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科技论文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环境科技论文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环境科技论文

高科技园区可持续发展环境设计论文

1概念解析

1.1高科技园区

简单来说,高科技园区是以发展各类高科技产业并由高科技企业聚集形成的园区。高科技园区是在地域上界定了的特定区域,以各类高科技人才和技术为依托,以发展各类高科技产业为基础,以转化先进技术成果为载体,产学研一体化聚集而成的高科技产业群。

1.2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这一概念是以布伦兰特夫人为首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于1987年在《我们共同的未来》里第一次正式提出的。“可持续发展”就是指“既满足当前需要而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之能力的发展”。可持续的发展意味着在发展计划和政策中纳入对环境的关注与考虑,而不代表在援助或发展资助方面的一种新形式的附加条件。

1.3开放空间

“开放空间”是一种可以激发各类群体、机构创新能力的方法,它可以提升领导力、建立有创造力的组织,使人们在工作中产生非凡的结果。针对这种开放式创新模式的要求,如何提供开放空间与之协调并提供物质场所的支撑,已成为园区环境建设的创新手段和至关重要的内容。

阅读全文

提升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探析

摘要:科技期刊竞争日益激烈,《环境工程技术学报》由于创刊时间较短,面临社会关注度低、学界不了解、稿源不足等一系列问题,在现有科技期刊评价体系中不占优势。为尽快提高《环境工程技术学报》的学术影响力,编委会及编辑部采取了调动编委积极性、充分利用新媒体等一系列措施,这些措施的实施使《环境工程技术学报》的影响因子不断提升。

关键词: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新媒体;编辑;《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科技期刊是刊载科学技术论文、发表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及传播科学技术创新知识的载体,同时,也是一国科技竞争力与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近年来,我国科研实力和科研产出快速提升,然而我国科技期刊总体质量仍然不高,与科研大国地位不相匹配,成为科技界的一块发展短板。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2015年,实施了史上最严环保法,颁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2018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将“生态文明”写入宪法。随着一系列政策的,环保产业迎来新一轮发展浪潮。《环境工程技术学报》(以下简称《学报》)于2011年正式诞生,借助环保产业与科研实力的迅猛发展,迅速成长起来。然而,由于《学报》创刊时间较短,面临着社会关注度低、学界不了解、稿源不足等一系列问题,在现有科技期刊评价体系中不占优势。为尽快提高《学报》的学术影响力,编委会及编辑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笔者对主要措施进行归纳,以供参考。

一、掌握最新科研动态,提升组稿与策划能力

报道领域内最新的研究成果可显著提升期刊的关注度和影响力。参加学术会议可以直接和快速地了解本领域及相关领域的学术前沿及热点问题,并了解各位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1]。期刊参与或开展学术活动是提升期刊曝光度,提高期刊学术影响力的另一重要举措[2-3]。《学报》依托主办单位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与中国环境科学学会长期合作,参与协办了多次在环境领域具有权威性与影响力的学术会议,如第三届全国水环境污染控制与生态修复技术高级研讨会暨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水环境分会2018年学术年会、2019年全国有机固废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研讨会、第22届世界疏浚大会、第三届全国水处理与回用学术会议等,此外还参与了历届科学技术年会、中国大气环境科学与技术大会等,通过制作宣传海报、赠送刊物及礼品、发放宣传册等形式宣传、推广期刊,取得了显著成效,吸引了众多潜在作者与读者,极大地提高了来稿数量与质量。

