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化学安全论文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化学实验论文:化学课安全教育思索
本文作者:胡昱 单位:南昌大学基础化学实验中心
实验前实施安全教育考核制度
在进行化学实验课程之前,学生对化学实验了解得往往不多,虽然对实验项目兴趣浓厚,有迫切进行实验的欲望,但对实验的机理、内容和安全知识却是知者甚少。传统的安全教育安排在这个阶段,让学生系统地了解相关安全知识,确实具有一定的效果。但教师在讲并不表明学生一定在听,由于多种原因,能完全掌握安全知识的学生较少。台湾清华大学在这方面实行的是安全教育结合化学实验室的准入制度。学生在进入化学实验室之前,必须通过相应的安全教育和考试,并把通过安全考试作为进入化学实验室的必要条件。安全教育方式多样化,学生可选择选修安全教育课和网络教育等不同方式。在考试前往往还会安排进行一次集体授课,请专业的实验室安全人员来进行讲解。对于缺考或考试不合格的学生,会安排重修和考试,直至合格后才准进入实验室。在安全考试面前人人平等,即便是来访的资深教授也要在进入实验室进行实验前通过安全考试,否则是不允许进入的。我们传统的实验安全教育也有自学和集中授课环节,但往往缺乏的是安全考试制度。进行安全考试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安全学习的效果,同时把其作为进入实验室的必要条件,能让学生在思想上充分重视,避免了传统安全教育方式中学生可听可不听的懈怠局面。台湾清华大学在授课方面也尽可能以形象教育方式为主,用实物演示、图片展示等教育方式来提高安全教育效果。例如,在讲解实验室灭火知识时,重点强调需要沉着冷静,及时判断火势大小、原因并正确使用消防器材:局部着火,顺手用湿布、沙子等材料盖灭;火势较大时,依据着火原因和火情使用适宜的灭火器材;火势无法控制时,及时断电关气,迅速离开并立即报警。在讲解使用灭火器材时,可以把常见的各类灭火器向学生展示,同时用示范的方式给大家进行演示。通过这样的系列课前安全教育与考试,让每名学生都掌握相关安全知识,提高安全意识和安全能力。这不仅保障安全教育的效果,而且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实验室安全事故。
教学过程中强化安全教育
传统安全教育方式往往只重视课前的安全教育,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和结束后并没有实质性的安全教育内容。这也给学生造成误解和思维定势,认为安全教育只是走过场,对于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也产生不在意的心理,因而易于发生实验室安全事故。在日常实验室安全教育方面,台湾清华大学采取了一些很有特点的措施。例如在每间实验室门口都有危险提示标志,说明该实验室可能产生哪些危险,同时也提示禁止在该实验进行不恰当行为(如吸烟、带入磁性物体等)。每个实验室需要使用的危险试剂、药品都需要进行登记和专人保管使用,在实验室门口醒目的位置建立文件夹,放有该实验室使用的危险药品的性质和预防、处理措施的资料,不断提醒进入实验室的人员要时刻进行规范操作和安全处理。他们还专门成立环安中心来进行实验室安全检查和安全设施维护工作,往往每学期有多次的安全检查。相比之下,内地高校实验室的安全制度实施则相对不力,有些安全检查流于形式,这是需要认真改进的。在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需要不断强化安全教育。我校在进行每项化学实验之前,都要求学生进行预习,不仅要对实验机理和实验过程进行预习,而且需要查明实验中每一个用到的试剂与药品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安全特性(MSDS)[10]。这样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同时也能指导学生在实验中进行规范操作,避免安全事故。为了能提高学生在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的学习效果和安全觉悟,我们计划让学生自己进行实验安全监督。学生相互进行实验操作监督,对实验设施和实验环境提出安全意见,不仅使学生实验操作更加规范,而且让他们时刻具有安全意识,同时也改进了实验室环境和条件。在这个过程中,毕竟学生的经验尚浅,教师应当在合适的时候进行引导,以取得更好的实验教学和安全教育效果。学校提倡在实验前和教学过程中将实验安全教学引入案例教学方式,对社会上最近发生的安全事故和实验室以往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视野,同时也让学生了解正确的安全处理方式。例如在使用金属钠的实验中,在课堂上让学生对“实验室中金属钠着火是否能直接用水进行浇灭?”进行讨论。这样不只是教师直接灌输关于金属钠的安全知识,还让学生在讨论中更加深刻了解金属钠的性质,同时也让学生正确掌握用砂土隔绝氧气而灭火的手段。当然,如果在确保安全条件下用少量金属钠为学生进行教学演示,将能取得更直观的教学效果。这些安全教学方式和手段都是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的强化,能让学生在潜意识上强化正确的安全理念和掌握实验安全技巧,培养学生进行化学实验的综合能力。
