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环境艺术培训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环境艺术设计教育教学方式思考
摘要:
环境艺术设计作为新兴学科,获得了快速发展,其教育教学方式在逐步完善的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文章对环境艺术设计教育教学方式的现状和问题进行系统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其获得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
环境艺术设计 教育教学方式 分析与思考
环境艺术设计有着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因此,在具体的教学方式上,必须把书本知识与实际相结合,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实践机会,才能使其在以后的工作中设计出令大众满意的环境艺术作品,符合市场的真正需求,为我国的环境事业作出贡献。
一、我国环境艺术设计教育教学的现状分析
现阶段,在我国教育事业快递发展的背景下,一些高校每年都在扩招学生。在艺术院校中,这种情况更为明显。但是,目前的环境艺术设计的教育教学方式存在一些问题,导致每年毕业的艺术生不能满足市场和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导致就业率下降,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因此,要尽快改变这种陈旧的教育教学方式。
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改革策略探究
摘要:当前市场经济蓬勃发展,对社会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从市场需求的角度看待环境艺术设计教学,要求其不断增强专业综合性,加强对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跟上时展的脚步。该文从市场需求的角度出发,分析环境艺术设计的教学工作,调查环境艺术设计教学现状,研究市场需求与该专业教学改革之间的联系,进而提出市场需求下环境艺术设计教学的改革策略,以期为该专业教育教学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市场需求;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改革
环境艺术设计是近年来的新型学科,与市场需求联系紧密,一直在市场的直接影响下不断改革。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是一门交叉性较强的学科,与艺术设计、管理、经济、生态环境等学科都有较多联系。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各学科领域不断调整前进的步伐,深化教育改革,积极快速发展。从市场需求的角度审视环境艺术设计教学工作,其还需要进行进一步改革。教师需要深入理解市场和环境艺术设计教学的关系,并研究相应的改革策略。
一、市场需求下环境艺术设计教学现状
1.教学工作现状。考虑到市场需求,当前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内容与方法存在一定的滞后性。环境艺术设计与当地的文化背景、生活习惯、风土人情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我国文化多样性较强的环境下,环境艺术设计要与文化融合,才能被人们接受。环境艺术设计被引入我国的时间尚短,教学工作还在不断摸索中,需要与国内的市场需求相适应。部分教师和学生存在盲目推崇国外设计理念与设计方法的情况,教学成果难以满足我国当前的市场需求。部分学校没有为学生提供接触我国优秀文化的渠道,使他们在学习中难以获得足够的艺术设计资料作为储备素材,导致后续学习和国内市场需求与文化融合背道而驰[1]。另外,环境艺术设计能够增强人们对生活的美学感受,学科教学更偏重理论,在实际教学中仍然以理论知识的学习为主。因此,部分学生在真正实践时,往往会发现自己掌握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并不扎实。而这些因素都会影响环境艺术设计人才在市场中的生存和成长[2]。
2.学生情况。我国市场需要大量的环境艺术设计人才,然而目前部分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毕业生存在理论知识不扎实、实践能力不足、设计风格不明确等问题。环境艺术设计要求设计人员立足于原有环境,融入个人风格,针对市场需求、顾客需求、现场环境设计活动。优秀的环境艺术设计人员可以找出原有环境的特色与不足,用艺术设计手法丰富原有环境的特色,弥补缺陷。在实际教学中,部分学生对环境艺术设计的理念认知有限,过多的理论学习导致他们的实践能力不足,探索欲望不强,主观能动性较差[3]。
3.行业情况。环境艺术设计在我国还处在发展初期,相关理念和概念正从模糊走向清晰。几年来,我国环境艺术设计行业发展迅猛,取得了优秀的成果。而且当前我国越发注重城市建设和民生事业,对环境艺术设计的需求较强,对人才的需求扩大。环境艺术设计在室内外效果设计、园林景观设计、建筑装饰设计、环境工程改造等领域的应用频繁,学生就业方向多,就业范围广。
虚拟现实技术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应用
【内容摘要】信息时代,虚拟现实技术这一新兴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现了飞速发展,正在被越来越多的行业与领域所关注。将虚拟现实技术融入环境艺术设计之中,能够有效地增强环境艺术设计的多样性与丰富性,推动环境艺术设计真正与时展实现同步,更好地完成对于不同设计风格和设计方案的呈现。为此,本文主要对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应用虚拟现实技术的重要价值进行分析,探讨有效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应用虚拟现实技术的具体策略,旨在为广大环境艺术设计师提供具备一定参考意义的借鉴。
【关键词】虚拟现实技术;环境艺术设计;应用策略
