则属指导思想类原则,其余属具体实施类原则。与其他学者提出的原则相比,从用水角度来讲,本文提出的原则重点考虑了农业用水、生态用水(生活用水占总用水比例很小,基本都会满足),且综合考虑了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各方面情况,基本上比较全面。在常见的分配方法中,根据选择指标的多寡,有单指标模型和多指标模型,如人口分配模型、面积分配模型、产值分配模型、现状用水分配模型以及混合分配模型等[9]。   这些分配模型中,单指标分配模型分别从不同角度体现了初始水权的分配原则,分配方法简单方便,但是由于只是片面地强调了某一方面的重要性,得出的方案不易被广泛接受和认可。混合分配模型是一种基于指标体系的分配模型,属于多指标分配模型,考虑了不同方面的因素,得出的方案比单指标分配模型合理,应用也较多[10-13]。但是混合分配模型在指标体系的构造上,各层次是一种简单的单向关系,不能形成反馈作用,指标不能体现原则所富有的精神。本文通过分析初始水权分配与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初始水权分配友好的概念,通过构造友好度函数FF(friendlyfunction)将初始水权分配的原则进行了量化,以系统总体友好度最大为目标构建了流域初始水权分配的模型。   1初始水权的分配原则及友好度函数   1.1初始水权分配友好的概念   目前,关于初始水权分配友好的概念尚未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国内外也鲜有这方面的研究。事实上,初始水权分配涉及到社会、经济、生态和环境等各个方面,从系统工程的角度上来看,初始水权分配可看成是一个由社会子系统、经济子系统、生态子系统、环境子系统组成的复杂巨系统,它具有特定的结构和动态的功能[14],其中各子系统都是一个多要素、多变量、多特征的系统,存在相互促进或相互制约的关系。在这些子系统中,人类经济社会活动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实际上初始水权分配友好可以认为是人类经济社会活动与生态子系统和环境子系统和谐友好发展的高度概括,这种和谐友好的发展,是在以人类经济社会活动为主体的复合系统中,人类通过不断地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行为,协调自身之间以及与水生态环境的关系,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保护水生态环境,促进人水和谐、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其核心就是在经济社会发展、水资源开发利用、生态环境之间寻求平衡。因此,初始水权分配友好可以定义为:人类应尽可能地以最小的代价(包括经济代价、社会代价和生态代价)对初始水权进行公平合理的分配,在保证生态用水和粮食安全用水的同时尽可能满足各用户的用水需求,尽可能地减少水事纠纷和矛盾,尽可能地减少河流污染,保持水生态系统的平衡,促进人水和谐,实现人和人、人和自然的友好发展。为了评价初始水权分配系统中各子系统的友好程度,本文通过构造友好度函数来进行量化。   1.2分配原则及友好度函数描述   流域初始水权分配实际上是以政府为主导的水资源宏观配置行为,其目的在于规范和约束用水主体,促进流域水资源和谐友好的发展[15]。分析“初始水权分配友好”的内涵,如果把初始水权分配友好度函数看成是流域初始水权分配的定量表达,那么选择系统友好度最大的方案将是初始水权分配的最优方案,同时对初始水权的分配过程又有明确的数学解释。流域初始水权分配系统可以看成是社会子系统、经济子系统、生态子系统以及环境子系统的复合体,友好度函数是对初始水权分配系统中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各要素友好程度的定量表达,通过友好度函数将初始水权分配的原则与各子系统的关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共同形成了初始水权分配系统,如图1所示。初始水权的六大基本原则分别从各个侧面反映了初始水权分配系统的友好度,其中粮食安全保障原则、尊重历史与现状原则和公平性原则主要反映了初始水权分配与社会子系统之间的友好关系;生态用水保障原则主要反映了初始水权分配与生态子系统之间的友好关系;高效性原则主要反映了初始水权分配与经济子系统之间的友好关系;环境保护原则主要反映了初始水权分配与环境子系统之间的友好关系。