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分析论文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化学分析论文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化学分析论文

电化学分析理论教学探究

作者:赵顺省 单位:西安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

围绕教学大纲,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我校作为一个工科院校,应用化学专业自身的特点和培养计划决定了《电化学分析》课程应侧重于分析方法在实际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但侧重于应用不代表可以忽视课程的基本理论。有过实践经验的人都知道对一种分析方法使用的熟练程度和掌握的深度,与该方法的基本原理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只有掌握了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影响方法准确性的因素等,在应用过程中遇到问题时才能够有资料可供参考,从而思考引起问题的原因和解决问题的办法,才能够得到准确无误、让人信任的分析结果。因此,这门课程理论部分的学习要和实践部分实现紧密结合。课程的内容主要是在现实应用中经常使用的电化学分析方法技术和相关的仪器设备的基本原理,以及影响电化学分析方法准确度、精确度和灵敏度的因素,推测在使用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难题及解决的办法等。[2]除了常用的分析方法外,还可以将科学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电化学领域的新发展和新技术安排到教学内容中,结合科学研究前沿领域,开拓学生知识面和学生视野,引导学生注意与本专业应用内容相关的研究,增强其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分析课程内容特点,制定教学计划

安排好教学内容以后,经过认真研究教材,深入理解教材,多方参阅各种资料,以及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归纳总结经验教训,总结出该课程的以下特点:(1)《电化学分析》课程为应用化学质量管理方向专业课程,课程所安排内容属于在专业基础课《仪器分析》和《电化学原理与应用》基础上向偏重于具体分析方法的更深一步的理论内容,对于比较传统的电化学分析方法,学生在学习过上述两门基础课程以后,有了一定的理论基础。(2)课程内容为电化学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和理论,[3-4]如果不结合实验课程内容授课或者与实际应用结合不够紧密,而是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把理论内容灌输给学生,使学生想象着实验装置了解其理论,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和达到预期的教学成果。(3)课程开设时间是第7个学期,即大学四年级的上学期。此时的学生主要面对的是毕业论文(设计)的选题,查找和阅读相关文献,制定实验方案,撰写开题报告,进行开题答辩。实验完成后还要撰写毕业论文,进行论文答辩等。

基于该课程的以上特点,对《电分析化学》理论课程教学进行大胆改革尝试,由传统的老师讲课为主,改变成教师讲授部分较难理解的内容,而部分较为容易理解,适合学生自学的内容,由老师布置相应的问题,学生带着问题课下自学,同时结合相关的电化学分析实验,要求学生查阅电化学分析方法相关的中文和英文文献,总结该分析方法在前沿科学研究中的发展和应用,并按照科学学术论文的格式撰写学习与文献阅读报告。并利用多媒体课件,制作PPT向老师和班级同学讲述自己的学习过程、方法以及对所学部分内容的理解与总结,讲述过程可以占用部分课堂时间或者课余时间,同时老师对学生进行辅导和答疑。这种让学生主动参与的方式有利于形成教师和学生互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这种课程安排方式不但可以增强教学效果,还有利于锻炼学生多方面的能力:(1)由学生带着相应的问题自主学习和查阅文献,能够训练学生思维能力和提取、加工、总结和归纳信息的能力,使学生感到学习的东西能够学以致用,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学生对理论的排斥性和枯燥感觉。(2)查找和阅读英文文献过程中,能够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虽然很多院校都开设了专业英语课,但由于日常应用的机会少,学习到的专业名词等难以得到巩固,显得专业英语的难度比普通英语更大,这种现象在国内的高校中普遍存在。本课程的安排迫使学生去在查阅文献过程中学习电化学分析领域中常用的专业英语,并与学习的中文知识相对应,能够得到良好的巩固。学生自身的专业英语水平得到了提高。(3)学生通过查找与讲述所用电化学分析方法进行科学研究的相关文献,总结文献内容,深入学习电化学分析方法的应用,撰写与科技论文或毕业论文相同格式的文献阅读报告,可以使学生进一步提高文献查找和阅读的能力,熟练掌握文字处理软件(如Microsoftword,WPS)的使用方法和技巧,初步锻炼学生的科技论文写作能力。(4)通过制作多媒体课件并在讲台上演示,可以锻炼学生制作PowerPoint多媒体课件的能力和提高学生胆识及表达能力,促进学生的思维。我校多数学生来自于农村,且由于中学教学制度的问题,在校的学生中又有很大一部分没有站在台上面对多人进行表演或者演讲的经验,特别是性格较内向的学生,更没有主动登上讲台表现自己的勇气和自信。这些学生在毕业答辩及以后人生面对同样的情况时,难免会影响其表现。课程安排学生上台讲述,给予学生锻炼其表达能力、增强其信心的机会,对学生是一种很好的锻炼。

