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绘画培训总结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美术教育的意义和存在问题
摘要:本文通过对美术培训教育的调研、美术教育的课程实施等方面,针对美术教育对孩子成长中的意义进行了分析。发现美术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美术教育;想象力;好奇心;记忆力
现今“美术”教育无处不在,已经融入到了日常教育和生活中。而绘画是美术培训教育中最重要的一种艺术方式,它是指运用点、线、面以及结合色彩等元素,表达作者审美感受的艺术形式。孩子都喜欢彩色的世界,绘画是大部分孩子都喜欢开始他们“创作”的首选。不仅因为绘画经济实惠方便,更是因为孩子通过绘画能学到更多的知识。美术教育不仅培养孩子想象力,引发孩子好奇心,带动孩子动手能力,加强孩子图文思维记忆力,提高孩子的求知欲。美术教育也关系到孩子的智力发展与思想品德教育。进行美术艺术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社会、文学与艺术的修养,并且还可以提高学生欣赏绘画作品的能力,使学生的道德品质情操得到提高。现今培训机构如雨后春笋一般发展起来,美术培训必定会出现一些问题,美术培训如何在培养孩子想象力、引发孩子好奇心、提高孩子求知欲方面,实施因人而异,起到因材施教的作用。
一、美术教育的意义
1.绘画对想象力的培养
(1)想象力的培养
绘画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在不同年龄期,学生的想象力不同的,儿童的想象力不仅十分丰富而且很强大,身边的实物、动物、人、景物等,他们都可以通过想象力达到创作出一种新的样子,比如各种形状的苹果、蓝色的马、红色的天空等等……
探究式学习在高考美术教学的实践
摘要:在新课改的理念下,探究式学习已经成为当前学校教育改革和创新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美术高考教学是普通高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的拓展和延伸。高考美术是连接基础美术教育和高校美术教育的重要桥梁和中间纽带。笔者对现阶段高考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进而探索探究式学习在高考美术教学中的实践策略。
关键词:探究式学习;高考美术;探索实践
现阶段的美术教学,因为长期以来受到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导致高考美术教学一味地追求升学率,教学模式单一,以理论知识灌输为教学重点。这就导致了学生学习状态的被动,学生没有自己的见解和想法;学生思维受限,缺乏自己的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学生的学习模式机械化,学习效率低下。
一、现阶段高考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美术专业水平较低
高中开设的美术基础专业课程,以前,有部分学生是因为自身对美术专业具有极强的兴趣,并且具有一定的美术天赋而学习美术。但在现阶段,有的学生则是因为自身文化成绩比较差才来转学的美术。有的学生家长为了能够让学生考上大学,有大学文凭,就强制性地让学生转考美术专业。甚至,有的学校教师为了追求升学率,而让学习成绩较差的那部分学生直接转学美术专业课。因此,这部分学生,普遍没有美术专业基础,并且也不爱好美术,甚至没有艺术天赋,而是匆匆参加了一些社会上的速成美术培训班,便去参加了美术专业的高考。这就造成了目前参加美术专业高考的人数急剧增长,但学生的专业水平急剧下降的现状。
(二)学生盲目学习
中职美术教育的素描教学
【摘要】本文主要通过对中职教育中的美术教育进行分析,探讨发展美术素描教学的新思路,为美术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和普及提供借鉴意义。
【关键词】中职;美术教育;素描教学;探析
美术学科中的素描是一种采用单色或者少量的色彩绘画材料描绘生活中所见所闻的真实事物或者感想的绘画形式,其使用的绘画材料一般分为两类,即干类和湿类,它是一种按照一定的绘画原则进行有意塑造物体形态的美术活动,素描能力是反映绘画者空间造型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素描是学习绘画的基础,刚开始学习绘画都应先从学习素描开始,因此美术教学的开展需要重视素描的作用。中职教育作为一种职业教育,该教育形式目的性较强。美术学科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打好基础,学好素描才能进一步提升美术能力。美术教育的开展有助于促进学生审美能力进步,学习美术能丰富一个人的审美情趣,对完善一个人的个人素养具有重要作用。针对中职美术教学,学生应从基础开始学习,学好素描,激发学生审美兴趣。老师应该以素描教学为基础,创新多种教学形式,从而进一步提升中职学生美术教育。
