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化学项目论文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新建本科院校图书馆服务学科建设思考
摘要:图书馆学科化服务是高校学科建设的重要基础。作为占据我国高等教育半壁江山的新建本科院校图书馆,必须结合学校定位开展学科化服务,改变服务理念,创新服务方式,为学校的转型发展和人才培养做出应有贡献。目前,新建本科院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工作有其名而无其实,用户反馈效果不理想。突破制约学科专业服务发展的瓶颈因素,应健全学科服务体系、精准匹配用户需求、提升学科馆员素质,促进学科服务工作向高质量、深层次、嵌入式、系统化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图书馆;学科服务
新建本科院校泛指2000年以来,通过合并、转型、升格而建立的一批本科院校。截止到2019年6月统计显示,全国新建本科院校总共有693所,占普通本科院校总数的56.88%。《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指出:“系统构建从中职、专科、本科到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体系……支持定位于服务行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本科高等学校实行综合改革,向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发展。”相对于985、211等重点大学和研究型大学,新建本科院校应以培养应用型、技术型人才,服务地方发展为特色,面临着转型发展的难题。学科建设则是实现新建本科学校转型发展的关键环节,是提升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方式,是培育核心竞争力,打造特色和品牌的主要手段。作为高校三大支柱之一及文献资源信息中心的图书馆,必须改变服务理念,创新服务方式,深化服务内容,以学科化服务为学科专业建设提供有力支撑,为学校的转型发展和人才培养做出应有贡献。目前国内学界关于学科服务的研究,多偏重于一流大学、重点大学,对新建本科院校学科服务研究较少。笔者以CNKI学术期刊数据库为数据来源,以主题为检索途径进行高级检索,主题设定为学科服务或者专业服务并含本科院校或新建本科或应用型本科,检索时间为2019年12月10日,检索论文结果仅为172条。通过文献调研,笔者认为新建本科院校由于学科专业基础薄弱,定位不同于研究型高校,所以新建本科院校学科服务就是专业信息服务。新建本科院校图书馆要准确把握学科服务的内容,根据学科专业的建设方向、定位特点,建立科学高效的服务体系,准确定位用户需求,以高素质的学科馆员作为主体,提供科学高效的专业信息服务。
一、新建本科院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工作面临的现实困境
笔者运用文献与网络调查方法,充分利用百度、360等搜索引擎,检索到中国新建本科院校基本情况一览表,并据此名录在2019年9月15至10月15日,通过互联网对河北省目前43所新建本科院校学科服务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网络调查,其中9所高校没有独立图书馆网站或由于技术维护原因网站无法访问,因此实际调查学校为34所,详细调查表见下表1。从在全省的开展范围来看,我省34所新建本科院校图书馆大部分都在不同程度上开展了一定层次的学科专业信息服务项目,其中石家庄学院、河北传媒学院、沧州师范学院、河北科技大学理工学院、河北金融学院、河北民族师范学院6所图书馆网站设有专门的学科服务专栏,服务项目较多,涉及到定题服务、学科信息导航等知识信息服务,部分民办学校和二级学院则只有基础的借还、资源服务,没有信息服务。从服务的主体来看,目前仅有石家庄学院、河北传媒学院、沧州师范学院、河北金融学院、河北民族师范学院5所院校建立了学科馆员制度,约占调查总数的15%,其他院校大多是由信息咨询部的个别馆员承担相应的服务工作。从服务的内容上看,目前我省约四分之一新建本科院校图书馆开展的只是最基础性资源服务,约二分之一图书馆开展的是浅层次传统信息服务,只有四分之一图书馆涉及到个性化情报信息服务。个别图书馆建立了学科服务平台和学科信息共享空间,开始尝试学科动态追踪及嵌入教学和科研的深度学科服务。从开展的效果来看,各新建本科院校图书馆普遍得到反馈就是缺乏个性化和针对性,不能很好满足广大师生的需求,真正融入教学与科研,使双方产生良好互动最终达到满意效果的只有不到十分之一。图书馆更像一个低层次的简单信息传递中介,而不是一个值得信赖和尊重的教学帮手和科研伙伴。
二、新建本科院校学科服务工作开展受阻的缘由
1.学科服务体系不健全,各方缺乏必要的沟通联系
人才培养模式下高校文化产业论文
一、从实际出发,明确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是顶层设计,是人才培养的定海神针,是要从根本上解决“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之所以就业遇冷,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就是高校在制定培养目标时脱离实际,盲目跟风,导致大而无当,笼统空泛。因此,制定目标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既要讲共性,又要讲个性;既要顶天立地,又要具体明了。
1.制定培养目标应充分考虑文化产业管理的学科定位。
作为一门新兴专业,尽管目前文化产业管理的学科归属还不明晰,还存在争论。但经过十来年的实践,学术界和教育界还是形成了一些基本共识,大家普遍认为文化产业管理是一门综合性、交叉型的边缘学科,必须按照“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要求,培养国际型、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文化产业管理人才。根据山东大学资深教授王育济老师的说法,高校文化产业管理毕业生既要有“纵贯古今的文化视野”,还要有“策划经营的文化理念”,同时也要有“现代产业意识和经营思路”。因此,高校不仅要重视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还要加强对学生知识获取能力和创意创新能力的培养,彻底改变以往大学教育重理论知识、轻实践能力的积弊,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动手能力差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低的痼疾。无论学生以后从事何种文化产业,这些都属于宏观层面上的共性要求,当然也都应在我们的培养目标中予以体现。