教学效果评价

阅读全文

研究生化学实验改革探讨

摘要

传统研究生实验教学的学术化和程式化培养方案,严重制约学生的实践能力。该文从现代化学分析技术课程教学及研究生培养的现状出发,以学生研究前沿的文献资料作为新的教学内容,利用实验室的先进仪器,组织学生自带样品进行测试,采集并解析图谱,建立教学案例(卡片库)。该课程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的改革,有利于提升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增进其操作技能,为后续科研论文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

现代化学分析技术;研究生培养;实验教学改革;能力

研究生实验教学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传统的研究生实验教学培养方案,通常采用已有的学术研究成果,进行验证式实验教学,并按照实验教材的顺序程式化进行。这种实验教学模式,内容乏味,很难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实践能力。研究生实验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提升学生的创新激情,进而培养其独立自主的创新能力[1-2]。因此,需对其现有实验教学模式进行大胆改革。华南理工大学十分重视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研究生动手能力,自2010年起,独立设置了化学类研究生2个学分的选修课———“现代化学分析技术”课程。该课程作为现代物质结构分析的一个重要手段,在各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已成为鉴定各种化合物以及测定其结构的最常用方法。通过该实验课程的学习,极大地提升了学生对学科前沿知识的认知,培养了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同时为其后期的科研论文的顺利实施打下了良好的科研基础。本文阐述了在该课程教学改革方面的探索与认识。

1化学研究生创新实践现状

1.1现代化学分析技术课程现状

阅读全文

化学实验全英文教学方法研究

摘要:

化学分析实验是分析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内容,是实践分析化学“量”的概念的重要途径。本文探讨了国际化合作办学背景下化学分析实验课程的全英文教学模式与方法,总结了化学分析实验(全英)课程建设过程的经验与不足,展望了化学分析实验全英文教学的前景。

关键词:

化学分析实验;全英文;教学方法

分析化学通过一定的测试方法,鉴定物质的化学组成、测定物质的含量、确定物质的结构和存在形态及其与物质性质之间的关系等,“量”是分析化学的核心。化学分析实验课是分析化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向学生提供了正确熟练掌握分析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和技能的重要途径,并让学生在实践中强化对分析化学“量”的核心概念的理解[1]。中外国际化合作办学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途径,也是目前国内各高校普遍开展的创新办学模式,通过整合国内外高校教育资源和理念,推进高等教育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专业人才[2]。国际化合作办学的重要特征是采用世界通用语言——英语构建国际化合作办学课程体系,并采用全英文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全英文的授课环境中接受专业知识和前沿信息的教育,培养学生采用英语进行专业学习的能力,以期尽快适应后续国外高校的授课模式。目前,国内一些分析化学教学团队已开展了分析化学理论课双语[2-4]或全英文[5]教学方法的有益探索,但关于化学分析实验课程全英文教学方法研究的报道较少。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于2010年正式开展了与香港理工大学合作的化学“2+2”国际合作办学项目。化学“2+2”学生第一、二学年在中山大学就读,第三、四学年在香港理工大学就读化学科技专业,学生在中山大学学习期间化学专业课程均采用全英语教学。化学分析实验(全英)课程是化学“2+2”专业学生第一学年的专业必修课,与化学分析(全英)理论课同学期授课[5]。在前期化学分析(全英)理论课建设的基础上,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进行了化学分析实验(全英)课程建设,并已对两届学生开设了该课程,研究了化学分析实验课程全英文教学方法,取得了初步的经验,现将该课程的教学模式及方法介绍如下。