课后安全评价巩固安全教育效果
传统教学方式忽视了实验结束后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实验结束后,学生只是对实验过程进行复述,对实验结果进行处理并书写实验报告。在调查中发现,大多数学生都以获得实验产物的多少来衡量实验的成败,而对实验的规范操作和安全事项不加重视。为了能达到安全教育与实验教学一体化,在课后对学生的安全教育是极其重要的。引入学生对实验安全的自我总结评价方式,能让学生对实验过程的安全进行有效的总结,达到将安全教育贯穿整个实验教学过程的目的。在实验报告中增加实验安全评价一项,让学生从安全角度去审视自己的整个实验过程:实验仪器装置是否按照要求搭建,原料称取时是否有撒漏,实验过程中废气是如何处理的,实验结束后的废料是否进行规范处置等,对每次实验操作进行安全总结。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时刻意识到实验安全的重要性。对于那些实验操作不规范、存在实验安全隐患的学生,虽然侥幸得到实验预期的产品和结果,但整个实验严格来说是不合格的。传统教学方式并没有让这些学生意识到问题所在,通过实验后的安全评价能让他们进行这方面的自我批评和改正,真正在实验能力上得到提高。因此推行课后自我安全评价教育方式,能进一步巩固整个实验教学过程的安全教育效果。
化学专业社会实践探究
摘要:在地方高校从师范性向技术应用性转化的背景下探究应用化学专业社会实践发展模式,着重从办学定位、教学模式等几个方面研究应化专业的课程设计、化学实验、化工见习、化学实习及毕业论文等社会实践模式的转化,结合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应化专业2009-2014应化等五届学生的社会实践的经验,探索应用化学专业在社会经济转型下社会实践开展,有利于应用化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提高应用化学专业学生技能和就业率。
关键词:转型;应用化学;社会实践;就业
2014年4月底在河南驻马店举行的首届“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关于部分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的上述讲话,贯彻落实国务院常务会议做出的战略部署———加快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积极探索和实践“中国特色应用技术大学”建设之路。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是35所高校发起成立了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者之一,围绕磷化工产业、都匀毛尖茶产业、地方民族文化产业、区域物流产业、大数据产业、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等贵州省、黔南州产业和资源优势办专业,着力办好六大学科专业群,积极推进转型发展[1-4]。基于学院转型的定位,化学化工学院系紧紧围绕黔南是亚洲最大磷矿肥基地的资源优势和“煤电磷、煤电铝一体化”产业体系对人才的需求,建设应用化学专业突出应用技能培养定位。专业方向凸显地域性特色,强化人才培养的针对性。
1应用化学专业办学定位
从传统的单一性、演示性、验证性实验转变为综合性、设计型实验;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成以学生为中心,重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提高学生的敏锐洞察力和创新设计能力;从强调学术性转变为注重应用性,逐步建构了“2+1+1人才培养模式”。依托贵州川恒、瓮福磷矿、贵州金正大、贵州芭蕉田等含磷公司及黔南州质量技术监督检测所、黔南州环保监测站、黔南州药品食品检验所、贵州有色物勘地质队、厦门纤化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等实践实训基地,构建化工见习、生产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环节的实践教学模式。通过实践教学模式培养有利于企业的应用型技术人才,满足社会的需求,同时增加学生的就业率[5]。
2教学模式的转化
化学化工学院在转型下培养适合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应用人才,在2015年修订应用化学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强调应用化学专业的应用拓展的模式,切实从2+1+1人才培养模式入手,缩短理论学时,增加学生实验和实习实训学时,把学生从学究性转向应用技术性[6]。
国际IB化学实验课程探析
摘要:基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视角,对国际IB课程中独具特色的、研究型化学实验课程设置、实验教学方式与实验评价考核体系所呈现出的整体性与一致性进行了评析,以期为一线高中化学教师在实验课程的实施和教学改革中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国际IB课程;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化学实验