2.制定培养目标应充分考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文化产业的内涵非常广泛,有核心层、外围层、相关层之分,涵盖新闻服务、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广播电视电影服务、文化艺术服务、网络文化服务、文化休闲娱乐服务、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生产、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销售等方方面面。如果我们在制定培养目标时贪大求全,眉毛胡子一把抓,培养出来的学生就会成为无用武之地的“四不像”,貌似什么都知道,其实什么都不精。因此,只有充分考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因地制宜做好专业细分,才可能培养出“适销对路”的合格产品。这一点对省属高校尤显重要,因为省属高校的生源主要来自省内,将来毕业生就业也以省内为主。倘若脱离省情,忽视本省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和人才需求状况,自然难以突破就业瓶颈的制约,专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也将受损。以地处西南边陲的贵州省为例,《贵州省文化产业发展战略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重点发展文化旅游业、民族民间文艺演出业、民族民间工艺品产业、民族节庆与会展产业、山地体育与户外运动产业、广播影视、新闻出版、文化艺术与休闲娱乐产业、网络新媒体与动漫网游、创意设计产业等10大文化产业领域。与此相应,贵州高校就要及时跟进,以培养立足贵州、服务贵州的优秀文化产业管理人才为己任,在制定专业培养目标时予以充分考虑。
3.制定培养目标应充分考虑办学母体的优势和特色。
设计思维创业教育应用
【摘要】
设计思维是一种新的工作方法和学习论,与创业教育有诸多契合之处,设计思维中的视觉化教学、以结果为出发点的导向性,关注当下和未来无限可能性,通过创造性劳动验证设想的体验性在创业教育中广泛应用价值,本文对此进行探索和研究。
【关键词】
设计思维;创业教育;创造性劳动验证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的新引擎,创新创业在国家经济的发展中不断体现新的活力。当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但由于特定的历史背景和经济发展情况,我国的创业教育还相对落后,起点低,体制不完善,教育模式传统等问题都在制约着创业教育的推进和发展,要大力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亟需改变传统教育方式,引进新的教学方式和教育思维。
一、创业教育需要新的教育思维
创新创业教育是随着高新技术的产生、发展和应用而出现的一种适应知识经济时展的教育模式,以培养适合新时展的具有创新创业意识、思维、人格和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通过学校、政府、企业和社会等多渠道指导和帮助大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形成创新思维、激发创业精神,掌握创业知识,提高创新创业能力的一种新型教育理念和模式。【1】基于这样的特殊起源背景,就注定创业教育其特殊属性。1.创新必定成为创业教育的基础,创新是创业教育的灵魂,无论是教育内容还是教育媒介都需要给予教育对象创新的思维和意识。2.创业教育需要国际化的视野。大学生创业是全球高等教育面临的共同课题,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的软实力,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不能拘泥于本土模式,需要大视野、大格局,与国际接轨。3.在培养目标上应以学生的创业意识培养为核心,以实践为平台,更注重教育的实用性和与社会的融合性,要培养学生的主动意识,加强实践环节,在课程教育的过程中加入实习、职场体验和情景模拟等激发学生内心冲击的环节,增强课堂的实用性和效率。国家和政府也关注到创业教育的特殊性质,在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颁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中明确指出:“各高校要广泛开展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扩大小班化教学覆盖面,推动教师把国际前沿学术发展、最新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融入课堂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激发创新创业灵感。运用大数据技术,掌握不同学生学习需求和规律,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教育资源。改革考试考核内容和方式,注重考查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索非标准答案考试,破除“高分低能”积弊。”【2】可见国家层面已经关注到了创业教育需要创新,传统的教学模式不符合创业教育属性。因此,针对“实用主义”理论为基础的创业教育,要凸显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业能力为主的教育内容和理念的实践,新的教育思维和教学方法是教学效果的必要保证。从教育的发展和变革的历史经验中也可以发现,科学的工作方法是工作成效的保证,在全国创新创业的关键时期,根据现实的情况,不断创新,选择合适又合时的工作办法是适应时展的步伐,是非常必要且势在必行的。
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研究(10篇)
第一篇:进阶式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策略
