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化学研修总结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高中化学教师培训核心素养
[摘要]
以“核心素养”作为培养目标的新一轮高中化学课程改革的推进和实施,需要高中化学教师对“核心素养”有深刻的理解和认同。中小学教师培训机构有必要基于“核心素养”理解开展高中化学教师培训。阐述了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构建了基于“核心素养”理解的“课题研究”培训模式,并以案例的形式剖析了该培训模式的应用,最后对基于“核心素养”理解的高中化学教师培训进行反思。
[关键词]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课题研究;培训模式
随着高中化学课程改革和高考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下文简称“核心素养”)成为这两年来新闻媒体和教育报刊上出现频率最高的词。广大化学教育研究者和一线高中化学教师不管对“核心素养”了解多少、研究多少,未来“核心素养”都将成为指导高中化学课程改革的方向。作为中小学教师培训机构教师,面对“核心素养”,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一是“核心素养”是什么;二是广大高中化学教师对“核心素养”的理解程度如何;三是广大高中化学教师自身的“核心素养”水平怎么样;四是广大高中化学教师如何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这四个问题的基础就是“核心素养”是什么,广大高中化学教师对“核心素养”是否理解。因此,在以“核心素养”培养作为目标的高中化学课程改革正式推开之前,作为中小学教师培训机构教师,我们认为有必要提前通过培训的方式促进高中化学教师认识、理解和认同“核心素养”,在此基础上评价自身“核心素养”水平的高低,并探寻实践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路径。
一、基于“核心素养”理解的高中化学教师培训模式构建
(一)对于“核心素养”的理解
中职学校新教师1234首年培育机制实践
摘 要:在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教师的作用至关重要。嘉兴市建筑工业学校历来高度重视教师培养,尤为关注新教师入校首年的职业成长过渡。在实践中,以机制创新为导向,全面优化培育形式和资源配置,通过树立一个目标、落实两项保障、组织三类研修、执行四份作业,构建形成了具有校本特色的新教师“1234”首年培育机制。
关键词:中职学校;新教师;培育机制
近年来,职业教育的发展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支持。2019年,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并将进一步提高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水平。2018年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提出,全面提高职业院校教师质量,建设一支高素质双师型的教师队伍。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势头迅猛的当下,学校的发展与教师的专业发展可谓休戚相关:学校的发展需要教师的专业能力作为重要支撑,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学校提供更多的人力物力支持。嘉兴市建筑工业学校(以下简称嘉兴建工)作为一所中职专门化学校,教师的专业发展直接关乎学校核心竞争力的提升程度。为了实现核心竞争力的持续提升,嘉兴建工多年来始终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针对青年教师、骨干教师和名优教师培养,构建形成了“新苗、新秀、匠师”三级人才梯队。嘉兴建工结合建筑类专门化学校的特殊属性以及中职建筑类专业的发展要求,同时将市级、省级和国家级工程的相关教师评优评先要求与三级人才队伍的日常培育工作相结合,针对“南湖新苗、钱江新秀、鲁班匠师”人才培养,建立了完备的评审、考核和奖励机制。近年来,随着嘉兴建工的不断发展壮大,新教师队伍持续扩大。为了帮助新教师在入校首年,增强师德师风意识,实现专业成长,嘉兴建工以培养“南湖新苗”为契机,通过树目标、给保障、抓研修、做作业,构建形成了新教师“1234”首年培育机制,助力新教师迈好个人职业生涯的第一步。
