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护理工作论文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分析县级医院护理现状及应对策略
一、影响县级医院护理质量原因
1、理论能力薄弱:越来越多的年轻护士是从初中毕业生中招收而来的(虽然目前有院校招收本、专科学员,但对于县级医院而言是远水难解近渴),在某种程度上,他们的文化水平与当今的护理要求有一定距离,其主要表现为护理文书书写不规范,护理程序制定无序,工作中主动性不强,缺乏独立思考能力及前瞻性观察问题方法,工作中的成绩与失误不能及时总结,从而失去了推陈出新的机会。这种种原因都与其文字表达能力欠佳、自身素质不高等有关。
2、培训、交流机会少:一些有志向的护理人员因一些客观因素,闭门造车,难以创新,难以出成绩,虽然他们内心渴望了解一些医学新动态,新知识与技能,可是因县级医院的经济能力、设备配备等多方面原因,他们很少有机会去上级医院进修、深造,更无须谈交流了,因此在从事护理科研与论文撰写等方面困难重重。纵观目前有关护理方面杂志,刊载的大都是护理科技、新知识一类的题材,临床基础护理题材观念难以突破,而在高科技医疗、护理开展很少的状况下,势必影响论文的选材,再者由于有些论文项目需要实验室的配合、数据统计学、相关的理论资料等条件的辅助,不能不说在此条件下也制约了护理人员出文章成果,挫伤了一部分人的积极性。
3、医院客观环境:如很多医院护理人员配备不足、缺编,护士与床位、医生之比失衡;有一部分护士转做他行;而在岗的又从事大量非护理专业工作,造成护士在病房时间少,与患者接触交流少,成为一种无形的护理资源浪费;另外一部分医院存在重医轻护,在晋升、福利等方面偏重医疗。
4、社会因素影响:大部分护士由女性承担,她们同时是妻子、是母亲,即要忙工作,又要忙家务,加上频繁地值晚班,精力也有限。社会一些人对护理工作不理解,认为医生吩咐干啥就干啥,做得再好也没有人赞同你。另外护士自身观念定位不正确,认为护理专业没多大出息,好歹都一样,出不了成绩与成果,到时等待论资排辈晋级,再努力也就那样。
二、县级医院护理队伍中存在的问题,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
1、提高职业道德:要深入进行思想教育,树立坚定的专业思想,转变观念,提高思想素质,使在职的护士敬业,爱岗。护理工作是一个给千百万患者带来幸福的高尚职业和光荣的岗位,“高尚”是因为她要把解决患者的疾苦高于个人得失,“光荣”就在于为社会、为人民所作的无私贡献,我们正是为了献身人类的卫生保健事业而安心于平凡的岗位上,从事繁琐细致的辛勤劳动。每一个患者的康复,每一个重危患者生命的挽救成功,都牵动着我们的心,激起内心的欣慰。
高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
摘要:围绕高职护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与发展状况,对教学改革与课程设置等方面设计调研问卷,分析调研结果,形成基本观点,对制定高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设置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高职护理;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
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理念,以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护理岗位群的需要和职业标准为依据,通过线上问卷调研形式,我校开展了护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与发展状况调研和同类院校教师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设置调研,现将调研结果报告如下。
1调查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调查对象是我校护理专业毕业生和国内高职高专类院校护理专业任课教师,包括公共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师。
1.2调查方法
护理专业网络信息化管理论文
1有利于护理队伍建设和合理分配管理
