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护理学习论文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护理本科生论文与社区护理学习平台
【摘要】目的调研护理本科生对社区护理拓展学习平台的需求,为完善平台建设提供依据。方法2017年3-6月,便利抽样法选择中国医科大学护理学院2014级(大学三年级)使用过社区护理拓展学习平台≥3次的71名全日制护理本科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基于用户满意度的远程学习资源调查问卷对其进行调查并访谈,分析护理本科生对平台的使用需求及使用后评价。结果护理本科生对社区护理学习平台的学习者期望总分为(4.03±0.55)分,使用平台前实际质量感知重要程度认知总分为(4.15±0.49)分,使用平台后实际质量感知总分为(4.00±0.39)分;其中仅质量感知部分操作质量维度在使用平台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互动性条目得分较低。结论护理本科生对社区护理拓展学习平台有较高的期望,但该学习平台仍有需要改善之处。平台管理者可以通过丰富平台内容形式,加强平台互动性等方法来提高学生的使用兴趣,发挥该平台在促进学生社区护理学习过程中的作用。
【关键词】社区护理;护理本科生;互联网;学习平台
2017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1]中明确指出要深入推行“互联网+”行动,倡导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质量。社区护理学是一门交叉学科,只基于课本的课堂教育,不利于学生了解我国最新的社区护理发展动态以及认识基层卫生工作。信息化资源平台建设对于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临床思维的形成以及终身学习目标的实现有重要的意义[2]。为了拓展社区护理学的学习途径、辅助《社区护理学》教学并对社区护理学相关知识进行宣传和普及,2017年2月我校社区护理拓展学习平台正式投入使用。本研究旨在探讨护理本科生参与网络拓展学习的学习需求,评价护理教学类拓展学习平台的使用效果。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2017年3-6月,便利抽样法选择中国医科大学护理学院2014级使用过社区护理拓展学习平台≥3次的全日制护理本科生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完成《社区护理学》课程学习,且使用社区护理拓展学习平台≥3次的护理本科生。排除标准:不了解社区护理拓展学习平台内容者。本研究共纳入护理本科生71名,其中男10名(14.1%),女61名(85.9%);年龄20~23岁,平均(20.44±0.57)岁;均为高考统一招生入学,现为大学三年级的护理本科生。
1.2方法
护理学专业信息化现状的文献计量
摘要:目的系统分析信息化在护理学专业中的研究热点和发展态势,为今后护理学专业的蓬勃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和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为统计源,选择高级检索,对护理学专业信息化文献从作者分布、文献分布、文献类型、研究内容等进行计量学分析。结果共检索到110篇文献;作者单位遍布我国22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文献类型以科研论文数量较多,在科研论文中以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方法为主(21.82%);文献共引文653条,被引论文共55篇;25.45%的文献有基金资助。结论护理学专业信息化已引起了护理专业人员的广泛关注并对其进行相关探讨与实践,但由于信息化模式发展时间较短,还需在理论框架的基础上进行实证研究,增加相关高质量科研论文的产出,探索适合护理学专业的信息化模式,从而更好地为基础护理学及临床护理提供循证依据。
关键词:信息化;护理;文献计量分析
护理学专业信息化是充分利用信息资源与技术,各个环节和要素得到科学安排,为学习者创造良好的信息化学习环境,实现教学、临床与信息技术三者之间的优化整合[1]。信息化模式利用信息技术的介入,开辟了一种新模式,它能充分激发个体积极性,主动对知识有效构建,深刻认识、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为实现专业培养目标提供有力的支撑。信息化教学模式现已逐渐运用到护理教学及实践中并取得了一定教学效果,培养了自主学习意识,提高了评判性思维能力、沟通合作能力等。但信息化模式在护理专业的具体实践应用中还会受到某些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如:网络教学平台的构建不够完善;计算机辅助教学工具不够先进;对护生自学能力要求较高等。因此,构建高效的适合护理学专业的信息化模式,还需广大护理人员对其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索与研究。为更好了解护理学专业信息化模式研究的发展趋势,本研究采用文献计量法,对国内发表的有关文献进行统计分析,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信息与借鉴。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和万方数据库,选择高级检索,在“主题”字段或“题名或关键词”字段分别检索“信息化教学”AND“护理”。结果共显示130篇文献,删除无关和重复文献后,共检索到符合标准的文献110篇。
1.2建立数据库并录入文献信息
护理学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价现状
摘要:重点剖析当前我国护理学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价现状和存在问题,并提供相应对策和建议,有助于相关管理部门不断完善学位论文评价体系和质量保障体系,为护理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的评价提供科学参考依据。
关键词:护理学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价体系;对策