一、精准制定“1”个目标:明确“五有”新苗要求
嘉兴建工根据国家、省市级政策文件中的教师师德师风建设要求,围绕初心、责任、标准、底线和个人魅力,对新教师提出了“心中有爱、肩上有责、脑中有谱、眼里有活、手上有招”的“五有”新苗目标。“心中有爱”即做到对学生、对岗位、对学校、对教育充满真爱,这是初心;“肩上有责”即牢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肩负育人重任,这是责任;“脑中有谱”即明确课堂教学的谱、多形式教育的谱,这是标准;“眼里有活”即认真对待每一件事、主动发现需要做的事、愿意帮助他人做点事,做事细致、考虑周全、完成质量高,这是底线;“手上有招”即课堂控得住、学生管得住、班级震得住,换言之即具有个人魅力。
二、精确落实“2”项保障:提供“导师+宝典”支持
嘉兴建工在新教师的培养过程中发现,对于刚入职的新教师尤其是非师范类专业的新人而言,起步阶段的“保驾护航”尤为重要。为此,根据新教师的实际需求,专门落实两项保障举措。
食品化学双语教学工程教育论文
1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普通高校学生的英语水平普遍不高,大部分学生学习英语纯粹是为了应付考试,学习被动,缺乏用英语思维的能力,不利于双语教学的实施。此外,《食品化学》课程一般在大学三年级第1学期开设,学生基本没有接触专业课,对专业知识并不了解,况且多数学生还没有通过英语四级考试,词汇量较少,更不要说专业词汇,此时开展双语教学,难度相当大。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首先向学生讲述双语教学的重要意义,强调应用型国际化高素质人才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阐明外向型企业对专业性人才的需求量,同时邀请毕业学生以切身体会讲述双语课程的重要性,加强学生对双语教学的重视程度。此外,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双语教学的循序渐进过程,开始主要用中文讲授,通过简单渗透的方式向学生讲解重要的专业词汇和概念,主动找出构词规律,帮助学生记忆专业词汇,消除学生对双语课程的畏惧,等大部分学生适应后,再过渡到中英文双语教学的整合层次。同时,教师应随时对重要的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并提出一定的问题让学生讨论,既可以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很好地消化和吸收,加深学生的理解,又可以通过鼓励学生用英语回答,逐渐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加强师资力量
《食品化学》双语教学的顺利开展,教师的作用非常重要,只有兼具广博的专业知识、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较高的外语水平,才能保证双语教学的质量。尽管目前从事《食品化学》教学工作的教师均获得博士学位,具有很强的专业知识或一定的专业英语阅读和写作能力,但大多数教师不具备国外研修经历,况且在我国的英语教学模式及环境下,口语训练较少,很难顺利开展《食品化学》双语教学。加强双语师资培训是解决双语教学困难的根本途径。然而,双语师资的培养过程是一个系统工程,应该得到学校和教育部门的高度支持,有步骤地推进双语教学、持证上岗。首先要遴选一批基础较好的专业教师,通过请学校的英语教师对其讲授一些常用课堂用语,或组织双语教师听观摩课向英语教师学习,或聘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外籍教师对其进行听、说训练,参加校外双语教学课程培训班或到国外优秀高校进行教学研修,全面提高双语教师的口语水平。
3选用切实可行的教材