在江苏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护理部的网页中,有首页、护理部简介、新闻动态、护理管理、护理教育、护理科研及天使文苑栏目,还有副栏目是医院首页、网站地图、护理邮箱、院规政策和联系方式,很详细地开展了护理网络信息化管理。护理部是在医院分管护理院长的领导下,实行护理部主任、护理督导、护士长三级管理,有成员组成介绍,主要负责全院护理质量管理,全院护士培训考核、继续教育进修、实习生管理以及各项护理常规操作规范,制度的制订与修订工作等,利用网络信息化管理这些事务既全面又省时、方便。对全院护士能快速有效地组建、分配,分工合理,各科室老、中、青护士相结合,高、中、初级职称相搭配;护理部能及时掌握各科护士长排班信息及各护士的工作动态,通过各科的语言提示系统来垂直领导各科护理工作。有了统一的全面的领导,才能有利于护理队伍的整体建设和合理分配管理;另外在新护士的招聘方面网络信息化管理带来双向选择的渠道,新护士可以通过护理网络信息化管理了解该医院的护理情况,护理部也可从联系电话或护理邮箱中收到应聘护士的简介等,就可快速、有效地了解新护士的基本情况,利于护理队伍建设。
2有利于实现护理工作的现代化、科学化和标准化
在医院网络信息化管理中,护理管理是其重要组成部分,而护理管理中的护理信息包括护理工作量、护理质量控制、护理物品供应、医嘱处理、差错分析、护理排班信息及以各科室护理站应用的最多的护理语言提示系统,语言提示系统可按时语言提示各位在班护士准确地及时地为患者进行治疗与护理,还有试行的电子护理交班等等,护理信息化管理后可有效地降低差错发生,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使护理工作标准化、现代化和科学化,也使护理跟上当代飞速发展的脚步,翻开护理工作的新篇章,为护理的内涵增添新的活力。例如常规护理操作的标准化,可通过网络信息化管理中护理质量控制栏目输入,图文并茂,使护士达到规范标准化操作的目的。
3有利于提高护理专业的科技含量,丰富护理理论
在护理网络信息化系统管理中,有护理教育及科研成果交流栏目,可以学习目前先进的护理理论,发表专业学术论文,在此护士们可以互相交流,学习和应用新的护理科研成果。在此大力鼓励护士们在护理的学习与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表达自己的观点,把实践中学到的新东西上升到理论,再由理论指导更多的实践,不断提高护士知识水平,与国际、国内先进的护理模式相适应,提高护士的护理本领,例如整体护理模式的开展,优质化护理服务的临床应用,都极大地提高了住院患者的信任度和满意率,从护理网络信息化系统的友情链接可以很快地查出诸多的护理期刊,很快捷地查阅文献和网上发表的专业学术论文,提高护理专业的科技含量,丰富了护理理论,真正意义提高了护理内涵。
4有利于拓宽护理领域的横向联系,开阔护理服务的范围
中医医院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
摘要:[目的]了解医院各职能部门和临床科室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护理工作的持续改进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护理部自行设计的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对全院各职能部门和临床科室工作人员采取随机分层抽样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从护理管理、临床护理、护理服务、护理教学、护理科研与创新5个方面分析全院工作人员对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结果]护理管理(4.62±0.60)分,临床护理(4.47±0.70)分,护理服务(4.61±0.57)分,护理教学(4.51±0.61)分,护理科研与创新(3.81±1.11)分。[结论]医院各职能部门和临床科室对护理工作总体满意度较高,但在护理管理、临床护理及护理科研与创新方面仍存在不足,护理管理者需采取有效措施提高临床护理及护理科研能力,从而提高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关键词:护理工作;满意度;职能部门