虚拟现实技术,是指依托于计算机和互联网等数字化手段,对现实进行虚拟,在此过程中为用户创造真实的视觉、听觉、触觉交互体验,同时向用户传递信息的一种现代信息网络技术[1]。伴随“互联网+”思维影响力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行业与领域都已开始积极主动地探索应用虚拟现实技术实现创新发展的有效路径,对于环境艺术设计领域而言,通过有效应用虚拟现实技术,能够切实增强环境艺术设计的表现张力,更好地在环境艺术中呈现项目工艺、材质及构造,以此强化其视觉冲击效应,完成多种风格与效果的诠释,进而实现可持续发展。为此,环境艺术设计师需要建构起对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全面认知,深入理解将虚拟现实技术引入环境艺术设计的重要价值,采取科学策略实现虚拟现实技术与环境艺术设计的深度融合,力求提升环境艺术设计水平。
一、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应用虚拟现实技术的重要价值
(一)有利于节省环境艺术设计经费。传统环境艺术设计模式下,受经费和场地等外部因素的限制与束缚,设计师的灵感与创意往往不能充分得到实践验证,很难顺利完成设计[2]。虚拟现实技术则可以有效地帮助设计师解决这一问题,借助虚拟现实技术,设计师能够方便快捷地完成环境场景的模拟,进而有效地把握相应环境情景的具体特征,有效地展开相应设计,从而不需要在真实的场地中就能够完成相应环境艺术设计,因而有利于节省环境艺术设计经费。
(二)有利于降低环境艺术设计风险。传统环境艺术设计模式下,设计师往往需要在真实的场地中进行实地考察,根据考察结果确定设计方案、展开设计实践[3]。尽管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环境艺术设计的真实性和艺术性,但同时却也存在着较强的风险性。在进行场地考察的过程中,设计师可能遭遇各种危险因素,他们的人身安全因而无法得到有效保障。应用虚拟现实技术则可以有效地化解这方面的风险,这是因为虚拟现实技术能够模拟并还原环境设计师的目标场地,在模拟环境中,设计师能够取得与在真实环境中相同的考察信息与设计效果,同时设计实践的安全性也得到了切实增强,有利于促进环境艺术设计可持续发展。
(三)有利于突破时间空间因素限制。传统设计模式下,环境艺术设计并不具备完全意义上的自由,往往只有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设计师才能取得理想的设计效果,如果时间条件和空间条件方面存在偏差,那么设计效果也会受到较大的影响[4]。在虚拟现实技术的支持下,环境艺术设计可以有效地突破时间和空间两方面因素的限制:通过应用计算机严格控制虚拟环境中的参数变量,设计师能够真实地还原相应的环境场景,以此节省时间与精力,切实改善和优化环境艺术设计效果。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路径研究
[摘要]环境艺术设计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当前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人才缺口较大,该专业的学生就业与其他专业相比有较大的优势。但是在企业实际的招工中我们发现,该专业的学生对工作的适应能力并不强。这是长期以来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重理论而轻实践导致的。笔者从该专业本身的特点、要求出发,分析了当前教学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为以实践为主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的推进提供了参考意见。
[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实践教学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自身的生活和居住环境的要求标准也逐步提高。从城市规划到个人家居的环境设计,都在逐步向更高的层次靠拢。当前社会对环境艺术设计方面的人才有着巨大的需求。单是从装饰工程量每年30%以上的增长速度就能够看出整个行业的发展状况是十分可喜的。当前的发展形势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提供了有利的就业环境。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作为重要的应用型人才,能够为学校和国家的发展做出卓越的贡献。然而在持续跟进学生的就业状况时我们发现,许多学生因其在学校中缺乏实践经验,在工作时难以应对上级派发的任务,工作开展困难。这些问题的出现暴露了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教学方面的改革势在必行。最直接的解决方法正是建立以实践为主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模式。
一、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特点及要求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突出特点就是其实践性很强。判断一个环境艺术设计方案是否合格的标准有三:设计是否科学;是否具有可行性;是否能够得到大众的认可。如果学生缺乏实践经验,就会导致其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不足,导致项目难以施工。此外,该专业还需要具备较强的沟通交流的能力。在设计方案开始之前,设计师应当先对甲方的个人喜好、审美标准等有着基本的掌握,这样才能做出客户满意的草案。小众的风格缺乏受众,很难为大众所理解和接受。因此设计一定要做到大众审美与设计本身的独特性的统一。
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
当前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性不强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环境艺术设计绘画教学改革探索