二、调动编委积极性,保障稿源及质量

编委会不仅负责期刊的日常运营,也对期刊的核心竞争力产生重要影响[4],在树立期刊品牌,扩大影响力方面发挥独特的作用[5]。编委不仅是期刊的管理者和受益者,同时也是期刊的作者和读者,在承担审稿任务的同时,也承担着为期刊投稿的责任,编委对期刊的关注度以及自身的学术水平深刻影响着期刊的发展[6]。切实发挥编委作用,总结近年来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根据最新成果策划选题并设置特色栏目,发表一系列高水平、受关注的论文,将极大地提高期刊的影响力。青年学者具有创新思维和工作热情,科技期刊要想提升编委会的活力,并使其真正具有执行力,提升自身的质量,成立青年编委会是一个有效的途径。《学报》于2018年底重组编委会,通过权威专家推荐的方式,新增了许多有影响力的学者。这些编委积极为期刊发展建言献策,通过自己的影响力,推荐或将自己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汇总,组织了一批高质量的专栏,如“打好碧水保卫战”特色研究专栏、“流域污染治理”特色研究专栏、“打好蓝天保卫战”特色研究专栏、“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特色研究专栏等,专栏中还介绍了自己的团队成员、最新研究成果、研究方向等,对其团队也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此外,《学报》计划于2021年起实施编委会动态调整机制,并组建第一届青年编委会。每年根据年度工作情况评估编委会成员对期刊的相对贡献,综合考虑青年学者的学术水平、学科和机构分布以及对本刊的关注度等情况,经过编辑部筛选、主编审核等多个环节,共遴选了18名青年编委,优秀作者、优秀读者和优秀审稿人是本届青年编委人选的主要来源。《学报》每年年初组织编委、同行专家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论文的学术水平和创造性、成果的应用价值、文字写作水平等方面,对上一年发表的论文进行排序,评选出优秀论文,并在本年的期刊及网站上予以公布,以鼓励更多优秀论文出现,促进环境工程技术的交流和发展。这些举措充分调动了编委的积极性,切实发挥了编委拓展稿源、保障质量、提高档次、扩大影响的作用。

阅读全文

期刊编辑具备能力与培养方法

一、大传媒环境下期刊编辑应具备的能力

大传媒环境下,期刊编辑应该具有如下几方面的能力:

(一)策划能力

编辑人员的策划能力是最基本的专业能力,新时期的编辑人员如果想做一个优秀的编辑,首先就要做一个优秀的策划者,策划出论文的主题进而引导舆论的导向,并且为大多数读者所喜欢。也就是说,编辑不仅要有传统的质量意识、读者意识和服务意识,并建立规划意识、导向意识、效率意识、价值意识、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和现代意识。新老编辑需要找到自己的位置,新编辑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紧跟时代潮流,比如可以通过网络来进行论文、期刊的推广及后期服务,如建立专门的期刊网站,网站内容可以设立作者注册、投稿、专家审稿、编辑办公等模块,这样就可以增加期刊的知名度。编辑者完全可以通过发挥自己的策划能力来把论文写好,把期刊办好。

(二)前瞻能力

编辑人员每天要接触很多的科研论文,所以会对某一方面的研究内容有着一定的了解。但是最近几年浮躁的社会风气造成了科研论文的粗制滥造,其中不乏有重复投稿以及实验还没做完就的现象。编辑人员在进行文章改动的时候就应该具有前瞻能力,严格遵守工匠精神,在初读论文,初改论文,初审论文等每一个步骤中严格把关,发现规律及问题,避免重复发表及错误论文的发表等现象。现在有很多的学生学者会有一稿多投的现象产生,如若编辑人员不具备基本的前瞻能力,没有工匠精神就很难,进而导致严重的后果。在学生作者方面,编辑部或期刊社可以与研究生院、教务处、研究团队合作举办“学生与工匠精神”的征文比赛或演讲活动,或在网站编读园地举办“作者与工匠精神”类似的征文或讨论,以提高作者的品质意识。编辑可以将本刊或国际顶级行业刊物的优秀论文作为样板,以身边的优秀作者、优秀论文为示范,塑造作者及编辑的工匠精神。

(三)求实能力

阅读全文

翻转课堂科技论文写作课程改革

摘要:基于翻转课堂“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依托黄山学院本科生的科技论文写作课程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探索出“课前自学+课中实践+课后评估”的混合教学模式,并在环境科学专业进行了探索实证,以期为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改革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借鉴参考。