满意是客户预期的结果,而预期是从以往的经验中获得[1]。护理满意度是评判医院工作人员及病人对护理工作所达到其预期结果的程度,是病人、护士、医生及医院各职能部门等人员对护理工作认可度的感性认识,是衡量护理工作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2]。通过调查护理工作满意度能够帮助护理人员更全面地了解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针对性的建议,提高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增强医院竞争力[3]。以往护理工作中,护理工作满意度的调查对象以病人或护士为主,但护理工作除了服务于病人外,还需要得到各科室主任、医生及职能部门工作人员的支持和配合,护理服务质量与医疗等众多因素相关[4]。从管理的角度而言,仅对病人和护士进行护理各种满意度调查,不能从医院层面对护理工作情况进行了解。本调查以护士执业环境所涵盖的组织架构、工作制度和流程、工作关系等要素为依据[5],制定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问卷。对某中医医院各临床科室、职能部门等人员进行调查,以期全面了解中医医院各科室及职能部门工作人员对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对湖北省武汉市某中医医院全院临床科室、各职能部门等的工作人员进行分层抽样,共抽取440名医务人员进行了满意度调查。其中院领导3人,中层干部20人,科主任41人,医生107人,护士269人,所有人员均为医院在职职工,了解护理工作状况。
1.2方法
信息化管理系统在护理工作的应用
摘要:随着医疗、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化管理系统在护理工作中的作用越发地重要。信息化管理系统是现阶段医院门诊、急诊、护士站、护士档案、绩效考核以及护士培训等管理工作中较为现代化、科学化的一种管理系统,在日常的护理工作中具有高效、精准、便捷等特性,与传统护理工作中的管理方式相比,具有极大的使用价值。文章对此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信息化管理系统;护理工作;应用研究
信息化管理系统是医学信息学中极为重要的一个分支,主要是利用计算机等终端设备实现医院相关部门的信息收集、分析、储存以及交换等功能。现阶段,经过不断的实践与改良,信息化管理系统已经完全有能力成为新的管理方式,就目前信息化管理系统在山东省淄博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门诊、急诊、护士站、护士档案、绩效考核以及护士培训等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成效来看,其具有极大的推广、使用价值。
1信息化与护理
信息化技术是依据计算机技术不断演变、发展形成的以智能化为主要特点的新型技术,可以有效地对信息进行获取、传递、分析、交流以及利用。通过信息化技术可以将行业中的管理进行现代化转变,以此实现现代化管理的目的。通过对信息的处理,不仅可以转变传统的工作方式,在进行内外资源整合的基础上还可以有效提升工作效率。护理是以提升病患健康水平为核心的一项工作,由于其工作中的内容与信息化技术可以完美切合,因此现阶段有越来越多的医院将其与护理工作进行结合,以此不断地完善护理工作、推动医院信息化建设进程,因此,信息化管理系统便应运而生[1]。信息化管理系统应用于护理工作中可以极大提升护理工作的综合效率,增加工作中的精准性以及有效性,是目前护理工作最为有效的一种现代化管理系统[2]。
2信息化管理系统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2.1应用背景
信息化在社区医院护理管理的应用
摘要:在社区医院护理管理过程中,信息化建设不仅能够便于核查护士医嘱执行情况,对护理文书规范管理,规范安排临床护理过程中的床位,还能够通过护理人员人力资源管理提高护理效果。护理学科信息服务建设能够使护理工作质量得到提高,并且还能降低护理风险,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使用还能够创建医护患呼叫信息系统,完善服务平台,从而提高护理管理效率。基于此,本文对信息化在社区医院护理管理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信息化;社区医院;护理管理
一、社区医院护理管理信息化的作用
