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体会论文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护理体会论文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护理体会论文

继续医学教育发展趋势和启示

 

医学继续教育是卫生技术人员从业后获取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的终身性医学教育[1]。   在医学日新月异的今天,医务工作者参加医学继续教育学习的好坏不仅直接关系着卫生技术人员自身前途的发展,而且是医院发展的重要前提之一。虽然继续医学教育管理体系在我院已经形成,并在提高医、护、技人员素质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随着继续教育工作的全面开展,实施过程中还需要不断地总结完善,现将我院开展继续医学教育工作的体会和大家一起分享。   一、我院基本情况   医院成立于1989年,位处北京西客站南侧,北临古迹莲花池,西接京石高速公路入口。是一所学科齐全、设备先进、技术精良,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等为一体的三级综合性医院,隶属于华北电网有限公司,接受北京市卫生局、丰台卫生局业务管理。目前编制床位518张,实际开放床位546张。现有正式职工709人,其中博士、硕士73名,具有高级技术职称120余人,中级职称243人,首都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2名,9名华北电力技术院“专业管理专家”专家。   二、我院开展继续教育的现状   (一)参加继续教育的对象   高年住院医师、具有中级或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在职卫生技术人员,包括医学、医技、预防医学、卫生管理人员和护理人员。   (二)教学形式多样化、灵活化、人性化   进修、学习班、岗位培训、学术交流、专题讲座、病例讨论、读片讨论、示范性查房、自学、远程教学、网络教学、等。   (三)继续教育的实施   由科教处、护理部共同负责卫生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日常工作,卫生技术人员必须按规定参加继续教育学习,并服从科教处、护理部的统一安排。   科教处会同医务处、护理部等职能部门,每年安排院级讲座不少于30次。所请的讲课老师主要是医院各科室主任或副高职称以上的医、护、技人员,市、区内其他兄弟医院的主任医师或其他三级医院的专家教授。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继续教育实行学分制,并从2006年开始取消纸质学分证,通过IC卡学分机授分。   全院每个专业技术人员都有一张学分卡,参加继续教育学习后由科教处、护理部刷卡授分。科教处、护理部每半年统计一次学习情况,在院周会上及时将学习情况反馈给科主任。每年每个参加继续教育的专业技术人员按规定必须完成25学分,其中参加全国性或省市级Ⅰ类学分10分,院级听讲座及撰写论文获Ⅱ类学分15分。同时规定,医院各科室每年至少一篇论著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核心版发表,重点科室普外科、心内科、呼吸科、内分泌科、康复科、骨科、放射科、体检中心每年至少有2篇论著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核心版发表。   (四)考核   每年年底,科教处、护理部负责对院内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继续教育验分考核。验分不合格者,年度考核评优资格将被取消,同时将继续教育纳入职称晋升和工作考核、岗位聘任管理体系,作为晋升、执业的必要条件之一,有力地促进继续教育的开展。   三、我院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认识不足,重视不够[2]:不少人认为参加继续医学教育只与晋升职称有关。某些已晋升到副高级职称或不再想晋升职称的人员,对参加继续医学教育学习不够重视,热情不高。一些专业技术人员在晋升期间集中学习,突击得学分,一旦晋升后则热情锐减。   (二)出勤率低:参加医学继续教育的专业技术人员很多是位于临床一线的医护人员,由于临床工作繁忙,患者病情的瞬间变化,使医护人员有时难以协调学习与工作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缺勤或听课迟到早退。另外,也有些医护人员从思想上仅停留于应付眼前的工作,而影响了出勤率。   (三)学习内容与专业不匹配:由于我院实行三级学科管理,专业分工细化,每个二级科室的讲座次数不可能使本科室医护人员完成年度继续教育的考核,而使部分医护人员必须参加其他专业的讲座。专业的不对口使听课效果大打折扣。而且有少数医护人员仅仅为应付继续教育考核,而不是从提高自身出发来参加继续教育,严重背弃了继续教育的宗旨,也影响了自身的听课效果和讲课老师的讲课积极性。   四、对策   由于医院的医疗、护理任务繁重,卫生技术人员的工作和学习时间容易冲突,医院继续教育应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形式,安排应坚持临床为主、实践为主、自学为主、业余为主。在内容上应突出先进性、针对性、实用性和趣味性。   (一)合理安排时间,提供多样化教学形式   为保证继续教育学习的时间,尽可能利用休息时间,少占用工作时间。现代化教学技术为继续教育提供多样化教学模式,如远程教学、网络教学、多媒体教学等。多样化的教学形式打破了时间和地域的限制,为个人自学提供了有利条件。   (二)不断完善教学内容,开展实效性继续教育   鼓励医护人员从本专业出发,结合自己工作的需要参加继续教育,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当医护人员参加本专业或与本专业有关的教学内容时,给予双倍的学分,承担教学讲座者也可获得双倍学分。教学内容结合专业特点和实际工作需要,符合先进性、针对性和实用性。中级卫生技术人员要以提高本专业、本学科综合业务水平为目的,学习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为最终成为能独挡一面的业务骨干打下扎实的基础。高级卫生技术人员除了自身接受本领域国内外先进理念外,还要承担实施医学继续教育的任务,不断培训年轻医务人员,完善人才梯队建设,使之成为真正的学科带头人。