一、当前中职美术教学的现状分析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教育改革的推动,我国的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作为中职美术生也是如此,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这是我国目前教育的现实问题,致使一部分学生或者老师对美术教育产生了怀疑的态度,觉得学习美术教育没有用的想法油然而生,使一些人放弃美术学习,造成美术生生源的减少,给美术教育的发展带来压力。结合当前的具体经济形势,中职类学校应该结合学校的具体情况创新课程设计,可以设置一些如工业设计或者动画设计的课程,将美术教学与社会实际相结合,使学生具备就业的能力和经验,提高美术教学的实际意义。中职美术生在选择专业的时候可能不是自己真正喜欢才去选择的,可能是由于当时自己的文化课成绩相对较差才选择美术,造成美术生的基础相对薄弱,在学习过程中面临一定的阻力。部分学生更是觉得学习素描没有意义或者对学习素描的兴趣不高,因此导致学习美术的积极性不高,造成美术成绩进步不理想。作为中职美术老师应该对学生做好思想工作,加强引导,使学生从思想上重视起来,认识到学习素描的重要性,从而提升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学生如果主动学习美术,其学习效果会更好,特别是素描教学,这是学生美术学习的重要基础。老师应该结合中职学生的特点对美术素描教学进行改革与创新,从而促进中职美术生的全面发展。
二、影响当前中职美术素描教学发展的因素分析
1.对美术教学的认识不足。现如今的美术教学和以往的美术教学相比是不同的,以前的美术教学就是一种简单的对绘画能力的练习,但是部分人对当前的美术教育仍然存在认识上的误区,现在的美术教学注重对学生美术素养的培养,以及对审美能力的培养,是一种更为全面的美术教育形式,其教育理念也发生了较大改变。一些学生或者家长甚至老师都把美术学科当成一门无关紧要的课程,这是造成当期美术教学发展不足的重要原因。但是对美术学科的这种片面性的认识是不对的,新课标对各学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学生要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需要重视各学科的均衡发展。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加强对学生观念上的引导,可以开展互动教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重视学生的美术知识与能力的深化与拓展。在一些偏远地区,对美术教学仍然过于局限,不利于学生美术能力的培养。
小学美术教学思索
摘要:
小学美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如何做好这项工作,笔者进行了一些思索,分析总结了小学美术教学中时常可见的不当教学观念,并提出新时代小学美术教学应采取的几点方式方法,尽力有效带出一批又一批“美的孩子”。
关键词:
美术教学;美术教师;小学生
美术教学是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审美能力、增强审美修养,实现全面素质教育,进而提升全民素养的重要通道,小学美术教育尤其更甚,美术教学更得“从娃娃抓起”。为做好小学美术教学,真正通过美术教育有效提升孩子们素质水平,本人进行了如下思索。
一、小学美术教学常见不当观念
(一)“机械填色”式教学
美术教育中素描教学现状分析
一、素描教学中存在“批量生产”
素描教学本身应该是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但现阶段素描教学绝大多数均为“批量生产”,能做到因人而异的寥寥无几,究其原因与近些年美术生人数的剧增有直接的关系。由于美术生的剧增,带动了美术产业的发展,刺激各种美术培训机构的建立,而这些机构中鱼龙混杂,有些非专业人士也挤入美术培训这个行列,导致的结果是要么“批量生产”,要么质量不合格,就算考上大学,也只学到了绘画的一些皮毛,一些简单的绘画套路。这种教学方式从一开始曲解了素描的表现方法,把一个原本注重个性表现,注重个人感受的东西最后做成条条框框,使素描表现失去了生命。
