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核算基础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会计核算基础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会计核算基础

基础设施建设单位会计核算研究

摘要:

随着我国城市现代化的发展,基础设施的建设也随之广泛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单位的相关财务核算工作应当能够准确的反应出资金的到位、使用及项目的整体投资情况,文章就目前基础设施建设单位会计核算的现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针对有关问题提出了核算建议。

关键词:

企业;基建;会计核算

随着我国城市现代化的发展,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也作为其不可或缺的部分广泛开展,国发〔2013〕36号《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指出,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正常运行和健康发展的物质基础,对于改善人居环境、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提高城市运行效率、稳步推进新型城镇化、确保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作用。而基础设施建设单位的相关财务核算工作则肩负着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控制项目成本、确保资金使用安全的重任,财务核算工作应当能够准确的反应出资金的到位、使用及项目的整体投资情况,但目前基础设施建设单位的整体财务工作在实际业务中还存在若干问题。

一、基础设施建设单位会计核算概述

基础设施建设单位会计是应用于基本建设领域的一种专业会计,它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建设单位的资金及其运动进行连续地、系统地、全面地核算和监督。建设单位会计核算的任务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阅读全文

现金流量信息对会计核算基础的冲击

【摘要】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如果企业盲目依靠基于权责发生制原则提供的会计信息进行会计评价,极易导致企业资金链断裂,产生“假大空”的账面盈余,财务预警系统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现金流量观点在实务中的运用是目前企业容易忽视的一个方面。鉴于目前会计实务中频繁出现的现金流量的现实运用,相关人员必须正视收付实现制下的现金流量概念对传统权责发生制下的会计核算基础产生的极大冲击。通过案例分析,论文明确了在现行会计核算中引入现金流量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关键词】现金流量;权责发生制;收付实现制

1引言

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是传统会计的两大基本职能,核算与监督两大职能似乎已成为当下会计人员的重要职能,但随着“大智移云物区”时代的到来,新型的技术不仅对传统会计提出了更高的挑战与要求,其实质也是对传统的会计信息提出了特殊的要求与追求目标。会计的职能是基于过去,预测未来,二者同样重要,不可偏颇。会计信息应该为利益相关者提供尽可能多的信息元素,以利于其作出未来决策,这一点已成为当前会计从业者的共识。从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衍生至会计预测、会计决策、会计分析与会计评价等职能。会计人员提供的会计信息不仅要具有反映过去的功能,还要具有评价现在和预测未来的功能,以满足企业在不同时间点的分析需求,从而更好地对未来进行预测和应对。从过去推测未来,这已经成为当前会计行业必须做到的事情,并且必须做好的工作。由于未来的不确定性和不可控性,企业希望不断完善现有的会计信息,以满足企业不断发展的会计信息需求。从会计职能到会计信息元素的提供,再到会计要素的分类,传统的会计是基于六要素作出的评价与考核,会计六要素构成了会计的理论框架与支柱。在这一框架的指引下,会计人员做得最多的是细化要素,形成会计科目,而后完成记账、算账、报账、报告与报表的生成。目前,绝大部分会计信息使用者得到的是基于静态要素提供的财务状况信息与基于动态要素提供的财务成果信息。但从中阅读得到的信息并不能很好地为我们所用,甚至对于未来的经营活动也不能起到正确的认识作用。究其原因,包括企业在内的越来越多的会计信息使用者越来越重视现金流量信息,现金流量信息的提供在理论和实践上趋于弱化。在传统的会计课程中,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提供的信息是立论之本、立书根基。而在管理会计的课程体系中,收付实现制的理念才会得到凸显。这让学习者对会计学科体系产生疑问,即会计是为企业的利益相关者提供对决策有用的信息,为何会计人员不能在传统的财务会计体系中加入现金流量信息?随着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接轨,传统的财务会计知识体系越来越多地吸收了对决策有用的信息理论,虽然基础概念、会计原则等基础会计理论体系没有相应改变,但是在会计核算中已经引入了更多对决策有用的信息。传统的会计考评体制重视以权责发生制(AccrualAccounting)为基础编制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忽视以收付实现制(CashBasis)为基础编制的现金流量表。在传统的财务指标分析体系中,指标数值的采用以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数据为主,涉及的现金流量信息少之又少。从课程体系设置的比重可知,现行专业教育,无论是中职、高职,还是本科,都把权责发生制下的知识作为学习的主要内容,在进行财务判断时,极易发现根据财务会计理论体系得出的结论往往与真实数据大相径庭,而如果引入管理会计理论体系的判断,则会使信息决策更加真实有效。现金流量反映的是企业真实的自我造血功能是否健全完善,后续的经营是否需要依赖他人,只有具备充足的经营活动所需的现金流量,才能合理有效地进行经营周转,实现良性循环。对于什么是现金流量,这一概念并非会计学中的概念,而是管理学中的一个基础概念,是指企业在特定会计期间内根据收付实现制原则,通过一定经济活动(如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和非经常性项目)而产生的现金流入、现金流出及其总量情况的总称。自由现金流量(FreeCashFlow)的概念是由美国西北大学拉巴波特、哈佛大学詹森等学者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属于经济学新概念。1986年,股东价值分析的概念被广泛提出和使用。由此,现金流量的概念逐步走进人们的视野。随着众多企业因报表的粉饰而破产,导致了财务报表权威性的削弱。此时,产生的自由现金流量作为一种企业价值评估的新概念、理论、方法和体系,为确保财务信息的真实性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动力。当全球经济危机对世界经济运行造成了极大的“后坐力”之后,郎咸平提出了“高现金流”的观点,即只有减少负债、减少投资,保持足够充盈的现金流量,才能保持企业的生命力。在这一观点被广泛认同的同时,我们就不得不面临一个问题,即传统会计体系的建立规则已然受到了冲击。传统体制下的计算成果是否值得我们信任?我们应该信任什么?我们应该着眼于对过去事件的客观评价还是对未来的预估结果的当期推测?我们究竟需要怎样的会计信息?对于财务报表的目标究竟是什么,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认为,财务报表的目标是向现有或潜在投资者、债权人提供企业现实的现金流量的金额,同时,这昭示了企业运行中潜在的不确定性信息以及与决策相关的有效信息。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提出了通用财务报表的目标,即向现有和潜在投资者、债权人提供相关报告主体的财务信息,以期利于报表使用者对信息提供方作出相关决策。会计的决策有用性目标不能根据权责发生制体现,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确认的会计要素在理论上有着先天的缺陷与弊端,呈现的信息易对利益相关者产生误导,以收付实现制为理论基础的现金流量信息能够改变这一现象,从而提升会计信息的有效性与成熟度。