一、课内必做实验涵盖多学科的交叉,注重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关联
IB课程化学实验分为标准水平(standardlevel简称为SL)和高水平(highlevel简称为HL)两个不同级别,每个级别由三部分实验内容组成:Practicalactivi⁃ties(实践活动即课内必做实验)、Individualinvestiga⁃tion(课外自主探究实验)和Group4project(课外小组合作实验)。在IB课程化学实验标准中对每部分实验的所需时长作出了明确规定,详见表1中所示。在“Practicalactivities”(课内必做实验)中,以教师为主体,一共设置了11个实验内容,涵盖了化学的四大分支: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和分析化学中的经典基础性实验,比如:无机化学实验内容包含测定化学常数,如阿伏伽德罗常数,气体常数R;焰色反应观察;用计算机模拟实验探究元素周期律,探究化学键及其结构,如用计算机模拟分子的VESPER模型等。有机化学实验包含鉴别烷烃和烯烃;肥皂的制作;固体熔点的测定;蒸馏、分流有机混合物;有机化合物(如阿司匹林)的合成;用计算机模拟有机分子的三维模型等等。实验内容的设置,不仅涉及了物质微观结构与宏观性质的关联,还涉及运用计算机软件对微观结构与宏观性质进行探究,充分体现出学科知识点之间的交叉性与关联性,其目的是引导学生基于不同层次、多角度地认识物质,从化学学科的高度,甚至从整个科学学科的角度去认识化学的本质。同时,在“课内必做实验”中虽然明确了以教师为主体,但并没有规定严格的实验教学顺序列表,教学大纲的顺序并不一定是教师的实际教学顺序,由教师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及学生的学习情况自行安排实验顺序以达到最好的效果。教师还可根据需要在更高层次的课程中选取内容来开展实验,这种方式给予了教师相对较大的自主权,在实验教学中具有更大的开放性。
二、课内必做实验明确定量实验的重要性,培养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
基于对定性、定量实验具有同等重要性的充分认识,在IB化学实验中设置了有关物理化学中反应焓的测定;探究催化剂、温度、压强、反应物浓度对化学反应的影响以及原电池的制作等内容;基于分析化学的理论知识,在实验中相应设置了酸碱滴定(包括采用交互式软件对强酸弱酸,强碱弱碱不同性质的探究);氧化还原滴定法分析过渡金属离子,用分光分度计测定金属离子浓度等内容;同时,还专门设置了正确处理数据及其相关误差分析的章节,以及运用专业软件处理相关数据并制作图谱表格、撰写科研论文报告等内容,比如:分析实验中用spreadsheet电子制表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与处理,绘制标准曲线等。在强调定量实验重要性的基础上,充分体现出了实验数据和纯粹数学计算之间的不同,使学生能够在实验中认识化学变化所需要的条件及能量的转化;认识化学变化的限度是可以进行调控的;能从多角度、动态地利用实验数据探究并分析化学反应,运用化学反应原理解释相关实际问题,充分体现了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中关于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的培养要求。
三、课内课外注重信息技术与实验的深度融合,促进证据推理与模型的认知
无机化学实验培育学生开放性及创新力
创新与发展是推动时代进步的永恒动力,而创新能力则是动力的源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各种场合多次提出要加快创新能力的培养问题,而各用人单位对高校大学生的创新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对大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培养在高等教育中日趋受到重视。实验教学是高等教育内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部教学过程中以实验论证理论并丰富创新理论的重要环节,对于大学生科学思维的形成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无机化学实验课是药学类专业大学生的第一门基础实验课,它不仅仅是培养学生基本操作技能和科学素养的重要场所,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学效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学生大学四年甚至是今后工作的基本操作技能和科研思维习惯。如何将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培养贯彻实施到具体的无机化学实验教学环节中去,是摆在我们教师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任务。