科学合理地选用教材能保障双语教学的顺利开展。国内高校(尤其是重点院校)多使用近几年出版的、在国际上使用广泛的国外优秀原版教材。因为原版教材可以提供原汁原味的英语和专业知识,便于教师和学生了解学科发展的前沿,拓宽国际视野。然而,国外原版教材价格较高,一般学生很难承担,而且涉及面广,内容丰富,国内高校安排的课时一般无法完成。考虑到实际情况,只对任课教师购买Fenne-ma'sFoodChemistry第4版原版教材,并从中选取授课内容所需的章节,供学生复印,既保证了教材的原版性,又降低了成本。同时,学生还可以将Fennema主编的王璋等人翻译的《食品化学》(第3版)的中文版作为参考书,对所学知识进行补充。
4创新教学模式
医学院校基础化学教学探索
【摘要】从学科素养培育探讨医学院校基础化学教学改革的思路。认为,当代医学科学的快速发展,使得现有的医学化学基础教学难以满足高水平人才培养的需求,而学生学科素养的培育有助于促进医学院校学生基础化学知识的认知与掌握,将其纳入到教学改革之中,符合医学院校对人才培养的发展需求。为此,本研究从学生学科素养培育的视角,展开医学院校基础化学教学的改革探讨。探讨学科素养培育的医学院校基础化学教学改革围绕专业品格和关键能力展开,通过提升专业教育、构建一流的教育教学课程,开设专门教学论坛、拓展医学化学知识空间和完善课后指导、加强沟通来实现。
【关键词】学科素养;医学院校;基础化学;素养培育;教学改革;对策
医学院校基础化学课程是医学院校的公共基础课程,不仅担负着医学本科学生基础化学知识传授的教学任务,同时也为促进学生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1-2]。因此,不断提高医学院校基础化学教学效果与质量,提升学生对该课程知识的认知与理解就成为重要的教学目标。从医学院校基础化学教学的发展来看,自新世纪以来,不同类型的医学院校依据其人才培养的目标均对基础化学教学展开了改革与探索,而所取得的成果也有效的推进了教学目标和效果的实现[3-4]。但当代医学和化学科学的快速发展,一方面使得教学中已有的知识已经难以满足医学人才培养的需求,急需更新教学内容与学科知识;另一方面,单纯的以知识传输式的教学已经不符合人才培养的需求,而通过培育学生的学科素质进而带动知识的学习与运用已经成为当前教学改革的重要发展趋势。基于此,本研究从学科素养视域探讨医学院校基础化学教学改革的思路,为促进其教学成效和人才培养水平的不断提升提供参考。
1学生学科素养培育与医学院校基础化学教学改革的关系
学科素养是指,学习个体在某一学科领域通过系统的专业教育与自我研修而形成的专业品格和关键能力,包括从事专业活动的基础性能力和综合性学养等[5]。作为一个新型的教育理念,学科素养一方面着重突出了学生的专业品格和关键能力,既学生尊重客观规律、追求真理的严谨态度与科学精神的品格素养和合理运用学科知识与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突出了学生的自我研修,既在专业学习的基础上根据学科的发展的需求主动的从事学科相关知识的研究与在学习。与传统的教育理念相比,学科素养不再单纯的以专业知识传授为主,而是通过传授与应用,将学生知识的掌握拓展至不仅要学、更要会用、还要用好的境地,以此引导学生对学科知识的认知与理解[6-7]。这种教学理念不仅拓展了人才培养的认知,同时也为医学院校基础化学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一方面,从当前社会对人才需求的趋势来看,不仅需要其胜任现有的工作,同时还要能独立思考、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能进行终身学习,但现有的医学院校基础化学教学还仅是以知识的传授为主,缺乏对学生独立思考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在于,虽然医学院校基础化学教学提高了学生,对诸如头孢药物与酒精的严重过敏反应、中药与西药之间的排斥等,医学中化学问题的认知和理解,但教学内容中与医学实践相关的化学知识内容还相对较少,对于提高学生对医学化学知识的认知与理解还较为有限[8-9]。这不仅制约了学生医学关键能力的发展,同时也限制了医学人才的培养。因此,将新型的学科素养教学理念融入到医学院校基础化学教学改革之中,不仅是可行的同时也符合社会对人才培养的发展需求。
2基于学科素养培育的医学院校基础化学教学改革思路