关键词:翻转课堂;科技论文写作;混合式教学;实证研究;地方高校

引言

作为一种促进教学方法变革的新模式,翻转课堂以教学时间重新分配为抓手,打破传统课堂的思维定势,把“课前预习-课中讲授-课后巩固”的传统教学形式变为“先学后教”的新形式,把知识内化过程移到了课堂上,翻转了学生学习时间和师生角色[4];实现了课上时间与课下时间的优化分配,把更多时间交给学生的同时,也把“学习的主动权、学习者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无疑为高校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了一种较为理想的模式选择[5]。自2012年来,翻转课堂受到国内学者的诸多关注,大部分聚焦于理念的介绍和模式前期的探索,且主要集中在基础教育应用方面[6],用于高等教育中工科类专业《科技论文写作》课程的实证较少出现[7]。科技论文写作是应用文写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大多作为高校公选课对学生开设,对于学生顺利完成本科毕业论文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此外,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各高校越来越重视本科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提升,地方应用型高校首当其冲[8]。因此,在本科生中开设科技论文写作课程已成大势所趋。然而,由于地方高校存在“生师比过高、重科研轻教学、教学资源紧张”等现象,而且该课程内容多课时少、学生多资源少、要求高效率低,导致教学效果不够理想。因此,以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黄山学院的环境科学专业(授工学学位)为例,基于翻转课堂“以生为本”的理念,采取多种措施进行课堂教学改革与实证,以期探索出适合地方高等学校的、兼具理论性、普适性和可操作性的混合教学模式。

一、科技论文写作课程翻转的可行性分析

教与学相辅相成,学以教为前提,教以学为目的。基于“教师怎么教”和“学生怎么学”,翻转课堂翻转的正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其关键在于如何使学习主动权由教师让渡给学生,让学生把握自主学习的权利和自由度,真正体会到学习的价值和乐趣[9]。研究表明[10],课堂经翻转后,师生之间的互动增强。教师在课堂答疑解惑、指导项目训练,学生边训练边思考,有利于学生理解认知内容,最大限度完成知识内化,还有利于实现生生互评、师生互评,促进教学评价的多元化发展。与此同时,有研究指出[11],不是所有的课程都适合进行翻转课堂。而且,由于教师、学生对于学习的观念及其行为一时难以转变,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教学内容丰富,并不适合每堂课都进行“翻转”[12],教师需根据课程特点进行适合翻转的课程及内容的筛选。对于环境科学专业而言,在科技论文写作教学过程中进行课堂翻转的可行性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课程特点奠定了翻转课堂的基础

阅读全文

农业院校环境论新思索

本文作者:刘婷 吴鹍 黄懿梅 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

环境工程专业源于土木工程中的市政工程,作为一门边缘交叉性学科,其发展目标是解决不断涌现的各种实际环境问题。经过20多年的发展,其所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泛,已成为一门集自然、社会和技术科学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环境工程学科不仅研究水、气、固废、噪声等主要环境污染和公害的防治技术和措施,还研究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探讨废物资源化技术,以及对区域环境进行系统规划和科学管理,以获得最优的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目前,我国设置有环境工程专业的高校已超过300所。由于各高校的基础和重点学科存在明显差别,其环境工程专业发展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大多数理工科类院校的环境工程专业都源于土木工程中的市政工程,其本科生培养方案注重于对学生工程思维和设计能力的培养。