1课程特点

化学分析实验(全英)课程是化学“2+2”国际合作办学项目教学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与化学分析(全英)理论课紧密联系,是分析化学的“启蒙”课程之一,是修习后续仪器分析及仪器分析实验课程的重要先导课程,具有重要的意义。化学分析实验(全英)课程计划学时数为54学时,内容涉及四大滴定分析法、重量分析法及吸光光度法等相关内容的基本操作及实验。化学“2+2”学生在学习了化学分析(全英)理论课,掌握了化学分析基础知识后,通过该实验课程进一步熟练、掌握化学分析实验的英文术语及基本操作和技能,强化学生对分析化学“量”的核心概念的理解,从“会学”到“会用”,培养学生从事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的能力以及严谨的科学思维方法和作风,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化学分析实验(全英)课程采用全英文教学模式,即采用精选的英文教材或讲义,指导教师在实验前有限的讲解时间内,在实验室现场使用英文完成授课与演示,并在实验过程中采用英文与学生交流,进行指导;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采用英文进行交流、讨论,采用英文撰写实验报告,参加英文试题的口试及实验操作考试。因此,化学分析实验(全英)课程是具有很强即时性的实践课程,学生需要在听完短暂的实验前讲解后立刻动手操作,获得准确的测定结果,并撰写出科学的、逻辑性强的、简洁的实验报告。与化学分析(全英)理论课不同,学生无法在课后反复练习相关的实验操作,因此化学分析实验(全英)课程要求学生有很好的专业外语“听、说、读、写”能力,即能听懂讲解,能与指导教师流利交流,能快速准确地阅读英文教材及文献,能准确流畅地撰写英文实验报告。然而,化学分析实验(全英)课程在大一下学期开设,受众群仅修习过基础无机化学(全英)课程,并未形成较为完善的化学知识网络;同时,大一学生尚未学习化学专业英语的相关课程,专业英语能力薄弱。因此,如何让学生“会听”、“会讲”、“会做”、“会写”成为该课程成功与否的关键。任课教师除了具备扎实的分析化学专业知识、实验技能及良好的英语功底外,还应能结合化学分析实验(全英)课程特点,研究并采用合适的全英文实验课程教学方法讲授该课程,方能实现该课程的教学目标,使学生获益。

阅读全文

专业课程体系下医学检验论文

1课程群的分类

根据医学检验专业的学科特点、课程性质和学生素质培养要求,将医学检验专业的所有课程划分为六大类课程群:通识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临床医学课程、专业课程、选修课程和实训课程。通识课程包括高教部规定的所有基本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又称基础医学课。是医学检验专业的主干学科,包括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正常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医学分子生物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医学统计学等。临床医学课是医学检验专业的主要学科,它包括内科学、外科学、妇科学、儿科学、诊断学。专业课是医学检验专业的主干学科,包括临床基础检验、卫生检验概论、临床生化检验、分子诊断学、临床检验仪器学、临床微生物学检验、临床寄生虫学检验、临床血液学检验、临床免疫学检验、临床输血学等。选修课程,除了学校目前已经存在的公共选修课和医药类选修课以外,还建议开设医学文献检索、治疗药物监测、专业外语、医学科研设计、细胞病理学检验、床旁检测、实验室信息系统、试剂盒研发、实验动物学、检验核医学等选修课,从而拓展学生的专业素质、突出检验专业的特色,同时还要严格要求专业选修课的最低学分。实训课程即实习课,应统计出学分,包括军事训练、社会实践、临床见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

2课程设置

2.1课程的调整与整合

将生理学、病理学、病生学的实验等基础医学实验课程整合成《机能学实验》;将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和分析化学实验整合为《医用化学综合实验》;将内、外、妇、儿等临床课程整合成《临床医学概要》。这样既减轻了繁重的教学任务,也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专业课包括《临床免疫学检验》《临床微生物学检验》《临床生物化学检验》专业基础课包括《医学免疫学》《医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等,这些课程之间存在着部分内容重复以及内容衔接不当的问题,以至于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程时常会遗忘了之前基础课中所学过的相关知识。为此,老师授课时不得不重复基础课的内容。因此,建议将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程合并在一起,使学生在学习完专业基础知识后更好地继续学习临床技能。《分析化学》包括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学时较多,针对现代检验技术专业的特点,即已进入仪器检验的时代,因此该门课应侧重仪器分析的讲解,减少化学分析授课的比重。