摘要:“互联网+”一词最早在2015年被提出。随着科技与经济的发展,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基础绘画课程也需要与时俱进,以此推动我国环境艺术行业的发展。21世纪以来,“科教兴国”战略与“人才强国”战略逐步实施,人们意识到在“互联网+”的背景下,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基础绘画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的紧迫性与必要性,这要求教师在授课时不仅要将现代互联网媒介与课本知识架构相融合,而且应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开展教学活动,从而帮助学生积累知识。鉴于此,该文从“互联网+”背景下基础绘画课程的实践创新角度出发,探究环境艺术设计基础教学的主要内容、重要性、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基础绘画课程实践教学的创新策略。
关键词:互联网+;环境艺术设计;绘画教学;创新
一、基于“互联网+”的专业基础
绘画课程教学内容在基础绘画课程中,教师为学生讲授绘画方面的知识,采用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式,为学生提供较为全面的指导。其中,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准备课件、整理好材料,讲授理论知识;实践教学要求教师在讲授绘画基础理论后,开展适当的实训教学,并增添相关的模拟实践等环节,让学生参与其中,更好地掌握并运用所学知识。我国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成熟与环境设计艺术的不断发展,为环境艺术专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环境艺术专业作为新兴专业受到了人们的认可与重视,尤其是在“互联网+”教学模式的指导下,专业基础绘画课程既要求学生掌握绘画知识与基础理论,又要求学生具备实践能力。因此,教师应借助“互联网+”模式为学生带来更加直观、生动的学习体验。教师可以利用三维导图、音频、视频等形式让学生了解绘画的原理、构图、色彩等基础知识,从而将抽象、枯燥的知识讲授转化为直观、生动的实践活动,以此提高学生的设计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1]。
二、“互联网+”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结合的实际意义
1.“互联网+”模式为基础绘画课程教学提供便利。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专业基础绘画课程教学以教师讲解理论知识为主,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效果不佳,课程教学难以达到预期的目标。将“互联网+”模式与专业基础绘画课程模式相结合,不仅能为学生提供便利的学习条件,而且能促进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创新发展。在“互联网+”模式的支持下,学生可以利用网络信息系统与教师、学生进行线上讨论,打破教与学的时空限制;教师可以借助PPT、三维导图等将基础素描内容转变为设计素描,丰富教学手段与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开放性思维。由此,在科学技术发展的大背景下,教师应将“互联网+”模式的显著优势引入专业基础绘画课程,将素描艺术、环境艺术、多媒体艺术等相结合,以此降低教学难度,创新教学模式的应用方向[2]。
2.专业基础绘画课程需要“互联网+”模式。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绘画课程主要由基础知识与实际绘画操作两部分组成。基础知识教学环节不仅要求学生对绘画的基础概念、绘画手法烂熟于心,而且要求学生能合理地运用绘画理论知识。实践部分要求学生将掌握的知识运用于实践活动,以此检验学生的学习水平与对新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往的教学模式难以凸显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为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互联网+”模式,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提升自己的学习技巧。同时,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内容较为庞杂、琐碎,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模拟环境艺术的表现形式,运用数字化绘画形式,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相关知识。
核心素养视野下环境艺术设计教学
摘要:环境艺术设计是一门综合性和实用性较强的学科,也是一门新兴的学科。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对所居住环境艺术氛围的要求随之提高,但由于种种原因,部分毕业生走向工作岗位后不能在短时间内适应社会需求。学校应当为社会培养出具有专业技能和专业素质的人才,这成为目前业内人士关注的问题。该文结合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行业企业和学校教学的需求,论述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现实情况,探究其提升策略,从行业需求和学校教学的角度,阐述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发展方向和途径,开辟了核心素养研究的新视野。
关键词:核心素养;环境艺术设计;教学
一、核心素养的内涵
核心素养指学生通过学校教育所具备的能够解决问题的素养和能力。2016年9月13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正式。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林崇德指出:“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渐渐形成的,是以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基本原则具有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目的在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主要围绕以下三个方面展开,分别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总体表现在人文底蕴方面、科学精神方面、学会学习方面、健康生活方面、责任担当方面、实践创新方面;具体可分为十八个基本观点。对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核心素养的发展并没有细分,还需要通过更深入的探索,以增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核心素养的意义