阅读全文

医院中的继续教育启示

 

医学继续教育是卫生技术人员从业后获取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的终身性医学教育[1]。   在医学日新月异的今天,医务工作者参加医学继续教育学习的好坏不仅直接关系着卫生技术人员自身前途的发展,而且是医院发展的重要前提之一。虽然继续医学教育管理体系在我院已经形成,并在提高医、护、技人员素质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随着继续教育工作的全面开展,实施过程中还需要不断地总结完善,现将我院开展继续医学教育工作的体会和大家一起分享。   一、我院基本情况   医院成立于1989年,位处北京西客站南侧,北临古迹莲花池,西接京石高速公路入口。是一所学科齐全、设备先进、技术精良,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等为一体的三级综合性医院,隶属于华北电网有限公司,接受北京市卫生局、丰台卫生局业务管理。目前编制床位518张,实际开放床位546张。现有正式职工709人,其中博士、硕士73名,具有高级技术职称120余人,中级职称243人,首都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2名,9名华北电力技术院“专业管理专家”专家。   二、我院开展继续教育的现状   (一)参加继续教育的对象   高年住院医师、具有中级或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在职卫生技术人员,包括医学、医技、预防医学、卫生管理人员和护理人员。   (二)教学形式多样化、灵活化、人性化   进修、学习班、岗位培训、学术交流、专题讲座、病例讨论、读片讨论、示范性查房、自学、远程教学、网络教学、等。   (三)继续教育的实施   由科教处、护理部共同负责卫生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日常工作,卫生技术人员必须按规定参加继续教育学习,并服从科教处、护理部的统一安排。   科教处会同医务处、护理部等职能部门,每年安排院级讲座不少于30次。所请的讲课老师主要是医院各科室主任或副高职称以上的医、护、技人员,市、区内其他兄弟医院的主任医师或其他三级医院的专家教授。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继续教育实行学分制,并从2006年开始取消纸质学分证,通过IC卡学分机授分。   全院每个专业技术人员都有一张学分卡,参加继续教育学习后由科教处、护理部刷卡授分。科教处、护理部每半年统计一次学习情况,在院周会上及时将学习情况反馈给科主任。每年每个参加继续教育的专业技术人员按规定必须完成25学分,其中参加全国性或省市级Ⅰ类学分10分,院级听讲座及撰写论文获Ⅱ类学分15分。同时规定,医院各科室每年至少一篇论著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核心版发表,重点科室普外科、心内科、呼吸科、内分泌科、康复科、骨科、放射科、体检中心每年至少有2篇论著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核心版发表。   (四)考核   每年年底,科教处、护理部负责对院内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继续教育验分考核。验分不合格者,年度考核评优资格将被取消,同时将继续教育纳入职称晋升和工作考核、岗位聘任管理体系,作为晋升、执业的必要条件之一,有力地促进继续教育的开展。   三、我院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认识不足,重视不够[2]:不少人认为参加继续医学教育只与晋升职称有关。某些已晋升到副高级职称或不再想晋升职称的人员,对参加继续医学教育学习不够重视,热情不高。一些专业技术人员在晋升期间集中学习,突击得学分,一旦晋升后则热情锐减。   (二)出勤率低:参加医学继续教育的专业技术人员很多是位于临床一线的医护人员,由于临床工作繁忙,患者病情的瞬间变化,使医护人员有时难以协调学习与工作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缺勤或听课迟到早退。另外,也有些医护人员从思想上仅停留于应付眼前的工作,而影响了出勤率。   (三)学习内容与专业不匹配:由于我院实行三级学科管理,专业分工细化,每个二级科室的讲座次数不可能使本科室医护人员完成年度继续教育的考核,而使部分医护人员必须参加其他专业的讲座。专业的不对口使听课效果大打折扣。而且有少数医护人员仅仅为应付继续教育考核,而不是从提高自身出发来参加继续教育,严重背弃了继续教育的宗旨,也影响了自身的听课效果和讲课老师的讲课积极性。   四、对策   由于医院的医疗、护理任务繁重,卫生技术人员的工作和学习时间容易冲突,医院继续教育应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形式,安排应坚持临床为主、实践为主、自学为主、业余为主。在内容上应突出先进性、针对性、实用性和趣味性。   (一)合理安排时间,提供多样化教学形式   为保证继续教育学习的时间,尽可能利用休息时间,少占用工作时间。现代化教学技术为继续教育提供多样化教学模式,如远程教学、网络教学、多媒体教学等。多样化的教学形式打破了时间和地域的限制,为个人自学提供了有利条件。   (二)不断完善教学内容,开展实效性继续教育   鼓励医护人员从本专业出发,结合自己工作的需要参加继续教育,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当医护人员参加本专业或与本专业有关的教学内容时,给予双倍的学分,承担教学讲座者也可获得双倍学分。教学内容结合专业特点和实际工作需要,符合先进性、针对性和实用性。中级卫生技术人员要以提高本专业、本学科综合业务水平为目的,学习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为最终成为能独挡一面的业务骨干打下扎实的基础。高级卫生技术人员除了自身接受本领域国内外先进理念外,还要承担实施医学继续教育的任务,不断培训年轻医务人员,完善人才梯队建设,使之成为真正的学科带头人。