下面笔者就如何在无机化学实验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谈谈个人经验。 1解放思想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里,按照实验教材和指导教师的“规定程序”进行实验,其实验内容、实验方法、实验操作都是“经典的”,不得更改。改变这种封闭的实验教学模式首先要求解放思想。而解放思想包括两方面:一是解放教师思想;二是解放学生思想。 1.1解放教师思想 无机化学实验指导教师通过一系列的训练从而改变自己的思维模式。首先,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指导教师应牢固树立实验过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将自己定位成实验教学过程中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引者和协助者。其次,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指导教师通过订购国内各知名高校所使用的无机化学实验教材、登陆知名高校所建设的无机化学实验网站,了解国内其他高校无机实验教学现状,并通过订阅专业书刊报纸如《InorganicChemistry》、《InorganicChemistryCommunications》了解国际无机化学的最新研究进展,使自己的知识能够与时俱进,紧跟无机化学学科前缘发展趋势。最后,培养自身创新性思维:作为教师应在学习和教学实践中时刻牢记转变思维,训练思维的发散性,发展直觉思维,培养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创性,从而使自己的思维具有创新性。 1.2解放学生思想 “师传生受”的观点,自古沿袭至今,要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首先要打破这种传统的观念,培养学生质疑的习惯:教师通过修正教材中存在的错漏,指出教师或教材都会有疏漏的地方,具有创新性的学生应当怀疑教材,怀疑教师。其次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创新性学习:在进行试验之前,先将实验内容以考试题目的形式布置下去,由学生来设计试验方法,学生要完成该课程考试,必然要自行去查阅文献、设计方案。这样将实验真正变成研究的、创新的过程,而不是验证“经典实验”的过程。这就是开放性实验。 2开设开放性实验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开放性实验的实施过程是学生针对教师布置的实验题目,查阅文献,写出设计方案,并交给指导教师审阅修改合理后,即可进入实验室实施[1]。对于这一实施过程文献已长篇累牍地讲解过[2],并且全国各大高校在开放性实验开设方面也进行了大量的尝试[3-6]。本文着重介绍开设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2.1开放性实验选题需具有创新性和可行性 开放性实验不同于验证性实验,没有现成的实验步骤,没有固定的结论,学生要根据所给的选题查阅资料,设计方案,最后才能进行实验。这就要求选题首选要有创新性,学生可以从多方面、多角度地考虑问题,设计出多个方案,从而培养自身创新能力;其次要求选题具有可行性,因为学生所设计的方案会有多种,但至少肯定有一种能根据本实验室现有条件(药品、仪器、设备等)进行实验,所以在设计选题的时候,教师应提前查资料,做预试,保证选题具可行性。根据创新性和可行性两个要求,本实验室老师选定了“硫酸亚铁铵的制备”、“药用氯化钠的制备”、“氯化钠杂质检查”、“微量元素营养添加剂———蛋氨酸锌的制备”等作为开放性实验的选题。这些选题操作过程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危险系数低,同时紧扣药学专业特点,与现实联系紧密,实验方法不唯一,具有创新发挥空间的特点。 2.2开放性实验实施过程中需转换角色 在开放式实验中,教师应由“传授型”转为“指导型”,学生由“被动接受验证型”转为“主动参与探索型”。对于试验中出现的问题教师一般不直接回答而是巧妙设问,引导学生自行解决问题。如在“药用氯化钠的制备”试验中,很多学生在除BaSO4沉淀的减压过滤过程中,滤纸上得不到固体沉淀,而沉淀全部随滤液流到抽滤瓶了,这是为什么?还有部分学生在蒸发浓缩的时候将溶液蒸干了,结果检测发现K+超标了,这又是为什么?面对学生提出的这些问题和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教师可以反问学生“什么样的沉淀更容易过滤出来?要得到这样的沉淀应该采用什么方法?”“、应如何除去KCl杂质?”学生在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中也就自然而然地回答了之前自己提出的问题。这比直接告诉学生答案,印象要深刻得多。 2.3开放性实验室需要创新性管理模式 由于本校实验场地严重不足,笔者所在的实验室同时承担着无机化学实验与物理化学实验的教学任务,所以全天候开放实验室进行无机化学开放性实验是不现实的。