我校的资源环境学院准备新设环境工程专业,在环境工程的人才培养方案上不能照搬理工科类大学,一定要突出农业院校的特色并发挥现有优势,找准适合自己的立足点。安排在第七学期末开始的毕业设计(论文)是环境工程专业实现培养目标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是对学生所学理论和技能的综合运用和检验,也是保证本科教学质量的最后一道防线。毕业设计(论文)辅导环节对学生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巩固与扩展所学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培养提高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独立分析、解决本学科领域的实际问题和初步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2.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设计和研究观念,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传统;3.使学生在方案设计、材料调查与搜集、工程绘图、理论计算、实验研究、数据处理、外文阅读、使用计算机、查阅文献、经济分析、工具书的使用、文字表达等基本技能方面得到进一步的训练和提高。鉴于毕业设计阶段对于本科生培养的特殊重要性,本文就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设计设置安排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途径提出一些个人的看法,希望能为我校环境工程新专业的建设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建议。

和理工科类院校不同,农业院校的环境类专业一般都源于土壤学、生物化学、生态学等学科,其本科课程设置主要是帮助学生形成以土壤、农业化学和农业生态资源等专业的知识体系。因此,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在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的安排上,也应与一般的工科院校有所不同。从目前来看,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的毕业论文(设计)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的设置比较单一,重实验轻设计。很多农业院校的环境专业本科生毕业只有毕业论文可做,而无毕业设计的内容供学生选择。由于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一般建设较晚,在师资、课程体系、实践环节方面和工科院校相比都有一定差距。在工程设计及应用的教学、科研方面,农业院校环境类专业的基础显得更加薄弱。因此,目前很多农业院校的环境工程专业的师资力量尚难以开展对学生进行毕业工程设计的指导;同时,由于学生们受专业课程设置所限,他们的工程思维和设计能力与工科学生相比都有较大差距,因此很多学生也不愿意选择他们感觉更为吃力的毕业设计工作。然而,目前环境工程本科生就业的去向主要还是与环保工程设计、施工、运行等相关的公司和企业,而诸如环境管理部门、环境监测站等事业单位现在大多都呈人才饱和状态,可接受的本科毕业生非常有限。由于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毕业生在工程设计能力方面的弱势,在就业时与工科院校同类专业的毕业生竞争时就处于明显的劣势。因此,有必要通过毕业设计来加强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学生的工程思维和设计能力,使他们能够具有环境工程专业毕业生所需要的基本工程设计基础和能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扭转我校该专业毕业生就业时面临的不利局面。

2.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的设置未能充分突出农业院校的特色,尚未充分体现农业院校学生现有知识体系的优势。与工科院校相比,农业院校的环境工程专业在专业的历史沿革、学科组成和行业特性上都有自身的特殊性。因此,为了提高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人才的竞争力,需要在毕业论文(设计)这一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上充分体现农业院校的特色与优势。农业院校的环境工程人才培养模式不能照搬工科大学的方法,而应走有生态特色的办学之路,培养出可投身于农村环境污染防护的人才。农业院校一般都具有生物、生态学科的优势地位,毕业生相对于工科院校的学生具有更扎实的生态学知识。此外,当前环境工程毕业生就业的一个重要方向是环境影响评价咨询工作,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又在其中占据主要地位。因此,可以考虑让一部分学生在完成毕业论文(设计)时从事生态环境评价的工作。这样一来可以发挥农业院校学生生态学基础扎实、生态知识结构较全面的优势,提高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二来可以提高学生的社会竞争力并适应市场需要,为从事生态环境评价特别是农村地区环境评价的单位输送可用人才。

3.毕业论文(设计)立题与实际联系还不够紧密,约束性题目难以调动学生的创新热情。由于教师设计的毕业论文(设计)题目未能全部追逐科技前沿或来自于实际的工程项目,部分题目陈旧甚至经年不变,摆在学生面前的是一些旧知识旧问题,使得设计成果没有实用价值和科学意义。这在一方面打击了某些学生在完成毕业论文(设计)的热情和积极性,也使得某些本来就对毕业设计(论文)重要性认识不足的同学更加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对工作应付了事。