阅读全文

论“MBK3”模式三级公立医院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MBK3”模式在三级公立医院护理绩效目标考核管理的方案与实施成效。方法:建立体系化绩效目标考核方案,进行管理、运作,收集考核结果数据并进行分析。结果:各护理单元目标考核均分由 2018年的(83.43±2.84)分上升至2020年的(89.69±3.14)分,其中学习与成长维度得分由2018年的(13.17±0.70)分上升至2020年的(16.30±0.9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MBK3”模式进行护理绩效目标考核,有利于护理管理的精细化、科学化,对实现考核管理促进护理整体绩效提升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MBK3;护理绩效;目标考核管理

2019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9〕4号)》[1],并制定《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指标》供各地使用。此举不仅对推动三级公立医院在发展方式上由规模扩张型转向质量效益型,也成为三级公立医院改革护理绩效目标考核管理的契机。浙江医院护理部自2018年起,积极开展绩效目标管理工作,紧贴护理工作特点和优质护理服务要求,经3年探索初步建立起基于“MBK3”模式的护理绩效目标考核管理方案,现报告如下。

1“MBK3”模式的护理绩效目标管理体系

“MBK3”模式,即以目标管理(managementbyobjectives,MBO)为 原 则、以 平 衡 计 分 卡 (balancescorecard,BSC)为维度、以关键绩效指标(keyper-formanceindicator,KPI)为技术、以 360 度 为 考 评方式的绩效指标目标管理的整合模式[2-3]。我院借鉴“MBK3”绩 效 管 理 系 统 模 式 构 建 了 护 理 考 评 系统,作为护理绩效目标管理新方法。以院级目标、部门目标为导向、借鉴平衡计分卡的四大维度(学习和成长、内部流程、客户、财务),我院护理部确立了考评的维度,分别为:学习与成长、内部管理、以服务为中心的管理、成本绩效。在以上维度基础上,护理部根据优质护理内涵细化了相关关键绩效指标(包括共性指标及个性指标),明确了具体的多视角考评方法,以确保绩效考核结果真实客观。“MBK3”模式的护理绩效目标管理方案示意见图1。

1.1维度一:学习与成长主要对护理人员学习培训、护理技能及理论考核、继续教育学分达标率、新技术新项目、科研论文、各类竞赛获奖等内容进行考核。全部为共性指标,共计16项 可 量 化、可 考 核 的 关 键 指 标,权 重 系 数0.2,满分100分。该维度主要通过上级部门的评价进行考核,考核的部门包括护理部、科教科、医务部、院感科等。