1.个人的需求
核心素养的形成基于学生在相应阶段的学习过程,主要是为了适应学生自身的成长与社会发展的需要所必须具备的基础能力和基本素质,这是学生应该具有的作为主导性质的基础素养,同时也是知识、技能、生活态度的综合表现。由此可见,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是本专业学生走向社会、融入社会必须具备的能力。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过程中,怎样让学生能力与社会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专业技能和核心素养的要求相匹配,让学生获得更好的就业机会,同时提升就业质量,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是摆在学校面前的现实问题,这对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有效实现职业生存和职业生涯多元化发展目标而言,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深远的影响。
环境艺术设计课程教学特点与体系构建
摘要:环境艺术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目的是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实现学生应用能力的提升。教师在教学中积极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才能使教学达到一定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应该在实践化教学的指导下进行环境艺术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而进行改革的出发点是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改变,促进新的教学模式的广泛使用。另外,教师还应该重视对教材、教学方式等进行改革,不断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还需要从理论实践出发,将课程内容与相关实践相结合,这样才能使教学获得一定的教学目的,最终促进学生全面化的发展。本文主要阐述的内容是环境艺术设计课程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对传统教学如何向现代教学转变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课程改革;体系构建
一、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基本教学特点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集合了艺术和科学的相关学科,充分地展现了人文审美、设计结构、空间布置等相关理论内容,将多学科的知识精华进行有机融合。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在结构设计、空间布置、材料工艺方面都注重教学体系的构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更加强调了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注重在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的思维拓展。环境艺术设计课程能够培养学生创新性的设计能力以及实践应用能力,只有适应社会的人才才能是具有一定竞争实力的人才。1.以班级授课制为基本模式。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中,主要的形式是授课制,这种方式不仅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作用,而且能够实现对环境艺术人才的培养。但是这种形式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即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比较固定,对学生的个别要求不能满足。以班级授课制为基本模式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有利于教师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帮助教师实施规模化的教学活动,有利于学生专业知识方面的获取。但是在实践教学中,很多设计课程在固定的时间内实现了知识和实践的有效结合,很多在实践方面(资料收集、方案设计等)的环节被忽视,导致专业知识的传授不够全面细化,因此在后续的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中要对其进行深入的拓展。2.教学内容丰富且形式多样。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需要学生进行充分的参与和实践,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在进行设计理论的教学中,应该鼓励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形成一定的设计理念。因为教学的内容比较复杂,对学生的动手能力有比较高的要求,因此在进行课程设计时需要不断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1)提升学生对环境艺术设计理念的理解能力,对设计历史有初步的了解,进而形成基本的理论素质和认识体系。(2)鼓励学生收集和现代环境艺术课程教学改革有关系的资料,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环境艺术鉴赏能力。(3)启发学生进行创作实践,在创作的过程中实现对理论知识的理解。