阅读全文

地方高校学报服务型期刊转型

在新媒体迅速发展的新形势下,高校学报越来越多地认识到科技期刊最根本的优势和价值还是在于内容,优秀的内容策划才是期刊创品牌、提质量的核心竞争力。科技期刊关注多是学术热点问题,而报道人民群众关注的社会热点的文章一般都刊发在科普类期刊或报纸上,地方高校学报为了提高学术期刊的服务能力,如果创造性地从科技期刊的角度贴近百姓民生,寻找读者关注的关于日常生活常识、疾病控制及环境治理等热点问题,具体包括疾病防治、大气污染指数、噪音污染、饮用水源保护、污水的处理和排放以及超标废水对环境的污染等问题,尝试性地策划刊发了一组相关内容的论文,一定会取得比较好的社会反响,并充分发挥了科技期刊作为科技媒体的正能量的传播能力,为向着服务型科技期刊转型做准备。近几年,辽宁大学学报就是按照这个思路,策划刊发了一组论文,包括《公共场所空气质量分析评价方法》《马铃薯贮藏蛋白Patatin及其突变体分子动力学和分子对接的研究》《沈阳市市区噪声检测———以地铁一二号线为例》《我国城市污水处理现状及城市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路径分析》《景观遗传学中Mantel检验和dbRDA统计方法的对比分析》《桓龙湖水库生物监测及水质预警》。通过选题策划、内容确定、标题制作、版面形式等多方面的精心加工,使这六篇百姓民生的系列文章在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集中发表,反响很大并取得了宝贵的经验。

一、策划选题阶段,挖掘新闻热点背后的学术盲点

近些年,公众对环境污染非常关注,大气雾霾对人们健康的威胁,水环境污染、噪音扰民时有发生,这些热点焦点问题已经成为新闻热点,在报纸、广播、电视等各种媒体上被多次报道。但是新闻媒体对污染产生的原因和治理的方法报道很少,致使广大群众对产生这些污染的原因和解决办法产生了误解,并形成了一些消极情绪。责任编辑经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并通过专家的实验数据解读,发现这些大气污染主要是工业排放不达标所致,再有就是汽车尾气的过量排放;饮用水污染是工业生产产生一些有毒有害物质,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所造成的。另外国家正在积极组织专家学者对这些污染产生的根源进行研究,并采取各种技术措施和制定政策以期尽快解决这些问题,改善老百姓的生存环境。基于这个学术盲点,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更多科学知识,编辑决定策划选题与环境污染治理相关的内容,进行集中刊发。

二、策划组稿方向,深入实验室不间断追踪重点专家的研究成果

为改变坐等稿源“上门”的局面,为让读者了解正规工厂对空气污染、水污染噪音污染处理的常规方法和目前科研的最新进展,编辑深入环境学院的实验室进行调研,与作者通过面谈、电话、网络等多种方式进行了沟通,初步确定了论文的写作方向。策划过程中,本打算只刊发“污水处理厂的升级改造”主题的一篇文章,但是编辑通过对课题和新闻的研究发现,读者对“生活用水的水质如何鉴定是安全”的这一问题比较关注,于是编辑建议作者再从这个角度撰写一篇论文。最终,作者接受了编辑的意见,创作了2篇关于水污染处理的论文。在论文内容确定的过程中,编辑充分发挥了媒体人的正能量,当作者在查找资料、选题、论文写作等过程中遇到问题的时候,主动提供帮助,帮忙联系相关的企业单位,提供必要的数据和素材,使论文很快成稿。另外我们关注辽宁大学环境科学院宋有涛教授的科研团队已经十几年了,在宋老师刚刚被辽大作为特殊人才引进为特聘教授,我们就一直关注他的科研课题。早在2006年我们就针对他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刊发了一篇题为《超声提取绞股蓝总皂苷及抗氧化作用的研究》文章,此时他仅仅32岁并刚被辽大引进特聘为教授,之后他于2006年和2007年连续获得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一等奖和二等奖,并申请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此后我们一直在关注他的最新研究成果,直到2012年学报与他的科研团队才有了实质性合作,终于得到了他们的支持和认可,从2012年之后几乎每年在辽大学报的显著位置都可以看到他们的最新研究成果,2012年第一期、第二期发表《疯牛病防治的研究进展》和《氯化镁促进溶菌酶淀粉样聚集的分子机制研究》,2013年又发表《巯基琥珀酸包被的CdTe量子点的制备及其对毕赤酵母生字的影响》和《氯化锌影响胱抑素淀粉样聚集的分子动力学研究》,2014年发表《马铃薯贮藏蛋白Patatin及其突变体分子动力学和分子对接的研究》等。经过一系列的铺垫后,编辑与宋有涛教授团队沟通确定再组一篇文章作为该系列文章的重点文章。