2会计信息着眼点的流派对比

会计定义中强调的是对过去交易事项和经济业务进行反映,所以传统会计体系也主要建立在事后反映职能上,利用会计语言反映的会计信息,其首要原则应立足于客观性。真实有效地反映已经发生的会计信息资料被视为会计的“生命”。那未来是否也如过去一般有着相同的经济环境、相同的经营情况与相同的市场信息?过去与现在会计所记载的信息究竟是不是一成不变?会计信息是否应忠诚于单一经济模式?以上问题的答案是否定的,随着经济共同体的出现,世界经济大一统格局已然出现,我们无法预测自己,更何谈预测全球大环境?这是客观事实,但并不意味着要“听天由命,听之任之”,我们应该寻求这一大环境中的统一性与规律性。西方会计理论结构中的起点理论即会计目标理论。其中,众所周知的两大重要学派分立至今,即决策有用学派和经管责任学派,二者在不同时代均产生了积极作用。以Anthony、Spruse等学者为代表的决策有用学派,产生在证券市场日益扩大化和规范化的历史经济背景下。决策有用学派认为,在完全市场条件下,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需要有大量可靠且相关的财务信息,需要在项目分析后作出决策。过去、现在、未来这3个时间维度的信息均会影响会计决策。因而在决策有用学派中倡导多种计量属性并存的会计模式(如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未来现金流量)。以Ijiri、Parlock等学者为代表的经管责任学派认为,会计人员相对独立,经营者与资源拥有者之间仅存在受托与委托的关系。会计人员可依靠会计准则进行职业判断,偏向于强化对过去信息的反映。因此,该学派强调过去信息对未来决策的影响,强调历史成本计量属性。显然,在进行上述对比分析后,本文倾向于采用决策有用学派的观点进行会计核算与监督,以确保提供的会计信息能够真正发挥相应的指导说明作用。

3现金流量信息的核心概念

阅读全文

建筑企业会计核算问题与对策

摘要:由于建筑施工企业的特殊性,加上很多建筑施工企业尚未对会计核算引起足够的重视,目前我国许多建筑施工企业在会计核算方面存在各种问题,阻碍了企业的发展。本文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对建筑施工企业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做了简要探讨。