基于学科素养培育的医学院校基础化学教学改革,就是针对医学人才的社会所需,从专业教育与自我研修两个方面,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专业品格和关键能力。首先,完善教学知识内容与知识结构。当代,学科知识得到了极大的拓展,这使得学生要在毕业后胜任相应的工作,其对知识的掌握就必须与社会发展同步;同时,当代各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使得学生所学知识呈现多元化的发展结构[10]。因此,要培养学生的专业品格就必须不断的完善课程的教学内容,并根据所涉及的学科种类调整知识结构,以不断完善知识内容与结构,提升学生知识的涵盖量。其次,提高学生对医学基础化学课程的认知水平。在当前教学中很多学生仅是从知识掌握的角度以“死记硬背”的方式掌握相关的化学知识,这不仅难以理解化学中的反应变化机制,同时也极易造成知识的遗忘[11]。因此,要提高学生对于课程知识的认知,就要相应的减少背诵式的知识学习方式,通过相关医学化学案例的分析与讲解,提升学生对于不同章节知识的认知,以理解的方式学习和掌握知识,为更好的提升学习成效奠定基础。第三,合理的引导学生展开自我研修。基础化学课程教授的主要是基础类的医学化学知识,这使得课程内容很难涉及到医学领域内较深的化学问题。由此,不仅制约了学生对医学化学知识的深入了解,同时也影响了学生专业知识能力的提升。因此,可根据学生的所需开展有针对性的、不同形式的课后辅导。让不同医学专业的学生更深入的了解本专业领域内的医学化学问题,为更好的培养学生医疗的关键能力奠定基础。
中小学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方法
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河北省保定市望都县周庄中心小学坚持“传承太极文化,促进和谐育人”的核心理念,确定“静心定志,德艺双馨”的育人目标,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校教育,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一、依托课程,浸润学生心灵
一是依托传统文化教材。河北省望都县教体局根据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和阅读能力确定传统文化教材,为各个学段提供了学习的便利。一年级《三字经》、二年级《千字文》、三年级《声律启蒙》、四年级《孝经》、五年级《论语》、六年级《孟子》。在课程实施中,教师要做到课前研读,先熟读、理解,才能教给学生正确的读法,尤其是字音、断句要准确。二是充分利用品德成长日记。德育成长日记的应用是一个把学生的学和习有机结合的关键点,既避免了只学不习的“长浮华”,也避免了只习不学的“任己见”,加固学习与力行并进的根本。与此同时,学校还利用班级内张贴孝亲照片、办黑板报等形式,来净化学生心灵,加强传统文化的熏陶,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情操和行为习惯。三是开发校本课程。我校利用地域文化资源,编写了校本课程《孙式太极拳》教材,把“太极拳”列入学校的特色教学项目。以校本课和大课间为主阵地,把太极拳融入教学中,学校师生在大课间练习太极拳,动作整齐、规范。通过“身心合一,形神兼修”的太极拳练习缓解大脑的疲劳,提高学习效率。
二、依托修学机制,加强教师、家长德行修养
一是教师修学。骨干教师的引领,团队建设是根本,而经验分享是团队建设的关键。学校成立传统文化教研组,着力打造学习型团队,定期开展学习和教研活动,以推进传统文化课程为研讨主题。比如,对教材的把握和理解、课程的架构,以及《弟子规成长日记》如何实施等,教研组成员都加入传统文化师资共学班,扎实开展师生诵读工程,成立经典诵读社团,让其成为师生锻炼的平台、成长的舞台,引领学生与经典同行,擦亮人生底色。学校定期组织大型朗诵比赛、诵读节、读书月等经典系列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内化、践行经典。教师诵读团队荣获我县第一届经典诵读大赛第一名、第二届大赛一等奖。二是家长修学。提升家长的素质,家长课堂是支撑。学校开设家长课堂,每周开展一次班级家长课堂,每月召开一次校级家长课堂。家长们学习王宝寨老师的《圣贤文化与家庭教育》,肖陈颖老师的《爱心伴孩子成长》等名家讲座,了解了教育要有“仁、义、礼、智”四端,应该注重预防教育和时机教育。随着每周一期的学习,家长明白了言传身教的重要性,初步认识到学习圣贤经典重在力行,在不断学习和反思中,真正实现家校共育。
三、依托教师培训,让教师坚定信念
