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化学专业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品牌专业化学实验改革初探
[摘要]
依托江苏高校“应用化学”品牌专业的建设目标,对基础化学实验改革,就实验教学内容的整合优化、实验教学手段的丰富、实验考核机制的改变及实验室管理模式的改革等主题问题,提出不同的见解和参考意见。
[关键词]
品牌专业;基础化学实验;改革
为了进一步调整优化高等学校学科专业结构,提升高等教育质量,江苏省于2015年正式启动了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1]。江苏省通过注重统筹协同、分类建设、机制创新、标杆引领及全面推进等举措认真抓好工程实施[1]。通过学校申报、初审、专家评审、综合评审、网上公示等程序,我校“应用化学”专业被遴选为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点,成为江苏省唯一一个以“应用化学”为专业名称的品牌专业建设点。我校应用化学专业办学基础扎实,自2010年以来,先后被江苏省教育厅遴选为江苏省高等学校“十二五”重点专业,获批教育部“十二五”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而“应用化学”专业省高校品牌专业建设的获批,有效的促进教学改革,提升专业办学水平,发挥品牌专业的示范带头作用。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受师范类院校传统实验教学的影响,原有的由教师讲解演示实验,学生模仿并按部就班完成实验的模式已难以符合应用化学专业高层次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方案,也与江苏高校“应用化学”品牌专业的建设目标和人才培养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基础化学实验》作为重要的基础实验课程,是实验性环节的首要一环,我们必须加强基础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增强品牌专业的标杆引领作用,适应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满足当代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1整合优化实验教学内容
将常规基础化学实验包含的无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物理化学实验及仪器分析实验等整合为基础化学实验(I-III),各阶段教学环节均为80学时,整个教学环节合计240学时。基础化学实验I主要包含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其中验证性实验22.5%,设计性实验2.5%,综合性实验75%。基础化学实验II以有机化学实验为主,其中验证性、设计性及综合性实验比例分别为17.7%、2.6%和79.7%。基础化学实验III主要以物理化学实验和仪器分析实验组成,其中验证性、设计性及综合性实验比例分别为53%、4%和43%。充足的课时有效的保证了实验的开出量,有效训练学生实验基本技能的经典实验得到保留,保证了基础化学实验依然是促进学生形成化学理念、巩固化学知识的必经阶段。不同阶段的实验都具有不同的功能和训练目的[2]。化学化工行业中所遵循的严格操作,以客观事实为依据的传统观念始终依然重要,基础化学实验所拥有的经典的,好的东西要值得保留。我们将原有的部分验证性实验内容进行丰富,融合一定的综合性、探索性和拓展性,保证了从验证性实验到设计性及综合性实验的合理过渡,同时使基础化学实验所强调的“三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基本技能得到进一步巩固。在保证“三基”教学的基础之上,增加应用性、地方特色性的实验项目,丰富实验教学内容,适应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服务于地方经济是地方学院的发展之路,随着江苏沿海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石化产业、精细化工、新材料等重点基地已经落户盐城,其中化工产业已成为盐城市第二大支柱产业。目前盐城市建立的环保科技城在2015年成为苏北唯一的国家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成为中国最具竞争力的十大环保产业园区之一。以适应就业需求为目的的实验内容的增加,使《基础化学实验》的开设与生产实际、与服务地方经济、与社会需求等密切联系的。例如将基础化学实验I中所规定的水质分析,离子交换法制备纯水等设计到水的实验增设专题实验,以盐城环保产业园具体实例为实验内容,并在基础化学实验III中进一步强化,对“水质分析”过程中所涉及到从采样到开出检验报告这一过程所涉及到的内容进行系统的训练,将单一的基础实验作进行系统性的整合优化,形成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主导的应用性实验。在无机材料的制备实验中,以电极材料的制备实验为专题实验之一,结合盐城新能源汽车产业,了解化学储能技术,对学生进行无机材料行业的前沿知识。在开设基础化学实验II的过程中,依据落户盐城的化学合成药物、海洋药物合成、精细化学品等重点化工产业产品的制备为背景,设置专题实验,培养学生独立的实验技能,为江苏沿海化工服务。基础化学实验III注重培养学生对化学理论的理解和应用,注重实验设计、操作、数据分析到具体实验报告的一次性完成,加强和增加学生利用计算机对化学绘图和数据处理等分析数据及实验结果分析讨论能力的培养。
化学专业社会实践探究
摘要:在地方高校从师范性向技术应用性转化的背景下探究应用化学专业社会实践发展模式,着重从办学定位、教学模式等几个方面研究应化专业的课程设计、化学实验、化工见习、化学实习及毕业论文等社会实践模式的转化,结合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应化专业2009-2014应化等五届学生的社会实践的经验,探索应用化学专业在社会经济转型下社会实践开展,有利于应用化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提高应用化学专业学生技能和就业率。
关键词:转型;应用化学;社会实践;就业