护理学硕士学位是为顺应高等护理教育发展,同时满足社会对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护理人才的需要而设立的。护理学硕士分学术型和专业型,学术型硕士以学术研究为导向,偏重理论与研究,注重培养研究生探索科学知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专业型硕士以专业技能和实践发展为导向,注重临床实践和专业技能。近年来,随着高等医学教育的普及及护理学专业学位招生规模的扩大,护理学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研究生学位论文作为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总结性成果,其质量高低不仅反映出学位申请者本人的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也是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集中体现。目前,国内仅个别院校设立了医学研究生学位论文评价方法,但其评价标准不一,且没有考虑护理学培养目标及要求的特异性。因此,本研究致力于构建全面、客观、系统、有针对性的护理学硕士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评价体系,为护理学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和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1护理硕士学位论文质量现状
护理学硕士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增为高端人才培养带来越来越多的发展契机,同时高校及导师人才培养工作的压力也不断增加。作为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志,学位论文的质量水平近些年呈现出不同程度的下滑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论文选题缺乏创新点、选题与本专业无关等问题。(2)论文结构混乱模糊、设计不合理。(3)论文写作缺乏严谨性,中英文摘要直译痕迹明显,语言表述不专业、关键词不准确等,甚至将多篇他人文章拼凑成一篇文章。(4)论文论点把握不全、实验证据不充足等。(5)重复前人的实验结果,或已经有前人发表过此类文章。以上情况令学术界和教育界对硕士生培养质量担忧。
2护理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价现状
在中国知网上输入关键词“硕士论文评价”进行检索,结果为相关期刊文献共81篇。以“硕士论文质量评价”为关键词进行检索,搜索到相关的期刊文献共37篇。其中,涉及医学专业学位论文评价的研究文献有8篇,查询到与护理学专业相关的学位论文评价的研究文献1篇。唐瑛等[1]指出,由于所有学科实行同一个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对于不同学科的培养目标和方式、综合素质和论文能力水平也存在不同,因此出现评审意见相悖的现象。而且现在学科分类比较复杂,研究方向广泛,会出现评审专家对论文的研究内容知之甚少的现象。因此根据学位类型的不同,建立科学、合理的护理学硕士学位论文评价指标体系是提高与保证硕士学位论文质量的前提和基础。刘金等[2]认为硕士论文盲审体系大致相同,但是各指标的评价标准和指标权重因学校的侧重程度不同而异,就会产生论文评价差异,因此要进一步完善硕士论文盲审评价标准。而且要进一步完善论文送审工作,送审的全过程都由研究生管理部门直接操作,保证客观、公正的空间和条件。曹利美等[3]发现由于评价标准简单化、形式化,限制了评审专家做出定量的分析和评价意见,从而导致论文评审出现另一个不公正现象,例如“优秀”和“一般”没有明显的区别,难以区分不同等级的论文。这样的评审只是满足形式上的规定,其实质没有达到科学可靠的评价论文质量的目标,没有充分发挥评价的质量监督和导向功能。因此,评价指标要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以促进论文质量的提升。
护理伦理学教育创新建议
作者:伍永慧 施雁 单位: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
近年来,许多专家学者从护理伦理学的课程地位与性质、教学内容与方法、考核标准与形式、师资构成等方面对我国护理伦理学教育现状作了深入全面的阐述与分析。然而,我国现有的护理伦理学教育还不能满足实际需要[1]。笔者以可行性、有效性为原则,提出改革建议,希望能为我国护理伦理学在校教育体系的进一步完善提供参考。
1护理伦理学概述
护理伦理学是护理学和伦理学相结合的一门交叉学科,是研究护理学科体系中伦理问题的一门应用科学,它关注的重点是护士应当如何处理他们在护理实践中遇到的伦理困境[2-3]。护理伦理学教育的目的在于完善护士在跨学科环境下工作的伦理知识体系[4]。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欧美国家就已经非常重视护理专业教育中伦理学的教育,在英国,护士接受的职业伦理教育甚至比医生还多[5-7]。然而,在这一时期,我国的护理伦理教育才刚刚起步。如今,我国的医学护理教育在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之间发展存在失衡,医护人员人文关怀相对欠缺[8]。改革护理伦理学教育,使之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符合临床护理实践需要,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2护理伦理学教育改革建议
2.1学校应重视护理伦理学教育医疗改革的发展及护理学科的进步,对新型护理人才的护理伦理学知识储备提出了明确的要求[9-10]。因此,学校应重视护生护理伦理学知识体系的建立与完善,让他们在学生时期全面系统地接受护理伦理学教育,培养良好的伦理素质[11]。将护理伦理学与基础护理学、内外科护理学等课程一样,作为高等护理教育体系中的核心课程[12-13]。
2.2教学内容密切联系临床实践需求有调查显示,超过50%的护生希望授课教师多讲授与临床实践联系紧密的伦理学知识[1]。说明目前护理伦理学教育的重点是伦理学基础与理论知识,对于培养护生具有敏锐的伦理意识和判断解决护理实践中的伦理问题的能力还存在很多不足。因此,教师应该注意适当调整教学内容的重点,使教学内容符合临床实践需求。对于无医学、护理学知识背景,或无一定临床实践经验的教师,可以向临床资深医护人员请教,使授课内容倾向于临床实践需求;也可以开展实习护生座谈会,询问护生实习过程中遇到的伦理问题以及对伦理学知识或教学的需求重点,这样就可以有针对性地组织非实习护生的护理伦理学教学活动。