2.2设置临床见习期

现有的课程设置与临床实践结合的还不够密切,由于未能很好地让学生早期接触临床,致使部分学生并不知道临床检验报告是什么,不知道检验报告上各项指标代表何意,也就更谈不上有专业感情。因此,建议在对学生进行专业课教学之前应安排学生在医院的检验科临床见习一段时间,具体了解检验工作的流程,培养学生的感性认识,加深对检验知识的印象,达到百闻不如一见的效果。医学检验专业的课程教学应该针对检验技师的培养目标,强化检验专业的特色,突出检验技师岗位的基本能力和基本素质培养,具体表现在检验方法学、实验种类、检验项目、技术种类等教学内容的特色和优势。

阅读全文

地方高校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

摘要:分析化学实验是一门重要的实践性学科.研究结合凯里学院在分析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考核方式、师资力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改革措施,以求进一步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培养新时代创新型和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优化

分析化学实验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是化学、食品、医药、环境、生命科学等相关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通过分析化学实验课程的教学,深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升操作能力以及发现疑问、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自主创新等综合素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社会不断进步,人们所拥有的知识总量也呈直线上升,知识储备更是日新月异.在人类社会知识体系的转变中,不仅要求学生有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的能力,而且对其综合素质也提出了更多新的要求,例如,强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等.为了满足国家产业需求,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和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加强科学研究工作,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更新教育观念,培养科技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等目标也日趋紧迫.鉴于此,结合近年来对分析化学实验课程的教学经历,针对传统的分析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

1分析化学实验教学现状

1.1教学理念陈旧,人才队伍与资金薄弱

随着高等教育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国家对高等教育越发重视,许多地方专科院校通过积极发展、正向转变等措施,逐渐升级成当地特色本科院校.尽管办学层次提高,但升级后的本科院校仍面临着诸多转型困难等问题,比如师资力量薄弱,注入的新鲜血液较少,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未明确,在整体教学上依旧存在灌输式现象,理念较陈旧[1].地方院校资金薄弱,大部分硬件设施不够完善,实验设备、实验场所及实验耗材存在严重不足,难以满足新生代学生的培养和教学需求,对教师教学效果有严重的影响.

1.2实验内容单一,缺乏创新性

阅读全文

科技期刊论文的初审环节

1初审的意义及作用

我国出版物执行“三审制”,即初审、外审和终审.初审是指对书稿进行全面检查,做出评价,提出处理意见.初审是三审制的基础,是编辑工作中的基础性工作,是学术期刊编辑活动中的第一关.初审的结果基本决定了稿件的命运:退稿、修改或是转交专家审稿.初审的效果直接影响到外审、终审、编辑、出版等一系列后续工作,同时影响论文的出版周期.初审可以提高学术期刊编辑工作效率,首先,初审可先将不符合期刊办刊宗旨和征稿范围的文章剔除出去.其次,初审可将不规范、有待完善的作品(如参考文献或图表格式不符合要求,需要补充基础数据等)退修给作者,让作者按要求修改后再行外审.这两步初审操作,一方面可以改善稿件行文规范,提高稿件的质量;另一方面可以减少外审专家的压力,有利于审稿专家集中精力审查、挖掘、发现有创新价值的学术成果,以便快速高效的进行审稿,缩短审稿周期和发表周期.同时,由于摒除了一些不必要送审的稿件,减轻了外审专家在审稿数量方面的压力,并可以节省开支.