关键词:建筑;会计核算;对策

一、引言

会计核算是以货币为度量,是对会计主体已经发生的经济活动进行事后核算,反映了会计主体的资金运动,具体内容包括账簿登记、财产清查、报表编制等。毋庸置疑,建筑施工企业和其他企业相比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建筑施工企业的会计核算主要是对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全过程进行记录,其内容主要包括整体成本核算、预算,其项目工程周期长而且形式较为多样,难以做到规范化管理,企业必须结合自身的特点做好会计核算,以便为企业后续发展和经营提供可靠的数据依据。

二、施工企业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成本核算工作不规范,基础薄弱。成本核算作为建筑施工企业会计核算中最关键的一环,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观察和研究表明,多数企业的成本核算工作基础不扎实,工作多流于表面,不能很好的与企业实际情况完美结合,尽管《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对建筑企业会计账簿的核算、启用和登记有较为明确的规定,但在工作实践中,会计账簿的管理仍漏洞百出,账目设置随意,资产记录不详等问题屡见不鲜,这就会导致当企业有两个项目的内容同时转入到结余项目中,余额不能发挥其应有的功效,无法准确反映企业会计核算实际工作。众所周知,票据和账目在会计核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也是会计核算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但从当前实际情况来看,建筑施工企业在会计管理过程中,对于票据的制作过于随意,账目管理较为混乱,不能严格遵循财务管理方面的相关规定来执行。第二,会计信息传递滞后。众所周知,会计信息有两个特点,一是准确性,一是及时性。这两个特点也是确保会计核算工作可靠的前提和基础。对于建筑施工企业而言,其经济活动较为复杂,对于收集、分析和总结会计数据而言具有较大的难度。由于施工项目或工地较为分散,容易造成信息传递的延迟,从而导致会计信息的滞后性。另外,多数建筑项目都在外地,具有远程和流动多变的特点,这也会给会计信息的传递带来不确定性,导致合同、协议、决算无法及时的传递到财务上,也影响了财务人员的核算工作,无法及时掌握会计信息,把握收付款情况,也容易造成款项付出超支、坏账、漏税等方面问题。另外,对于还没有完全实施会计核算信息化的中小建筑施工企业而言,会计信息记录和传递相对滞后性更是无法避免。第三,会计核算方法不规范,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毋庸置疑,建筑施工企业必须按照实际的成本支出进行成本核算,但在实践中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会导致成本核算脱离实际。例如施工企业在周转材料会计核算的处理上,主观选择性就较强,对于可以采用分次摊销和分期摊销的材料,施工企业通常会选取对自己有利的摊销方式,会计核算不够规范。建筑施工项目一般都较为复杂,为了增加灵活性及降低成本,建筑施工企业往往会采取大量授权的模式,即项目经理制度。由于建筑施工企业的特殊性,往往会造成监管不力的现象。大多数建筑施工企业的领导相对于财务成本核算控制更关心的是企业现金流量,对内部控制的关注不够,在实际工作中会计核算流于形式,往往是围着项目转,更有甚者为了自己的利益采用虚列费用,隐瞒收入等方式,置国家法律于不顾。当前,建筑施工企业会计内部控制缺位现象非常普遍,主要原因仍是管理者对会计内部控制的不了解和不重视。工作实践中,会计内部控制也仅停留在表面,监管不严格,在收入和费用等的收支上、账务的记录与核对上非常混乱,企业会计核算形同虚设。

三、做好施工企业会计核算的措施

阅读全文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会计核算研究

摘要: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事业单位也迎来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加优良的发展前景。我国事业单位的发展状况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方向息息相关,因此事业单位的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也就具有了其不忽视的重要性。开展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的会计核算改进研究,根据《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所规定的内容,全面提升我国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工作的开展的完善性和系统性,将为我国的事业单位的良好发展奠定更加稳定的基础。

关键词: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会计核算;事业单位;发展;改革

随着我国公共财政体制和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为适应时代和形势发展的需要,稳步推进事业单位财政改革和财务管理工作的新进展,促进其会计核算工作的有效开展,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我国财政部在2012年12月正式颁布了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并且在2015年1月1日,开展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正式实施工作。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全面制定和有效实施,对我国的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的开展提出了更加具体的要求的同时,也为我国的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工作的开展指出了更加明确的发展方向,因此开展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的会计核算改进研究,将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所包含的内容和理念全面的应用于会计核算工作的改革进程中,可以促使我国的行政事业单位的各项工作的开展更加具有完善性和系统性,进而为我国的社会发展奠定更加稳定的基础和提供更加强大的发展动力。