构造合理的友好度函数以及友好度子函数是建立初始水权分配模型的关键。本文通过选择有代表性的指标来构造相关的友好度子函数,以体现对应的初始水权分配原则,然后建立整个系统的整体友好度函数,通过求解系统最大友好度来确定初始水权的最优分配方案。#p#分页标题#e#   1.2.1粮食安全保障原则及其友好度子函数   粮食安全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要保障粮食安全就必须保障基本的农业水资源[16],农业用水对粮食安全生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农业用水应得到充分地满足,是最根本的考虑原则。设某行政区i分配的初始水权为iWR,则粮食安全保障原则所对应的友好度子函数FFS(friendlyfunctiononfoodsecurityprinciple)可以表示为/1,2,,1iiiiiiiWRWAWRWAFFSinWRWA(1)min()1,2,,iFFSFFSin(2)式(1)中,iWR为所分得的初始水量,万m3;iWA为基准年的农业需水量或者某一规划水平年的预测农业需水量,万m3;n为流域内行政区数目。若分得的初始水量少于农业需水量,则FFSi的值为iWR与iWA之比,若分得的初始水量大于或等于农业需水量,则其值为1。式(2)是从粮食安全保障的角度来评价系统友好度,其含义是整个系统的粮食安全保障友好度用流域内最小的子友好度来描述。   1.2.2生态用水保障原则及其友好度子函数   根据可持续发展理论,水资源分配必须以满足生态最小需水量为前提[17]。在初始水权的分配中,“三生”用水应优先考虑生活用水和生态用水,再考虑生产用水。设'WE为分配的生态用水(万m3),WE为河道内生态需水量(万m3),本文采用Tennant法计算,即取河道内多年平均径流量的10%~30%作为最小生态需水量。则生态用水保障原则所对应的友好度子函数FFE(friendlyfunctiononecologicalwaterguaranteeprinciple)可以表示为'''/1WEWEWEWEFFEWEWE(3)式(3)是从生态用水保障的角度来评价系统友好度,若分配的生态用水少于河道内生态需水量,则系统友好度值FFE为'WE与WE之比,否则系统友好度为1。   1.2.3尊重历史与现状原则及其友好度子函数   尊重历史与现状原则实际上就是占用优先原则,以合理的现状用水为流域初始水权分配的基准,同时充分考虑到区域用水需求的发展来制定合理平衡的用水准则。设某行政区i基准年或某一规划水平年经济社会需水总量为iWT,则尊重历史与现状原则所对应的友好度子函数FFP(friendlyfunctiononpreferenceofstatusinquoprinciple)可以表示为/1,2,,1iiiiiiiWRWTWRWTFFPinWRWT(4)min()1,2,,iFFPFFPin(5)式(4)和(5)是从尊重历史与现状的角度来评价系统友好度,其含义是对行政区i,若分得的经济社会总水量大于或等于实际的经济社会需水量,则友好度为1;否则友好度为两者之比,其值介于0和1之间,整个系统的友好度用流域内最小的子友好度来描述。   1.2.4公平性原则及其友好度子函数   水资源属于公共资源,是人类生活生产不可或缺的自然资源,中国水资源总体上比较短缺,因此在水权初始分配时更应考虑公平性原则。目前通用的方法是选取人口数目、流域面积和缺水程度这三个比较有代表性的指标来综合反映公平性原则,并分别赋予一定的权重。设某行政区i基准年或某一规划水平年人口数目为iP(万人),流域面积为iS(km2),iWP和iWS分别是以人口数目和流域面积分配模型的初始水权,WR为整个流域可分配的水量(万m3),则公平性原则所对应的友好度子函数FFF(friendlyfunctiononfairnessprinciple)可以表示为11min(/)/max(/)niiiiiiiiWRWPFFFWPWRPPWRWP(6)21min(/)/max(/)niiiiiiiiWRWSFFFWSWRSSWRWS(7)3min(/)1,2,,max(/)iiiiWRWTFFFinWRWT(8)33111iiiiiFFFFFF(9)式中,β1,β2,β3为权重系数,用来反映决策者对各指标的偏好程度,式(6)、(7)、(8)分别从人口数目、流域面积、缺水程度的角度来评价公平性,用差异值的大小来衡量相对公平性。若分配结果“人人公平”则表示系统友好度为1,其他情况,系统不完全友好,其值介于0和1之间。   