(4)在必要的情况下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教学,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风格。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有一定的实践性,课程内容的设置也比较丰富,因此教学形式也比较丰富,主要有组合式教学、探究式教学和情景式教学等。环境艺术专业课程的设计要求学生充分的参与实践,在必要的设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促进学生加强生活实践,细致观察生活中的必要要素,形成一定的设计理念,丰富一些教学知识和内容,有效的引导学生进行创作实践,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环境艺术设计课程的内容。创新创造性的实践内容,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让学生形成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从而使知识的接受更加适合时代的发展,使教学知识更加的丰富,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3.以实践环节为教学核心。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特点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教学的过程中实践是核心,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检验教学内容的好坏,通过实践才能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检验所学知识的相关层次,实践过程中必要的理论知识和实践内容的结合,才能认识到知识的重点与难点,在实践中让学生感受到知识的真正意义,逐渐养成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动性,帮助学生养成实践创新能力,从而更好地掌握知识。(1)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使用的教学方式应具备一定的特点,即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提升学生对设计实践的兴趣,这也是环境艺术课程设置的本质要求。(2)环境艺术设计主张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实践,不断提升学生的自主实践能力和活动,在实践中不断提升理论基础。(3)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鼓励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理论知识,实现在做中学,同时学校也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和培训机会,进而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主要的实质和教学特点是为了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专业素养,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只有坚持以专业设计教学实践为核心,从实践中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活动的热情,激发其学习兴趣,积极引导其进行实践学习,才能让学生在实践动手能力中获得一定的实践技能。
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体系构建的策略
1.构建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在环境艺术课程改革中,应该重视对课程体系的改革,不断实现公共课、专业基础课和实践课的融合。(1)依据当前的环境艺术设计流行趋势进行课程内容的设置,提升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2)应该提升学生对每个环节基础知识的掌握,促进学生在实践工作中操作能力的提升。(3)提升师生参与课程体系的力度,进而帮助学生掌握和完成环境设计项目的操作知识,依据实践的需要进行理论学习。(4)在设置专项课程的基础上开发应用性比较强的模块化综合训练,不断提升学生独立承担综合性环境艺术设计项目的能力。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还需要高度重视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控制体系方法的探索,注重有效的教学体系探索,注重教学管理活动中的控制工作,积极进行教学管理控制,注重系统实质上的信息管理,促进控制系统不断地调节和改革,提升系统的控制能力,这样才能使教学体系更好地落实,直到达到优化的状态。教学体系的建设要符合我国的国情,提高我国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水平,实现体系的既定目标,及时根据时展的趋势,更换教学模块和控制体系内容以适应新的变化,鼓励在教学中积极地特色办学,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有效的促进鼓励创新,从而使环境艺术设计课程更加具有一定的时效。整体来说,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要构建科学有效的实践教学体系,必须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将一些传统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着眼于实践操作,科学布置好每一个实践环节,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内容,帮助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掌握相关课程内容,并需要针对课程内容进行一次审核修定(5年之内的,根据新发展,至少进行一次),对课程进行科学、有效地管理和评价,从而使课程内容具有一定的技术标准,只有不断地根据市场变化调整教学内容,提高专业地位与改革教学内容,才能使环境艺术设计课程教学改革与教学体系的构建更加地完善,才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例如一些设计素描、建筑图形等专业课程,教师要给予加大力度的资源利用,从而让学生更好的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2.