摘要:
当前,我国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从总体上来看还缺乏系统性、实践性、针对性和层次性。无论是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自身的独特规律、社会对创新创业人才的需求特点,还是国务院相关文件都要求高校要构建系统的、有层次的进阶式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高校可以面向全体低年级的学生、有创新创业兴趣的学生、正在创业的学生三类群体分别设置创新创业通识模块、创新创业孵化模块、创新创业精英模块,并开设有针对性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同时通过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科学合理配置来使之层次分明、有序衔接。
关键词:
进阶式;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课程;层次
据麦可思研究院的《2015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大学生毕业半年后的自主创业率,2012届为2.0%,2013届为2.3%,2014届为2.9%。可见,近年来毕业后立即投身创业实践的大学生所占的比例并不高,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效果还存在着较大的提升空间。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一大背景下,如何更好地总结经验和教训,全面推进和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每一所高校都应该认真思考和研究的重要问题。笔者认为,当务之急应该是尽快构建和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一、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现状
高校创业教育论文(10篇)
第一篇:高校创业大赛下的创业教育
一、高校创业大赛对高校创业教育的推进
一直以来,高校教育存在着一个很大的硬伤,即实践能力培养不足,很多高校学生抱怨,大学里学的知识到企业中一点也用不上,这一问题在当下大学教育普及化、就业压力大等现象和问题下又被再次放大。随着创业潮的兴起,高校作为创业资源的极大拥有者已经开始了新的教育实践改革的尝试。笔者认为,创业大赛可以很好的补充理论教学的不足,以笔者所在高校—沈阳大学为例,2015年全面共举办大小型创业类比赛10余场,很好的调动了学生的创业气氛,在校内外得到了一致好评,沈阳大学同年被评为辽宁省创新创业示范高校。笔者认为,创业比赛能够极大的促进创业教育,让学生在校就有一种实践观念,同时创业比赛考察的也并不完全是实践内容,也包括专业知识,这就很好的将高校创业教育与高校专业教育联系在了一起。因此,可以说,创业教育与高校传统的专业教育并不冲突,相反还存在很好的相互促进作用,处理好高校创业教育与高校专业教育两者之间的关系,能够更大水平发挥创业教育的效果。总结而论,对于高校而言,要想开展高校创业教育,必须首先开展高校专业教育,对于高校教师而言,可以在日常的教学体系中融入创业的内容,通过创业教育来强化专业教育,不断培养大学生应具备的创业心理品质,使得高校不再被诟病与企业实践脱节。
二、高校创业大赛对学生的影响
高等教育的对象是学生,上文已经分析了高校创业比赛对高校创业教育能够产生推进作用,本部分将从学生视角出发,进一步论证高校教育中强调创业教育的正确性和前瞻性。
(1)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
以笔者指导的创业团队为例,2015年,笔者指导的创业团队先后获得沈阳大学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辽宁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甲类项目。在比赛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原本在课堂上表现平平的学生,随着比赛的深入,渐渐的也一改内敛之风,求胜心和进取心变的强烈起来,原本根本不明白企业为何物的学生们渐渐的对企业热爱起来。繁琐的财务分析、抽象的战略规划、多变的营销策略等一切的一切都不再枯燥,学生在比赛的模拟实践中深化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实践能力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事实上,创业教育本省就是一本实践性很强的经,而创业大赛刚好是这部经的偈。目前沈阳大学的一些做法就很好的促进了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如以创业大赛为纽带,组织学生对现实典型创业型企业进行参观;将有意愿的企业引入校园,让学生足不出校就能够进行实践训练;与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实践基地,使学生更好的理解专业技能的实操。
高校档案管理建设(8篇)
第一篇:高校档案管理规范化和信息化建设
摘要:
档案工作是高校各项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础。档案工作记录的是事件,承载的是历史。在大数据时代,信息量暴增,随之而来的是越来越多的信息资料,对于高校档案工作来说,传统的管理已经无法适应发展的要求,因而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目标,就应该以信息服务网络化、档案管理规范化来支撑教学和科研,为高校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优质、快捷的档案信息,是高校档案工作发展的目标。
关键词:
高校;档案管理;规范化;信息化
当前,高等院校发展呈现出多样化、特色化态势,对高校档案的归集、整理及保管提出更高标准的要求。档案的价值开发利用随着信息技术手段的发展更为高效。由于信息存储可以依赖模块化,精准的程序设计,使得查阅与检索更加方便。档案管理的规范化和信息化建设,必将为高校发展提供有力的辅助。
一、高校档案管理的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