1.2.5高效性原则及其友好度子函数   水资源作为一种经济资源,在其分配过程中应考虑其效益的最大化,效益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这里只用经济效益来衡量,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在其他原则中体现。为简单量化,一般采用GDP指标来衡量高效性原则。设某行政区i基准年或某一规划水平年国内生产总值为iGDP(亿元),则高效性原则所对应的友好度子函数FFH(friendlyfunctiononhighefficiencyprinciple)可以表示为1(/min(/)max(/)min(/)niiiiiiiiiiWRGDPWTWRGDPWTFFHWRGDPWTWRGDPWT)(10)式(10)从高效性的角度来评价系统友好度,若用水效益高的行政区分的水越多,则系统友好度越高,其值介于0到1之间。   1.2.6环境保护原则及其友好度子函数   经济社会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环境保护原则就是水资源开发利用要以水资源承载能力为约束,防止出现水资源承载能力下降的局面,积极保护水生态环境,以维护当代人和子孙后代生存和发展的水安全。为简单量化,一般采用单位GDP排污量指标(COD)来衡量环境保护原则。设某行政区i基准年或某一水平年的排污量为iWW(t),则环境保护原则所对应的友好度子函数FFEP(friendlyfunctiononenvironmentalprotectionprinciple)可表示为1(/)/max()/min()/max()niiiiiiWRWRFFEPWRWR(11)/1,2,/iiiWWGDPinWWGDP(12)式(12)表示行政区i的单位GDP排污量(t/亿元)与流域单位GDP排污量之比,是一个比值系数。式(11)从可持续的角度来评价系统友好度,若单位GDP排污量低的行政区分的水越多,则系统友好度越高,反之则低,其值介于0到1之间。   2友好度模型的建立及求解   2.1模型的建立   将各原则对应的友好度子函数综合起来就构成了流域初始水权分配系统友好度函数,本文以各友好度子函数的加权平均表示初始水权分配系统友好度函数,以总体友好度最大为目标就构成了目标函数,即123456max{}FFFFSFFEFFPFFFFFHFFEP(13)式中,FF为流域初始水权分配系统总体友好度函数,(1,2,6)ii为不同原则所对应的权重系数,反映决策者对不同原则的偏好程度。#p#分页标题#e#   2.2混沌优化算法求解   上述建立的初始水权分配友好度函数是一个含有等式约束的复杂非线性优化问题,用传统的优化方法求解较为困难。而混沌优化算法(ChaosOptimizationAlgorithm)是一种计算稳定、搜索效率高,且具备全局搜索功能的智能方法,不需要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连续、可微等限制条件,是处理复杂优化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其基本思想是利用罚函数法将约束问题转化为无约束优化问题,再通过某种特定方式构造混沌变量,将混沌变量线性映射到优化变量的取值区间,利用混沌变量进行优化搜索,最后输出最优解[18]。其数学模型一般表示如下式中,nXE;f(X)为目标函数;()igX,()jhX分别为约束函数,m和n分别为不等式和等式约束函数的个数。约束条件用集合形式表示,令()0,1,2,,()0,1,2,,ijSXgXim;hXn(16)称S为可行集,S中的点称为可行点。Logistic模型是混沌研究中的最典型模型之一,通过模型产生的混沌变量来优化搜索,其方程为1,,,(1)kjkjkjXXX(17)式中,为控制参数,取值在0~4之间,当=4时,系统处于混沌状态。本文构造的模型采用上述混沌优化算法求解,求解步骤见文献[19]。   3实例研究   府环河流域位于湖北省东北部,长江中游下段北岸,是鄂东北地区跨行政区域的一条较大水系,干流全长348km,省内集水面积14287km2,主要流经随州市、孝感市和武汉市3个市级行政区,3个地区在流域内面积分别为6332、5727和2228km2。随着流域内经济的快速发展,流域上下游之间、地区之间的用水矛盾日益突出,迫切需要进行流域初始水权的分配。本文以2010年为基准年,2020年为规划水平年,对流域内3个行政区不同来水频率下分别进行初始水权分配,限于篇幅,本文仅以来水频率P=90%为例。