传统护理管理都是利用纸张记录护理工作,但是纸质记录的工作量较大,并且会导致数据出现差错,对护理工作管理、文献资料查询、科研资料统计等造成了不良影响。在护理工作中,医患、医护及护患之间的沟通和纸质文件具有密切的联系,但是纸质文件比较容易出现凌乱、字体模糊的情况,对工作过程中的访问、沟通、检索及使用是非常不利的,如果不对相应记录进行完善,将会影响到患者的疗效评价。目前,医学临床系统的发展较为迅速,临床知识的更新及发展也比较快,和护理相关的知识需要随时随地使用,医疗护理资料不断复杂化,为护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挑战。纸质记录已经无法满足现代护理工作的需求,随着数据电子归档需求的迅速发展,信息化建设工作在护理管理过程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1]。实现信息化能够便于查询医院信息,比如在患者到医院就诊的时候,能够利用信息网络对当天在岗医师情况进行查询,自由选择专家医师,减少了等待时间。便于护理人员掌握科室耗材,及时对缺少的物资进行补充,从而实现信息化的管理。护理工作分工较为精细,并且工作较为繁重且复杂,各项数据流量较大,涉及设备科、药品科及财务科等不同科室,每天接收到不同科室信息,还要实现数据的核对及报送。使用信息化技术能够使护理人员通过网络实现数据查询分析、统计,到相应科室进行传输,以此避免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出现问题,使临床护理品质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信息化管理能够充分使用网络技术,使人员分配合理性得到提高,从而使相应的工作人员在短时间内就能够完成工作,使护理效率得到进一步提高。通过在信息系统中将各科护士工作表进行登记,有利于护理部对护理工作实施安排及管理。科里护士长在信息系统中对护士排班,对需要增加人手的时候能够利用信息记录掌握护士工作状态,从而开展有针对性的安排。信息化管理还能够实现护理人员工作量及工作效率的统计,对临床突发性事件责任人追究相应责任。护理部根据护理人员信息统一实现护士的考核、抽查及调研工作,实现护理部工作的统计、调研及考核,对护理部整体的工作实现分析和统计,从而实现护理部工作的管理及完善[2]。
二、人员调配的信息化
传统人员的调动都是由护士根据调动单到护士长、院长及职能科室等处分别签字,此种人员调配的方法不仅浪费时间,还浪费精力。在护理管理过程中实现信息化,能够使需要调动的护士根据现任科室护士长提交调动申请,通过政工科、护理部等相关科室利用计算机实现审批,几分钟之后就能够完成全部调动手续,方便且快捷,使护士人力资源管理更加系统化及规范化。另外,医院还可以通过护士站查看护士分布,从而了解医院用人的需求,及时实现人员调配。在实施医疗信息管理之前,医院各个科室需要的办公用品及卫生材料都是通过护士站到器械库及保管室填写领取单,之后通过会计打印,保管人员根据打印领取单进行发货。在信息化之后,护士长只需要在科室计算机中将需要的物品进行填写,通过审核后提交,保管室会计就会打印领取单,通过专人将各种的物品送到科室中,使工作效率得到进一步提高[3]。
三、护理档案和绩效考核管理
科研管理在护理科研工作中作用
摘要:目的:探讨科研目标责任书制度在推动护理科研工作中的作用。方法:医院从2019年开始,将科研目标责任书制度应用于护理科研管理工作中,通过目标责任书的形式分解护理科研任务,由科室护理人员自行签订,医院护理科研管理小组督促落实。新制度实施前(2018年7~12月)和实施后(2019年3~10月)以ICU病区50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分析实施前后医院护理科研工作发展情况。结果:实施后科室率及科研项目参与率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科室护理人员对护理科研管理工作总满意度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科研目标责任书制度应用于医院管理中,能有效促进护理科研管理工作发展,提高护理人员科研水平和医院整体护理质量。
关键词:科研目标责任书制度;护理科研工作;科研参与率