建立必要的实践课程平台。建立高度仿真的操作平台,实现情景化和模拟性的操作训练,这是进行环境艺术课程改革的方向。(1)围绕真实的企业环境构建专业课程和综合课程项目平台,帮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进行课程实践。(2)教师应该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在应用设计上实现对学生的指导,促进学生更好的完成设计。(3)将操作平台和企业设计的真实项目进行结合,学校和企业的结合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也是学生提升技能的重要方式。仿真的操作实践过程对于学生相关环境艺术设计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该环节能够让学生在更具真实的情境中,通过模拟实践更加深刻地了解课程内容的实质性,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实践技能。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互动式的教学模式能够引导学生更好的完成相关设计任务,让学生真正的感受到相关技能的重要性,从而激发其更好的学习相关专业知识,特别是一些实践操作技术平台,能够真实的再现相关设计项目,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有机融合,这样能够帮助学生快速提升相关技能,更好、更快地掌握相关知识。3.完善必要的课程评价体系。为了更好地实现提升环境艺术专业课程与教学体系的实效性,促进相关工作的顺利进行,保证教学质量的提升,应该建立必要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的评价体系。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改革和相关体系建设必须有一定的评价体系给予监督,构建高质量的专业评价体系内容,才能督促教师钻研相关的教学方法,不断地改良教学内容,从而保证教学改革的质量。教学改革中必要的科学评价体系以及科学、有效的评价标准,能够对学生的日常表现和教师的相关教学有一定的评判,特别是一些专业设计能力、专业素养的权威评价,能够不断地推进教师提升教学质量,还能够加强相关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从而促进学生进行充分的就业。(1)改变之前的期末评分的模式,将一次性的评分方式转变为对学生参与日常教学活动的考评,这样能够促使学生重视日常的学习活动,学生对待日常作业和教师布置的任务会更加认真,上课的状态也会更加积极。(2)专业设计人员是教学中的主体,应该提升其在学生评价中的作用,专业技术人员能够从专业和实用的角度上实现对学生作品的评价。(3)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对学生的日常表现、上课认真程度、专业素质和设计能力进行评价,以便帮助学生更好的就业。客观、公正的评价体系能够对学生的日常表现给予高度的总结,能够总结出教师和学生在教学和学习的过程中的不足,让学生和教师保持积极的态度,认真对待教学活动,认真对待相关技能的学习,最终以便于学生更好的就业。4.重视传统教学模式的创新。教学应该重视环境艺术与课程改革的整体性和综合性,帮助学生掌握丰富的专业知识,对重点进行把握的同时需要为学生预留深度学习的空间。传统模式的很多教学方法比较落后,很多教学模式需要进一步创新,例如教师可以采取有效、科学的手段加强相关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还可以采取微课的形式,通过微课方面的相关模块建设,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实现传统教学模式的改良,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以及微课视频模式,通过两者的结合,能够使微课具有一定的质量,最终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仅仅是被动的接受,没有完全的注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没有全面激发相关学习兴趣,这样就会导致相关传统模式缺乏一定的效率提升,因此笔者在积极研究相关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重视传统教学模式的积极作用,注重相关传统模式的创新,例如以下对相关创新内容进行有效的总结,希望可以促进我国教学模式的有效改良。(1)对课程体系的系统性进行完善,进而实现和新兴的学科相适应。(2)对课程的教学形式进行创新,促进课程教学形式更好地被学生接受。(3)重视实践课程和理论课程的结合,对一些在理论课程中解决不了的实践问题进行深入研究,进而提升学生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教育教学工作中应该始终把握的方向,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尽量让学生掌握丰富的专业知识,让学生在深度的学习中发挥其个性空间,在学习中融合多学科的教学知识,并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理论创新,同时结合相关实践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教学和学习,从而帮助学生切实地解决相关实践问题,并从问题中不断地总结经验,提升创新能力,这也是环境艺术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所要达到的方向和目标。针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存在的相关改革内容,教师要进行全面的把握,并设计完善的教学体系,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和摸索,只有符合时展潮流趋势的教学内容,才能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促进国家繁荣昌盛,和谐稳定。