强化护理人员继续医学教育的理念实践
一、充分利用继续医学教育网络平台不断开拓创新,取得长足进步
主要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护理人员继续教育,加速人才培养。对护理人员继续医学教育培训加强管理,以保证继续医学教育不留于形式,切实达到“学有所用”,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继续医学教育的质量。
二、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及护理质量决定了其社会竞争力
高素质的护理队伍,可以提供满意的优质护理服务。对于护理人员来说,参加继续医学教育贯穿其整个执业生涯。要想跟上护理学发展的步伐,使护理人员继续医学教育工作真正起到补充、更新、拓宽、提高护理人员工作能力及水平的作用,必须使继续医学教育更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先进性。
三、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对护理继续医学教育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护理人员继续医学教育也需不断地强化组织管理,健全运行机制,更新教育内容和方式。知识更新、技术创新、能力开发、创造性人才的培养,是继续医学教育所肩负的重要使命。要求继续医学教育工作必须不断地务实、求新。使护理人员通过继续医学教育培训不断吸取多方面营养,提高护理人员的人文素质同样也是继续医学教育的重要任务。
四、护理学是既有自然科学属性又有人文社会属性的综合性学科
护理人员继续医学教育的可行性
1充分利用继续医学教育网络平台不断开拓创新,取得长足进步
主要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护理人员继续教育,加速人才培养。对护理人员继续医学教育培训加强管理,以保证继续医学教育不留于形式,切实达到“学有所用”,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继续医学教育的质量。
2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及护理质量决定了其社会竞争力
高素质的护理队伍,可以提供满意的优质护理服务。对于护理人员来说,参加继续医学教育贯穿其整个执业生涯。要想跟上护理学发展的步伐,使护理人员继续医学教育工作真正起到补充、更新、拓宽、提高护理人员工作能力及水平的作用,必须使继续医学教育更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先进性。
3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对护理继续医学教育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护理人员继续医学教育也需不断地强化组织管理,健全运行机制,更新教育内容和方式。知识更新、技术创新、能力开发、创造性人才的培养,是继续医学教育所肩负的重要使命。要求继续医学教育工作必须不断地务实、求新。使护理人员通过继续医学教育培训不断吸取多方面营养,提高护理人员的人文素质同样也是继续医学教育的重要任务。
4护理学是既有自然科学属性又有人文社会属性的综合性学科
早临床多临床学习开展内科护理学实践
【摘要】目的分析基于“早临床、多临床”学习开展内科护理学实践教学改革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20年5月赣州市第五人民医院护理专业学生140名为研究对象,以单双数法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70例给予基础性教学,观察组70例接受教学改革之后学习,对比两种不同教学方式的效果。结果观察组学生应对能力、沟通能力和操作能力、评估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学生操作合格率以及理论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通过“早临床、多临床”学习开展内科护理学教学改革之后学生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等均有显著提升,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内科护理学;实践教学;教学改革;早临床/多临床
护理为一门独立学科,有较强的实践性和操作性。在各种护理学课程中内科护理学为学生接触的首门课程,也为整个护理学的基础,有效教学方式不仅可为学生之后的学习打下基础,同时也可提升操作、动手能力。但现阶段对该学科教学过程中,多以基础性理论知识讲解为主,学生操作能力较为薄弱,如何进行临床课程改革,提升教学质量成为研究重点。有研究提出,“早临床、多临床”型实践教学改革,可有效提升学生学习效果[1],本文对其进一步研究及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7月—2020年5月赣州市第五人民医院护理专业学生140名为研究对象,以单双数法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70例,男20例,女50例,年龄19~23岁,平均年龄(22.04±0.41)岁;观察组70例,男10例,女60例,年龄18~23岁,平均年龄(22.02±0.32)岁,所有学生均为全日制本科护理专业学生,均接受基础性教学。2组学生的基线资料差异不明显(P>0.05)。
1.2方法
护理学科建设论文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我院于2009年开始与江苏建康职业学院按照“双向选择”的原则,学生自愿报名,医院面试选拔,组建驻点教学班。从学院的2007-2012级高护专业学生中,每年组建一个驻点教学班,每班学生24-31人,年龄18-22岁。医院具备承担临床护理教学能力,开放床位1020张,有内、外、妇、儿等30多个业务科室,具备学生临床见习和实习条件。
2.方法
(1)通过双向选择,组建驻点教学班:
学院在高职护理专业第一学年第二学期的学生中进行宣传发动,医院再到学院向学生作医院情况介绍,学生与医院进行双向选择,组建医院驻点教学班。
(2)选拔授课老师,组建教学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