一、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基本内容

开展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的会计核算改进研究,首先应当明确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基本内容。《事业单位会计制度》适用于我国的所有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工作开展流程。国家事业单位的会计分布结构包括:主管会计单位、二级会计单位以及三级基层会计单位。事业单位在设定和应用会计项目的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内所规定的规章制度,有些项目可以根据行政单位的具体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事业单位核算的资金单位为“元、角、分”。制度执行开始,各个地区的事业单位应当立即停止原有执行的制度,全面在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工作中执行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基本内容。

阅读全文

新政府会计制度下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

摘要:新政府会计制度已实施两年多,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给各级预算单位的会计核算工作带来不小的挑战和影响,在双基础的会计核算体系落实过程中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保持适度分离并相互衔接的关系。本文围绕新政府会计制度下双基础会计核算体系运行创新之处及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探讨如何提升双会计核算体系下的单位财务会计核算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关键词:政府会计制度;预算会计;财务会计;问题对策

一、引言

数字化时代政府对各级行政事业单位等组织机构的市场化运作能力掌控和引导力度不断增强,从预算单位财务管理精细化、会计核算规范化等财经管理视角出发,不断加大内部财务管理制度的建设和应用,积极引导各级政府职能部门、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方式方法改革创新。基于此,政府组织落实新政府会计制度,旨在推动各级单位做好财务内控、盘活组织资源资产、提升资产利用效率,不断提升各级单位会计核算质量和精细度,实现政府公共服务事业发展的稳步推进。

二、实施新政府会计制度双体系、双分录会计核算模式积极作用

1.推动资源配置最优化

新政府会计制度兼顾事业单位预算管理、财务管理两方面的财务需求,强化和规范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和成本核算工作的同时,对预算单位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和流转情况进行监管。新政府会计制度通过对资产管理、折旧计提、运维支出等会计要素进行规范,实现事业单位资产配置的高效管控,针对具体项目实施可行性、资源利用率、资产投入产出比等信息进一步精准刻画,以实现政府财政资源的最优化配置。

阅读全文

企业会计核算存在问题与对策

摘要:本文就企业会计核算展开分析讨论,先从企业会计核算理念、会计核算体系、会计核算行为、会计人员素养四个方面剖析了我国企业在会计核算领域暴露出的问题,之后结合问题提出针对性建议。期待为进一步提高企业会计核算水平贡献绵薄之力。

关键词:会计核算;会计成本;会计信息

会计核算也称“会计反映”,通过科学会计手段与理论知识,对企业经营情况做出精准核算,为企业制定战略决策提供依据。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企业会计核算提出了新要求,所以企业必须认识到以往工作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予以优化。

一、企业会计核算现存问题

(一)会计核算理念淡薄

就目前发展实际来看,一部分企业管理者并没有认识到会计核算的本质属性与必要性,基层员工对于会计核算工作的认识不够全面,片面认为企业会计核算就是本企业、本部门的内部工作,或者单纯以为企业会计工作只是针对各类经济活动完成之后的财务核算。上述认知导致企业各职能部门对会计核算工作的配合程度不高,久而久之影响会计工作者的积极性,最终导致各类问题。

(二)会计核算体系匮乏

阅读全文

中小学会计核算问题及对策浅析

摘要:随着现阶段我国不断深入推进城镇化建设,城镇中小学规模不断扩大,对学校管理和会计核算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会计核算作为财务管理基础性工作,为会计各项管理活动提供数据支撑,有助于为学校管理层及监管部门决策提供满足要求的会计信息。目前因财务团队建设不够、资产核算不规范、重点监管项目核算不重视等问题,一些中小学财务风险及监管难度加大。本文以提高中小学会计核算水平为目的,提出了加强财务队伍建设、完善会计核算职能建设、规范会计基础工作等措施,旨在为解决中小学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提供有效的思路。

关键词:中小学;会计核算;会计信息质量;会计监督

会计核算是指对学校的经济活动进行完整的、连续的、系统的反映和监督所应用的方法,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所需的会计信息。会计核算是财务会计工作的基础和重要环节,也是财务管理的核心。中小学须严格按照《会计法》《政府会计准则》等相关规定,规范会计核算工作,加强对学校财务工作的领导和管理,提高资金效益;加强对学校经济活动的财务控制和监督,防范财务风险;加强合理配置资产以及日常管理,有效利用资产,防止资产流失。

一、中小学会计核算概述

1.中小学会计核算的特点。中小学会计核算不同于企业会计,中小学收入来源较为单一,主要为学费、财政拨款等收入,支出项目固定,主要支出包含工资福利支出、商品及服务支出等。另外,中小学会计信息使用者主要为学校管理层和上级主管部门,如教育局、财政局等,其提供的报表与企业也不同。自2019年1月1日起,行政事业单位开始实施《政府会计制度》,随着中小学财务制度改革的不断推进,会计核算逐渐由收付实现制向权责发生制过渡,明确了中小学会计核算具体要求的同时也需要更专业、更高层次的财务管理人员。