2014年4月底在河南驻马店举行的首届“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关于部分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的上述讲话,贯彻落实国务院常务会议做出的战略部署———加快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积极探索和实践“中国特色应用技术大学”建设之路。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是35所高校发起成立了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者之一,围绕磷化工产业、都匀毛尖茶产业、地方民族文化产业、区域物流产业、大数据产业、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等贵州省、黔南州产业和资源优势办专业,着力办好六大学科专业群,积极推进转型发展[1-4]。基于学院转型的定位,化学化工学院系紧紧围绕黔南是亚洲最大磷矿肥基地的资源优势和“煤电磷、煤电铝一体化”产业体系对人才的需求,建设应用化学专业突出应用技能培养定位。专业方向凸显地域性特色,强化人才培养的针对性。
1应用化学专业办学定位
从传统的单一性、演示性、验证性实验转变为综合性、设计型实验;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成以学生为中心,重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提高学生的敏锐洞察力和创新设计能力;从强调学术性转变为注重应用性,逐步建构了“2+1+1人才培养模式”。依托贵州川恒、瓮福磷矿、贵州金正大、贵州芭蕉田等含磷公司及黔南州质量技术监督检测所、黔南州环保监测站、黔南州药品食品检验所、贵州有色物勘地质队、厦门纤化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等实践实训基地,构建化工见习、生产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环节的实践教学模式。通过实践教学模式培养有利于企业的应用型技术人才,满足社会的需求,同时增加学生的就业率[5]。
2教学模式的转化
化学化工学院在转型下培养适合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应用人才,在2015年修订应用化学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强调应用化学专业的应用拓展的模式,切实从2+1+1人才培养模式入手,缩短理论学时,增加学生实验和实习实训学时,把学生从学究性转向应用技术性[6]。
食品专业化学实验碎片化学习解析
摘要:碎片化学习是有效的时间管理和知识重构的自学模式,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建立微信公众平台辅助课堂教学,为学生提供资料来碎片化学习,实现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食品专业化学实验可借助微信平台实现实验过程重现、实验现象答疑、实验结果解析等学习活动,是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微信公众号食品专业化学实验碎片化学习
目前,高校大学生中智能手机十分普及,个别高校全覆盖无线网络,学生利用电子终端接收海量信息,专业知识亦可以通过终端的碎片学习得到提升。碎片化学习呈现的形式丰富多彩,可以是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动画等,已成为年轻人推崇的自学方式。碎片化学习可使阅读者在时间、空间、针对性、重复利用等方面不受限制,是学生构建新知识体系不可或缺的模式。为了学生更便捷地在大量信息中筛选有效的碎片化学习资料,建立固定学习平台是十分必要的。微信公众号能实现教育教学资源、资源共享、资源储存、资源管理、互动交流、同步异步答疑、学习评价等多种形式学习活动,微信公众平台的用户订阅、推送功能自主选择、加入门槛低、使用便捷是大学生选择碎片化学习的主要原因。
一、食品类专业“碎片化学习”现状
1.微信使用情况问卷分析
以南宁学院大类食品专业为例,该专业共有140名学生,笔者面向该专业所有学生进行《食品专业“微学习”状态调查》网络问卷调查,24小时后回收137份问卷。问卷中第1题:你注册微信账号了么?其中有132位学生有注册微信,占参与回答问卷人数96.4%。问卷中第4题:你使用最多的微信功能是以下哪种?(聊天;刷朋友圈;看学习资料;其他)该题的数据回收结果显示,使用最多的功能是“聊天”,占比63.5%,用微信看学习资料的比例很少,仅有5.1%。显然微信使用率很大,但学生并没有能很好地利用微信进行辅助学习,教师引导学生有效利用微信平台进行碎片化学习十分必要。问卷中第10题:毕业后你是否想从事与本专业相关的工作?(是;否;还没有想好)。该题有48.2%的回答是肯定的,有44.5%的学生还没有想好,反映出部分学生对自己专业有一定的规划,想学好专业知识以服务社会。从问卷来看,食品专业的大部分学生渴望熟练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为就业做准备;但该专业学生在自习方式上并没有充分利用摆脱时间空间限制的微信终端平台进行碎片化学习。
2.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碎片化学习”的外部条件
材料化学专业有机化学教学现状
[摘要]有机化学教学在培养材料化学专业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地位。文章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针对地方高校材料化学专业有机化学教学现状,通过对学生化学基础、教材建设、教学内容设置、师资队伍、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相关教学建议,以提高地方高校材料化学专业有机化学教学水平。
[关键词]材料化学;有机化学;教学;对策