2初审的内容

已有文献均从不同方面对初审工作进行了论述,张瑞从论文题名、引言及文章的规范化审理3个方面对初审进行了论述,韩春丽等以稿件是否符合办刊宗旨、稿件真实性、稿件写作是否规范、稿件创新性为要点论述了初审应该注意的问题,万莹则从文稿的真实性和创新性、题名与内容的对应性、文章结构、数据和图表、参考文献5个方面讨论了科技论文的初审问题.本文主要从文章的创新性和学术性、内容完整及统一性以及参考文献3个方面展开讨论,供同行参考指正.1)创新性与学术性.Science对创新性做出了如下解释:创新是指对自然或理论提出新见解,而不是对已有研究结论的再次论证,内容激动人心并富有启发性,具有广泛的科学兴趣.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创新性是一篇文章的灵魂所在,是其学术价值的直接体现.创新性和学术性相辅相成,互为条件.初审中对稿件的创新性进行判断时借助网络的强大搜索能力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目前,科技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百度、谷歌及CNKI的数据库是较为常用的检索工具.同时,由于仅依靠一种搜索引擎的检测结果有时并不能很好的反应该稿件的创新性,需要选择两种或以上的检索工具进行搜索.如在百度或谷歌上搜不到的文章,在CNKI系统可以检索到.网络检索判断文章的创新性,题目和关键词可以作为主要的检索词.需要注意的是,不能简单的通过是否检索到相似文献断定稿件的创新性.以分析化学类文章为例,有时可能检索到的类似研究方法较多或者针对某一课题内容有较多的文献报道,投稿文章仅在操作或溶液的选用上进行了改进,并不能就认为该文章缺乏创新性.这种情况下就要比较新稿与已报道文献在关键数据上的差异,若新文章的检出限较已发表文章高,也能说明新稿所用方法的优势.同样,对于测定同种物质却选用不同于以往方法的,也并不代表其创新性就好,此时需要同时依据方法优势及线性范围、灵敏度等关键参数判定是否需要外审.而对于那些毫无创新,属于重复劳动甚至是剽窃抄袭的文章应退稿处理.2)内容完整及统一性.题目、作者及单位、中英文摘要及关键词是作为学术研究类文章必不可少的部分.合适的题目、好的摘要和凝练的关键词对一篇文章的作用显而易见.以分析化学类文章为例,除以上各项外,其完整的内容还应包括引言部分、实验部分、结果与讨论部分和参考文献部分.如果以下方面有不完善的应先给作者退回修改,视修回情况决定是否送外审专家审理.引言部分应包括国内外研究概况(研究背景),本文的创新点和主要结论.从作者对国内外研究概况的评述情况可以大致看出其对相关领域的文章的调研情况,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作者对相关文献的检索是否全面,对已有研究的评述也可从侧面烘托文章的创新性;而创新点的提出更是一篇好稿件的核心所在,如“2.1”部分所述,创新是一篇文章的灵魂所在.同样,引言部分要给出大致的结论,阐述要简洁,一语中的.实验部分包括仪器与试剂、实验步骤、测定参数等方面,多为一些客观因素的设定,在初审中只需大致浏览,检查有无逻辑混乱等方面的错误.相对引言、结果与讨论等部分,该部分在初审时一般不需要耗费过多的精力.结果与讨论部分是一篇化学分析类文章的主要且核心的部分,其讨论的深度、展开的宽度及得出的结论是一篇文章好坏的直接体现.该部分的完整性同时也是该项研究是否全面的重要体现.有的文章结构合理,语言流畅,结论明确,创新性也好,但是如果“结果与讨论”部分的内容不完整也会使其初审分值降低.如:若一篇文章缺乏实际样品测定方面的内容或缺少加标实验、干扰实验等,均说明文章不够完整.同时,由于该部分内容涉及到较多的图表等辅助说明手段,在稿件伸出时也需要多加留意.