充分发挥传统文化在学校教育中的育人作用,教师的态度与思想改变是前提。我校通过制度化的设计,让教师对传统文化的研修成为常态,组织全体教师多次参加县教师研修班培训,一次次全封闭师资培训让教师收获颇丰。无论是王宝寨副局长的《让经典教育回归生活》的精彩讲座,还是薛松老师所做的《传统文化进校园的理念与落实》分享,都大大提升了教师的经典素养,帮助大家解答了工作、生活中的困惑,扫除了心中的雾霾,让教师听后有感、感后有悟、悟有所得。通过教师全员培训,转变理念,统一思想,坚定信念,培植信仰,创造氛围,为更好地落实传统文化课程打下了坚实基础。我校还多次组织骨干教师走出去,参加全国各地传统文化师资班培训,如江苏丹阳的诚敬儒师资培训、《弟子规》夏令营、希贤基金会德修师种子培训、东方书院经典学习骨干教师培训等。
初中化学实验研讨(3篇)
第一篇:农村牧区初中化学实验实施
摘要:
通过问卷调查、个别访谈等教育研究方法进行调查发现,内蒙古地区农村牧区初中化学实验的实施存在着学生整体动手操作、实践能力不强,多为应付上级检查和中考操作才开设实验,多媒体教学手段使用不普遍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是: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关注学生,即回归教学的真实目的;将实验技能作为化学教师的基本技能,将实验教学作为中学化学教学的一项基本内容,在教学中合理、有效地完成和落实实验教学;多角度、多渠道开展培训;充分利用农村资源,开展物美价廉的实验;实验考试、考评要规范化、标准化。
关键词:
农村;牧区;化学实验;调查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化学实验既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又是化学学习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有效开展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既有利于化学教师提高教学效率,更有利于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的同时,促进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等的形成,学会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1]。但在实际的初中化学教学尤其是在农村牧区初中化学教学中,实验的开展情况令人担忧。而从文献情况看,关于中学化学实验开展情况的调查研究较多,但对内蒙古地区农村牧区相关情况的调查研究不多,故笔者对本选题进行研究,希望能够引起人们对该问题的更多关注,进而加大对农村牧区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的扶持、管理和改革的力度。
一、调查研究的对象和基本方法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策略浅析
摘要:随着我国新课改和素质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近些年我国义务教育获得了飞速的发展,义务教育均衡化和义务教育的整体质量不断提升。当前的义务教育,聚焦学生核心素养和全面素质的提升,除了在教育教学理念上获得了重大的突破之外,还在教材和教学内容上有所改进。教师可以经过大量的问卷调查研究、访谈研究,并结合自身的教育教学经历,结合相关的学科知识,对化学实验课程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及优化对策进行探究。
关键词:化学实验;问题;优化对策;教学质量
针对初中化学实验课程的教学来说,目前的教学效果不容乐观。在一线的教学中还存在若干的问题。例如,教材老旧更替的同时,教育教学理念没有同步优化;仍然高度重视考试成绩,素质教育边缘化严重;缺乏有效的教师培训,教育教学质量有待提升。这些问题必须给予正视,否则将会阻碍化学实验课程的教学发展。
一、化学实验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针对初中化学实验课程的教学来说,面临的困惑和存在的问题是比较突出的,这些问题解决不了势必会严重阻碍化学实验课程教学的发展。教材老旧更替的同时,教育教学理念没有同步优化,仍然高度重视考试成绩,素质教育边缘化严重。每学年度都举行统考,各个学校相互比对,那么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层层施压,最后教师要晋级晋职也要拿成绩说话,自然而然,成绩仍然成为目前化学实验课程教学的主要目标。