从在校学生的绘画作品中可以看出,所有学生作品都像出自一人之手,现在很多素描教学中强调“全因素”,画长期作业,其造成的结果是学生能够把素描按照三大面、五调子画得很真实,很细,很完整地复原了对象,但作者的思维是封闭的,作画的过程是被动的,没有任何创造性。而且画一幅长期作业需要很长的时间,时间越长,思维越不敏捷,对画面的感受越弱。在绘画时就素描谈素描,所学素描不能与其他专业结合,例如工艺专业练习素描,其目的主要是解决造型,创造美感,而不是要把物体画的多么的厚重。雕塑专业中的素描,主要是解决结构与体块之间的关系。学习国画专业,素描主要练习线条在形体中的应用,造型与线条的配合,等等。西方绘画大师米开朗基罗、塞尚、毕加索等,他们的画面风格各异,表现手法多样,相比而言,我们现在的素描就显得更加模式化。素描教学是美术教育的一部分,它不仅是简简单单地传授一种技法,更重要的是传授一种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的艺术思想和审美感受,在素描教学过程中,除了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造型技能外,还要引导学生主动对造型规律做深入的研究。
在当前的素描教学模式下,学生按照一种既定的方法从简单的静物画起,然后到石膏再到人像,每一个环节都能够很扎实、很写实地刻画出来。这种方法好的一方面是使学生在短时间内能够掌握一套写实的方法,把眼睛所见到的东西能够如实地反映到画面上去。不利的方面是学生的思维与表现方式受到一定的限制,这种简单化、概念化的操作方式造成的结果是画面呆板平庸,没有灵气,没有个性。这种现象不仅影响学生的创造力,同时对艺术百花齐放的形成和艺术市场的繁荣都有一定的影响。素描本应该表现的是一种精神境界和视觉感受,但是,我们现阶段的教学方式到头来是使学生游离于对画面的感受之外的,毕竟一刀切不能适用于所有人,最为不利的是这种绘画套路一旦被掌握,长期形成的被动作画的习惯就很难改变,思维的停滞,对视觉感受的弱于培养,会使学生失去成为一个真正艺术家的基本条件。有些人可能会意识到这一点,但是要从一种已经养成的作画习惯跳出来是要费很大力气的,能跳出来当然是幸运的,有些人可能由于这种模式的影响,一生都会陷于其中,深受其害。
二、将设计因素纳入基础素描教学中
学生在画一幅素描作品时一般情况都是就素描的构图、调子的黑白灰以及形是否准确来论素描,很少有人主动以设计的眼光分析画面。例如看看点、线、面搭配是否具有美感,长、短线的组合以及线条疏密的应用是否有旋律感,在一幅素描作品中是否有方圆的对比,黑、白、灰的面积是不是产生节奏感,等等。将这些因素引入素描的训练中,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拓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学生学习的过程更有趣味性,而且大大拓展了学生在素描中的表现技法,同时促进学生对画面形式美的感受,将这些因素整体纳入画面,平时多练习,可以增强学生的设计思维和创造意识,为以后的绘画创作开辟一个广阔的空间。
三、素描教学要与艺术个性培养相结合
室内设计手绘效果图表现技法教学
前言
在室内设计人员工作中,手绘效果图应是其必备的基本技能之一,但是随着设计软件的开发,很多的室内设计人员对于手绘效果图就很少涉及,甚至有的高校对于手绘效果图的重视程度也在逐渐降低,在课堂中教学中一带而过,过于依赖设计软件,造成室内设计千篇一律,因此,学校和教师在课堂的教学中,要重视手绘效果图的教学方法,为室内设计培养大量的全能型人才。
一、手绘效果图表现技法教学基本内容
所谓室内手绘效果图表现技法主要是运用铅笔、钢笔、马克笔、水粉笔等,更加直接直观的以手绘的方式迅速的呈现,通过手绘效果图,可以提升学生在色彩素描关系上的处理,提升绘画技巧,创新设计方案。在手绘效果图的教学中,基础是透视关系的掌握,只有掌握了透视关系,才可以更加准确的描绘出各种立体空间造型,使空间比例更加的协调,为以后绘制室内效果图奠定基础。同时学生通过室内的色调的搭配,透视关系的运用,独立的进行设计,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技能,同时增添些室内的配景,可使设计更加的鲜活有特色。
二、室内设计手绘效果图表现技法教学现状
1.学生对手绘表现技法重视不足。尽管手绘表现技法能够完整清晰的展现设计空间,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很多的设计软件应运而生,室内设计软件,拥有海量的模型贴图,可以自由的选择调配,大大方便了空间设计。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学生对室内设计软件产生依赖,从而使学生在学习中偏重学习设计软件,忽视手绘表现技法。2.学生的绘画基础相对薄弱。由于很多的高职院校开设的室内设计课程招收的学生有些是没有绘画基础的,并且学校的教学任务紧,开设绘画培训课时间也比较有限,只能交授简单基础的绘画课程,这样不能够稳步的提升学生的绘画技巧,学生的绘画技巧薄弱,对空间的认知能力低,色彩运用也不娴熟,势必影响日后的手绘效果图。3.课堂教学方式方法形式单一。目前在手绘教学中,临摹是常见的教学方法,临摹教学可以开阔学生的眼界,掌握色彩的运用和明暗的对比,但是长期的临摹势必会使学生比较墨守成规,降低独立创作的意识,长期以往,学生们的手绘设计必定千篇一律,缺乏创新。并且临摹时很多学生不能够完全的理解作品的色彩运用、构图造型知识,只是简单的照抄,等到自己进行设计时,不能将临摹作品和自身作品将结合。4.实训教学较少。在日常的教学中,很多的高校对于实训教学运用的较少,教师只是想要达到教学内容,让学生多多的对手绘效果图进行绘制,但是对于设计图的设计要求较低,并且很多的学生接触绘画的时间较短,对于空间感和结构感把握不足,一上来就让学生进行手绘效果图的绘制有点急于求成,本末倒置。长此以往,必将打消学生们学习手绘的积极性。