审查图表是否清晰、规范是相当重要的内容:包括中英文图题、表题是否对照,图表内容是否和其题目一致,图表是否按顺序标号排列,横纵坐标是否清晰均匀等.另外,统一性方面要特别注意,中英文摘要的重要结论要一致,且需与正文中的论述相符,正文中的关键数据要在中英文摘要中得以体现.中英文的关键词也需统一,不能前后不一致.参考文献,文章的最末一部分,但是其在初审中的重要作用不可小觑.初审时根据参考文献,可以初步判断该论文的水平以及作者对该学科的背景知识水平;而参考文献格式的规范性直接反映论文的规范性,参考文献质量的优劣也间接反映了文章质量的好坏.大致可以通过参考文献是否具有以下特点判别:①格式是否符合刊物要求.一般情况下,科技期刊都有自己的写作模板,虽然并不能从参考格式推测文章的学术水平,但它可以反映作者的态度是否端正.②参考文献的出版年限是否较新.一般情况下,新近刊出的文章具有更好的参考价值,也可以从侧面说明文章的内容贴近最新研究.③文献的出处,即其发表的载体———期刊的质量如何.相对而言,影响力越高的刊物,其发表文章的质量相对较高,被引用的机会也较多.④参考文献的数量.参考文献数量达到一定程度,可以辅助说明作者的检索较为全面,其在文中的观点也在部分程度上减少了“管中窥豹”和“一家之言”的现象.⑤参考文献的分布.参考文献中中文文献和外文文献的比例,以及文献中期刊、书籍、报纸、标准、学位论文、网络文献等所占的比例.虽然这个没有硬性要求,但是大多数质量优秀的文章的参考文献具有较多的外文文献且以期刊出版物为主是不争的事实.另外,报纸、网络来源的文献等一般不用做参考文献.⑥作者是否在正文中全部按顺序标注了参考文献、相关文献是否给出了起止页码、会议文献是否给出了会议主办城市和国家等等也应审核.3)初审意见的编写.编辑写初审意见时,要基于论文的整体,从论文写作规范和学术水平作出评价.无论是退修还是退稿,都应给出细致而中肯的初审意见.对于要退掉的稿件,不能仅仅以“不合适”几个字潦草退稿,应尽可能更深层次的启发和指导作者,做到退稿不退人.对于所有退稿,都要感谢作者对本刊的支持.对于不符合刊物宗旨的稿件,尽可能的给作者推荐较对口的期刊供其选择.本刊退稿意见示例:由于本刊的宗旨是刊登质谱学、光谱学、色谱学、波谱学、电子显微学及电化学等方面的分析测试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及其在各领域中的应用研究成果,本文内容不太符合本刊宗旨,根据本文特色,建议作者改投到《硅酸盐通报》等刊物,感谢作者对本刊的关注.对于因创新性或其他文章质量原因而退稿的,要首先肯定其优点,委婉的提出文章的不足之处,提供可能的建议供作者改进参考.本刊退稿意见示例:本文采用光谱法对大黄素与DNA相互作用的研究,为新的抗肿瘤药物及其先导物的设计及其体外筛选提供有力的理论基础,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是本文的编写欠简练,尤其是“结果与讨论部分”,有图表罗列现象,且图表的内容缺乏相应的英文对照;而文字内容部分不充实,分析讨论不甚深入,同时,对于大黄素与DNA间相互作用的研究已有文献报道,如《大黄素与DNA相互作用方式的研究》《分析测试学报》2011年第6期:苏布道,廖立敏,雷光东,王碧;而本刊更侧重分析方法的创新性研究,且本文的参考文献格式亦不符合本刊要求.根据本文特色,建议作者改投到光谱分析类刊物,感谢作者对本刊的关注.对于需要先退修的稿件,要逐条列出修改意见.如:本文的写作规范,结构合理,语言文字通顺,有以下几点意见供参考:①建议补充与已有方法的对照,以突出本方法的优越性;②建议给出实际样品的测定谱图;③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及数据应在中英文摘要中有所体现;④图表内容请给出英文对照;⑤参考文献请参照本刊格式修改.