护理科研是每位护理人员日常工作中接触的重要内容,是完善护理理念、提高护理质量的主要途径之一,也是评价护理人员专业水平和职业发展的重要条件。推动护理科研发展,对促进医院发展,培养高素质护理人员有重要意义[1]。但由于目前国内护理人力资源紧缺等因素影响,护理人员存普遍在日常工作任务重、护理内容繁琐和工作时间长等问题,多数护理人员只满足于每天的护理任务,科研意识相对薄弱,不利于医院护理科研工作发展[2]。为探寻一种切实可行的管理措施和解决方案,本院从2019年起,将科研目标责任书制度应用于护理科研管理工作中,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医院从2019年开始,将科研目标责任书制度应用于护理科研管理工作中,通过目标责任书的形式分解护理科研任务,由科室护理人员自行签订,医院护理科研管理小组督促落实。新制度实施前(2018年7~12月)和实施后(2019年3~10月)以ICU病区50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均为女性,年龄24~48岁;职称:副主任护师2名、主管护师6名、护师18名、护士24名;专科8名、本科37名、研究生5名。研究期间无人员变动情况。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1.2.1制定科研目标责任书。医院ICU病区根据岗位职称实行分层次管理,邀请护理部专家与本科管理人员共同组成护理科研管理小组,负责接下来科研目标责任书及相关标准的制定及后续标准实施的监督工作。护理科研管理小组组员均为科室护理科研骨干,由分管科研的副院长担任组长。管理小组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结合本院护理工作特点,共同协商制定科研目标责任书,并与科室护士长沟通签订护理科研责任书。科研责任书内容包括明确科室全年护理科研任务量,若在规定时间内无法完成目标任务,根据不达标科研论文数量扣除相应奖金;另若超额完成科研任务,也根据超额完成数量发放相应奖金。护士长根据科室护理人员学历、职称水平分发科研任务,每年至少两人及以上参加科研课题,最终目标完成情况与个人年终绩效考核挂钩,未完成指标者除给予经济处罚外,还需考虑降级聘用。1.2.2护理科研目标责任书落实。护理科研管理小组不仅具备教育指导和管理职责,还应按照层级管理理念,将护理人员划分为不同层级(高级、中级、初级),每月对各层级护理人员展开一次科研相关知识培训,培训内容包括科研项目的设定,科研计划书的书写,文献资料检索,资料收集,统计分析和论文写作技巧等。另外还可通过其他方式,如召开座谈会议、组间交流等对护理人员展开科研知识和技能培训指导,管理小组根据科室护理人员特长及日常护理工作内容,帮助寻找护理中需要解决的难题,集中优势力量深入分析,探寻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充分发挥团队协作效能,共同完成科研项目。对于科研工作开展不顺利的职工,管理小组为其安排科研骨干展开一对一指导帮扶,协助完成科研任务。此外,管理小组还要负责科研项目进度监管,定期检查督促目标责任书管理计划实施,进一步落实计划内容,做好环节管理和质控工作。
1.3观察指标。(1)科研目标责任书制度实施前后,评估科室护理科研管理工作开展情况,记录篇数和参与科研课题人数,比较率及科研项目参与率差异,分析科研目标责任书制度实施效果。(2)实施前后使用医院自制满意度调查问卷,调查科室护理人员对护理科研管理工作满意度情况,量表总分100分,根据最终得分分为不同层级,>80分为满意,40~80分为基本满意,<40分为不满意。满意度=(满意例数+基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研究型医院护理论文
1研究型护理概念
1.1研究型护理概念
研究型护理就是以护理服务标准和护理技术规范的产生和传播为使命,立足临床实践,重视科学研究,在护理创新中培育高水平科研成果、培养高层次护理人才、完善护理服务品牌形象,充分发挥护理专业价值,为医疗卫生保健事业和人类健康做出应有贡献。
1.2研究型护理内涵
研究型护理包含4层含义:一是强调护理服务标准和护理技术规范的产生和传播,经过实践检验、科学凝练、行业认可的服务标准和技术规范有助于保证护理工作质量,提高护理工作效率;二是强调临床实践与科学研究关系,护理科研离不开临床实践,科研源于临床,服务于临床,通过科研促进临床护理方法的改进、护理技术的提高、护理结局的改善;三是强调人才培养在推进研究型护理中的重要作用,技术优、能力强、素质好的高层次护理人才不断涌现,能够为护理专业的发展提供保证;四是强调护理的专业价值,使护理服务适应和满足患者生理、心理、社会、精神和环境等诸方面的健康需求,为维护和提高人的健康水平发挥作用。
1.3研究型护理特征
研究型护理一般应具备以下4个特征:以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为目的,以持续护理创新为动力,以造就高层次护理人才为关键,以发挥护理专业价值为己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