三、启发作者论文题目“标新题异”,便于网络搜索和阅读

由于这几篇文章都与健康和环境相关,通过对文章的阅读,编辑发现,每篇文章的侧重点都有所不同,既涉及疾病防治、污水处理厂改造、城市水资源检测,又有空气质量检测、噪音检测等几个方面,因此,编辑建议作者针对每篇文章的创新点重新拟题。一次修改后的题目已经突出了要解决的问题,但是没有突出文章的创新点,编辑通过知网查询,分别搜索到多篇标题相似的论文,这个结果也充分体现了文章标题缺乏“标新题意”的问题。编辑将检索的结果告知了作者,但是作者并不理解,觉得文章随便起个题目就行了,想看的人打开看看就知道具体内容了,于是编辑这样启发作者:如果论文的题目不新颖,与以前发表的论文题目相似,那想查询的人就可能细化检索条件,你的论文被检索到的机会就少、被别人参考引用的机会就少,从而影响了的价值和意义。作者经过编辑启发后,意识到了标题的重要作用,进行了二次修改,结合创新点采用了新标题。编辑再次利用知网检索,没有发现同名的论文,充分体现了科技论文标题的创新点和要解决的问题,实现了编辑的“标新题意”的想法。在编辑的建议和启发的帮助下,作者经过几次修改最终确定了标题,最终的标题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充分体现了文章的创新点和要解决的问题,使读者一目了然,从题目就可以知道文章核心的内容,体现了标题的“精确概括、语义准确”。本栏是以环境科学为特色的专栏,研究内容与栏目报道内容相符,与本刊的宗旨、风格相协调。

阅读全文

英文科技期刊建设路径和策略

一、引言

一流科研成果需要一流高水平的期刊作为传播媒介和服务载体,随着我国科技创新综合实力的增强和不断涌现的优秀成果,需要打造我国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英文优秀科技期刊。2019年8月中国科协、、教育部、科技部联合印发《关于深化改革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1],明确提出建设我国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目标。2019年9月中国科协等七部门联合下发启动实施《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的通知,以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为核心目标,针对中国科技期刊在编辑、出版、传播、服务全产业链上的关键短板,开展期刊项目设置、遴选方式、支持方式和管理方式等方面的一系列变革和创新[2]。因此,结合中国科技成果、制度体系、文化和学术环境,借鉴中国本土优秀英文国际期刊和国际一流期刊经验,研究中国英文期刊建设的发展路径和策略,具有重要意义。围绕科技期刊建设和质量提升方面的研究,李延璐[3]、杨正凯[4]等从综合类基础性科技、大数据等角度分析了期刊提升学术质量和影响力的对策。何满潮等提出期刊整合、增强国际化力度、作者队伍建设以及期刊评估体系建设等建议[5];陈更亮开展了我国体育学术期刊的国际传播力与举措的研究[6];王建慧从中国英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国际化角度进行了分析研究[7]。上述研究为期刊质量的提升和建设,提供了一些很好的建议和策略,但相对宏观,针对初创的中国英文期刊的建设策略分析较少。本文选取中国近期快速发展的优秀英文期刊和建筑环境领域国际知名期刊为样本,研究中国初创英文期刊建设路径和策略,为提升期刊质量和国际影响力提供参考。