三、室内设计手绘效果图表现技法教学改进策略
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建设思考
摘要: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具有商业的属性,是为规模经济服务的,是为人服务的,单纯以形式美的角度去衡量该专业,多显得专业“无用”’;专业的建设立足社会背景去思考总结,从社会发展的角度去考虑,努力寻找专业新应用,服务当下时代。
关键词:艺术设计;商业属性;新时代;规模经济;审美
多年以来,新闻不断爆料:某高校毕业生误入传销组织不幸身亡、北大某毕业生在家乡卖猪肉诸如此类的新闻,不少人因此得出“读大学无用”的观点。“读书无用”“读大学无用”对社会上下产生很大的影响,各个层次形成比较广泛的声音:认为大学就应该有利于就业,适应社会;而另一种则认为,大学应该是“自由而无用”的样子。两种声音都是社会真实的存在,孰优孰劣无法判断。我想,之所以存在不同的声音,在于看待的角度不同,一种是从人的发展、教育的角度考虑,一种是从专业的变现、就业、生存的角度考虑,在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时期,经济发展仍处于较低的水平的实际情况下,广泛的社会层面比较认同第二种观点,追求的是学习之后的转化变现能力,因而,“有用论”也成为学生在选择时的一个重要依据。这些争执,也对艺术设计类专业,特别是高职类的艺术设计专业的建设,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艺术设计专业是一个由社会高消费群体或高规格企业集群激活的专业类别,与经济发展水平有很强关联,在发展水平低的地区,该专业“无用”的感受更加强烈,艺术设计类毕业生因此选择有较好生存环境和发展空间的发达地区就业。考生的需求是“专业有用”,这里的“有用”指的是现实有用,个人认为主要体现在向社会职位直接转化。在艺术设计类专业,自由而无用的氛围比较浓厚,部分行业进入门槛较高,毕业生很多陷入“无用”的尴尬境地,转而求助社会培训机构,造成培训的繁荣。这一现象,显示了学生的需求,对高职院校艺术设计教育社会定位有重要的影响,为造就院校学生群体向社会职位的转化,满足学生最基本的需求,值得总结思考。
一、艺术设计类教育重点内容在于表现能力的教育,从绘画表现向计算机辅助表现转化已经形成趋势,计算机辅助表现成为主流表现手段
1.目前,我们的表现能力培养主要体现在绘画方式上,绘画教育要求的是学生的观察能力、造型能力、表现能力培养,但在考学体制的要求下,“标准化、套路化”成为考前机构和培训老师反复研究和追求的目标,这样训练的优点是见效快,短期内就能画个基本样子,忽视了能力的训练。到了大学阶段,各种各样的表现手法充分接触,国、油、版、丝网、水粉、丙烯、马克笔……表现的广度无限拓展,表现的深度停滞不前。这就造成了在有限的院校教育时间内,学生的匹配专业的表现能力达不到要求。艺术设计借助绘画颜料,表现方式上趋同绘画,这就要求从业人员有扎实的绘画能力,需要大量的绘画训练,有天赋者少则数年,平庸者多则十数年,加上前面谈到的种种,能坚持下来的凤毛麟角;计算机软件的辅助制作,大大减少了从业人员的绘画训练时间,软件的加入,可以进行高度模仿,使得写实的形象和平面的形象都能轻松表现,获得形象的手段更加简便和多样,也使得设计更加精细和规范,突破了手工制作的限制,可以尝试更多设计效果的可能性。追溯历史,表现手段的变更早已存在,技术一直是社会时代变化的主要力量之一。荷兰人15世纪发明的油画,因为其先进性取代了流传甚久的蛋彩画;中国人发明的造纸术,取代了笨重的竹简和昂贵的绢帛,从根本上解决了书画媒介的问题;以往费工费时、需要多次曝光、需要繁复的暗房技术和冗长时间的超现实主义的摄影作品,现在通过简单的PS就可以做的天衣无缝。2.在国家大力倡导发展数字信息为主的新经济形态、发展进入新时代的今天,艺术设计范畴内的平面视觉设计、室内装饰设计、工业造型设计、建筑设计、动画设计、绘画艺术等诸多领域,借助计算机辅助手段联系设计的现实,将重复单调的制作环节理性化、智能化,节约了人力、物力,提高了制作效率,借助计算机辅助手段联系设计的现实,成为如今艺术设计的时代特征。大量相关软件层出不穷,不断更新升级,给艺术设计相关领域带来许多变化。综上,艺术设计表现手段由绘制表现转向计算机辅助表现已经成为主流,需要绘画技术应用的场景越来越窄,在以就业为面向的高职类艺术设计专业,应该从商业行为的角度去选择更符合当下的手段,突出计算机的设计表现,使得专业培养贴合实际。