1.2维度二:内部管理该维度是考核的重点部分,共计17~21项可量化、可考核的共性/个性关键指标,权重系数为0.45~0.5。主要根据等级医院检查标准,对护理单元台账及资料管理、员工对规章制度知晓率、生产安全、跌倒发生率、院内压疮发生率、高危导管非计划拔管率、不良事件上报率和发生率、科室质量指标监测、护理质量检查、院感控制、抢救应急合格率和应急演练等内容进行考核。特殊科室设立个性化的护理质量考核指标,包括门急诊指标、血透指标、手术室指标、内镜指标、供应室指标等。考评主要通过上级部门、同级部门的评价进行考核。上级评价考核的部门包括护理部、院感科、质管科、医工科、保卫科等。同级评价通过护理部组织的由各科护士长参与的例行质量检查进行。

阅读全文

信息化护理管理系统在护理服务的应用

摘要:在当代信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医护人员着重考虑的问题为怎样有效提升护理服务质量,如何通过护理服务优化医患关系。将信息化护理管理系统引入护理服务工作中,不仅可以使护理服务效率得到提升,还可以满足患者对护理的需求。因此,本文对信息化护理管理系统在护理服务工作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为后续护理服务工作提供借鉴。

关键词:信息化护理管理系统;护理服务;应用分析

在我国网络技术的稳步提升的背景下,信息化逐渐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因其自身的特性,各地医院对其进行广泛应用,逐渐形成一种信息化护理管理系统,并贯彻落实在临床医疗工作中,在医院的各部门对其进行应用可获得良好的效果,由于信息化护理管理系统具有系统化与高效性,所以,备受相关医护人员的关注。因此,本文对信息化护理管理系统在护理服务工作中的具体应用进行深入探究。

一、信息化管理与护理管理

由于信息化是一种与智能化工具相适应的生产力,所以将其称之为信息化生产力,信息化的功能较多,例如,处理信息、传递信息、获取信息以及信息再利用等。信息化的主要管理作用是对各行业现代化信息的促进,以达到现代化管理的目的,其主要融合新型管理理念与信息技术,并对传统管理方式、组织方式、工作方式以及工作流程进行转变,对其内部资源与外部资源进行重新整合,进而使自身的工作效益与效率得到提升。而护理管理工作的主要目标是保障国民的身体健康,造福全人类,并充分利用社会环境、人文活动以及相关护理者的能力。由于便捷性是信息化独有的特征,因此,信息化遍及在各行各业中,其中应用最多的就是医院,通过现代化的方法对护理管理工作进行完善,进而实现我国医院信息化的建设。在护理管理中应用信息化技术可确保护理工作的准确性与效率,进而充分发挥信息化技术的效用。

二、信息化管理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一)应用背景

阅读全文

执行编制外职称管理规定

作者:贾东旭 刘峰 杨旭 单位:北京大学口腔医院

职称是医院评定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专业技能的重要标准,是反映专业技术人员的学术和技术水平、工作能力及工作成就的标志。做为知识型、技术型密集的医疗机构,每一位医、护、技、药等专业技术人员都十分看重职称晋升,以体现自身的专业实践能力。因此,职称晋升成为医院人事部门的重要工作之一。近年来,为了满足患者的就医需求,诸多大型医院业务不断扩大,卫生专业技术人员需求量增加,由于现有事业单位人员编制的限制,编制外聘用人员逐年增多。尤其是一些大型医疗机构增设了分支医疗机构,这一情况就更加明显。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第一门诊部作为北大口腔分支机构,自1995年成立以来,编制外人员从1995年占职工总数的43%,上升到2010年的72%。据2010年统计,第一门诊部卫生技术专业人员占职工总数的85.6%,其中编制外卫生技术专业人员占72.9%。由此可见,编制外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已逐步成为医院分支机构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在医院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和管理全面发展工作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考核、任用计划外编制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特别是解决他们的职称晋升问题,关系到医院医疗技术、服务水平的提高,关系到员工队伍的稳定性,也直接影响着医院可持续发展。