二、对标样本期刊选择

本文选择FoodScienceandHumanWellness(FSHW),GreenEnergy&Environment(GEE),AdvancesinClimateChangeResearch(ACCR),BioactiveMate-rials(BM)和BuildingSimulation(BS)等5本中国新近优秀英文期刊和EnergyandBuildings(EB),BuildingandEnvironment(BE),AppliedEnergy(AE),JournalofBuildingEngineering(BEJ)等4本建筑环境领域知名国际期刊为样本进行分析研究。

三、对标期刊分析

(一)年发文量和发刊期数

国际期刊在创刊初期,受稿件来源的影响,期刊为保证论文的质量,其发文量篇数和发刊数都不高,图1为中国新近优秀的英文期刊发文量和出版频率,总体上这些期刊在创刊之初年发文量在几篇到十几篇之间,发刊周期为1~2期,逐渐转变为季刊甚至双月刊,发文量一直控制得比较严格。图2为建筑环境领域的国际知名期刊数据,总体上期刊的年发文量都随着时间提升较快,2019年AE期刊的年发文量达到1600多篇;发刊频率月刊和半月刊各占一半比例,频率与年发文量成正比关系。

阅读全文

测绘工程科技论文写作能力思考

摘要:

分析了培养本科生科技论文写作能力的意义,对测绘工程专业本科生写作能力培养进行了初步实践与思考。结合国内高校本科生科技论文写作培养现状,特别强调了要营造浓厚的校园学术环境与氛围、要树立人才培养的科技论文写作意识和课程教学是本科生科技论文写作能力培养主阵地意识,同时建议必须做好问卷调查工作,建立健全人才培养的顺畅沟通交流机制,以使科技论文写作能力培养的各个环节、措施更符合实际情况、更具可操作性。

关键词:

测绘工程专业;本科生;科技论文写作;能力培养;实践与思考

一、培养本科生科技论文写作能力的意义

科技写作是一项既具有专业性又具有综合性的实践活动,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首先,科技写作成果是人类智慧的遗传,是科技交流的工具,对于提高研究水平、减少无效劳动和推动科学技术发展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越来越为各国政府所重视,并被作为各国决策科学化的依据。其次,科技写作还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通过将复杂的思维活动用文字等书面符号“物质化”“视觉化”,便于反复研究,仔细斟酌,使原来朦胧的意识明确化、疏漏的思想严密化、肤浅的见解深刻化,甚至引发新的思索、认识,找到有重大价值的新研究课题,进一步促进社会的发展[1,2]。科技论文写作是科技写作最重要的形式,全面体现了上述功效,且无论社会如何进步,将始终对社会生活发挥重要的能动作用。本科生是未来科技活动的主力军,肩负着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任[3]。强调本科生科技论文写作能力的培养,除具有以上宏观意义外,还具体体现在:1)促进本科生对已有知识的理解和新知识的学习,培养他们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科技论文强调内容深入性、前沿性、创新性,本质是创新性。创新性首先需要坚实的知识基础、不断更新的动态知识以及学习中关于理论、技术、方法等的创新思考,然后通过艰苦的努力,实现创新想法。这一过程符合人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一般认知规律,体现了科技创新的一般过程。指导本科生撰写科技论文已被认为是培养本科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4]。2)提高本科生的科技交流能力。科技论文是科技交流的重要载体,具有其特定的逻辑性、简洁性、规范性、可读性等特点。一个只会创造不会表达的人,不算是一个真正的科技工作者。科技论文写作也是社会用人单位认为本科生应具备的基本技能之一,在科技交流日益广泛的今天,应当作为本科生的一种通识能力[5]。3)培养本科生科学探索过程中的道德意识、法律意识和程序意识,避免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6]。可见,本科生科技论文写作能力的培养,是一种可提升本科生综合素质和大学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关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引起教育工作者的充分认识。

二、测绘工程专业本科生专业基础课程教学中科技论文写作能力培养的初步实践

阅读全文