根据“府环河水资源综合规划”成果,来水频率P=90%的情况下,生态分水量为18.3517亿m3,经济社会分水总量为26.2412亿m3。   3.1初始水权分配计算   3.1.1友好度函数权重的确定   流域初始水权分配公平性友好度子函数对人口数目、流域面积、缺水程度分配赋予了不同的权重系数,系统友好度目标函数中对六个友好度子函数也分别赋予了不同的权重系数,对权重系数的确定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经过计算,公平性友好度子函数中人口数目、流域面积、缺水程度的权重系数分别为0.571,0.286,0.143。初始水权分配原则中粮食安全保障原则、生态用水保障原则、尊重历史和现状用水原则、公平性原则、高效性原则和环境保护原则所对应的权重分别为0.3567,0.1558,0.1361,0.1558,0.0595,0.1361。   3.1.2混沌优化算法求解   府环河流域初始水权分配的计算数据见表1。将表1的数据代入模型求解,设置迭代次数为10000次,程序终止时候目标函数值为0.8815,如图2所示。其中,粮食安全保障原则、生态用水保障原则、尊重历史与现状原则、公平性原则、高效性原则、环境保护原则对应的子友好度分别为1.000,1.000,0.8276,0.8368,0.3245,0.7841。高效性子友好度的值0.3245相对偏小,原因是目前中国农业单方水产生的效益远低于工业单方水产生的效益,而实际上中国农业用水占总用水量的60%以上,而这一部分用水量产生的效益并不高,因此在构造此子函数时考虑了这一因素,优化结果显示此值在合理区间范围内。最后计算结果为随州市86945万m3,孝感市109137万m3,武汉市66330万m3。   3.2结果分析   为分析本文分配模型的合理性,将初始水权不同分配模型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为方便说明,本文模型称之为友好度分配模型,图3为人口分配模型、面积分配模型、GDP分配模型、现状分配模型、混合分配模型和友好度分配模型计算结果对比图。如图3所示,若按面积进行分配,则随州和孝感占优势,武汉处于劣势;若按GDP进行分配,则正好相反;若按人口分配,孝感略占优势;混合分配模型与按现状分配模型结果相差不多。与面积、人口、GDP等单指标分配模型相比,友好度分配模型结果更加合理。这些单指标模型考虑因素单一,分配结果相差较大,友好度分配模型是基于多种分配原则而建立的模型,考虑全面,结果易被多方接受。与现状分配模型相比,友好度分配模型结果与之较为接近,但是略有调整,这符合初始水权的分配原则,是对现状水资源分配格局利益上的调整。与混合分配模型相比,友好度分配模型结果与之差异不大,不同的是混合分配模型需构造指标体系,而目前指标体系构建并没有统一的标准,无法构建通用的指标体系,不同的指标体系计算结果相差较大,存在指标体系非一致性的问题,而友好度分配模型无需构造指标体系,可以有效避免这一问题。此外,友好度分配模型对分配原则的描述是通过构造友好度函数来表征,各用户分配的水权作为自变量构成函数,建模的过程实际上是对初始水权分配过程的定量表达,物理意义明确,同时能定量表达初始水权分配与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等要素的友好关系,从理论上来讲更具科学性。   4结论   1)友好度分配模型对初始水权分配的过程进行了定量表达,同时能定量表达初始水权分配与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等要素的友好关系,将初始水权分配系统各组成要素与分配原则有机地联系在一起。2)目前的初始水权分配模型中,人口、面积等单指标分配模型结果差异较大,一般采用较少。混合分配模型计算结果相对合理,友好度分配模型计算的结果与此分配模型结果相差不大,但是概念清晰,物理意义明确,对初始水权分配的过程有较明确的数学解释,同时无需构造指标体系,从而避免了指标体系非一致性问题,所建立的模型计算方便,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目前对流域初始水权分配的研究尚未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对初始水权分配的原则和方法也没有一个统一的实施标准,在今后的研究中,要从理论和技术体系构建的角度展开,形成理论上完备、技术上可行的初始水权分配完整体系。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