而无机化学开放性实验实施的时间也比较自由,而且每个实验都耗时很长,所以本实验室将开放性实验的开设时间设定为周末及寒暑假。这就大大增加了指导教师的工作量和安全责任,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教研室除安排教师值班外还引入学生参与假期实验室的日常运行管理,指定学生负责人、排定学生值班表,明确值班内容与责任,对值班学生进行岗位培训,实验指导教师不定期进行检查并电话查岗等;同时要求进入实验室做实验的学生签订“实验室安全保证书”,以使其明确实验安全注意事项,提高安全防范意识。通过引入学生参与实验室安全日常管理,既提高了学生主人翁意识和工作积极性,又能减少运行成本,确保了实验室安全,确保实验室在假期和晚上都能开放。#p#分页标题#e# 3开设无机化学开放性实验获得的成果 无机化学开放性实验的开设,提高了学生的文献查阅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激发了学生的科研主动性,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并且开放性实验的开设经过了实践的检验,获得了一定的成果。 3.1在操作技能竞赛中获得佳绩 参与开放性无机化学实验的学生在学校举办的各种实验技能操作赛中均获得好成绩且以一等奖居多。同时他们走出校门,与广西区内各综合性大学的学生同台竞技,组队代表广西中医学院参加全区高校历届大学生化学实验技能操作竞赛,并且获得了本科组二等奖3项、三等奖4项的好成绩,这是我们学校代表队首次在该项赛事中获得好成绩,得到了学校领导的一致好评与肯定。 3.2科研能力得到提高 参与开放性无机化学实验的学生在其毕业论文设计阶段表现出了很强的科研主动性和科研创新能力,他们能够根据论文题目自行查阅相关文献并做出合理的论文设计内容。在论文完成过程中,他们基础操作熟练,理论知识扎实,论文思路清晰,实验结果均较理想,他们的毕业论文一般会获得“优秀论文”的荣誉称号。 虽然开设无机化学开放性实验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也大大增加了指导教师的工作量和安全责任,而学校对于开放性实验目前并没有给于一定的资金支持和硬件保障,大大制约了开放性实验的广泛开展。所以广泛开设无机化学开放性实验虽势在必行,但需要学校领导重视并制定配套实验室管理制度、提供配套资金支持,才能让我校在培养学生创新性能力这条路上走得更远。
应用化学教学管理方式完善
作者:鞠剑峰 单位:南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建立良好的实践教学环境
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必须要有与之相配套的硬件的支持,实践教学场所(包括教学实践基地、专业实验室、创新实验室等)及配备教学设备要考虑教学内容的针对性、活动场所的安全性、时间和空间的可满足性等,实践教学设施水平的高低和专业实践条件的优劣关系到实践教学的质量,因此要建立可行的教学设备、场所管理制度,保证教学设备和场所的安全运行,以满足教学需要。必须做好以下工作:第一,要构建良好的实践教学体系必须保障持续稳定的教学投入。学校要加强应用化学专业实验室建设及实践基地的建设,加大实践经费的投入、保证专业实验仪器设备的购置、仿真实习软件的购买等。教学实践基地是进行应用化学专业见习实践教学的基本条件,加强专业实验室、实践基地的建设是保障学生顺利进行实践教学活动的重要手段。第二,实验室建设要根据教学、科研的需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整合实验室的教学资源、合理规划与建设实验室[1]。实验室要制定详尽的建设计划,重点建设综合实验室、创新实验室和创新实践基地;逐步建设开放实验室,制定切实可行的实验室开放管理办法,提高实验仪器尤其是一些大型分析测试仪器的利用率,为学生自主、独立、创新性实践提供必要的条件。第三,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必须抓好应用化学专业实践基地的管理工作,加强对专业实践基地兼职教师的培训与管理,同时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师为兼职实践课程教师,加大对实践教学基地的投入,以保证实践教学正常运转和实践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另外,可以根据应用化学专业实践性与应用性较强的特点,可以考虑在校内建立小型工厂,生产某些产品,如可以建一个小车间,进行啤酒的生产,让学生从原料选择、发酵工艺的选择、工艺流程的选择等方面进行实验,最后的产品可以饮用。可以模拟工厂实际生产工艺流程,适当缩小规模,建立几种化工产品的生产装置,让学生可以通过实践生产出具有实用价值的产品,提高学生的兴趣和主观能动性,从而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建立实践教学质量的管理、检查与评估制度
实践教学质量管理与检查的目的是为了监控实践教学过程,针对教学实践过程中存在的质量问题采取调控措施,促进实践教学质量的提高[2]。实践教学质量管理与检查不仅要注意最终教学效果,更要了解实践教学过程,使各种影响因素处于受控状态。必须以实践教学计划、实践教学大纲制定的原则和要求为依据,检查实践教学实施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质量和效果,以提高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主要采取以下一些措施。