临近期末考试,各学校各教研组,层层施压,想尽一切办法,大搞题海战术,定做复习提纲,让学生走上“背多分”之路。在新授课上,教师首先完成的教学设计就是知识点的落实和作业设计,所有的教学手段都是为提升学生成绩服务的,素质教育被严重边缘化,这与化学实验课程改版的初衷是背道而驰的。化学实验课程培养的不是读书记忆的机械,而是活生生的,充满情感和拥有是非观念的现代公民。缺乏有效的教师培训,教育教学质量有待提升是当前教育的问题之一。教学活动包括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部分,起引导作用的是教师的“教”,起关键作用的是学生的“学”。学生“学”不学跟兴趣的浓厚度有直接关系,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与教师的“教”有关联性。为此,新形势下,如何提升教师的教学魅力和教学技能显得至关重要。教师这个行业圈子比较窄,工作之后很多的教师没有及时的开展“继续学习”。通过自学来提升教师的素养在一般教师身上很难完成,那么在职培训就成为提升教师素质的关键所在。一些学校每周都会召开教研组会议,也会有公开课交流,但是起到的效果不太明显。化学实验课程内容毕竟发生了一些调整和变化,一些老教师和没教授过化学实验课程的教师也没有办法给出很好的建议,这也使得课程教学的质量不高。
二、新形势下优化化学实验课程教学的对策研究
教师可以透过文献研究,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针对性的策略,这样可以少走弯路,促进化学实验课程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跟岗研修管理对教师培训的影响
一、强化资源管理,整合培训力量
(一)充分调动人力资源
1.发挥指导教师的示范带动作用。跟岗培训中的指导教师一般都是中小学骨干教师,教学任务本身繁重,再做指导教师无疑会加重工作负担,而且指导工作安排多为临时性的。中小学教学竞争激烈,使许多指导教师顾虑重重,不愿意把自己所教的学科或自己所在的班级作为受训教师的试验田。发挥指导教师的示范带动作用,一要调整培训心态,把参与教师培训作为光荣而艰巨的使命。二要作好培训准备,善于与跟岗教师平等对话,坦诚交流,甚至主动向受训教师学习,激发主动参与教育教学活动的热情。
2.充分发挥管理人员的协调作用。这里的管理人员既包括教师培训机构或承训学院的管理人员,也包括跟岗指导学校及派出学校的管理人员。在多重管理中,培训中心管理人员的协调作用是不可忽视的,是联系各方的纽带。发挥协调作用,一是保证培训信息畅通,从派出学校到跟岗学校,从引领专家到指导教师,信息通畅是明确职责、增进理解、达成共识、加强合作的前提条件。二是明确职责要求,一方面要明确上级对民族地区教师跟岗培训工作的总体要求,另一方面,要将这些要求分解落实到承训学校、跟岗指导学校及指导教师身上。任务不明确,要求不具体,往往是承训单位或指导教师不知所措的重要原因。三是培训过程中遇到问题要及时处理。培训工作牵涉面广,任何一个环节的疏忽都可能导致培训失效。民族习俗问题、生活安排问题、经费管理问题,没有哪一样工作可以忽略。培训管理不仅要按计划行动,更要根据培训工作变化的需要,及时调整管理方案,化解管理难题,提高管理成效。
(二)合理开发课程资源。培训的课程资源是实现培训目标的重要依据,合理开发课程资源应充分考虑民族地区教师的文化差异、教师自身的经验与优势,开发利用好下列几类课程。
1.立足学科课程,夯实专业基础。跟岗学习的主要对象是学科教师,立足学科课程跟岗,力求在指导教师的帮助下,加深对学科专业知识的理解,从对学科课程标准的认识到学科知识体系的构建,再到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教学诊断与评价的实施,都应细细观摩、用心体会、身体力行。
2.设计活动课程,增强体验感悟。活动课程也叫“经验课程”,主要特点就在于动手“做”,在实际操作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获得最真实的体验。跟岗研修的活动设计,不应仅仅停留在听、评课,而应当让参训教师身临其境,在备课过程中学习备课,在讲台上学习教学,在课例研究中理解课堂教学,在与学生的交往中学习管理的艺术。设计活动课程应做到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种多样,要求明确具体,层次分明,有较大的信息承载量,适合参训教师最近发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