1做好编制外人员的职称晋升工作的几点体会

1.1更新观念,建立编制外职称管理体系卫生部在2000年印发的《关于加强卫生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的通知》(人发[2000]114号)中明确指出“要坚持按需设岗、按岗聘任、平等竞争、择优上岗,逐步建立政府宏观管理、个人自主申请、社会合理评价、单位自主聘任的管理体制。”北京市人事局2003年《北京市人事局关于深化职称改革试行社会化职称评审的意见》(京人发[2003]49号)文件中提出“拓宽职称工作服务领域和范围,打破身份和所有制限制,使在各种所有制单位中工作的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的学术技术、管理水平和能力业绩得到公正评价和社会认可,拟在职称评审中推行个人自主申报、社会统一评价的社会化评审方式。”在国家宏观政策的指导下,依据上级部门文件要求,第一门诊部经过多年实践摸索,制定并完善聘用制人员专业技术职称评审聘任规定,在职称晋升方面逐渐打破传统的专业技术资格限制,实行考评相结合的双轨制。鼓励更多人自觉地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努力去争取获得更高一级的专业技术职称[1],并坚持北京大学的学术标准,坚持学术水平第一的原则,坚持总量控制及结构比例控制原则。严格落实“坚持标准、全面考核、总量控制、择优晋升、按岗聘任”的方针,强化按需设岗,按岗聘任原则,严格掌握任职条件,优中选优,保证评审质量。根据岗位设置和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任职资格及工作业绩,做好考核、评聘工作。实践证明,建立编制外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管理体系是可行和有效的。

1.2明确流程,协助编制外人员完成申报医院编制外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申报工作已步入社会化,中初级职称晋升与国家政策一致,实行以考代评的方式。按照《初、中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报名条件》,每年在网上直接报名,参加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中级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还需要参加职称外语及计算机能力统一考试。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中实行考试、答辩与评审结合的评价方式[2],晋升前还必须完成到基层卫生单位累计工作服务1年或到乡镇基层卫生单位累计工作服务8个月,以及每年必须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提供对口支援不少于15天的服务。人事部门作为职称评审工作的管理职能部门,需要及时了解、掌握职称晋升相关政策,制定职称评审流程及时间表,组织、指导、协助编制外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认真准确的完成申报工作。同时还要与医务、教育、科研、护理等职能部门提前作好协调沟通工作,妥善安排下基层服务、继续教育及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等。

1.3量化指标,客观评判编制外人员专业技术水平对于申请晋升高一级职称者,最需要考察的是与任职职称相对应的实践能力、工作业绩、管理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医德医风、服务水准乃至个人的心理素质等,以及概念较为清晰又可操作的资历、外语、论文等指标[3]。人事部门对编制外申报晋升人员要进行晋升临床医学专业技术资格量化考核,考核项目包括基本情况、论文水平、本专业工作经历、本专业工作业绩、教育及科研等。考核要素及评分标准细化并明确每项考核项目,有利于审核小组操作。人事部门需要征求科室意见,对申报人查房能力、会诊能力、教学能力、科研能力、操作能力等进行综合评议。继续教育考核是根据学分卡从网上查寻审核学时学分情况。医德医风考察需要从相关部门获取服务考核情况,包括规范化、服务问卷调查、廉洁行医、来信来访、纠纷处理、服务管理等指标。量化指标无疑能更科学地、客观地评判与认定每一位编制外申报晋升人员的水平。

1.4严格把关,认真执行编制外职称管理规定近年来国家对职称评审政策逐步放宽,对符合条件的编制外人员不设置具体的岗位指标,不因岗位指标而限制有条件、有能力的职工进行申报[4],激发了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积极性。但是,人事部门在申报材料过程中必须按照北京市考评中心的要求,执行国家规定的能力、业绩、学历、资历等任职条件,保证评审质量,严格审核、批准申报人员的报送材料。单位审核小组通过后,人事部门将申报卫生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人员的情况,包括平均每年参加临床工作的周数、承担的技术工作与工作量、医德医风、论文、到农村或社区基层服务的时间和地点及继续教育情况等进行一周以上的公示,确保申报工作的公正、公开、公平性。第一门诊部在职称晋升方面给予编制外人员构建了良好平台,极大的促进了他们不断学习,更新知识,提高业务能力,真正调动了他们的竞争力,使其充分发挥自己的技术才能,从而推进医院分支机构整体医疗质量,服务水平的不断提升。我们的工作取得了较大成绩,对医院发展,人员稳定,吸引人才起到了关键作用。2002~2010年,第一门诊部编外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共有18名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晋升了高级职称、12名晋升了中级职称、25名晋升了初级(师)职称,见表1。

阅读全文

继续教育论文(共10篇)

(一)