(1)加强教学准备阶段的质量管理与监控教学准备阶段是指教师根据培养计划和教学大纲制定实践课程教学计划,包括实践课教学大纲、指导书、教学进度、专业见习的场所、仿真实习的地点等,对于论文(设计)类课程还包括选题原则等内容,论文(设计)类课程根据专业特点制定选题原则,选题要考虑科学性、先进性,要与学生的实际能力相适应,以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重点。鼓励学生与指导教师的科研课题相结合、选做富有创新性的题目,原则上一人一题,也可以采用指导小组集体指导。学院组织专家对学生选题进行认真审核,同时报学校教务管理部门备案,作为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的重要依据。学校教务管理部门对可能存在问题的内容组织专家进行审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2)对教学实施阶段的质量管理与监控对实践性教学的师资严格按照规定,选择有能力且责任心强的教师担任指导教师,保证实践性教学过程严格按实践教学计划执行。加强实践教学期中检查,除常规检查外,还要不定期抽查教学情况,注重学生评教工作。课程主讲教师、实验指导教师对实验教学质量负责。专业见习、实习及课程设计等实践及实习课程教学质量由实践基地负责人、专业负责人及指导老师共同负责。论文(设计)指导过程中,指导教师应经常性的检查和指导学生,详细记录指导过程,指导完成后交学院归档备查,以作为考核指导教师和学生是否按要求完成设计(论文)的依据资料。加强设计(论文)的立题、开题报告、中期检查等工作。
化学实验教学创建与实践
摘要:
根据农业院校实际,提出了省级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目标和功能、教学团队、管理队伍、管理制度以及网络信息平台的具体建设内容。通过优化整合全校的化学实验教学资源,创建了具有农科特色的省级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加强实验教学的改革,构建了理论与实践教学结合,课堂教学与课外创新结合,校内实验与校外实习结合的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强化实验室管理,实行实验室开放管理的科学化,实验内容开放的多样化和开放时间的自主化。通过多年的建设,中心在促进实验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推动学科建设、发挥对内的教学服务和对外的交流和辐射功能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
农业特色;化学实验教学中心;开放管理;创新人才培养;辐射作用
0引言
华南农业大学是一所以农业科学为优势、生命科学为特色,立足广东、面向全国,农、工、文、理、经、管、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学研究型大学,目前共开办本科专业94个,其中每年有30多个专业6000多名学生学习化学实验课程。化学实验室在培养农科学生的化学综合素质和提高应用创新型人才质量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1-2]。早在2005年,广东省教育厅根据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开展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和评审工作的通知》[3],开展了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申报和评审工作。学校整合全校的化学教学资源,积极创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05年10月被确立为广东省第一批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立项建设项目。通过多年的建设,中心在优化教学资源、促进实验实践教学改革、提高实验中心仪器设备的利用率、培养学生学习的创新能力、发挥中心对内的教学服务功能和对外交流和辐射功能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并达到了预期的建设目标。2014年9月,中心的建设项目顺利通过广东省教育厅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验收,并被认定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
1中心建设背景
思维导图在化学实验课程教学中应用
[摘要]本文以河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为例,探讨了思维导图在无机化学实验课和虚拟仿真实验课程中的应用。相较于传统线性思维的教学方法,思维导图可以将不同的知识点以非线性的形式串联起来,并将学生不熟悉的概念全部呈现在眼前,从而起到“大脑的延伸工具”的效果。合理地使用思维导图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本科化学实验教学;教改;思维导图;应用;高等教育