有机化学是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相互转化规律的学科,是材料、应用化学、化工类各专业及相关专业(环境、生物科学等)的重要基础课,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并重的课程[1]。有机化学主要讲授有机化学基本知识、基本反应、分析鉴定、制备合成、基本结构与性能关系,以及主要的有机化学反应机理,介绍学科发展前沿[2-4]。然而,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高校材料化学专业有机化学在学生基础水平、师资、教学方法及手段、考核等方面相对滞后,存在较多的问题,严重影响了本专业培养方案的实施,值得我们探讨和研究。结合我校材料化学专业学生培养的实际情况,通过分析材料化学有机化学的教学现状,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措施,以期提高有机化学教学质量。
1材料化学专业有机化学教学现状
1.1学生化学基础薄弱,学习有机化学热情不高
我校地处贵州省黔东南州,招生生源主要面向本省。贵州省中学化学教学与其它省份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特别是民族地区,由于师资和教学条件的限制,极大地影响了化学教学质量的提高。有机化学的学习由于有机物数量之大、结构复杂、反应式繁多且理论很抽象,学生普遍感到难掌握。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部分学生的有机化学基础知识非常薄弱,学生总体知识体系层次不齐,大多数学生对有机化学的学习缺乏信心和兴趣,并且对有机化学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另外,我校目前材料化学专业的有机化学只开设64学时,学生要在一学期内学完《有机化学》课程,仍然显得任务重。《有机化学》由于内容多,教师往往采用“填鸭式”教学,基本上是教师讲、学生听,学生缺乏主动获得知识的能力,造成教师上课辛苦、学生听不懂的局面。
1.2符合二本院校教学水平的教材少
药学专业无机化学教学重构实践
【摘要】无机化学是高职高专药学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但目前无机化学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互联网+”高等职业教育的需要。本文结合当前药学职业岗位需求和信息化教学的要求,对无机化学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流程和教学评价进行重构和实践。以药学专业岗位的需求为基础,引入药学专业科研成果,合理取舍教学内容;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循序渐进,设置具体明确的学习任务目标,通过线上学习和线下的教学活动实施混合式教学;重视过程性评价的重要作用,建立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探索构建了适应于信息化技术背景的高职高专药学专业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模式。
【关键词】无机化学;药学;教学重构;高职高专;信息化;教学改革
无机化学是高职高专药学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但目前无机化学教学效果不很理想,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为课程因素,目前教材仍未走出学科框架,理论抽象,缺少与药学专业课程衔接,课堂教学仍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参与度低下;二为环境因素,当前高职高专学生呈现明显“网络原住民”特征:不习惯于阅读长篇文字获取信息,而以图像和视听为主要方式获取信息,更喜欢参与动态互动、交流[1]。相比丰富的信息化资源,传统化学教学已严重缺乏对学生个体的吸引力。因此,借助信息化教学技术,依据药学职业岗位需求,探讨药用无机化学的教学重构[2],是“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高专基础化学教学改革的有益选择,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1重构无机化学的教学内容
1.1教学内容与药学专业相结合
无机化学可为学生提供物质结构、溶液体系和元素等系统的化学知识,其课程内容对于学生后续学习《药物化学》《药剂学》《药物分析》等专业课程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将药学岗位需求知识融入到无机化学的教学过程中,使学生认识到学习无机化学对于后续课程学习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在讲解配合物时,可结合讲解目前普遍采用的顺铂类抗癌药物发现历史[3]。在讲解化学反应速率的过程中,教师可结合该部分内容解析不同类型药物保质期差异的影响因素,使学生理解在药品保存过程中需要通风、避光和干燥的原因。在讲解元素化合物时可多结合其在医药中的相关应用,如NaBr、KBr等溴化物在临床上可用作镇静剂,KCl在临床上可用于治疗心脏性或肾脏性水肿等。在讲解溶液时,要使学生意识到学习溶液依数性的重要性,通过依数性的学习使学生意识到等渗溶液对维持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具有重要的意义,明确大量补液的原则。重视对胶体和表面现象的讲解,药剂学中采用的吐温等表面活性剂与该部分内容密切相关。
1.2合理取舍无机化学课程内容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分析化学教学改革
摘要:
根据分析化学在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针对课程教学,特别是理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改革,促进学生理性思维、实践技能、创新能力和综合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
分析化学;教学改革;医学检验技术专业