阅读全文

工程教育认证下仪器分析教学改革

摘要:仪器分析课程理论知识丰富,实践应用性强,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至关重要。为提高仪器分析教学质量,培养符合新工科建设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文章从课程内容、教学方式、实验教学和考核评价方式等方面对仪器分析课程进行了改革与探索。

关键词:仪器分析;教学内容;教学改革

仪器分析是以测量物质的光学、电化学或者物理化学性质为基础的分析方法。其研究运用现代科学理论和实验技术分离、识别与测定物质的组成、种类、成分与含量及其化学形态等,是分析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仪器分析》课程是我校化学工程与工艺、高分子材料、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环境工程以及食品科学、生物工程、生物技术等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该课程本身内容繁多,涉及光分析、色谱分析、热分析、电化学分析、质谱分析及核磁共振分析等,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对于学生获取新知识、实现知识和能力的转化、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1]。该课程体系汇集了多学科的最新理论知识和最新研究成果,理论深、教学内容涉及面广,尤其是在当前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工科背景仪器分析课程的实践性更强、更新速度更快、难度更大[2]。因而仪器分析课程教学内容和方式方法也需要不断改革与调整。本研究从优化课程内容,丰富教学方式,加强实验教学和改革考核评价方式等方面对仪器分析课程的改革进行了改革和实践。

1优化课程内容

课堂教学是一门课程教学的核心,优化课程教学内容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十分重要。仪器分析方法的种类繁多,范围涵盖较广,根据专业特点和实际应用不同,各专业的学习内容应有所区分。比如食品和烟草相关专业侧重于光学分析和色谱分析方法,而较少涉及电分析法;对高分子材料、环境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而言,电化学有较重要地位。在实践教学中,就要根据学生专业情况有所侧重,对课程内容进行整合和优化,重点尽可能与各专业实际应用保持一致。比如对食品专业,将教学内容优化为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红外光谱和原子光谱)和色谱(气相色谱和液相色谱)两大模块5种仪器方法。这两大模块各成体系,每个模块内的方法分析原理基本相同。为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我们将更容易理解的光学分析法放在第一模块讲,在光学分析法中,又以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作为重点,详细讲授基本原理、仪器结构、定量定性分析方法及实际应用等内容,而后的红外光谱和原子光谱法则与前面内容类比对照学习。在实际应用中测定的往往是复杂的混合物,比如烟叶香味成分的测定,必须经过分离之后再测定,由此引出色谱法模块的内容,最后再对各模块内的各方法进行对比总结。通过对课程内容的整体优化,消减了学生对教材中公式、谱图、仪器流程图等感性的畏难心理,且有主线的贯穿教学方式也是国内学生容易接受的一种教学方式。

2丰富教学方式

仪器分析课程内容枯燥,知识点密集,我们在教学中采用多种教学方式。讲授、问答、演示和探究等方法结合使用,教学效果较好。传统讲授结合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探索“互联网+教育”模式,力求形象生动,方便学生理解和记忆。除了正常讲授,抽出一定时间开设讨论课,学生分组查资料,总结归纳,提前做好PPT,上台讲解和演示,小组讲解后全班讨论,最后教师总结。这种教学方式强调师生角色互换,加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自主规划学习内容、学习节奏和呈现知识的方式,促成他们的个性化学习。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能够使学生积极主动、思维活跃,结合教师讲解可以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加全面牢固。

阅读全文

化学实验过程考核探索

[摘要]注重化学实验过程的考核,制定了针对实验预习、实验态度、实验操作和实验报告的统一考核标准,不仅增强了学生对化学实验过程的重视,促进学生化学实验技能和实验素养的提高,也增强了教师的敬业奉献精神,因此取得了良好的实验教学效果。

[关键词]化学实验;过程考核;教学实践

化学实验既承载着化学实验原理、实验方法、实验手段和实验操作技能的教学任务,也承担着严肃、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实验素养的培养任务,对于学生在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动手能力和科研能力等方面的提高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1-2]。作为一门实践性课程,化学实验一直是我校水产养殖、生物技术、生物科学、海洋资源与环境、水生医学和水族等专业必修的学科基础课。扎实的化学实验基础和良好的实验素养,不仅是后续的生物化学实验、水质化学分析和渔业水域水质调查等课程能够顺利进行的前提,也有助于毕业论文的顺利开展和未来从事的生产实践及科学研究。因此,化学实验在上述各专业的人才培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实现化学实验的高质量教学,科学化、合理化、贯穿实验教学全过程的化学实验考核标准必不可少[3-4]。