二、现代艺术设计具有商业的属性,这是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建设的依据
艺术设计是形式美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的独立艺术学科,包括审美,但不仅限于审美,发展到现今,专业内容拓展到为人服务的方方面面。艺术设计专业以商业应用为目的,具有服务的特点,是为规模经济服务的行业,忽略这一属性,必然会造成专业“无用”的问题。在为商业服务的目标下,我们发现艺术设计现实的工作职位,没有哪个职位的工作内容范围定的特别精准的,需求的多样造成艺术设计内容的丰富,丰富的原因来自变化,而变化的原因各有各的不同,不同的变化原因,给予不同的发展方向,不同的方向转换,获得不同的重构:在相关学科的变化、在艺术实践的变化乃至社会发展变化的作用下,或者因为理念被改变、或者因为方法论被改变、或者因为思想支点被改变、或者因为创造性语言、工具、手段等具体元素被改变而流变、发展的。艺术设计的发展历程就是由一次一次变化所引起的一次又一次转向,继而发生一次又一次重构的过程。古代的书画依托文人,西方油画的繁荣依托权贵,当代艺术活动的生存主要依托商业活动,能够向商业进行转化的才具有生命力。“艺术设计”专业具有商业的属性,在高职院校举办艺术设计类专业时,需要紧紧抓住这一特点,认清专业转化的方向,从人才培养体系上把握好这种转化,满足学生的需求、社会的需求,从用户需求和产品需求供需两端打造适合当下的专业体系。只有深刻认识到专业的这些特点,变化规律,才能解决发展的问题。艺术设计给人较多“务虚”的感觉,面向商业,是专业“务实”的一种表现,有的院校依托行业,将艺术设计与行业紧密结合,办出差异和特色,学生获得感强。这也体现了艺术设计专业具有交叉学科的特点,交叉学科又是专业实用主义的典型特点。
乡村振兴下幼儿教师美术专业素养策略
[摘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矛盾的必然要求。”要振兴乡村,教育必先行。学前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也是突飞猛进,这对农村幼儿教师的美术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前美术教育已经不是一门单一的学科,它更是一种具有引导、启蒙性的教育。通过调查研究农村幼儿教师美术素养的现状水平,了解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原因,提出相应的提高农村幼儿教师美术素养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农村幼儿教师;美术素养;策略振兴
乡村学前教育的途径之一就是要加强对农村幼儿教师人才的培养,弥补整体素质欠缺的短板,以提高农村学前教育的“软实力”。美术素养作为农村幼儿教师必备能力之一,也是当前突出的薄弱环节,在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编制的“美术课程标准解读”中,艺术课程的标准是“使学生形成基础艺术素养”,包含对艺术作品的基本理解,对艺术创作方法及经过的基本认识,对社会中艺术价值的基本认识。艺术成就包括艺术知识、艺术观念、审美能力、艺术兴趣和艺术理想五个方面,这其中每一个要素都是谁也取代不了谁的存在,同样也不能缺少任何一个,最后整体组成了个人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
一、农村幼儿教师美术素养的现状调查研究
(一)农村幼儿教师的基本情况及教育理念
本文选取的调研地区为S省J市的幼儿教师,笔者对50名农村幼儿教师发放的问卷中,其中收回的有效问卷为35份,这35份问卷中农村幼儿教师的年龄平均在28.8岁,学历层次普遍较低,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26.43%,大专占比35%,学历属高中(中专幼师)的占比37.86%。职称层次较低,幼教高级8人,占比5.71%,中级10人,占比7.14%,87.24%为初级职称,或者是没有职称。这35名教师基本上都是从有关学前教育专业类学校毕业的,在校期间,他们的课程学习种类繁多,自身的美术素养也是高低不一,有42.3%的教师认识到自身的美术能力不足,只有23.9%的教师觉得自身的美术基础以及知识技能良好。15.65%的教师在美术课中经常使用多媒体,有38.64%偶尔使用,从未在美术课上使用过多媒体进行教学的教师有45.71%。
(二)农村幼儿教师具备的美术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