分析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含量、结构和形态等相关信息的分析方法及有关理论的科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对于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学生来说,分析化学是学习诸如生物化学检验、血液学检验、免疫学及检验、检验仪器等后续课程的基础。分析化学作为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程,学生对分析化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的掌握程度,对于实现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近几年来,我们根据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培养规格和专业岗位需求特点,对分析化学的教学进行了改革和探索。
1分析化学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岗位主要在医院化验室、生化检验科室等。这些岗位需要的是能熟练应用所学知识、能够独立完成临床样品检测、进行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的毕业生。传统的分析化学教学,在理论部分以讲授为主,在实验教学部分以验证性实验为主,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和熟练度上均存在问题。后续专业课老师的反馈也反映出一些学生对分析化学基础理论掌握的不够牢固,不会灵活运用学过的知识,而且对实验技能未熟练掌握。因此,改革原有的分析化学的教学方法非常必要和迫切[2-4]。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分析化学教学改革探析
摘要:
根据分析化学在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针对课程教学,特别是理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改革,促进学生理性思维、实践技能、创新能力和综合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
分析化学;教学改革;医学检验技术专业
分析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含量、结构和形态等相关信息的分析方法及有关理论的科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对于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学生来说,分析化学是学习诸如生物化学检验、血液学检验、免疫学及检验、检验仪器等后续课程的基础。分析化学作为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程,学生对分析化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的掌握程度,对于实现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近几年来,我们根据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培养规格和专业岗位需求特点,对分析化学的教学进行了改革和探索。
1分析化学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岗位主要在医院化验室、生化检验科室等。这些岗位需要的是能熟练应用所学知识、能够独立完成临床样品检测、进行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的毕业生。传统的分析化学教学,在理论部分以讲授为主,在实验教学部分以验证性实验为主,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和熟练度上均存在问题。后续专业课老师的反馈也反映出一些学生对分析化学基础理论掌握的不够牢固,不会灵活运用学过的知识,而且对实验技能未熟练掌握。因此,改革原有的分析化学的教学方法非常必要和迫切[2-4]。
药学专业分析化学教学改革反思
摘要:针对分析化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课程特点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从基于专业特色设置课程、有针对性地展开教学、完善教学评价模式、提高教学资源利用率等4个方面对分析化学教学改革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分析化学;教学改革;药学专业;高职高专
分析化学是高职高专药学专业学生必修的重要基础课程。课程组成员在探索优质课程建设的过程中发现,教学存在课程设置理念未及时更新,教学缺乏针对性,教学评价不够完善,教学资源利用率不高的问题。在各高职院校大力探索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的背景下,为了推动教学质量的提升,总结过去十几年的教学经验,对分析化学教学改革进行了实践。以期为同类院校的课程改革提供借鉴,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提供助力。
1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1.1课程设置理念未及时更新
现代职业教育以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近年来,在仔细分析现状和借鉴其他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理念时[1],发现很多课程结构仍具有普通高等教育以学科为主线的特征,以职业技能培养为主线的高职教育特征不突出。我系的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等理论性较强的课程仍在沿用学科体系下的课程结构,这种课程模式要求学生系统而全面地掌握化学基础知识,而技能型人才更强调岗位和操作能力,因此学生误认为基础课程专业实用性不强,参与度低。此外,实验内容的选取与专业实际有脱节现象,不利于学生职业的可持续发展。课程设置与职业教育技能培养联系不紧密,对能体现职业素质的课程缺乏总体设计,出现了虽努力探索但教学质量提高并不明显的情况。
1.2教学缺乏针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