一、在职护士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

1、继续教育课程设置实用性不强

目前,我国护理继续教育没有独立的课程体系和教材,大多是采用全日制护理高等教育的教材和课程体系。或是在此基础上对课程数量进行增减调整。多数医院将提高学历作为继续教育的重点,中专补大专、大专补本科,出现教材内容重复较多,并且医学基础知识偏多,没有突出护理专业特色,护理专业所需的人文科学和健康教育等知识对不足。继续教育内容陈旧、缺乏创新和针对性。

2、继续教育形式单一

一些医院或高校的继续教育形式较为单一,对于各级护理人员不分知识层次,职称区别,采用单一的、刻板的讲授形式,很难满足不同岗位护士实际工作中的知识需要,缺乏吸引力。

二、对策

阅读全文

医院绩效管理思考(4篇)

第一篇:公立医院公益性绩效管理思考

摘要

句容市人民医院于2014年12月启动绩效管理和全成本核算管理项目,探索一种以坚持公立医院公益性为基本定位,达到提升整体效益与员工利益同步成长的方式,进行稳中求变的绩效管理变革。

关键词

公益性;绩效管理;成本管理;关键绩效指标

句容市人民医院于2014年12月启动绩效管理和全成本管理项目,探索一种以“公益性为导向的提升整体效益与员工利益同步成长”的方式调整分配制度,刺激临床科室工作积极性,加强医院管理,进行稳中求变的绩效管理变革。此项变革2015年6月1日执行后,在员工中反响较好,取得初步成效。

1背景

阅读全文

妇产科论文(共10篇)

(一)

一、妇产科隐私暴露的原因

1、医疗设施不全,隐私被旁听或观摩。妇产科门诊诊室小,候诊空间狭窄,而患者多,陪人多,秩序混乱,无法做到一人一诊,妇产科病房较大,住4~6名患者,留有多人陪伴,患者隐私可能被旁听或观摩。检查室内放置某些常用物品,患者做检查时,常有医护人员闯入检查室取物。病室门上有玻璃,方便医务人员随时查看患者,但同时可能泄露患者隐私。

2、管理方面病房一览表上写明患者疾病诊断,来人通过查找便可知道患者的疾病。纸质病历资料管理不善,随处摆放,电子病历不及时退出,病人或其他人有机会私自翻阅。医院内部缺乏保护患者隐私的制度。3.1.3医务人员方面意识淡薄。没有真正理解隐私和隐私权的含义,以及保护患者隐私是医务人员的主要义务之一等。如没有保管好患者的个人信息,致使某些产妇回家后收到奶粉商、婴儿用品商、保险推销员的电话;个别医务人员泄露患者隐私,引起患者家庭纠纷;医务人员在办公室、走廊等地方,谈论患者病情和其他隐私,交接班时报患者的诊断等。对患者个性化服务的需求不了解,忽略患者内心感受,不能主动为患者服务。如某些异位妊娠、不孕不育、性病、传染疾病患者不愿他人知道自己的疾病,而医务人员在没有回避他人的情况下询问病史,交谈病情,容易引起患者不满。不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现在很多诊疗操作都明确规定操作前要评估环境,符合保护患者隐私的要求,但实际上,为了省时间或怕麻烦或自认为没有必要等而被忽视。不尊重患者、侵犯患者私人活动空间。

二、保护患者隐私的措施

1、强化医务人员法律意识,尊重患者隐私权。《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办法》第二十四条规定,护士在执业中得悉就医者的隐私,不得泄露。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对医务人员进行法律知识培训,讲解因泄露隐私所引发的案例,规范其日常言语和行为,建立保护患者隐私的相关制度。

2、切实保护患者隐私,创造良好的就医环境。患者在检查室、手术室、诊疗室、住院病房等场所接受医疗服务时,可视其为患者的私人空间,除直接从事诊疗、护理工作的医务人员外,其他任何人(包括与诊治无关的医务人员)都无权介入,否则就是对患者隐私的侵犯。不在公共场所包括电梯里、电话里、护士站讨论与患者有关的问题;在查房或治疗时医护之间、医患之间、护患之间的询问和谈话音量只限于双方能够听清,避免大声谈论而暴露给同病房的其他患者。不将患者的隐私当作笑话,如遇电话询问患者病情,可礼貌拒绝,不可随便将患者的病情告之。我院重新装修后,爱婴病房开展家庭式病房,一间病房只住一名孕产妇,妇科病房全为双人间,中间采用隔帘,病室门上玻璃贴玻璃纸。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