三、结语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浅议
摘要:高层次技能型人才培养是国家职业教育改革的发展要求,文章以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为例,将CDIO工程教育理念本土化,构建A+T·CDIO工程理论体系,创新以产学融合为导向的“设计工作室+项目全流程”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眼界开阔、价值观正确、有家国情怀、有社会责任感、有职业道德;有A+T知能结构、1+X证书、善沟通能设计会转化的工程创意型高层次技术技能型环艺设计师。为设计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改革和实践探索提供理论指导和参考。
关键词:职业本科;CDIO环境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职业教育
引言
环境艺术设计处于工程学科和艺术学科交叉学科,强调人文与科技相结合,工程学与艺术学相互渗透,设计任务服务于人居环境,以满足人们对空间的功能使用及视觉审美需要;在市场需求方面,要求环境艺术设计人才具备独特的创意思维,严谨的工程技术。为更好地促进我国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改革,2019年,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发〔2019〕4号中明确提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国家将借鉴国际职业教育培训普遍做法,深化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模式改革,启动“1+X”证书制度试点和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1]所以,“职教20条”就是国家在改革和引导转变,引导社会向尊重知识、尊重技术、尊重工匠的观念转变;引导教育向培养动手和动脑结合、理论和实践贯通的目标和模式转变,以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2]这也成为我国建设高层次职业本科技术技能型的宗旨和目标。浙江广厦建筑职业技术大学(以下简称“我院”)作为浙江省唯一职业本科试点院校,背负提升新时代职业教育现代化水平,为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为国家输送优质高技能人才资源的重大使命。本文似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现状、市场需求、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角度进行分析,以A+T·CDIO(艺科交融的CDIO)大工程教育理念为切入点,创新以产学融合为导向的“设计工作室+项目全流程”人才培养模式。
一、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现状和市场人才需求的分析
(一)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现状。展望“十四五”,国内的城乡建设仍将是重要历史机遇期,我国正在大力推进区域一体化、新型城镇化、美丽乡村战略等,正是环境艺术设计行业发展的黄金时期。环境设计学科方向在进入新世纪的十余年间得到长足的发展。仅2012年,设置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普通高等学校已近800所(本科院校395所,高职高专院校393所)。[3]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艺术设计教学,大都实行了三段式(专业基础及设计启蒙、专业设计和实践环节)教学模式,这种课程组织本质没有错误,但同时也暴露了些问题:[4]在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实施中割裂了三者之间的联系,过于单向化发展。普通本科型院校的环艺设计专业培养出来学生偏重于设计创意性、概念性等创意思维,缺乏工程技术的严谨性,毕业生就业矛盾将日益凸显,接触实际的设计项目难以上手,导致了设计的成果会出现较大的不合理或是资源浪费的现象,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去实践;高等职业院校环境艺术设计类专业依托区域经济发展和行业的动态需求,在“产业对接”、“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等方面进行了探索,但改革并不深入,许多院校毕业生仍然缺乏实践经验,创意设计人才较少,也无法满足企业在实际工作中的需求。究其根源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学生知识结构和课程设置的问题;二、学生设计思维和实践能力的结合问题;三、学校师资能力和教学环境的配套问题。这些不仅影响学生就业、深造,同时影响环境艺术设计人才的专业发展。而国家对职业本科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要求,就是引导教育向培养动手和动脑结合、理论和实践贯通的目标和模式转变,以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5]
(二)市场对环境艺术设计人才的要求。1.与时俱进。学生在学校所学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与市场同步,采用最新的设计元素、最前言的设计方法,获取到最快捷的设计资讯,为企业带去新鲜的血液的同时带去新鲜的设计思维。2.1+x技能证书。积极响应国家对“1+x”证书职业技能培养,让学生在拿到学历证书同时在学校取得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比如CAD技能证书、室内设计师证书、环境艺术设计师证书等,学生积极考取社会认可的职业技能证,反映学生在校学生能力和个人职业生涯一份所需要的综合能力的体现。3.综合型人才:眼界开阔、价值观正确、有家国情怀、有社会责任感、有职业道德;有艺术家创意思维又有工程师严谨的实践能力,提升环境艺术设计人才对企业项目的严谨性的综合型技能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