1化学实验考核的现状

我校有独立设课的分析化学实验和有机化学实验,同时针对培养方案中实验学时较少的专业开设了化学实验。为满足各专业的人才培养需要,化学实验平台设置有化学实验A(48学时)、化学实验B(36学时)、化学实验C(24学时)。化学实验包括分析化学实验和有机化学实验两部分,实验成绩为两部分实验成绩的总和。十几年来化学实验都是一门课、两位任课教师,即分别由讲授分析化学和有机化学的两位教师承担相应专业和班级的分析化学实验和有机化学实验。虽然是一门课,因涉及分析化学实验和有机化学实验,涉及两位教师,由此带来了实验考核标准不统一,考核重实验报告而轻实验过程,学生对实验成绩不满等问题。例如有学生请假不能上某次实验课,一位老师的处理是未上实验课,本次实验成绩按零分处理,若补做实验则不影响成绩;但是另一位老师则是按照学生已请假不影响总成绩来处理或只要补交一份实验报告就可以获得本次实验的成绩。一门课两个考核标准,很不合理,也不科学,一个严格一个宽松,不仅影响学生化学实验成绩的准确评定,也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同时也影响学生对教师教学效果的考评。而就目前学生而言,普遍存在不重视预习、实验能力薄弱、实验动手不动脑、随处记录、贪玩手机、做实验心不在焉、实验报告抄袭等问题,缺乏严肃、严谨的科学实验态度,甚至能将报告的实验题目写错,如将“茶叶中咖啡因的液-固萃取及升华提纯”写成“茶叶蛋中咖啡因的液-固萃取及升华提纯”,将“烟碱的水蒸气蒸馏提取”写成“烟碱的水蒸气的蒸馏提取”等。学生的化学实验能力和实验综合素质亟待加强。目前承担化学实验课的教师已由原来的两位增加到五位,统一并优化实验考核标准,加强过程考核以提高化学实验的教学质量已势在必行。

2统一考核标准,加强过程考核

化学实验考核是对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质量的检查评定,也是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5]。化学实验的教学质量如何,最终体现在学生对化学实验原理、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的掌握程度、学生的实验成绩及实验素养上。实施统一、严格的化学实验考核标准才能客观、真实地反映出学生的实验成绩。为了促进学生对每一次实验课学习的重视及严肃认真的实验态度的培养,教学中化学实验的考核不设置考试,而是注重每次实验过程的考核。化学实验中的分析化学实验是一个学生单独操作,而有机化学实验是两个学生一组来完成实验,此外,分析化学实验以定量分析为主,而有机化学实验以分离提纯为主,因此考核起来会有一定差异,但这并不影响制定统一的,比较严格的、易于操作的实验过程考核标准。为此,制订了如表1所示的化学实验考核标准,考核内容包括实验预习、实验态度、实验操作和实验报告四个方面。加强实验过程考核,既是对学生实验成绩评定,引导学生重视实验过程而不只是实验考试或实验报告,也是对教师教学理念和敬业精神的考验。加强实验过程考核后,教师实验课上的工作强度显著增加。以前实验课上还可以坐下来批改实验报告,现在讲授结束后基本都在实验室来回巡视,检查预习报告和实验记录,纠正错误操作,严格要求规范操作。耐心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及时发现问题,排除操作失误可能带来的安全隐患。对于实验动手能力强、实验用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强的学生及时给予表扬,对于实验怠惰、马马虎虎的学生及时批评指正。督促学生培养良好的实验习惯和严谨的实验作风,并将学生的表现记录下来。当实验结束时,除了实验报告成绩外,教师完成对每位学生的过程考核评分。化学实验的教学实践中,注重的是过程考核而不是过程考试,因此不能给学生制造学习压力,否则学生就会畏手畏脚不敢做实验了。尤其学习实验新方法和新技能时,学生操作不熟练,失误在所难免,只要积极主动学习,纠正后改过来并不会影响学生成绩的。因此,教师在实验课上来回巡视过程中是以指导学生为主,考核为辅,并充分发挥过程考核的积极作用,以实现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实验素养的提升。通过指导与考核并举,教师对每位学生的实验表现了解更全面,指导更具针对性,考核更公平,学生进步更快。在老师的悉心指导和严格要求下,学生们重视实验全过程,不仅做到实验前认真预习,实验态度端正,操作过程严谨,规范,实验报告认真完成,而且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和积极性也大大提高。当化学实验课即将结束的时候,很多学生都说实验太少了,有种意犹未尽的感觉。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