2.中小学会计核算的重要性。近年来教育政策方面对于基础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使财政资金加大了对中小学的倾斜。只有规范中小学会计核算,才能为监管部门、学校管理层的决策提供及时有效的会计信息,加强财政资金管控,确保教育经费规范使用。中小学加强会计核算工作,能够全面地反映学校财务现状,提高会计信息的可信性及可靠性,为学校管理层决策提供易于理解的会计信息。同时,规范会计核算,能够提高违法违纪难度,降低资金风险,提高学校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最后,中小学会计核算能够促进学校财务状况健康发展,为学校财务信息的公开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

二、中小学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

阅读全文

预算制度改革的行政单位会计核算

摘要:行政单位是维护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部门,同时也是我国社会发展的保障,对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本文将首先介绍预算制度改革的作用。其次,研究预算制度改革对行政单位会计核算的影响,最终,研究预算制度改革中行政单位会计核算质量提升方法,其中主要包括全面落实预算制度改革、提升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制定相关的配套制度以及加强财务监管质量四方面内容。

关键词:预算制度;行政单位;配套制度

随着时代的发展,行政单位在实际运行中的职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逐渐向着服务方向发展。目前我国对预算制度展开了改革,其中主要包括政府采购、国库集中支付以及预算管理的方面内容,并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由此可以看出,预算制度改革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能够促进行政单位会计核算的发展,对行政单位管理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预算制度改革的作用

预算制度改革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第一,促进社会资源的优化,会计预算的核心内容就是提升资源的使用效率,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预算制度改革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对其起到促进作用。改革完成之后的预算制度,将其中的预算以及总预算相互结合,提升行政单位会计国际化的特点。另外,预算制度改革的实施,赋予行政单位会计工作一定的可预算性,能够对社会公共财物起到有效监督管理的作用,保证公共财产的安全。第二,完善我国的会计体系,随着我国时代的发展,经济的发展水平不断提升,这种现象也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行政单位的改革。我国会计改革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成果,同时这也为预算制度改革提供了一定的启发,促进预算制度改革自然而然的实施。预算制度改革在实际落实的过程中,对政府采购、国库集中支付等方面内容展开了完善,进而提升我国预算制度整体使用的规范性以及科学性,最终达到提升我国会计体系完整性的目的。

二、预算制度改革对行政单位会计核算的影响

预算制度改革对行政单位会计核算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此行政单位会计核算在实际实施过程中需要展开适当变化,其中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第一方面,在财政资金管理与划拨方式的影响,在传统行政会计核算中采用的划拨方式是逐级划拨,从会计主管一直到基层的会计单位,资金划拨需要根据这一顺序进行。但是在预算制度改革中,行政单位采用的划拨方式为财政授权支付以及直接支付的方式。直接支付指的是政府直接将支付单据展示出来,在此基础上将资金转移给相应的单位或者是人员。授权支付指的是,根据行政单位中的授权情况,在支付单据的基础上,采用国库转账的方式支付资金。由此可以看出,预算制度改革在落实过程中,对行政单位资金划分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第二方面,零余额账户的开展,这种方式能够将行政单位中款项的使用情况展开管理,行政单位在展开会计核算工作的过程中,核算人员会将单位中的资金转移到另一个账户中,这一账户被称为零余额账户。该账户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能够显示出财政授权的支付情况,余额为借方,在贷款方主要显示其中的支付数量。另外,财政授权单位在结算余额的过程中,可以根据银行出示的账单注销相应的余额,进而归还相应的额度科目。第三方面,支出、收入会计核算的影响,行政单位在会计核算的过程中,其中的资金项目大多用于支出以及收入,因此在会计核算中,支出以及收入是其中的主要内容。目前,在预算制度改革的基础上,将会计核算中的收支项目大致分为经济类、支出类以及收入类几种,其中支出类主要包括项、款以及类三种,根据不同的支出功能,会计核算人员在核算过程中需要设置一定的账目明细,这种方式能够保证支出、收入核算的准确。第四方面,对核核算人员综合素质的影响,预算制度改革的实施,对行政单位企业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实际会计核算的过程中,核算人员除了要掌握会计核算知识之外,还需要了解其中各项内容的注意事项,进而保证最终的核算质量。面对这种情况,行政单位在人员管理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会计核算人员展开培训,不断提升其专业素质,最终达到提升会计核算质量的目的[1]。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