思维导图又称“脑图”、“心智图”,是一种将抽象思维、知识脉络、灵感想法等智力活动通过图像式表达加以呈现的思维工具。思维导图通常以某一主题概念作为核心,以与该概念相关联的关键词、图像作为连接节点,并通过多级网络进行连接组合。思维导图通过图像、节点和多级逻辑连接的方式呈现了学习者思维的过程,能够让使用者快速整理、筛选重要信息,方便其加深记忆并提高理解力,因此思维导图备受发达国家教育界青睐。近年来,随着中外教育交流的日渐频繁,思维导图这一思维工具也开始在我国教育领域受到重视,被广泛应用于思维、学习、管理等领域。
1思维导图的兴起及其教学应用现状
人类利用图形辅助思维过程并将其“可视化”的方法论可以追溯到几个世纪以前[1]。上世纪八十年代,英国流行心理学作家托尼·巴赞(TonyBuzan)在先人的基础上提出了“放射性思维导图”的概念,这种图像化的思维工具,帮助我们从传统的线性思维方式过渡到了发散性联想思维的思考和学习模式上。随着思维导图概念的兴起,这一思维工具逐渐在教育领域生根发芽,深受教师与学生的喜爱。我国对思维导图概念的引进,可以追溯到21世纪初期的几篇教学法学术论文[2,3]。经过二十年发展,思维导图辅助中小学教学的应用方案已日趋成熟[4–7]。然而,在高等教育领域,思维导图在教学中的应用相对较少[8]。在这些为数不多的高等教育思维导图案例中,又以专业理论课的应用为主[8–10],鲜有本科实验课应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的文献报道。受传统教育思想的掣肘,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对于实验课的重视程度普遍低于理论课。教师对大学实验课程的教育理念较为落后,实验课程教材比较陈旧,学生对于实验课学习的积极性较低,这些因素严重限制了大学实验课教学水平的提升。实际上,实验课作为理论联系实践的中心环节,对于学生未来的升学深造和就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来,随着人们对新时工科高等教育现代化需求的提高,高校在实验课教学教法上改革的呼声越发强烈。本论文以河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面向本院一年级本科生开设的《无机化学实验A》课程为依托,开展了基于思维导图的实验课教学改革研究。
2思维导图在本科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实践
2.1传统实验课教学方式的问题与改进
材料专业毕业生毕业设计的现状与对策
【摘要】毕业设计是本科生重新整理、学习、实践并内化四年所学专业知识的重要过程,是衡量一个学生本科四年学习效果的有效参考,也是评价一个专业本科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然而,当前本科毕业设计的质量良莠不齐。本文聚焦材料类专业本科生毕业设计,分析了毕业设计的现状及其现实困境,并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对策,以提高材料类本科毕业设计质量。
【关键词】材料类专业;本科毕业设计;现状;对策
引言
本科毕业设计是本科生毕业并拿到学位证和毕业证的前提和重要培养环节。材料类本科生毕业设计一般以毕业论文为主题,开展相关实验研究。一般来说,毕业论文过程包括选题、文献综述、设计实验方案、开篇论文论证、实验研究、数据分析与讨论、撰写毕业论文(或设计规范)、毕业论文的修改与答辩等工作。通过毕业设计,学生可以将所学知识重新复习整理,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继续从事科研或走向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但目前总体而言,本科毕业设计的质量良莠不齐。学生毕业设计能力的提高是一个长期而缓慢的过程。第一,要从选题、实践、论文写作和答辩等多个环节入手;第二,学生、指导老师、学院和学校等多个主体要各司其职、协同配合;第三,从学生自身、实验仪器设备、实验环境等多方面考虑,总结经验,要对学生毕业设计进行全过程、多环节、多主体、多方面的实时监控和改进。经过不断地探索与实践,方可因地制宜,形成适宜的改进方案,切实提高学生本科毕业设计的质量。
一、毕业设计的现状分析
毕业设计虽然受到高校的重视,但是由于受就业、考研和师资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目前仍存在许多问题与不足。由于本科毕业设计时间相对较短、就业压力的日益增大、找工作时间与毕业设计的时间往往相冲突、部分学生以后从事的工作与毕业设计方向相差较大等一系列原因,本科毕业设计的质量日渐下降。部分学生以单纯追求通过答辩为目的,对毕业设计的质量缺乏重视。院校为了提高学生的就业率与毕业率,往往不得以放宽对部分学生毕业设计质量的要求。为此,本研究针对近年来毕业设计的现状进行分析,结合实践经验,提出了提高材料专业本科毕业设计质量的参考措施。
1. 毕业设计题目陈旧,创新性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